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油池基本详情

隔油池基本详情

隔油池基本详情
隔油池基本详情

一、含油废水的来源、油的状态及含油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一)、来源

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工业及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含油废水为其主要来源。

石油工业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等过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来自带水原油的分离水、钻井提钻时的设备冲洗水、井场及油罐区的地面降水等。

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装置的油水分离过程以及油品、设备的洗涤、冲洗过程。

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焦化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焦炉气的冷凝水、洗煤气水和各种贮罐的排水等。

(二)、状态

含油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其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焦化厂或煤气发生站排出的重质焦油的比重可高达1.1。

油通常有四种状态:

(1)呈悬浮状态的可浮油这种油珠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μm。易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如把含油废水放在桶中静沉,有些油滴就会慢慢浮升到水面上,这些油滴的粒径较大,可以依靠油水比重差而从水中分离出来,对于石油炼厂废水而言,这种状态的油一般占废水中含油量的60%~80%左右。

(2)分散油油珠粒径一般为10~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水中,不稳定,静置一定时间后往往形成浮油。

(3)呈乳化状态的乳化油油珠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0.2μm。往往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使油珠成为稳定的乳化液。这些非常细小的油滴,即使静沉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仍然悬浮在水中。这种状态的油滴不能用静沉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这是由于乳化油油滴表面上有一层由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如果能消除乳化剂的作用,乳化油即可转化为可浮油,这叫破乳。乳化油经过破乳之后,就能用沉淀法来分离。

(4)呈溶解状态的溶解油,油珠粒径比乳化油还小,有的可小到同nm,是溶于水的油微粒。

(三)、对环境的危害

油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水体的严重影响。

油田含油废水浸入土壤孔隙间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致使空气、水分及肥料均不能渗入土中,破坏土层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为此,我国在1985年颁布的“B5084—19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在一、二类灌区对水质的要求,石油类含量均不得大于10mg/L(广东省石油类一、二级排放标准均为5.0mg/L)。含油废水(特别是可浮油)排入水体后将在水面上产生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使水生生物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而死亡。在滩涂还会影响养殖和利用。有资料表明,向水面排放一吨油品,即可形成5×106m2的油膜。

含油废水排人城市沟道,对沟道、附属设备及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生物处理法时,一般规定石油和焦油的含量不超过50mg/L。

二、除油装置

(一)、隔油池

隔油池的作用是利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构筑物。隔油池能去除污水中处于漂浮和粗分散状态的密度小于1.0的石油类物质,而对处于乳化、溶解及分散状态的油类几乎不起作用。其基本要求如下:

(1)隔油池必须同时具备收油和排泥措施。

(2)隔油池应密闭或加活动盖板,以防止油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起到防雨和保温的作用。

(3)寒冷地区的隔油池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寒措施,以防止污油凝固。为确保污油流动顺畅,可在集油管及污油输送管下设热源为蒸汽的加热器。

(4)隔油池四周一定范围内要确定为禁火区,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其他消防手段。隔油池内防火一般采用蒸汽,通常是在池顶盖以下200mm处沿池壁设一圈蒸汽消防管道。

(5)隔油池附近地区要有蒸汽管道接头,以便接通临时蒸汽扑灭火灾,或在冬季气温低时因污油凝固引起管道堵塞或池壁等处粘挂污油时清理管道或污油。

隔油池的收油装置一般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固定式集油管收油。固定式集油管设在隔油池的出水口附近,其中心线标高一般在设计水位以下60mm,距池顶高度要超过500mm。固定式集油管一般由直径为300mm的钢管制成,由蜗轮蜗杆作为传动系统,既可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但转动范围要注意不超过40°。集油管收油开口弧长为集油

管横断面60°所对应的弧长,平时切口向上,当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集油管绕轴线转动,使切口浸入水面浮油层之下,然后浮油溢入集油管并沿集油管流到集油池。小型隔油池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收油。

(2)移动式收油装置收油。当隔油池面积较大且无刮油设施时,可根据浮油的漂浮和分布情况,使用移动式收油装置灵活地移动收油,而且移动式收油装置的出油堰标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移动式收油装置使用疏水亲油性质的吸油带在水中运转,将浮油带出水面后,进入移动式收油装置的挤压板把油挤到集油槽内,吸油带再进入池中吸取浮油。

(3)自动收油罩收油。隔油池分离段没有集油管或集油管效果不好时,可安装自动收油罩收油。要根据回收油品的性质和对其含水率的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出油堰口标高和自动收油罩的安装位置。

(4)刮油机刮油。大型隔油池通常使用刮油机将浮油刮到集油管,刮油机的形式和气浮池刮渣机相同,有时和刮泥同时进行成为刮油刮泥机。平流式隔油池刮油刮泥机设置在分离段,刮油刮泥机将浮油和沉泥分别刮到出水端和进水端,因此需要整池安装。斜板隔油池则只在分离段设刮油机,其排泥一般采用斗式重力排泥。

(二)、隔油池的型式与构造

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与斜流式两种型式。

1、平流式隔油池

(图2-19)为典型的平流式隔油池。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与平流式沉淀池在构造上基本相同。

废水从池子的一端流人池子,以较低的水平流速(2~5mm/s)流经池子,流动过程中,密度小于水的油粒上升到水面,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杂质沉于池底,水从池子的另一端流出。在隔油池的出水端设置集油管。集油管一般用直径200~300的钢管制成,沿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弧宽为60o或90o的槽口。集油管可以绕轴线转动。排油时将集油管的开槽方向转向水平面以下以收集浮油,并将浮油导出池外。为了能及时排油及排除底泥,在大型隔油池还应设置刮油刮泥机。刮油刮泥机的刮板移动速度一般应与池中流速相近,以减少对水流的影响。收集在排泥斗中的污泥由设在池底的排泥管借助静水压力排走。隔油池的池底构造与沉淀池相同。

