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七年级生物:细胞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生物:细胞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生物:细胞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生物:细胞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细胞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ell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细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的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的共性和区别,知道观察动植物的方法。

3、能说出分裂和生长的大致过程及意义。

4、能够运用分裂、生长的知识解释生物生长的现象。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

2、练习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画结构的简图。

3、会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分析并说出动植物的异同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在本章中的各项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并能够遵守实验纪律。

2、通过学习有关的知识,初步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物学观点。

3、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一节着重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的基本结构的形态和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这一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只有认识了的结构,才有可能理解的分裂和生长。二是介绍了的分裂和生长。的分裂和生长是十分重要的生理活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些知识的介绍为学习后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2、本节中安排的观察动植物的实验,通过观察和比较动、植物,既练习了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也认识了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特点,并初步学会画结构简图。通过前一节实验课的教学,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节实验课内容比较多,加上实验指导和讨论,时间很紧。

3、与其他章节的知识联系:

(1)、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在以后各章节中,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都是建立在结构和功能基础之上的。如:质的流动是理解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础;液泡是学习的生长、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作用的基础;核及其所含遗传物质是学习生物遗传的基础。

(2)、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根的生长、芽的发育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基础。

教法建议

一、一节教学内容难度较大,一是要介绍微观的;二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一个概念,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具有生命;因此,在本节知识内容传授方法上,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结构的知识,最好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先进行观察实验,再进行讲述归纳。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组织教学,难度比较大,要求教师做更充分的准备。

2、是加强直观教学。如利用课本的各种图、模型或媒体资料让学生发解是立体的,并准确指出有关结构的位置;还可以利用动物的结构图与植物的结构图进行比较,看它们有何区别。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分裂和生长的动态观念。这样既加强了直观教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是要突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如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4、是通过设置情景引入新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的分裂和生长”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的问题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展开讨论和学习。

二、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二节实验课,但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及练习在显微镜下画生物图却是第一次,所以学生动手能力起点较低,操作不熟练,操作时间一定较长。为保证实验的效果:

1、在做“观察结构”的观察实验时,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内容以及操作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以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2、教师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以提高观察中的理解性,有了理解性,就能提高学生对物体观察的迅速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3、要让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如由表及里或由下至上等,从而提高观察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及完整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结构(如核),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的精确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重点:

1、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的知识。

2、临时装片的制作。

难点:

1、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2、生长和分裂的动态过程。

教学手段: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同步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1、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中详细地列出了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具体步骤的图片。要求学生熟记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并得到初步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可以利用第一课时中的植物的临时装片的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利用第2课时中动物临时装片的制作进行巩固。

2、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也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只有了解清楚的结构和结构,才有可能理解的分裂和生长及后面各章里的知识。由于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并不完全清楚,所以在学生观察临时装片,要给出相应的挂图或用实物投影展示装片中的实际状态。并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要详细的讲解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

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

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可把实验器材的品名顺序写在一块小黑板上,便于学生检查。)

3.准备示范镜。

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分3课时)

第一课时: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一、引言:

请一位同学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由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大家一起回忆显微镜的使用。引入课题:“在练习显微镜的使用时,我们曾使用了永久装片。但当我们要研究某一新的生物材料时,就必需不断的进行显微观察,这时,我们就要制作临时装片。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二、讲授新课:

1、临时装片的制作:

(1)让学生按要求将显微镜安放好,对好光,准备使用。

(2)介绍实验用具及其用途: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碘酒……等等。

(3)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先示范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完成。

强调:①擦拭的重要性。

②滴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滴水太多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撕取或洋葱鳞叶表皮,以0.5cm×0.5cm为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

④盖玻片时防止出现气泡及气泡的识别。

⑤调焦观察应严格按照显微镜的操作规程进行,为在急于看临时装片的内容

(4)在完成后可让学生独立地再做一次。

(5)小结,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归纳为“擦”、“滴”、“取”、“放”、“盖”、“染”、“观”等(染色不是必须的基本步骤)。

2、临时装片的观察及植物的结构:

(1)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与挂图所示相对应的各个结构,并认清它们的位置。

(2)老师利用挂图和立体模型来讲述各结构的特点、位置和基本功能。

注意:①讲述顺序应由表及里。

②明确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膜、质和核则是生活着的。

第2课时: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一、引入:先让一位同学,指出植物结构挂图中的各部分结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画出植物示意图。引出课题:“组

成动物的又是怎样的呢?”

