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选择ICU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C)组和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KC)组,比较两组的插管用时、第一次插管成功率、平均每次口腔护理时间、鼻窦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例数、两周内的死亡例数。结果 BC组与KC组比较,插管用时短, 平均每次口腔护理用时短,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鼻窦炎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医院获得性肺炎和两周内的死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关键词】气管插管纤支镜喉镜鼻窦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在ICU急危重症病抢救中,早期迅速建立有效、安全的人工气道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相对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人工气道开放方式有着损伤小,成功率高,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便于口腔护理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近来国外有研究显示[1],经鼻气管插管会增加鼻窦炎的发生,从而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影响患者的预后。为比较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术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优缺点,我们对本院80例ICU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ICU并行人工气道开放的危重患者80例,均满足以下条件:①入院后6 h内有指征(根据第6版《内科学》)行人工气道开放,无经鼻气管插管或经口气管插管禁忌证。②入院时及入院后48 h经血常规和胸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排除肺部感染。③入院后追问病史,确认既往无鼻窦炎的症状和体征。④人工气道开放时间大于1周。⑤所有病人均放置鼻胃管,每天两次口腔护理。

2.分组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C)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2±10.1岁,重症颅脑损伤病人9例,脑血管意外9例,急性心衰6例,多器官功能不全5例,外科术后4例,肾功能衰竭2例,肝功能衰竭2例,重度烧伤2例,重症胰腺炎1例。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KC)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2.3±11.2岁,重症颅脑损伤病人8例,急性心衰7例,脑血管意外病人6例,外科术后6例,多器官功能不全4例,中毒病人3例,肾功能衰竭2例,急性心衰2例,肝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均采用Protex高容低压气囊硅胶气管导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导管大小,固定由两名ICU主治医师操作。

3.观察指标①两组病人气道开放前,入院后48 h、72 h、7 d分别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做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涂片。②两组患者开放气道前,开放后48 h、72 h、7 d均行血常规及床边胸片检查。③两组病人入院第7天行鼻窦CT检查。④记录两组病人插管用时,第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每次口腔护理时间,鼻窦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例数,两周内的死亡例数。⑤鼻窦炎的诊断:鼻部有脓性分泌物,并且鼻窦CT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密度增高或可见液面等表现。⑥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根据2001年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以患者入院后48 h出现咳嗽、痰黏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热;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 CFU/ml;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符合上述之一即可诊断。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各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1.BC组与KC组比较 BC组插管用时短,平均每次口腔护理用时短,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与K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见表1。

2.BC组与KC组比较 BC组鼻窦炎的发生率高,与K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获得性肺炎和2周内死亡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

表1 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的比较(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06933242.html,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BC组与KC组比较:插管用时少,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平均每次护理用时少。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挑起会厌时可能会刺激迷走神经,使患者心跳、呼吸反射性骤停;插管时刺激大,患者不易配合,往往要等到神志不清或应用大量镇静药后才能插管,延误了治疗时机并增加呼吸、心跳抑制的风险。经鼻气管插管从鼻腔到气管,经过复杂,对暴露气管有一定困难,且固有鼻腔黏膜较薄,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易导致出血,有文献报道[2]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时间明显长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出血等并发症多。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解剖清楚,充分暴露隆突,避免反复插管和误入食道、气管分支,对具有插管指征而神志清醒的患者也能顺利地进行气管插管,争取到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极高,损伤少,并能引流大气道分泌物通畅气道及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送检验,插管时对体位要求不高,对于脊柱外伤或心衰等不宜变动体位的病人尤为有利。张咸虎等[3]在试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解决26例困难插管的病例中,一次插管成功率100%。经鼻插管管径细,对咽喉部的刺激小,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插管,部分患者能进水、进食,满足了病人口感,病人易于接受,便于口腔护理。经口插管管径相对粗些,口腔至气管路径短,吸痰容易、彻底,气道阻力较小,不易引起痰栓堵塞;而经鼻导管相对小而长,不利于引流和吸痰,易导致痰栓堵塞[4]。故经鼻气管插管者应注意加强气道湿化和积极吸痰等气道护理。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尽管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有研究发现鼻窦炎发病率增加,因此也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上升的观点[5]。本研究结果BC组发生鼻窦炎达30%,分析其可能原因为:①鼻窦引流不畅是主要原因,窦口阻塞致窦腔内低氧状态,窦腔内黏液停滞,黏液纤毛结构和功能障碍,鼻腔内分泌物及结痂长时间滞留,不易清理,使细菌容易繁殖。②鼻腔为呼吸道的门户,其温度、湿度利于空气中的细菌通过呼吸进入和定植。③经鼻插管时导管壁与鼻腔黏膜紧密摩擦易将鼻腔内的小量出血、分泌物及细菌带入气管内进入下呼吸道,可导致菌血症和肺部感染,鼻窦炎发生的机会增加[6]。但本研究发现两组间医院获得性肺炎和2周内死亡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可能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主要来自口咽部和胃部的定植菌、空气和医护人员接触的传播,鼻腔分泌物病原体和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无相关性,可能不存在鼻部微生物向下呼吸道移行的情况[7]。

