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网络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网络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网络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成绩:

网络仿真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以其独有的方法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由于仿真不是基于数学计算, 而是基于统计模型,因此,统计复用的随机性被精确地再现。

关键词:网络仿真;统计模型;仿真技术

1.前言

目前,数据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一般采用的是经验、试验及计算等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不过,当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元类型不断增多、网络拓扑日趋复杂、网络流量纷繁交织时,以经验为主的网络设计方法的弊端就越来越显现出来了。网络规划设计者相对来说缺乏大型网络的设计经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主观的成分更加突出。

数学计算和估算方法对于大型复杂网络的应用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得到的结果的可信性也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对于包交换、统计复用的数据网络,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充,越来越需要一种新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手段来提高网络设计的客观性和设计结果的可靠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网络仿真技术正是在这种需求拉动下应运而生的。网络仿真技术以其独有的方法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由于仿真不是基于数学计算, 而是基于统计模型,因此,统计复用的随机性被精确地再现。它以其独有的方法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2.网络仿真软件比较分析

网络仿真软件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来实现真实网络环境的模拟,网络技术开发人员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对网络通信、网络设备、协议、以及网络应用进行设计研究,还能对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另外,仿真软件所提供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功能使开发人员能快速、直观的得到网络性能参数,为优化设计或做出决策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手段。因此运用网络仿真软件对网络协议、算法等进行仿真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Technology公司的OPNET仿真软件能够满足大型复杂网络的仿真需要。

2.1.1 OPNET具有的突出特点

1.提供三层建模机制,最底层为Process模型,以状态机来描述协议;其次为Node 模型,由相应的协议模型构成,反映设备特性;最上层为网络模型。三层模型和实际的网络、设备、协议层次完全对应,全面反映了网络的相关特性。

2.提供了一个比较齐全的的基本模型库,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客户机、ATM设备、DSL设备、ISDN设备等等。

3.采用离散事件驱动的模拟机理(discrete event driven),与时间驱动相比,计算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4.采用混合建模机制,把基于包的分析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结合起来,既可得到非常细节的模拟结果,也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

5.OPNET具有丰富的统计量收集和分析功能。它可以直接收集常用的各个网络层次的性能统计参数,能够方便地编制和输出仿真报告。

6.提供了和网管系统、流量监测系统的接口,能够方便的利用现有的拓扑和流量数据建立仿真模型,同时还可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2.1.2 OPNET的缺点

1.价钱昂贵,OPNET的单使用者授权费超过2万5千美金。价格的因素使得盗版猖獗。

2.学习的进入障碍很高,通过专门培训而达到较为熟练程度至少需一个多月的时间。

3.仿真网络规模和流量很大时,仿真的效率会降低。目前解决方法:采用分层的建模方法,汇聚网络流量,简化网络模型;背景流量和前景流量相配合;流量比例压缩方法;优化调整仿真参数设计;路由流量的简化;结果分析;如何针对不同的统计参数,选择合适的结果收集和处理方法。来源:(广东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4.软件所提供的模型库是有限的,因此某些特殊网络设备的建模必须依靠节点和过程层次的编程方能实现。涉及底层编程的网元建模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因为需要对协议和标准及其实现的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网络仿真软件复杂的建模机理。因此,一般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编程的难度限制了OPNET 的普及与推广。此外,建立在OPNET上的仿真平台当前无法脱离OPNET环境,也

是OPNET的一个局限性。

5.OPNET对路由协议的仿真比较适合,但是对链路的仿真好想就只能通过Pipeline stage来做。例如有用户试了把pipeline stage中radio的propagation delay model 的传输速度(default值是光速)改为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1500m/s,但是仿真出来的propagation delay结果居然没太大的改变。而根据使用经验matlab或者spw就比较合适做链路层的仿真。

2.2 NS(NETWORK SIMULATOR)简介

NS是一个由UC Berkeley开发的用于仿真各种IP网络的为主的优秀的仿真软件。该软件的开发最初是针对基于UNIX系统下的网络设计和仿真而进行的。

NS的设计实现了使用两种程序设计语言,C++和Otcl。这两种程序设计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C++程序模块的运行速度非常快,是强制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容易实现精确的,复杂的算法,但是修改和发现,修正bug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因为它比较复杂。Otcl是脚本程序编写语言,是无强制类型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和修改,容易发现的修正bug,虽然它的运行速度和C++的模块相比要慢很多。

NS设计的出发点是基于网络仿真,它集成了多种网络协议,业务类型,路由排队管理机制,路由算法。此外,NS还集成了组播业务和应用于局域网仿真有关的部分、MAC层协议。其仿真主要针对路由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展开,因此NS可以进行对固定,无线,卫星以及混合等多种网络的仿真。但它最适用于TCP 层以上的模拟。NS的特点是源代码公开;可扩展性强;速度和效率优势明显。

2.2.1 NS与OPNET优缺点比较

1.OPNET与NS2的关系有点象windows和linux的关系。而它们也分别是在这两个环境下(OPNET在win,NS2在linux)安装使用最匹配。

2.OPNET是商业软件,所以界面非常好。功能上很强大,界面错落有致,统一严格。操作也很方便,对节点的修改主要就是对其属性的修改。是优点也是其缺点,如果你需要特殊的节点或很适合自己的节点就不如NS2方便。同时,由于是商业软件所以版本推出不如NS2快。

3.NS2是自由软件,免费,这是与OPNET相比最大的优势,因此它的普及度较高,是OPNET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4. NS2界面不如OPNET,虽然功能也很强大,但有很多零散的东西,刚学的时候很麻烦,不容易上手。操作上比较方便,但由于不是同一公司开发的,所以格式上不是很统一,说明手册的条理也不是很好。没有现成的节点什么的你可以自己用C++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构造你想要的节点。

