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鲁迅小说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鲁迅小说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鲁迅小说研究作业题及答案

鲁迅小说研究》作业题

一、解释题

1.“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

2?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这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3《彷徨》:《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5.“柿油党”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

6.“差不多”论

7.“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8.“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

9.“画眼睛”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

10.“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魂。孤独,是鲁迅许多作品的情感基调,魏连殳是鲁迅创作的孤独者谱系中最著名的一个。他的孤独首先来自与故乡宗法制社会的障壁。他从封建家族中冲杀出来,被视为“异类”和“吃洋教”的“新党”。祖母谢世,他去奔丧,族长排定礼教阵势,向这个“承重孙”张开必须“穿白”、“跪拜”、“请和尚道士做法事”的火力网。遗老遗少预想的双方对垒因他答应了三个条件而归于尴尬,他又被目为“异样”。入殓时同族皆哭,他竟不落一泪,表示默对封建家族的孤傲。大殓完毕,人将走散之际,他却突然号咷

如旷野的狼嗥,宣泄惨伤里夹杂着的愤怒和悲哀。

二、简答题

1.概述?狂人日记?的思想意蕴。

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以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本质。狂人生活在一个封建家庭里,因而也被禁锢在封建宗法和礼教的“囚牢”之中,狂人的“狂”,实际上是封建制度迫害的结果。他的大哥作为封建家长时时处处奉行“仁义道德”,实际是迫害“狂人”,甚至策划着吃人——吃

掉狂人和他的妹妹。这虽是狂人的疯话,却深刻地揭示了在血缘关系掩盖下,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小说还借狼子村吃人的传闻,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普遍存在着“人吃人”的本质;狂人并由此上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在字里行间也都是歪歪斜斜地写着“吃人”二字,从而表现了作者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当然,狂人的“狂”又是他觉悟的表现。他敏锐地观察到整个封建阶级都有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他对他大哥的一切胡言乱语地抗争,是当时中国新旧两种势力——被统治的民主力量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激烈冲突的曲折反映。尽管狂人因精神被害而处于“病态”,但他对于封建制度的憎恨是强烈的,揭露是深刻的,否定是彻底的。

《狂人日记》发表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初期,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内容和新颖的构思,最早地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成就;它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正确地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战斗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

2.综述?孔乙己?的艺术特色。

1、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作品通过酒店小伙计的回忆,将小说的主要片段集中在镇口酒店这个典型环境中。利用情节的巧妙裁取,逐步完成了对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比如,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排出九文大钱”时的神气,最后一次盘着被打残的腿,喝完最后一碗酒的凄惨。一个迂腐穷酸、潦倒落迫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2、白描手法和生动的细节描写。鲁迅在小说中用简朴清晰的笔触勾勒人物形象,刻绘细腻传神的细节。如写孔乙己的脸色,最先是“青白脸色”,临终是“黑而且瘦”。又如,最先不穿短衣到最终穿着破夹袄等。这些细节对塑造孔乙己的形象有画龙点睛作用。

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窃书不能算偷!”“多乎哉,不多也”等独特语言,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挣”。

另外,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言行的描述,为典型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铺垫作用。。

3.简析鲁迅创作?药?的意图。

小说《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前夕,由于当时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他们脱离群众,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被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鲁迅先生以此为背景,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于是提笔开《药》。鲁迅先生确曾这样讲述过《药》的创作意图:"《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作者以“夏瑜”影射了秋瑾,随之又以“夏”字引出“华”字,把华家和夏家的故事暗示为“华夏”故事。华夏者,中华民族之谓也。那么,华夏两家的悲剧,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小说以华家人、夏家人、茶客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暗示了国民的麻木不仁,愚昧落后。进而暗示,要想使民族解放,国家昌盛,必须找到治疗国民精神的良药。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的创作意图正是如此。

4.简析?一件小事?中的白描手法的运用。

5.鲁迅创作?头发和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这篇文章讲的某年10月10的一天,小说中“我”的一个朋友来串门,朋友叙说国人对待辫子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辫子,从不自发的去改变,或被逼蓄发与被迫剪发,双十事变(1911年月10月10武昌起义),并未成彻底改变人们的觉悟,反而被人们遗忘与漠然视之。革命需先从改变愚昧的国民思想开始。在旧社会,劳苦大众对革命非常不理解,一方面对现实不满,另一方面却又不愿去改变这种局面。

作者希冀从思想上唤醒愚昧沉睡的国民,中国几千年来的皇权文化,使人们形成一种被动“等”的思想,等着皇族施恩,等着政府救济,双十事变从根本上来说是为推翻满清统治解救劳苦大众,而民众却认为与己无关尽是嘲笑与讥讽。

这一阶段鲁迅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民众思想的愚昧与无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6.简析?故乡?的思想脉络。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

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以闰土为例: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小英雄─→中年木偶人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

杨二嫂:年轻豆腐西施─→中年"圆规"

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因为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过来的,好像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无数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然后又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再爆发农民起义,再……历史不停地轮回着,民众的苦难也不停地轮回着)。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认为“我”“放了道台”,孩提时代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已经完全消失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在阿Q这一人物形象上,熔铸着鲁迅的历史沉思和对现实人生的深刻解剖,它警醒人们去认识普遍存在于国人的灵魂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麻醉了民众,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历史惰性。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接连失败的中华古国屈辱地位的产物,是一种丧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安于并掩饰民族落后与被奴役命运的民族精神状态。鲁迅认为这是民族觉醒与振兴的严重阻力,因此以最伟大深刻的自我解剖,警醒国民、寻求民族的希望与道路。这正是塑造阿Q这个形象的主旨与价值。