综上所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和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各有优缺点,在ICU患者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病情严重度以及术者经验、设备条件等综合判断分析,选择最佳插管方式。根据本研究发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显示更多优点,本人认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窦炎发生率增高,但鼻窦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和预后的关系,尚需要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加以阐明。

【参考文献】

[1]Peter Dodek,Sean Keenan MD.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 umonia[J].Ann Intern Med,2004,141: 305-313.

[2]毛秀莲,冼乐武,王晓琼,等.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吉林医学,2004,25 (3):628.

[3]张咸虎,鲁应军,李新锁.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 (10):752-753.

[4]王玉峰,韩玉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0):952.

[5]刘晓东. 呼吸机相关肺炎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4,9 (5):506-508.

[6]Oncag O,Cokmez B,Aydemir S.Investigation of bacteremia following nasotracheal intubation[J].Paediatr Anaesth,20 05,15 (3):194-198.

[7]彭鎏,艾宇航.重症监护室患者人工气道相关肺炎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23-226.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常规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常规 一、气管镜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 1. 困难插管和调整插管位置 2. 重症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 3. 气道管理和治疗肺不张 4. 咯血诊断和治疗 5. 气管内异物治疗 6. 诊断气管食管瘘 7. 诊断气道狭窄和气管内新生物 二、支气管镜临床应用的禁忌证 1.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呼吸衰竭,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未控制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患 者; 2. 出凝血机制障碍或者长期应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者; 3. 哮喘急性发作者; 4. 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如果出现致命性气道病变,以上均为相对禁忌证。 三、术前准备 1. 对于清醒患者应耐心介绍检查过程,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 2. 术前应了解患者病史、进行必要体格检查,以评估病情,防止镜检中出现意外; 3. 术前保证冷光源、气管镜及各种器械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仔细检查气管镜是否清晰、管道是 否通畅、吸引器及吸引管有否堵塞; 4. 术前禁食6 小时,禁水2 小时,留置胃管患者停用鼻饲至少1 小时并回抽胃液; 5. 检查前15分钟调节FiO2至1.0,若SpO2仍低于90%,则应暂缓检查; 6. 器械、药品及人员准备:消毒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一台(查看消毒日期,调节清晰度)、 长短清洁毛刷各一个、一次性换药碗一个、治疗盘一个、2%利多卡因一支、盐酸利多卡因或丁卡因胶浆一支、10m 空针两个、纤维支气管镜用电池一节、无菌纱布、注水用压力延长管一根、一次性呼吸机螺旋接头一个、一次性痰液收集器一个、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500ml 灭菌水一瓶、500ml 酒精一瓶、无菌拆线剪一把、治疗车一个。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工作是否正常、配件是否完整。检查负压吸引是否通畅, 并调节吸引压力至-150~-300mmHg。人员配备:标配两人,需管床医生在场,如病情变化可及时处理; 7. 气管插管患者,应用材质较硬的牙垫并置于上下门牙之间,保留导管外露长度为6cm; 8. 若无禁忌, 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充分清除口、鼻腔及气囊上滞留物;并将气囊压力适当增大; 9. 适当镇静,监测神志、血压、心率、呼吸及氧合,根据自主呼吸能力决定是否更改通气模式。 四、操作流程 1. 将PEEP调节为0cmH2O,并设置压力报警线至40cmH2O,适当上调呼吸频率和下调潮气量报警 限; 2. 气管镜经呼吸机螺旋接头进入, 操作宜轻柔迅速, 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操作方法如下:①首 先,开启冷光源,调节好光源亮度,调整视野清晰度。②然后,操作者左手握 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部,右手将镜末端徐徐送入气管插管至气管。进入气管前可由助手协助,经活检孔注入利多卡因进行气管内麻醉。③在直视下一面向前推进,一面观察气 管内腔直至隆突,观察隆突尖锐度、活动度、黏膜情况。看清两侧主支气管再分别插进。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追加利多卡因局部气道内麻醉。④检查顺序,一般先健侧后患