3.网络仿真一般过程

进行仿真之前,首先要对仿真的对象有彻底全面的认识,并对所用仿真软件的编辑运行环境和运用的规范有清楚的了解。之后,有的放矢的选择仿真内容,在内容选择方面要兼顾实现过程中的复杂度和软件提供的功能,这主要考虑到一些仿真软件在某一特定方面提供的支持有限。然后,对仿真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建立仿真流程框图,定义输入输出。完成前期的规划设计后,就可以在仿真软件提供的编辑器中建立仿真的系统模型,这里包括设计建立网络的拓扑结构,设置网络中各通信实体的属性,编写新的协议、算法或改变已有模型等。另外,为方便结果分析还要设一些统计数据的收集点,这些点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可根据用户需要收集数据。最后,在设置完仿真运行时需要的参数后,就可以开始运行仿真了。仿真结束后,收集到的统计结果将通过结果分析器显示给用户。用户根据结果分析器提供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对原有计划进行修改。

下面,以在OPNET 环境下进行路由算法模拟为例具体介绍网络的仿真过程。在OPNET 中网络模拟仿真的过程主要分为,网络模型的建立和配置、仿真的运行和结果分析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OPNET 都提供了相应的编辑工具。

3.1网络模型的建立和配置

OPNET 使用网络编辑器(N etwork Editor)、节点编辑器(Node Editor)和进程编辑器(Pro2cess Editor)建立仿真模型。这三者以层次化的方式组合而成。

仿真开始,首先要在网络编辑器中建立系统的仿真环境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模型的建立可以选用OPNET 中提供的各种网络拓扑,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创建的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然后定义网络中各通信实体,包括源节点、路由器、目的节点和通信线路等,并分别设置它们的属性,如源节点simple source 模块以间隔为1秒的速度产生数据。模型建立好之后要测试各节点的连接状况,以确定网络是

否通畅。

网络结构建立完成后通过双击网络中的某个节点进入该节点的编辑界面,利用节点编辑器提供的处理机模块、排队模块、发送建模等建立起节点内的功能模块和模块间的数据流,在我们的路由算法仿真中要分别为源节点、目的节点和路由器建立不同的功能模块。其中,源节点由数据流产生、发送模块组成;目的节点由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组成,分别完成数据流的接收和统计数据的收集、处理工作;路由器由发送、接收模块以及中央处理模块组成,中央处理模块主要实现路由选择以及数据流的转发等功能。

网络节点内各功能需要通过在进程编辑器中进行状态描述和编程实现各自的功能。以路由器中中央处理模块的功能实现为例,在模块上双击进入进程编辑界面后,要创建若干状态,并且定义状态间的控制流。所有的状态中都使用C,C++ 语言实现算法的描述。最后,通过点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完成代码的编译,编译通过后就可以在网络中执行仿真了。

新协议和算法的编写可以参照OPN ET 提供的一些常用协议的模型和原代码,如ATM、TCPIP、Frame、Relay、OSPF、RIP 等。

本例中进行两种算法的比较是将同一网络模型的脚本(Scenatios) 多次复制, 再利用脚本转换将不同的算法加入各自的脚本中。

3.2仿真的运行

在运行仿真之前,先使用探针编辑器(Probe Editor)设置一些探针到需要采集统计数据的点上,以便在最后的结果分析中使用。另外,还要设置运行参数,如运行时间、路由表的导入导出等。OPN ET 的高效仿真引擎和内存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仿真的运行速度。仿真运行过程中还可利用OPN ET 提供的交互式调试工具,随时中断正在运行的仿真程序。本例中探针设置在路由器、目的节点等的处理模块上,用于统计节点的吞吐量、比特率、阻塞率等,仿真运行的时间设为200 秒数据采集点为128个。

3.3结果分析

仿真运行结束后,利用OPNET提供的结果分析器将仿真运行中收集到的统计结果以参数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结果图中加入其它算法的仿真结果就可以完成

不同算法间结果的比较,这为进一步的算法分析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网络仿真技术分析

4.1网络仿真的特点分析

首先,网络仿真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网络仿真技术能够迅速地建立起现有网络的模型,并能够方便地修改模型并进行仿真,这使得网络仿真非常适用于预测网络的性能。

其次,网络仿真能够验证实际方案或比较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在网络规划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它们往往是各有优缺点,仅凭主观判断,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取舍往往是网络设计者们感到头疼的事。网络仿真能够通过为不同的设计方案建立模型,进行模拟,获取定量的网络性能预测数据,为方案的验证和比较提供可靠的依据。

4.2网络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国外,网络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过去网络仿真技术主要用于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的开发和研究,使用者大都是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研究和开发人员。网络仿真软件的操作相当复杂,使用者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时间的培训和熟悉才能够熟练地掌握。

近年来,由于数据网络日趋复杂、网络规模日趋庞大,网络仿真技术应用于网络规划和设计的需求日渐强烈。于是,网络仿真软件厂商今年来纷纷把应用和开发重点转向网络规划和设计方面,将用户由原来的研究开发人员转向网络规划和设计人员,简化软件界面和操作流程,强化软件的工程应用能力,特别是加强了与网络管理软件厂商的合作,开发与网管软件的接口,使得网络模型的建立逐步自动化,加快网络建模的速度。OPNET与HP网管紧密结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过,应该指出,网络仿真技术在网络规划和设计方面的应用时间还不长,特别是在大型网络和复杂网络的应用方面,还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尚有不少重要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网络仿真规划设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还相当复杂,还远没有达到一般网络规划设计人员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够熟练使用的目标。不过,网络仿真

