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2017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2017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2017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2017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于学生的身高,性别,年龄,成绩的数据,其中属于定性数据的是( )。

A.身高

B.性别

C.年龄

D.成绩

2.如果想得到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应该采取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

A.概率抽样法

B.非概率抽样法

C.询问法

D.随机实验法

3.下面有关调查方法正确的是( )。

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

C.统计报表是全面调查

D.非概率抽样调查中没有抽样误差

4.利用线段的升降来描述现象变动与时间上变化相依关系的图形是( )。

A.直方图

B.条形图

C.环形图

D.折线图

5.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值,在定性数列中( )。

A.肯定没有众数

B.一般不使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

C.只能有一个众数

D.不一定有众数

6.某单位2010年职工收入分布是:,到2016年其职工的收入分布变化为:,说明该单位( )。

A.2010年时大多数人收入很高

B.2010年时有些人收入很低

C.2016年时有些人收入很高

D.2016年大多数人收入比较高

7.有甲乙两个班同学统计学的考试成绩,甲班40人平均成绩80分,每个人与平均成绩总差异( )为3700分;乙班35人平均成绩81分,每个人与平均成绩总差异为3500分。则这两个班统计学成绩的差异( )。

A.甲班比乙班小

B.甲班比乙班大

C.甲班等于乙班

D.不能确定

8.假定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地区和一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每个地区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小

C.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其精确度将( )。

A.保持不变

B.随之扩大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10.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

A.有效性

B.一致性

C.无偏性

D.同质性

11.在对一个总体比例进行区间估计时,二项分布可用正态分布近似估计的条件是( )。

A. B. C. D.

12.进行假设检验时,对于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检验概率值P值是( )。

A.H0为真的概率值

B.H1为真的概率值

C.H0为假的概率值

D.H0为真时,其可能为离群值出现的概率值

13.回归分析中的估计标准误差数值( )。

A.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越好

B.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越差

C.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差

D.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使用价值越小

14.Q为销售量,P为价格,当,,,时,派氏销售量指数是( )。

A.114.3%

B.116.7%

C.112.5%

D.122.2%

15.根据需求定律,当羽毛球拍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增加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16.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将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联系起来的是( )。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7.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则( )。

A.垄断市场价格小于竞争市场价格

B.垄断市场价格等于竞争市场价格

C.垄断市场价格大于竞争市场价格

D.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

1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以S代表储蓄、I代表投资、NT代表净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EX代表净出口,则三部门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

A.S=I

B.S+NT=G+I

C.S+NT=I+G+EX

D.NT=EX

19.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利率提高

D.储蓄增加

2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为( )。

A.0

B.1

C.大于1的正数

D.小于1的正数

21.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9

22.假定一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水平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条件下,应该增加支出( )。

A.500亿元

B.100亿元

C.50亿元

D.450亿元

23.平衡预算乘数K、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的关系是( )。

A.K>KG>KT

B.K

C.K=KG>KT

D.K

24.奥肯定律是指( )。

A.GDP和利率的变动关系

B.失业率与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

C.GDP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关系

D.GDP缺口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

25.在没有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政府债券,将使得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再减少

D.先减少再增加

2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减少政府支出

B.增加税收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再贴现率

27.一国汇率贬值将使得该国经常账户差额( )。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28.在新古典增长模型当中,均衡点指( )。

A.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B.实际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C.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D.整个社会的积累正好用于新增加的人口和设备折旧

29.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 ),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测、调节、反馈和指导,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A.控制职能

B.反映职能

C.分析职能

D.检查职能

30.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也称( )。

A.可理解性

B.谨慎性

C.有用性

D.重要性

31.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分为( )。

A.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三大类

B.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账户四大类

C.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账户五大类

D.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账户六大类

32.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之一是同期登记,所谓同期是指( )。

A.同一天

B.同一会计期间

C.同一周期

D.同时

33.企业计提本月生产车间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3000元,计入( )。

A.财务费用账户借方3000元

B.管理费用账户借方3000元

C.累计折旧账户借方3000元

D.制造费用账户借方3000元

34.工资发放明细表是会计核算的( )。

A.记账凭单

B.记账凭证

C.原始凭证

D.会计报表

35.某企业财产清查时发现盘盈未入账设备一台,应借记固定资产,同时贷记(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B.营业外收入

