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可研修改说明

2015年可研修改说明

2015年可研修改说明
2015年可研修改说明

高台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高台县巷道镇2015年滚动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情况说明

高台县巷道镇2015年滚动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专家评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修改意见,我们收到评审意见后及时与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衔接,对本县2015年滚动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现就修改情况说明如下:

一、水利措施

1.建议水资源需要水务部门出具允许供水的可靠性鉴定文件。

已由高台县水务局出具了允许供水的鉴定文件,见可研附件。

2.建议对渠系规划进一步细化,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使条田形状规则,尽量扩大条田的面积,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灌水质量,尽可能使渠、路相结合,以便于管理、维护。

根据我县实际,项目区在70年代平田整地时,已将农田平整为条田规则,土地平整,田块基本为长方形,长度为300-600m,宽度为50-80m,田块坡度在1/500—1/300之间。现有渠道虽渗

漏严重,田间道路路况较差,但布局较合理,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本次可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布局,改造的渠、路沿原渠线和已形成的田间道路布置。

3.灌区改造设计章节内容过于简单,建议补充做出田间典型设计,进一步符合渠道及道路长度、过闸建筑物数量,并进行投资估算,能够符合实际;

根据项目区实际,补充了“田间土地工程布局及设计”内容,内容如下: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主要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项目区内现存水利基础设施及道路设施虽不够完善,渠道渗漏严重,田间道路路况较差,但是布局较合理。这些现存农田基础设施已将项目区划分为若干田块,田块均为条田,主要方向都为南北向,作物种植方向与长边方向一致,符合农作物生长规律。

现有田块基本为长方形,长度为300-600m,宽度为50-80m,田块坡度在1/500—1/300之间。田块格局基本符合《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也能满足机械化耕作与田间管理的要求,所以,本次项目不安排土地平整工程,保留原有田块格局。

参照项目区的田块格局,并结合项目区现有已衬砌斗渠位置,沿东西方向修建15条斗渠,斗渠垂直条田方向布置,间距为300-600m,长为500 -1500m;然后结合现有已衬砌农渠,垂直斗渠方向修建农渠,农渠间距约为130m左右,长300-600m,

共计新建农渠条,农渠为田间最末级固定渠道。斗渠向农渠分水处设农渠分水闸,农渠上每隔50m设2个分水口,用于双向控制灌溉。为了满足渠道过路要求,在渠路交叉处设车桥。(详见项目区规划图)

4、渠道设计断面种类太少,例如,农渠16km长,只设计了1种断面形式,建议结合渠道不同工程地质类别及渠道纵坡,进一步细化做出多种渠道断面设计方案,防止渠道冻胀破坏,调整相应投资。

我县项目区属井河混灌区,属于友联灌区,现状的灌水方式以河水灌溉为主,井水灌溉为补充。按项目区配水要求,项目区河水灌溉以组为单位实行轮灌配水,每个组的持续灌水时间最多不超过2.5天。为此,由于持续灌水时间过短,完成区域灌溉任务,短时间内渠道的过水流量远大于井水灌溉时渠道的过水流量,因此,在进行渠道断面确定时必须首先满足河水灌溉要求,此条件下经项目区群众确定该断面能够满足河水、井水灌溉要求。

项目区根据地势走向,均采用1:10000地形图等高线数据推算,沿等高线方向机耕路布置的渠道纵坡值为1/800~1/1000,区域内多年冬季的净灌水定额为90m3/亩。结合近年项目实施的经验,项目区渠道设计断面为:斗渠采用82*70cm断面,农渠采用64*50cm断面,完全能满足井水及河水灌溉要求。

二、农业措施

1.对6.

2.2农业措施进行修改,补充“增施有机肥料、拉沙压碱、机耕深松和秸秆还田”等技术的技术规程。

主要技术规程补充如下:

增施有机肥技术规程为:本项目发动群众从以下三方面,增施有机肥。一是高温堆肥,利用秸秆、杂草、树叶、垃圾,以及其它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加进人、畜粪尿进行堆积发酵而成;二是通过种草养畜增加厩肥数量;三是通过购买周边养殖场畜粪。项目区增施有机肥4300亩,每亩增施有机肥1-3吨。

拉沙压碱技术规程为:1-3月份,亩拉黄沙5-6方,春播前均匀散于地面,春耕时通过耙耱整地、播种使黄沙和表层土壤充分混合,防止返盐,改良土壤结构。

机耕深松技术规程为:

机耕深松方式

局部深松:

选用单柱式深松机,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

a、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b、作业要求。宽行作物(玉米)深松间隔:40~80cm,最好与当地玉米种植行间相同;深松深度:23~30cm;深松时间:作物收获后,灌冬水前进行;密植作物(小麦)也可以局部深松,但为了保证密植作物株深均匀,应在松后进行耙地等表土作业,或采用带翼深松进行下层间隔深松,表层全面深松,密植作物(小

麦)深松间隔:40~60cm;深松深度:23~30cm;深松时间:作物收获后,灌冬水前进行。

c、配套措施。条件适宜地区在作业中应加施底肥,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

d、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密度,一般2~4年深松一次。

e、机具要求。一般机具为凿形铲式,密植作物地区可采用带翼形铲的深松机。

全方位深松:

选用倒V形全方位深松机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

a、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5%~22%。

b、作业要求。深松深度:30~40cm;深松时间:秸秆处理后作业;作业中深松一致,并不得有重复或漏送现象。

c、配套措施。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

d、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一般2~4年深松一次。

秸秆还田技术要求:

①秸秆还田一般作基肥用。因为其养分释放慢,晚了当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

②秸秆还田数量要适中。一般秸秆还田量每亩折干草150~250kg,为宜,在数量较多时应配合相应耕作措施并增施适量氮

肥。

③秸秆施用要均匀。如果不均匀,则厚处很难耕翻入土,使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作物生长不齐、出苗不匀等现象。

④适量深施速效氮肥以调节适宜的碳氮比。一般禾本科作物秸秆含纤维素较高,达30%~40%,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会陡增,一般要增加 1倍左右。因为微生物的增长是以碳素为能源、以氮素为营养的,而有机物对微生物的分解适宜的碳氮比为25∶1,多数秸秆的碳氮比高达75∶1,这样秸秆腐解时由于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就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以补不足,也就造成了与作物共同争氮的现象,因而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速秸秆快速腐解及保证作物苗期生长旺盛的双重功效。

秸秆还田方式:项目区采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方式。充分利用项目区农机具多的优势,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耕地、直接翻压在土壤里,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的保留在土壤里。

2、对6.2.4 科技措施进行重点修改。

修改如下:

6.2.4科技措施

2015年,高台县巷道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科技推广措施由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负责承包实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科技推广措施的实施,县职业中等

专业学校负责科技培训措施的实施。

6.2.4.1技术培训

培训单位: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承担。

培训内容:农业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知识;病虫害防治以及管理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垄作倒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垄膜沟灌技术。

培训目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机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广泛地宣传,宣传项目建设的有关政策、意义和相关知识,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对项目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接受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监督;通过组织学习使农户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政策精神、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基本要求;通过技术培训使项目实施人员及项目区群众充分掌握项目建设的有关技能。

培训形式:通过媒体宣传、授课人员讲解、多媒体课件演示、观看录像、实地观摩、召开现场会、组织外出学习其它地区先进措施和经验、发放宣传小册子和有关技术资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对象:乡镇项目管理人员、村社干部、农业技术员、致富带头人和受益农户。

培训地点:县、镇项目管理人员、村社干部、农业技术骨干在巷道乡会议室培训;项目技术带头人、农民在各自村委会或学校集中培训。

计划安排:培训乡镇项目管理、工作人员200人次。对项目

区农民以村、社为单位,主要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培训。以村社为单位对核心户进行集中培训,培训项目技术带头人500人次;举办有关项目建设技术培训班4场次,培训农民1800人次。印发农民科普资料1000份。

6.2.4.2示范推广

6.2.4.2.1垄膜沟灌节水技术

示范面积:建立高效农田节水垄膜沟灌核心示范区,示范面积300亩,技术指导员贺天新,落实技术措施。

示范方式:根据我县实际,在项目区玉米种植上推广半膜平铺起垄种植方式。该方式能达到整地除草、减少中耕、促进早发、抗旱保水、覆盖抑蒸,亩节水约60—80立方米,增产5%--10%的效果。

栽培技术要求:

①精细整地。为防止早春的干旱及春寒的气候影响,于冬前实施深耕整地。基本作法是前茬收后,立即浅耕茬,深度以25--30cm为宜。并且及时耙耱保墒,一般在立冬前冬溉,以达到蓄水保墒的作用。为防止病虫害,玉米应实行2--3年的轮作。

