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电工基础教案43847

第一章直流电路

第一节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称为电路。

E

1、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如干电池,蓄电池,交直流发电机等。

2、负载(用电器):消耗能量的设备,如电灯、电炉和电动机等。

3、开关:用来实现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用等。如:刀闸开关、熔断器等。

4、导线;用来联接电路的,为电路提供通路的。在电路中起输送电能的作用。常用铜、铝等材料制作。

二、电流

1、电流: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通常,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3、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用符号I 表示

I = Q / t

式中I ——电流(A);

Q ——电荷量(C);

t ——时间(s)。

4、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

注意:a、量称b、极性c、与被测电路串连。

例一、P4 如果3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2 C ,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 A,那么3s 内将有多少电量通过导体截面?

解:公式I=Q / t

三、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位(V):

1)、电位:把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称为该点的电位。

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负电荷恰好相反2)、参考点: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点,且电位为零。

3)、电位的正负:正电位——某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的电位。

负电位——与正电位相反。

4)、不同的参考点,电位不同,即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

例:P6 求:V A,V B,V C

A 3V

B 6V

C A 3V B 6v C

2、电压

1)、电压(U):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差,叫做该两点间的电压。

2)、方向:由高点位指向低电位。

3)、单位:伏特(V)

4)、测量:电压表

注意:a、并列在被测电路中b、极性c、量称

3、电动势(E)

1)、电动势:电源正负极间存在电位差,导线中便存在着电场,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导线由负极移向正极,而电源力(非电场力)再把负电荷由正极送到负极,因而做功W’。

电动势E=W’/q q ——电荷量(C)

2)、方向:由电源的负极经由内电路指向电源的正极。

四、电阻

1、电阻(R):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运动过程中,自由电子间的碰撞及自由电子与原子间的碰撞,阻碍了电子的移动,称其为电阻。

2、单位:欧姆(Ω)、KΩ、MΩ

3、导体的电阻:R =ρL/S ρ——导体的材料(Ω.M);

L——导体的长度(M);

S ——导体的界面(M2)。

例2P12

第二节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电路中的一部分,叫做部分电路。I R

U=RI I=U/R

例P14

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E

r

全电路:由内电路和外电路组成的闭合回路的整体。

全电路欧姆定律:I = E / (R+r)

U= E - I r

注意两种特殊状态:1、开路2、短路

第三节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一、电阻的串联

1、串联:各个电阻首尾相联,称为电阻的串联。

R1R2

2、特点:1)、电流:相等。

2)、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分电压之和。

3)、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R= R1+ R2。

4)、每个电阻上的电压与总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1=(R1/R )U U2=(R2/R) U

可见,每个电阻上分得的电压大小和电阻成正比。

3、应用:1)、分压器2)、扩充电压表的量程。

例12 P23

二、电阻的并联

1、并联:各个电阻首首相联,尾尾相联。

2、特点:1)、并联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2)、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3)、总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1/R= 1/R1+1/R2

4)、每一个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I1=( R/R1 )I

3、应用:1)、可获得小电阻(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2)、电压相同的负载并列使用,互不影响

3)、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三、电阻的混联: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连接方式叫做混联。P24

第四节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功

1、电功(电场力做的功):电场力把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对电荷所做的功,称为电功。

2、大小:W=q u

而q=I t

所以W=u I t

对电阻电路U=RI W=I2Rt=U2/Rt

其中w——功率,焦耳J

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度(千瓦小时)

1KW.h = 3.6 X 106 J

二、电功率

1、电功率: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大小:P=w/t=u i

P——电功率,瓦特w 。

3、单位:W、KW

注意:电器上通常标注的功率和电压,即为设备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三、焦耳—楞次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Q=I2Rt

例17 例18

第五节电容器

一、电容器与电容

1、电容器:任意两块非常接近的金属导体(极板),中间隔以绝缘介质(空气、云母和陶瓷等),形成一个电容器。

2、电压与电量的关系:Q=CU C—电容器的电容量

C=Q/U

3、C的意义:在一定电压下,电容器储存电荷量的大小。

C的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μμF)

1F=106μF=1012PF

二、电容器的种类:P36 见图

三、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1、串联:

1)、电容器的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容器依次首尾相联。

C1C2

2)、串联的特点:a、每个电容器上的电荷量都相等,等于等效电容上的电荷量,Q1 = Q 2 = Q

b、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上的电压之和。

U=U1+U2

3)、等效电容:经过推导知: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的倒数和。1/C=1/C1+1/C2

2、电容器的并联

1)、并联:多个电容器首首相联,尾尾相联。

C1

C2

2)、特点:a、电压相等

b、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Q=Q1+Q2

c、总电容等于各个并联电容之和,C=C1+C2

第二章磁与电磁

第一节磁场的基本概念

一、磁场和磁力线

1、磁场:磁铁周围存在着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称为磁场。

2、磁力线:用来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的概念。

1)、磁力线在磁铁外部总是丛N极出,S极入;在磁铁内部则相反。

2)、磁场的大小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方向即为磁力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3)、磁力线是一些封闭的曲线。

二、电流的磁场

1、通电直导线的磁场

是以通电直导线为中心的一组同心圆,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定则,

I

例:P51 学员判断

2、通电线圈的磁场

右手螺旋定则同时适合螺线管线圈,四个弯曲手指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方向线圈磁场的N极。

例:P51 学员判断

三、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B):

1)、作用:描述磁场中各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大小: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等于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长度的导体,通过单位电流时所受的作用力。

匀强磁场中:F=BLI B = F / L I

其中B——磁感应强度,T;

L——导体的有效长度,M;

F——导体所受的作用力,N。

3)、单位:特斯拉(T)

2、磁通

磁通(Ф):磁感应强度B 与垂直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

Ф=B×S

B=Ф/S

磁感应强度B(磁密):单位面积上磁力线条数。

3、磁场强度(H):用来确定磁场和电流间关系的物理量。

大小:H=IN/L

1)、磁导率:表示磁场中媒介质的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2)、真空的磁导率为ц0=4π×10-7亨利/米(H/M)

3)、相对磁导率:任一媒介质磁导率ц与真空磁导率ц0的比值。

цr=ц/ц0

4)、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的关系

B=цH

第二节铁磁物质的磁化和分类(省略)媒介质的分类:根据цr的大小分为铁磁性物质和非铁磁性物质。非铁磁性物质:如空气、木材等。

铁磁性物质:如铸铁、硅钢片等,可用来制作所有电磁设备铁芯。

1)、磁场强度(H):表示磁场性质的物理量。大小为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媒介质的磁导率(ц)的比值。

H=B/ц

一、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物质的磁化:本来不带磁性的物质,由于受磁场的作用而具有了磁性的现象(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被磁化)。

原因:铁磁性物质有许多磁畴组成,每一个磁畴相当于一个小磁铁。

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场会沿着磁场方向取向排列,形成附加磁场从而磁场显著增强

有些铁磁性物质,在去掉外磁场后,磁畴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仍保持取向一致,对外仍是显磁性,从而形成了永久性磁铁。

应用:广泛使用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中,如使变压器,电机在同容量下体积小,重量轻。

1、磁化曲线:为了具体分析研究某种材料的导磁性能,用实验的方法测试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强度H的关系曲线。

2、磁滞回线:铁质性物质经过多次磁化,退磁的循环,得到一个封闭对称于原点的闭合曲线。

基本磁化曲线:铁磁性材料,在反复交变磁化中,可得到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磁滞回线,连接各条对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得到一条曲线叫基本磁滞回线。

剩磁和矫顽磁力越大的铁磁性物质,磁滞损耗就越大。

铁磁性物质的分类

根据磁滞回线形状:软磁性物质,硬磁性物质和矩磁性物质。

1)、软磁性物质:磁滞回线窄而陡,包围面积小,损耗小,易磁

化。

2)、硬磁性物质:与软磁铁相反。

3)、矩磁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矩形磁滞回线的铁磁性物质。

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1、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1)、实验过程:P65 图2—18

2)、结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3)....F=IBL (条件:电流与磁场垂直)

4)、例:P66 图2—20

2、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1)、大小:F=IBS (条件:S平面与B间的夹角为零)