C.坏账准备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6.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货物、接受劳务、交纳税款、( )等。

A.购建固定资产

B.支付职工薪酬

C.分配股利

D.偿还债务

37.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说明,应该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A.营业收入

B.营业外收支

C.投资收益

D.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借款等

38. 某企业2016年年初流动资产3 801 000元,年末流动资产为3 311 000元,2016年年初流动负债2 121 000元,年末流动负债为1 258 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分析,( )。

A.2016年末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了

B.2016年末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提高了

C.2016年末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没有变化

D.2016年末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不能判断

39.某企业2016年赊销净额为870 000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30 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90 000元,假定同行业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水平为2.5次,根据以上资料分析,( )。

A.该企业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水平不可比

B.该企业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水平持平

C.该企业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水平

D.该企业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同行业水平

40.某企业2016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 400 000元,当期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700

000股,普通股每股市价10元,根据以上资料,2016年该企业市盈率为( )倍。

二、多项选择题

41.下面说法正确的包括( )。

A.观测数据一般都是样本数据

B.实验数据一般都是样本数据

C.观测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

D.实验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

E.观测数据必须是随机调查的数据

42.在下面统计量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包括(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标准差

D.众数

E.四分位差

43.影响统计量标准误差的因素包括( )。

A.样本个数的多少

B.样本量的大小

C.研究总体的差异程度

D.研究总体的数量大小

E.研究总体的性质

44.构成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现象所处的地点

B.现象所属的时间

C.现象的统计指标单位

D.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

E.现象的统计指标名称

45.Q为销售量,P为价格,计算出来物价指数ΣQ1P1/Q1P0=95%,ΣQ1P1-ΣQ1P0=-400万元,表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的( )。

A.销售量变化导致销售额降低5%

B.价格的变化导致销售额降低5%

C.价格的变化导致销售额减少了400万元

D.销售量的变化导致销售额减少了400万元

E.价格对销售额影响的程度

46.当某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后,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均衡价格可能上升

B.均衡价格可能下降

C.均衡价格可能不变

D.均衡数量上升

E.均衡数量下降

47.基础货币包括( )。

A.存款准备金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储蓄存款

E.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

48.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是( )。

A.产品市场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

B.产品市场均衡的收入、价格组合

C.货币市场均衡的收入、利率组合

D.货币市场均衡的收入、价格组合

E.充分就业的收入、利率组合

49.在下列各项中,需要发挥政府财政刺激政策的包括( )。

A.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

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

C.陷入“流动性陷阱”

D.较强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

E.较强的财政政策挤入效应

50.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实施的货币政策包括( )。

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再贴现率

51.某企业2008年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其应该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包括(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C.《企业会计制度》

D.《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E.《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5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类的科目包括( )。

A.存出保证金

B.坏账准备

C.累计折旧

D.未实现融资收益

E.递延收益

53.采用借贷记账法,如果试算平衡,一般说来记账是正确的,除非( )。

A.记账时错用科目

B.记账时重记

C.记账时借贷方向颠倒

D.记账时重记借方科目

E.记账时漏记

54.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经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应该在利润表中列示( )信息。

A.普通股股票价格

B.每股收益

C.潜在普通股股票价格

D.基本每股收益

E.稀释每股收益

55.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中,因素分析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分为( )。

A.比较分析法

B.连环替代法

C.比率分析法

D.差额计算法

E.趋势分析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定性变量只能用于分类。

57.抽样调查就是对部分调查内容进行调查。

58.中位数是指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样本量为奇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如果样本量为偶数)。

59.标准差是测量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异程度。

60.中心极限定理中说明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61.假设检验中当备选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就犯了第二类错误。

