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的核心是()。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21、力敏传感器接受 A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2、声敏传感器接受 B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3、位移传感器接受 D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4、光敏传感器接受 C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25、()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A

A、1948

B、1949

C、1960

D、1970

26、美军全资产可视化5级:机动车辆采用()。 A

A、全球定位系统

B、无源RFID标签

C、条形码

D、有源RFID标签

27、2003年11月4日,沃尔玛宣布:他将采用RFID技术追踪其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并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从()起将所有发送到沃尔玛的货盘和外包装箱贴上电子标签。 A

A、2005年1月A、2005年10月C、2006年1月D、2006年10月

28、()标签工作频率是30-300kHz。A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29、()标签工作频率是3-30MHz。B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30、()标签工作频率是300MHz-3GHz。C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31、()标签工作频率是2.45GHz。D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32、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D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33、()抗损性强、可折叠、可局部穿孔、可局部切割。 A

A、二维条码

B、磁卡

C、IC卡

D、光卡

34、矩阵式二维条码有()。D

A、PDF417

B、CODE49

C、CODE 16K

D、QR Code

35、行排式二维条码有()。A

A、PDF417

B、QR Code

C、Data Matrix D Maxi Code

36、PDF417条码由(A)个条和4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4 B 、5 C、6 D、7

37、PDF417条码由4个条和(A)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4 B 、5 C、6 D、7

38、PDF417条码由4个条和4个空共(D)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14 B 、15 C、16 D、17

39、哪()种不是PDF417提供的数据组合模式。 D

A、文本组合模式

B、字节组合模式

C、数字组合模式

D、图像组合模式

40、QR Code是由()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式二维条码。 A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欧洲

41、哪个不是QR Code条码的特点()。C

A、超高速识读

B、全方位识读

C、行排式

D、能够有效地表示中国汉字、日本汉字

42、哪个不是物理传感器()。 B

A、视觉传感器

B、嗅觉传感器

C、听觉传感器

D、触觉传感器

43、机器人中的皮肤采用的是()。 D

A、气体传感器

B、味觉传感器

C、光电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44、哪个不是智能尘埃的特点()。(D)

A、广泛用于国防目标

B、广泛用于生态、气候

C、智能爬行器

D、体积超过1立方米

45、()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处理。(B)

A、射频卡

B、读写器

C、天线

D、中间件

46、低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A)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47、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B)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48、超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C)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49、微波RFID卡的作用距离()。(D)

A、小于10cm

B、1 ~20cm

C、3~8m

D、大于10m

50、RFID卡的读取方式(C)。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51、RFID卡()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A)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2、RFID卡()可分为:低频(LF)标签、高频(HF)标签、超高频(UHF)标签以及微波(uW)标签。(B)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3、RFID卡()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C)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4、RFID卡()可分为:只读(R/O)标签、读写(R/W)标签和CPU标签。(D)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55、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有源RFID标签。(D)

A、0级:单装

B、1级:包装单元

C、2级:运输单元

D、4级:集装箱

56、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A)

A、1级:包装单元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57、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A)

A、0级:单装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58、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A)

A、2级:运输单元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59、美军全资产可视化()采用有源RFID标签。(D)

A、0级:单装

B、1级:包装单元

C、2级:运输单元

D、3级:装载单元

60、RFID硬件部分不包括()。(C)

A、读写器

B、天线

C、二维码

D、电子标签

61、(),zigbee Alliance成立。A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62、ZigBee堆栈是在()标准基础上建立的。(A)

A、IEEE 802.15.4

B、IEEE 802.11.4

C、IEEE 802.12.4B、IEEE 802.13.4

63、ZigBee()是协议的最底层,承付着和外界直接作用的任务。(A)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4、ZigBee()负责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B)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5、ZigBee()建立新网络,保证数据的传输。(C)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6、ZigBee()根据服务和需求使多个器件之间进行通信。(D)

A、物理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层

D、支持/应用层

67、ZigBee的频带,()传输速率为20KB/S 适用于欧洲。(A)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68、ZigBee的频带,()传输速率为40KB/S 适用于美国。(B)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69、ZigBee的频带,()传输速率为250KB/S 全球通用。(C)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70、ZigBee网络设备()发送网络信标、建立一个网络、管理网络节点、存储网络节点信息、寻找一对节点间的路由消息、不断地接收信息。(A)

A、网络协调器

B、全功能设备(FFD)

C、精简功能设备(RFD)

D、路由器

71、ZigBee网络设备()可以担任网络协调者,形成网络,让其他的FFD或是精简功能装置(RFD)连结,具备控制器的功能,可提供信息双向传输。(B)

A、网络协调器

B、全功能设备(FFD)

C、精简功能设备(RFD)

D、交换机

72、ZigBee网络设备(),只能传送信息给FFD或从FFD接收信息。(C)