二、讲授新课:

1、临时装片的制作:

(1)阅读课本中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指出与植物临时装片制作不同的步骤。教师总结。

(2)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临时装片的观察及动物的结构:

(1)提问:动物在结构上与植物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组织学生对照挂图观察临时装片,并进行讨论。

(2)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口腔上皮示意图,边总结动物的结构。并组织学生对照板图得出结论:的基本结构是:膜、壁、核。

3、小结:由此可见,是植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画生物图的要求:(结合板图讲解)

要求:

(1)真实。

(2)注意图的大小、比例。在图纸上的位置要恰当、美观。

(3)画好图后,要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指示线应水平画在图的右侧,指示线末端注明名称,字迹要工整。图的下方,要注明这个生物图的名称及放大倍数。

(4)用3H铅笔。

(5)较暗部分用密集的铅笔点来表示。明亮部分则用稀疏的铅笔点来表示。(点点时,要求铅笔与纸面垂直,点出来的点应是细圆点。)

要求学生对照显微镜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画生物图。

第3课时:生物的生长

导入:

先请学生描述生活中熟悉的生物生长的现象。提出问题: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引出课题:生物的生长是由基本单位——的某些改变引起的。

讲述新课:

一、设置学习情景:

提出问题:一粒种子长成一棵苍天大树,生物体内的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生物体的生长是体内增多和增大的结果。

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1、利用挂图、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学习的生长的过程。(录像或课件可以让直接学生建立动态的认识)观察后提出问题:在生长各部分的结构有什么变化?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的生长主要是内液泡增大的结果。

2、通过提出问题:的生长是否一直生长下去?组织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详见附录)。教师总结:对于体积

(七年级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教案

单细胞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常见种类 2、描述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 3、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草履虫的生理功能特点 难点:草履虫的生理功能特点 教学方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构成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像我们常见的芒果树,鸡、鸭、鹅、马、牛、羊他们是由多个细胞组成还是一个细胞组成?世界上有没有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呢? 预习小卡片 1.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称为。 2.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有、、、等。 3.草履虫靠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4.食物由进入草履虫体内,在内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排出。 5.草履虫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 6.草履虫通过和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7.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的作用。 问题教学 1、教学流程 (1)请各小组派代表解答预习卡片上的问题。 (2)播放影片,展示出收集的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认识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3)播放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视频,并展示草履虫的结构图,引导学生对照示意图明确草履虫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4)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掌握草履虫的生理特点。 (5)播放影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从有害与有利两方面分析总结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流程 (1)各小组代表纷纷说出自已小组对预习卡片的看法。 (2)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图片展示,明确单细胞生物概念。 (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4)学生回忆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掌握草履虫的生理特点。 (5)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图片展示,掌握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问题乐园 问题1:从草履虫培养液吸培养液时,为什么要吸表层,而不吸下层? 问题2:假如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运动得很快,如何让它慢下来? 问题3:草履虫的外形像什么?如何运动的? 问题4:草履虫通过什么结构进行呼吸? 问题5:草履虫以什么为食物?食物由什么结构进入体内?食物残渣由什么结构排出? 问题6: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设问练习 1、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A、培养液的中层 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下层 2、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B、利用纤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3、草履虫生活在( ) A、海水中 B、人体中 C、土壤中 D、池塘或水沟 4、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的排出是通过( ) A、胞肛 B、伸缩泡 C、口沟 D、胞咽 5、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汇总

