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

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理解: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分析:

(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三、【教学方法】:

(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

(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足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

(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2)联系我国当前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三、【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框题中的层次

(4)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教学方法】:

(1)读教材,概括出意识的含义、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2)深入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结合“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的讨论,说明意识能正地认识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实践

(2)真理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6)认识具有反复性

(7)认识具有无限性

(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分析:

(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

(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

(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

(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教学方法】:

(1)在教材中对实践的含义除了给出含义外只是略作解释。以此为据还不能完全把握实践的内容。因此在只有深入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在实践的三个特点中,“客观物质性”与“社会历史性”都不是实践所独有的性质,不能充分体现实践的根本特点,只有“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实践的本质。因此对这个特点尤其要着重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从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四个方面全面理解,缺一不可,在学习中必须注意这四点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是前两个。

(3)结合欧几里得定律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来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结合美国“哥伦比亚号”飞机失事并没有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来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3)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4)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5)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理解: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

(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

(1)阅读教材,概括出联系观点的原理内容。

(2)结合联系的三特征,深入领会联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搜集具体事例,说明怎样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发展的普遍性;(2)运动的基本形式

(3)事物发展的道路

◇理解: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2)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分析:

(1)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发展的几种形式

(2)结合现实问题,分析说明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

(3)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二、【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要从三个层次分析,即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全面把握发展。

(2)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结合历史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理解

(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2)矛盾普遍性原理

(3)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分析

(1)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

(2)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

(3)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4)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培养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

(3)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

(4)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二、【重点、难点】:

1、茅盾的概念;

2、茅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主次茅盾与茅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方法】:

(1)可联系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分析如何体现所学原理。

(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重要事例,运用本课原理分析说明。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辩证否定的含义

(2)形而上学否定观

(3)肯定一切

(4)否定一切

(5)“扬弃”的含义

(6)创新意识

◇理解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1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分析

(1)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怎样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2)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3)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革

(4)运用辩证否定原理,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火系

(5)结合现实例子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两种不同的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辩证的思维观念、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观念

(2)初步树立立公民要为创新作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

(3)懂得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二、【重点、难点】:

1、辩证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教学方法】:

(1)学习辩证的否定观,要把它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加以对比,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2)要结合一些具体事例,从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说明创新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3)注意搜集、整理教材内、教材外与本部分内容有关的成语、俗语、名言,加以提炼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两大社会基本矛盾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4)人民群众的含义

(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1)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4)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二、【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对比方法认识几种社会生活概况。

(2)联系社会实际对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加以理解。

(3)撰写论文,深入理解某一知识点。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价值的含义

(2)价值观的含义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

◇理解: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3)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

(4)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分析:

(1)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3)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

(4)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

(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重点、难点】:

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3、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4、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三、【教学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任长霞、牛玉儒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3)深入实际调查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讨论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四、【教学课时】:

3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4全册教案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4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目录 Module1 Period1 Introduction Reading and Vocabulary Module1 Period2 Functi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Module1 Period3 Grammar Pronunciation Module1 Period4 Writing Everyday English Module2 Period1 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bulary Module2 Period2 Function;Listening and Speaking Module2 Period3 using language Module2 Period4 Speaking;Writing;Everyday English Module2 Period5 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 Module3 Period1 Introduction Module3 Period2 Module3 Period3 Module3 Period4 Module3 Period5 Module4 Period1 Introduction and writing Module4 Period2 Vocabulary and Reading Module4 Period3 Function;Grammar 1,2 Module4 Period4 Listening;Pronunciation;Speaking Module5 Period1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Reading Module5 Period2 Grammar;Function;Pronunciation

人教版2020版高中英语电子课本(必修4)

