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草原

课题:草原上

主备人:王萍审核人:备课组长:鲁琳琸学校:赊店镇中心学校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歌

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通过各种创编活动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创编活动(编配节奏及编唱旋律)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草原放牧》;

2、初学歌曲《草原上》;

3、认识二分、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初学歌曲《草原上》

1、导入:今天,我们要-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听后讨论交流。

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儿,你看到了什么?

4、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草原的歌并唱一唱。

5、再听,思考:这首歌曲有特点?

6、分析歌曲节奏。

观察一下:这首歌曲里,用了一些什么节奏? (二分和四分节奏 )

7、听音乐,

拍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歌曲情绪与节奏类型的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8、实践活动: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9、再次播放歌曲,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0、演唱歌曲《草原上》,指导学生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

三、欣赏《草原放牧》。

1、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内蒙古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

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2、教师简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及作品情况,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了解内容。

3、欣赏《草原放牧》,边听边想:在音乐中,两个小姐妹在干什么,她们的心. 情怎样?

4、听完,学生交流想法。

5、分段听,感受一种风格的两个主题所表达的不同情绪。通过听、画、议的方法来完成。.

四、欣赏蒙古舞蹈,进一步感受风格特点。

1、欣赏并留心观察:蒙古舞蹈的特点?

2、交流。

3、学跳蒙古舞。

五、课堂小结,结束课业。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内蒙古音乐之旅就和大家说再见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歌曲《草原上》;唱准3、5、6三音的音准并会听唱和编歌; 欣赏《草原巡逻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着歌曲《草原上》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继续学习《草原上》。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辽阔的蒙古大草原,感受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和蒙古音乐的特点,让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

今天,在《草原上》的歌声中继续我们的内蒙古音乐之旅吧。

1、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观察歌曲旋律:出现最多的音是谁?其次呢?

3、用柯达伊手势法唱准三音的音准并做“听唱练习”。

4、跟着老师模唱曲调。

5、用“3、5、6”三个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三、欣赏.《草原巡逻兵》。

1、导入:听,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一群英勇的巡逻兵正快马加鞭的过来了,让我们听听看,他们都是-群怎样的巡逻兵?

2、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学生发表言论。

3、请学生模仿巡逻兵们骑马飞奔。

4、师:除了用形体动作来表演以外,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模仿骑马或马蹄声呢? (引导用打击乐器或嘴巴或天然乐器来模仿),由学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或者用环保乐器,创编节奏,分组练习。

5、创编节奏展示。

6、导:让我们模仿巡逻兵们骑着快马,去大草原看看。(听《草原巡逻兵》主

题曲。)听,巡逻兵们来到了大草原,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情绪是怎样的?

7、紧接着的一.段音乐的情绪与先前的有什么不同呀?这段音乐又让你想到怎样的情景呢? (《草原巡逻兵》的第二段主题,学生发言-----)

8、比较这两段主题哪一段更有骑马的感觉,为什么?

9、继续听完全曲,结尾部分的强弱变化又让你联想到什么? (放《草原巡逻兵》结尾部分,学生发言-----)

10、再听全曲,请同学们做出相应的骑马动作,但要注意有强弱的变化呀!

11、听完音乐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背景音乐《草原巡逻兵》)

12、师生共同介绍“笙”。我们今天听的由笙吹奏的《草原巡逻兵》是一首内蒙古乐曲,但其实“笙”这一乐器多数用在瑶族和侗族的音乐中,而内蒙古的特色乐器是“马头琴”。

四、课堂小结,结束课业。

课后作业:回去再找找,还有哪些用不同乐器来表现内蒙古音乐的乐曲,可以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唱一唱、动一动。

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边唱边律动。

2、说一说

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有些什么呢?

