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与答案(2019年云南省中考题)

中考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与答案(2019年云南省中考题)

中考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与答案(2019年云南省中考题)
中考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与答案(2019年云南省中考题)

(8~11题,共10 分)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 一) 综合性学习。(5 分)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8~9 题。

材料一: 2018 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某些媒体报道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冠亚军”。

实际上,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而非“亚军”,亚军是不必争夺的。美国

挑起贸易争端,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制,某些媒体报道时,说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反戈一击”,“反戈一击”指调转枪口向自己原来所

属的阵营发起攻击,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的反击,而非“反戈一击”。

材料二:图中差错知多少

材料三:《咬文嚼字》发布2018 年“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以后,《人民日报海

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上海电视台、辽宁卫视等多家电视台

2018也播报了相关新闻;几天时间里,网络点击量接近500 万,网络阅读量超过百万,“

年十大流行语”一度在微博热搜榜排名第四。

8.请用简洁的语言综合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 分 )

9.如果有机会电话连线材料一中报道足球赛的媒体人员,请你委婉地向他指出错误。

(3 分)

( 二 ) 名著阅读。(3分 )

保尔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

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

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

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写作就要受到阻碍。

10.选段出自《A》,作品中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在母亲

C( 人B( 人名 ) 的帮助下仍然顽强地进行文学创作。这也是作者

名) 人生经历的写照。(3 分 )

( 三) 汉字书写。 (2 分)

11. 将下面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

藏书为富爱字不贫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 ~11 题,共 10 分)

(一) (5 分)

8.(2分)生活中常岀现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1 分 ) 社会各界对语言使用现象高度关注。(1分)

9.(3分)示例:叔叔(阿姨)您好!您在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中说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

冠亚军” ,我觉得不妥。决赛中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 , 亚军是不必争夺的,您认为呢?( 称呼 1 分,通顺、得体 2 分)

(二) (3 分)

10.(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达雅 C.奥斯特洛夫斯基

(三) (2 分)