同时,阿Q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数具有不朽艺术生命力的文学典型之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鲁迅对人类一种精神弱点的发现与解剖,它表现的不仅是国民心理,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结构,在人们面对不平等、不合理的环境,而又无力改变现状时,人人都有可能无可奈何地自我嘲解,在心理幻影中求得心理的平衡。

8.简析?阿Q正传?的结构艺术。

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

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9.简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的形象。

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他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神像的胡子”,并且,“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他曾勇敢地站出来向封建神权挑战,是一个“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然而在辛亥革命失败后,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化,历史的逆转,使他失去了方向,逐步磨光了棱角,蜕变为封建教育的传声筒。他千里迢迢从山西太原回到江南S城,不过是为了给早就死掉烂掉并且踪迹全无的小弟“迁葬”,以骗骗母亲,安慰自己。他自己在办完这些无聊的事情之后,仍然要去教什么“子曰诗云”,用《孟子》、《女儿经》中的封建思想去毒害青年。他就这样敷衍者过日子,混着日子,“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吕维甫的退伍、落荒,继而颓唐、消沉,终而由战斗者变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颓废,却又无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按着他自己的比喻说,像一只苍蝇,“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走了,但是只飞了一个小圈,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吕维甫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

10.试析?肥皂?的讽刺艺术。

在《肥皂》里,鲁迅以独到的白描,刻画人物言行,构成喜剧。四铭的下意识行为和他的表面道貌岸然、骨子里的男盗女娼的假面具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作品以肥皂为贯穿道具,带动了其它细节,充分暴露了他淫恶的精神状态。让他那无耻的潜意识一直支配着他的行动。一些细节也常常紧扣道学虚伪的本质,写他走路,“发出又重又缓的布鞋底声响,” [7](p44)写他吃饭,“独据一面,很像庙里的财神” [7](p50),摆出稳重庄严的姿态,却念念不忘最好的“菜心”。透过一系列的下意识描写、细节白描,人物的内心暴露无遗。在《肥皂》里,作者借四铭买肥皂这一生活中极为真实普通的事,导演出一幕五四以来长袍马褂的道学家的喜剧,嘲讽了道学家的假道学,表现出了他们的卑劣动机和肮脏灵魂。在四铭看来:秀儿她们也不必进什么学堂了。…女孩子,念什么书??九公公先前这样说,反对女学的时候,我还攻击他呢;可是现在看起来,竟究是老年人的话对。你想,女人一阵一阵的在街上走,已经很不雅观的了,她们却还要剪头发。我最恨的就是那些剪了头发的女学生,我简直说,军人土匪倒还情有可原,搅乱天下的就是她们,应该很严的办一办……[1]同时,作者将吃饭这件生活中极为平凡的事,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揭示出深刻的讽刺意义。其中的讽刺,我们通过这段话中的动作细节就可得以深刻体会。招儿带翻了饭碗了,菜汤流得小半桌。四铭尽量的睁大了细眼睛瞪着看得她要哭,这才收回眼光,伸筷自去夹那早先看中了的一个菜心去。可是菜心已经不见了,他左右一瞥,就发见学程刚刚夹着塞进他张得很大的嘴里去,他于是只好无聊的吃了一筷黄菜叶。[1]当四铭早已“看中的菜心”忽然塞进儿子“张得很大”的嘴里,心中十分恼火。在他看来,儿子抢先吞下老子看中的东西就是大逆不道。于是便又开始以那纠缠不清的“恶毒妇”借题发挥:

“学程,”他看着他的脸说,“那一句查出了没有?”

“那一句?——那还没有。”

“哼,你看,也没有学问,也不懂道理,单知道吃!学学那个孝女罢,做了乞丐,还是一味孝顺祖母,自己情愿饿肚子。但是你们这些学生那里知道这些,肆无忌惮,将来只好像那光棍……”

“想倒想着了一个,但不知可是。——我想,他们说的也许是…阿尔特肤尔?。[1]以封建道德观来教训儿子,这就将四铭顽固的维护封建礼教和贪婪自私的丑恶本质暴露了出来。在这里,鲁迅虽然取材于极为平常而真切的生活小事,却让我们在艺术的显微镜下,看到了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性,反动性,感受到旧势力的可笑和可恶,从而使他的讽刺艺术在对日常生活小事的讽刺中显示出真实而又强大的生命力来。

三、论述题

1.鲁迅小说艺术成就概述

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在思想上的贡献同样伟大,不容漠视。鲁迅小说在摸索中国人的灵魂、表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的大前提下首先打破了古典小说的故事性框架,开始根据小说题材的独立需要更自由地选择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创造。从矛盾性质而言,鲁迅极少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单纯的利害冲突作为小说矛盾的主线,更多的上描写一个人与整个社会环境的特定关系,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上升为小说的主要矛盾,故事性的框架被社会状态和人的命运的展现所代替。如《孔乙己》,展现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从时序安排而言,鲁迅小说中有以时间先后组织情节的顺叙,如《孔乙己》,但也常用倒叙的方式改变固有的时序关系,如《祝福》。从时空关系而言,鲁迅小说较之中国古典小说更重视在空间上的横向拓展,横断面切割的方式在鲁迅小说中已成为经常运用的主要方式。如《孔乙己》,主要是一个生活场景——咸亨酒店,展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共横断面,丁举人家只是故事的延伸。鲁迅有着旧中国民族性格中最缺少的诚和爱,他的小说在艺术上的革新则是通过他的个性创造实现的,因而热烈与冷峻的结合可说是鲁迅小说的总体风格,也是其最鲜明的个性特征。鲁迅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他的小说创作,成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小说艺术的一个崭新时代。