62.当相关系数接近于0时,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63.统计指数就是反映复杂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

64.在负的外部性情况下,私人成本低于外部的社会成本。

65.GDP只度量了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成果,不能反映国民财富的存量。

66.在IS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LM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67.如果一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之和出现逆差,则官方储备会减少。

6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69.经济周期中,中周期又称朱格拉周期,其平均长度约为8-10年。

70.企业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当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经过审核无误后,应用复式记账原理,将经济业务填制在记账凭证上,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71.二级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简称子目,也属于明细科目。

72.某企业计算本月在建的甲专项工程长期借款利息2000元,应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利息”账户。

73.为了尽快编制会计报表,某企业提前将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本登记入账后开始办

理结账手续。

74.对于经查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核销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核算。

75.会计人员在会计期末可以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抵消后的金额填入财务报表。

四、综合应用题

(一)某企业人力资源部从全部员工中随机抽取10人调查其出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0名员工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76.10名员工的缺勤天数是( )。

A.观测数据

B.实验数据

C.一手数据

D.二手数据

77.10名员工缺勤天数的( )。

A.中位数为2.5

B.中位数为2

C.中位数为3

D.众数为3

78.10名员工缺勤天数的( )。

A.全距为4

B.全距为2

C.离散系数为0.745

D.离散系数为1

79.如果员工的缺勤天数服从正态分布,则平均缺勤天数95%的置信上限为( )。

A. B. C. D. 80.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10名员工的全勤率为30%

B.10名员工的全勤率为70%

C.此例无法推断员工全勤率的置信区间

D.此例可以推断员工全勤率的置信区间

(二)某地区有甲乙两个海岸,每年都要遭受多次热带风暴的袭击。现有2002-2015年的统计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甲乙两海岸每年发生热带风暴的次数

图2 甲乙两海岸四年移动的平均线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1.由图1可以看出( )。

A.甲海岸的每年热带风暴发生次数有下降趋势

B.甲海岸的每年热带风暴发生次数有上升趋势

C.乙海岸的每年热带风暴发生次数有下降趋势

D.乙海岸的每年热带风暴发生次数有上升变动趋势

82.对本题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

A.回归方程法

B.季节指数法

C.指数平滑法

D.移动平均法

83.如果对图1中的数据进行四项移动平均,那么甲海岸最后一年的四项移动平均数值应该是( )。

A.18.0

B.20.5

C.25.3

D.24.3

84.图2是移动平均后的趋势图,该图告诉我们,通过移动平均( )。

A.消除了季节变动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显示现象的发展趋势

B.消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显示现象的发展趋势

C.乙海岸的变化趋势比甲海岸更平稳

D.甲海岸的变化趋势比乙海岸更平稳

85.如果利用图1的数据进行指数平滑,那么( )。

A.甲海岸数据指数平滑后的平滑系数会大于乙海岸的平滑系数

B.乙海岸数据指数平滑后的平滑系数会大于甲海岸的平滑系数

C.甲海岸数据指数平滑后的平滑系数会等于乙海岸的平滑系数

D.不能确定

(三)某企业2016年度部分财务报表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元):

财务报表部分项目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

资产总额4 102 520 0005 606 250 000

负债总额1 902 400 0002 242 500 000

净利润83 604 560132 531 750

①12月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8 00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8 000 000元,营业外收入20 0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180 00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0 0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6 000 000元,销售费用4 000 000元,管理费用800 000元,财务费用920 000元,营业外支出15 000 000。

②12月某企业期末财产清查发现盘盈现金1 500元。经查确认现金溢余1 000元属于L公司,应予以退还;另外500元原因不明,经批准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③某企业2016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长期借款科目余额为567 000 000元(其中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的金额为50 000 000元),其他中非流动负债类科目余额330 000 000元,均于一年之后到期。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6. 根据资料①,某企业12月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为( )。假定某企业利润总额等于其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为25%。

A.借记所得税费用14 820 000,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4 820 000

