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工业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最新工业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最新工业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最新工业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工业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气瓶的安全管理,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各项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所规定压力范围的气瓶有:氧气瓶、乙炔气瓶、氮气瓶。

第三条领用气瓶时,领用人必须检查气瓶上是否粘贴符合国家标准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第四条搬运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吊装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金属链绳。

第五条存放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1、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

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2、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气瓶应分室存放,并

在附近配备灭火器材;

3、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直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

时,头部应朝同一方向;

4、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5、乙炔瓶存放时应保持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燃

爆炸。

第六条气瓶使用前,应认真进行检查:

1、所选用的气瓶漆色、字样与所充装的气体应符合规定;

2、气瓶的安全附件要齐全、完好,瓶阀应有保护装置(如:气瓶

配戴瓶帽等),气瓶上应配戴两个防震圈;

3、气瓶的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应符合检验期限;

4、瓶体经外观检查无缺陷,能够保证安全使用;

第七条使用气瓶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2、使用气瓶前,使用人需向气瓶第一责任人说明使用用途、地点

及时间,在得到许可,并且双方签字登记后方可使用。

3、禁止对气瓶敲击、碰撞,阀门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4、开启气瓶阀门时应小心缓慢的进行,操作者应站在侧面以免气

流伤人;

5、气瓶防回火装置、减压器、压力表、安全帽等安全防护装置必

须齐全有效,皮管应用夹头紧固,不漏气,检验是否漏气,要

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6、氧气瓶、乙炔瓶及其减压器等,禁止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严

禁穿戴有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使用中的乙炔瓶不准倒放;

7、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8、氧气瓶乙炔瓶存放距离不得小于2米,使用距离不得小于5米,

距明火必须大于10米;

9、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

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

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10、气瓶和电焊在同一地点使用时,瓶底应垫绝缘物,以防气瓶

带电;

11、在密闭和狭小的空间进行作业时,要保证有良好的通风;

12、各类气瓶的减压器不准互相代用,并确保不漏气;

13、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子电焊引弧;

14、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15、工作完毕,应将气瓶阀关好,拧上安全罩,检查操作场地,

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准离开。

16、气瓶使用结束后必须及时归还到气瓶存放指定地点,并到责

任人处登记使用完毕;责任人需对归还气瓶进行仔细检查,

确保正常安全。

17、责任人需保管好《气瓶使用登记表》,并在每月5号前将前

一个月的使用记录交由部门存档管理;

第八条气瓶发生爆炸,或因气瓶事故引起着火、中毒事故时,应及时上报。

第九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外协工队的气瓶安全管理。

备注:本记录表作为使用管理依据,请管理人保管好,每月务必上交存档。监管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

多措并举撬动教师教研热情

唐县镇中心学校吴文杰吴章国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风生水起之时,按理,我们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恰逢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然而与这相反的是,相当部分教师对参与教学研究并无多大热情,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教研活动存在误解和抵制,表现如下。

一、负担说。“我恨死你了,教师节送我这么好的礼物,让我讲公开课!”这是笔者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前夕获得的礼遇。我想这也许是许多主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同志经常遇到的共同难题——老师们用各种方式抵制参加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举步唯艰。部分教师把主讲公开课、说课、撰写论文、教学设计、创制教学课件等五优活动视为工作之余的负担。如果安排谁做,谁就认为是主管人员对他有意见,和他过不去,故意给他穿小鞋,是在刁难他。这种倾向的出现也有其现实原因,其一是中小学教师教学负担比较重,面临学生、学校、社会多重评价压力,教学时间相对紧张,认为在教研上再耗费时间,是一种时间负担,必然会冲击常规教学时间、家庭生活和休闲娱乐。其二是制作课件、设计教案、撰写论文是一项繁杂的事务,不是三下五去二就能快速解决的,势必耗占精力。其三是五优作品送评是要交评审费的,有的学校由于财力所限,评审费用由教师自理,原本对工资就满腹牢骚,认为在工资上是二等公民的老师们,自然不愿意自掏腰包去参加教研活动,以节约每一块铜板用于家用和休闲。参加教研活动需要挤占课外时间、耗费精力、付出金钱的客观实际,部分教师把参加教研活动看成负担,不愿参加。

二、无用说。参加教研活动,通过比较和交流,能认清自身不足,汲取他人长处,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会出现教研活动无用论的怪论呢?这是因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五优作品通过业务主管部门评选,很难拿到较高级别的奖励,在晋升职称、评定优秀和骨干教师等方面并无竞争优势,于是部分教师开始寻求捷径,通过高价购买书刊的等方式,在发表文章的同时,不能套回一张国家级大奖。虽然多花了几个冤枉钱,但作品出来容易,网上一下载,稍微作一下修改,有的甚至只须改掉单位和姓名就行,没有半点风险,只要一手交钱,对方就一手交货,安全系数极高。有道是实干不如巧干,买奖励之风冲击了教研活动的实干精神,导致教研活动无用论猖獗横行,严重影响到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此其一,其二,有部分实用主义的教师认为,近些年既不能晋升职称,又无望评骨干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是多余之举,把时间耗用在教研上,不如用在拉关系、享娱乐、改作业这些要紧的能见实效的活动中。

三、形式说。还有部分教师认识,开展教研活动不过是玩玩形式,走走过场,就是那么回事,是弄给上级看的,目的是应付检查,因此,对待教研活动,在主观上,他们既不积极主动,也不反对拒绝,虽然能接受教研工作任务,但又不是出于自觉自愿,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主讲公课与平时的老一套并无二致,了无新意,根本不能突出课改精神、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照旧是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只追求考试实效、教学适用。至于其他活动,不安排不参加,安排后参加也是敷衍应付,交差了事。

四、无所谓。部分老师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否,本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参加与不参加没有多大的区别,既不能帮助学生升学,又不能批改学生作业,既无助于提升教学能力,又无功于晋升职称,职称评定照样是论资排辈,入围条件不具备,即使教学水平再高也不能破格晋升,更不用说那个教研活动了。不过,作为学校的一项工作,他们也可以考虑参加,只要领导吩咐过,还能按时完成。从内容上看,他们认为教研活动基本与我无关,应当是学校领导的事,参不参加,参加多少,达到什么目标和效果,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事,因此,这类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如同形式说教师一样,走走过场,玩玩形式,敷衍过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应付布置的任务而已,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也少投入精神和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