2.试析?药?的创作中所体现的艺术辩证法

《药》的主要情节,由明、暗两条线索构成,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明线是: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控诉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揭示群众愚昧、落后的现实;暗线是:夏瑜就义,夏瑜的血被吃,茶客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歌颂革命者的英勇斗争。明线写买“药”,烧“药”,吃“药”,上坟,正面详写华老栓夫妇的活动;暗线写夏瑜被捕、英勇斗争,夏四奶奶上坟时发现花圈,点明革命者夏瑜牺牲。这明暗两条线,通过康大叔和人血馒头而自然地联结起来。康大叔杀了革命者夏瑜,同时又把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当作药去愚弄华老栓;夏瑜因革命被杀,他的血竟成为一种迷信的药,结果给华小栓吃了仍不免一死。小说以华家这条明线为主,以夏家这条暗线为次,这中一明一暗,一主一次的结构安排得十分自然、熨贴,使人民群众的不觉悟和革命者的失败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两条线的联结对于深化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华、夏两家从表面上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华小栓之死,死于反动派的愚民政策;夏瑜之死,死于反动派的武装镇压。一个是被软刀子暗杀,一个是被钢刀明杀,从而,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革命者和人民群众采用反革命两手政策的罪恶。小说用“药”把两家联系起来,华夏两家的被害,暗示中华民族正处在黑暗的反动统治下,这种巧妙的构思有力地启示人们认识反动统治阶级是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敌人,唤起人们起来推翻封建统治。

3.?祝福?与?明天?比较谈

《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一样,都是死去丈夫的寡妇,她们有着相同的命运:首先是在封建社会,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下,从不争到做人的资格。她们都是丈夫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姓名,以嫂从夫。她们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在家从夫,夫死从子”的命运。她们的身体和思想也完全属于丈夫。其次是她们都是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寡妇。祥林嫂前夫死后,逃到鲁镇,在鲁四爷家当女佣,出卖自己劳动力,养活自己;单四嫂子是靠纺纱糊口。第三是她们都是被人欺负的奴隶。寡妇在社会上只是一个被人嘲讽议论、看不起和被欺凌的弱势女子,没有依靠,被人欺负了也是无可奈何的。祥林嫂被婆婆抓回卖给山坳的贺老六,她在婆婆心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可以换成八十千吊钱的物品,蓝皮阿五藉故帮单四嫂子抱宝儿,只是为了占点便宜。第四是她们都遇上悲惨的恶运。丈夫早逝,只有寄情于儿子,而儿子又夭折,雪上加霜,鬼神把她们推向更悲惨的境地。但是,她们又有着自己不同的遭遇。单四嫂子两年前死了丈夫,靠纺纱养活自己和三岁的宝儿,她之所以还有忍受煎熬的勇气,唯一的力量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宝儿,当宝儿天真地说“妈!爹卖馄饨,我长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她那悲苦、寂寞、凄凉、破碎的心便感到无限的温暖,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有意思,寸寸都活着”。养儿防老这就是她全部生活的追求。可是,生活对她是如此苛刻,祸不单行,疾病、庸医夺走了宝儿的生命,唯一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了,残酷的现实把单四嫂子的“明天”也给夺走了。

单四嫂子的悲剧之所以令人窒息,无法克服的悲剧原因是:第一,神经的麻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她反而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她又“是一个粗笨女人”,

社会不把她当人,她也不知道人的正常生活是什么样,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幸。她唯一明白的,就是把宝儿抚养大,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以至防老送终。她“不明白…但?字的可怕”,在生活贫苦和迷信、庸医横行的情况下,一个刚刚三岁的小生命是何等的脆弱。这就使她希望的破灭,也就是悲剧发生、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然而当宝儿死了之后,她什么也想不到,也不可能想到:“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太大的房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当然也就不可能去寻求避免悲剧的途径,这就又使得悲剧没有尽头。第二,世界的阴冷。“还有些古风”的鲁镇,人们之间没有诚和爱,愚昧、麻木、无知、冷漠、损人利已成为社会的通病。当单四嫂子因孩子生病、夭亡而陷入极度悲哀和凄苦时,她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和帮助,而是风刀霜剑紧相逼迫,迷信、庸医欺骗了她纺纱的可怜积蓄,害了她儿子;蓝皮阿五等封建流氓的肆意调笑,勾引和侮辱,占她的便宜;“动过手开过口的人”吃了她的丧家饭,使她既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又耗尽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可怜的钱物,她在精神和物质上都陷入绝境。

鲁迅正是从《明天》中,凸现出神祗、庸医、无赖、蓝皮、邻居以及众帮人,构成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封建礼教的桎梏,在阴冷冥冥的世界里,尤其是在那塞满诱惑、欺骗、暴力的混浊险恶的环境中,单四嫂子即使不死在悬梁自戕的绳索上也会淹死在这个封建礼教的桎梏下。由此可见,单四嫂子是个孤苦难熬,在冷漠、欺凌侮辱中等待“明天”的完全节妇形象。

而《祝福》中的祥林嫂,首先是族权和夫权统治下的牺牲品。她的前夫祥林,比她小十岁,从她嫁之日起,就被“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注定了悲剧的命运。丈夫死后,她想摆脱夫家的束缚,只身逃到了鲁镇,并在鲁家生活。艰苦的劳累,但她“还是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然而祥林嫂自食其力的理想,在族权统治下只不过是一个梦。她被当作一件物品被抓卖给山里的贺老六。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后,“大伯来收屋,又赶她”,族权逼得她走投无路,现实使她无法活下去,世界没有祥林嫂的位置。