B.借记所得税费用17 320 000,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7 320 000

C.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4 820 000,贷记所得税费用14 820 000

D.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7 320 000,贷记所得税费用17 320 000

87.根据资料②,某企业财产清查结果批准前和批准后的会计分录分别为( )。

A.报批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 500,贷记库存现金1 500

B.报批前借记库存现金1 500,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 500

C.报批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 500、贷记其他应付款1 000,贷记营业外收入500

D.报批后借记其他应付款1 000,借记营业外收入500,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 500

88.根据资料③,计算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2016年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以及长期借款项目分别为( )。

A.非流动负债合计897 000 000元

B.非流动负债合计847 000 000元

C.长期借款金额567 000 000元

D.长期借款金额517 000 000元

89.某企业2016年年末的负债与权益比率为( )。

A. 84.47%

B. 46.37%

C. 66.67%

D. 40%

90.某企业2016年净资产收益率为( )。

A.3.80%

B.2.73%

C.4.76%

D.3.94%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6.D

7.A

8.B

9.C 10.A

11.C 12.D 13.B 14.A 15.B16.D 17.C 18.B 19.B 20.B

21.C 22.D 23.A 24.D 25.A26.D 27.C 28.D 29.A 30.C

31.D 32.B 33.D 34.C 35.D36.B 37.D 38.B 39.C 40.D

二、多项选择题

41.BC 42.BDE 43.BC 44.BD 45.BCE

46.ABCE 47.AE 48.AC 49.BCE 50.BD

51.ABDE 52.ABCD 53.ABCE 54.BDE 55.BD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57.×58.√59.×60.×61.×62.×63.√64.√65.√

66.×67.√68.×69.√70.√71.√72.√73.×74.×75.×

四、综合应用题

76.AC 77.AD 78.AC 79.D 80.AC81.A 82.ACD 83.C 84.BC 85.A 86.A 87.BC 88.BD 89.AC 90.C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考核,统一布置的平时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 分为合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命题注重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试题力求覆盖面广一些,并应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试卷要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20%、理解和掌握45%、综合应用35%。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结构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 用的能力。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七)考核形式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八)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 分钟。 (九)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棱镜(léng)蜷曲(quán)酝酿(niàng)咄咄逼人(duō) B.确凿(záo)坍塌(dān)感喟(wèi)人声鼎沸(ding) C.憔悴(qiáo)看护(kàn)静谧(mì)头晕目眩(xuán) D.啜泣(chuò)嗔怪(chēn)绽开(dìng)煞有介事(shà)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骋一霎云霄莫不关心 B.朗润宽敞遮蔽畏罪潜逃 C.干躁粗旷抖擞赅人听闻 D.湛篮爱慕气慨一年之季在于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尧舜治理国家的时候,百姓各得其所 ....,大家安居乐业。 B.听了好人李淑娥的事迹介绍,我对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地产生。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D.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真是骇人听闻 ....啊。 4.班主任在小涵的毕业纪念册上题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勉励语,下面哪一句话的含意与这句勉励的话最为接近?()(3分) A.不要虚度光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 B.真正的强者,能够忍受孤独。 C.别以登上高峰为满足,一山更比一山高。 D.掌握知识和技能,才是学习最积极的态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把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提高语文总分恐怕难以实现。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平时的勤奋。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7.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以“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与示例一样,句式相近,字数相同。(4分) 示例: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人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 8.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5分)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9.综合性学习。(8分) 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2)关于阅读,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1分) (3)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1分)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 (4)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三种以上)(2分) (5)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3分) 二、古诗文默写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10分) 10.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3),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5)《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6)《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诗 是,。 (7)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2017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习题15含答案

2017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习题15含答案 1、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A ) A、进口与GDP的比率; B、出口与GDP的比率; C、净出口与GDP的比率; D、以上均正确。 2、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是( C)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C、服务; D、证券投资。 3、属于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是(D ) A、货物; B、服务; C、收入; D、证券投资。 4、一般地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D)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 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 C、改善外贸收支; D、恶化外贸收支。