A、网络协调器

B、全功能设备(FFD)

C、精简功能设备(RFD)

D、交换机

73、ZigBee():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节点位置发生变动,节点发生故障等等,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并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整个系统仍然能正常工作。(A)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74、在云计算平台中,()软件即服务。(C)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75、在云计算平台中,()平台即服务。(B)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76、在云计算平台中,()基础设施即服务。(A)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77、ZigBee():无需人工干预,网络节点能够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结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B)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78、MAC层采用了完全确认的(),每个发送的数据包都必须等待接受方的确认信息。(D)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79、ZigBee采用了CSMA-CA(),同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明晰的信道检测。(C)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80、()是负责对物联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决策的后台计算处理平台。(C)

A、感知层B、网络层C、云计算平台D、物理层

2.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下面哪个概念C

A 感受中国

B 感应中国C感知中国D感想中国

3.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A GOOGLE B微软 C IBM D腾讯

4.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

A 北京邮电大学B南京邮电大学 C 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

5 . RFID属于物联网的哪个层A

A感知层B网络层C业务层D应用层

6 .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最先是由谁最早提出的A

A 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

B IBM C比尔盖茨D奥巴马

7. 2009年8月( A)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从此物联网正式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A 胡锦涛

B 温家宝

C 习近平

D 吴邦国

11.下面哪个专家是“物联网知识校园行”兴趣小组中出现过的:(B )

A彭明盛B刘韵洁C刘海涛D邬贺铨

12.下面哪一选项描述的不是智能电网?(C )

A发展智能电网,更多地使用电力代替其他能源,是一种“低碳”的表现

B将家中的整个用电系统连成一体,一个普通的家庭就能用上“自家产的电”

C家中空调能够感应外部温度自动开关,并能在自动调整室内温度

D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

术等,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13.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C)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D远程配送

15.“物联网”概念是在哪一年第一次被提出来?(B)

A 1998

B 1999

C 2000

D 2001

16.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D)

A 计算机

B 互联网

C 传感网 D.物联网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十大应用范畴?(C)

A 智能电网

B 医疗健康

C 智能通信

D 金融与服务业

18. 2009年10月11日,(C)在科技日报上发表题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的署名文章,首次公开提及传感网络。(修改了)

A.胡锦涛

B.温家宝

C.李毅中

D. 王建宙

19.物联网中常提到的“M2M”概念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 人到人(Man to Man)

B 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

C 机器到人(Machine to Man)

D 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

20. 2009年创建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在(A)。

A 无锡

B 上海

C 北京

D 南京

21.2008年3月,全球首个国际物联网会议“物联网2008”在(C)举行。

A 上海

B 华盛顿

C 苏黎世

D 伦敦

23. 云计算最大的特征是:B

A 计算量大

B 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C 虚拟化

D 可扩展性

28.下列哪项不属于无线通信技术的C

A 数字化技术

B 点对点的通信技术

C 多媒体技术

D 频率复用技术

29.蓝牙的技术标准为A

A IEEE802.15

B IEEE802.2

C IEEE802.3

D IEEE802.16

30.下列哪项不属于3G网络的技术体制D

A WCDMA

B CDMA2000

C TD-SCDMA

D IP

31.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组成元件D

A敏感元件B转换元件C变换电路D电阻电路

32.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组成系统B

A. EPC编码体系

B. EPC解码体系

C.射频识别技术

D.EPC信息网络系统

33.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D

A 多样性原则B时空性原则C安全性原则D复杂性原则

二、判断题

1.1998年,英国的工程师Kevin Ashton提出现代物联网概念。(√)2.1999年,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global的前身麻省理工Auto-ID中心提出“ Internet of Things”的构想。(√)

3.2006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

4.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5.“物联网”是指通过装置在物体上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与互联网相连而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连的巨大的分布式协同网络。(√)

6.“因特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7、奥巴马将“新能源”和“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

8、2010年12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发布了欧盟“数字红利”利用和未来物联网发展战略。(×)

9、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

10、日本i-Japan目标:2011年实现日本产业社会、地区与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融合。(√)

11、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12、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13、2010年1月,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在无锡成立。(√)

14、物联网已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15、国际电信联盟不是物联网的国际标准组织。(×)

16、感知延伸层技术是保证物联网络感知和获取物理世界信息的首要环节,并将现有网络接入能力向物进行延伸。(√)

17、传感器不是感知延伸层获取数据的一种设备。(×)

18、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19、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20、无线传输用于补充和延伸接入网络,使得网络能够把各种物体接入到网络,主要包括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1、IEEE802.15.4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s)、工作在2.4GHz 和868/928MHz的无线技术,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络。(√)

22、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23、传感器网:由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24、家庭网:用户在基于个人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5、个域网:用户在基于家庭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6、车域网:用户在基于汽车环境的背景下使用的网络。(√)