平流式隔油池表面一般设置盖板,除便于冬季保持浮渣的温度,从而保持它的流动性外,同时还可以防火与防雨。在寒冷地区还应在池内设置加温管,以便必要时加温。

平流式隔油池的特点是构造简单、便于运行管理、油水分离效果稳定。有资料表明,平流式隔油池可以去除的最小油滴直径为100~150um,相应的上升速度不高于0.9mm/s。

2、斜板式隔油池

(图2-20)示斜板式隔油池。这种型式的隔油池可分离油滴的最小直径约为60um,相应的上升速度约为0.2mm/s。含油废水在斜板式隔油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30min,为平流式隔油池的1/4—

1/2。

隔油池的浮渣,以油为主,也含有水分和一些固体杂质。对石油工业废水,含水率有时可高达50%,其它杂质一般在1%一20%左右。

仅仅依靠油滴与水的密度差产生上浮而进行油、水分离,油的去除效率一般为70%~80%左右,隔油池的出水仍含有一定数量的乳化油和附着在悬浮固体上的油分,一般较难降到排放标准以下。

气浮法分离油、水的效果较好,出水中含油量一般可小于20mg/L。

对于铁路运输、化工等行业使用的小型隔油池,其撇油装置是依靠水与油的密度差形成液位差而达到自动撇油的目的。

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与平流式沉淀池基本相似,按表面负荷设计时,一般采用1.2m3/m2·h;按停留时间设计时,一般采用2h。

3、小型隔油池

用于处理小水量的含油废水,有多种池型,图1和图2所示为常见的两种。前者用于公共食堂、汽车库及其他含有少量油脂的废水处理。这种形式已有标准图(S217-8-6)。池内水流流速一般为0.002~0.01m/s ,食用油废水一般不大于0.005m/s ,停留时间为0.5~1.0min 。废油和沉淀物定期人工清除。后者用于处理含汽油、柴油、煤油等废水。废水经隔油后,再经焦炭过器进一步除油。池内设有浮子撇油器排除废油,浮子撇油器如图3所示。池内水平流速0.002~0.01m/s ,排油周期一般5~10d 。

(三)除油罐

除油罐为油田废水处理的主要除没装置。它可除去浮油和分散油。

三、新型隔油池

(一)、概述

目前国内大多数含油污水中均含有较多的漂浮物、悬浮物,有的甚至还含有大量的泥沙、剩余饭菜等杂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使智能型油水分离器中用于自动排油的探头和电磁阀失灵,甚至堵塞电磁阀。

为此,研制出了新一代适合中国国情的WYF 型无动力油水分离器,使之彻底实现了无须用电,只需定期排油即可,因而节省投资,减少了运转费用与维护费用,特别适用于饮食业等排水量较小、油脂及杂质含量高的场所。 (二)、适用范围

可广泛用于宾馆、饭店、食堂、食品加工厂等含动植物油废水的处理,也适用于油田、石油化工、船舶、加油站、机械加工制造、以及炼焦等含矿物油的工业废水的处理,还可以与其他水处理装置配套使用。

(三)、工作原理

含油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即会形成所谓的“地沟油”,对排水设备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会造成影响,流入到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混合污

水的含油浓度,通常不能大于30~50mg/L,否则将

直接影响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正常代谢过程。

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

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

通过对WYF型无动力油水分离器内部结构的巧

妙设计,根据浅池沉淀理论,应用异向流分离原理以

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系,使污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

过程中,流速降低,水流向下,油珠上浮,确保在无

动力的前提下,在含油污水大流量不间断同步(油水

同速即相对紊流)流经该产品特殊装置的瞬间,油珠

借助污水高速流动时的动能,连续碰撞,由小变大,

由此加速运动,使不同比重的油与水分流、分层和分

离,最终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实践证明,该产品可

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污水

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甚至可

达到二级标准(15mg/L)。

(四)、WYF型无动力油水分离器特点:

a、技术含量高:由于采用浅池沉淀理论以及异

向流分离原理和湍流边界层原理,提高了单位池容的

分离表面,使油水分离的效果大大地得到提高,缩短

了废水停留时间,大大减小了设备容积,节省占地面

积与造价。

b、不用电、无动力、省费用:只利用污水流经

装置时形成的液位差,轻松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WYF

型无动力油水分离器在工艺原理和结构设计上均有

不少独到之处,因而工作可靠,体积小,使用寿命极

长,不需添加任何试剂和药品,无二次污染。

c、按装维护简单方便:只要接上进水管、出水

管就能使用,可方便地按装于洗菜盆、刷锅盆、灶台

下方,无需专人运转维护,只需定期排油即可。

d、适用于一切油种,进油浓度不受限制:可广

泛使用于含有天然石油和石油产品、焦油和焦油分馏

物、动植物油和羊毛脂等的废水处理工程之中,特别

适用于饮食业含油废水的处理。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三、设计容 1、隔油池 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废水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而相对密度大于 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

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 ,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 ,底宽不小于0.4m ,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隔油池的进水一端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出水端采用溢流堰。 由于受到刮油机规格的限制,隔油池的每格间的宽度一般为6.0,4.5 ,3.0,2.5,2.0几种。 这种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这种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1.5-2h),水平流速为2-5mm/s 。由于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池的容积较大,排泥困难,其可能取出的粒径最小为100-150μm 。 进水管 配水槽 进水阀 链带式刮油刮泥机 集油管 出水槽 出水管 图1-2平流式隔油池结构示意图