5、从均衡出发,出口增加将( B) A、减少外贸差额; B、使储蓄超过国内投资; C、使投资超过储蓄; D、降低均衡收入水平。 6、美元升值将会( D) A、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减轻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C、增加日本的通货膨胀压力; D、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7、下列哪种情况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C ) A、外汇汇率下降; B、本国发生通货膨胀; C、外国发生通货膨胀; D、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通货膨胀率。 8、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C) A、IS曲线向右移动; B、IS曲线向左移动;

C、LM曲线向右移动; D、LM曲线向左移动。 9、当本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D ) A、本国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资本内流; C、与本国有贸易关系的其他国家收入增加; D、以上都正确。 10、如果一国内部实现均衡,国际收支有顺差,这时适宜采取 (D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厦门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单选题 1、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 )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2、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3、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4、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 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贝刑关系数越( 接近+1 B 接近-1 接近0 8、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 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 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 ) 10、( C 。是标志的承担者。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 D.所有制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A.17 B.18 C.20 5、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平均差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A. C. D.22 C. B. D. 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 组数多少不同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 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无法判断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 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 12、 某商品价格上涨了 5%,销售额增加了 10%,则销售量增加了( C ) A. 15% B. 5.2 % C. 4.8 % D. 2 %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 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 480,则该组 的组 中值应为(D )0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 A ) 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0 无 (Y -Y?)2 为最小 送(Y -Y?) = 0 A S (Y -Y ) = 0 C 送(Y -Y )为最小 15、 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 A.不确定 B.已知 16、 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未知 C 普查 17、 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 Z xf B. ----- Z f C 旦 C 7 x D.不唯一 D.典型调查 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 ) D. 18、 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 )0 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9、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A.变量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2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22、平均指标不包括(A ) 0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2017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重点题11含答案

2017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重点题11含答案 单选: 1、在测试某分公司是否遵守公司反优先雇佣法案的政策时,内部审计师发现: (1)5%的雇员是少数民族 (2)过去从未雇佣过少数民族 审计师可以得到的最适当结论是: A.关于遵守反优先雇佣法案的证据是不充足的。 B.公司政策不能被审计,因此也不可能被执行。 C.分公司违反了公司政策。 D.由于有5%的雇员来自少数民族,分公司有效地遵守了公司政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测试某分公司是否遵守公司反优先雇佣法案的政策时,内部审计师发现:5%的雇员是过去从未雇佣过少数民族。审计师就得到关于遵守反优先雇佣法案的证据是不充足的。 2、鉴于内部审计资源的稀缺,在制定审计业务工作时间表时,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决定不安排对审计建议进行跟踪。首席审计执行官的决定是否违反了《标准》? A.没有违反,因为有证据表明被审计部门有充分的动机采取纠正措施,没有必要采取后续措施。 B.没有违反,因为《标准》没有具体规定是否需要开展后续工作。 C.违反了,因为内部审计资源稀缺并不能成为不采取后续措施的充分理由。 D.违反了,因为《标准》要求审计师确定客户是否恰当落实了审计师的所有建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部审计资源稀缺并不能成为不采取后续措施的充分理由。 3、某银行的内部审计师希望确定是否所有贷款都有充分的抵押物,是否根据本期的付款而确定账龄,是否准确地按照活期或非活期分类。为完成这一审计目的,最好的审计程序是 A.利用通用审计软件来阅读合计贷款文件,按上次应付款的日期对文件进行账龄分析,并且抽取一个按照本期和账龄长期进行总体分层抽样的统计样本。检查挑选的每一笔贷款是否取得适当的抵押和按照账龄合理地分类 B.挑选一个贷款申请的发现抽样样本,以确定是否每笔申请都有关于抵押物的说明 C.挑选一个超过某一特定金额的分块贷款样本,确定是否是本期的,是否被适当分类。对每笔批准的贷款,证实其账龄和分类 D.挑选一个贷款组合的还款样本并且追踪它们到贷款,以确认这些还款是否记录到正确的账户中,对找到的每一笔贷款,检查贷款申

