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短文两篇》课时作业

15《短文两篇》课时作业

15《短文两篇》课时作业
15《短文两篇》课时作业

《短文两篇》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藻.饰( zǎo) 狡黠.(xiá) 傅.彩(hù)

B.诘难.(nàn) 咀嚼.(jiǎo) 味同嚼.蜡(jué)

C.滞.碍(chì) 劝诫.(jiè) 抠.字句(kōu)

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文采藻饰读书费时纵观统筹

B.孜孜不倦天姿聪颖滥加粗暴

C.独到见解咬文爵字豁然贯通

D.仔细揣磨明辨是非高谈阔论

3.下列是有关读书或学习的名句,请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___,便欣然忘食。

(3)读史使人_________,读诗使人__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__,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4)敏而好学,____________。

4.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4)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1)比喻 (2)排比 (3)比喻 (4)引用

B.(1)比拟 (2)反复 (3)夸张 (4)比喻

C.(1)对比 (2)排比 (3)比喻 (4)拟人

D.(1)比喻 (2)反复 (3)夸张 (4)引用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②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③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④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来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⑤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中截取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把它放到哪一段的后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文运用了好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指出一种并谈谈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最后一段内容补写一个结论句。(要求语言简明,有概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8.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的第十六年,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全套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课时作业(十三)

课时作业(十三)Unit 5Music Section ⅡWarming up & Reading—Language points Ⅰ.单词拼写 1.We can’t go on________(假装) that everything is OK. 答案:pretending 2.In Britain,packets (小包) of cigarettes come with a government health warning ________(系上) to them. 答案:attached 3.I________(形成) the impression that she didn’t really want to come. 答案:formed 4.The movie ______(赚) 7 million pounds on its first day. 答案:earned 5.Then he smiled and told me he would receive an ________(额外的) $100 a year! 答案:extra 6.The band spent six months in the ________(工作室) working on their new album. 答案:studio 7.The tennis championship will be________(播放) at the same time as it takes place tomorrow. 答案:broadcast 8.I went and sat in a cafe and watched the________(过路人). 答案:passers-by 9.My aunt wanted her daughter to learn to play a musical________(乐器). 答案:instrument 10.Let’s go down the ________(酒馆) for a drink after work. 答案:pub Ⅱ.单句语法填空 1.He gave a________(humor) description of their trip to Spain. 答案:humorous 2.Schools must try to make science more________(attract) to students. 答案:attractive 3.This guy is a born________(music)!At the age of 10,he began to produce his own records. 答案:musician 4.The orchestra will give two more________(perform) this week. 答案:performances 5.When the manager came in,the workers pretended________(work) hard on their machines. 答案:to be working 6.—How would you like to be paid,________cash or________check? —Neither.I want to invest the money in your business. 答案:in;by 7.—How many tourists from the mainland are there in Taiwan this year? —One million ________so.I am not sure. 答案:or 8.The local government________(attack)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 well. 答案:attaches 9.If you are not familiar________the topic,you may write something that is familiar________you. 答案:with;to 10.In my opinion,________(form) good habits to learn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3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课时作业十六 “一带一路”专项训练

聂国先名师工作室编制 课时作业(十六) “一带一路”专项训练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自然带中,不属于图中所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所经过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荒漠带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商品流通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点有() ①运量大,运输成本低②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 ③运线和运具合二为一④灵活方便 A.①③B.①② C.①④D.②④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4.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5.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⑤⑥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存在成熟林、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的现象。俄罗斯原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产值仅占全球木材市场贸易的3%。下图为俄罗斯森林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俄罗斯的成熟林、过熟林大量积压、腐烂,资源浪费严重,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高,木材易腐烂变质 B.气候温暖潮湿,病虫害多发 C.林区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足 D.矿物能源丰富,木材市场小 7.我国是俄罗斯木材的主要进口国,进口的森林分布区的木材主要属于() A.针叶树种B.落叶阔叶树种 C.常绿阔叶树种D.常绿硬叶树种 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8~9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3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D项。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 D ) 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 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是洪仁玕,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最早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封建制度仍然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D项正确。 3.(2017·浙江学业水平模拟)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C ) A.提出了民族主义B.提出了民权主义 C.提出了民生主义D.提出了民主主义 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相比较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 4.(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 案】 class=txt>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高中语文专题三13想北平第1课时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文本13 想北平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廿.七年( ) ②黏.合( ) ③浸.在( ) ④辜.负( ) ⑤空旷.( ) ⑥翩.翩( ) ⑦韭. 菜(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刹????? 什刹.海 刹.车 ②调????? 调.整 调. 动 ③便??? ?? 很便.宜 便. 宜行事 ④空??? ?? 空.旷 空. 闲 2.辨形组词 ①????? 捡 俭 检 睑 ②???? ? 凑 揍 辏 ③???? ? 敦 墩 淳 ④???? ? 堪 勘 戡 ⑤? ?? ?? 旷 犷 ⑥???? ? 蜓 挺 铤 3.词语释义 ①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枝枝节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俊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的微小数量,表示微不足道。“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草所烧起的火。比喻力量太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 ①洛克菲勒投资公司掌管的近300亿美元的家族财产,对洛克菲勒家族庞大的家产而言,这可能只是__________。 ②这场小雨也不过是__________,起不到缓解旱情的作用。 (2)寂苦·寂寞 “寂苦”重在“苦”,即感觉寂寞悲苦;“寂寞”重在“寞”即孤单冷清。 ①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经历了一个女人难以面对的风风雨雨,她内心十分_________。 ②离开了熟悉的人群和家园,他孤单一人在外闯荡,很是________,特别是忙碌了一天,回到空荡荡的小屋。 一、整体感知 1.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题目为“想北平”,为什么不是“写北平”或“忆北平”?结合全文和写作背景回答。 二、深层探究 3.本文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可是,我真爱北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以爱母亲类比爱北平,有什么作用?