27、物联网网络层技术主要用于实现物联网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控制,重点在于适应物物通信需求的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网络改造和优化,以及满足低功耗、低速率等物物通信特点的感知层通信和组网技术。(√)

28、物联网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在技术方面主要用于支撑信息的智能处理和开放的业务环境,以及各种行业和公众的具体应用。(√)29、物联网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

30、物联网环境支撑平台:根据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业务的适配和组合。(√)

31、物联网服务支撑平台:面向各种不同的泛在应用,提供综合的业务管理、计

费结算、签约认证、安全控制、内容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32、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

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33、物联网服务可以划分为行业服务和公众服务。(√)

34、物联网行业服务通常是面向行业自身特有的需求,由行业系统内企业提供的

服务。如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等。(√)

35、物联网公共服务则是面向公众的普遍需求,由跨行业的企业主体提供的综合

性服务,如智能家居等。(√)

36、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37、RFID是物联网的灵魂。(×)

38、目前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各个企业、行业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制标准,并根据企业或行业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这为物联网形成统一的端到端标准体系制造了很大障碍。(√)

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39、云计算不是物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40、RFID技术具有无接触、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品防伪、资产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1云计算是把“云”做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的一种计算。错

2RFID是一种接触式的识别技术。错

3“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对

4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对

5传感网:WSN、OSN、BSN等技术是物联网的末端神经系统,主要解决“最后100米”连接问题,传感网末端一般是指比M2M末端更小的微型传感系统。错

6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

7感知层是物联网获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对

8应用层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错

9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对

10物联网的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对

11物联网目前的传感技术主要是RFID。植入这个芯片的产品,是可以被任何人进行感知的。错

12目前物联网的主要模式还是客户通过自建平台、识读器、识读终端然后租用运营商的网络进行通信传输。对

13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对

14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对

15GPS属于网络层。错

16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与互联网没任何关系。错

17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对18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错

19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可以看作是物联网应用。错

20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

术动力。对

21如何确保标签物拥有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对

22使用天然气等能源大概比电力的清洁效能高20%以上。错

23使用不停车收费系统不需要安装感应卡。错

24在海尔的【智慧屋】系统中用户只能通过Iphone手机等智能手机和电脑对家中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与管理。错

25智能生态鱼缸(生态水族箱)不但具备优美的装饰效果同时还具备过滤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等功能。对

三、简答:

1、何谓“智慧地球”?

2009年1月9日,由澳信中国传媒集团旗下IT168网站主办的“2009中国IT产品创新与技术趋势大会”隆重召开。IBM全球副总裁麦特·王博士在大会做了主题为《构建智慧的地球》的演讲。与大家共享一个新的观念,这也是IBM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所提出的一个观念,即智慧地球。

“智慧的地球”可以分成三个关键部分: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

当智能部分和地球部分这两端互联化连接在一起后,就形成了IBM对“智慧的地球”认知的3个“I”:

物联化(Instrumented),即更透彻的感知,任何事物或人群都可以被感知到;

互联化(Interconnected),即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都可以无障碍地互联互通;

智能化(Intelli-gent),即更深入的智能分析,通过IT手段使互联互通更加智能。

物联化--为地球部分,主要包括人、企业、机构、社会团体、生态系统等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油气管道、铁路、桥梁、隧道、公路、供水系统、大坝、建筑等各种物体中,……陈卫国注:国土安全是不计成本的?--能源(电网、油气管道)、交通(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物资(供水系统、大坝)、建筑;

互联化--将"感应网"与现有的通信网、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物理系统的网格化整合;

智能化--智能的计算部分,涉及现有能量、信息与处理三方面。

物联网技术应用试题练习题目

物联网技术应用试题练习题目 1、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中提及到物联网概念,包括()。(A、B、C、D) A、数字电视 B、购买冰箱 C、不同的电视广告 D、全新的数字音乐 2、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名为《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报告,其中包含()。(A、B、D) A.物联网技术支持B.市场机遇 C.发达中国的机遇D、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3、物联网的主要特征()。(A、C、D) A.全面感知B.功能强大C.智能处理D.可靠传送 4、IBM智能地球战略的主要构成部分()。(B、C、D) A、应用软件 B、RFID标签 C、实时信息处理软件 D、传感器 5、基于四大技术的物联网支柱产业群包括()。(A、B、 C、D) A、RFID从业人员 B、传感网从业人员 C、M2M人群 D、工业信息化人群 8、应用支撑平台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主要包括()。(B、C、D)