统计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 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 ×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 √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南京审计学院统计学期末试卷

统计学期末考试大致的题型 一、填空题(本题有5个空,每空2分,满分10分) 1、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被称为_____________ 。 2、当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的错误称作弃真错误,原假设为假而被接受的错误称作_____________ 。 3、测定分布的偏斜方向可以用_____________ 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4、评价估计量优良的标准是无偏性、有效性和_____________ 。 5、如果时间序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在测定其长期趋势时可以拟合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本题有5个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正确打√,错误打×即可) 1、当一组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时,通常用中位数或众数来反映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组中值可以准确地代表各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误差又有代表性误差,而普查只有登记误差,故普查的准确性一定高。() 4、若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完全线性相关关系,则线性相关系数。 () 5、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水平上。()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有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已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工资和工资的标准差如下: 甲组:平均工资=1000元;标准差=100元; 乙组:平均工资=800元;标准差=96元。 则甲组工人的工资水平差异()乙组工人的工资水平差异。 A、大于 B、小于 C、等 于D、不能确定 2、下面关于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误差和标准差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 B、标准误差反映的是一组原始数据的离散程度 C、标准误差反映的是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 D、标准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标准差无关 3、通过调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患有精神病的人数,计算发现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精神病人数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3,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与精神病人数之间存在()。 A、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 C、因果关系 D、没有关系

2017年秋期末考试试卷模板

2017年秋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期末试卷 电子技术基础 (共100分;90分钟;适用于:20电;命题人: 廖开兵)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三极管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_____和_____ 两种类型。 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是指三极管的_____电流约是_____电流的β倍,即利用_____电流,就可实现对_____电流的控制。 3.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区时,关系式I C ≈βI B 才成立,发射结____偏置,集电结____偏置。 4.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区时,I C ≈0;发射结___ _偏置,集电结___偏置 5.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区时, U CE ≈0。发射结____偏置,集电结____偏置。 6. 当NPN 硅管处在放大状态时,在三个电极电位中,以 ____极的电位最高,____极电位最低,____极 和____极电位差等于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姓名 : __ _ _ __ _ _ __ 学 校:__ _________ 考号:______ _____ 考室:_________ __ _ 座 位号 :______ _ ___ _ _ 密 封 线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1.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反偏时,则三极管处于( )。 A.截止状态 B.饱和状态 C.放大状态 D.击穿 2. 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时,则三极管处于( )。 A.截止状态 B.饱和状态 C.放大状态 D.击穿 3. 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6V、 5.3V和-6V,则该三极管的类型为()。 A.硅PNP型 B.硅NPN型 C.锗PNP型 D.锗 NPN型 4. 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8V、 2.3V和2V,则该三极管的类型为()。 A.硅PNP型 B.硅NPN型 C.锗PNP型 D.锗NPN 型 5.检查放大器中晶体管在静态时是否进入截止区,最简便的方法是测量()。 A. I BQ B. U BEQ C. I CQ D.U CEQ 6.用直流电压表测得三极管电极1、2、3的电位分别为V1=2V,V2=6V,V3=2.7V,则三个电极为()。 A.1为e;2为b;3为c B.1为e;2为c;3为b C.1为b;2为e;3为c D.1为b;2为c;3为e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重点知识题

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重点知识题2017年初级审计师《审计相关知识》重点知识题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 1、在开放经济中,影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因素中,下列选 项中通常不包括的是()。 A.价格水平 B.汇率水平 C.利率水平 D.盈利水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开放经济中,影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因素中,除了总需要之外,还有价格水平、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等。 2、下列几种情况中,需采取紧缩性政策的是()。 A.国际收支均衡 B.国际收支盈余 C.国际收支赤字 D.国内经济均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需要采取紧缩性政策的是国际收支赤字。 3、如果一国货币汇率(),在国内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将会 提高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则不利于出口。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降低或升高 【正确答案】:C 4、通常情况下,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志是()。 A.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B.自由贸易政策是否有效实施 C.调节性交易是否平衡 D.保护贸易政策是否有效实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主性交易由商业经营、单方面支付和投资的需要所引起,与国际收支其他项目的大小无关。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是否平衡。 5、在国际贸易政策中,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的是()。 A.保护贸易政策 B.限制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宏观贸易政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由贸易政策虽然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但是它却很难真正做到。 6、以下不属于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所包括的内容是()。