探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6-12-15T14:11:36.3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7期作者:郝其勇王风群崔莉 [导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有效提高困难气道患者插管成功率、治疗安全性。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221400 【摘要】目的:对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4例需行气管插管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给予对照组患者喉镜气管插管,比较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MAP在T2、T3时点的变化幅度以及HR在T1、T2、T3时点的波动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平均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为以及插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有效提高困难气道患者插管成功率、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困难气道 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4例需行气管插管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4例需行气管插管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8±6.9)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1±7.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麻醉成功后,给予观察组患者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套与光棒上,使光棒与导管最前端位置距离0.5cm,弯塑光棒前端5-7cm处成“J”或“L”形;于患者右侧口角处置入光棒至阻力突然降低;仔细观察患者颈部光斑变化,调整光棒位置至最亮光点位于机体环甲膜下;将气管导管推送入气管内,再缓慢退回。给予对照组患者喉镜气管插管,明视条件下,以喉镜挑起会厌根部,尽量显露声门为依据,对气道导管方向进行调整并插管,插管手法与观察组一致。 若患者1次插管时间超过1min或插管3次仍未成功,则认为插管失败。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四个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成功率,观察患者咽痛、鼻出血、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到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比较 T0、T1时点,两组患者MAP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较于T0时点,两组患者T1、T2、T3时点MAP值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T2、T3时点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R未见明显变化,但对照组患者HR波动明显,两组患者HR在T1、T2、T3时点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光棒指利用人体颈部软组织良好的透光性来对气管内插管是否成功进行判断的高度可塑性盲探气管插管工具[1].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颈椎损伤、困难气道等的治疗中[2]。相较于传统喉镜插管,光棒引导下插管无需挑起会厌、直接接触触口和咽黏膜,因此可有效避免喉镜对以上组织的机械性刺激[3]。此外,对机体应激小,不易导致患者兴奋等应激激素释放、交感神经兴奋,确保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4]。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T0、T1时点两组患者MAP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但接受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的观察组患者MAP在T2、T3时点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_0

预置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引导插管中的运用目的:探讨气管导管预置喉腔与否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经鼻引 导气管插管中的不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患者,将气管导管预置喉腔患者分为A组,未预置患者分为B组,各6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不适感等。结果:A、B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适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困难气道中,气管导管预置喉腔对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标签: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呼吸道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近些年来气道处置方案中的重要技术,它的优势在于处理困难气道[1]。笔者在运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时发现,气管导管是否预置喉腔,与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12年笔者所在科行纤支镜经鼻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12~58岁,择期84例,急诊44例,ASA分级Ⅰ~Ⅱ。病情涉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下颌骨折、颈椎不稳、颈部巨大肿块等,患者无经鼻腔气管插管禁忌。将气管导管预置喉腔患者作为A组,未预置患者作为B组,各64例。所用一次性气管导管(驼人牌)涉及5.5#、6.0#、6.5#三个型号。 1.2 方法 插管前,备齐电动吸引器等相关气管插管用物,向患者解释操作情况并取得同意。患者平卧,开通静脉通道,静滴地塞米松0.1 mg/kg,阿托品0.01 mg/kg,面罩吸氧(8 L/min),监测HR、NBP、SpO2,常规无菌操作,若SpO220%,暂停操作并予相应处理,情况改善后继续。观察鼻腔通畅情况,了解鼻中隔偏曲以及有无息肉等,选择鼻腔通畅的一侧,4%呋麻滴鼻液收缩鼻甲,2%利多卡因注射液浸透无菌棉签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直至咽后壁。然后把气管导管插入加了医用液体石蜡油10 ml,且加温的生理盐水瓶中进行软化和润滑。A组患者适时将气管导管置入鼻咽部,将纤支镜(PentaxFI-9BS)插入气管导管远端开口稍低处,使用预先放置在纤支镜工作通道内的一次性硬膜外导管伸入咽喉腔,边进纤支镜边喷洒(简称SAYGO技术)2%利多卡因,待表面麻醉起效后将气管导管推至喉腔,并对准声门。同法表面麻醉声门、主支气管及气管隆突后撤除硬膜外导管,将气管导管远端顶至声带上,于声门开放时将纤支镜插入气管内,迅速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质量控制标准 一、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入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 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 位和出血原因。 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 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 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 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二)禁忌证 支气管镜检查开展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禁忌证范围亦日趋缩小,或仅属于相对禁忌。但在下列情况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慎重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1.活动性大咯血。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 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 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 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疑有主动脉瘤。 8.多发性肺大疱。 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