生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

师谈话:通过小朋友们的讨论,老师知道你们又一次领略了大草原上草儿青,羊

儿肥,人儿喜的美丽景象,小朋友们对大草原真是太熟悉了,原来“草原就是你们的家”,那你们就是草原一-小牧民。

节奏练习,舞蹈配合

1、读一读,(师生配合读节奏)

2、议一议

(1)学生复习讨论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妍..,)

(2)讨论四条节奏中可以选用哪些舞蹈

3、跳一跳

(1)分组自选一条边读边跳

(2) 集体组合边读边跳

(评析:第一步的“读一读”,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为学好歌曲打下了基础。第二、三步的“议一议、跳一跳”通过蒙古舞的复习,进一步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和草原风景。)

三、歌曲导入,牧民欢歌。

师谈话: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瞧,他们来了。(多媒体播放蒙古小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情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1、跳一跳

(1) 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根据歌词选用节奏练习中的舞蹈,分组练习

(2)舞蹈练习(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2、唱一唱

(1)集体跟唱

(2)寻找难点,解决难点(学生自己找难点,再请学生帮助解决)

(3)完整演唱歌曲。

(4)讨论歌曲情感。

3、综合体验

(1)编一编

分组自由练习

(a)用“x”和“x-

”选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

(b) 用舞蹈为歌曲伴奏

(2)演一演

集体表演.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 -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

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草原上》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是第五册教材中唯一一个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

首先,简化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给孩子灌输复杂的音乐理论,而是简化其并转化成有趣、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本课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唱、奏来感受音的时间长短,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个感知后,然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长短音的基本概念。再是做到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在情境提示中让学生主动地去记歌词,并不是让学生去硬背歌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长短音。先让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表演,以此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就能调动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组创编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因为在这个部分之前已试过让他们表演打击乐器,他们的学习已被调动起来,因此学生们都显得很积极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同时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

第二单元第2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课题:我是草原小牧民

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师示范动作。

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前蹲、后仰。

(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XXX。

(3)学生说——练习XXX。

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

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

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 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6课牧童之歌 一、教学目标 、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度记住唢呐的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并能在衬词“来咿噢都” 处按指定节奏拍手。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按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之间的换气要求演唱,用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能用指定的音为节奏短句编配旋律。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剪羊毛》,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第二课时: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做编创旋律的练习;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学习全音符,复习歌曲《剪羊毛》。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剪羊毛》 1、聆听歌曲范唱导入。熟悉旋律,了解歌词大意。 2、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3、出示歌谱,边听边看歌谱,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通过刚才跟着音乐律动你能发现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一样的? 4、指导学生跟着琴模唱第一段旋律。 5、模唱第二段旋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带色块的旋律和其他几句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6、学唱歌词时,问: 【1】歌词中的“白云”“雪堆”“丝绵”“皮袄”指的是什么? 【2】剪羊毛也是比较累的劳动,但众有没有感觉很累。为什么?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你认为用什么样的速度和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牧羊人愉快劳动的心情? 7、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第二段伴奏。 9、总结。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 第一课时 课题:太阳出来了 教学目标: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教学重点: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太阳出来了。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 二、歌唱太阳。 1、导入揭示课题:《太阳出来了》。听录音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6 旋律相似:出示课件,教唱找出难点。节奏相似:出示课件,教唱,重点教唱二声部。 3、欣赏图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欣赏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有什么。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师:谁出来了,小鸟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谁吹来了,树叶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师:谁涌来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什么响起了,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 4、学唱歌曲。 ( 1 )师范唱歌曲。师:老师把你们看到的图画,配上音乐唱一唱。(2)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5 、练唱歌曲。 (1)学习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师: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也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唱。 6、学生边看图,边完整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7、师伴奏合唱这首歌。 8、听录音哼唱一遍。 9、听伴奏带合唱歌曲。 10、用口风琴试着来吹奏旋律。 三、课堂小结。 2第二课时

三年级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精品教案(五)篇 课题:《游子吟》 备课时间:20XX年10 月15日 上课时间: 20XX年10月18日星期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子吟》,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 私,表达出对妈妈的热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歌曲意境,能用深情的亲 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点附点节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教学重点: 能用深情的情绪表达对妈妈的爱,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通过附点音符的学习和上波音下波音处理提高学生的音准 能力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

前置作业-------妈妈我想对你说 课始之学------妈妈我要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感谢 课中之学------妈妈的歌《游子吟》. 1、聆听《游子吟》 2、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 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3、在教师范唱时,感受强弱感。 4、 3.4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 求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 速前进。 4.完整唱好这支童谣。边唱边用 动作表现(即兴表演)。 5、自由组合主动学习 课后之学-----唱给妈妈的爱