11.(2分)略(楷书;正确, 规范。)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 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 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 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的一项是(3分)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一、实践探究题特点 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2、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s .. t .....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晦(huì)酝酿(niàng)剽悍(biāo)吹毛求疵(zī) B.涟漪(qí)锃亮(zēng)两栖(qī)断壁残垣(yuán) C.亵渎(xiè)哂笑(shěn)挑衅(xìn)猝然长逝(cù) D.舷窗(xuún)伫立(chù)褴褛(lǚ)奄奄一息(y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悲怆臆测惹是生非妇孺皆知 B.振撼虔诚与日俱增轻歌漫舞 C.烦躁诀别铤而走险物竞天择 D.惬意慰藉周道如砥相形见绌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对我爱护得无所不至 ....,让我十分感动。 B.谈起“韩流”明星,这孩子既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 ...源.,就连艺术学院的老师也惊叹不已。 C.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 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D.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享受天. 伦之乐 ...的喜悦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为“四书”。 B.莫泊桑,法国作家,其主要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C.《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均是宋代的写景抒情散文。前者表达的是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抱负,后者表达的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一、实践探究题特点 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2、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3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忱.(chén)哽咽.(yè)憧.憬(chōnɡ)弄巧成拙.(zhuō) B.浣.妆(huàn)发窘.(jiǒnɡ)沉淀.(diàn)分道扬镳.(biāo) C.贿赂.(lù)濒.临(bīn)憩.息(qì)言简意赅.(ɡāi) D.纶.巾(ɡuān)岑.寂(cén)恫.吓(dònɡ)乳臭.未干(xi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浩翰虔诚心有余悸融融泄泄 B.典范妖娆风尘仆仆一泻千里 C.堕落犒劳死心踏地轻举妄动 D.眷顾勾勒循规蹈矩为富不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 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成份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 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遥看是君家,。(《十五从军征》)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诗句是:。 ②《爱莲说》中直接点明莲花形象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小型蚁筑巢,将湿rùn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和蔬松的蜂房状,高sǒng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枝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酒盅()高sǒ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正确的写法是“”。 (3)“不拘细节”中“拘”的意思是() A.逮捕或扣押 B.拘束,不变通 C.限,限制 (4)将文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等人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 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B.《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子,倒拔垂杨柳,制服常来滋事的泼皮无赖。之 前他还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 C.《红岩》中,成岗在印刷《挺进报》时被抓,千钧一发之际将扫帚挂在窗口为同志们传递危险 信号,保卫了党组织。 D.《骆驼祥子》中,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祥子提出 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身上凝聚着可贵的品质。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阿长 B.保尔·柯察金 C.简·爱 4.育才中学在(2)班同学开展“合理饮食与健康体质”的专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为了给同学们普及正确的健康饮食知识,班委准备邀请营养师王娟女士在6月10日下午3点来班级做讲座,请你代班委写一封邀请函。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和漫画,写出两条探究结论。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一、实践探究题特点 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2、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3、根据情境,恰当表达。可以这样说,每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都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一点甚至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而且相对于一般的语言运用题而言,因为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如给活动命名,给栏目取名,写一段串词等。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二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四、典型题例 1.(20XX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 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 与这一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出这幅漫画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主旨。 【活动二: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江汉油田 语文试卷 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l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用行楷将“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书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运笔流畅、结构合理、匀称美观。(3分)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炽.痛(zhi) 刮目相看诸.如此类(许多) B.纨.绔(w6n) 通霄达旦诲.人不倦(教导) C.营.生(yfng) 妄自菲薄心旷神怡.(愉快) D.剽.悍(piao) 温故知新言简意赅.(简练) 3.古诗文默写。(6分) (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接写诗人骑马游春,感受春花初绽美景的句子是: ,。 (4)6月4日,中国姑娘李娜改写了亚洲在世界网坛的历史,以大满贯捧得法国网球 公开赛冠军奖杯,领略了“,”的登峰境界。(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作答)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5.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汝心之固.(顽固) 波色乍.明(始,初) 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无论 ..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绍兴市中考语文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3分) 生命的美丽在于从容:从容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种成熟的美,智慧的美;从容是一种淡b?的操守,是一种灵魂的放飞;从容是一种潇洒的风度,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从容才能带来心灵的宁静,造就tián 淡人生;从容才能qiè意生活,时刻拥有快乐。 2.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 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 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 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 3.古诗文名句填空。(前4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10分) ①百川东到海,?(《长歌行》)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若到江南赶上春,。(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④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⑤近年来,当中眼国务院坚决实施平抑房价的调控政策,目的是要让广大普通百姓买得起 房,住得上房,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就是要“”。 ⑥单进社会,多元发达的信息媒体,总是不加筛选地把社会的假恶丑与真善美一并呈现在 大众的面前,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正确地看待世界、评判社会,就一定能 “”,是非曲直心自明,对前途充满信心。(填王安石的一句诗)4.根据语境,把下列表序号的句子接续在横线处,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只填序号)(4分)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 饱满的人生。 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 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5.观察与炼字。(6分) “绍兴老酒”是绍兴的一张名片,其饮法值得寻味。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各用一个最为恰当的一字动词 ....,描述图片中人物的饮酒方式,并简要说说选用这个动词的好处。 (1)图1你选用,好处: (2)图2你选用,好处: 6.名著阅读。(7分) (1)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名著内容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7分)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那的色彩,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⑴根据要求答题。(3分)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改为 ⑵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2分) A.丰富浓烈 B.浓烈奇特 C.奇特丰富 ⑶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 ...是什么?(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人有悲欢离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⑤,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⑥曾子曰:“,任重而道远。”(《论语》) ⑦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 ⑧,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⑨,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⑩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孔乙己》中写道:“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的可笑之处有:;别人取笑他被打断腿时,他辩解说是“跌断”的;等等。(写出一个可笑之处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新闻。(8分) 【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2分)【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谁给了莫言奖金?》 《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 《莫言代言天价香烟诺奖只是过眼烟云》 《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 《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 ⑵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 ..的特点: (答一点即可)(2分)【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方案分析: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⑶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4分) 方案一分析: 方案二分析: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精华考试题专练及答案.doc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精华考试题专练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共45题) 1.(2011?北京市)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年来,北京市在治理道路交通拥堵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说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采取的两项主要措施是什么。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是什么。(4分) 【材料一】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对比表 项目 2001—2005年 2006—2010年 增长比例 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 114公里 336公里 194.7﹪ 公共汽车运营车辆 18496辆 21548辆 16.5﹪ 全市交通投资 1050亿元 2500亿元 138﹪ 干线公路 836公里 3474公里 22.5﹪ (数据来源:《北京市日报》2011年5月3日) 【材料二】 根据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从现在的336公里增加到600公里, 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步行不到1000米就能到地铁站。北京公交专用道路总里程也将从294公里增加