(完整版)ICU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标准操作流程

ICU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标准操作流程(SOP) 一,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前准备 1.器械及药品准备:消毒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一台(查看消毒日期,调节清晰度)、长短清洁毛刷各一个、一次性换药碗一个、治疗盘一个、2%利多卡因一支、盐酸利多卡因或丁卡因胶浆一支、10ml空针两个、纤维支气管镜用电池一节、无菌纱布、注水用压力延长管一根、一次性呼吸机螺旋接头一个、一次性痰液收集器一个、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500ml生理盐水一瓶、500ml酒精一瓶、无菌拆线剪一把、治疗车一个 2.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工作是否正常、配件是否完整。 3.人员配备:标配两人

一次性呼吸机螺旋接头 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化学法)有自动消毒机 (一)测漏器测漏后初清洗 ⑴在流动清水下彻底冲洗纤支镜,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⑵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⑶安装管道插塞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冲洗活检孔道。 (二)酶洗 ⑴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⑵将初清洗后的纤支镜置于酶洗槽中,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浸泡; ⑶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分钟; ⑷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一条纤支镜后更换。 (三)次清洗 ⑴多酶洗液浸泡后的纤支镜,用水枪彻底冲洗活检孔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纤支镜的外表面; ⑵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中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四)浸泡消毒(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及术后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及术后护理 摘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方法。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治疗工具之一,适应症越来越广泛,临床上对支气管肺癌,不明原因的出血及痰中带血,不典型肺结核,吸入性肺炎以及性质不明的胸部x线异常,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在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 in front of after the textile fiber bronchoscope inspection technique and the technique nurses xu rui abstract:the textile fiber bronchoscope inspection is diagnoses the lungs disease the important method.is in the present clinical work one of essential treatment tools,the ind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on clinical to bronchial tube lung cancer,in the unclear reason hemorrhage and the phlegm the belt blood,the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the imbedibility pneumonia as well as the nature unclear chest x unusuality,has provided the reliable diagnosis basis.played the key role in the treatment. keywords:textile fiber bronchoscope inspec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0)12-0137-01

光棒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光棒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光棒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为困难气道拟在全麻下手术的患者20例,在光棒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观察ECG、BP、SpO2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困难气道中插管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困难气道中光棒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光棒;清醒气管插管;困难气道 本文旨在研究光棒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应用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预计为困难气道拟在全麻下手术的患者20例,年龄20~65岁,体重45~90 kg,身高160~180 cm,所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Mallampati分级Ⅲ级或Ⅳ级;(2)张口度<3 cm;(3)甲颏距离<6 cm;(4)颏胸间距<1 2.5 cm;(5)颈部活动受限(<80°)患者。所有患者ASA分级Ⅰ~Ⅱ级。 1.2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向患者交代插管相关情况以取得配合。患者头正中轻度后仰,用1%利多卡因充分表面麻醉口咽部黏膜,经口将套有合适型号气管导管光棒的前端(将光棒和导管均涂上石蜡油,前端折弯成大约90°,呈J型),沿门齿正中向内插入,找寻声门位置。随着光棒向前插入,颈前环甲膜处可见明亮的光斑,说明光棒前端已经对准声门,随着光棒继续向前插入,光斑会更亮,且随着光棒下移光斑变暗,说明光棒已进入气管内,再将光棒推进2~3 cm,右手固定光棒,左手将气管导管顺着光棒插人气管内。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导管,注射静脉麻醉药,接麻醉机行机控通气。 2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1次插管成功,2例两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在1~8 min 内。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均处于清醒状态。有5例(25%)患者出现呛咳反应,均出现在光棒插入声门时,插管成功后快速消失。所有患者插管前后均未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喉部痉挛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对困难气道的处理,以往用经口(鼻)盲插、经环甲膜穿刺逆行插管等方法都有一定损伤性、盲目性,且插管时间长,失败率高[1],经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则需要较为昂贵的纤支镜。而光棒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具有许多优点:简单易学,实用廉价,不需要纤维支气管镜等特殊设备,使用时不需考虑分泌物的障碍,而且插管时不需改变颈部活动受限患者的体位,不使用全麻诱导药,保留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概述】 随着纤维光导学的发展,为硬质不可曲的内窥镜成为可曲性内窥镜提供了基础。由于纤维光学的透光系统具有许多特殊优点,可在弯曲的条件下导光,医学上利用这一特点将其制成软质的可弯曲内窥镜,进入硬质内窥镜所不能达到的地方或角度。1964年由池田(Ikeda)设计并由Olympus工厂制造一种能进入肺叶各亚段的支气管内纤维窥镜。它具有镜体软,可视X围大,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的优点。并能直接进入所要检查的部位,采取病理组织和细胞涂片检查。当时被正式命名为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后来又在纤支镜上安装带有摄像、录像和微电 脑控制的电子装置,称之为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完善纤支镜检查的各种功能。通过屏幕显示和对有意义的病变做摄影和录像为进一步研究与资料保存提供了条件。我国于7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纤支镜检查技术,现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适应症】 60年代中期纤支镜问世以来由于其管径小(6mm以下)、可曲度大、清晰度高、操作方便,其适应症越来越广泛。主要有:(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咳痰带血,需要明确出血部位和咯血原因,在大咯血时一般不宜进行检查,痰中带血时易获最性结果;(2)任何肺部肿块阴影,因X线、胸片和肺CT影象技术难以对良、恶性病变作出鉴