A.贸易收支 B.服务收支 C.国际储备 D.无偿转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际储备是属于国际收支项目中平衡项目所包括的内容。 7、如果借入日元,折算成美元进口设备,但到还债时遇到日元 汇率上浮,美元汇率下浮,则需要以更多的美元折换成日元才能够 清偿外债。这种风险属于()。 A.进口贸易风险 B.外债风险 C.外汇储备风险 D.出口贸易风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外债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 8、把本国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着某一种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这是属于()。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D.盯住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D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

统计学去年试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2017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试题

2017初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试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下面是整理的2017初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试题,就跟随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 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单项选择题 1. 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甲(乙)方 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这种现象称作: A.外部性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不完全竞争 2. 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3. 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资本项目 B.货币项目 C.经常项目 D.平衡项目 4. 通过专业金融主体实现的金融交易称为: A.专业金融

B.非专业金融 C.直接金融 D.间接金融 5. 我国对某一受灾国进行了无偿援助和捐赠,在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这笔款项应计入: A.平衡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货币项目 6. 某股份有限公司,初始投资金额为1200万元,第一年至第五年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见下表: 时间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第 5 年现金净流量(万元) 400 600 800 600 400 投资项目的回收期是: A.1.25 B.1. 85 C.2. 05 D.2. 25 7. 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公司总部人员工资 B.仓库及厂房险费 C.计件工资下的直接人工费 D.直线法下的折旧费 8. 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不考虑以往预算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额,根据预算期实际需要和可能分析费用项目的合理性和合理的费用额,综合平衡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是: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最新2014上统计学试卷及答案(A卷)

浙江师范大学《统计学》期终试卷(A 卷) 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2 考试类别 闭卷 使用学生 12级工商管理类 专业本3 科 4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出卷时间 2014 年 6 月 4 日 5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6 7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8 1. 推断统计是根据 对 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 9 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10 2. 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11 3. 假定总体共有1000个单位,均值为32,标准差为5。采用不重复抽样 12 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13 (保留4位小数)。 14 4. 和 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 15 代表值,而 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16 5. 如果估计量1?θ与2?θ相比满足 ,我们称1?θ是比2 ?θ更有效的17 一个估计量。 18 6. 当 时,我们称估计量?θ 是总体参数θ的一个无偏估计量。 19 7. 从标准差为 的正态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均值为x ,在 20

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在1-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写出公 21 式) 。 22 8. 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又称弃真错误,是指 。 23 9. 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 24 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 25 10. 某学校学生在统计学考试中的平均得分是70分,标准差是3分,从该 26 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6名,计算他们的统计学平均成绩,则平均分超过71分的27 概率是(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示) 。 28 11. 由统计资料得知,1989年某地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190克,现从1990 29 年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00个,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210克。要检验1990年的30 新生儿与1989年相比,体重是否有显著差异,其原假设与备择假设31 是 。 32 12. 总体回归函数是将因变量y 的__________表示为自变量x 的函数。 33 13. 根据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基本假定满足的条件下,回归系数的最 34 小二乘估计是 。 35 14. 根据某商业企业2007-2011年五年内商品销售额x (万元)和商业利 36 润y (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37 2 2 2100,560,890000, 240170,75000 x y x xy y =====∑∑∑∑∑ 38 则商业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的样本相关系数 。 39 15. 在上题中,估计样本回归方程???y x αβ=+,则?β= 。 40