必修4 Unit 1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It is 5:45 am and the sun is just rising over Gombe National Park in East Afri ca. Following Jane's way of studying chimps, our group are all going to visit them in the forest. Jane has studied these families of chimps for many years and helped people understand how much they behave like humans. Watching a family of chi mps wake up is our first activity of the day. This means going back to the place where we left the family sleeping in a tree the night before. Everybody sits and wa its in the shade of the trees while the family begins to wake up and move off. Th en we follow as they wander into the forest. Most of the time, chimps either feed or clean each other as a way of showing love in their family. Jane warns us that our group is going to be very tired and dirty by the afternoon and she is right. Ho wever, the evening makes it all worthwhile. We watch the mother chimp and her b abies play in the tree. Then we see them go to sleep together in their nest for the night. We realize that the bond between members of a chimp family is as strong as in a human family. Nobody before Jane fully understood chimp behaviour. She spent years observi ng and record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 Since her childhood she had wanted to work with animals in their own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was not easy. When she firs t arrived in Gombe in 1960, it was unusual for a woman to live in the forest. 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her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 was she allowed to be gin her project. Her work changed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chimps. For exampl e, one important thing she discovered was that chimps hunt and eat meat. Until th en everyone had thought chimps ate only fruit and nuts. She actually observed chi mps as a group hunting a monkey and then eating it. She also discovered how ch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课时总汇(写教案实用)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 (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 (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 (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 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课时】: 2节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全册教案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1. Target language a. achieve, achievement, condition, welfare, institute, connection, campaign, organization, entertainment, inspire, support, devote ... to b. Watching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 is our first activity of the day. P2 Everybody sits and waits while the animals in the group begin to wake up and move. P2 But the evening makes it all worthwhile. P2 ... we see them go to sleep together in their nest for the night. P2 2. Ability goals a. Learn Warming Up, and know how to tell the great women and the famous women. b. Learn the way to describe a person from what the person did, what she/he looks like and so on.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 Teach Ss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 By reading 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students can learn from Jane Goodall in at least two aspects: b. 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1) What made her a great success? 2)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Jane Goodall?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Let everyone believe that all of us can become Jane Goodall. Teaching methods Inspiration, Questioning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aids A computer, a projector and a recorder.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要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哲理(必背)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把握、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要求我们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4)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将认识向前推移。 (6)真理原理及方法论: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①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②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1)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3句)、客观性(2句)、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文文本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文文 本(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Module 1 Reading The City of the Future What will the city of the future look like No one knows for sure, and making predictions is a risky business. But one thing is certain— they are going to get bigger before they get smaller. In the future,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will become very important as earth's natural resources run out. We will use lots of recycled materials, such as plastic, aluminium, steel, glass, wood and paper, and we will waste fewer natural resources. We will also have to rely more on alternative energy, such as solar and wind power. All this seems certain, but there are plenty of things about city life in the future which are not certain. To find out what young people think about the future of urban life, a teacher at a university in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ked his students to think how they would run a city of 50,000 people in the year 2025. Here are some of the ideas they had: Garbage ships To get rid of garbage problems, the city will load huge spaceships with waste materials and send them towards the sun, preventing landfil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atman Nets Police will arrest criminals by firing nets instead of guns.