②施入基肥。施肥应以底肥为主,以冬前结合深耕整地分层施入有机肥3000--6000kg/亩,播种前基施过磷酸钙25--30kg,氮肥15--20kg,硫酸钾5㎏,施入氮、磷、钾肥料配比为3:2:1。

③覆膜。选用厚度为≥0.01mm,宽度70--90cm,无色透明的超薄膜,按照100㎝--110cm的带幅宽窄行种植,机械或人工平铺

地膜,要求作到“平、展、严、实”。为防止病虫害,可在铺膜前用50%克菌丹200倍液,每亩100kg进行表土喷雾。

④播种出苗后,于灌头水前(6月10日前),结合中耕除草,用中耕机在畦面开沟,沟土自然覆于垄上,沟深15-20cm,沟宽30-40cm,为加快输水速度须在两地头开横沟,沟深20-25cm,沟宽40cm。

⑤灌水措施。全生育期灌水5-6次,灌水深度撑握在垄面以下3cm左右为宜。

⑥做好废旧地膜回收。作物收获后,将田间残留的地膜集中清理到田外,交废旧地膜回收企业,保护土壤环境。

6.2.4.2.2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示范面积300亩,技术指导员郑志英。在项目推广增施有机肥料,桔杆还田,种植绿肥,轮作倒茬,使用盐碱改良剂和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等培肥地力和盐碱改良的技术措施,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

推广目标:项目区大田绿肥鲜草达到1500公斤以上,本田块翻压后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地力等级提高0.5个等级,农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

技术要点:

①合理轮作倒茬,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推广制种玉米与其它作物对半轮作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利用沼液和沼渣培肥地力。

②种植绿肥。采用间作套种或复种绿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通过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培肥地力。

③使用盐碱改良剂。盐碱地在土地平整后,播种前,用盐碱

改良剂进行均匀喷雾,以减轻盐碱对作物的危害。

④瓜菜等作物提倡藤、蔓、叶翻压或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⑤积极推广玉米秸杆粉碎后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推广小麦高茬收割、麦草覆盖,机耕翻压还田。

6.2.4.2.3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

推广面积4300亩,技术指导员张文军。在项目区作物上,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减少用药、保障安全为目标,以集约项目、整合力量、优化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提升病虫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

关键技术:

(1)播前种子包衣。进行地下害虫防治和种子灭菌。

(2)生长期化学药剂防治

①玉米瘤黑粉病:可选用30%爱苗乳油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粉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②玉米红蜘蛛:5月上中旬,在田埂、县畔的杂草上,进行早期防治。有针对性的用10%哒螨灵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叶螨发生初期,选用哒螨灵、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

③玉米蚜虫:可选用50%新光一号乳油1500--2500倍液、

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800--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④玉米螟、棉铃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

6.2.4.2.4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推广面积4300亩,技术指导员殷小刚。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手段,把作物、土壤、肥料三者之间联系起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的效应,以有机肥为基础,在产前提出肥料的适宜用量、比例和相应的施肥技术。在项目区采集土样,进行化验分析,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制定配方施肥建议卡,推广应用配方肥,指导农户分作物按建议卡配方施肥。

推广目标:项目区推广面积达到4300亩。

关键技术要点:

①采集土样。在项目区分不同土壤类型,根据高、中、低肥力地块,采集土样40个,每个土样代表面积100亩。

②化验分析。在实验室进行土壤肥力检测,进行土壤全N、P、K,速效N、P、K,PH值等项目的分析、化验。

③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开展肥料3414试验和校正试验根据测土分析结果,制定配方施肥技术规程和实施方案,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测土配方施肥知识问答和宣传挂图,保证项目区农户每户1份施肥建议卡、1份知识问答、1份宣传挂图。

④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制定施肥配方,生产测土配方专用肥,在施足农家肥后,只施用配方专用肥,开展肥效对比示范,示范面积50亩。

⑤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通过对项目区进行测土化验分析,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户按卡施肥,或施用配方专用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成立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药品、统一机械,针对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危害程度进行统防统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6.2.4.3新品种引进推广

引进推广良种是投资少,见效快,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推广种植。

新品种引进、试验:引进和展示粮食、蔬菜等作物新品种,开展试验4项次。集中展示精稀特菜品种,引进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玉米、高原夏菜、露地蔬菜新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全面推广近年来筛选储备的优良品种,实现主栽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重点引进的优良品种:

①小麦新品种:永良15、甘垦4号,示范面积100亩。

②玉米新品种:南玉8号、金凯3号,示范面积200亩。

③蔬菜新品种:辣椒品种(无极战神,陇椒5号),甘蓝品种(中甘21),娃娃菜品种(金黄后),示范面积200亩。

3.全文编排混乱,建议全文统稿。

已按要求,重新进行了编排。

三、投资估算

1.林业措施估算表中幼林管护费漏项,应该按农田防护林财政投资的2%计提。

林业措施估算表中有幼林管护费,按农田防护林财政投资的2%计提1500元,见附表18。

2.工程投资估算缺少基础数据的支持,请补充完善建筑工程单价分析表。

建筑工程单价分析表有,见附表12。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学科 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组成。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140分,非选择题135分,共计275分。试题只涉及但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第二部分由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选考题组成,题型为非选择题,共计25分。 必考内容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必修模块。思想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 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 批阅第一题。 2.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 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n.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 地理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学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见下表)

2020年高考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学科 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组成。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140分,非选择题135分,共计275分。试题只涉及但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第二部分由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选考题组成,题型为非选择题,共计25分。 必考内容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必修模块。思想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环境保护”。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2.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 地理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以下简称《说明》)的地理学科部分。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

语文中考说明答案

一、基础训练(30分每题3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伛偻(yǚ)狩猎(shòu)稽首(qǐ)悄怆幽邃(qiāo) B.庇护(bì)鬈发(ju?n)诘责(jié)天涯咫尺(zhǐ) C.挑衅(xìn)迸射(bèng)哂笑(shěn)期期艾艾(aì) D.锃亮(zèng)文绉绉(zhōu)媲美(pì)长吁短叹(yū)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抑扬顿措冥思遐想溃赠缥碧 B.无可置疑不可名状蓬蒿托辞 C.莫忠一是繁花似锦狼籍斥咄 D.相形见绌托泥带水仓茫滞留 3.下列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我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江船里一样,峰回路转,景象时刻变换,让你目不暇接。(应接不暇)B.接连发生的耸人听闻的校园枪击案,使得美国很多媒体和民间组织呼吁执行更严格的枪支法律,以防止更多无辜生命丧生。(骇人听闻) C.这部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独具匠心)D.这 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到了 登峰造极的地步。(叹为观止)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雪》选自《朝花夕拾》,该文通过北国与南国雪景的对比,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 物的无限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期待之情。 B.高尔基的《海燕》用饱含激情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勇敢、乐观的海燕形象,传递了一种鼓 舞人心的力量。 C.《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D.唐代的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 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5.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轻视对手了。 B、如何搞好堤防建设?怎样杜绝“豆腐渣工程”?牵动着会上每一个、也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了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个 回话呀!” D、“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上帝对他们说着:“我去忙自己的事了。” 6.根据上下文填空(4题选做三题)(3分,每题1分) 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考纲解读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夏:前2070(公元前21世纪前期,禹建立夏朝。 启夺得王位标志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商:前1600年建立,前1046武王伐纣灭商。 周: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都城镐(陕西西安)。少数民族犬戎灭西周(周幽王) 东周(春秋和战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公元前221秦统一六国。 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看看西周分封示意图) (分封制的特点:等级森严,以血缘为纽带,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1)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周初分封者是谁?周武王和周公旦 (3)分封的对象:王族成员(主要)、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4)周初受封的诸侯的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积极作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等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范围。 (6)消极影响: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形成地方分裂割据。 (7)破解:秦灭六国,实现统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3、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1)概念: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家国合一,相辅相成。 (5)宗法制度实质: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6)影响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尊老爱幼、寻根问祖、祭祀祖先、家谱、祠堂、姓氏等都反映宗法观念) 4、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5、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主要指商朝),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例题: (1)“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概括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此困局的? (3)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或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解决: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4)认识: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强化了皇权的专制,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可研调整说明