2017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初级中级审计师知识课件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 【考试要求】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国民收入核算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本章内容中级资格与初级资格的考试要求相同。 第一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明确提出建立一门宏观经济学,后来西方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凯恩斯《通论》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3.1948年,美国的萨缪尔森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学派相结合,出版《经济学》,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严重的“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以反对国家干预为核心思想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 【例题1·多项选择题】 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指的是几种经济现象并存,它们是: A.经济增长停滞 B.外汇收支停滞 C.产业结构失衡 D.通货膨胀 E.存在大量失业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主体(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2)总体经济行为≠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由于经济个体和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以及总体经济中的个体经济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正确。 2.研究内容 1)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2)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即: ①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 ②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 ③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 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 【例题2·多项选择题】(2012中) 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有: A.就业 B.通货膨胀 C.财政政策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 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 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对资料再分组 D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 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 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2017年秋期末考试试卷模板

2017年秋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期末试卷 电子技术基础 (共100分;90分钟;适用于:20电;命题人: 廖开兵)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三极管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_____和_____ 两种类型。 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是指三极管的_____电流约是____ _电流的β倍,即利用_____电流,就可实现对_____电流的控制。 3.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区时,关系式I C ≈βI B 才成立,发射结____偏 置,集电结____偏置。 4.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区时,I C ≈0;发射结___ _偏置,集电结 ___偏置 5. 当三极管工作在____区时, U CE ≈0。发射结____偏置,集电结 ____偏置。 6. 当NPN 硅管处在放大状态时,在三个电极电位中,以____极的 电位最高,____极电位最低,____极和____极电位差等于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当三极管的两个PN 结都反偏时,则三极管处于( )。 A.截止状态 B.饱和状态 C.放大状态 D.击穿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2. 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时,则三极管处于( )。 A.截止状态 B.饱和状态 C.放大状态 D.击穿 3. 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6V、5.3V和-6V,则该三极管的类型为()。 A.硅PNP型 B.硅NPN型 C.锗PNP型 D.锗NPN型 4. 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8V、2.3V和2V,则该三极管的类型为()。 A.硅PNP型 B.硅NPN型 C.锗PNP型 D.锗NPN型 5.检查放大器中晶体管在静态时是否进入截止区,最简便的方法是测量()。 A. I BQ B. U BEQ C. I CQ D.U CEQ 6.用直流电压表测得三极管电极1、2、3的电位分别为V1=2V,V2=6V,V3=2.7V,则三个电极为()。 A.1为e;2为b;3为c B.1为e;2为c;3为b C.1为b;2为e;3为c D.1为b;2为c;3为e 7.用直流电压表测得三极管电极1、2、3的电位分别为V1=2V,V2=6V,V3=2.7V,则三个电极为()。 A.1为e;2为b;3为c B.1为e;2为c;3为b C.1为b;2为e;3为c D.1为b;2为c;3为e 8. 处于放大状态的NPN型晶体管,各电极的电位关系是_______。 A. V B>V C>V E B. V E>V B>V C C. V C>V B>V E D. V C>V E>V B

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科技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统计学试卷(A 卷) 适用班级:人力141-人力145。 注意事项:1.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2.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3.所需A4演草纸(X )张。 题号 一 二 三 合计 合分人签字 分数 50 25 25 10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 、名词解释 参数 分层抽样 离散系数 中心极限定理 参数估计 院(系) _ __ __ __ __ __ __ ____ __ 专业___ ____ ____ ____ __ 班级__ __ __ __ __ __ _ 姓名___ ____ ____ ____ ____ 准考证号__ __ __ __ __ ____ __ ____ ____ …………… ………………………密… … ……………………… … ……封……………… … … ………………………… 线 …… ………… …… …… … … … ……

评卷人得分 二、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C、统计活动过程 D、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对某企业50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每一名职工 B、每一名职工的工资水平 C、500名职工 D、5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女性是品质标志 B、某人的年龄30岁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指标 D、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收集数据资料的重点单位 B、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单位 C、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7、要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9、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家庭收支情况调查是采用()。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0、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