其次,祥林嫂是神权摧残下的殉葬品。千百年来,阎罗王、土地庙组成鬼神系统,支配着中国人的精神,左右着中国人的灵魂。为了避免因“失节”而到阴间被“锯开”,祥林嫂相信所谓“神”的力量。她将自己辛苦积存的十二千大钱到镇西头的土地庙捐了门槛,以求“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去受苦,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和自我安慰。但,她仍然是一个不洁之人。鲁四爷歧视她,不准她参加祭祀活动,怕败坏风俗。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使她的精神彻底的崩溃,“她的脸色顿时变作黑,成了个木偶人似的”。在这里“神”是虚无飘渺的,为人所用,可有可无。祥林嫂捐了门槛而不被人承认,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旧中国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了四权的压迫和摧残,祥林嫂的死正是这四条绳索绞杀所致。

第三,祥林嫂是一个富有个性色彩的人物形象。她勤劳、善良、朴实、安分、倔强,是处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尽管她受压迫,受剥削和受奴役,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思想的重压,命运极其悲惨,但她的倔强性格赋予她不轻易屈服命运对她的安排。她反抗过,挣扎过,但她的反抗、挣扎是局限的,仍然超不出封建礼教的范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愚昧、麻木的表现,是封建礼教毒害的必然结果。

为了争到起码的人生权利,为了避免那个饱受虐待阴冷的“家”,祥林嫂逃到鲁镇当佣人。但她的“逃”,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到”做稳“奴隶”。祥林嫂在被变卖到山里的过程中,在被逼与贺老六拜堂的日子里,人们“一不小心……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这一撞,是“节烈”的思想驱使的结果,不过是为了“守节”而已。祥林嫂经历了第二个丈夫之死,儿子被叼的多次磨难以后,失去先前的风采,眼光无精神,脚手没有先前灵活,记性也坏得多了。这时,她进入一种内心世界的心灵的祈求,这就是“捐”。她把一年在鲁家辛苦劳作省吃俭用的全部存款捐了门槛,代替她去承受所谓的“罪孽”,让“千人踏,万人跨”。然而“捐门槛”也不过是幻想重新获得一个奴隶的地位。但门槛捐了,寡妇的身份地位不变。鲁四爷还认为她是个“不干净”的“谬种”。祥林嫂按照封建“节烈”观去反抗再嫁,按封建迷信的说教去祈求解脱,她的要求只是想做个奴隶,自食其力,但都落空了,一切希望都变成泡沫。她不得不对原先的依据进行怀疑。提出:“一个人死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和狂人孔乙己能看出满本历史的缝间写有“吃人”两字一样,祥林嫂也认识封建宗法制社会的虚伪和欺骗。但封建宗法制度,思想观念不会在“问”中消亡。祥林嫂终于带着疑问在冰天雪地的除夕“祝福”声中死去。祥林嫂的一生是多么可悲,可叹,可怜啊!

由此可见,祥林嫂的“逃”是为了做个奴隶,“撞”是为了“守节”,“捐”是为了重新获得奴隶的地位,“问”是对社会的“天问”式的质诘,但社会不容她,夫权迫她“守寡”,族权逼她“改嫁”,政权和神权又惩罚她“不守寡”而“改嫁”。请问,在这个不合理的制度下,她能逃出死亡的命运吗?与单四嫂子单纯受夫权的压迫不同,祥林嫂身上集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社会以政权为基础的所有宗法权力的压迫和摧残,是几次被逼逃走转卖另嫁,在族权、夫权、神权的绞索中辗转哀鸣的“失节”者形象。

鲁迅正是通过《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和《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形象,深刻地揭露冷漠、严酷的黑暗社会对一个个普通生命的迫害、蹂躏,谴责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劳动妇女的吞噬、绞杀。形象地告诉人们,要想改变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彻底地推毁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推翻“节”和“烈”这两座压在妇女头上的大山,受迫害的妇女才能真正解放出来,才能“放她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度日,合理做人”。

2.关于鲁迅的作品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

(1)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A.《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B.《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C.《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D.主要知识分子形象: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E.主要农民形象: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风波》)、闰土(《故乡》)等。

F.“看/ 被看”模式的主要作品:《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铸剑》、《理水》、《采薇》等。

(2)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A.《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B.《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C.《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16部杂文集。《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

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了解了其命名特点,可以便于熟悉和掌握。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资料.doc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 第一讲鲁迅研究导言: 这一专题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及意义。 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的地 位;二、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三、鲁迅的国 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四、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 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呐喊》《彷徨》的简况: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 14 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 年出版,收 11 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 ‘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 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 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 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其所收的 14 篇作品的篇目是: 《狂人日记》 (1918 年 4 月) 《孔乙已》 (1919 年 3 月) 《药》 (1919 年 4 月) ( 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