调整背景 松原市为新兴城市,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房产、商业等均蓬勃发展,2008年政府借助奥运契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原有的飞宇金伦花园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由此高水平房地产商及建设高品质住宅小区迅速在松原崛起,奥林匹克、亚泰强势进驻,给松原市场带来了一道亮丽风景,吉粮康郡、中东接憧而来,松原市场高端市场白热化,各个房地产商打出各种牌,应对市场风云变化, 由于近两年松原市开发节奏极快,发展速度迅猛,价格上涨超出想象,原可研为2008年编制,各项数据随着市场变化较大,已经不能很好的指导工作,因此可研调整势在必行。为了能更好的发挥可研的指导作用,本次调整主要从投资、成本、规划及销售几方面进行修订,审时度势,客观公正,力争保证可研的可操作性提高。 一、财务数据调整说明 二、成本数据调整说明 1、对比项目规划指标,总建筑面积增加对成本的影响。” 说明:可研总建筑面积334717m2,规划调整后总建筑面积为402064m2,较可研增加67347m2,增加比例为20%;可研总可售面积329467m2,规划调整后总可售面积为330276m2,较可研增加809m2,增加比例为2%;其中报批报建费、前期工程费、社区管网费、建安工程费和配套设备费的主要的计算基础为建筑面

积,所以实际可售成本较可研可售成本增加。 2、细化成本分析,对比原可研分析各类产品成本,明确变化幅度与原因,成本的变化与项目利润之间的关系。 说明:可研各产品类型的建安成本变化统计表。单位:元/m2 差异分析: 1、实际施工工艺与可研不同:可研按桂花苑静压管桩计算,实际松原地质情况不适合,设计基础为长螺旋超流态静压灌注桩,可研单价为50元/m2,实际单价约110元/m2,单平米造价增加60元/m2。 2、抗震等级与可研不同:主体建安工程中由于松原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主体所使用钢筋量。可研中测算时,钢筋含量为41kg/m2,实际多层为54kg/m2,高层为58kg/m2, 多层单平米造价增加46元/m2,小高层单平米造价增加60元/m2。(按09年定额单价3550元/t统计)。 3、材料市场价格较与可研不同:(1)2009年定额人工费50元/工日,2011年定额人工费70元/工日,增加20元/工日;(2)2009年钢筋平均单价4000元/t,2010年钢筋平均单价5000

2015年高考课标卷各科《考纲》《考试说明》之变化

稳定中求发展变化中有继承 ——2014与2015年全国课标卷高考各科《考纲》《考试说明》比较 1、语文 一、相同点 2015年《考试说明》中,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背诵篇目等均与2014年一致,没有变化。 二、不同点 2015年的“题型示例”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部分题型等与2014年有所不同。具体情形见下面的表格: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 (二)部分题型的变化

2、数学 2015年《考试大纲》与2014年对比:文、理均没有任何变化 2015年全国数学《考试说明》对比: 适用省份:江西、河南、河北、山西、广西;海南、宁夏、云南、新疆、贵州、青海、内蒙、吉林、黑龙江、甘肃、西藏。另外辽宁有可能用全国卷。文科、理科 1.与2014年考试说明对比,2015年考试说明去掉了“课程标准实验版”几个字; 2.与2014年考试说明对比,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题型示例等都没有变化。 3、英语 (适用于2015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山东,宁夏,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西藏,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 1. 阅读:词义推测题增加对“短语含义”的考查; 2. 语法填空:命题和答题要求变化了,题目要求“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而2014年是要求填入空白处的词数不超过3个单词。样题变更为2014高考卷真题。 3. 提高词汇量要求到高中课标词汇量(约3500个单词),并更正原来的少量错误或完善个别词汇标注。 4、物理 适用省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贵州、云南、广西 考纲:模块3-3,删除主题“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的说明“定性了解” 考试说明: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 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 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 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Ⅱ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的代谢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 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细胞的无丝分裂 (3) 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要求

发改委可研报告招标文件

阿克苏地区2015年重点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产业 规划编制项目 招 标 文 件 招标人:阿克苏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阿克苏地区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第一章投标须知 一、总则 1、项目概况 1.1、本招标项目的概况已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中列清。 2、招标范围 2.1、本项目招标范围已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中列清,投标人除非接到招标人发布的《招标文件补充》,否则不得擅自增加或删减项目的招标范围。 2.2、本项目完成工期要求、质量标准已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中列清。 3、招标方式及备案 3.1、本项目招标方式已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中列清。 4、合格投标人 4.1、投标人最低资质要求已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中列清。 4.2、招标人有权要求各投标人提供更为完整、更详细的投标人资料,以便资格审查。 5、投标费用 5.1、投标人应承担其编制投标文件与递交投标文件所涉及的一切费用,不论投标结果如何,招标人对上述费用不做任何补偿。