细胞生物学教案 (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05838999.html,)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细胞膜 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六章基质与内膜 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八章核与染色体 第九章核糖体 第十章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前言 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 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 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 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 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 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 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 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再版 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 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 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 学术期刊、杂志 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 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教案 学科:生物 班级:七年级(上) 教师 2017—2018年第一学期

《致同学们》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二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教学反思: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2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教案

第二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砖头——墙——房间——楼,那细胞——组织——?——?。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探究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展示]一株花生和一株西红柿。 [提问]你能说出两株植物体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小结]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部分组成。 [提出问题]同学们找到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部分,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我们从宏观上看,一株成熟的植物体就是由这六大器官组成的,那么,你们知道这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吗?想不想再去尝试说出这六大器官的作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把根和叶连接起来,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叶——制造有机物; 花——凋谢后形成果实;

果实——体内有种子; 种子——长出新的幼苗。 [小结]根、茎、叶这三个器官与植物的营养有关,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这三个器官与植物的生殖有关,是生殖器官。 [讲述]器官构成了植物体的个体,那么器官又是怎样构成的呢?让我们继续探究。 (二)活动二:探究植物体器官的结构层次 [观察思考]你看到的是什么器官?它由哪些结构组成?请按照从表及里的顺序逐一说出来。[展示]蕃茄果实的剖面和叶片的纵切面。 [小结]器官由组织构成。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归纳]:归纳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讲述]根据前面植物体的研究,那么人体的结构层次是否与植物体一样呢?我们往下探究:人体的组成。 (三)活动三:探究人体的组成 [思考]人体的结构层次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人体由哪几个系统组成吗?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系统吗? [小结]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系统。系统由器官构成。系统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出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图片。 [提问]你能说出消化系统由哪些消化器官组成吗?有什么功能? [出示]胃这一器官的结构层次图片。 [讨论]胃的组成。 [讲述]胃壁由四层结构组成,分别属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讲述]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系统又由各自的器官组成,器官又由相应的组织构成,组织由细胞构成。 [小结]归纳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讲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八大系统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教案

单细胞生物 学习目标: 1.单细胞生物的特征。 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难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课前预习通过阅读课本66-69页,完成本节的基础知识并在书中作出标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只要认真看书,你一定能完成的很好! 一.单细胞动物的结构和生活 1.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有细胞,大多数生活在环境中,有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衣藻和 ,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2.观察草履: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和观察草履虫。盖上盖玻片,在下观察草履虫的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再盖上盖玻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3.草履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但这个细胞能完成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例如:通过的摆动,可以在水中旋转前进;通过在细胞质中的流动,可以消化食物;通过,可以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通过和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草履虫靠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利: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草履虫还对 有一定的作用。 2.有害:、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 ,危害渔业。 合作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认真讨论以下问题并组织好答案,形成自己的认识,做好展示点评的准备。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①酵母菌②蚯蚓③桃花④衣藻⑤眼虫⑥小白兔⑦草履虫⑧变形虫 A、①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⑦⑧ C、②③⑤⑥⑧ D、①③⑤⑦⑧ 2.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多细胞生物的组成教案

多细胞生物的组成教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第二节多细胞生物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多细胞植物植株的结构,能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通过观察人体消化 系统的结构模型,认识有人的消化系统组成 3、联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讨论得出人体结构层次 重点:描述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电教手段实验教具 绿色开花植株,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病毒除外)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经过细胞体后形成不同的组织 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1、教师出示“番茄”问:有哪些组织构成?(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 2、“番茄”在植株的生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生殖,番茄果肉为种子提供营养环境)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4、观察活动:《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 目的:识别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材料:番茄植株 教师指导:(1)学生4人一组,观察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或从下到上) 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各部分组成 (2)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器官 问: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是否同时具有六种器官 (3)使用放大镜观察番茄果实的组成情况 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加以补充说明) 绿色开花植物器官 教师根据已有知识小结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二、人体的组成 提问:(1)人体的组织有几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2)人的胃有几种组织组成?有什么功能?(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起消化作用) (3)人体内起消化作用的器官是否就一种?还有哪几种器官组成?请举例?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人的消化系统的模型: 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用具: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