聆听《童年的回忆》 1.要求学生将听觉与视觉合二为一, 2.边听音乐,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从中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甜美情绪的关系。 3.从小白兔、乌龟的行走速度对比中讲解速度记号的“快”与“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兔、龟比较, 4.再听音乐,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速度、情绪)的书面作业。

课题:《小乌鸦爱妈妈》 备课时间:20XX年10 月15日 上课时间: 20XX年11月18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成的一段体,2/4 拍,F大调式。曲调的四个乐句 由相同的节奏型组成, 2、能用流畅、动听声音演唱歌曲能用旋律婉转、歌词形象 生动, 3、充满深情地演唱体会小乌鸦对妈妈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点: 能用深情的情绪表达对妈妈的爱,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附点音符的学习和上波音下波音处理提高学生的音准 能力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三年级草原上音乐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草原 课题:草原上 主备人:王萍审核人:备课组长:鲁琳琸学校:赊店镇中心学校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歌 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通过各种创编活动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创编活动(编配节奏及编唱旋律)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草原放牧》; 2、初学歌曲《草原上》; 3、认识二分、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初学歌曲《草原上》 1、导入:今天,我们要-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听后讨论交流。 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儿,你看到了什么? 4、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草原的歌并唱一唱。 5、再听,思考:这首歌曲有特点? 6、分析歌曲节奏。 观察一下:这首歌曲里,用了一些什么节奏? (二分和四分节奏 ) 7、听音乐, 拍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歌曲情绪与节奏类型的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8、实践活动: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9、再次播放歌曲,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0、演唱歌曲《草原上》,指导学生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 三、欣赏《草原放牧》。 1、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内蒙古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班级:三年级 教师:甘娇

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黄帽》《三轮车》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党、爱国、积极勇敢的真挚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三轮车》。 2.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唱一唱。 教学重点:教唱《三轮车》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三轮车》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诙谐,欢快的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 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练一练 朗读歌词,划出朗读节奏和小节线

例:小豆豆,背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1)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 (2)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 (3)平安校园我的家,美丽温暖我爱她。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黄帽》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黄帽》,进行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领唱,齐唱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小朋友们,交通图标你都知道哪些?(斑马线,红绿灯等等),引入课题小黄帽也是一种安全帽,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奖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的一首歌。 二、学习新歌 1.听一听。老师弹奏旋律。 2.读歌词,正音。 3. 读谱,试一试 4.跟着琴声弹唱 三、巩固训练 1.齐唱 2.小组比一比 3 全班表演唱:选一个同学领唱,其他同学表演齐唱部分。 第二课春来了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学会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激发学生欢快.

小学音乐《草原上》教案

《草原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 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 1、听听这首歌曲,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欢愉的、欢跃的”) (歌曲的学习已经从歌曲的情境特色、歌词特点、旋律特点找到了突破口,现在用整体感受的方式学习歌曲,保持了音乐的完整性。) 2、师:“那你觉得什么地方我们还需要注意,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些呢?” a、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比较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师:“有没有发现曲子里,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词唱得长一些?”(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解决了歌曲的难点,为下一环节的创编作好铺垫。)b、实践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惠,老师决定奖励一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对,打击乐器!听听它们的声音,你觉得哪种能表现出长音,哪种可以表现短音呢?”(学生说一说,个别上台演示。)老师指导演奏方法。