一年级语文上册1-13课课时作业

一年级上学期一日一练 1、人有两个宝 一、数一数,填一填。 才鸟手太四工个用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人上木 大工水 四、看拼音写词语。 ɡōnɡ ren sìɡe dà shǒu r?n cái y?nɡ shǒu tài xiǎo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r?n yǒu liǎnɡɡe bǎo 人有两个宝, shuānɡ?ǎo 双和脑。 shuānɡì zu? 双会做, nǎo huì sī kǎo 脑会思考。 nǎo 脑, cái n?nɡ yǒu chuànɡ zào 才能有创造。 内容:2、升国旗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您(nín lín )敬(jìn jìnɡ)礼(lǐ nǐ)国(ɡúɡu?)升(shēn shēnɡ)歌(ɡōu ɡē)二、看拼音写词语。 shànɡ shēnɡ lì zhanɡ xiànɡ shànɡ

wǒ men zhōnɡɡu? wǔ xīnɡ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星红旗,的国旗,国歌声,高高 ,您敬礼。内容:3、采莲 一、把音节补充完整。 c ì j j k l 采戏江间可莲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ānɡ nán xiǎo yú xī běi 子以 三、比一比,再组词。 早四 叶西

四、照样子,做一做。 例:+ 门→(们) + 工→日 + 十→ 口 + 十→丁 + 口→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采莲,莲何田田! 戏莲叶间:戏莲叶东, 戏莲叶,戏莲叶, 戏莲叶。 内容:4、我从中国来 一、按要求分类。 yinɡ niɑo fenɡ huɑɡou zi shɑnɡ yuɑn biɑn honɡ 整体认读音节 两拼音节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一)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阻力 [课堂作业]1、(1)速度

(2)长小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 2、D 3、A 4、C [课后作业]5、木板推理力与运动 6、C 7、D 8、C 9、B 10、C

11、(1)小车、长木板 (2)实验方法: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然后撤掉推力实验现象:小车继续在长木板上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第八章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 [课堂作业]1、左惯性 2、锤柄继续向下运动 3、D 4、C 5、B 6、快速甩动手时.水珠与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时,水珠由

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被甩掉 [课后作业]7、惯性车辆行驶时,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车距(答案合理即可) 8、惯性静止 9、减速惯性 10、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答案合理即可) 11、C 12、D 13、A 14、D 15、B

16、车辆启动前,人和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车辆启劝后,脚受摩擦力作用随车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向后摔倒 第八章第3课时二力平衡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2、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1、4竖直向上 2、50水平向左 3、D 4、C 5、A 6、如图所示

[课后作业]7、10水平向左18 8、10⁴10⁴竖直向上 9D13D 10D14A 11D15D 12C

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一、解释句中作标记的词语: ①临溪而渔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环滁皆山也⑥醉翁之意不在酒⑦野芳发而幽香 ⑧林壑尤美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⑩晦明变化者⑾伛偻提携⑿颓然乎其间 ⒀临溪而渔⒁杂然而前陈者⒂佳木秀而繁阴⒃山肴野蔌⒄觥筹交错 ⒅云归而岩穴暝⒆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⒇树林阴翳(21)太守谓谁(22)觥筹交错(23)醒能述以文者(2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⑦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⑧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⑨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⑩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三、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2.选出句中“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D.云归而岩穴暝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6.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 ①过量的Fe与Cl 2 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③FeCl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 ④Fe和Fe 2O 3 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B.①③ C.①②③D.全部 【解析】①中的Cl 2 氧化性强,它能将铁氧化为+3价,由于不是在溶液中反应,因此过量的铁不会将氯化铁还原。②中Fe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 ③在溶液中Fe2+被Cl 2氧化生成Fe3+。④中首先发生Fe与盐酸生成FeCl 2 ,Fe 2 O 3 与盐酸生成FeCl 3 的反应,但题中未给出反应物间相对量的关系,若铁是足量的, 则能将生成的FeCl 3全部还原为FeCl 2 。