、D、服务支撑平台C、环境支撑平台B、信息封闭平台A.中间件平台 9、短距离无线通信相关标准包括()。(A、B、C、D) A、基于NFC技术的接口和协议标准 B、低速物理层和MAC层增强技术标准 C、基于ZigBee的网络层 D、应用层标准等 10、RFID相关标准有()。(A、B、C) A、空中接口技术标准 B、数据结构技术标准 C、一致性测试标准 D、后台数据库标准 11、无线传感网相关标准()。(A、B) A、传感器到通信模块接口技术标准 B、节点设备技术标准等 C、电路标准 D、感知标准 12、RFID工作模式有()。(B、D) A、低压电模式 B、电磁耦合方式 C、电感耦合方式 D、高压电模式 15、物联网是把下面哪些技术融为一体,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为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ABCD) A传感器及RFID等感知技术B通信网技术 C互联网技术D智能运算技术 16、下面哪些专家是“物联网知识校园行”兴趣小组中没有出现过的()(ACD)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期末复习 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 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 (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 8 什么是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 第二章 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 (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物联网技术概论》

《物联网技术概论》试题(B) 一、是非题(1分×10 = 1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物联网中RFID标签是最关键的技术和产品。√ 2. 物联网系统不存在安全问题。× 3. 物联网的出现,为我们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4. 应用层最核心、最活跃,产业的生态链最多。√ 5. 网络互连不必遵守有关的协议、规则或约定。× 6. 中国在RFID集成的专利上并没有主导权。√ 7.211.83.146.254是属于B类IP地址。× 8. 物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非常好,技术廉价。× 9. 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安防,还有智能物业是公认的重点领域。√ 10. 业界对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已经达成了统一的共识。×

二、单选题(2分×15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物联网的传输层在()。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2.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不包括()。 A、感知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3. 感知层,当前最广泛、市场前景最大的是()。 A、GPS B、指针 C、RFID D、接收器 使用的IP地址是多少位 A、128 B、96 C、64 D、32 5. 感知层在()。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6. 2011年中国RFID市场的规模达到()。 A、150亿 B、180亿 C、200亿 D、220亿 7. 应用层在()。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8. 2005年到2010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的负荷平均增长率,高 达()。 A、80% B、% C、90% D、92% 9. IDC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台的(),连接到全球的公 共网络。 A、M2M设备 B、阅读器 C、天线 D、加速器 10. IP地址的哪一部分表示主机号 A. 205 B. 205.140 C. D. 86 11. 物联网的()是核心。 A、感知层 B、传输层 C、数据层 D、应用层 12. 可使用哪个Windows命令来显示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 A. maconfig /a B. ipconfig / all C. tcpconfig /all D. pcconfig /a 13.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是由谁提出的() B.微软 D. 腾讯 14、ADSL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非对称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考前九章: 1、单选15x2’ 2、填空7x2’ 3、名词解释5x3’ 4、简答5x5’ 5、论述1x16’(短文500左右) 一、散的知识 1、物联网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 2、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 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3、物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是? 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物理设备 6、安全协议哪些用于应用层?哪些用于传输层? 传输层:IPSEC协议、TLS协议、VPN、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安全外壳协议(SSH); 应用层:Web安全协议、电子邮件安全协议、门户网站、安全电子交易(SET)。

7、机密性的服务包括哪些? 文件机密性、信息传输机密性、通信流的机密性。 8、防火墙+VPN+入侵检测+访问控制?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之上的逻辑网络。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Client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间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 Point创立者Gil 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访问控制是给出一套方法,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数据标识出来,组织起来,托管起来,然后提供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接口,这个接口的一端是应用系统一端是权限引擎。权限引擎所回答的只是:谁是否对某资源具有实施某个动作(运动、计算)的权限。返回的结果只有:有、没有、权限引擎异常。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01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5、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6、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 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 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A.无线电波

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规程

2016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归属大类:信息技术 二、竞赛目的 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提升作用,促进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满足社会对物联网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本赛项,主要展示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中职学生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 通过对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设备的操作,在规定时间内,按任务书要求实现竞赛内容,竞赛结束,停止一切操作。 1、技能操作部分:

2、笔试作答部分: 在任务书中,竞赛内容除操作要求外,还穿插有笔试作答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或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的结果或数据,在发放的作答卷上按要求填写,在竞赛结束后提交作答卷。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参赛选手在现场根据给定的竞赛任务书,在规定3个小时(180分钟)内,相互配合实现比赛任务。 竞赛在一场内完成,参赛队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工位号抽签在竞赛前一天下午选手说明会上举行,由每队参赛队队长进行抽签并确认。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竞赛使用的软件或参考资料在赛前拷贝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五、竞赛流程