2)、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

3)、应用:电机及各种仪表的工作原理。

二、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

两根并行的通电导体,那么一根导体就处在另一根导体的磁场中,电流在磁场中受力,因此,两导体间相互作用。

1、若I1、I2同方向,则相吸;反之,相斥。

2、力的大小:F=0.2 I1 I2 L/a ×10-6 (N)

3、应用:架空线路间的线间距以及短路的危害。

第四节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感生电动势的条件:

1)、导体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生电动势,若将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则有电流通过。

2)、穿过任一回路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中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

二、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势

1、感生电动势的方向(发电):右手定则。大拇指为导体运动的方向;四个手指为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2、感生电动势的大小:e=BLVSinαα—运动方向和B的夹角

三、线圈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1、楞次定律:当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就有感生电动势产生。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产生的磁场阻碍闭合回路中原来磁通量的变化,这个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大小:e = -N dΦ/dt

具体:1)、判断回路原磁场的方向和变化趋势。

2)、感生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给出了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时感生电势的方向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生电势的大小,e = -N dΦ/dt

第五节自感与互感

一、自感现象与电感

自感现象:由于线圈中本身电流的变化,在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的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e = - L di / dt

二、互感现象

把两个线圈靠近,若在一个线圈中通有电流并产生磁通,此磁通不仅穿过本线圈,且有一部分磁通穿过另一线圈。

互感现象:由相邻线圈中电流变化而引起感生电动势的现象。

注意:同名端的意义——规定了同名端,就可以较方便的标出互感线圈的电流和互感电动势的参考方向。

1、互感电动势的大小

线圈1的电流i1在线圈2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为e12 = - M12 di2 / dt 线圈2的电流i2在线圈1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为e21= - M21 di1 / dt 因M12 =M21 所以e12 = - M di2 / dt

e21= - M di1 / dt

2、互感电动势的方向

与磁通的变化及线圈的绕向有关。在制造时,用符号“。”来表示线圈的绕向。这样,只要知道电流的方向和变化趋势,就会判断出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1)、举例:I 增大,则4、5 的绕向一致,均为正,即1、4、5为同名端。