别,需要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时;(3)原因不明的持续刺激性咳嗽、局部喘鸣,怀疑气管、支气管病变而需进一步明确病因者;(4)反复出现同一部位阻塞性肺炎或肺不X,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怀疑肺癌者;(5)痰中找到癌细胞而胸部X线、CT、及磁共振检查无异常发现,所谓的隐性肺癌,喉返神经麻痹、膈肌麻痹、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原因待查者;(6)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或通过实验室检查对良、恶性胸水难以确定,怀疑肺内肿瘤胸膜转移者;(7)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或用于肺化脓症病人、支气管扩X、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伴有大量分泌物不能充分引流者;(8)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通过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检查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9)做选择性支气管碘油造影能有针对性地很好地显示支气管畸形,扩X程度和X围;(10)做引导性经鼻气管插管,其准确性强,成功率高。 【禁忌症】 由于纤支镜应用的普及,技术的熟练以及配合机械通气(高频射流 通气)的应用使纤支镜检查禁忌症X围已日趋缩小。主要的禁忌症有:(1)一般状态极度衰弱,如严重贫血及肝肾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检查者;(2)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纤支镜检查可能促使心脏病的发作甚至心跳骤停者;(3)新近期有支气管哮喘发作,宜待哮喘完全缓解;(4)活动性大咯血,由于纤支镜检查时麻醉不充分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加剧,咯血停止一周后再行纤

2020年光棒引导气管插管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光棒引导气管插管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全文) 光棒进入国内市场已有20多年历史,随着全麻技术迅速的全面开展,光棒引导下插管作为一项新方法,已列入推荐使用于困难气道的处理意见中。临床上许多文献显示,光棒在临床应用于患者特殊体位插管、牙齿脱落或松动以及其他困难气道等插管时,具有成功率高、容易准确掌握以及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现综合光棒引导插管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帮助。 1.光棒的工作原理 光棒是由具有良好柔韧度的可弯曲光导管芯材料组成,利用引导光线,在颈前喉部表浅皮肤处产生光斑,通过观察显影光斑与喉头的关系来确定导管与声门的位置。当光棒前端部分进入喉头后,即可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的环甲膜处出现明亮光斑,一部分患者还能观察到光线向气管放射的现象。因其操作快捷简便,可用于头颈活动度受限和张口度困难的患者。 常见的进口光棒有Flexilum、Tubestat、Trachlight,国内一些医药器械厂也有类似产品。不同生产商生产的光棒略有不同,但其原理均为利用光棒前端在喉部区域产生明亮光斑来定位气管导管与声门的关系。