到400公里,中心城区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将从2010年得40.1﹪提升到50﹪。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从现在的35﹪左右下降到25﹪,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 (1)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⑤ 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2分) 【答案】①……吸引了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2分) ②数百年来,人们(我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2分) ③ “、”(1分)改为“,”(1分)(共2分) ④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更是、还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2分) ⑤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2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病句辨析 10.(2011?河南省)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 B.印证造就只要就 C.印证铸就只有才 D.见证造就只要就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4.古诗文默写写。(8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②武松(《水浒》)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28分) 1.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3分) 2.下面语段 中字音、字 形全对的一 项是() (3分) 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tóu()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zào()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垠的原野,迸.()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A.头燥 zhènɡ bìnɡ B.投躁 zhènɡ bènɡ C.投燥 zhēnɡ bènɡ D.头躁 zhēnɡ bìnɡ 3.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一系列藩篱 ..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 B.新版《鹿鼎记》将于2018年6月开拍,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 ....的明星。 C.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嘉宾们就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用好 政府、市场“两只手”,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 ....,相得益彰。 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起石头砸 ..... 自己的脚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5.默写(8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破阵子》)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6.名著(8分) (1)《水浒传》(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A (地名)。 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南门传说道:“一个胖大和尚 B (人名)抡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 C (人名)浑身脱剥,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搦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只见左手下杀声震响,火把丛中军马无数,却是大刀 D (人名),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径抢梁中书。 A. B. C. D. (2)陆游诗云“稼轩落笔凌鲍谢”,称赞南宋(人名),他是派的词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22题。 (一) 陇西行 (唐)陈陶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记叙文15篇 答案)

记叙文阅读 一、1.(4分)(1)“忙不迭”是十分匆忙的意思,这里指“我”看到有酸枣卖时急忙买下与朋友分享的心情,表现了“我”对酸枣的喜爱之情。 (2)“馈赠”指赠送(礼品)。句中指酸枣是大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饥馑的岁月里赠送给人们的礼品,表现了酸枣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饥馑的岁月里对人们的重要性。 2.(2分)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家乡酸枣的清新珍贵,抒发了对酸枣的喜爱之情。 3.(3分)内容上写出了家乡酸枣树的数量之多,从侧面表现了酸枣树的生命力顽强。结构上承上启下,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楚。 4.(2分)它不需要人们施肥、浇水,栽植和管护;生命力强:耐生长,耐贫瘠、耐干旱、能适应多种土质;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绿化荒山。 5.(3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酸枣树和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怀抱里的父老乡亲的赞颂和热爱。 二、1.(2分)“银杏留香”指的是记忆中的银杏留给“我”白果肉的香、白果壳带给孩子们快乐、枝叶的优美迷人教会“我”洒脱自如、内敛淡定、充满期望、无怨无悔、从容不迫的精神品质。 2.(3分)运用拟人修辞,“瘦高”一词突出银杏树的孱弱单薄,“躲”“极不自信”“怯怯”三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的自惭形秽、自卑羞赧的情态,“默默”“奔”两个词语突出了银杏的内敛、执着、坚定不移。 3.(3分)欲扬先抑。文章第②段通过描写银杏的很不起眼——极不自信,怯怯默默,突出了银杏的卑微渺小,不受人重视。但后文却极赞银杏历经磨难,终成大业——果美景美品性美,备受仰慕之至。 4.(3分)文章围绕“银杏留香”写了初识银杏不起眼——怯怯默默;继写银杏果实——白果带给我们的快乐生活,然后描写银杏枝叶由夏而秋、由秋而冬每一阶段的美丽景色,最后借景抒情,突出银杏洒脱自如、内敛淡定、充满期望、无怨无悔、从容不迫的精神。表达了对银杏的忆念与赞美之情。 5.(3分)示例:我们做人当如银杏一般,哪怕历经了无数风雨,也要永远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岁月里,不媚态跟风、不无助盲从,淡看世事、勤奋作为,活得洒脱和从容。 三、1.(2分)既指隔壁单位家属院小路的两侧扎起的两道花篱笆墙,又指守住生命中的美好和悠闲。 2.(2分)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作者对洋槐树这个有着不屈生命的事物的热爱;内容上引出下文作者对漂亮的花篱笆墙的描写,为下文做铺垫。 3.(4分)(1)“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句中是指野草不顾一切地生长的情态,表现了野草生命力的旺盛。 (2)“不期而降”是“没有约定就降临了”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突然间发现姹紫嫣红的花儿缀满了小院的意外与惊喜,表达了“我”对花篱笆墙的喜爱之情。 4.(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道花篱笆墙给小院带来无限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花篱笆墙的喜爱之情。 5.(3分)示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旅程,旅途中我们自己要学会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和闲适,如此,我们的生活就有了寄托,旅途将会更加幸福和悠然。 四、1.(4分)(1)“不知疲倦”指不知道疲乏、困倦。用在这里赋予蜜蜂以人的情思,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蜜蜂们采集花蜜的情形。 (2)“剥夺”指用强制的方法夺去。句中指放蜂男子对自己采集蜂蜜的行为的评价,体现了放蜂男子的善良品质。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慷慨.(ɡǎi)沧.桑(cānɡ)酝酿.(niànɡ)一劳永逸.(yí) B.折.服(zhé)魅.力(mèi)绰.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 C.澎湃.(bài)侮.辱(wǔ)应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 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 B.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 C.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 D.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 ....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 ....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 ....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匠人与大师 梁衡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