可见:线圈只要绕向一致,其感生电动势的极性便是相同的,而与电流的变化无关。

2)、同名端:把绕向一致,感生电势极性保持一致的线圈端子称为之。

3)、判断方法:根据原线圈中外同电流的变化趋势,可知其自感电势的极性,再根据同名端,即可知其它线圈的极性。

第三章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单相交流电

一、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

1、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或电压)。

2、交流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

3、正弦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

二、正弦交流电势的产生:有交流发电机产生

三、正弦交流电的概念

1、特点:1)、瞬时性2)、周期性3)、规律性

1、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机电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本专业其它后续技术基础课的基础。在数控技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任务: 1.理解电路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实用性; 2.掌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及它们的应用; 3.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及常用的其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4.熟练运用相量表达式和相量图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的特性; 6.了解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其分析计算方法;7.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有选择、使用与电工实训相关的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 1 )掌握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及电流源等基本理想元件的参数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牢固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 2 )熟练掌握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支路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 ( 3 ) 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角频率、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量的概念,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相量形式的KCL和KVL,熟悉掌握功率的概念及计算。能计算阻抗串、并联电路,做出相量图。掌握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 4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及中线电流的关系。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熟练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不对称电路的分析。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工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定律、定理,从简单的元件到一般电路,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课程结构分为“电工基础”和“电工技术”两大模块。“电工基础”模块包含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1 ) 熟悉磁场基本物理量,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理解互感系数,掌握互感电路的同名端及测试方法。 ( 2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掌握RC、RL 动态响应及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应用,了解三要素法求解动态电路。 ( 3 )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掌握其有效值的计算,熟悉非正弦周期信号作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 ) 熟悉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基本磁化曲线,铁心损耗,掌握交流铁心线圈的工作特点。 本模块以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尺度。电工技术模块包含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量与非电量测试技术等。本模块是技术基础课,以应用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突出新技术的应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其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汽车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教学目标:MF—47型万用表的结构了解及使用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掌握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了解MF—47型万用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MF—47型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课时:4课时 万用表是维修中不可缺少的测试仪表,根据所应用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结果显示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模拟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两大类。模拟万用表是先通过一定的测量机构将被测的模拟电量转换成电流信号,再由电流信号驱动表头指针偏转,从表头的刻度盘上即可读出被测量的值。MF —47型指针式万用表就属于模拟式万用表。 一、MF—47型万用表面板结构 该型万用表面板外形结构可以通过实物首先找出: ①表盘②机械调零旋钮③三极管插孔④零欧姆调整旋钮⑤转换开关(选择测量种类及量程)⑥2500V交、直流电压专用红表笔插孔⑦5A直流表笔插孔⑧黑表笔插孔⑨红表笔插孔等。 二、表头 表头,简单地讲就是指驱动指钉偏转的系统。MF—47型万用表的表头是一只高灵敏度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 提示: 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取决于表头性能,表头灵敏度越高,内阻越大,则万用表性能越好。 三、表盘 表盘上共有6条标度尺和多种测量项目,如由上向下依次为①电阻标度尺②交、直流电压及直流电流标度尺③反射镜④三极管共射极放大倍数标度尺⑤电容容量标度尺⑥电感系标度尺⑦电平标度尺。表盘上还附有一些字母、数字等符号。其含义如水平放置使用、磁电系整流式仪表、绝缘强度式压6kV、仪表生产批准文号等我们了解以下即可。 四、换挡开关及使用须知 转换开关各种挡位设置如图所示: 1、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2)使用前,检查表头指针是否处于零位。若不在零位,则应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其指针在零位。 (3)测量前,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和大小,把转换开关置于合适的位置。量程的选择,应使指针接近刻度尺满刻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4)对有反射镜的表盘,读数时应使指针与镜中的影像相重合,以减少读数误差. (5)测量完毕,应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档,防止再次使用时不慎损坏表头。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大类 前期课程:《普通物理》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电工技术基础》是属于技术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作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对基础部分的要求 1、基础部分包括: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了解电工测量及安全 用电,掌握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方法;对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要清楚;电路元件的特性、功率和能量转换关系要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分析方法要掌握。 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等内容。 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和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分析由学生自学完成。 (二)对应用部分的要求 1、应用部分包括:铁心线圈和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等内容。 2、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应用,压缩学时的原则,应用部分应确保电工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使其体系和内容不断更新。又要对传统应用部分有基本的保证。应用部分的教学要求是对各种应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掌握一些常规的概念和一些基本计算方法,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 (一)绪论 1、电能的利用与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关系。 2、电气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系及意义。 3、《电工技术》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学习方法及与本专业的关系。 (二)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电路与电路模型的概念;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及理想电路元件R、L、C在一般激励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教师:许晓强 电器组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t 2.单位:1A1C/s;1mA103 A;1μA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第三节电阻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 Rρ S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全套电子教案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教学目标: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法和矢量图表示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波形图表示法。 2.矢量图表示法。 教学难点: 矢量图表示法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已知U = 220V,f = 50 Hz,?0 = - 90?,试写出该交流电压的解析式。 一、解析式表示法 e = E m sin(ω t + ?e0) I = I m sin(ω t + ?i0) u = U m sin(ω t + ?u0) 上述三式为交流电的解析式。 从上式知:已知交流电的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就可写出它的解析式,从而也可算出交流电任何瞬时的瞬时值。 例1:某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I m = 5 A,频率f = 50 Hz,初相? = 90o,写出它的解析式,并求t = 0时的瞬时值。 二、波形图表示法 1.点描法 2.波形图平移法 ?0 > 0图像左移,?0 < 0波形图右移,结合P109 图7-8讲解。有时为了比较几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也可把它们的曲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 例2:已知电压为220 V,f = 50 Hz,? = 90o,画出它的波形图。 例3:已知u = 100 sin ( 100 π t - 90o )V ,求:(1)三要素;(2)画出它的波形图。 三、矢量图表示法 正弦交流电可用旋转矢量来表示: 1.以e = E m sin (ωt + ?0 )为例,加以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作一矢量E m,使其长度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E m,矢量与横轴OX的夹角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初相角 ?0,矢量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去,即可得e的波形图。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戴素林发布时间:2009/4/14 阅读:251次 一、概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机床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与电