(打击乐器在课堂上的利用,并不是纯正为了增添气氛,而是在实践中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 3、边演唱边律动表现歌曲。 (1)“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老师觉得要是能加些柔美的动作就更好了”——放《草原上》的歌曲。(学生律动创作,表演歌曲形象) (2)第二遍表演时,教师做一定指导。(学生随教师一起律动,再次表现歌曲。)(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美的旋律更需要美的舞姿,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自我展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让学生人人都处于喜悦之中。) 二、创作表现 1、分小组合作创编。 “对啊,我们跟着小牧民们,在骑着马放牧以后,休息一下看看草原上的风景,那是多么风趣的事啊!小朋友们想用什么来表现一下你现在的高兴心情呢?”(学生分小组自选各种与音乐相关的形式,进行创编)(探究表演,才艺展示,调动学生的“创”。) 2、表现和互评。(请部分小组表演两段音乐。学生对各种创编的节目进行互评。)(这环节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的潜能,最大程度释放和宣泄了内心的情感,升华了歌曲的主题,更从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也在互评和自评中,提高了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 蒙古族是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多收集些关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歌舞的资料,然后大家互相交流。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歌曲《草原上》的学习和表演,能让学生感受草原大自然的美引申出对草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歌唱教学中模唱,模仿。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的学习能演唱出《草原上》。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蒙古大草原图片创设教学情景 今天老师呢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的景色那的人们的生活(出示草原图片伴奏音乐草原上) 1)学生先聆听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讲述画面, 2)播放画面蒙古大草原,比较学生所讲出的画面情景创设情景。(可以多听一次) 2.点题 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 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学习歌曲《草原上》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学生说说听后感受 2.读歌词(了解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风景的) 1)老师有感情的带读歌词 2)学生模仿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歌词、有感情的读 3)再一次聆听歌曲(进一不感受歌曲的情绪) 前奏前加解说:一个美丽的草原,蓝天是那么的高,太阳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很美……草原上有羊儿马儿在奔跑,…………请听(让学生边听边闭眼想象) 4)轻声模唱 5)师弹琴学生跟唱 6)针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改正。 7)分组演唱第一段第一句女演唱第二句由男声演唱或反之 第二段全班齐唱 结束句把第二段第二句重复一次渐慢结束全曲 8)加进打击乐伴奏:碰铃 2对沙锤1对 老师先示范怎样正确的伴奏乐器使用方法,请同学上来伴奏歌曲 全班加伴奏表演一次 9)尝试环节加进简单的舞蹈为歌曲伴舞 10)教学成果展示:全班一起表演学习的歌曲《草原上》 三、音乐知识 1.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在歌曲中找出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四、竖笛练习 1.了解六孔名称 2.左手上,右上下。 3.全捂音练习,检查是否能捂严。 4.逐个音手指打开练习 5.作业练习 五、小结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几篇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

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doc

《草原上》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歌为4拍子歌曲,羽调式,音乐语言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 2、唱准“ 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唱一唱。 教学用具: 电子琴、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讲解蒙古族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除了汉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生谈)同学们你们对蒙古族都有哪些了解?(生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去蒙古草原看看吧(播放素材)!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过着游牧生活,马和蒙古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选择了最适宜的住所——蒙古包。他们的服饰很有特点。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穿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蒙古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闲暇时吃一口香喷喷的炒米,喝一杯浓浓的奶茶,吃一口手抓肉,喝一碗马奶酒别有一番情趣。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上》,我们先来听录音,这首曲子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复听音乐,这首歌曲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舒展的? 3、讲解音乐知识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 我们已经了解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甜美的,节奏是舒展的,那么这两个节奏应该如何来读呢?xx(生答)我们给这个节奏加上一个音名5,应该如何来唱呢?55(学生唱唱)单个的5音,这种音符叫做四分音符表示一拍,那么两个四分音符表示几拍?(生答) 4、大家真是太棒了,蒙古族的小朋友都翘起了大拇指,高兴地为我们唱起了歌。 5、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便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蒙古族民歌《草原上》,我们再来听一遍,你来听一下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速度如何进行的?(生答) 6、这首歌主要是由三个音组成的,你听出来了吗?(3、5、6)。 7、随着琴来唱唱这三个音名,打乱顺序再唱一唱。(365,635,536,356) 8、加上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吗?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硬肩、提压腕、骑马等动作)。 2、加上动作表演歌曲。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蒙古草原,学习了蒙古族歌曲,还学跳了蒙古族舞蹈,我想同学们一定对蒙古族有了很深的理解,这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让我们再次唱起来、跳起来吧!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上》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 一、教学内容:《草原上》︱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歌曲《草原上》的学习和表演,能让学生感受草原大自然的美引申出对草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歌唱教学模唱,模仿 3)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的学习能有感情的演唱出《草原上》 三、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把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五、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钢琴 一:导入: 1.播放蒙古大草原图片创设教学情景 今天老师呢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的景色那的人们的生活(出示草原图片伴奏音乐草原上)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跟着《草原上》的伴奏音乐,欣赏内蒙