沉淀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用沉淀池的类型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见表3—3。

隔油池基本详情

一、含油废水的来源、油的状态及含油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一)、来源 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工业及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含油废水为其主要来源。 石油工业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等过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来自带水原油的分离水、钻井提钻时的设备冲洗水、井场及油罐区的地面降水等。 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装置的油水分离过程以及油品、设备的洗涤、冲洗过程。 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焦化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焦炉气的冷凝水、洗煤气水和各种贮罐的排水等。 (二)、状态 含油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其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焦化厂或煤气发生站排出的重质焦油的比重可高达1.1。 油通常有四种状态: (1)呈悬浮状态的可浮油这种油珠粒径较大,一般大于100μm。易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如把含油废水放在桶中静沉,有些油滴就会慢慢浮升到水面上,这些油滴的粒径较大,可以依靠油水比重差而从水中分离出来,对于石油炼厂废水而言,这种状态的油一般占废水中含油量的60%~80%左右。 (2)分散油油珠粒径一般为10~100μ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水中,不稳定,静置一定时间后往往形成浮油。 (3)呈乳化状态的乳化油油珠粒径小于10μm,一般为0.1~0.2μm。往往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使油珠成为稳定的乳化液。这些非常细小的油滴,即使静沉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仍然悬浮在水中。这种状态的油滴不能用静沉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这是由于乳化油油滴表面上有一层由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如果能消除乳化剂的作用,乳化油即可转化为可浮油,这叫破乳。乳化油经过破乳之后,就能用沉淀法来分离。 (4)呈溶解状态的溶解油,油珠粒径比乳化油还小,有的可小到同nm,是溶于水的油微粒。 (三)、对环境的危害 油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水体的严重影响。 油田含油废水浸入土壤孔隙间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致使空气、水分及肥料均不能渗入土中,破坏土层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为此,我国在1985年颁布的“B5084—19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在一、二类灌区对水质的要求,石油类含量均不得大于10mg/L(广东省石油类一、二级排放标准均为5.0mg/L)。含油废水(特别是可浮油)排入水体后将在水面上产生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使水生生物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而死亡。在滩涂还会影响养殖和利用。有资料表明,向水面排放一吨油品,即可形成5×106m2的油膜。 含油废水排人城市沟道,对沟道、附属设备及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生物处理法时,一般规定石油和焦油的含量不超过50mg/L。 二、除油装置 (一)、隔油池 隔油池的作用是利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含油废水中可浮性油类物质的构筑物。隔油池能去除污水中处于漂浮和粗分散状态的密度小于1.0的石油类物质,而对处于乳化、溶解及分散状态的油类几乎不起作用。其基本要求如下: (1)隔油池必须同时具备收油和排泥措施。 (2)隔油池应密闭或加活动盖板,以防止油气对环境的污染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起到防雨和保温的作用。 (3)寒冷地区的隔油池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寒措施,以防止污油凝固。为确保污油流动顺畅,可在集油管及污油输送管下设热源为蒸汽的加热器。 (4)隔油池四周一定范围内要确定为禁火区,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其他消防手段。隔油池内防火一般采用蒸汽,通常是在池顶盖以下200mm处沿池壁设一圈蒸汽消防管道。 (5)隔油池附近地区要有蒸汽管道接头,以便接通临时蒸汽扑灭火灾,或在冬季气温低时因污油凝固引起管道堵塞或池壁等处粘挂污油时清理管道或污油。 隔油池的收油装置一般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固定式集油管收油。固定式集油管设在隔油池的出水口附近,其中心线标高一般在设计水位以下60mm,距池顶高度要超过500mm。固定式集油管一般由直径为300mm的钢管制成,由蜗轮蜗杆作为传动系统,既可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但转动范围要注意不超过40°。集油管收油开口弧长为集油

隔油池计算

隔油池设计计算(平流式) 1.设计参数Q=100m3/d 1)停留时间T : 1.5~2h 2)水平流速V:2~5mm/s 3)每格宽度 B:2m、2.5m、3m、4.5m、6m 4)标高≥0.3m,工作水深h2 为1.5~2m 5)隔油池尺寸比例:单格长宽比(L/B)≥4 深宽比(h2 /B)≥0.4 6)隔油池上层油层厚度≤0.25m 7)除油效率一般在60%以上,出水含油量为100~200mg/L 2.设计计算Q=5m3/h (1)污水中油珠设计上浮速度 斯托克斯公式 式中: u—为静水中相应于直径为d的油珠的上浮流速(一般不大于3m/ h),cm/s; β—水中悬浮杂质碰撞引起的阻力系数,当悬浮物浓度为c时,,一般可取β=0.95; d—油滴粒径(可以上浮的油滴的最小粒径),cm; g—重力加速度,g=981cm/s2 ; μ—水的绝对粘度,Pa.s; φ—实际油珠非球形的形状修正系数,一般可取φ=1.0; ρy,ρ0—水和油珠的密度,g/cm3; β=0.95 g=981cm/s2 d=100μm ρy=0.9989 g/cm3 ρ0=0.92g/cm3(25℃) μ=0.0098 g/cm3 (2)隔油池地表面积 式中 A—隔油池表面面积,m2; Q—设计中的含油废水流量,m3/h a—隔油池表面修正系数 按照一般公式求出的隔油池表面面积一般往往偏小,这是因为实际的隔油池容积利用率不是100%,而且又要受水流紊动的影响,因此要乘如一个大于1的系数α。 予以矫正。Α值与系数ν/u有关,可由表1查得。