工材料、机床电气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基础、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 2.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知识,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 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 4.了解常用电气元件的名称、电路符号与规格特性,能正确选用常用电气元件; 5.掌握电力拖动常识,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能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6.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 7.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能正确处理和排除一般电气故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安全用电常识 1.相关知识 (1)电气危害概述 (2)触电的防护与急救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全套,完整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

用时间的比值。 q I =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第三节电阻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 R = ρ S 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单位:R-欧姆(Ω);l-米(m);S-平方米(m2);ρ-欧?米(Ω?m)。 4.(1)阅读P6表1-1,得出结论。 (2) 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ρ < 10-6 Ω?m 绝缘体:ρ > 107 Ω?m 半导体:10-6 Ω?m < ρ< 107 Ω?m (3) 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1)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 (2) 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随着温度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陈雅萍主编)习题答案教程文件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陈雅萍主编)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版参考答案 第1章课程导入 1.1 认识电工实验实训室 思考与练习 1.直流交流 2.有电切断 1.2 安全用电常识 思考与练习 1.50mA 36V 2.正确安装用电设备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 3.用水和泡沫 复习与考工模拟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B 2.A 3.A 4.C 5.C 三、简答题 1.电工实验实训室通常的电源配置有:①两组可调直流稳压电压;②3~24V 多挡低压交流输出;③单相交流电源;④TTL电源;⑤三相交流电压输出。

2.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频率计、兆欧表、钳形电流表、信号发生器、单相调压器等。常用电工工具有:老虎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螺丝刀、镊子、电工刀、试电笔等。 3.实验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实训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按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实训室,到达指定的工位,未经同意,不得私自调换。 (2)不得穿拖鞋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携带食物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让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随意走动,不得乱摸乱动有关电气设备。 (3)任何电气设备内部未经验明无电时,一律视为有电,不准用手触及,任何接、拆线都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4)实训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是否完好,如发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报告老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电器设备安装检修后,须经检验后方可使用。 (5)实践操作时,思想要高度集中,操作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内容,不准做任何与实验实训无关的事, (6)要爱护实验实训工具、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和公共财物。 (7)凡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由事故人作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并给予批评或处分。 (8)保持实验实训室整洁,每次实验实训后要清理工作场所,做好设备清洁和日常维护工作。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4.常见的触电类型: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电工技术与技能教案

教学内容 1.1 为什么要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 教学目的 了解: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 2.电工的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 技能要求 掌握:安全用电和电器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1.1 为什么要学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 1.1.1 本课程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基础 1.总述 同学们以后要从事各种职业的工作,在各种职业的工作中都会用到电的知识。因为现在已经进入电气化和信息化时代,没有哪个职业和电无关。在制造业,大部份制造设备都已自动化,这些设备都是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由电动设备作为执行机构,完成工作。 2. 分述 在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机械都不同程度的安装有电气控制系统。 在农业的生产和加工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医学领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脱离了靠医生经验诊治的时代,病人到医院就诊,要通过化验、透视、B超、CT扫描成像等一系列电子仪器设备检查,确诊病情。 在建筑领域,建筑物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电子等各行各业,各种电器设备都在普遍使用,作为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无不和各种电器打交道,掌握一定的电工知识,是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1.1.2 电工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 在企业和事业单位,有一个基础职业,就是“电工”。电工职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如在电力部门负责高低压线路的施工、供配电设备的调试、维修和管理;另一类工作是在企业从事机床电器的维护维修、自动化流水线的安装与调试、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装置的故障诊断与调试,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安装等。 “电工”是一个很多人向往的职业,个人的能力和技术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电工的劳动受到人们的尊重,同时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在整个电工领域中,电工工作与电工技能及电工理论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只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从事这一职业。并且,电工知识已逐步渗透到电子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的电工技能,了解有关的电工理论,才能更好地从事电子设备的安装、维护及使用。 因为电工职业的从业人员担负着建设和维护复杂电气系统的重要职责,所以要求电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为细小的差错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一个优秀的电工应该始终诚实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为自己高质量的工作而骄傲。 电工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极富魅力的职业,电工的各种岗位为青年提供了极大的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 1.3 安全用电 1.3.1电力内线的施工规程 1.室内外配线施工一般要求 ①室内、室外配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 V的绝缘导线。 ②重要场所、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应采用金属管配线。 ③腐蚀性场所应采用硬塑料管配线,且管接头处应密封。 ④重要控制回路、移动用的导线、特别潮湿的场所和严重腐蚀性场所、有剧烈振动用电设备的线路及有特殊规定的场所应采用铜线。