软件厂家正在全力向这个方向努力。

我国的网络仿真技术的研究今年(1999年)刚刚起步,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国数据网络的发展较晚,对网络仿真技术的需求相对不是十分迫切;另一个原因是主流的网络仿真软件基本上产自美国,而其高端产品在1998年以前一直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禁运。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由于我国数据网络的迅猛发展的拉动和美国解除高端网络仿真软件出口的限制的刺激,我国的网络仿真研究和应用逐步起步。

5.总结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该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手段,成为一种经济、有效和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网络设计的有力工具。尽管这一技术并未完全成熟,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国外众多成功的应用事例和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的事实充分显示出了她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预见,随着数据网络的日趋复杂、网络规模的日渐庞大,对网络仿真技术的需求必将越来越迫切,网络仿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Internet网络的迅猛发展必将强劲地拉动网络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相信,未来数年将是网络仿真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今后网络仿真技术必将成为数据网络规划设计不可缺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Introduction to Modeler[J ]. OPNET Simulation Technology,2006.

[2] A Qukck Look at COMNET ?[M ], CACI INc. , 2009.

[3] OPNET 7. 0. B Modler[J ],OPNET Technology Inc. , 2005.

[4] 徐启建,通信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综述[J ],数据通信,2012,(1):49- 551

[5] 雷擎、王行刚,计算机网络模拟方法与工具[J ],通信学报,2001,(9):84- 90

[6] 于斌、孙斌、温暖、王绘丽、陈江锋,852与网络模拟,北京,人民有点出版社,2007

[7] 李方敏,网络仿真软件NS的结果输出和分析,2010

[8] 陈敏,OPNET网络仿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 陆正福、刘吉庆,基于OPNETModeler的网络性能仿真实验,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

[10] 侯宗浩、王秉康、黄泳翔、网络仿真的研究.计算机仿真,2011,20(10).

[11] 王文博,张金文.OPNETModeler与网络仿真,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2] 伍俊洪,等,网络仿真方法和OPNET仿真技术,计算机工程,2007,30(3).

[13] 张铭,等,OPNETModeler与网络仿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附1:英文文献

Wireless network simu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Zhong Hui Zhang Liang

Summa ry:Simulation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s.In a bad environment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etwork protocols, simulation results must be effectively analyzed and processed.Introduces free NS2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mechanism works and discuss NS2 used in wireless network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presentation output format, on this basis, to mak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 and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tire network.

Keywords: NS2: wireless networks; network simulation

CLC: TP393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 -7597 (2010) 0810035-01

0 Introduction

Today,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laptops,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eager to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a wired network, you can freely communicate anywhere, anytime. 'In recent years,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Network protocol designed to become the focus of their research. In the study and design of network protocols typically require the use of simulation software to test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NS2 (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2) is a network technology for open source code, free software simulation platform, researchers can easily use it for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oday, it contains the module has been very rich, involving almost all aspects of network technology. So NS2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has become an academia currently widely used.

1 NS

2 Introduction

NS2 is an object-oriented network simulator, developed by UC Berkeley together. It is itself a virtual clock, all by discrete event-driven simulation. NS2 using C + + and Otcl as the development language. NS2 can be said Otcl script interpreter, which includes

simulation event scheduler and network component object libraries, and network building model libraries. For reasons of efficiency, NS2 the data channel and control channel separation. When the simulation is complete, NS2 will produce one or more text-based trace files. Just add some simple statements in the Otcl script, these files will contain detailed tracking information. These data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next process, NAM can also be used to show up during the entire simulation.

2 NS2 network simulation using the methods and general process

Network simulation, first analysis involves the simulation which level.NS2 simulation in two levels: one is based on the hierarchical Otcl programming, another is based on c + + and Otcl programming level.If there is no need of NS network elements, the need for NS extension, add the required network elements, namely to add a new c + + and Otcl class, write a new Otcl script.

Assume that the user has completed the extension of NS2, and artifact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NS2 has met the requirements, then a simulation step is roughly as follows:

1〉Start writing Otcl script.First configuration simulation network topolog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nk can be determined at this time, such as delay, bandwidth and loss strategy, etc.

2〉Set up a agent agreement, including the equipment protocol binding and traffic model

3〉Configuration portfolio model parameters, so as to determine traffic distribution on the network.

4〉Set the Trace object, NS through the Trace files to save the entire simulation process.After the simulation, the user can analyze the Trace files.

5〉Write other auxiliary process, set simulation over time, thus Otcl script written.

6〉Using NS explain just write Otcl script execution.

7〉To analyze the Trace files, useful data are obtained.

8〉Adjust the configuration topology structure and business model, the simulation process.

3 Wireless network simulation process analysis

3.1 Wireless network model

Wireless network model is essentially by the mobile node (MobileNode) as the core, and additional support and features, to realize the multiple hops simulation of AD hoc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AN).

MobileNode is derived from the Node class, so a basic Node objects attached on wireless and mobile Node function is constituted MobileNode.Its mobile features include: mobile nodes, periodic location update and maintain the topological edge, etc.Set MobileNode each network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link layer (LL), connected to the LL ARP module, interface queue (IFQ), MAC, the Channel is in OTclns - MobileNode. TCL.

3.2 Wireless si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ssumptions on an area of 1100 m * 1000 m radius 10 mobile nodes, node - respectively (0) - node (9), the UDP connections between nodes, and set up on the CBR data flow.The simulation implementation steps are as follows:

1〉Some of the necessary attributes set model, such as mobile node type of the Channel, the MAC layer protocol, queue type and size, number of nodes.