鲁迅《药》的人物形象

六、人物形象 1.华老栓 华老栓是小说的主要出场人物,他和妻子,儿子小栓靠开茶馆过着贫寒的日子。 他可说是当时中国旧社会典型的群众形象。 (1)思想愚昧落后 作者通过“买药”的情节,刻画了华老栓的迷信与落后。华老栓的儿子得了痨病,他不去求医服药,却跟随迷信做法,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他把辛劳所得的继续拿出来买“药”,当他一想到能买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痨病时,就“觉爽快”,仿佛“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血馒头上。又如,当他去取“药”时,也正是夏瑜遭处决时,而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杀害的是什么人!拿着人血馒头,“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了。”他更没想到,这馒头上蘸的正是为像他这样的群众而牺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这种人血馒头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将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对刽子手康大叔,他是那么地卑躬屈膝,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敲诈他的骗子,毫无认识,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他的迷信落后和愚昧无知由此可见。 (2)麻木、不觉悟 在精神上,华老栓世纪端麻木、不觉悟,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当他买“药”后回到茶馆,还提着大茶壶,“笑嘻嘻的听”康大叔对被杀害的革命者的恶毒咒骂。他不仅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甚至还为自己碰到了好运气,得了“药”而沾沾自喜。他对于一个与他儿子一样的青年革命者的被杀,竟无动于衷,也没有同情,更没有丝毫愤怒。由此可见他精神上的麻木,完全没有民主革命的觉悟。 (3)勤劳、善良 华老栓经营小茶馆,藉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家过着贫寒的日子,他拿出来买药的那包洋钱,也是他辛勤劳作,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笔积蓄。 他在秋天的后半夜摸黑出门,要去买人血馒头,走到离刑场附近的丁字街口时,“吃了一惊”,“倒退几步”不敢前进;后来刽子手拿来了人血馒头,他一见到刽子手的眼光,就感到吃惊,仿佛被刺得“缩小了一半”,当刽子手撮着个鲜红的馒头给他时,他“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这都表现了他的善良安分。 (小结:他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 愚昧麻木,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气愤,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华小栓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1.试论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所体现的叙事特征。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鲁迅首先以非全知叙事的巧妙运用,丰富了现代小说叙事艺术。(3分)限制叙事既可用第三人称、亦可用第一人物。如《白光》、《高老夫子》、《孔乙己》和《伤逝》叙事抒情相结合。(3分)纯客观叙事,含而不露,具有高速针砭之效。如《肥皂》、《示众》等。(3分)全知叙事使叙述者能自如转换时空,自由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阿Q正传》(2)叙事视角的选择转换,为创作主旨服务。如《离婚》。(3分)(3)叙事结构、以横断而切割方式体现自身结构特点。如《孔乙己》看客的场面。(3分) 2. 试论倪吾诚性格特征及悲剧根源。答案: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事事无成的人物。(1)一条“发疯了的狗”。他向往西方文明,却无法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是一个失败者。(3分)(2)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勇士。自由思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长大后又留学西洋,却无力抗衡封建文化。(3分) (3)倪吾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实际是新文化与旧传统斗争的缩影。他必“死”无疑。(3分) (4)他的失败,封建文化的迫害是最为主要的。(3分)(5)现实-理想-空想-狂想。知识分子浪漫空疏的思维方法逻辑是其主观重要原因。(3分) 1. 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答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的本性。(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3分) 2. 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答案:(1)社会批判层面。(2分)(2)文化批判层面。(2分)(3)形而上层面。(2分)只答要点3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3. 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答案:(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3分)(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3分)只答要点3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5~6分。 1. 分析艾青诗歌“忧郁”形成的原因。答案:(1)客观现实。(4分)(2)主观心情。(4分)(3)象征手法和气氛。(4分)只答要点6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2. 分析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案:(1)通过心理展现动荡的社会历史活动。(4分)(2)浓重理性色彩的心理分析。(4分)(3)运用意象、象征、意识流、梦幻等揭示人物隐意识、潜意识、病态心理。(4分)只答要点6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1. 百花文学答案:出现于1956到1957年;(1分)代表作为《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等;(1分)批判现实,直面人生,题材上突破了不准写人性、爱情、官僚腐败等禁区。 2. 活动变人形答案:王蒙的长篇小说;(1分)主人公倪吾诚,是一个中西文化夹缝中挣扎的畸形儿;(2分)无论思想、人物,还是语言、结构,都在王蒙小说创作中占重要地位。(1 1. 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答案:(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2分)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2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2分)2. 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答案:(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2(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2分)(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2分) 3.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答案:(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以上两点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分析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4分) (2)现代短篇小说艺术体式的建立;(4分)(3)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体的大胆尝试。(4分(需详细论述,否则酌情扣3~6分) 2. 试析京派小说的整体风格。答案:(1)浓厚的传奇色彩;(4分)(2)忧郁哀婉的抒情风格;(4分)(3)微笑的悲剧与人性的历史性的悲剧。(4分)(需详细论述,否则酌情扣3~6 1. 疯女人形象答案:(1)张爱玲笔下出现的孤独、疯狂状态的女性;(2分)(2)代表人物有白流苏、曹七巧等。(2分) 2. 京派答案:(1)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于京津地区的文人团体;(1分)(2)强调文艺的独立性与审美性,试验文体的完美程度;(2分)(3)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1分)

00812鲁迅小说填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15“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16“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7.“柿油党” 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 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18.“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19“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20.“画眼睛”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21“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鲁迅小说专题研究 第八章 鲁迅的《长明灯》与迦尔洵的《红花》

第八章鲁迅的《长明灯》与伽尔洵的《红花》 伽尔洵(1855-1888)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鲁迅先生早年所推崇的俄国作家之一。 一九0九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即收有鲁迅先生所翻译的伽尔洵的《四日》一篇,并对作者作了简要的介绍,指出:“氏悲世至深;遂狂易,久之始愈,有《绛华》一篇,即自记其状。晚岁为文,尤哀而伤。今译其一,文情皆异,迥殊凡作也。”这里所提到的《绛华》即是伽尔洵的代表作《红花》。一九二一年,鲁迅先生在《(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及《(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二》中,又两次提到《红花》,并作了简要的评价:“他的杰作《红花》,叙一半狂人物,以红花为世界上一切恶的象征,在医院中拼命撷取而死。论者或以为便在描写陷于发狂状态中的他自己。” 我们知道,鲁迅早期所介绍的俄国作家作品为数并不多,但却再三地提到伽尔洵的《红花》,足见鲁迅对《红花》的重视。 《红花》写于一八八三年,反映的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之前俄国人民解放运动时期的历史面貌。当时,在俄国文艺界,用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反映觉强了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为被压迫群众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作品为数极少,而《红花》是较早的、也是相当成功的一篇。一九一0年,俄国著名作家柯罗连科曾把《红花》称为俄国文坛的一颗“珍珠”,指出:“它以非常凝炼的形式展开了一整都自我牺牲和英雄事业的精神悲剧,这悲剧十分鲜明地表现着人类精神的