【高教版-周绍敏】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第 1 章认识电路 考纲要求 掌握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能识读简单电路图。 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动势、电流、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熟练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正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和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了解超导现象。

第 3 节 电阻 一、 电阻 1. 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 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 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S l 式中: ρ: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4. 电阻单位:R -欧姆(Ω);l -米(m );S -平方米(m2);ρ-欧?米(Ω?m )。 换算关系:103。 常见单位:μΩ、m Ω、Ω、k Ω、m Ω、 5. 阅读P6表1-1,得出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 体:ρ<10-6 Ω?m 绝缘体:ρ>107Ω?m 半导体:10-6Ω?m <ρ <107Ω?m 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 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①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 ② 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 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 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3. 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οC 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若温度为t 1时,导体电阻为R 1,温度为t 2时,导体电阻为R 2,则 α = ) (12112t t R R R --即R 2 = R 1 [ 1 + α ( t 2 - t 1 ) ] 例1: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οC 时阻值为20 Ω,问30οC 时此线圈的阻值R 为多少? 例2: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4.计算题(3)。

电工技术基础

四、简答题 1.有两个白炽灯“110V、100W”和“110V、40W”。能否将它们串接在220伏的工频交流电源上使用?试分析说明。 2.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3.某电容器的额定耐压值为450伏,能否把它接在交流380伏的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4.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星形,或者将星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三角形,其后果如何? 5.有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有380/220V两种额定电压,定子绕组可以接成星形或者三角形,试问何时采用星形接法?何时采用三角形接法? 五、计算题 1.计算如图电路中B点的电位。 2.在下图电路中,已知U 1=54V,U 2 =18V,R 1 =3Ω,R 2 =4Ω,R 3= 6Ω,用叠 加原理求I 3 的值。 3.在下图电路中,已知U 1=18V,U 2 =6V,R 1 =3Ω,R 2 =2Ω,R 3 =6Ω,R L =5 Ω,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L的值。

电工技术基础 四、简答题 1.有两个白炽灯“110V、100W”和“110V、40W”。能否将它们串接在220伏的工频交流电源上使用?试分析说明。 答:不能将它们串接在220V工频交流电源上使用。因为它们的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这说明它们的灯丝电阻不同:额定功率大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小,额定功率小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大,串联后它们的电压分配与阻值成正比,因此,100W白炽灯上加的电压低于额定值不能正常工作;40W白炽灯上加的电压高于额定值将损坏寿命(或烧损)。 2.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答: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一方面可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其方法有自然补偿法和人工补偿法两种:自然补偿法就是尽量减少感性设备的轻载和空载;人工补偿法就是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 3.某电容器的额定耐压值为450伏,能否把它接在交流380伏的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答:耐压值为450伏说明该电容器承受电压的最高限值是450伏。但交流380V是指它的有效值,最大值是380×1.414≈537V>450V,所以不能把它接在380V的交流电源上使用。 4.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星形,或者将星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三角形,其后果如何? 答: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若误将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星形,则将由于电压下降太多而使电机不能正常工作,若将星形接法的电动机误接成三角形,则将各相绕组上加的电压过高而造成电机烧损。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类专业电子教案

新课 课 题 1.1电路 1.2电流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1.1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 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