二、招标文件 6、招标文件的组成 6.1、招标文件由本文件及由招标人按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发出的招标文件补充构成。 6.2、投标人应认真审阅和理解招标文件所有内容,尤其应注意有“废标”、“拒绝评审”字样的条款,否则引起的后果由投标人自负。 7、招标文件的解释 7.1、投标人在收到招标文件后,若有疑问需要澄清的,应于收到招标文件后2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招标人提出,招标人将以《招标文件补充》形式予以解答,并在开标前及时将答复送至所有投标人。 8、招标文件的修改 8.1、在投标截止时间24小时前,招标人都可能会以《招标文件补充》的方式修改招标文件。 8.2、《招标文件补充》需以书面形式发给所有投标人,《招标文件补充》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投标人起同等约束作用。 8.3、为使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把《招标文件补充》内容考虑进去,招标人可以酌情延长递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具体时间将在《招标文件补充》中写明。 8.4、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招标答疑会纪要等书面材料在本招标工程中均称《招标文件补充》。

2015年江苏省高中政治高考考试说明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

2015年江苏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变动情况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继续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 命题将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高校招生,以及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命题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在命题形式上做到以稳为主,稳中有新;将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使试卷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成语 1.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3.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4.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5.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6.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7.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8.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9.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0.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3.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4. 对簿bù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5.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18.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9.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1.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2.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23.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4.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海南省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海南省)——地理 海南省地理科高考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大纲》)、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以及本省高中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体现对考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侧重于从空间及生态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和形貌的特征与分布,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互动作用;侧重于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侧重于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以谋求人类、国家和地区的福利。其中,尤其重视对考生“核心地理能力”(即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基本预测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方法、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和“核心地理观点”(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地理空间观点)的考核。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海南省2012年高考地理科的考试内容,在上述“四个依据”的前提下,具体分为“考核目标与要求”及“考试范围”两大部分。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考试大纲》规定,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见下表)

2015年可研修改说明

高台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高台县巷道镇2015年滚动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情况说明 高台县巷道镇2015年滚动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专家评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修改意见,我们收到评审意见后及时与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衔接,对本县2015年滚动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现就修改情况说明如下: 一、水利措施 1.建议水资源需要水务部门出具允许供水的可靠性鉴定文件。 已由高台县水务局出具了允许供水的鉴定文件,见可研附件。 2.建议对渠系规划进一步细化,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使条田形状规则,尽量扩大条田的面积,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灌水质量,尽可能使渠、路相结合,以便于管理、维护。 根据我县实际,项目区在70年代平田整地时,已将农田平整为条田规则,土地平整,田块基本为长方形,长度为300-600m,宽度为50-80m,田块坡度在1/500—1/300之间。现有渠道虽渗

漏严重,田间道路路况较差,但布局较合理,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本次可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布局,改造的渠、路沿原渠线和已形成的田间道路布置。 3.灌区改造设计章节内容过于简单,建议补充做出田间典型设计,进一步符合渠道及道路长度、过闸建筑物数量,并进行投资估算,能够符合实际; 根据项目区实际,补充了“田间土地工程布局及设计”内容,内容如下: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主要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项目区内现存水利基础设施及道路设施虽不够完善,渠道渗漏严重,田间道路路况较差,但是布局较合理。这些现存农田基础设施已将项目区划分为若干田块,田块均为条田,主要方向都为南北向,作物种植方向与长边方向一致,符合农作物生长规律。 现有田块基本为长方形,长度为300-600m,宽度为50-80m,田块坡度在1/500—1/300之间。田块格局基本符合《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也能满足机械化耕作与田间管理的要求,所以,本次项目不安排土地平整工程,保留原有田块格局。 参照项目区的田块格局,并结合项目区现有已衬砌斗渠位置,沿东西方向修建15条斗渠,斗渠垂直条田方向布置,间距为300-600m,长为500 -1500m;然后结合现有已衬砌农渠,垂直斗渠方向修建农渠,农渠间距约为130m左右,长300-600m,