2.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径路 2.1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 将光棒管芯套入气管导管内,参照患者口咽特点和嗅物位时的颈椎生理曲度,适当塑形光棒管芯。气管导管前端与管芯距离相距约0.5~0.6cm。将光棒远端4.5~7cm处弯曲成“鱼钩”形或“L”形,弧度约75~90°。操作者优势手持光棒站在患者头端或躯体一侧,保持光棒常亮,使用非优势手推开患者下颌。光棒前端沿一侧口角平滑置入口中,并轻提患者上颌,优势手持光棒沿正中线顺舌体向下缓慢置入。光棒置入过程中,实时根据喉部光斑来调整光棒角度与置入深度。患者环甲膜处显现明亮光斑时,表明气管导管已在声门口附近。将气管导管轻柔推送进入声门内,然后沿着气管导管弯曲方向退出光棒。 2.2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董迎春等报道,选择通气良好的一侧鼻腔,先将气管导管经鼻孔垂直插入,随后将塑形好的光棒沿气管导管轻轻置入。通过进退、旋转光棒、转动患者头部以及按压喉部等,寻找颈前光斑。与经口路径相同,当患者环甲膜处显现明亮光斑时,将气管导管轻柔推送进入声门内,并退出光棒。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呼吸科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适应症 禁忌症 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或临床症状等决定是否需进一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活动性大咯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全身衰竭;有出血倾向;严重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可疑主动脉瘤;不稳定心绞痛或新近发生心肌梗塞;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尿毒症患者活检时有可能发生严重出血等。 不明原因咯血、慢性咳嗽及局限性声音嘶哑;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部肿块;支气管狭窄;肺门肿大;肺部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支气管异物取出;引导气管插管;局部止血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对气道良恶性肿瘤治疗等。 术前检查:凝血四项、血常规、心电图、监测血压有呼吸功 能不全者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术前禁食水6~8小时; 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告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及风险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用2%利多卡因做咽喉部麻醉,给予患者心电、血氧、血压监护。患者仰卧位,术者将纤维支气管镜插 入鼻腔,沿咽喉壁滑入喉部,找到会厌与声门观察声带活动度;声门张开时迅速送入气管,观察气管管腔然后直达隆突,观察隆突形态、活动度及粘膜情况,再将纤维支气管镜插进一侧主支气管,先检查健侧后观察患侧。根据检查中所见情况决定是否需进一步行活检、刷片、灌洗或治疗。 术后标本送相关检查并填写申请单。患者于操作室观察30分钟,嘱其术后2小时禁食水,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气管镜室工作检查人员须知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气管镜室内勿大声喧哗,手机置于静音状态。 三、检查操作时勿穿隔离衣外出。 四、检查完毕后物归原处(拖鞋等)和按要求将医用、生活垃圾分 类放置。 五、气管镜操作时内禁止会客、饮食、摆放与气管镜检查无关的物 品。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常规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常规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胸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 【适应证】 1.诊断方面 (1)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或咯血。 (2)不明原因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3)反复发作且吸收缓慢的肺段肺炎。 (4)不明原因的干咳或局限性哮鸣音。 (5)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喉返神经麻痹或膈神经麻痹。 (6)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块状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7)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8)痰中查到癌细胞,胸部影像学阴性。 (9)肺部感染须经防污染毛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鉴定病原菌。 (10)诊断不清的肺部弥漫性病变。

(11)须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和经支气管淋巴结活检检查者。 (12)怀疑气管—食管瘘者。 (13)观察有毒气体引起的气道损伤、烧伤。 (14)选择性支气管、肺泡造影。 (15)肺癌必要的分期辅助检查。 (16)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置导管后怀疑气管狭窄 (17)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软化。 (1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 2.治疗方面 (1)取除气管支气管内异物。 (2)对少量出血患者可试行局部止血。 (3)帮助建立人工气道。 (4)治疗支气管内肿瘤。 (5)治疗支气管内良性狭窄。 (6)放置气道内支架。

(7)去除气管支气管内异常分泌物(痰栓、脓栓、血块等)。 (8)对肺癌患者做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9)对支气管扩张重度感染或肺化脓症脓腔的灌洗治疗。 【禁忌证】 1.大量咯血,通常应在咯血停止后2周后进行。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3.严重心律失常。 4.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5.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 7.已诊断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 【操作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开展 自我评估报告

自我评估报告 我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开放床位550张,为更好地服务患者,现申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我院有上海欧太纤维可弯曲支气管镜一台。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 1、诊断方面: ①不明原因的咯血。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在大咯血时一般不宜进行检查,痰中带血时检查易获阳性结果。②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纤支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气道良性和恶性肿瘤、异物吸入等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炎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受到限制。③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纤支镜有助于查明气道狭窄的部位及性质。④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⑤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⑥X 线胸片和(或)CT检查异常者,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炎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⑦临床已诊断肺癌,决定行手术的治疗前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⑧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⑨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⑩疑有食道-气管瘘的确诊。纤支镜引导下选

择性支气管造影。 2、治疗方面: ①取出支气管异物。②清除气道内异常分泌物,包括痰液、脓栓、血块等。③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明确了咯血患者出血部位后可试行局部止血,如灌洗冰盐水、注入凝血酶溶液或稀释的肾上腺素溶液等。 ④经纤支镜对肺癌患者作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⑤引导气管插管,对插管困难者可通过支气管引导进行气管插管。⑥经纤支镜对气道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进行激光、微波、冷冻、高频电刀治疗。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镜检查早已经成为肺科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做支气管镜不仅可以诊断肺部疾病,还可以在气管内进行各种治疗。其中诊断的作用最为大众熟知,随着技术的额发展,支气管镜的直径更加细小,能够检查到更下级的支气管,检查的范围也扩大,甚至能达到肺部的边缘取活检,它不仅很直观,而且还通过支气管镜做作细胞刷片和肺泡罐洗等相关病理的检查,比如:对有肺部阴影、怀疑肺癌的病人可以早期发现气管内的肿瘤,并通过支气管刷片,取活检,灌洗液,找到癌细胞,早期诊断;咳血的病人可以准确的找到出血部位;肺不张的病人,可以通过支气管刷片细胞培养,准确的找到病原菌;对一些长期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做支气管内分泌物细胞学分析,对诊断很有意义。 总之,通过支气管镜刷片,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诊断许多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使用方法探讨