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必修4《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8、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这些观点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气)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 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 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9、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我、吾、人、心、感觉、感知、知觉) 客观唯心(上帝、神、理、理性、绝对精神)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非洲野生动物研究者 清晨5点45分,太阳刚从东非的贡贝国家公园的上空升起,我们一行人准备按照简研究黑猩猩的方法去森林里拜访它们。简研究这些黑猩猩家族已经很多年了,她帮助人们了解黑猩猩跟人类的行为是多么的相似。我们当天的首项任务就是观察黑猩猩一家是如何醒来的。这意味着我们要返回前一天晚上我们离开黑猩猩一家睡觉的大树旁。大家坐在树荫下等待着,这时候猩猩们睡醒了,准备离开。然后这群黑猩猩向森林深处漫步而去,我们尾随其后。在大部分时间里,黑猩猩或相互喂食,或彼此擦身,这在它们的家庭里是表示爱的方式。简预先提醒我们,到下午的时候我们就会又脏又累。她说对了。不过到傍晚时分我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看到黑猩猩妈妈跟她的幼子们在树上玩耍,后来看见它们晚上一切回窝里睡觉了。我明白了猩猩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像人类家庭一样紧密。 在简之前没有人完全了解黑猩猩的行为。她花了多年的时间来观察并记录黑猩猩的日常生活。从孩提时代起,简就想在动物生活的环境中研究它们。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她1960年最初来到贡贝时,对女性来说,住进大森林还是很稀罕的事情。她母亲头几个月来帮过她的忙,这才使她得以开始自己的计划。她的工作改变了人们对黑猩猩的看法。比方说,她的一个重要发现是黑猩猩猎食动物。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黑猩猩只吃水果和坚果。她曾经亲眼看到过一群黑猩猩捕杀一只猴子,然后把它吃掉。她还发现了黑猩猩之间是如何交流的,而她对黑猩猩肢体语言的研究帮助她勾勒出黑猩猩的社会体系。 40年来,简古道尔一直在呼吁世人了解并尊重这些动物的生活。她主张应该让野生动物留在野外生活,而不能用于娱乐或广告。她还为黑猩猩建起了可以安全生活的保护区。她的生活是忙忙碌碌的,然而,正如她所说的:“我一旦停下来,所有的一切都会涌上心头。我就会想起实验室的黑猩猩,太可怕了。每当我看着野生黑猩猩时,这个念头总是萦绕着我。我会对自己说:‘难道它们不幸运吗?’然后我就想起那些没有任何过错却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黑猩猩。一旦你看到这些,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简已经得到了她想要得到的一切:在动物的栖息地工作;获得博士学位;还向世人证明女人和男人一样也能在森林里生活。她激励着人们为妇女们的成就而欢呼喝彩。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Unit5Themeparks》教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Unit5Themeparks》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归纳出三大主题公园的主题并列出园内的主要活动。 (2)阅读文章后,学生能够匹配图片与相应的主题公园,并恰当使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陈述理由。 (3)通过拓展阅读与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制定出一个简单的主题公园一日游计划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如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阅读文章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归纳出三大主题公园的主题并列出园内的主要活动。 (2)阅读文章后,学生能够匹配图片与相应的主题公园,并恰当使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陈述理由。 (3)通过拓展阅读与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制定出一个简单的主题公园一日游计划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如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upandlead-in(5mins) (1)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Haveyoubeentoathemepark?”与“Whatcanyoudoinathemepark?”,以此导入到本课的课题。然后通过图片介绍主题公园内常见的游乐设施,为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T:Hello,class.Todaywearegoingtotalkaboutthemeparks.First ,Iwouldliketoaskyou: ①IsourWestLakeParkathemepark?WhataboutJingqiWaterPark? ②Haveyoubeentoathemepark? ③Whatcanyoudoinathemepark? S1:Westlakeisnotathemepark.JingqiWaterParkisathemepark. S2:IhavebeentoHongkongDisneyland.Inathemeparkwecandoalot ofactivities. T:Exactly,inthethemeparkwecantakeroller-coaster,free-falldrop,swingingship,Ferriswheel,merry-go- roundandsoon.Inaword,therearevariousrideswecantakeinathemep ark.Well,whatdoes“ride”mean? S3:游乐设施 T:Yes.Hereitisanoun,meaning“供乘骑的游乐设施”. (2)揭题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预测。 T:Withtheserides,thereisnodoubtthatwewillhavegreatfunina themepark,right?Justlikethetitleofthisarticlesuggest:Themep arks– fun.Butwhatabout“morethanfun”?Whatdoesitmeaninyouropinion? S4:“morethanfun”meansyoucanalsogetalotofinformation.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完整课文译文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文译文 必修四 第一单元卓有成就的女性 Reading 非洲野生动物研究者 清晨5点45分,太阳刚从东非的贡贝国家公园的上空升起,我们一行人准备按照简研究黑猩猩的方法去森林里拜访它们。简研究这些黑猩猩家族已经很多年了,她帮助人们了解了黑猩猩跟人类的行为是多么的相似。我们当天的首相任务就是观察黑猩猩一家是如何醒来的。这意味着我们要返回前一天晚上我们离开时黑猩猩睡觉的大树旁。大家坐在树荫下等待着,这时候黑猩猩睡醒了,准备离开。然后这群黑猩猩向森林深处漫步而去,我们尾随其后。在大部分时间里,黑猩猩或互相喂食,或彼此擦身,这在它们的家族里是爱的表达方式。简预先提醒我们,到下午的时候我们就会又脏又累。她说对了,但是到了傍晚时分我们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看到黑猩猩妈妈跟她的幼子们在树上玩耍,后来看见它们一起回窝里睡觉了。我们明白了黑猩猩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像人类家庭一样紧密。 在简之前没有人完全了解黑猩猩的行为。她花了多年的时间来观察并记录黑猩猩的日常活动。从孩提时代起,简就想在动物生活的环境中研究它们。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她1960年最初来到贡贝时。对女性来说,住进大森林还是很稀罕的事情。她母亲头几个月来帮过她的忙,这才使她得以开始自己的计划。她的工作改变了人们对黑猩猩的看法。比方说,她的一个重要发现是黑猩猩猎食动物。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黑猩猩只吃水果和坚果。她曾经亲眼看到

