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

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

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

(2015—201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和《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意见》等战略部署,加快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筑牢“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根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南京科教人才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以产业高端化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以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为切入点,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为关键举措,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南京产业升级版,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拥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知名自主品牌。到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新增省级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1家,新增省级以上认定工程中心11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300家,全市专利授权量累计达34000件,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6900件。?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到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5%。?

两化融合水平提高。到2017年末,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11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3%,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43%,产供销财管理集成覆盖率达到3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到2017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6家,超百亿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达到400家。?

企业技改全面推进。到2017年末,全市5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全市每年启动10家智能工厂创建工作,企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2017年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下降8%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低于1.3吨/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4年下降10%以上,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4年下降2.7%。?

中国制造2025南京市实施方案指标体系?

【1】六大类典型生产性服务业指:金融、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物流、批发。?

二、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南京产业基础,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型显示。以高世代液晶面板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玻璃基板、偏光片、液晶材料、智能终端等产品及技术协同发展。加快实现IGZO金属氧化物、量子点显示、新型光配向等液晶显示重点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形成以液晶显示

规模化发展、OLED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产业发展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规模优势明显、核心技术领先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发展自主可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工业实时数据库、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电子文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参与工信部和江苏省打造的Power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发展基于Power技术架构的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的芯片设计制造、软件研发和应用服务产业链。突破自主可控的制造业软件关键技术,建立工业研发设计平台和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开发面向石化、钢铁、汽车、电力、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研发设计类、数字控制类、智能生产类和管理类工业软件。?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核心路由交换技术、新型路由交换技术等,积极发展以SDN(软件定义网络)为代表的网络通信设备及系统,带动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发展与推广,协同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CENI平台的建设,建成我国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和演进式发展的技术融合平台。?

——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重点开展虚拟化、云存储、云安全、云中间件、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和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着力突破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加快智能传感器、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智能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分析、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展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医疗健康等物联网应用服务与示范推广。?

——卫星应用。重点突破北斗多模芯片低功耗小型化技术、北斗导航与其他信息领域(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遥感等)融合应用技术、融合型位置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等,提高核心器件研发能力,加快行业及大众领域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卫星应用产业基地和先行应用示范区。?

——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提升通信芯片、北斗芯片、电源管理芯片、RFID芯片等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开展芯片级、圆片级封装等先进封测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硅外延片、砷化镓、氮化镓、引线框架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努力实现先进晶元制造业的突破,整体技术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装备。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突破智能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高精

密减速器、驱动器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瞄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机器人集成创新,在焊接、物流与仓储、装配与检测等领域推出自动化解决方案;加快电力巡检、医疗康复等专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化。?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制动、网络、转向架及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完成CRH6技术平移工程,实现城际动车组200公里时速完全自主化生产;实现自主化ATP、ATO及联锁系统在国内整线运营;完成轨道机车车辆在线监测安全系统100%国产化,实现全路网标准配置及行业标准实施。?

——航空航天装备。以国产大飞机配套为重点,提升飞机机电系统综合控制和管理、液压操纵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燃油系统、能源传动系统、第二动力系统等技术的研发能力。抓住国家发动机专业化整合契机,打造国家轻型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优先发展无人机整机研发生产,以成熟整机带动制造产业链的形成。?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重点发展抗肿瘤靶向新药、抗肿瘤天然产物及衍生物、抗肿瘤铂类药、抗肿瘤基因药物、“沙坦”类高血压药、“他汀”类高血脂药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加快对进口依存度高的高端医疗设备及配套试剂研发创新,大

力发展大型可移动数字成像医疗设备、超声诊疗仪、数字化光学与微波医疗仪,开发一批便携式医疗诊断器械等。?

新能源汽车。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能源乘用车;重点突破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及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电动附件和充换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设立新能源汽车区域性检测中心。?

智能电网。突破并推广应用调度环节特大型大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交直流广域协调控制等技术,提升发展输变配环节的二次高端设备水平,加快发展发电环节的大容量存储和用电环节的微电网接入等,打造千亿级产业。?

新材料。加快推动化工园向新材料产业园转型。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特种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五类前沿新材料,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

节能环保。突破非金属、陶瓷变压器、加热炉节能和智能控制、陶瓷永久电机、高低压潜水电机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生物基材料合成技术、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有机废水检测处理技术等实用技术。发展主要耗能设备在线效率测试分析仪、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和大中型燃煤工业

锅炉及冶金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技术及成套设备。?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紧紧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南京市重点发展领域,选择代表性行业先行示范,定期研究和发布技术创新路线图。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组建15个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创新联盟的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2017年,推动实施30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委)?

2.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导、以人才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分享的市场化运作新机制,建设跨地区、跨领域、面向行业的南京机器人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及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创新集群。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提高工业企业研究机构覆盖率。各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电网技术平台、特种膜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命科学技术平台、医药中试平台等一批开放高效、专业化水准高的公共技术服

务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到2017年,力争建成1—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委)?

3.发展制造业创新服务机构。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化、社会化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面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咨询评估、知识产权资本化、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服务。加强股权、知识产权、债权等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管理,推进市域范围内各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投资等服务,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责任单位:市科委、市质监局、市经信委)?

4.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每年更新完善《南京市新兴产业新产品推广目录》,到2017年,推广新产品达到600个。支持本地新兴产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促进新兴产业产品在政府投资工程和项目中优先采购选用,通过本地新产品的首购首用,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做大做强。利用“省市共建南京科技创业创新和产业化促进平台”,加快推进新产品应用推广。(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委、市财政局)?