?临床经验?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使用方法探讨 权哲峰 池萍 贺海丽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也开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来解决困难气道的问题,而目前关于讨论如何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方法方面的文章,特别是面向初学者如何更快地掌握纤维支气管镜使用技巧方面的文章并不多。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之所以对于初学者不容易掌握,是因口轴与喉轴和气道轴本身具有一定的成角,而纤维支气管镜镜干本身柔软易曲,且目镜小,因此无法灵活控制纤维支气管镜。本科室采用退出式方法寻找声门,经过对84例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畅一般资料: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选取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84例,其中男64例,女20例,年龄28~65岁,平均34岁。ASA级Ⅰ~Ⅳ级,改良Mallampti分级Ⅰ~Ⅳ级。所有患者入室后吸氧,监测BP、HR、ECG、SpO2,待各项准备完备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畅05mg/kg,5min后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畅5μg/kg、异丙酚1畅5mg/kg。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安0畅8mg/kg,并且面罩加压给氧去氮2min。 2畅操作步骤:在纤维支气管镜(Olympus,日本)镜杆上涂抹无菌液体石蜡,然后套上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选择的气管导管,并系在纤维支气管镜手柄分叉处。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头端,右手握着纤维支气管镜手柄,左手捏住纤维支气管镜下端显示15cm的白色线上,助手站在患者左侧下方,面对患者头部,轻轻托起下颌防止舌后坠影响视野。操作者从患者上门牙中间处贴着硬、软腭垂直向下推进,直到推进到捏着纤维支气管镜的左手挡在上门牙为止。然后左手捏着纤维支气管镜镜杆相对固定在患者的上门牙中间。防止纤维支气管镜镜杆在操作过程中左右偏移,而右手大拇指轻轻下压方向控制器15°,使镜杆前端向上弯曲60°,如未见声门或对称的杓会厌襞就把方向控制器拨回原处使镜杆前端处于水平位置,如辨认不清可使用方向控制器重复以上动作,在确认未见声门后可一边轻轻退出镜杆一边继续使用方向控制器继续寻找,直到发现声门。在发现声门后向声门方向推进进入气管1/3处,并将纤维支气管镜上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退出纤维支气管镜镜杆调整气管导管深度,充气囊,固定导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 二、结果 84例患者中用退出式方法寻找声门81例均获得成功,其中5例因退出过快而未见声门,在第2次置入后再缓慢退出后发现声门。从纤维支气管镜镜杆进入门牙开始到发现声门的最长时间为70s,最短11s。在气管导管置入气管过程中有18例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其中15例在旋转气管导管,改变患者头部后仰角度后顺利置入,而3例在采取以上措施后仍未成功,选择放弃,改用其他方法。 三、讨论 困难气管插管是临床常遇到的难题,在一般患者中插管不成功的发生率约为3%,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因严重的气道困难处理失败约占三成,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对患者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可造成呼吸道损伤、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跳骤停。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为处理困难气道的最好办法。目前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在解决困难气道方面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点[1唱2],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应用。而且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可以避免喉镜显露声门对喉咽部的刺激,进而减轻气管插管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3]。而对于初学者并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方法,分析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纤维支气管镜本身细长,而且柔软易曲,不易掌控;(2)对于初学者初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时候其大部分精力往往过于集中到目镜,无暇兼顾口腔内的纤维支气管镜镜杆的位置是否居中,是否被扭曲,无法判断纤维支气管镜的深度;(3)初学者植入支气管镜后往往频繁地使用方向控制器不断上下左右打量寻找声门,最终导致失去方向,无法判断所处位置导致失败。而采用退出式方法寻找声门将大大降低初学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难度,相比推进式方法退出式有以下优点:(1)在操作过程中因左手一直捏着纤维支气管镜镜杆固定在上门牙,因此能保证操作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镜杆始终位于口咽部的正中位置。(2)对于方向控制器的使用上,只要向下搬动15度再搬回原位,不用再向下或左右观察。(3)相对于逐步推进的方法是从一片红色开始逐步探进咽喉壁不同,退出式方法从食管开口处的开阔视线开始逐步进入声门区域,因此对于空间辨认易于前者。还有通过84例纤维支气管引导下的气管插管总结有如下一些心得:(1)全麻时口部肌肉松弛舌根后坠,会厌软骨下落覆盖声门,舌根部肌肉松弛,咽喉部肌肉堆挤在一起,使咽喉通道阻塞,从而影响纤支镜进入气道,影响对声门的窥见。因此需要有助手托起下颌,从而抬高舌根扩大 DOI:10.3877/cma.j.issn.1674唱0785.2011.05.059 作者单位: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麻醉科 通讯作者:权哲峰,Email:shimane126@126.com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指南对其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有关操作问题作扼要叙述,希望对其规范化使用起一定指导作用。关于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置入支架、应用激光、高频电刀、微波及冷冻治疗等未包括在本指南内。