高度的桨。′’ 在《红花》创作四十二午后,一九二五年鲁迅先生创作了《长明灯》。从早期鲁迅先生对《红花》的推崇和赞赏来看,创作《长明灯》时,在某些方面受到《红花》的启示是毫不奇怪的。我们说《长明灯》对《红花》有所借鉴,这并不会贬低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曾经明确指出:“一切事物,虽说以独创为贵,但中国既然是在世界上的一国,则受点别国的影响,即自然难免,似乎倒也无须如此娇嫩,因而脸红。单就文艺而言,我们实在还知道的太少,吸收得太少。”另一方面,我们说《长明灯》在整体上超过了《红花》,也不会降低《红花》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后来居上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谈一谈对这两篇作品的看法。 这两篇作品在艺术构思和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两位作者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历史使命,尤其是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因此,它们的成就是不完全相同的,比较来说《长明灯》在思想内容的深度、概括现实生活的广度,以及象征比喻的精确、贴切等方面,更胜一筹。 其一,两篇作品都以一个具体事物象征反动势力。《红花》是以红花作为世上一切邪恶的化身,而《长明灯》则以长明灯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势力的象征,并都以象征反动势力的具体事物作为篇名。然而,鲁迅先生选择长明灯作为反动势力的象征更为贴切,含意更为丰富、深刻,而且富有中国特点。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第三讲-鲁迅文学作品研究专业题材

第三讲:鲁迅小说研究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思想与其创作的关系。 2、深刻认识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认识鲁迅创作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4、阅读理解《阿Q正传》与鲁迅文学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反思“国民 性批判”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的意义。 5、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题材与启蒙 主题的反思与批判。 教学时数: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引言: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为我们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那样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发掘、理解与诠释。据说,英国人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类似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他以自己的笔触直接深入国人的灵魂,努力发掘其中病痼,希图为病入膏肓的中国文化寻找病因加以疗治。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标准比较混乱,民族精神的重构面临极大挑战的时期,我们尤其需要珍惜现代文化留给我们的鲁迅这份精神遗产。 鲁迅的清醒、鲁迅的严峻、鲁迅的深刻对于讲究中庸、平和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显得如此突兀,以至于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喜欢”。有

人说他“尖刻”,也有人说他“阴暗”,也有人说他“偏激”,也有人说他“艰涩”,这些词汇从一个方面透露出鲁迅文学的巨大震撼力——它直刺你的肌肤,让人难以躲避。就像鲁迅自己所说的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他迫使你面对现实,无法逃遁。当然,这就让人感觉到痛苦。向来,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缺失的就是这种直面的勇气,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一己之力撼众人之愚,鲁迅的一生为我们型塑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清醒的理知和冷静的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至今仍是无人可追。 有人评论鲁迅思想是“深刻的复杂”。的确,要对鲁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一学期的课都讲不完。本专题就鲁迅的小说用两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些鲁迅文学创作以及研究中敞现的问题,从而对我们的现实存在作一些思考和反省。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情况 一、简介 1881年出生成长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98年,到南京进水师学堂,后改入路矿学堂,接受进化论思想。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文,试图以文艺唤醒愚昧国民,改造民族灵魂。深受尼采个人主义思想影响。1909年回国,先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始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1918-1926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

第1讲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第一讲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鲁迅最初是以他杰出的短篇小说震动文坛,显示出“文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的。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中国的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即记载有大量的神话,可说是小说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有了相当的发展,小说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文学形式。有名的如干宝的《搜神记》等。文笔简炼,情节离奇,已初具小说的规模。但整个看来它们只是一些短小的故事传说,艺术上较为粗疏简单。我国小说的发展到唐代传奇的出现,是一大变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小说亦如诗,到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之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一是有意为小说,二是题材内容较为现实,三是艺术上较为成熟。特别是唐传奇写出了人物性格。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虽是短篇作品,内容或情节酷似压缩了的中篇或长篇。此后,到明清之际,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举世闻名的杰作。但就短篇小说而言,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继承六朝志怪及唐代传奇的传统,“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所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聊斋志异》是以狐鬼妖精、畸人异行为内容,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将幻境与现实融为一体,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六朝志怪小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虽然它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些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揭露和批判,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但总的看来,这些作者们的基本立场是为了“补天”,“补”封建主义社会之“天”。因此在作品内容上都有明显的局限,精华、糟粕混杂,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色情描写时有所见。所写的人物不外乎神鬼妖狐、达观显贵、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很少写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形象。在艺术形式上,有的过于简略粗疏,有的短篇好似长篇的浓缩,而且大都采用顺叙方式,从头道来,有头有尾形成流水帐似的固定套子。 中国小说的发展,到“五四”时代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彻底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将小说的社会功能、艺术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天”,却是为了砸毁这封建主义的“铁屋子”。他的作品中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反映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尤其是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情节,塑造了普通农民与劳苦大众的真实形象。面这正是我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一声春雷,是反封建主义的宣言、声讨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檄文。因此,《狂人日记》成为划时代的杰作。一篇短小说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以及《聊斋志异》等所无法比拟的。 鲁迅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文学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现代化上。其标志是“人”觉醒。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尊重“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觉醒了的“人”的形象,正因为他有了“人”的觉醒,懂得了“人”的价值,他才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正因为有了“人”的觉醒,他才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仁义