《物联网技术概论》试题-A.doc

《物联网技术概论》试题(A) ???????????????????????????????? 一、单选题(1分×20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A. 传感控制技术 B. 人工智能技术 C. 无线网络技术 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2.如果物联网的相关产品被广泛的使用,在使用之前,您最关注其产品的什么因素呢? A. 收费方式 B. 技术高低 C. 产品服务 D. 其它 3.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谁提出的() A.无锡研究院 B. 温总理 C.IBM D.奥巴马 4.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最先是由谁最早提出的() A. 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 B.IBM C.比尔盖茨 D.奥巴马 5.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是() A. 计算机 B. 互联网 C. 传感网 D.物联网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 在以太网中采用下列哪一种网络技术? A. FDDI B. CSMA/CD C. MAC D. ATM 8、ADSL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A.调制解调器 B.交换机 C.路由器 D.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9、目前校园网中主流接入Internet的方式是什么? B.光纤以太网接入 C.Frame—Relay(帧中继) D.Cable Modem 10. 哪种无线技术标准与旧无线标准的兼容性最强,且性能更高? A. 802.11n B. 802.11b C. 802.11a D. 802.11g 11.以下哪个技术不属于自动识别技术?() A.RFID射频识别技术 B.无线通信技术 C.虹膜识别技术 D.手写识别技术 12.物联网中常提到的“M2M”概念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机器到人(Machine to Man) B.人到机器(Man to Machine) C. 人到人(Man to Man) D.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 13.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是由谁提出的() A.GOOGLE B.微软 C.IBM D. 腾讯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的核心是()。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物联网技术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A

考试名称:《物联网技术》(期末考试题A) 试卷设置 题型题目个数默认分值总分值 单选题20 2.0040.00 多选题10 3.0030.00 判断题10 1.0010.00 问答题4 5.0020.00 试卷内容 1.[单选题]实验板上LED1和LED2与CC2530的连接如下图所示,LED1和LED2的负极端分别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到地(低电平),它们的正极端分别连接到CC2530的()端口。 A.P1.1和P1.2 B.P1.0和P1.1 C. P1.2和P1.3 D.P1.3和P1.4 答案:B 分值:2.00 2.[单选题] C2530中的寄存器 PxSEL,其中 x 为端口的标号()。 A.0~1 B.0~4 C.0~3 D.0~2 答案:D 分值:2.00 3.[单选题]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波特率为_____,才能查看采集到的火焰数据? A.4800 B.9600 C. 115200 D.460800 答案:C 分值:2.00

4.[单选题]下列选项对Basic RF描述正确的()。 A.Basic RF软件结构包括硬件层、硬件抽象层、基本无线传输层和应用层 B.Basic RF提供协调器、路由器、终端等多种网络设备 C.Basic RF具备“多跳”、“设备扫描”功能 D.Basic RF包含IEEE 802.15.4标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等同于Z-Stack协议栈 答案:D 分值:2.00 5.[单选题]AT 指令是以_____开头、回车()结尾的特定字符串,AT 后面紧跟的字母和数字表明AT 指令的具体功能。 A.ATM B.空格 C.AT D.数字 答案:C 分值:2.00 6.[单选题]CC2530芯片的I/O端口的输出电压为()。 A.1.65V B.3.3V C.5.0V D.12V 答案:B 分值:2.00 7.[单选题]在CAN总线2.0B技术规范中,扩展帧中的标识符位数为()。 A.8位 B.11位 C.15位 D.29位 答案:D 分值:2.00 8.[单选题]CC2530基于什么内核的单片机? A.8051 B.Cotex-M3 C.Cotex-M4 D.Cotex-M0 答案:A 分值:2.00

2016年度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学习知识本科试卷

2016年秋|物联网技术基础|本科(试卷) 1. 以下关于EPC-96I型编码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来标识是哪一类产品的对象分类字段长度为24位 (B) 用来标识产品是由哪个厂家生产的域名管理字段长度为28位 (C) 用来标识每一件产品的序列号字段长度为36位 (D) 用来标识编码标准版本的版本号字段长度为6位 分值:2 2. 以下关于入侵检测系统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监测和发现可能存在的攻击行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 (B) 重点评估DBMS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 (C) 检查系统的配置和漏洞 (D) 对异常行为的统计分析,识别攻击类型,并向网络管理人员报警 分值:2 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覆盖范围更

小 (B) 更实时 (C) 更全面 (D) 更智慧 分值:2 4. 以下关于ADSL接入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从互联网下载文档的信道称为上行信道 (B) 数字用户线是指从用户家庭、办公室到本地电话交换中心的一对电话线 (C) 家庭用户需要的下行信道与上行信道的带宽是不对称的 ADSL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电信运营商在组建电话交换网方面的投 (D) 资 分值:2 5. 以下关于数据增长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新的数据种类与新的数据来源在不断增 (A) 长

(B) 同一类数据的数据量在快速增长 (C) 数据量单位的增长在加快 (D) 数据增长的速度在加快 分值:2 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网络不具有的特点是( )。 监测更加精 (A) 细 监测更加全 (B) 面 监测数据更 (C) 少 监测更加实 (D) 时 分值:2 7. 下面关于智能医疗环境中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国赛样题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 国赛样题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G-049 赛项名称:物联网技术应用 英语翻译:IO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高职学生在物联网组建、物联网产品配置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对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的意识。 通过竞赛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促进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职业岗位的了解,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高度关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趋势,进一步促进物联网技术(包括自动识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概要