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反思: 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教学建议 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和全书的最后一节,认识单个细胞也能构成一个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生物体。首先以单个细胞能否构成一个生物体的争论吸引学生的思考。再用草履虫的培养叶观察,判断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设计实验,看看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做出反应。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实际用环节介绍了更多单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如球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教学建议 身边事 1.以课本中的讨论作为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直接以“一个细胞能构成生物体么?”引发学生思考。 3.让学生取一滴水,观察水中的生物体,请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结构是怎样的?直接导入探究 竟环节中。 4.复习上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细胞的结构,说说一个细胞可否构成一个生物体呢? 探究竟 本节“探究竟”活动安排了两个大类的活动:观察和探究。观察活动又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要组织好这两个活动。 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面吸取少许液体,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即可。草履虫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不易观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方法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对草履虫生活的看法,并思考回答草履虫是不是一个生物体。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只能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但是,并不能说明它是单细胞生物,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是学生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所以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或准备好相应的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第二个观察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说出他们的理由。最后得出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能构成一个生物体。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材料让学生观察,或者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单细胞生物的存在。 教材安排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也是想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活动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把它安排在完成第一个观察活动之后进行。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小辞典”和“技能卡”的帮助下,完成探究活动。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和做实验,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探究活动,学习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实验完成后的讨论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每个小组谈谈他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还要学会评价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案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第四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学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植物体(绿色开花)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前面学习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基础上再重点学习器官、系统的概念,进而认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说前面所学知识为本节知识做好了基础;生物体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又是今后学习生物学必备的重要知识基础。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观察的能力。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让学生乐于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难点:器官和系统等概念的归纳总结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1)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人体的结构层次。 2、学生观察及教师展示所用的番茄植株,番茄果实足量,杨树叶、甘蔗茎若干 学生准备: 、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一些常见的蔬菜或水果等。 2、查询书籍或网站,搜集有关器官、系统及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等方面的资料。五、教学程序:程 序 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激疑探究新知探究新知谈谈学习收获联系 生活,迁移深化反馈练习多媒体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吗?展示一株器官齐全的番茄植株。运用在小学学到的有关知识和从生活中获得的生活经验观察辨认植物体的器官,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细胞分裂→细胞生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生物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Ⅰ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 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四、课时分配:2课时 Ⅱ教学过程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 ,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

胆创新 ,勇于探索 ,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 培养。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知识提炼 知识结构 知识提炼 (1)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完成受精。 (2)受精卵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植入到子宫内膜中,这个过程 叫着床,它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中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5)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可以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6)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可以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二、教学目标: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 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回家问妈妈几个问题。(写在生物档案夹上) ①我是从哪儿来的? ②妈妈怀孕时的感受。 ③妈妈怀孕多少个月才生下我? 五、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由森 林古猿进化来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