5.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发挥我市军工企业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军民技术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围绕物联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信息和通信等领域,引导先进军

工技术向民用领域渗透。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鼓励先进成熟民用技术和产品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应用。培育一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企业和军民结合的特色产品,到2017年,力争“民参军”企业达到100家,建成2家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二)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拓展转型升级新路径?

6.制定并实施工业互联网推进计划。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宽带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深入应用,工业互联网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稳步推进,新兴产业的软件谷、智能电网谷、未来网络谷、液晶谷、生物医药谷、生物农业谷等“6谷21园”的互联网运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支持生产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实现跨界融合,并逐步推动全市各区及重点园区的特色产业错位布局。到2017年,培育发展10个特色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和供应链协同平台;“6谷21园”建成主业突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互联网众创空间;培育涵盖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企业10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7.完善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实

施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工程,满足园区内企业高带宽专线服务需求,省级以上开发区内企业基本实现高宽带专线全覆盖。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专线服务,实现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与服务“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实施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推进软件服务、制造资源、标准知识的开放共享,培育社会化、共享式制造模式。加快构建大数据产业链,促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在工业领域加快推进大数据示范应用,以应用推广带动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一批各行业的示范典型。加快推进南京超级云计算服务中心、南京云计算中心和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麒麟)建设,提升发展层次,扩大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充分发挥物联网作为工业互联网加速前行助推器的作用,积极开展智能工业等领域物联网应用服务与示范推广。(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文广新局)?

8.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发展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研发创新模式。融合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业互联网思维,发展具备互联网功能或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生产制造流程。建立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征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顺应制造业产业形态和生产模式变革,建设一批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智能工厂。建立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供

需有效接口,实现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资源共享。培育发展特色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的产业链协同体系。发挥互联网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对接的作用,打造开放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提升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9.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工业互联网发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我市石化、汽车等支柱产业进行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间、地区间构建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企业借助大数据等实现与用户精准互动,实现定制化、柔性化生产。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目标,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创新,进一步细分产业,挖掘和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智能化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10.推动两化融合发展。重点促进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每年度培育2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推进企业将信息化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和装备中的应用,实现产品、装备的提档升级,

并形成综合的企业研发团队;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建立覆盖全部业务管理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并形成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三)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11.制定企业技改推进计划。充分认识技术改造是促进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端到高端、由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关键举措,也是积极应对当前土地、环境、资源约束,实现内涵式增长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制定全市技术改造推进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路径和举措,健全和完善技术改造投资统计、监测系统,做好技改投资分析和管理。(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统计局)?

12.促进产业高端化改造。围绕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等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促进石化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汽车产业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机械装备产业向智能制造装备转型。引导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企业积极拓展未来网络、卫星应用、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前沿领域。定期发布重点产业链产业高端化技术改造指导目录,有序引导企

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领域和价值链高端领域攀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委)?

13.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重点领域企业设备更新,通过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加快老旧设备淘汰,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鼓励首台(套)装备的使用,支持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重点推广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快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应用推广,鼓励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人机智能交互、自动识别、分布式控制等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在生物医药、汽车等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每年启动10家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财政局)?

14.加快企业规模化改造。在全市选择一批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制定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强化协调服务指导,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支持本地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世界500强,到2017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工业企业达到26家。围绕南京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组织企业实施国家一类新药、智能化输变电设备等一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代表行业创新水平的重大新产品攻关项目。在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行业单

打冠军企业,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额)在细分行业中排位达到前三名。(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

15.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技术改造、技术攻关、两化融合、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项目全覆盖。每年市政府确定一批市级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计划,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审批、规划、土地、环保等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塑造南京制造新优势?

16.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适合南京制造发展要求的先进标准,不断健全质量认证、产品鉴定、检验检测等认证认可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到2017年,我市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项以上,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经信委)?

17.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逐步实施质量功能展开(QFD)、田口方法(三次设计)、六西格玛等一批先进质量设计方法,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

则、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和专业性质量管理团队,提升企业质量设计水平、经营质量和绩效水平。支持专业管理机构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加快先进质量保证技术和智能装备应用,着力促进重大装备、关键原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等产品质量向适用性、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转型。(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

18.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质量首负责制、产品“三包”和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加强对关系安全、卫生、环保、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构建系统完备的质量诚信体系,健全质量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完善不良信用记录和失信行为惩戒制度,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到2017年,信用管理贯标企业达到1400家,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达到8家。(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发改委、市工商局)?

19.实施工业品牌培育与创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和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政府质量奖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组织争创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江苏名牌产品、省市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等,全面提升南京制造的品牌

知名度。实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驰名着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到2017年,全市重点产品质量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争创省质量奖1—2个,江苏名牌产品达到320个,中国驰名商标总数124件,省着名商标达到579件。(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经信委、市工商局)?

(五)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20.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服务业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有效推广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与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21.大力提高工业设计能力。推广以绿色、智能、协同、和谐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支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工具软件。鼓励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设计单位、高等院校间加强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加快构建工业设计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快工业设计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及工业设计专业

网络平台,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拉动能力强的工业设计示范项目,着力开发工业设计服务市场,加快设计产品市场化步伐。(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22.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引导企业拓展在线监控诊断、远程故障诊断及维护、工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网上支付结算等新业务及产品后市场服务,不断完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重点打造产品后市场服务、大规模定制、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整合管理、品牌和核心技术服务及其他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到2017年,推动实施50项以上制造业服务化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23.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发展。抓住全市大力发展枢纽型经济的契机,依托空港枢纽经济区、龙潭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港口码头、集疏运体系、物流园区和航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南京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物流建设和服务标准,加快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建设智慧物流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到2017年,培育98家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快快递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

(六)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扩大产业全球影响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