2〉Create a Topography object, ensure that all nodes ar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topology boundary movement.

3〉Set the node properties, set the initial simulation properties assigned to the node.

4〉Set the initial position and the nodes of the node and motor function.

5〉UDP connections between nodes, and set up on the CBR data flow.

6〉Establish finishSimulation process is used to close the trace file, and the nam is called.

At the end of the simulation can produce unicast. Tr files and unicast. Nam file, unicast, tr is trace files inside a record of each datagram delivery, reach and discard all of the information.

Unicast. Nam file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simulation animation, run the command unicast. Nam command generates simulation animation.

3.3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alysis

Nam of animation can only see each node periodically sends HELLO message, and sends data to each other between nodes.Not to see that the network running statu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network, so you need to use AWK language to write programs to deal with the trace file.Through processing the trace, we can make performance analysis to the entire network, calculate the entire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delay, packet loss rate and delay jitter, and throughput.

4 conclusion

Network simulation is analysis, research, design, and the necessary tools for improving network performance, it can help people more exact and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model.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NS2 and use NS2 simulator for 10 nod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h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ion, the dynamic display of the network parameters results are obtained.It for us in the further work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set up reasonable network parameter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References:

[1] Yu Bin, received, warm, wang lili, Chen Jiangfeng, 852 and network simulation, Beijing, people's a bit of a publishing house, 2007

[2] Li Fangmin, output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NS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3] Brent Welch B. Tcl/Tk tutorial.

[4] Elizabeth M.R oyer. Routing in Ad hoc Mobile Networks: On - Demand and Hierarchical Strategies.

The author cylinder interface:

Zhong Hui (1964 -), male, liaoning people, master degree,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wireless Internet, digital library, etc.;

Zhang liang (1984 -), male, hebei Tang Shanren,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the wireless network.

附2:中文翻译

无线网络仿真技术研究

钟辉张亮

〈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仿真技术在现代通信网络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在仿真坏境下对网络协议进行性能评价,必须对仿真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主要介绍免费网络仿真软件NS2工作原理和仿真机制,讨论NS2在无线网络仿真中的运用,介绍仿真结果的输出格式,在此基础上对仿真结果做出定性分析并且分析整个网络的性能。

关键词:NS2;无线网络;网络仿真

中图分类号:19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 (2010) 0810035—01

0 引言

如今,成千上万的人拥有便携式计算机,所以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够摆脱有线网络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由通信。'近年来,无线网络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络协议的设计成为其研究的重点。在研究和设计网络协议时通常需要利用仿真软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NS2(Network Simulator,version2)是一种针对网络技术的源代码公开的、免费的软件模拟平台,研究人员使用它可以很容易的进行网络技术的开发,而且发展到今天,它所包含的模块已经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了网络技术的所有方面。所以NS2成了目前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模拟软件。

1 NS2简介

NS2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网络仿真器,由UC Berkeley开发而成。它本身有一个虚拟时钟,所有的仿真都由离散事件驱动。NS2使用C++和Otcl作为开发语言。NS2可以说是Otcl的脚本解释器,它包含仿真事件调度器、网络组件对象库以及网络构建模型库等。由于效率的原因,NS2将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的实现相分离。当仿真完成以后,NS2将会产生一个或多个基于文本的跟踪文件。只要在Otcl脚本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语句,这些文件中就会包含详细的跟踪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分析处理,也可以使用NAM将整个仿真过程展示出来。

2使用NS2进行网络仿真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进行网络仿真,首先分析仿真涉及哪个层次。NS2仿真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基于Otcl编程的层次,另一个是基于C++和Otcl编程的层次。如果NS中没有所需的网络元素,则需要对NS进行扩展,添加所需网络元素,即添加新的C++和Otcl类,编写新的Otcl脚本。

假设用户已经完成了对NS2的扩展,或者NS2所包含的构件已经满足了要求,那么进行一次仿真的步骤大致如下:

1〉开始编写Otcl脚本。首先配置模拟网络拓扑结构,此时可以确定链路的基本特性,如延迟、带宽和丢失策略等。

2〉建立协议代理,包括端设备的协议绑定和通信业务量模型的建立。

3〉配置业务量模型的参数,从而确定网络上的业务量分布。

4〉设置Trace对象,NS通过Trace文件来保存整个模拟过程。仿真完后,用户可以对Trace文件进行分析研究。

5〉编写其他的辅助过程,设定模拟结束时间,至此Otcl脚本编写完成。

6〉用NS解释执行刚才编写的Otcl脚本。

7〉对Trace文件进行分析,得出有用的数据。

8〉调整配置拓扑结构和业务量模型,重新进行上述模拟过程。

3无线网络仿真过程分析

3.1无线网络模型

无线网络模型本质上是由移动节点(MobileNode)做为核心,并附加各种支持特性而构成,以实现对多跳ad-hoc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模拟。

MobileNode是由Node类派生出来的,因此一个基本的Node对象附加上无线和移动节点的功能就构成了MobileNode。其移动特征包括:节点移动,周期性位置更新,维护拓扑边缘等。而设定MobileNode的各个网络构件包括链路层(LL)、连接到LL上的ARP模块、接口队列(IFQ)、MAC,Channel是在OTclns-Mobilenode.tcl 实现的。

3.2无线仿真实现

假设在一个区域为1100m*1000m范围内有十个移动的节点,分别为node-(0)——node(9),节点之间建立的是UDP连接,并在其上建立cbr数据流。仿真实现步骤如下:

1〉设定模型的一些必要属性,如移动节点的Channel类型、MAC层协议、队列类型及场景大小、节点数目。

2〉创建一个Topography对象,保证所有节点都在拓扑边界范围内运动。

3〉设置节点属性,将最初的设定的模拟属性赋给节点。

4〉设定节点的初始位置以及节点的随即运动功能。

5〉建立节点之间的UDP连接,并在其上建立cbr数据流。

6〉建立finishSimulation过程用来关闭trace文件,并且调用nam。

在模拟结束后会产生unicast.tr文件和unicast.nam文件,unicast,tr是跟踪文件里面记录着每一个数据报的发送、到达、丢弃等所有的信息。

unicast.nam文件是用于演示仿真动画,运行命令unicast.nam命令会产生仿真动画。

3.3仿真结果分析

通nam的动画演示只能够看到每个节点周期性的发送HELLO消息,以及节点之间互相发送数据。而不能看出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以及整个网络的性能,这样就需要运用AWK语言编写程序对trace文件进行处理。通过对trace的处理我们可以对整个网络做出性能分析,计算出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延迟,丢包率,延时抖动,和吞吐量。

4 结束语

网络仿真是分析、研究、设计和改善网络性能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帮助人们更确切更详细地分析网络模型的性能。文章主要介绍了化NS2并且利用NS2仿真器对10节点结构的无线网络进行了仿真,得到网络参数的动态显示结果。它对于

我们在进一步的工作中优化网络设计,设置合理的网络参数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斌、孙斌、温暖、王绘丽、陈江锋,852与网络模拟,北京,人民有点出版社,2007

[2]李方敏,网络仿真软件NS的结果输出和分析.

[3]Brent B Welch.Tcl/Tk组合教程.

[4]Elizabeth M.Royer.Routing in Ad hoc Mobile Networks:On-Demand and Hierarchical Strategies.

作者筒介:

钟辉(1964—),男,辽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网路、数字图书馆等;张亮(1984—),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

智能快递柜文献综述

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业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传统的人工配送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智能快递柜逐渐兴起。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阐述我国智能快递柜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做预测。 关键词:电子商务;智能快递柜;对比分析;趋势预测 1.引言 2009年开始,阿里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到2015年“双十一”成交额已达到912亿元。除了阿里集团,其他各大电商的成交额也在不断刷新记录。伴随着网络购物交易数额爆增,快递业务量也同步大幅增长,对快递企业在快件的处理和投送上形成很大压力,特别是快递网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加突出。改革传统的快递派送模式,改善快递企业服务,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不管是对快递企业和客户都有实用意义。对快递企业而言,智能快递柜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对收件客户而言,智能快递柜为收件人提供了便利选择,客户可以自提物件,不仅解决了与快递员的时间冲突,而且保护隐私信息。综上,智能快递柜应用前景巨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2.智能快递柜定义与应用现状 2.1智能快递柜定义 智能快递投递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能够将物品(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和管理的设备。与PC服务器一起构成智能快递投递箱系统。PC服务器能够对本系统的各个快递投递箱进行统一化管理(如快递投递箱的信息,快件的信息,用户的信息等),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快递员将快件送达指定地点后,只需将其存入快递投递箱,系统便自动为用户发送一条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验证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到达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出快件。 2.2应用现状 智能快递柜在国外并非新事物,全球有20多个国家(如图1所示)正在使用智能快递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网络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成绩:

网络仿真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以其独有的方法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由于仿真不是基于数学计算, 而是基于统计模型,因此,统计复用的随机性被精确地再现。 关键词:网络仿真;统计模型;仿真技术