2.3多细胞生物体教案2

多细胞生物体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的结构层次。通过读图、实验、观看课件等活动,使学生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认识人体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多细胞生物体完成各种生命活动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初步形成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基础之上,理解器官的概念过程中,会对“一定的次序”和“一定的特殊功能”比较费解,因此教师要稍加解释。另外,学生在分析“胃、肠等为什么是器官?”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设计理念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并带有热烈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思维积极。 基于上述理论,本节采用“诱趣探究法”,教师在教学中从兴趣入手,通过诱导启发,使学生积极思维、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 知识性目标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2. 技能性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性目标 通过了解植物体和人体的构成,认识事物的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初步形成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①有花有果的番茄植株的课件(一盆花卉或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②显微镜、根尖纵切面的永久装片。 ③从微观到宏观动态展示人体结构层次的课件。 ④音乐片段:《命运交响曲》 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一座座高楼是由一块块砖石砌成的,一棵棵大树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细胞。 教师导入:那么,细胞是怎样构建这座“生命大厦”的?是不是许许多多的细胞堆砌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来探究一下多细胞生物体的奥秘。 学生状态: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教师板书:多细胞生物体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有花有果的番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说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活动:观察、回答。 教师设疑:结合“小词典”和已学知识,小组讨论:番茄果实是组织还是器官,为什么? 学生活动:自学、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番茄果皮在最外面,属于保护组织,果肉在内部、贮藏养分,属于营养组织,它们由外到内按顺序排列在一起,所以说番茄果实应属于器官。 教师引导:同学们利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植物根尖的纵切面,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根是组织还是器官?学生实验:观察、分析、推理。 学生总结:根是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及输导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行使吸收水分和养料及固着作用的结构,所以根属于器官。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理得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通过上节及本节所学知识,在笔记本上总结。

最新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最新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1:种子植物 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

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1以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_”“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_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出示讨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2:种子的萌发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1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1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念草履虫的稻草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擦镜纸、脱脂棉、解剖针、食盐、蔗糖,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已学习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它们的结构复杂,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呢? 新授 第三节单细胞生物(板书)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分布于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中,平时很难见到。看书上不同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草履虫,书本P43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澡等。 单细胞生物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怎样呢?又是怎样完成生命活动的呢? 见书P41第1节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中特点 (看书并描述) (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2、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挂图、观察)

(1)形态:像倒转的草鞋底。 (2)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 3、生命活动 (阅读、投影、填充) 运动:纤毛摆动 营养: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缩泡、表膜 呼吸:表膜 生殖:细胞分裂 思考(投影)简答: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不仅依靠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完成《生物实验》P17探究报告1~4) 指导1、学生2—3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的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例如,草履虫能够对某种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 3、参照4—7,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 (提出建议并巡回指导) 学生探究 (1)制作临时装片 教师建议放少许棉花,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2)对照书本P41图,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 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假设和实验设计进行探究。 (3)注意点:(a)若用化学物质注意量小且颗粒细。 (b)若探究光注意遮光后,再观察,动作要迅速。 (c)观察时物镜不碰到载玻片上的液滴。

多细胞生物的组成

第二节多细胞生物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多细胞植物植株的结构,能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通过观察人体消化 系统的结构模型,认识有人的消化系统组成 3、联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讨论得出人体结构层次 重点:描述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电教手段实验教具 绿色开花植株,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病毒除外)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经过细胞体后形成不同的组织 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1、教师出示“番茄”问:有哪些组织构成?(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 2、“番茄”在植株的生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生殖,番茄果肉为种子提供营养环境) 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4、观察活动:《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 目的:识别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材料:番茄植株 教师指导:(1)学生4人一组,观察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或从下到上)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各部分组成 (2)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器官 问: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是否同时具有六种器官 (3)使用放大镜观察番茄果实的组成情况 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加以补充说明)

绿色开花植物器官 教师根据已有知识小结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二、人体的组成 提问:(1)人体的组织有几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人的胃有几种组织组成?有什么功能?(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起消化作用) (3)人体起消化作用的器官是否就一种?还有哪几种器官组成?请举例?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人的消化系统的模型: 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等 (4)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结构叫做系统。 教师小结: 上述起消化作用的系统,叫做消化系统,人体中,还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等,每个系统都由一系列的器官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人类的各个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问题:多细胞植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异同? 课堂小结: 本课重点学习:(1)通过观察,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通过消化系统的学习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 (3)能够辩别植物体与人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作业:课本P40 1(1)(2)2(1)(2)(3)

生物《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下)