竞赛通过对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的操作使用,涵括了智慧社区、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商业、智能农业等物联网主题应用。 (二)竞赛时长 共4个小时。

(三)考核技术要点 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ZigBee传输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智能终端技术。 (四)考核知识与技能 1. 认知型知识:包括物联网基础知识、物联网设备认知、物联网技术认知、物联网应用认知: (1)物联网基础知识 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认识物联网三层架构; (2)物联网设备认知 认识、了解和熟悉各种常见的物联网设备,如感知类的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识别类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高频读卡器、条码扫描枪等,终端类的移动互联终端等,通讯类的串口服务器、路由器、ZigBee等。 (3)物联网技术认知 认识和熟悉典型的物联网相关技术,如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ZigBee技术、条码扫描技术、嵌入式终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上位机软件技术等; (4)物联网应用认知 了解和熟悉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上的应用场景,熟悉物联网应用软件系统的形态和内容。 2. 实操型知识:包括硬件设备安装调试、网络设备连接配置、软件系统部署维护、应用场景演示操作:

【物联网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1、为什么物联网被称为具有“智能”? 答:(1)物联网能随时获悉连在网上各种物体的性质、位置和状态,大量的这类信息使它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比较深刻;(2)物联网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计算资源,能及时地处理动态的信息并针对变化了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应答与反馈,做成更具体智慧的决策。 2、试述如何应用RFID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管理。 答:食品的供应链包含食品生产前期、中期和后期。食品生产前期包括种子、饲料的生产环节,中期是粮食种植生产环节,而后期包括粮食分级、包装、加工、存储与销售等环节。因此,食品安全实际上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中可以从种子或种畜开始,一个一个环节跟踪到餐桌边,进行全程记录在案,以便进行食物来源的追溯。 3、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传感器(五项以上)。 答: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如电视机、音响、DVD、空调遥控器等所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及温控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家庭使用的煤气灶、燃气热水器报警所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上网聊天视频所使用的光电传感器; 汽车所使用的传感器就更多,如温度、压力、油量、角度线性位移传感器等。 4、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如下的特征:规模大、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性、可靠性、以数据为中心、与应用密切相关等。 5、简述支持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列举五项以上) 答: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1、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机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我国物联网拥有强有力的政策发展基础和持久的牵引力 2.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三网走向融合 3.我国已具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条件,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动通信网应用