古大草原的风景,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之美) 【设计意图】本歌曲本身就是个非常动听成功的歌曲,让学生第一时间来感受歌曲的美感, 环节设计2: 1)学生先聆听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讲述画面, 2)播放画面蒙古大草原,比较学生所讲出的画面情景创设情景。(可以多听一次) 二.点题 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 对大草原、牛羊蒙古包…………大家觉的那里的景色美吗?/很美。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和草原有关的歌曲,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六页今天学习《草原上》 三、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刚刚我们已经听了一次歌曲的旋律,现在再来听一次听完后请你说出你的感受(播放歌唱版本《草原上》) 请说说你的感受,你听完了感觉怎么样?很美,很好听我仿佛看到了………… 2、读歌词(了解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风景的) 1)老师有感情的带读歌词,(效果是在读歌词过程中去感染学生)2)学生模仿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歌词、有感情的读 3)再一次聆听歌曲(进一不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小牧笛》 《小牧笛》是一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农村生活气息的创作歌曲。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包含三个乐句,第一乐句(1-4小节)的前两小节是2/4拍,后两小节变为3/4拍,并延续到第二句(5-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前两小节。乐句间节拍,句幅的变化加上节奏时而活泼、时而舒展,使歌曲充满生气,洋溢着欢悦、真切的感情。(1)学习歌曲《小牧笛》,认识调号;(2)听辨商调式音程;(3)唱好简单的二部轮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圆润、明亮的歌声去演唱这首带有民歌风格的歌曲,准确地表达两个农家孩子真挚的友谊及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 (2)认识调号,了解调号的含义、作用和标记方法。 (3)通过听辨商调式的自然章程,作感性的商调式音阶练习。 (4)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分析: 唱准曲中的大跳音程2-5 2-6 6-2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互唱问好歌。 (二)认识调号: 1、板书:1=C 2/4 5 6 5 | 5 ― | 3 5 3 | 3 ― | 1 1 3 3 | 1 ― ‖ 要求:让学生轻声划拍视唱,然后将此练习曲移调至1=F跟琴视唱。 提问:两次视唱,音调有没有变化?(第二遍音高) 2、出示键盘图 教师:让“1”(do)扮作小精灵,任意在C、D、E、F、G、A、B上跳动,跳动到不同的音位时,就出现相应调的旋律(电子琴)并在该音位下方出示1=C或1=F等调号标记,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调号在简谱中指曲调的定音记号,它写在歌曲开始的上方左角,拍号的后面。 (三)二声部轮唱 1=F 2/4

最新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红旗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

草原上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教学重点: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通过各种创编活动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创编活动(编配节奏及编唱旋律);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草原放牧》;2、初学歌曲《草原上》;3、认识二分、四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初学歌曲《草原上》 1、导入:今天,我们要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内容。 3、听后讨论交流。 师: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在那儿,你看到了什么? 4、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草原的歌并唱一唱。 5、再听,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6、分析歌曲节奏。 观察一下:这首歌曲里,用了一些什么节奏?(二分和四分节奏) 7、听音乐,拍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歌曲情绪与节奏类型的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8、实践活动: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9、再次播放歌曲,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0、演唱歌曲《草原上》,指导学生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蒙古人,唱唱蒙古歌。 三、欣赏《草原放牧》。 1、过渡语: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内蒙古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2、教师简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及作品情况,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了解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4我是草原小牧民人音版(简谱)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 教材:选自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这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方法: 听唱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音乐四十分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高兴吗?(高兴)请坐。 (二)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乘坐音乐列车到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去旅游。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就出发吧! 2、我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在大草原上主要生活的是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他们吃的和我们不一样:喝牛奶、吃羊肉:穿的衣服很鲜艳;住蒙古包;蒙古人骑马。 2、师: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吧。 3、(播放课件)师:这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