第3节单细胞的生物体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例如:疟疾。(教师提前布置)。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大家一起来欣赏同学的表演吧! 师:早就听说咱班有一些同学具有表演天赋。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同学们,尽情发挥你的才华吧! 生:活跃,产生表现的欲望。 小品:患者得了疟疾,实习医生误诊为感冒,家属与医生发生争执,对医生不满。家属要求医生解释病因,实习医生解释不清。提出问题:疟疾的病因是什么?疟原虫是什么样的生物? 二、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师:这组同学表演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进入到了角色之中。谁能帮助这位医生和患者家属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这个患者得的是疟疾。疟疾的症状是拉肚子。疟疾的病因是由于人们不讲究饮食卫生而引起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听我奶奶说过,疟疾的症状是间歇性的发冷和发热。但是具体的病因我就不知道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疟疾有或多或少地了解。那么,到底疟疾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疟疾的病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打开计算机进入到校园网上查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老师会帮助你。 生:操作计算机,利用校园网络解决问题。一段时间以后。 师: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在查找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你们查到的知识跟大家做一下交流。 生:我查到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而引起的。 生:我还查找到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主要营寄生生活。生:我找到在我国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最为常见,有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即疟原虫由寄生于疟蚊的消化道而进入人的血液,寄生于人的肝细胞、红细胞中。疟原虫对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地破坏红细胞,使血液中血红蛋白严重减少而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也能伤害脑组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生:我查到疟原虫主要由按蚊叮咬来传播的,所以在到达疟区后,预防疟疾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驱除蚊虫叮咬,其次才是药物治疗或预防。但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用于疟疾预防。 生:我查到万一发病,可以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如双氢青蒿素)或其他药物(如奎宁、HALFAN等)药物。 生:我查到单细胞生物还有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等。 生: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酵母。啤酒酵母是常见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关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代谢途径,也是发酵糖类产生乙醇和许多有机酸、酶制剂的材料。 生: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饵料。 生: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能吞食43 000个细菌。生:我查到在单细胞生物中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人体内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用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习难点: 植物的营养、呼吸、排除废物。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生物视频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智能机器人做操、跳舞、与人交流,学生观看、思考。教师提问: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学生回答:不是。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二)讲授新课 1.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 教师讲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观察?学生总结:①应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②观察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等原则;③观察越细致越接近真实;④合作交流能综合各种信息,更快的获知真相。 让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提问:这段描写中鲁迅先生观察到了多少种生物?用到了哪些感官?怎样才能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呢?阅读后回答,学生总结出科学的观察应该是:①有明确的目的;②观察使要细致、全面、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③对长时期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④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过渡:学习了如何记性科学的观察你,下面我们就一起试试吧! 2.什么是生物 观察比较多媒体课件中提供图片(鸭子、铅笔、汽车、仙人掌),找出它们的不同 之处。 分组活动,小组长做记录。小组长陈述本组的发现。 3.生物的特征 ①教师出示图I-1,I-2,I -5图片中的阳光下生长的小麦,捕食大马哈鱼的海豚,猎 豹追赶羚羊等都是生命现象,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②教师提问: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学 生回答: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教师提问: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学生回答: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教师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陈述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 ③教师提问: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请举例加以说明。学生回答: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图I-3)。教师: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呼吸吗?学生:植物也呼吸,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容易使人憋闷,贮存白 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 ④教师讲述: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 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而夜晚正好相反。人是有生命的,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请大家看图I-4 。学生讨论后组长回答: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教师提问:那么植物呢?也是出汗、排尿吗?学生回答: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 ⑤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I-6 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1回答:“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它会合起来。”学生2回答:“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例如,人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学生3回答说:“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教师讲解:这些都属于应激性。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 ⑥教师出示I-7种子的萌发和I-9在生长的蘑菇图片,以及I-8破壳而出的幼鳄图,学生讨论。讨论后回答。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学生2回答说:“生物还 可以繁殖。”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想一想动物、植物、细菌怎 样繁殖。学生思考后回答。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⑦请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 征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有。例如,图片中的猎豹,它有情感,也要呼吸,也要营养,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