【答案】 B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 2 ↑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 2+Cl 2 ===2FeCl 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 3 ↓【解析】由于盐酸中H+的氧化性弱,故铁与盐酸反应时,Fe只能被氧化 为Fe2+,A项错误;B项是化学方程式,不是离子方程式,FeCl 2 中Cl-实际不参加反应,应删去;C项中电荷不守恒,错误。 【答案】 D 3.(2012·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 B.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絮状沉淀 C.可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D.实验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 【解析】氢氧化亚铁(纯净的)是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实验室可利用亚铁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例如用FeSO 4 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Fe(OH) 2,为了防止Fe(OH) 2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用氢 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将氧气排出,然后利用题给装置制备Fe(OH) 2 ,且滴加NaOH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2014高考调研理科数学课时作业讲解_课时作业4

课时作业(四) 1.下列表格中的x与y能构成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A中0既是非负数又是非正数;B中0又是偶数;D中自然数也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2.下列各对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f(x)=lg x2,g(x)=2lg x B.y=f(x)与y=f(x+1) C.f(u)=1+u 1-u ,g(v)= 1+v 1-v D.f(x)=x,g(x)=x2 答案 C 解析在A中,f(x)的定义域{x|x≠0},g(x)的定义域(0,+∞);在B中,对应关系不同;在D中,f(x)的值域为R,g(x)的值域为[0,+∞).

3.已知集合M ={-1,1,2,4},N ={0,1,2},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①y =x 2,②y =x +1,③y =2x ,④y =log 2|x |,其中能构成从M 到N 的函数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D 解析 对于①、②,M 中的2,4两元素在N 中找不到象与之对应,对于③,M 中的-1,2,4在N 中没有象与之对应.故选D. 4.(2012·福建)设f (x )=??? 1,x >0, 0,x =0, -1,x <0, g (x )=? ?? 1,x 为有理数,0,x 为无理数,则f (g (π))的 值为 ( ) A .1 B .0 C .-1 D .π 答案 B 解析 ∵g (π)=0,∴f (g (π))=f (0)=0. 5.电信资费调整后,市话费标准为:通话时间不超过3 min 收费0.2 元;超过3 min 以后,每增加1 min 收费0.1 元,不足1 min 按1 min 计费,则通话收费S (元)与通话时间t (min)的函数图像可表示为图中 ( ) 答案 B 6.已知f (x )满足:当x ≥4时,f (x )=(12)x ;当x <4时,f (x )=f (x +1),则f (2+log 23)= ( ) A.124 B.112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六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 人口迁移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淮北模拟)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这种具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读“2015年我国某两相邻省区春节前后流动人口统计图”,完成1~3题。 1.M、N曲线所表示的省区分别可能是( ) A.江苏安徽 B.河南北京 C.广西广东 D.新疆青海 2.影响N省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宗教 C.文化 D.婚姻 3.为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

②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 ③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吸引人口迁入 ④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选C,2选C,3选D。第1题,根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人口迁移的数量越多,读图分析可知,N城市的人口迁移量大于M城市,说明N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M城市,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N城市在春节之前以人口迁出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迁入为主;M城市在春节前以人口的迁入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的迁出为主,由此判断C项城市符合题意。第2题,N城市的人口在2月23日之前以迁出为主,主要是由于在春节前,人们为了回家团聚,从而由工作地返回老家,因此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第3题,为了缓解春运交通压力,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其次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2019·石家庄二中模拟)下表为我国2017年春运迁出率/迁入率前十位城市表(根据2017年全国春运大数据制作)。据此完成4、5题。