1.前言 目前,数据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一般采用的是经验、试验及计算等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不过,当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元类型不断增多、网络拓扑日趋复杂、网络流量纷繁交织时,以经验为主的网络设计方法的弊端就越来越显现出来了。网络规划设计者相对来说缺乏大型网络的设计经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主观的成分更加突出。 数学计算和估算方法对于大型复杂网络的应用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得到的结果的可信性也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对于包交换、统计复用的数据网络,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充,越来越需要一种新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手段来提高网络设计的客观性和设计结果的可靠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网络仿真技术正是在这种需求拉动下应运而生的。网络仿真技术以其独有的方法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由于仿真不是基于数学计算, 而是基于统计模型,因此,统计复用的随机性被精确地再现。它以其独有的方法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2.网络仿真软件比较分析 网络仿真软件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来实现真实网络环境的模拟,网络技术开发人员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对网络通信、网络设备、协议、以及网络应用进行设计研究,还能对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另外,仿真软件所提供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功能使开发人员能快速、直观的得到网络性能参数,为优化设计或做出决策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手段。因此运用网络仿真软件对网络协议、算法等进行仿真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自动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从20世纪4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自动化随着工业发展和军事技术需要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今,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广泛应 用于工业控制中,在军事、农业、航空、航海、核能利用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例如,电厂中锅炉的温度或压力能够自动恒定的不变,机械加工中数控 机床按预定程序自动地切削工件,军事上导弹能准确地击中目标,空间技术中人 造卫星能按预定轨道运行并能准确地回收等,都是应用了自动控制技术的结果。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对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要求。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就是自动控制技术在液位控制方面的应用。其在化工,能源(电厂)等工业工程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 随着过程控制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应用层次的深入,以及控制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发展,过程控制技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 级到高级并日趋完善的过程。 1过程控制装置的发展 1.1基地式控制阶段(初级阶段) 20世纪50年代,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是凭借生产实践经验,局限于一般的控制元件及机电式控制仪表,采用比较笨重的基地式仪表(如自力式温度 控制器、就地式液位控制器等),实现生产设备就地分散的局部自动控制。在设 备与设备之间或同一设备中的不同控制系统之间,没有或很少有联系,其功能往 往限于单回路控制。其过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几种热工参数(温度、压力、流量 及液位)的定值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 1.2单元组合仪表自动化阶段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单元组合仪表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所谓单元组合,就是把自动控制系统仪表按功能分成若干 单元,依据实际控制系统结构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单元组合仪表之间用标准 统一的信号联系,气动仪表(QDZ系列)信号为0.02~0.1MPa气压信号,电动 仪表信号为0~10mA直流电流信号(DDZ-II系列)和4~20mA直流电流信号 (DDZ-III系列)因此单元组合仪表使用方便、灵活。由于电流信号便于远距离 传送,因而实现了集中监控和集中操纵的控制系统,对于提高设备效率和强化生 产过程有所促进,适应了工业生产设备日益大型化于连续化发展的需要。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人类文化演进的一种新形态,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日趋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本文尝试对目前网络文化研究所集中的网络文化概念、网络文化特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产业研究这几个领域进行系统回顾和文献梳理。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从而使得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 一、网络文化概念研究 “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学术史上最复杂的术语之一,对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网络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对网络文化的界定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网络文化”是什么?这一问题因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主要由以下几种: 1、从网络本身的技术特性出发,强调网络这一载体,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是对网络文化的一种狭义理解。例如,李仁武在《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2。尹韵公也认为网络文化是“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3。 1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匡文波.《论网络文化》,《图书馆》,1999,(2)。 3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闻与写作》,2007(5)。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 1国外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Mike Fogg(2008)在《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一书中提出:电子采购(E-purchasing)的定义为电子采购是指在采购活动的全部流程中运用所有的相关电子技术来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服务,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来自CIPS的专业实践团队给出的电子采购定义为:是指商品和服务的电子购买过程,包括从认定采购需求直到支付采购货款的全部过程,也涵盖了延迟付款这一类活动,例如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与开发等。 Emiko Banfield(2005)在《战略采购管理》一书中认为:战略采购就是指公司和它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盟,这种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使连接采购原料和服务每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处理得当的话。战略采购将打破用户、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传统壁垒,这样公司就能从供应链中取得最大的价值。战略采购的关键成功要素有:提供管理、提供领导能力、使用引导团队、制定变革管理战略、有效使用顾问、利用总成本模型、制定全面沟通计划、提供培训和庆祝成功。超越战略采购:建立公司之间的关系、扩展供应链和创造价值网络。 Michiel R.Leenders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一书中阐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全面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库房再到最终用户的信息、物资和服务的流动。供应链管理代表的是一种强调过程与整合的企业管理思想。 2国内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2.1 有关采购管理理论的研究 甘华鸣(2002)在《采购管理速成》中提出:采购管理是指管理采购业务单元,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徐杰在《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中提出: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理论界关于差异化营销模式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本文从差异化营销的策略和模式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营销营销策略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和模式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差异化营销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差异化营销概念及相关策略研究 1.1差异化营销概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营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 邓久根[1]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的对策与战略》一书中提到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形象。张占东[2]和杨树伟[3]等人也提出了相似的差异化营销的相关概念。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差异化营销是指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市场目标,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企业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 1.2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服务、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学界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其缺点是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

数控机床状态监控系统(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机床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 1.前言 为了使数控机床加工过程安全、可靠、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对加工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的主要内容,论述了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状态监测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总结数控机床状态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系统实现的具体结构。 2.主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机床监控系统属于专用系统,其开放性较差,已不能满足当今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属于工厂内部典型的“自动化孤岛”。而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工厂自动化设备的互联成为可能。机床信息采集与监测技术研究已经得到许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数控机床多用PLC控制,同时计算机网络是快捷、高效、广普的信息传递媒介。PC—PLC网络因而成为数控机床数据采集与监控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一方面由于数控机床的封闭性,实际应用中很难直接从PLC读取机床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一些数控机床厂商如SIEMENS,FANUC等开发有针对自己机床数据采集与监测的软件,但是大多价格昂贵[1~5]。 随着技术的进步,制造业设备的复杂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复杂设备因其结构的复杂性,而使其在提高功能或性能时,给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难题,系统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潜在可能性也越来越大[6]。对设备自动化加工过程进行状态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加工系统的安全运行,合理并优化使用自动化设备,避免设备故障,保证加工工件质量,减少额外的辅助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设备的状态监测也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7]。 数控机床状态监测是指对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的某些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将实际特征参数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工作状态,了解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合理,同时为故障诊断和预测提供依据。主要包括机床状态监测、刀具状态监测、加工过程监测和加工工件质量监测等4个方面。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对其进行状态监测涉及很多相关技术。一般的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特征提取和状态识别3个主要方面。其实无论是状态监测还是故障诊断与预测,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是基础。设计一个状态监测系统,其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来实现状态监测。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宁波大型超市绿色营销对策研究 魏明侠,司林胜(2005)指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不仅要求实现宏观、中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实现围观基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施绿色营销。 孙玲(2003)说绿色是当今世界的时尚,绿色消费是当今世界性的消费主旋律。每个企业,每个经营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绿色营销意识,坚持从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消费全过程至始至终保持着绿色状态。 刘敏(2004)认为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对消费观念与营销观念进行真正的再认识,才能自觉参与和促进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活动。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绿色消费时消费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安全与健康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一份渴望。 甘碧群(2005)认为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 张和艳(2002)指出一个有魅力的超市,不但是一个“质量信得过的企业”,还必须是一个“环保信得过的企业”。纵观零售业的基本态势,以由浅层次的商品竞争演变到深层次的服务竞争,然而服务竞争的一个核心点是,从满足顾客购物需求一般层面上升到关注和保护顾客身心健康的最高境界。 刘致良,冼锋(2007)指出餐饮企业的绿色营销管理,就是要改变餐饮存在的发展模式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烹饪方式欠科学等问题,将绿色营销的理念贯穿于餐饮企业的设计、消费、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找出潜在的危害安全、影响营养健康、破坏环境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实现餐饮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万后芬(2006)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论文)题目: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现代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特别是各种塑料制品及大型覆盖件等产品形状结构比较复杂,单使用图纸已很难正确和详尽地表达产品的形状和结构,这就要求模具设计制造者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描述的手段,同时要求模具制造者必须充分掌握产品的各种资料,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原料的特性、精度要求、特殊表面效果等。有些产品还需客户提供实物或模型。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制件质量好,交货期越短越好,模具精度越高越好,模具价格越低越好,由此,现代塑料模具的制造应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及以上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塑料压圈单分型面一模一腔注射模具轮辐式浇口尼龙1010、聚奎二栈奎二胺及纤维

