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M[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M[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A.正确的原则

B.人们的目的,制定的路线

C.领导者的意图

D.客观存在的事实

【正确答案】D

2.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

【正确答案】CD

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确答案】ACD

4.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5.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第三章

6.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ABD)

A.宿命论

B.唯意志论

C.庸俗进化论

D.唯心史观

7.肯定方面是指()

A.好的方面

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正确的方面

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

【正确答案】BD

二、单选题

8.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革命不是政治变革的前导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更才是真正的革命

正确答案:C,

9.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加速或延缓作用

C.无足轻重的作用

D.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作用

正确答案:B,

10.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和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同等的

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正确答案:C,

1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和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同等的

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正确答案:C,

1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正确答案:B,

13.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4.2015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都外出进行了游玩。在旅游景点,许多游客对环境卫生不满,但有的抱怨.有的随波逐流。某景区的一块提示牌写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该牌子上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进程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正确答案:A,

15.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

正确答案:C,

16.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过

A.简单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D,

17.下列哪种说法体现了“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观点

A.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B.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正确答案:B,

18.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

A.劳动力的过剩

B.商品的过剩

C.资本的过剩

D.原材料的过剩

正确答案:A,

19.只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A,

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B,

2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之态的范畴,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正确答案:A,

2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认识

正确答案:C,

23.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

演奏第一小提琴。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B,

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25.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C,

26.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C.真理是永恒的,谬误是暂时的

D.是否正确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答案:D,

2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会直接导致

A.劳动力的过剩

B.商品的过剩

C.资本的过剩

D.原材料的过剩

正确答案:A,

28.全部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是(D)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道德和法律

D.哲学

2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标准答案: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标准答案:B

A.政治权力

B.社会生产力

C.天才的创造力

D.阶级斗争

3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标准答案:C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劳动力商品理论

3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标准答案:D

A.必然阶段

B.表现形式

C.革命性过程

D.自我完善和发展

3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标准答案:C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34.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

标准答案: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社会

D.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35.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标准答案: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36.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标准答案:D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建立工农联盟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37.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交换时数量上的比例关系的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供求关系

D.自然属性

正确答案:B,

38.实践基础上的(A)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技术创新

D.社会创新

39.“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正确答案:C,

4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41.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42.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

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

B.社会实践的需要

C.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D.事物内部矛盾的变化

正确答案:B,

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正确答案:D,

44.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诡辩论

B.二元论

C.唯心论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D,

4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B,

4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A,

47.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

标准答案: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

4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标准答案:B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三、多选题

49.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有:()

标准答案:BCD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5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2.0分)

A.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制约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正确答案:BCD,

5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2.0分)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正确答案:ABCD,

5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

在哲学上表达了(2.0分)

A.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D.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正确答案:ABCD,

53.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当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这说明了(2.0分)

A.对待工作要有主次,有重点

B.对待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对待问题要有辩证法的观点

D.事物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BC,

54.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2.0分)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

C.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D.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正确答案:ACD,

5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2.0分)

A.都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产生了剩余价值

D.都是通过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正确答案:ABC,

5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2.0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正确答案:ABC,

57.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有:()

标准答案:BCD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58.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与该诗蕴含哲理一致的是(2.0分)

A.“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花开花落各有时,春来春去不相关”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正确答案:ABD,

59.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标准答案:ACD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标准答案:ABCD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6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2.0分)

A.多样化的物质统一

B.统一于存在

C.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D.统一性在于矛盾性

正确答案:AC,

6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标准答案:C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6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突出了两个重要方面是:()

标准答案:CD

A.世界是处于怎样状态的问题

B.世界的统一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

64.“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新世界观的创始人,完全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所致。()

标准答案:错

65.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自由。()

标准答案:错

66.国体和政体的正确关系是:()

标准答案:AB

A.国体决定政体

B.政体服从于国体并为国体服务

C.政体决定国体

D.国体与政体相互决定

67.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标准答案:对

68.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标准答案:ACD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规律原理

D.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69.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标准答案:错

70.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标准答案:对

71.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答案:对

72.“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标准答案:ABD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73.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的有:()

标准答案:AB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74.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标准答案:ACD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7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标准答案:ABCD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四、判断题

76.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正确答案:true,

7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指导实践是哲学的重要使命。

正确答案:true,

78.矛盾的同一性即对立面的等同性。

正确答案:false,

79.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正确答案:false,

80.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有着自身特殊规律的自然界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true,

81.物质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

正确答案:false,

82.人类可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正确答案:false,

83.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正确答案:false,

84.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false,

85.%40%20%

考生得分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0.0分

多选题0.0分

判断题0.0分

8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正确答案:false,

87.发展就是运动,运动就是发展。

正确答案:false,

88.商品生产者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true,

89.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标准答案:错

90.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将逐渐取代辩证思维方法。

正确答案:false,

91.事物的度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false,

92.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正确答案:false,

93.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正确答案:false,

94.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双重作用。

正确答案:true,

95.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B,

96.凡是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false,

97.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与市场供求无关。

正确答案:false,

98.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正确答案:false,

99.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标准答案:对

100.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正确答案:tru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