小说阅读:鲁迅对比艺术

杨二嫂

了”的悲凉世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窒息,令人忧愤,不能不留给人深沉的思考。 鲁迅的小说如此震撼人心,而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二味书屋》同样通过作者对“百草园”生动细致的描绘,一切都那么新奇,确实是儿童的乐园。这正合“三味书屋”呆板而枯燥的生活形成对比。在“百草园”中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那“鸣蝉在树叶中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这些都不必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斑蝥喷雾,何等惬意;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引起人们无限遐想。至于冬天,仍然可以和小伙伴闰土雪地捕鸟等等,真可谓“乐园”。然而“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出于求知和好奇,提问有关“怪哉”一事,去卩得到先生的怒色“不知道!”只得单调枯燥地背书,这同快乐自由的百草园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三味书屋后面的一个园,远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学生却玩的有滋有味,这更从正面衬托了儿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圭寸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 总之,鲁迅作为现代为学的伟大旗手,他通过文学手段,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它作品熠熠生辉,可以说,鲁迅,在文学的创作技巧的娴熟、技巧运用的多样,是他成为文学巨匠的一个重要因素。揭示社会的黑暗,冋情民众的疾苦,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德,并且急切呐喊,呼唤民众革命意识的觉醒,以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在斗争的最前列,一直向前,向前! 四、阅读训练题(17分) 逍遥游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 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鲁迅《药》的主题思想

五、主题思想 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4月,是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与特异的艺术构思,使这篇作品成为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典范。鲁迅曾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这是鲁迅当初构思这篇小说的主旨,也可以说是作品的基本主题。它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必须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药》的思想内容,可进一步分析如下: 1.反映迷信思想对人们的毒害 当时人们普遍受到迷信思想的毒害,华老栓就是迷信落后群众的代表。他不惜掏出辛辛苦苦钻来的钱买人血馒头,一想到能买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痨病时,就“觉爽快”,仿佛“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远”,这可看出他的迷信落后。当他去取“药”时,也正是夏瑜被处决时;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杀害的是什么人,拿着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他根本不会想到,这馒头上蘸的正是为像他这样的群众而牺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这种人血馒头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将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正因为他的迷信,把希望和幸福全寄托在一个人血馒头上,才导致华小栓延误医治而死的悲惨结局,难怪鲁迅常说:“迷信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 2.揭示当时群众愚昧无知、麻木、不觉性的国民性弱点 小说描写夏瑜无法实现他的救治中国的愿望,反而落得被杀身死、连血也被人当药吃了的悲剧,归根究底是由于他周围的国人身上存在着愚昧、麻木、因循守旧、疾视革新、凶残地排挤压迫先觉者等国民性痼疾。 华老栓是极端愚昧、麻木、不觉悟的,他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当他买“药”后回到茶馆,还提着大茶壶,“笑嘻嘻的听”康大叔对被杀害的革命者的恶毒咒骂。他不仅对他的话深不疑,甚至还为自己碰到了好运气,得了“药”而沾沾自喜。他对于一个与他儿子一样的青年革命者的被杀,竟无动于衷,也没有同情,更没有丝毫愤怒。作者借此深刻地揭示了他的愚昧、麻木,完全没有民主革命的觉悟。 小说中所出现的群众也都是愚昧、麻木的一群。小说第二节所写的夏瑜被处决时围观的群众,那些“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还有在茶馆里倾听康大叔议论夏瑜的“坐客”,实际上都是麻木落后的华老栓们。当康大叔说道夏瑜宣传革命,大骂夏瑜“贱骨头打不怕”,遭到阿义毒打反而可怜阿义时,把话说得多么清楚,但花白胡子却没有听懂,以为是阿义说夏瑜可怜呢!经过卡大叔解释后,“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说明他们还是听不懂。过了一会,有的才恍然大悟,过了较长的时间,有的才“领会”这话的意思。但事实上由于他们的愚昧,使他们无法理解夏瑜的精神境界,所以不论是老的小的都“恍然大悟似的”肯定夏瑜是“发了疯了”。当大家认定夏瑜是“发疯”后,“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麻木啊!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0812) 自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其考试是按照全 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理解鲁迅小说, 学习作家作品研究的方法。 《引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的世界观、文艺观的理解,要了解鲁迅前后期自然观、历史观的不同之 处,理解鲁迅前后期文艺观的不同之处。 (二)章节内容 1、鲁迅获得的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2、鲁迅前后期世界观、文艺观的不同。 3、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 2、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 3、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 4、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5、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识记] 鲁迅获得哪些国际声誉。

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评价。 鲁迅思想前后期的时间划分。 茅盾、巴金、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领会] 鲁迅的文艺观。 –1– 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以“为人生”文学主张为主干,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 第一章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为什么是 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作品。理解小说叙述方式与叙事角度概念。理解鲁迅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什 么艺术经验,了解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二)章节内容 1、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称得上是 一次深刻的革命。 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3、鲁迅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略说《鲁迅全集》的五种版本