前言: (4) 一、模具的重要意义 (5) 二、现代塑料模具的设计 (6) 1、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 (6) 1、1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 (6) 1、2 模具总体方案设计 (7) 1、3 总体结构设计 (7) 1、4 施工图设计 (7) 2、 CAD/CAE技术的应用 (8) 三、现代塑料模具的制造 (9) 1、 CAD/CAE/CAM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制造一体化 (9) 2、先进设备的作用 (9) 3、手工加工的作用 (10) 4、检测手段 (10) 四、反向工程的应用 (10) 五、快速成型制造的应用 (11) 六、发展方向和前景 (12) 七、模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 八、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对电子商务配送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念。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整合与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相关的国内外观点。同时对各种观点的讨论比较,了解电子商务配送的现状,最后结合相关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指导论文撰写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观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在是近几年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越来越深人入心的今天,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实惠,同时对相应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很多学者并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挥物流配送的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在下文中,将会整理出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况。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国内许多学者对物流配送模式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各种观点,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吕晓慧认为,目前在我国,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配送却没有同步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 谢勇,廖佑莲认为,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物流配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配送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缺乏专业的人才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善伟以电子商务下的网上购物网站为例,分析其物流配送模式,认为网购平台所有者应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配送质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魏斐翡对网上消费者快递服务风险重要度评价与各快递服务指标的满意度、重要性评价、及其差值进行了测评和对比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快递服务质量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2.5小结 通过对各级管理员的划分,使系统的使用方向更加明确。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够基本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加快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 物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面对多种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占有一定的市场,这套面对用户的系统可以充分完善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在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章概要设计 3.1系统设计以及面向用户原则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是一种严谨的货物管理系统,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甚至对物流公司的收益造成影响。内部内容要相对复杂,但是用户操作界面必须简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机械手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顺序动作机械手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机电控制 学生姓名:杨忠合 指导教师:郑晓军 完成日期: 2014.03.25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量新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 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 搬运机械手仿真设计和制作,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气缸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进退运动,并利用ADAMS 软件对搬运机械手进行建模,对其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机电一体化文献综述定

机电一体化文献综述定 CA6150普通卧式车床机电一体化改造文献综述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作者:程斌指导老师:朱海燕一、前言常规CA6150普遍车床的对于高速发展的制造业已经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提出机电一体化改装方案和单片机系统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和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并提高生产率。本论文说明了普通车床的机电一体化改造的设计过程,较详尽地介绍了CA6150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及数控系统部分的设计。采用以8051为CPU的控制系统,由 I/O接口输出步进脉冲,经一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滚动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纵向、横向的进给运动。根据刘勇军《机电一体化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我们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机身、框架、支撑、联接等。 动力驱动部分(动力组成要素):依据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测试传感部分(感知组成要素):对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职能组成要素):将来之测试传感部分的信息及外部直接输入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执行机构(运动组成要素):根据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动作和功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 二、文献资料综述

物流文献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阻碍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的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叙述了中国现代物流活动的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和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七大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非绿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就政府引导、企业自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非绿色因素;必要性;阻碍;解决方案 一、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绿色物流的产生的原因 籍丹宁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 . 运输工具对环境的污染:物流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交通网络的铺设、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物流速度,但作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这些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对环境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2 .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在物流活动中,包装对商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内包装可以美化商品,外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并且便于流通过程中的装卸和搬运。但很多市场上流行的包装材料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部分包装材料不易降解,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为完善商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对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不当的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刘辉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路径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即需要建立一种既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改变原来的生产发展与物流( 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又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的转变)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 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建立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 提倡高效节能" 绿色环保的物流活动" 是十分必要而且有重大意义的! 它不仅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同时也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与传统物流方式不同的是

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摘要:市场营销理论最早是西方开始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引进西方先 进管理思想与经验,我国理论界人士不断消化吸收其思想内核,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不断推陈出新,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市场营销理论最初从组合理论开始展开,逐步拓展其理论边际,成为一门涉及服务营销、互动营销等领域,并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完善其模式的理论体系。同时市场营销基于对社会实务界的细致观察,不断捕捉社会经济风潮,不断增强其理论指导实务工作的能力。作为一门实务性特别强的学科,市场营销理论在指导实际工作具有巨大的作用,本文献综述将具体从基本理论开始展开研究,再与实际的航空营销工作中与理论相结合,从而论证营销理论在指导实际工作的巨大功效。 关键字:市场营销;服务营销;营销模式;互动营销;航空营销