2015年度高考语文(全国卷)考试大纲

2015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考纲 I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广安市201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说明 语文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规范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性质,面向全体学生,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能力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考试。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学科教案的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案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案评价体系,因而,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依据及范围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七~九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情况。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及赋分 ①积累与运用35分:单项选择题14分,以考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每题2分;非选择题21分,含古诗文默写7分左右、诗歌鉴赏4分左右、名著导读4分左右、综合性学习6分左右。 现代文阅读——30分左右。设置一个小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选段),3个选择 题,共6分。放在第一大题选择题第8-10小题处;设置两个大阅读(记叙文、 议论文或记叙文、说明文,大小阅读的文体不重复),共计24分左右。 ②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15分左右。 ③写作40分(二选一,任选一题作文) 2.题型 考试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充题、问答题(含答案开放的表述题)、古文翻译题、图表题、写作题等。 3.试卷难度 较易题60%;中难题30%;较难题10%。预估整卷试卷难度系数在0.6~0.65之间。 4.试卷篇幅

华峰可研(修改)

1.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粉(烟)尘综合治理工程 1.1.2 建设单位: 四川省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 1.1.3 建设地点: 广安区桂兴镇华峰水泥有限公司厂区 1.1.4 企业法人: 唐协玲 1.1.5 编制单位: 重庆大学 1.1.6 项目负责人: 冉振亚 1.2 企业概况 四川省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原广安华峰水泥厂)始建于1994 年,位于广安市广安区桂兴镇,占地面积84 亩,年设计能力17.6 万吨/ 年,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一直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003年广安腾飞集团公司通过公开竞标购买华峰水泥厂产权后,投入一定资金,对华峰水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现实际生产能力已达17.6 万吨/ 年,主要产品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年创产值3000 余万元。 该公司原属广安市广安区经贸局管理,2002 年7 月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公开竞价出售给四川省广安腾飞有

限公司,股份制改制为“四川省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21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 人,安置各类下岗失业职工178 人。 华峰水泥有限公司为90 年代新建企业,设备选用了先进的微机配料,预加水成球,立窑偏火控制等自动化装置。公司现有各类设备40 台套,其中主机设备10台套,设备运转良好,主机达产达标,产品质量优良。其产品广泛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目前已成供不应求之势,市场前景极其广阔,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由于环保措施历史欠帐较多,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排放标准要求的提高,过去对粉(烟)尘污染源采取的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无论在处理工艺技术和处理效果等诸多方面都已存在十分突出的问题,公司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烟)尘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已极为严重,排放的粉(烟)尘浓度远不能达到国家《GB4915-2004》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要求限值,因此,对各生产环节粉(烟)尘产生点增设技术可靠、设备先进、处理效率高的配套除尘设施已迫在眉睫。 1.3 编制依据 1.3.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3.2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 1.3.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3.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3 版; 1.3.5 环境功能区划分规定; 1.3.6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概算编制实施办法; 1.3.7 四川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关于编制四川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粉烟尘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3.8 四川广安腾飞华峰水泥有限公司提供的原始文件及华蓥市环境监测站出据的该公司部分污染源的监测报告(2005-06 号);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 物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科)》,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①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②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 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④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201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政治历史地理 思想政治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 价格(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 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 投资与融资(1) 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 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 7. 个人收入的分配(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可研(修改)概要

济源市盈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年处置3万吨精(蒸)馏残渣及年处置3万吨废矿物油项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6年1月

1 总说明 1.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国家对危险废物处置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废矿物油和精(蒸)馏残渣的再生利用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济源地区尚无废矿物油和精(蒸)馏残渣处置再生企业,企业产生的上述危险废物需要送往外地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增加了发生环境风险的几率。为了实现对废矿物油和精(蒸)馏残渣的再生利用,使废物减量化、无害化,济源市盈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1000万元,在济源市大峪镇陡沟工业园利用废弃铅厂闲置用地建设年处置3万吨废矿物油及3万吨精(蒸)馏残渣项目。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改版),该项目为鼓励类“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1.2 建设目标 项目达产后,年处置3万吨废矿物油及3万吨精(蒸)馏残渣。 1.1.3 项目主要内容 (1)新增废矿物油回收处置装置一套,采用蒸馏法,回收处理废矿物油(HW08)30000t/a; (2)新增精蒸馏残渣回收处置装置一套,采用蒸馏法,回收处理精蒸馏残渣(HW11)30000t/a; 1.1.4 工厂位置 项目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工业园内,用地面积4500m2。 1.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2.1 原料来源 1.2.1.1 废矿物油、精蒸馏残渣废弃资源 根据粗略调查,济源市境内经车管所备案的车辆约16.5万辆,大型客车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