七年级课时作业答案

七年级课时英语作业 作业优化设计: 1.完成句子 1. Sonia的妈妈留着长长的卷发。 Sonia’s mother。 2.姚明长得什么样子? — YaoMing ? 3.他高高的个子,长着短直发。 —He is tall and . 4.杰克长得像他父亲。 Jake his father. 5.我在六班有一个好朋友。 I have a good friend . 2. 用be或have的形式填空。 1. She tall and thin. 2. I curly hair. 3. He of medium build. 4. Jim heavy and big eyes. 5. Tom short and short curly hair 6. I long black hair and of medium height. 7. Does he yellow hair? 3.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 My friend is really th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friend look like? 2. Stop looking at the blackboard.(变否定句) at the blackboard. 3. I think you are right.(变否定句) I think you right. 4. The old men loves to tall stories.(改一般疑问句) the old man to tell stories? 5. The girl in green is his new friend.(对画线部分提问) is his new friend? 6. Jack is tall & th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Jack

2014高考调研理科数学课时作业讲解_课时作业13

课时作业(十三) 1.(2013·绍兴调研卷)函数f(x)=e x+3x的零点个数是() A.0B.1 C.2 D.3 答案 B 答案由已知得f′(x)=e x+3>0,所以f(x)在R上单调递增,又f(-1)=e-1-3<0,f(1)=e+3>0,因此f(x)的零点个数是1,选B. 2.若函数f(x)=2ax2-x-1在(0,1)内恰有一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1) B.[1,+∞) C.(1,+∞) D.(2,+∞) 答案 C 解析当a=0时,函数的零点是x=-1. 当a≠0时,若Δ>0,f(0)·f(1)<0,则a>1. 若Δ=0,即a=-1 8,函数的零点是x=-2,故选C. 3.(2011·陕西文)方程|x|=cos x在(-∞,+∞)内() A.没有根B.有且仅有一个根 C.有且仅有两个根D.有无穷多个根 答案 C 解析 求解方程|x|=cos x在(-∞,+∞)内根的个数问题,可转化为求解函数f(x)=|x|和g(x)=cos x在(-∞,+∞)内的交点个数问题.f(x)=|x|和g(x)=cos x的图像如图所示.显然有两交点,即原方程有且仅有两个根.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2]上一定有零点的是() A.f(x)=3x2-4x+5 B.f(x)=x3-5x-5 C.f(x)=mx2-3x+6 D.f(x)=e x+3x-6 答案 D

解析 对选项D ,∵f (1)=e -3<0,f (2)=e 2>0, ∴f (1)f (2)<0. 5.若函数f (x )=x 3-3x +a 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2) B .[-2,2] C .(-∞,1) D .(1,+∞) 答案 A 解析 只需f (-1)f (1)<0,即(a +2)(a -2)<0, 故a ∈(-2,2). 6.设函数f (x )=1 3x -ln x (x >0),则y =f (x ) ( ) A .在区间(1 e ,1),(1,e)内均有零点 B .在区间(1 e ,1),(1,e)内均无零点 C .在区间(1 e ,1)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 D .在区间(1 e ,1)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得f (1e )·f (1)>0且f (1)·f (e)<0,又f ′(x )=13-1 x ,当00), 2x +1 (x ≤0)的零点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在考虑x >0时可以画出y =ln x 与y =x 2-2x 的图像,可知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交点,当x ≤0时,函数f (x )=2x +1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所以函数f (x )有3个零点.故选D. 8.已知函数f (x )=(1 3)x -log 2x ,若实数x 0是方程f (x )=0的解,且0

第1单元 第1课时 课时作业

第一篇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19·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中考试)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 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阳光普照,降落到B 机场时正值日落。读图完成1~3题。 1.B 点位于我国的( A ) A .江苏省 B .安徽省 C .上海市 D .浙江省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和中国行政区分布可知,B 点位于我国的江苏省,A 正确。 2.降落到B 机场时的当地时间为( D ) A .6月30日11时 B .6月30日19时 C .7月1日11时 D .7月1日19时 解析:A 点5时日出,所以日落时间为19时;根据同纬度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可知,B 点日落时间为19时;D 正确。 3.从A 机场到B 机场的飞行时间为( B ) A .6小时 B .9小时 C .12小时 D .14小时 解析:一架飞机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 机场起飞,此时B 点地方时为7月1日10时,而落地时候B 地方时为7月1日19时,所以从A 机场到B 机场的飞行时间为9小时,B 正确。 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A 点到B 、P 两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 C ) A .AEB ︵ 、ADP ︵ B .ADP ︵ 、AEB ︵ C .AEB ︵ 、ACP ︵ D .ACP ︵ 、AFB ︵ 5.关于由A 点到B 、P 两点的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A →E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②A →F →B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③A →C →P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④A →D →P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第4题,A 点到B 点最短距离为AEB ︵ ,A 点到P 点最短距离为ACP ︵ 。第5题,

课时作业(十六)文言文阅读

专题强化训练 课时作业(十六)文言文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刺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 “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 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 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何害可以止?”韩家奴对曰: “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兴,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 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 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