新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上)年级(音乐)学案 课题第一课《童年》—《摇啊摇》《捉迷藏》 主备课人审核人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摇呀摇》和《捉迷藏》,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和乐趣,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摇呀摇》,做划船的动作,并背唱歌曲;用三角铁或碰钟为歌曲《摇呀摇》伴奏;能够感受乐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 知识目标:认识钢琴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摇呀摇》,做划船的动作,并背唱歌曲 难点:能够感受乐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 教学 内容 学唱歌曲《摇啊摇》和《捉迷藏》 教(学) 过程设计发声练习: 1=C 2/4 音阶 1 2 |3 2 |1—|| Lu lu lu 注意:全体起立,站姿,男生小八字,女生丁字步。笑肌提起,声音有弹性。 一、导入 1、师:大家坐过船么?生: 2、师:坐船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啊?(摇晃> 生: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随着歌曲一起来摇呀摇(师放范唱,生跟老师随音乐做摇晃的动作) 二、歌曲新授 1、谈感受和心情

师:听完歌曲之后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觉? 生: 2、第二次聆听: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 3、跟伴奏读歌词 师:大家听得非常准确,那么,你们能跟着歌曲伴奏把歌词读出来么? 4、小声跟唱 5、用自然的声音唱 6、生跟师钢琴演唱,演唱有错误的地方师及时喊停纠正。 7、生跟伴奏完整演唱 三、情感升华 1、提示“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演唱的准确性。由于节奏的紧缩变化,学生易受前面节奏的影响而唱错,因此教师需要点拨。 2、唱出6/8拍的强弱感,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行。 3、分别用快速和慢速演唱歌曲,比较哪种更符合小船摇曳的感觉。 4、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聆听钢琴曲《捉迷藏》 1、初次聆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作者,回忆以前学过的乐曲《跳绳》也是丁善德作曲。 3、聆听第一乐段,生说乐曲表现了捉迷藏时怎样的情景和心情? 4、看着图形谱用手指划出音旋律线(第一乐段) 5、聆听第二乐段,生说乐曲表现了捉迷藏时怎样的情景和心情? 6、看着图形谱用手指划出音旋律线(第一乐段)用动作完整表现乐曲。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学生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

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案1

《草原上》教案 音乐第一课时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奏、舞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民间曲调, 感受这一方文化音乐的民族特色。 2.有感情的演唱和有节奏的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演唱歌曲 2.音长唱足,伴奏整齐。 三.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歌! 2.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民间音乐的课堂,首先你们看一下白板上的图片是什么乐器?(马头琴,琴头是马头的形状,是蒙古族的标志性乐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马头琴发出的声音吧! 3.我们认识了蒙古族的乐器,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蒙古族的服饰。(出示幻灯片)蒙古族的衣服和我们汉族的衣服相比较是非常的鲜艳的。 4.接下来我们要听一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听完我们要请同学说一说听了以后的感受(播放《草原上》)老师这有几个选择你们选择一下自己的感受很优美,舒展,缓慢,抒情,甜美,绵长)奖励下面伴奏用的

伴奏乐器。 5.蒙古族的歌曲美不美?(美),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吧!首先一起练声。 6.然后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歌词。 7.跟着老师一起唱。完全唱会,一起唱,分组唱,独唱。 8.复听歌曲,听一听里面有什么乐器,听完抽学生上来挑选。 9.接下来我们一起唱一唱,并用手里的乐器伴奏。 10.一起学习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跳。 11.拓展:比一比(听一听下面四组音乐哪一组是蒙古族的音乐)上黑板选一选。 12.结束本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蒙古族的音乐,认识了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了解了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到处绿草茵茵,牛羊成群,人们摔跤、骑马、射箭。有机会我们一起去旅游好吗? 一起唱歌跳舞伴奏离开教室。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草原上3 人音版