过一群黑猩猩捕杀一只猴子,然后把它吃掉。她还发现了黑猩猩是如何交流的,而她对黑猩猩身势语的研究帮助她勾勒出黑猩猩的社会体系。 40年来,简·古道尔一直在呼吁世人了解并尊重这些动物的生活。她主张应该让野生动物留在野外生活,而不是用于娱乐或公告。她还为黑猩猩建起了可以安全生活的专门的保护区,她的生活是忙忙碌碌的,然而,正如她所说的:“我一旦停下来,所有的一切就会涌上心头。我就会想起实验室的黑猩猩,太可怕了。每当我看着野生黑猩猩时,这个念头总是萦绕着我。我会对自己说:…难道它们不幸运吗??然后我就想起了那些没有如何过错却被关在笼子里的小 黑猩猩。一旦你看到这些,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简已经得到了她想要得到的一切:在动物的栖息地工作:获得博士学位;还向世人证明女人和男人一样也能在森林里生活。她激励着人们为妇女们的成就而喝彩。 Using Language 为什么不继承她的事业? 上学时我喜欢英语、生物和化学,但是我进大学该选哪门专业呢?直到有一天晚上坐在电脑旁研究中国的伟大女性时,我才有了答案。 很偶然地,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林稚巧大夫的文章。她是妇科专家,1901年生,1983年去世。林稚巧似乎一直都在为自己选择的事业而奔忙,去国外留学,写了很多书和文章。其中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本小书,介绍如何从妇女怀孕到护理婴儿的过程中降低死亡率,她提出了一些可以遵循的简单的做法,保持婴儿清洁和健康,让他们远离疾病。她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呢?林稚巧认为哪些妇女会需要这些忠告呢?我仔细地看了这篇文章,了解到那是为农村妇女写的。也许是她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找不到医生。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课文原文Unit1--5

必修4 Unit 1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It is 5:45 am and the sun is just rising over Gombe National Park in East Africa. Following Jane's way of studying chimps, our group are all going to visit them in the forest. Jane has studied these families of chimps for many years and helped people understand how much they behave like humans. Watching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 is our first activity of the day. This means going back to the place where we left the family sleeping in a tree the night before. Everybody sits and waits in the shade of the trees while the family begins to wake up and move off. Then we follow as they wander into the forest. Most of the time, chimps either feed or clean each other as a way of showing love in their family. Jane warns us that our group is going to be very tired and dirty by the afternoon and she is right. However, the evening makes it all worthwhile. We watch the mother chimp and her babies play in the tree. Then we see them go to sleep together in their nest for the night. We realize that the bond between members of a chimp family is as strong as in a human family. Nobody before Jane fully understood chimp behaviour. She spent year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 Since her childhood she had wanted to work with animals in their own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was not easy. When she first arrived in Gombe in 1960, it was unusual for a woman to live in the forest. Only after her mother came to help her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 was she allowed to begin her project. Her work changed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chimps. For example, one important thing she discovered was that chimps hunt and eat meat. Until then everyone had thought chimps ate only fruit and nuts. She actually observed chimps as a group hunting a monkey and then eating it. She also discovered how chimp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her study of their body language helped her work out their social system. For forty years Jane Goodall has been outspoken about making the rest of the world understand and respect the life of these animals. She has argued that wild animals should be left in the wild and not used for entertainment or advertisements. She has helped to set up special places where they can live safely. She is leading a busy life but she says: "Once I stop, it all comes crowding in and I remember the chimps in laboratories. It's terrible. It affects me when I watch the wild chimps. I say to myself, 'Aren't they lucky?" And then I think about small chimps in cages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课程类型:必修4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活与哲学》 授课时间:43课时 设计:郑州市第七中学高三年级政治备课组 授课对象:高三年级 课程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 1、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2、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内容标准: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时2]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时3]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时4]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5]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时6]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时7] 课后跟进练习及课时作业的处理。

[课时8]第三课: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课时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课时1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内容标准: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 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解析客 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列举现实生 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 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 进。 [课时13]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课时14]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课时15]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6]第五课:意识的本质 [课时17] 意识的作用。 [课时18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19] 第六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时20]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21] 课时作业的处理及课后跟进练习。 [课时22] 单元检测及讲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内容标准: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 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

高中英语必修4-unit1-说课教案

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1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说课教案 李春莲Unit 2 Women of achievement ABCDEFGHIJKLMNOPQRST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Teaching procedures Teaching reflection 1.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1)Status and function of the text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s. This perio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earning of this unit. It will help the Ss get to know more great women in world and how to describe peopl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them to learn the rest of this unit.

(2).Teaching aims To get the Ss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Jane ’s research and his achievements. Knowledge aim :Ability aim :To develop the Ss ’reading ability and reading skills 。Emotional aim :To learn Jane Goodall ’s bravery and perseverance in achieving his goals. To reinforce the sens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1.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3).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mportant points: Get the Ss to know more about Jane ’s research and his achievements.Difficult points:Enable the Ss learn to describe a person by using some key words and phrases. 1.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