一.引言 市场营销理论首先出现在西方,最开始是从组合理论开始萌芽。1953年,尼尔·博登博士(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 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包括 12 个要素,称为12因素“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计划、定价、厂牌、供销路线、人员销售、广告、促销、包装、陈列、扶持、实体分配和市场调研”。[1]后来的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尤金·麦卡锡(E.J.Mccarthy)教授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4P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首字母的缩写。同年,尤金·麦卡锡(E·J·Mccarthy)也对微观市场营销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责,它将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直接引向消费者或使用者以便满足顾客需求及实现公司利润,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2] 二.市场营销基本理论 最初的市场营销理论并没有将无形服务和有形实体产品加以区分,直到1966年,美国的拉斯摩(John·Rathmall)教授第一次提出要用新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并要求将两者加以区分,随后在1974年专门著作一本讨论服务市场营销的书,这标志着服务市场营销理论诞生。[3]随后西方理论界又在组合理论方面出现新的进展,先后出现了以下新的理论创新。布姆斯和比特纳1981 年在原来 4P 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服务性的 P”:参与者(Participants)有的学者也称之为人—People, 即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员工和参与到服务过程中的顾客;物质环境(Physical evidence),即服务组织的环境以及所有用于服务生产过程及与顾客沟通过程的的有形物质;过程(Process),构成服务生产的程序、机制、活动流程和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接触沟通,从而形成了服务营销的7Ps。[4]1986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6PS。随后菲利浦·科特勒又提出了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同年在其著作《营销管理》中定义市场营销为:市场营销是指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估量和确定需要量的大小, 选择和决定企业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业务、计划,以便更好地为目标市场服务。[5]1994年,哈佛的赫斯凯特( Jamew·L·Heskett)等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利润链管理理论即3R组合策略。他们研究发现市场份额对利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顾客忠诚度较高的服务性企业更能赢利,因而服务性企业应采用3R营销策略:尽力留住顾客(Retention)、销售顾客关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 sales)、鼓励顾客向亲友介绍其满意的消费经历(Referrals)。[6]最后是美国营销学家唐·E·舒尔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4R营销组合理论,包括关联(Relevancy)、反应(Respond)、关系(Relation)、回报(Return)。[7] 菲利浦·特勒教授在1989年指出“20世的大众市场已经让位于个人市场—大规模定制”,标志着个性化市场或者说单个消费者的市场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实

数控技术文献综述

国内并联机床的发展 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已成为当前机床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受到了国际机床行业的高度重视。并联机床克服了传统串联机床移动部件质量大、系统刚度低、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并联机床可完成从毛坯至成品的多道加工工序,实现并联机床加工的复合化。 并联机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机床。因没用实体坐标轴,固又称为虚拟轴机床。并联机床是空间机构学研究成果在数控机床领域中的创造性应用,它集机构学理论﹑机器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于一体,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物。它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模拟器阶段、并联机器人阶段和并联机床阶段。 并联机床的优点 并联机床是新一代的数控机床。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机床结构的概念,采用了多杆并行驱动方式。从机床整体来说,传统的串联机构机床是属于位置求解简单而机构复杂的机床而相对于并联机构机床,则机构简单而位置求解复杂。在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中,位置反解比较简单,位置正解却非常复杂,与串联机构截然相反。与串联机构机床相比,并联机床主要有以下优点。 (1)刚度重量比大。因采用并联闭环静定或非静定杆系结构,且在准静态情况下,传动构件理论上为仅受拉压载荷的二力杆,故传动机构的单位重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2)动态性能好。运动部件惯性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伺服控制器的动态品质,允许动平台获得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因而特别适合各种高速数控作业。 (3)机床结构简单,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这使得并联机床结构设计和加工等多方面得以简化。 (4)变换坐标系方便。由于没有实体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转换全部靠软件完成,非常方便。 (5)技术附加值高。并联机床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但设计、控制却很复杂,具有“硬件”简单、“软件”复杂的特点,是一种技术附加值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使用寿命长。并联机床由于没有传统机床导轨,避免了导轨磨损、锈蚀、划伤等现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并联机床具有许多传统机床无法替代的优点,弥补了串联机床的不足。虽然不会成为传统机床的替代者,但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并联机床将会在一些专业领域里成为传统机床强有力的补充者。 并联机床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并联机床的研究与开发几乎与世界同步。1994年并联机床在国际上首次展出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也纷纷投入力量进行研究。由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台并联机床,在1998年的北京机床展览会上展出。在1999年北京CIMT’99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BJ-30型并联机床,该机床还成功地进行了叶轮加工的演示。同时,在这次展

(整理)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部分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以往活跃在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但近两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进冷链物流加入到了B2C的行列之中,伴随着京东、淘宝、1好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热络一时,各方都瞄准了这片蓝海,2010年~2012年其市场增速120%,预计2015年,冷链宅配规模达40亿元。本文针对冷链物流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本文根据冷链物流的发展,例如产生的物流断链、信息化、冷链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围绕“建立冷链物流联盟体系”、“实施园区化管理”、“设定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和“节约成本”,这四大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 编者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1.冷链物流 (3)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3)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3) 1.3作用及重要性 (4) 2.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 3.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 3.1物流信息化问题 (5) 3.2冷链体系问题 (5) 3.3断链问题 (6) 4.解决方法 (6) 4.1建设“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6) 4.2建立“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 (7) 4.3“冷链物流园区化管理” (8) 4.4“节约成本” (9) 参考文献 (10)

冷链物流研究 【摘要】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物流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指冷藏冷冻食品再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虽然公认是宅配市场的一片新的“蓝海”,但却存在着系统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法制法规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与国外差距较大。本文总结了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 冷链物流联盟体系;断链;第三方;园区化;信息化 【正文】 1.冷链物流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目前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杉品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等。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消费即: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 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运、物流信息) 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