草原上 1教材分析 《草原上》的音乐语言简练,曲拍为4/4拍,羽调式,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展现的是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群马奔腾的草原风光,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在辽阔草原情景之中。其中第2至第3小节的七度大跳,不仅把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爽朗豪放的性格给以抒发,还倾吐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对学习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相关乐理知识,开始视唱曲谱。教学中,我将学习内容趣味化、知识化,用游戏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音乐作品,感受草原牧民的生活、体验牧民的愉悦心情。 3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掌握mi、sol、la三音。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4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 2、感觉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表现。 5教学难点 1、认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比较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全音符的时值。 2、教学mi、sol、la,并进行以此为基础间的旋律创编。 6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 7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草原吗?谁来描绘一下你脑海中的草原印象?(蓝天、白云、马群、羊群,放牧的人们) 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将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了解一下那里的美丽风光:草原上的人们喜欢摔跤、射剑,还能歌善舞,群马奔腾的景象却是草原上独特的风景。 二、学习音符。 可是,有一匹小马驹跟不上马群,掉队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学习四分音符3。 小马驹在草地上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呢?(中速,不快不慢)老师用这样的节奏类型来表示:‖XXXX‖;今天我用一个四分音符来表示它: 走走走走 写法‖3333‖ 指挥图式↓←→↑ 3,唱作Mī,唱1拍,在这一小节内就用四个3,唱4拍;用指挥图式这样表示它。2、学习二分音符5-。 小马驹接着往前走,不巧的是遇到了一条小溪,同学们想想看,它会以怎样的速度前进呢?(比在草地上要慢一些了)老师用这样的节奏类型来表示: ‖X—X —‖ 走—走— ‖5—5—‖ 指挥图式↓←→↑ 今天我用一个二分音符来表示它:5—,唱作SOL,每一个二分音符唱两拍,在这一小节内就用两个二分音符5—来表示,一共唱4拍,指挥图式不变。 3、学习全音符6———。 小马驹继续向前走,还遇上了大麻烦,面前出现了一条大河,此时它的脚步放得更慢了,老师用这样的节奏类型来表示: ‖X———‖ 走——— ‖6———‖

最新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 1 课 春天来了 教学内容 : 歌曲《春天来了》 歌曲《春天在哪里》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 一, 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 表达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 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生活的感情 . 二, 了解曲式结构 ,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 三, 听赏乐曲 , 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 ,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 教学重点 , 难点 : 侧重与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 , 热爱生活的教育 . 准确把握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 .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节奏卡片,节奏乐器,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3 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 一, 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 表达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 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生活的感情 . 二, 了解曲式结构 ,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 教学重点 , 难点 : 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 表达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 附点节奏ⅹ . ⅹ以及一音多字的节奏把握 . 教具准备 : 电子琴,录音机,节奏卡片 , 节奏乐器 .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 : 围绕课本的两幅彩图 , 说说这是哪个季节 都有什么东西什么特点 二,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 让学生闭上眼睛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 三, 学唱歌曲 : 1,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 , 结合歌词说说春天来了都表现在哪里 增强对歌曲的理解 . 2, 让学生随着录音范唱熟悉旋律 , 并自己学唱歌词 . 教师在个别较难的乐句部分 , 多给予示范指 导, 让学生自己找出错的地方并自己改正 . 3, 重点引导正确演唱歌曲中从 1 3 5 ⅰ四个音的连贯统一 . 4, 指导附点节奏ⅹ . ⅹ以及一音多字的节奏把握 . 5, 注意提醒学生演唱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 ,要求学生用富有弹性 , 优美的声音演唱 . 四,歌曲处理巩固 : 1, 结合"动动,想想,敲敲,唱唱", 让学生简单了解歌曲进行的旋律起伏和曲式结构 ,为歌曲配上 , 热爱 , 热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音乐教案

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百鸟歌唱、毡包有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更是牧民双手托起的幸福大厦。 歌曲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第一乐段的节奏均匀、稳健;第二乐段从弱拍起唱,使原本平稳的节奏带有了起伏的律动感。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并用五声宫调式构成旋律,给人以辽阔、悠扬、婉转、抒情的印象。这种将情感波澜与意境相融合的创作手法,非常深刻地表现了蒙古族牧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及对幸福生活无比赞美的欢乐心情。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打节奏、等一系列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欣赏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在教学中重点感受、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采用多种形式欣赏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欣赏女中音独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表现的宽广美丽的草原情景,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 3、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欣赏、感受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2、初步了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浑厚的音色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试唱法、听赏法、讨论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