由于在临床实践中,各单位设备条件和临床经验不尽相同,临床病例的情况也有差别,在执行中可以存在一些差异。 一、常规纤支镜检查 1.适应证:(1)诊断方面:①不明原因的咯血。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在大咯血时一般不宜进行检查,痰中带血时检查易获阳性结果。②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纤支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气道良性和恶性肿瘤、异物吸入等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炎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受到限制。③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纤支镜有助于查明气道狭窄的部位及性质。④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⑤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⑥X线胸片和(或)CT检查异常者,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炎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⑦临床已诊断肺癌,决定行手术的治疗前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⑧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⑨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⑩疑有食道-气管瘘的确诊。 纤支镜引导下选择性支气管造影。 (2)治疗方面:①取出支气管异物。②清除气道内异常分泌物,包括痰液、脓栓、血块等。③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明确了咯血患者出血部位后可试行局部止血,如灌洗冰盐水、注入凝血酶溶液或稀释的肾上腺素溶液等。④经纤支镜对肺癌患者作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⑤引导气管插管,对插管困难者可通过支气管引导进行气管插管。⑥经纤支镜对气道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进行激光、微波、冷冻、高频电刀治疗。 2.禁忌证:纤支镜检查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使用禁忌证范围亦日趋缩小,或仅属于相对禁忌。但在下列情况下行纤支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慎重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检查。(1)活动性大咯血。纤支镜检查过程中若麻醉不充分,可引起患者咳嗽,有可能加剧活动性大咯血;而纤支镜的管腔较小,难以有效地将气道内大量的血液及时吸引出来,严重时可致窒息死亡;此外,在活动性大咯血时,支气管树内大部或全部区域均可见鲜红血液,而难以确定出血部位。因此,目前多不主张在活动性大咯血时行纤支镜检查。(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3)严重心律失常。(4)全身情况极度衰竭。(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支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7)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8)疑有主动脉瘤。(9)气管部分狭窄,估计纤支镜不易通过,且可导致严重的通气受阻,(10)尿毒症,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11)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 3.检查步骤:(1)纤支镜消毒:用2%的防锈戊二醛装入足够长度的容器内,将纤支镜放入容器内浸泡15 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2)术前检查:①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胸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适应证】 1.诊断方面 (1)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或咯血。 (2)不明原因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3)反复发作且吸收缓慢的肺段肺炎。 (4)不明原因的干咳或局限性哮鸣音。 (5)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喉返神经麻痹或膈神经麻痹。 (6)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块状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7)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8)痰中查到癌细胞,胸部影像学阴性。 (9)肺部感染须经防污染毛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鉴定病原菌。 (10)诊断不清的肺部弥漫性病变。 (11)须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和经支气管淋巴结活检检查者。 (12)怀疑气管—食管瘘者。 (13)观察有毒气体引起的气道损伤、烧伤。 (14)选择性支气管、肺泡造影。 (15)肺癌必要的分期辅助检查。 (16)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置导管后怀疑气管狭窄 (17)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软化。 (1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 2.治疗方面 (1)取除气管支气管内异物。 (2)对少量出血患者可试行局部止血。 (3)帮助建立人工气道。 (4)治疗支气管内肿瘤。 (5)治疗支气管内良性狭窄。 (6)放置气道内支架。 (7)去除气管支气管内异常分泌物 (痰栓、脓栓、血块等)。 (8)对肺癌患者做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9)对支气管扩张重度感染或肺化脓症脓腔的灌洗治疗。 【禁忌证】 1.大量咯血,通常应在咯血停止后2周后进行。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3.严重心律失常。 4.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5.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 7.已诊断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 【操作方法】 1、纤支镜消毒 用2%的防锈戊二醛装入足够长度的容器内,将纤支镜放入容器内浸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