今 u ==7.5,由下表 表面积修正系数α与速度比ν/u 的关系 ν/u 20 15 10 6 3 α 1.74 1.64 1.44 1.37 1.28 取α=1.44 横断面 式中:A 0—隔油池水流横断面面积,m 2。 有效水深 式中 h 2—隔油池有效水深,m ; B —隔油池每格宽,m 。 有效长度

沉淀池设计与计算

第六节、普通沉淀池 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又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型式。 普通沉淀池可分为入流区、沉降区、出流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功能区。入流区和出流区的作用是进行配水和集水,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过流断面上,为提高容积利用、系数和固体颗粒的沉降提供尽可能稳定的水力条件。沉降区是可沉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泥渣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缓冲层是分隔沉降区和污泥区的水层,防止泥渣受水流冲刷而重新浮起。以上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能力和沉降效率。 一、平流沉淀池 在平流沉淀池内,水是按水平方向流过沉降区并完成沉降过程的。图3-16是没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废水由进水槽经淹没孔口进入池内。在孔口后面设有挡板或穿孔整流墙,用来消能稳流,使进水沿过流断面均匀分布。在沉淀池末端没有溢流堰(或淹没孔口)和集水槽,澄清水溢过堰口,经集水槽排出。在溢流堰前也设有挡板,用以阻隔浮渣,浮渣通过可转动的排演管收集和排除。池体下部靠进水端有泥斗,斗壁倾角为50°~60°,池底以0.01~0.02的坡度坡向泥斗。当刮泥机的链带由电机驱动缓慢转动时,嵌在链带上的刮泥板就将池底的沉泥向前推入泥斗,而位于水面的刮板则将浮渣推向池尾的排渣管。泥斗内设有排泥管,开启排泥阀时,泥渣便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由排泥管排出池外。[显示图片] 链带式刮泥机的缺点是链带的支承和驱动件都浸没于水中,易锈蚀,难保养。为此,可改用桥式行车刮泥机,这种刮泥机不但运行灵活,而且保养维修都比较方便。对于较小的平流沉淀池,也可以不设刮泥设备,而在沿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泥斗,每个泥斗各自单独排泥,既不相互干扰,也有利于保证污泥浓度。 沉淀池的设计包括功能构造设计和结构尺寸设计。前者是指确定各功能分区构件的结构形式,以满足各自功能的实现;后者是指确定沉淀池的整体尺寸和各构件的相对位置。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沉降分离面积:有结构合理的人流相出流放置能均匀布水和集水;有尺寸适宝、性能良好的污泥和浮渣的收集和排放设备。 进行沉淀池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废水流量、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和性质以及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因此,必须确定有关设计参数,其中包括沉降效率、沉降速度(或表面负荷)、沉降时间、水在池内的平均流速以及泥渣容重和含水率等。这些参数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取得;若无条件,也可根据相似的运行资料,因地制宜地选用经验数据。以-萨按功能分区介绍设计和计算方法。 1.入流区和出流区的设计 入流和出流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废水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沉降区的各个过流断面,既有利于沉降,也使出水中不挟带过多的悬浮物。

隔油池设计体积计算

精心整理隔油池技术资料 隔油器(隔油池) 所谓隔油器(隔油池),就是餐饮行业排放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一种专用设施。 隔油器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器、碳钢防腐隔油器、碳钢喷塑隔油器,玻璃钢隔油器。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器、地埋式隔油器、吊装式隔油器。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器、管道式隔油器。龙康隔油器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器、自动隔油器,自动刮油隔油器,带气浮自动刮油隔油器。 按有格栅分为:机械隔格栅隔油器,普通格栅隔油器。龙康隔油池 主要原理:含油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其内部分为三个隔档,提高了油水分离功能,应用导流分离原理以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系,使废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过程中,流速降低,通过增加过水断面从而降低流速(≤0.005m/s),增加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使整个过水断面能够匀速流过。出水区的构造也充分考虑了水流均匀性问题以及防臭防虹吸等措施。实践证明,该产品可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 国内餐饮业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龙康隔油器 隔油池是国内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的原理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将油脂自然分离出来。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处理的污水中的油脂的具体状态有关系,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隔油池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但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和经济上的原因,业主经常采用简陋的设计,这样隔油效率很低。更何况一些小餐饮店,根本就没有安装隔油设备,餐饮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所以,隔油池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办法对油脂和悬浮物质的进行有效的去除。处理油脂,还有一种办法是气浮,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到99%,但是,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国内餐饮业者难以实际的运用,只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混凝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到污水中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下来。该方法是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去除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生物处理、电解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切效果还是没有得到公认。 餐饮业污水的指标和城市管网接纳标准 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餐饮业污水一般的指标如下: COD900--2500mg/L FOG500--1500mg/L SS500--1500mg/L COD500mg/L FOG100mg/L SS500mg/L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例题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已知设计水量Q=300000m 3/d 。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2.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2)单池容积W (3)单池池面积F (4)池深H (5)池长L (6)池宽B 1.Q=300000m 3/d=12500m 3/h=3.472 m 3/s ,沉淀时间t=2h ,面积负荷u 0‘=40m 3/ (m 2.d ),沉淀池个数 n=6个。 2.设计计算 (1)池容积W W=Qt=12500?2=25000m 3 (2)单池容积W W 1=7.41666 25000==n W m 3 (3)单池池面积F F=12504050000'0 ==u Q m 2 (4)池深H 33.31250 7.41661===F W H m (5)池长L 水平流速取v=10mm/s ,则池长 L=3.6vt=3.6?10?2=72m (6)池宽B (7)校核长宽比 (8)校核长深比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10)出水渠 (11)排泥设施