物联网试卷(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A卷 (本卷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考生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位置上作答, 2.在试卷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找出该选项,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以下哪一个是物联网在个人用户的智能控制类应用?(D ) A.精细农业C.医疗保险B.智能交通D.智能家居 2.云计算是对( D )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A 并行计算 B 网格计算C分布式计算D以上三个选项都对 3.通常数字传输比模拟传输能获得更高的信号质量,这是因为( A ): A.中继器再生数字脉冲,去掉了失真;而放大器放大模拟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失真 B.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小,而且不容易失真 C.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不容易发生失真 D.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采样容易 4.下列存储方式哪一项不是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方式?( B ) A.集中式存储 B.异地存储 C.本地存储 D.分布式存储 5.小王自驾车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出差,则对他来说可能最为有用的是( B ): A.停车诱导系统 B.实时交通信息服务 C.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D.车载网络 6.智能家居的核心特性是什么? ( B ) A.高享受、高智能 B.高效率、低成本 C.安全、舒适 D.智能、低成本 7.节点节省能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A ): A.休眠机制 B.拒绝通信 C.停止采集数据 D.关闭计算模块 8.以下哪个智能农业的应用,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环境监测、视频监测、远程控制、短信通知等功能?( D )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9.物联网养老院的核心组件是( B ),入住老人需要随身佩戴。里面存储ID号和老人信息,ID 号是老人的电子身份号。 A.条码 B.腕带 C.身份识别卡 D.EPC 10.( B )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11.有几栋建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这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 C )比较合适。 A.非屏蔽双绞线B.屏蔽双绞线C.同轴电缆D.光缆 12.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传感器节点内数据处理技术? ( D ) A.传感器节点数据预处理B.传感器节点定位技术 C.传感器节点信息持久化存储技术D.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技术 13.在传感器节点定位技术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定位的缺点? ( D ) A.只适合于视距通信的场合B.用户节点通常能耗高、体积大且成本较高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物联网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智慧地球”是由IBM公司提出的,并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支持。 2.RFID属于物联网的感知层。 3.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技术,其中传感技术能够接受物品“讲话”的内容。 4.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有:技术标准问题,安全问题,协议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共五大问题。制造技术不是。 5.物联网的理念是基于互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 6.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的城市是无锡。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来到无锡“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器技术和3G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 7.物联网包含体系结构有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基于应用服务设想,物联网可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大部分。其中感知和传输属于硬件系统中的感知层和网络层,支撑和应用属于软件系统中的应用层。 8.物联网的显着特点是技术高度集成,学科复杂交叉和综合应用广泛。 9.物联网,较直接的说,就是把实际金额所有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其关键技术有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其核心是智能技术,能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是RFID。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RFID,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 简答题 1.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条件。P8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简述15年周期定律和摩尔定律。 答:十五年周期定律: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3.名词解释:RFID,EPC,ZigBee。 答: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4.简述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答:物联网可以简要分为核心层、接入层,软件核心层主要是应用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层和感知层。感知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层包括无线传感网、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5.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难点。 答:关键技术为RFID、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难点在于其技术标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IP地址问题、终端问题。6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答:物联网应用领域很广,几乎可以包含各行各业。目前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商务金融等方面,例如“移动支付”、“移动购物”、“手机钱包”、“手机银行”、“电子机票”等,前景广阔可观,应用潜力巨大,无论是服务经济市场,还是国家战略需要,物联网都能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 EPC-256Ⅰ型的编码方案为_____C_____。 A) 版本号2 位,EPC 域名管理21 位,对象分类17 位,序列号24 位 B) 版本号2 位,EPC 域名管理26 位,对象分类13 位,序列号23 位 C) 版本号8 位,EPC 域名管理32 位,对象分类56 位,序列号160 位 D) 版本号8 位,EPC 域名管理32 位,对象分类56 位,序列号128 位2.EPC 条形码的编码方式有一维条码与二维条 码两种,其中二维条码_____C_____。 A) 密度高,容量小 B) 可以检查码进行错误侦测,但没有错误纠正 能力 C) 可不依赖资料库及通讯网路的存在而单独 应用 D) 主要用于对物品的标识 3. 模拟信号到转换成数字信号的三个阶段为 ____A______。 A) 抽样-量化-编码B) 抽样-编码-量化 C) 编码-抽样-量化D) 量化-编码-抽样 4.下列因素不会影响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有效 距离的是_____D______。 A) 读写器的发射功率B) 系统的工作频率 C) 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D) 阅读器和应答器耦 合的方式 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极化损失最大 ____B_____。 A) 用+ 45° 极化天线接收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 波 B) 用水平极化的接收天线接收垂直极化的来 波 C) 用垂直极化天线接收+45° 极化或-45°极 化波 D) 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 二、填空题 1. 目前的EPC 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 要有三种:__64___位、__96___位和__256___位, EPC编码由___版本号_、___产品域名管理__、____ 产品分类部分_和_____序列号___四个字段组成。 2. EPC 系统由___产品电子编码体系(EPC) _、___射频识别系统__及__高层信息网络系统_ 三部分组成。 3. RFID 系统主要由____应答器_、___阅读 器_和____高层__组成。其中阅读器用于产生____ 射频载波_完成与_____应答器__之间的信息交互 的功能。 4. 应答器具体可以分为____无源(被动式) 应答器__、___半无源(半被动式)应答器___和 ____有源(主动式)应答器__。 5. RFID 的种类有__近场天线___,__远场天线 _,___偶极子天线_____,__微带贴片天线 ______,___RFID 电感耦合射频天线_______五种。 三、简答题 1、什么是EPC 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 的新一代产品编码体系。 2、请简要叙述EPC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部分 的英文简写 EPC系统有产品电子编码体系、RFID系统及高 层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共六个方面。产 品电子编码体系:EPC编码标准RFID系统:EPC 标签,识读器,高层信息网络系统:Savant(神经 网络软件),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实体标记语言。 EPC载体、读写器、EPC产品管理中间件、网 络、ONS、PML服务器、数据库等。 