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市井乡土小说

第六讲市井乡土小说

市井乡土小说
第六讲

一、市井乡土小说的内涵与意义
市井乡土小说的内涵:风俗民情的描绘、历史文化内涵
文学意义:1、开拓小说的深度与广度。2、发展小说的民族特色。3、新的审美形态。
代表作家:汪曾祺、邓友梅、冯骥才、刘绍棠
二、代表作家作品
? 1、古华与潇湘风情小说:
? 《芙蓉镇》:
? “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芙蓉镇?后记》)
? 胡玉音、黎满庚、黎桂桂、秦书田

? 2、汪曾祺的苏北乡镇风情小说: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汪曾祺先生主要作品

? 3、陆文夫的姑苏风味小说:
? 陆文夫:成名作《小巷深处》,代表作《小贩世家》、《围墙》、《美食家》、《井》






? 4、冯骥才的津文化风味小说:
? 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津味小说”



? 5、刘绍棠的京郊运河两岸的乡土文学:
? 代表作品《瓜棚柳巷》、《蒲柳人家》、《渔火》、《鹧鸪天》、《小荷才露尖尖角》
? 小说特征:
? 具有侠义传奇特点。
? 具有才子佳人特点。
? 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格。

刘绍棠( 1936——1997 )著名作家。河北通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 他幼年成材,194

9年13岁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20岁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 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 他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绍棠


受 戒
1、《受戒》文本分析
? 叙述者的插入成分很多。“受戒”不是情节中心,写了很多其他的如“当和尚”的习俗,明海出家的生活方式,小英子一家及其生活、明海与英子一家的关系等。活泼明快,顺乎自然的闲话文体。率性自然的本性,纯朴的生活理想,民间传统的艺术趣味,洗练的现代汉语、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中有法度。
1、对人性善和人性美的讴歌与赞美
? (1)、《受戒》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小和尚和小姑娘的故事,把纯洁的爱情引入诗的境界。

? (2)、打破人与宗教之间的隔膜。
? (3)、小和尚明海和小姑娘英子相爱的过程描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象征,表明了对健康人性的礼赞。

2、艺术特色

? 汪曾祺以其“文化小说”著称,风格清新隽永,生趣盎然,象一幅风俗画。
? (1)、散文化和诗化
? 汪氏小说没有曲折离奇的,跌宕多姿的故事情节,也不扣人心弦、紧张、恐怖,读起来平和淡泊。
? 它不但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其叙述也好象是在不受拘束地信马由缰。

? 汪曾祺说:“《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感觉”,“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我的一些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我的小说的风格。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 这种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表面上看来不象小说笔法,却尽到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功能。正是这种随意漫谈,自然地营造了小说的虚构世界。这个世界中人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然而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有一种超功利的潇洒与美。


? (2)、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格。
? 汪氏小说擅长风土人情的描写,在浓烈的乡土风俗的氛围中蕴含其深刻的人文内涵。所谓“文化小说”,即是说在汪曾祺的小说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气息,特别是道家文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讲情趣,讲意蕴,不媚俗,显得高雅。

(3)、捕捉精彩的细节,
用白描手法传神地描绘。

?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 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受戒》)


他们经常打牌。这是个打牌的好地方。把大殿上吃饭的方桌往门口一搭,斜放着,就是牌桌。桌子一放好,仁山就从他的方丈里把筹码拿出来,哗啦一声倒在桌上。斗纸牌的时候多,搓麻将的时候少。牌客除了师兄弟三人,常来的是一个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都是正经人。收鸭毛的担一副竹筐,串乡串镇,拉长了沙哑的声音喊叫:“鸭毛卖钱——!”
偷鸡的有一件家什——铜蜻蜓。看准了一只老母鸡,把铜蜻蜓一丢,鸡婆子上去就是一口。这一啄,铜蜻蜓的硬簧绷开,鸡嘴撑住了,叫不出来了。正在这鸡十分纳闷的时候,上去一把薅住。
明子曾经跟这位正经人要过铜蜻蜓看看。他拿到小英子家门前试了一试,果然!小英的娘知道了,骂明子:“要死了!儿子!你

怎么到我家来玩铜蜻蜓了!”小英子跑过来:
“给我!给我!”
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傻了眼了!
(4)、景物描写渗透着人情,
形成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5)、小说语言典雅、含蓄、简约、淡而有味、平白而有蕴藉。
“荸荠庵的地势很高,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属这一片地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副对联: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盆花,有三间小房。”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来,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象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象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一九八○年八月十二日, 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小 结
“四十多年前的事,我是用一个八十年代的人的感情去写的,《受戒》的产生,是我这样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的各种感情的一个总和。”
——汪曾祺《关于〈受戒〉》


2、《美食家》:朱自冶

范小青说:“苏州只是他观察世界的窗口,只是他通向更广大境界的出发地。在苏州韵味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宏阔的历史的大背景存在。前景是吴越美食,是市井小巷,但因为深厚历史背景的存在,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在他作品轻松幽默的背后,有一种‘重’的力量。陆文夫写出了吴文化的骨。”
魔不魔,且不说。要论这东西的规矩、能耐、讲究、修行、花招、手段、绝招、隐秘,少说也得三两天。

这也是整整一套学问。我可不想蒙哪位,这些东西,后边书里全有。您要是没研究过它,还千万别乱插嘴;您说小脚它裹得苦,它裹得也挺美呢!您骂小脚它丑,嘿,它还骂您丑哪!要不大清一亡,何止有哭有笑要死要活,缠了放放了缠,再缠再放再放再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