略说《鲁迅全集》的五种版本 2005年11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了新版《鲁迅全集》首发式。这是《鲁迅全集》第五种版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前后五种版本的情况。第一种是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二十卷本。复社是郑振铎、胡愈之这些文化人自己集资办起的一家小出版社,资金不多,要出版这样大的一部书很吃力。正好不久前出版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本畅销书,赚了一笔钱。另一个办法,是由蔡元培、宋庆龄出面,向海内外人士募集纪念本订户。普及本每部定价才八元,而纪念本却是五十元(甲种)、一百元(乙种),集资不少,这书才得以印成。这书署名为“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实际是由许广平、郑振铎、王任叔定出方案,具体编校工作,是谢澹如、唐弢、柯灵等人做的。这部《全集》,收入了鲁迅自己编印的全部著译的单行本。他最后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编成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印行,这次也编入《全集》第六卷。这一卷中还有《且介亭杂文末编》,是他1936年的文集,由许广平编定的。在编辑意图上,本版《全集》还是尽量求全。散见于报刊上而未经作者编入单行本的文字,收集起来编为《集外集拾遗》收入第七卷,译文编为《译丛补》收入第十六卷。鲁迅辑校的古籍,已出版的《唐宋传奇集》和《小说旧闻钞》,还有早年木刻

印行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加上曾经想要付印而没有成功的《嵇康集》和《古小说钩沉》,都收入了本版全集中。他所辑校的古籍当然远不止这五种。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就有六大函四十九册六十二种。从这些手稿中可以看出,鲁迅所做的工作多少不一,有些不过是抄录,当时不都收入《全集》是适当的。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将这些另行整理为四厚册出版了。这部《全集》没有收入书信。这些散在收信人手中的书信,征集不易。直到1946年,许广平才将已征集到的855封书信编为《鲁迅书简》一书出版。这部《全集》也没有将完好保存在许广平手中的鲁迅日记编入。这就造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日寇占领上海期间,许广平一度被捕,抄家时这部日记也被抄走,发还的时候就少了1922年这一本。 除了缺少书信、日记这两大块之外,其他内容也并不完全,以致后来唐弢编了《鲁迅全集补遗》及其“续编”。编印这部《全集》时,人手少,时间紧,工作不够细致,编校工作中错误不少。后来孙用写了《鲁迅全集校勘记》和《鲁迅全集正误表》这两本专著。万事起头难。这是《鲁迅全集》的第一个版本,尽管错误缺点不少,但它在收集和传布鲁迅著作方面的巨大贡献是不能抹煞的。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是鲁迅作品最权威的版本。这个版本在上海先后印过四次,1948年在大连解放区光华书店还根据这个版本翻印

鲁迅专题研究

鲁迅专题研究——浅析《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大约是最不像鲁迅的鲁迅作品。连鲁迅自己也在序言中称“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我们今天来谈一谈罢。 原作共八篇,我且挑四篇讲一讲。 《补天》(原名《不周山》),是带着一种华丽的色彩开头的。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的[目夹]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会谁是下去,和谁是上来。 这“伊”所指的,便是天地初开始时的巨大裸神——女娲。而这神明却不像从前所见的那些,过着“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舒坦日子,她只是个行走在天地间,孤独、无聊的“人”罢了。她的造人,最初大约是一种消遣——她孜然一身过于寂寞,信手就从泥里捏出了模样,然而最终又变成一种负担——然而伊不暇理会这等事了,单是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她作为创造者的喜悦并不长久。只一觉的功夫,天地就大变模样。“天柱折,地维绝”,共工同颛顼的战争搅了她的好梦。他最初造的那些小人全已变了摸样。满口胡言,满脑礼制。然而女娲最终累死了。美丽壮阔的景色也随之烟消云散。尽管她不理会,日与月总是一个上去一个下来的。即使伊死了,也会有人假借伊的名号,做什么“女娲氏之肠”。 《奔月》是个有趣的故事。他描写的不是后羿射日的英姿。反而是风光过后,身为英雄的他逐渐被淡忘的一种悲哀。去年就四十五的他,总还念念不忘旧时的风光,也不忍心让美丽的太太成天吃乌鸦炸酱面。(注意,他用的是太太)。偏偏后来他的弟子逢蒙还要插一腿,将羿的功绩吹嘘成自己的,妄图杀死老师。有资料显示,这逢蒙其实是在影射高长虹。我们也可一换句话说,羿就是鲁迅。他曾经作为一个先行者掀起了一场革命,可是,在革命之后呢?有多少人还记得他?这是一个英雄故事的后续——他最终涅没于日复一日、平凡琐屑的日常之中。 《理水》的行文似乎与标题也不大相符。禹爷其人,“真人不露相”,直到第三章才正式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他的手下们是: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哦,好一群黑色的人!像是《过客》中的过客,像是《铸剑》中的宴之敖者。他们都是先生的化身。人民是愚者,但比学者和官员聪明。还知道为来年留下一道树皮。官员们可是贪极,学者们可是迂腐极了。有对话为证:“人有叫作大大猴子的吗?……”学者跳起来了,连忙咽下没有嚼烂的一口面,鼻子红到发紫,吆喝道。 “有的呀,连叫阿狗阿猫的也有。” “鸟头先生,您不要和他去辩论了,”拿拄杖的学者放下面包,拦在中间,说。“乡下人都是愚人。拿你的家谱来,”他又转向乡下人,大声道,“我一定会发见你的上代都是愚人……” “我就从来没有过家谱……” “呸,使我的研究不能精密,就是你们这些东西可恶!” “不过这这也用不着家谱,我的学说是不会错的。”鸟头先生更加愤愤的说。“先前,许多学者都写信来赞成我的学说,那些信我都带在这里……” “不不,那可应该查家谱……” “但是我竟没有家谱,”那“愚人”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要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