B 1=4.1772 1250==L F m 采用17.8m 。沉淀池的池壁厚采用300mm ,则沉淀池宽度为18.4m,与絮凝池吻合。 (7)校核长宽比 4045.48 .1772>==B L (8)校核长深比 106.2133 .372>==H L (9)进水穿孔花墙设计 ①沉淀池进口处用砖砌穿孔墙布水,墙长17.8m ,超高取0.3m ,积泥高度取0.1m ,则墙高3.73m. ②穿孔花墙孔洞总面积A 孔洞处流速采用v 0=0.24m/s ,则 A=41.224 .036003.208336000=?=v Q m 2 ③孔洞个数N 孔洞采用矩形,尺寸为15cm ?18cm ,则 N=903.8918 .015.041.218.015.0≈=?=?A 个。 则孔洞实际流速为: 238.018.015.09036003.208318.015.0'0=???=??= N Q v m/s ④孔洞布置 1.孔孔布置成6排,每排孔洞数为90÷6=15个 2.水平方向孔洞间净距取1m,即4块砖的长度,则所占的宽度为: 0.18?15+1?15=17.7m ,剩余宽度17.8-17.6=0.2m ,均分在各灰缝中。 3.垂直方向孔洞净距取0.378m ,即6块砖厚。最上一排孔洞的淹没水深为162mm ,则孔洞的分布高度为: H=6?0.15+6?0.378+162=3.33mm (10)出水渠 ①采用矩形薄壁堰出水

隔油池的原理和特点——今誉源

1、自动刮油 当隔油器内的油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机械刮油系统即自动工作,将浮油刮入集油槽, 并流入外面的储油桶,待储油桶装满之后,定时取走。 2、气浮装置 厨用隔油器的隔油区内设置了气浮装置。气浮装置是由微型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器组成。目的是使隔油区内污水中的油脂附着在极微小的气泡上而迅速上浮,最终浮出水面。当浮 油层达到一定高度时,自动刮油系统便将其刮入集油槽内,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3、加温系统 为防止冬季动物油凝固而影响隔油、刮油效果,我公司提供的自动刮油隔油器,在集 油区还设置了加温器,以保证油脂在低温下不会凝固成块,更利于油脂的排出。 我公司提供的厨用隔油器,具有适应性强,安装极为方便,清洗容易,除油效果好, 还具有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廉的显著特点,从而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 使用范围: 自动隔油池广泛应用于各类宾馆、饭店、高级招待所及营业性餐厅所属厨房排水管隔 油池清污之用,是厨房必备的隔油设备, 工作原理: 厨用隔油器的隔油区内设置了气浮装置。气浮装置是由微型鼓风机和微孔曝气器组成。目的是使隔油区内污水中的油脂附着在极微小的气泡上而迅速上浮,最终浮出水面。当 隔油器内的油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机械刮油系统即自动工作,将浮油刮入集油槽,并流入 外面的储油桶,待储油桶装满之后,定时取走,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1、隔油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和不锈钢两种 2、隔油器按进水方式分为明沟式和管道式 3、隔油器按安装位置分为地上式、吊装式和埋设式 4、订货时应说明材质、规格、I值、进出水方向 5、我厂可根据用户要求制作非标尺寸,当选用非标尺寸时,进出水方向及大小由选 用人确定,订货时应说明 6、如遇设计秒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多台分置或多台并联的方式 7、根据用户要求还可增加自动格栏系统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沉淀池的一种类型。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池子的前部的污泥设计。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使用较广泛,但占地面积大。常用于处理水量大于150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 利用悬浮颗粒的重力作用来分离固体颗粒的设备称为沉淀池。平流沉淀池是一个底面为长方形的钢筋混凝土或是砖砌的、用以进行混凝反应和沉淀处理的水池。其特点是构造简单、造价较低、操作方便和净水效果稳定。 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示图 进水区 进水区也是平流沉淀池的混合反应区,原水与混凝剂在此混合,并起反应,形成絮凝体,然后进入沉淀池,此外由于断面突然扩大,流速骤降,絮凝体藉自重而不断沉降。进水区就是为了防止水流干扰,使进水均匀的分布在沉淀池的整个断面,并使流速不致太大,以免矾花破碎。 沉淀区 沉淀区的作用是使悬浮物沉降。

出水区 沉淀后的水应从出水区均匀,不能跑“矾花”。 存泥区和排泥 存泥区是为存积下沉的泥,另一方面是供排泥用。为了排泥,沉淀池底部可采用斗形底,可采取穿孔排泥和机械虹吸排泥等形式。 平流式沉淀池 优点 1、处理水量大小不限,沉淀效果好。 2、对水量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3、平面布置紧凑,施工方便,造价低。 缺点 1、进、出水配水不易均匀。 2、多斗排泥时,每个斗均需设置排泥管(阀),手动操作,工作繁杂,采用机械刮泥时容易锈蚀。 1、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2、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均可采用。

平流式沉淀池常用的排泥设备 1、混凝沉淀时,出水浊度宜<10mg/L,特殊情况≤15mg/L。 2、池数或分隔数一般不少于2。 3、沉淀时间一般为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或高浊度水时可适当延长。 4、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为0.3~0.5m。 6、池的长宽比应≥4,每隔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8m,最大为15m,当采用虹吸式或泵吸式行车机械排泥时,池子分格宽度还应结合桁架的宽度(8、10、12、14、16、18、20m)。 7、池长深比应≥10。 8、进水区采用穿孔花墙配水时,穿孔墙距进水墙池壁的距离应≥1~2m,同时在沉淀面以上 0. 3~0.5m 处至池底部分的墙不设孔眼。 9、采用穿孔墙配水或溢流堰集水,溢流率可采用500 m3/(m?d)。 10、池泄空时间一般≤6h。 11、雷诺数一般为4000~15000,弗劳德数一般为1×10-4~1×10-5。