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或电路中某些部分被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1.2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t q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练习习题(《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1.是非题(1) ~ (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 标准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本学期《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此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系统、详略得当。根据本学期2011秋季班电子/机电专业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1级秋季电子/电机班共9人,其中男生9人,无女生。这其中一人是手臂残疾,一人智商低,基本是初中毕业,但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差,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上,所表现出的难度和积极主动性较差。但由于是他们的电子专业主课,对电子课本身的兴趣还比较大,喜欢动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本学期《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采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委会主编的通用类教材。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第二章,直流电路;第三章,电容和电感,第四章对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进行了讲解;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的基本知识,第六章,互感,第七章,谐振,第八章非正弦周期波,第九章,磁路,第十章,综合训练。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实训室,实验台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掌握安全用电相关知识技能; 3.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 4.掌握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了解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知识。 6.了解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7.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主动性和趣味性。 由于学生基础差,教材内容覆盖面广,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尽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电路,从而去掌握复杂电路的知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类专业)教案

115 课 题 3.3叠加定理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 2.正确应用叠加定理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 教学重点 应用叠加定理解题及几个注意点。 教学难点 不能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功率。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简单电路的计算。 教学效果 教后记

116 新课 由拔河比赛引入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思路 3.3 叠加定理 一、叠加定理 1.应用叠加定理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电路分为几个比较简单的电路,然后对这些比较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再把结果合成,就可以求出原有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避免了对联立方程的求解。 2.内容: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3.步骤: (1)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对恒压源,该处用短路替代,对恒流源,该处用开路代替)。 (2)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各电源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些电流(或电压)就是各电源共同作用时,在各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 4.注意点: (1)在求和时要注意各个电流(或电压)的正、负。 (2)叠加定理只能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而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二、举例 例1:本节例题 练习 小结 1.叠加定理的内容。 2.应用叠加定理解题的步骤。 3.两个注意点。 布置作业 习题(《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 4.问答与计算题(3)、(4)。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套电子教案

7.2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频率、初相)。 2.掌握相位差的概念。 3.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特征。 教学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1.有效值。 2.相位和相位差。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交流电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2.写出交流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解析式。 由家用电器的铭牌引出描述交流电需要多个物理量。 一、表征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频率、角频率 1.周期: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用T 表示,单位:s 。 2.频率:交流电在1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 表示,单位:Hz 。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 = f 1 4.角频率:交流电每秒钟所变化的角度:ω = T π2 = 2 π f 二、最大值和有效值 1.最大值: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值。用I m 、U m 、E m 表示。 2.有效值: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同样阻值的电阻,若它们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称为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 3.正弦交流电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E = 2 m E = 0.707 E m (适用于正弦交流电) U = 2 m U = 0.707 U m I = 2 m I = 0.707 I m 用E 、U 、I 分别表示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各种使用交流电的电气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的数值及一般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数值,都是有效值。以后提到交流电的数值,凡没特别说明的都是指有效值。 三、相位和相位差 1.相位:ωt + ? 称为交流电的相位。 2.初相位t = 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相位可用来比较交流电的变化步调。 3.相位差:两个交流电的相位差。用 ? 表示。 ? = (ωt + ? 01 ) - (ωt + ? 02 ) = ? 01 - ? 02(频率相同) (1)? = 0 称它们为同相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

课题 3.3叠加定理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 2.正确应用叠加定理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 教学重点 应用叠加定理解题及几个注意点。 教学难点 不能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功率。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简单电路的计算。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由拔河比赛引入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思路 3.3叠加定理 一、叠加定理 1.应用叠加定理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电路分为几个比较简单的电路,然后对这些比较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再把结果合成,就可以求出原有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避免了对联立方程的求解。 2.内容: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3.步骤: (1)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对恒压源,该处用短路替代,对恒流源,该处用开路代替)。 (2)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各电源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些电流(或电压)就是各电源共同作用时,在各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 4.注意点: (1)在求和时要注意各个电流(或电压)的正、负。 (2)叠加定理只能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而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二、举例 例1:本节例题 练习 小结 1.叠加定理的内容。 2.应用叠加定理解题的步骤。 3.两个注意点。 布置作业 习题(《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 4.问答与计算题(3)、(4)。

课题 3.4戴维宁定理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掌握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2.能正确运用戴维宁定理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 运用戴维宁定理进行解题。 教学难点 运用戴维宁定理进行解题。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类专业 课程性质:理论教学结合实训教学 总学时:92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电类课程中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

(二)教学方法建议 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项目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考核与评价 1.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