其中ONS ( Object Naming Servicer,对象名称 解服务器),它用来把EPC转化成IP地址,用来 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和完成相应的信息交互服 务。 PML (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实体标识语 言)服务器中,存储用PML描述的实物信息,如 实物名称、种类、性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 信息、实物存放位置、实物的使用说明等。 3、EPC编码有几项技术要求每项要求具体如何 EPC数字信息代表了该产品的生产地区、生产 商、生产日期、产品属性等数据信息。 目前的EPC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要有三 种:64位、96位和256位,EPC由版本号、产 品域名管理、产品分类部分和序列号四个字段 组成,版本号字段代表了产品所使用的EPC的 版本号,这一字段提供了可以编码的长度。 产品域名管理字段标识了该产品生产厂商的具 体信息,如厂商名字,负责人以及产地。 产品的分类字段部分可以使商品的销售商能够 方便地对产品进行分类。序列号用于对具体单 个产品进行编码。对于具体的编码标准现在已 经推出有:EPC-96Ⅰ型,EPC-64Ⅰ型、Ⅱ型、 Ⅲ型,EPC-256Ⅰ型、Ⅱ型、Ⅲ型等编码方案。 4、条形码分为几种请简要说明每种条形码的特 点 条形码可以有一维的,还有二维条形码,黑条 和空白的排列就代表了商品的产品属性等特征 信息,因而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各 自特点差异,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日常我们多 见到的是一维条码。 在EPC条形码的编码方式中在水平和垂直方向 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 (2-dimensional bar code),可直接显示英文、 中文、数字、符号、图形;存储数据量大,可 存放1k字符,可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无需 另接数据库;保密性高(可加密);安全级别最 高时,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信息。 5、RFI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标签,应答器,阅读器,天线和中间件。 关键组件主要有应答器、阅读器和处理软件二 维条形码。 6、电子标签分为哪几种简述每种标签的工作原 理(没查到) 7、RFID产品的基本衡量参数有哪些 阅读器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作用距离、数据 传输速率、安全要求、存储容量与成本,RFID 系统的连通性,多电子标签同时识读性。 天线部分:天线效率,方向性系数,增益系数, 波瓣宽度,方向图 8、简述天线的工作原理。 天线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 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装置,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 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 化,在电磁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交 互。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 (电线)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 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 来,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9、对于抛物面天线,已知它的抛物面直径为 2m,中心工作波长为2cm,根据统计出来的经 验数据,请计算其增益近似为多少。 答:对于抛物面天线,可用下式近似计算其增 益:G(dBi)= 10 lg { 4.5 ×(D / λ0)2} 式中,D为抛物面直径;λ0为中心工作波长; 4.5是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现在D=2m,中心工作波长λ0=0.02m,代入公 式得G=95.42 dBi。 如果已知天线长度0.5 ,G(dBi)=10lg{2×0.5/2} 10、RFID天线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如何 近场天线:设计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的线圈型天线。 远场天线:工作距离较远,一般位于读写器天 线的远场。 偶极子天线:可靠性极高,高增益,高功率, 窄频带场合使用。 微带贴片天线:质量轻,体积小,剖面薄,成 本低,易于大量生产。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处处都在使用着 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下列使用到光电传感器 的是____C_______。 A) 电视机B) 燃气热水器报警 C) 数码照相机D) 微波炉 2. 根据传感技术所蕴涵的基本效应, 可以将传感器分为三种类型,下列类型中 ___D_______不在其中。 A) 物理型B) 化学型 C) 生物型D) 自然型 3. 下列特性中,_____C______不是气敏传感 器的特性之一。 A) 稳定性B) 选择性 C) 互换性D) 电源电压特性 4. 具有很高的线性度和低的温度漂移的传 感器是____B_______。 A) 温度传感器B) 智能传感器 C) 超声波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 5. 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材料以 _____A______为主。 A) 硅B) 钨 C) 铁D) 钼 二、填空题 1.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___被测信号 ________,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___信号输 出_____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 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___敏感元件_____ 与__转换元件___是传感器的两个基本元件, 2. 传感器的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 响应特性称为传感器的___动态特性________,衡 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___线性度________、___ 灵敏度________、___迟滞________和__重复性 _________等。 3. 湿度传感器按照结构分类法可分为____电阻 式_______和___电容式_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其 湿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分别为___湿敏电阻 ________和__湿敏电容_________。 4. 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___工作频 率________、___工作温度________和___灵敏度 ________。 5. 传感器信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传感器 输出信号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信号处理方 法来提高测量系统的__测量精度_________和___ 线性度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基本原理: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 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 组成:敏感元件及转换元件 2.简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 输出与输入关系。 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输入量的 响应特性。 3.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发送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控制部 分与电源部分。 工作原理: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的机械 振荡,有两种形式:横向振荡(横波)及纵向 振荡(纵波)。超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及固体 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不同。另外,它也有折射

《物联网技术导论》试卷

课程考试(查)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导论实训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类型:命题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主管系部主任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物联网就是“”。具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和。 2.吸引了百万人关注的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咖啡壶事件发生在年。 3.物联网的战略意义体现主要体现在、、及科技发展需求。 4.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有:、、、、、、、、等。 5.物联网定义是指通过、、、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的一种网络。 6.物联网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各类终端实现“”;二是,电信网、互联网等融合实现“”;三是,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数据“”。 7.传感器是把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的一种元件。常见的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等。 8.当今移动通信处于2G 、3G 、4G 三代技术并存,2G 主要代表是和;3G 主要代表是、、和、4G 主要代表是和。 9.典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协议有、、、、红外线数据协会)无线协议及WSN (wirelesssensornetwork ,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无线低速网络技术。 二.名词解析(每题10分,共20分) 1.中间件 2.M2M ------------------------------------------------------------------------------------------------------------------------------------------------------------------------------ 学号:姓名:考位号:班级: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