隔油池的作用与内部清理

隔油池的作用与内部清理 隔油池的作用 所谓隔油池,就是将食堂排放出含大量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专用池。 隔油池的作用: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油水分离,杂物与水分离的目的。用集油管汇集排除或人工自行排除。分离开的杂物和油脂要定期清淘,定期检查维修。因为食堂的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头发丝、破布条、装修的残渣,杂物(菜叶、米饭粒等)和油脂易腐烂发臭会堵塞排污管道,尤其是油脂,容易附着在排污管道内壁上,形成垢体,越基越厚,很难清理,冬天气温较低,油脂易凝固,日久累积管道流通不畅或堵死。为了保障排污管道的正常使用,餐厅必须安装隔油池。隔油池定期清理,才可以保证隔油池的正常使用。油水分离器其工作原理:隔油池主要由两槽'三槽'四槽分别组成,当厨房排水流到第一槽时,杂物框将其中的固体杂物(菜叶等)截流除去,进入第二槽后,利用油水密度差使油水分离。废水沿第二槽隔油板向下流动,进入第三槽后从物理装置净化流出,再经出水管收集排出。第二槽中的油珠颗粒物沿隔油板集聚向上漂浮流动,始终浮在隔油池的第二槽内,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 隔油池的分类 隔油池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池、碳钢防腐隔油池、碳钢喷塑隔油池。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池、地埋式隔油池、吊装式隔油池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池、管道式隔油池。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池、自动隔油池。 隔油池内部清理注意事项 ①隔油池内部清理必须在无废水排入隔油池及断电情况下进行,清理时需释放隔油池内酸臭气体,必要时可采用抽风机,清理时隔油池外需设置一人进行看护; ②清理隔油池池内时应小心谨慎,防滑防坠,处理油脂废物时请勿乱扔乱放,以免污染周边环境; ③当清理体积较大或地下隔油池时,应安置警告牌或护栏,以确保安全; ④清理后迅速把隔油池的盖板盖好,并用消毒剂清洁周围环境; ⑤清理出来的废物应小心密封,然后和其他厨房废物一起处置; ⑥不可将隔油池废物弃置于厕所、雨水口、明渠或沙井内,以免造成堵塞。 隔油池的设计依据 1、食堂及餐厅的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污水管道。 2、污水流量应按设计秒流量计算。 3、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的流速不得大于0.005m/s。 4、含食用油污水在池水的停留时间为2~10min。 5、人工除油的隔油池内存油部分的容积不得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 6、隔油池应设活动盖板。进水管应考虑有清通的可能。 7、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得小于0.6m。

隔油池计算方法及图集

隔油池的计算方法及图集 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隔油池设计与计算如下 4.8.1 职工食堂和营业餐厅的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后方许排入污水管道。 4.8.2 隔油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水流量应按设计秒流量计算; 2 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的流速不得大于0.005m/s; 3 含食用油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t宜为2~10min; 4有效容积V=60Qt(Q为最大设计秒流量) 5人工除油的隔油池内存油部分的容积,不得小于该池有效容积的25%; 6 隔油池应设活动盖板。进水管应考虑有清通的可能; 7 隔油池出水管管底至池底的深度,不得小于0.6m。 国家标准图的隔油池有4种,这里按污水设计秒流量选用,均不考虑池顶过车。 隔油池选型的数据取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小型排水构筑物》04S519,每座隔油池所承担的污水最大设计秒流量应在0.01L/s~4.80L/s。 实际水量的确定一般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①餐厅、酒楼、大排档、西餐、粥粉面店、甜炖品店等对外营业的餐厅。 按照0.16m3/座?次、一天营业10个小时计算(每一餐营运时间约3到3.5个小时)。例如,某酒家一共设200个餐座,一天设3餐,则其一天的水量为0.16×200×3

=96m3/天。每小时的水量为96÷10=9.6m3/h。 ②企业内部职工食堂,按照0.05m3/人?次计、按一天10小时计算。如某食堂供应三餐,职工人数为100人,则其处理水量为0.05×100×3÷10=1.5m3/h。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处理工艺及设备时所根据的设计水量是在上述的实际水量基础上再乘以一个1.2~1.5的系数。 集油管一般用直径200~300的钢管制成,沿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弧宽为60º或90º的槽口。集油管可以绕轴线转动。排油时将集油管的开槽方向转向水平面以下以收集浮油,并将浮油导出池外。为了能及时排油及排除底泥,在大型隔油池还应设置刮油刮泥机。刮油刮泥机的刮板移动速度一般应与池中流速相近,以减少对水流的影响。收集在排泥斗中的污泥由设在池底的排泥管借助静水压力排走。隔油池的池底构造与沉淀池相同。

平流式沉淀池

第一章总论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工艺设计及部分构筑物设计计算,设计要求如下: (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流程图,并说明理由;给出设计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2)给出所要求单个构筑物结构设计,并设计计算,给出设计图。包括平面图、A- A、B- B、高程图以及工艺流程图。 2、处理工艺流程 来自于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后,通过剂量槽后,经过泵提升后进入三级污水处理厂,经三级污水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出水进入城市工业用水管道。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污水处理水量与水质 进入水处理厂的城市中水的水量与水质为: 设计流量:日处理废水50000m3 中水水质:PH值~7.0

水温4.5~25℃ ≤ 50 mg/L COD Cr ≤ 20 mg/L BOD 5 SS ≤ 250 mg/L TN ≤ 5 mg/L TP ≤ 0.05 mg/L 二、处理要求 中水经深度处理后应符合以下要求: PH值~7.0 ≤20 mg/L COD cr BOD ≤15 mg/L 5 SS ≤ 10 mg/L TN ≤ 5 mg/L TP ≤ 0.05 mg/L 三、气象及水文资料: 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速:平均风速 < 2m/s, 最大风速 20m/s。 气温:年平均温度为6℃ 最冷月平均为-13.5 ℃ (1月) 最热月平均为22 ℃(7月) 水文:年平均降水量:417.5mm 年平均蒸发量:1824.2mm 地下水初见水位: 6~8m 地形地貌:厂区地势由西向东呈下降趋势。

隔油池设计体积计算

隔油池设计体积计算 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

隔油池技术资料 隔油器(隔油池) 所谓隔油器(隔油池),就是餐饮行业排放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一种专用设施。 隔油器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器、碳钢防腐隔油器、碳钢喷塑隔油器,玻璃钢隔油器。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器、地埋式隔油器、吊装式隔油器。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器、管道式隔油器。龙康隔油器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器、自动隔油器,自动刮油隔油器,带气浮自动刮油隔油器。 按有格栅分为:机械隔格栅隔油器,普通格栅隔油器。龙康隔油池隔油器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第条设计。 主要原理:含油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其内部分为三个隔档,提高了油水分离功能,应用导流分离原理以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系,使废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过程中,流速降低,通过增加过水断面从而降低流速(≤s),增加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使整个过水断面能够匀速流过。出水区的构造也充分考虑了水流均匀性问题以及防臭防虹吸等措施。实践证明,该产品可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

国内餐饮业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龙康隔油器 隔油池是国内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的原理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将油脂自然分离出来。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处理的污水中的油脂的具体状态有关系,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隔油池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但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和经济上的原因,业主经常采用简陋的设计,这样隔油效率很低。更何况一些小餐饮店,根本就没有安装隔油设备,餐饮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所以,隔油池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办法对油脂和悬浮物质的进行有效的去除。 处理油脂,还有一种办法是气浮,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到99%,但是,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国内餐饮业者难以实际的运用,只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混凝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到污水中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下来。该方法是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去除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生物处理、电解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切效果还是没有得到公认。 餐饮业污水的指标和城市管网接纳标准 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餐饮业污水一般的指标如下:

隔油池设计体积计算

隔油池技术资料 隔油器(隔油池) 所谓隔油器(隔油池),就是餐饮行业排放废水中的油脂、杂物和水分离开的一种专用设施。 隔油器按材质可分为:不锈钢隔油器、碳钢防腐隔油器、碳钢喷塑隔油器,玻璃钢隔油器。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地上式隔油器、地埋式隔油器、吊装式隔油器。 按进水方式可分为:明沟式隔油器、管道式隔油器。龙康隔油器 按有无动力可分为:普通隔油器、自动隔油器,自动刮油隔油器,带气浮自动刮油隔油器。 按有格栅分为:机械隔格栅隔油器,普通格栅隔油器。龙康隔油池隔油器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第4.8.2条设计。 主要原理:含油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其内部分为三个隔档,提高了油水分离功能,应用导流分离原理以及紊流变层流的辩证关系,使废水流经油水分离器的过程中,流速降低,通过增加过水断面从而降低流速(≤0.005m/s),增加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并使整个过水断面能够匀速流过。出水区的构造也充分考虑了水流均匀性问题以及防臭防虹吸等措施。实践证明,该产品可将粒径60um以上的可浮油去除90%以上,外排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含量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100mg/L)。

国内餐饮业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龙康隔油器 隔油池是国内处理餐饮业污水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隔油池的原理是利用污水中的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将油脂自然分离出来。由于自然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这时间与处理的污水中的油脂的具体状态有关系,餐饮业污水当中的油脂和悬浮颗粒绝大部分是十分细小的,很难在有限的停留时间内通过重力分离,对这部分油脂和悬浮颗粒,隔油池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 隔油池有自己的设计规范,但是,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各种客观、主观和经济上的原因,业主经常采用简陋的设计,这样隔油效率很低。更何况一些小餐饮店,根本就没有安装隔油设备,餐饮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所以,隔油池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办法对油脂和悬浮物质的进行有效的去除。 处理油脂,还有一种办法是气浮,气浮对于餐饮业污水的处理效果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好的,油脂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到99%,但是,气浮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太高,国内餐饮业者难以实际的运用,只是理论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混凝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具体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到污水中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为污泥沉淀下来。该方法是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根据污水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所以一般很难保证稳定的油脂去除效率。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生物处理、电解等一些不太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切效果还是没有得到公认。 餐饮业污水的指标和城市管网接纳标准 我们积累了一些数据,餐饮业污水一般的指标如下:

隔油池的原理

很多人对于在餐饮行业或者住宅区域使用的隔油池设备的工作方式不是很了解,其实这种设备是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废水中的浮油与分散油。从而达到污水的排放标准。 对于工作的原理可以这样理解:当餐饮废水流入隔油池时,流速是受到限制的,而在缓慢流动的过程中,可浮油、分散油这些密度较小的油粒就能顺利浮出,从隔油池上端的集油管流出。至于乳化油,它不能直接通过静沉去除,需要经过破乳这一转化工序才能顺利去除。 其中的玻璃钢隔油池工作方式为:通过内部特殊装置,污水流入一级时,杂物框将其中的固体杂物彻底截流;进入第二级后,利用水流的动能,连续碰撞,由小变大,由此加速运动,使不同比重的油实现分流和分层;进入第三级后,废水沿斜管向下做紊流运动,利用密度差使油水分离;最后从溢流堰流出,再经出水管收集排出。而水中的油珠沿斜管的上表面集聚向上流动,浮在隔油池的槽内,然后用集油管汇集排除、或人工排除。 普遍来讲隔油池可细分为隔油池和隔油器,隔油池主要应用于处理含油工

业废水,隔油器用于处理日程生活产生的污水。 (一)隔油池,主要应用于处理含油工业废水。例如:石油和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含大量油品的废水;煤工业排出含高浓度焦油的废水;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等排出的含有大量油脂的废水。这些含油废水如果直接排出造成污染,这些含油废水如果直接排出造成污染,如对废水中的油品加以回收利用,则不仅可避免污染环境,甚至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二)隔油器,一般用于宾馆、饭店、餐厅、食堂的废水处理中。也适用于洗车等工业含油废水,在餐饮领域。 隔油池一般适用于含各种矿物油(原油除外)、植物油、动物油或其混合物的含油水的油水分离,如餐厅、酒楼、工厂、油站和工矿企业等场所产生的含油污水的处理,是厨房必备的隔油设备,以及车库排水管隔油的理想设备。相信上述的工作方式和原理您以及了解了,感谢您的关注。

隔油池设计计算书

三、设计内容 令狐采学 1、隔油池 隔油池是分离废水中的浮油及泥沙的构筑物,它是利用油于水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也是用上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小于1的浮油的构筑物。在隔油池中,相对密度小于1,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上浮于水面,与水分离;相对密度大于1的杂质则沉入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隔油作用。和沉淀池类似,它也有平流式,竖流式及斜板斜管式。我国目前多采用的是平流式隔油池,个别地方采用斜板斜管或其它形式的隔油池。 重力型隔油池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最常用的设备,其处理过程是将含油废水置于池中进行油水重力分离,然后,撇除废水表面的油脂。理论上重力分离过程可以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但是由于常发生紊流和短循环,重力分离器的实际效率依赖于合理的水利设计和废水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漂浮油与水的分离效果越好。停留时间小于20min时,油水的分离效率低于50%,如果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分离情况。 隔油池水面的浮油可以用集油管排出,,也可采用机械撇除,小隔油池也可采用人工撇油。 平流式隔油池(API)由池体,刮油刮泥机和集油管等几部分组成,普通平流隔油池的构造如图3所示。废水从一端进入,

从另一端流出,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很小,相对密度小于1.0而粒径较大的油品杂质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且,聚集在池的表面,通过设在池表面的集油管和刮油机收集浮油。而相对密度大于1.0的杂质沉于池底。 集油管设于出水口一侧的水面上。集油管一般直径为200-300mm的钢管制成。沿管的长度在管壁的一侧开有切口,其宽度一般是对应中心角为60°,集油管可以绕管轴转动,由螺杆控制。平时切口向上并位于水面以上,当水面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一般不大于0.25m),转动集油管,使切口浸入水面油层一下,浮油即自行进入管内,并沿集油管流向池外。 刮油机通常是由链条或钢丝绳牵引的。在用链条牵引时,隔油机在池面上起刮油作用,将浮油刮向池的末端;而在池的底部可以起刮泥机作用,将下沉的油泥刮向池出口端的泥斗中,通过排泥管适时排出,排泥管一般直径为200mm,池底向污泥斗的坡度为0.01-0.02,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不小于0.4m,倾面倾角不小于45°-60°。隔油池的进水一端一般采用穿孔墙进水,出水端采用溢流堰。 由于受到刮油机规格的限制,隔油池的每格间的宽度一般为6.0,4.5,3.0,2.5,2.0几种。 这种隔油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这种隔油池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1.5-2h),水平流速为2-5mm/s。由于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池的容积较大,排泥困难,其可能取出的粒径最小为100-150μm。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 设置沉淀池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1)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个,为使每个池子的人流量均等,要在人流口处设置调节阀,以便调整流量。池子的超高不能小于0.3m,缓冲层为0.3m~0.5m。 (2)一般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不能小于1h,有效水深多为2~4m(辐流式沉淀池指周边水深),当表面负荷一定时,有效水深与沉淀时间之比也为定值。 (3)沉淀池采用机械方式排泥时,可以间歇排泥或连续排泥。不用机械

排泥时,应每日排泥,初沉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沉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后不应小于0.9m。 (4)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没单独的排泥管和阀门,排泥管的直径不能小于200mm。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采用方斗时不能小于60°,采用圆斗时不能小于55 (5)当采用重力排泥时,污泥斗的排泥管一般采用铸铁管,其下端伸入斗内,顶端敞口伸出水面,以便于疏通,在水面以下1.5~2.0m处,由排泥管接出水平排泥管,污泥借静水压力由此管排出池外。 (6)使用穿孔排泥管排泥时,排泥管长度应在15m以内,排泥管管径150~200mm,孔径15~25mm,孔眼内流速4~5m/s,孔眼总面积与管截面积的比值为0.6~0.8,孔眼向下成45°~60°交错排列。为防止排泥管堵塞,应设压力水冲洗管,根据堵塞情况及时疏通。

(7)进水管有压力时,应设置配水井,进水管由配水井池壁接人,且应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沉淀池进、出水区均应设置整流设施,同时具备刮渣设施。 (8)沉淀池的出水整流措施通常为溢流式集水槽,出水堰可用三角堰、孔眼等形式,普遍采用的是直角锯齿形三角堰,堰口齿深通常为50mm,齿距为200mm左右,正常水面应当位于齿高的1/2处。堰口设置可调式堰板上下移动机构,在必要时可以调整。 (9)沉淀池最大出水负荷,初沉池不宜大于2.9L/(s·m),二沉池不宜大于1.7 L/(s·m)。在出水堰前必须设置收集与排除浮渣的措施,如果使用机械排泥,排渣和排泥可以综合考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