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U 1、U 2随I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5.5 V

B .滑片在最右端时,定值电阻R 0的功率为6W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5 Ω

D .电灯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模拟测试物理试题(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灯泡L 与R 0、R 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 2测量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1测量灯泡L 与R 两端的总电压,当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时,电压表V 2变大,电压表V 1变小,所以U 2-I 的图线为BQ , U 1-I 图线应该为AQ ;

ABC .由图像乙知,Q 点U 1和U 2相等,则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示数都是3V ,电路中的电流为2.0A ,所以

03V 2.0R U +=电源…①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1.0A ,由图像知: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5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1V ,所以

04.5V 1.0=R U +电源…②

由①②得:U 电源=6V ,R 0=1.5Ω,故A 错误;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12= 4.5V-1V=3.5V U U U -=滑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3.5V

=

==3.5Ω1.0A

U R I 滑滑大小 故C 错误;

滑片在最右端时,U 1和U 2相等都是3V ,电路中的电流为2.0A ,已知R 0=1.5Ω,定值电阻R 0的功率为

2200(2.0A) 1.5Ω=6W P I R ==?

故B 正确;

D .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变大,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开关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移至b 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则由图象可知( )

A .电阻R 0两端电压与通过R 0的电流成正比

B .R 0的电阻值是5Ω

C .该电路最小功0.3W

D .滑动变阻器R 的电功变化范围0~0.45W

【来源】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 0电压,由I-U 图象可知,电阻R 0的I-U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是正比例函数图象,电阻R 0是一个定值,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电阻R 0两端电流与通过R 0的电压成正比,电压决定电流,不能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A 错误,A 不符合题意;

B .由I-U 图象可知,滑片P 移至b 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为3V ,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则

03V 5Ω0.6A

U R I =

== 故B 正确,B 符合题意; C .根据功率公式

2

U P UI R

==

当电路电阻最大时,即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时,功率最小,由I-U 图象可知,此时滑片P 移至a 端,电压表示数为0.5V ,电路中的电流为0.1A ,则电路总电阻为

3V 30Ω0.1A

U R I =

==总

则电路最小功率为

22min

(3V)0.3W 30Ω

U P R ===总 故C 正确,C 符合题意; D .根据功率公式

222

222

000

00

1()()24R R U R U U P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零时功率最小,为零;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与电阻R 0相等时功率最大,为

22

max

0(3V)0.45W 445Ω

U P R ===? 故D 正确,D 符合题意。 故选BCD 。

3.把标有“6V 3W ”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C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D .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 【来源】天津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物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 ),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 )。

(1)滑片向左移动时,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判定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再判定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判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2)由灯的铭牌求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灯丝电阻,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利用P UI =求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 (3)为保护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5V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求出此时加在灯两端的电压;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后利用P UI =求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 (4)由(2)(3)得出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 【详解】

A .由图知道,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 ),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 ),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由U

I R

=

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分压变小,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小,故A 正确; B .由P UI =可知,当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3W

0.5A 6V

P I U =

=

=额额额

由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0.5A ,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

min max

18V 6V

24Ω0.5A

U U R I --=

=

=额

此时电路中电功率最大

max max 18V 0.5A 9W P UI ==?=

故B 错误;

C .由2

U P R

=可知,灯泡的电阻

22

L (6V)12Ω3W

U R P ===额

由图知道,为保护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5V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小灯泡两端的最小电压是

L R 18V 15V 3V U U U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L R L L 3V

0.25A 12Ω

U I I I R ===

==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的最大电阻

R

max

R

15V

60Ω

0.25A

U

R

I

===

此时小灯泡的最小电功率

min L L

3V0.25A0.75W

P U I

==?=

故C正确;

D.由以上计算知道,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为24Ω~60Ω,故D正确。

故选ACD。

4.定值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R3接入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位于a 点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1221

U U=

::,电流表的示数

I1=1A;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1225

U U

''=

::。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12

''''31

U U=

::,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及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为9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压为24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4Ω

C.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路消耗的功率为32W

D.当开关S1合,S2断开,调节滑片P位置,R3消耗的最大功率为9W

【来源】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实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R3滑片P位于a点时等效电路为图1所示: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R3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等效电路为图2所示:

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在可能得到的各种电路中,只有当开关S 1、S 2都断开,并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的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

图1中: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1221U U =::

,根据U

I R

=可得 1

111221

21

a U R I U U R U I === 所以

112

a R R =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电源电压

1111113

1A (1A 22

())a U I R R R R R =+=?+=?…①

图2中:根据U

I R

=

可得 1121222

25

b U R I U U R U I ''==='' 即

152

b R R =

图3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U

I R

=

可得 ()31211223223

1

I R R U R R U I R R +"+===" 解得

211

2

R R =

图4中

222

min

121

111

9W 15422

b U U U P R R R R R R R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R 1=16Ω,U =24V ,故A 正确;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55

16Ω40Ω22

b R R =

=?= 故B 错误; C .电阻R 2的阻值

2111

16Ω8Ω22

R R =

=?= 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则电阻R 1与R 2串联,电路消耗的功率

()2

2

1224V =24W 16Ω+8Ω

U

P R R ==

+ 故C 错误;

D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电阻R 1与R 3串联,R 3消耗的功率

()22

2

3332

13131

3

)(4U U P I R R R R R R R R ==?=+-+

所以,当R 3=R 1时,R 3消耗的功率最大,为

()2

23124V =9W 44?16Ω

U P R ==最大

故D 正确。 故选AD 。

5.两只电炉,其电阻值分别为1R 和2R (12R R >).将两只电炉串联后接入电压为U 的电源上,两只电炉消耗的功率分别为1P 和2P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将两只电炉并联后,仍接入电压为U 的电源上,两只电炉消耗的功率分别为1P '

和2P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P '. 则

A .12P P >,12P P ''

B .1212P P P P ''+=+

C .12

P P P '

+= D .'1

1P +'21P =1P

【来源】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当两电阻串联,电流一定相等;由2P I R =可知,电阻大的消耗的功率大.即12P P >,且

12P P P +=;

当两电阻并联时,由2U P R

=可知,电阻小的消耗的功率大,即12P P ''

<;因为:

22

1212

U U P P R R R +=

=+ 222121

21212

()

U R R U U P P R R R R '

'

++=+=

所以:

22

121212

()U R R U R R R R ++< 即:

1212P P P P ''

++<

因为

21

111U P R '

=, 222

11U P R '= 所以

1221

2111R P P U P R ''++== 而不等于

1

P '

;综上分析,故选D 。

6.将标有“6V 3W ”和“6V 2W ”的甲、乙两只小灯泡串联起来(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接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两端,接通电路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甲灯泡电流大,所以甲灯比乙灯亮 B .两只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C .甲、乙两灯的两端电压之比为3: 2

D .乙灯的实际功率为0.72W ,电路的总功率为1.2W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将甲、乙串联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两端,通过的电流相等,故A 项错误;

B .跟据P=UI 可知甲、乙正常工作的电流:

3W 0.5A 6V

P I U =

==甲

甲甲, 2W 1A 6V 3

P I U =

==乙

乙乙, 将两灯串联,只能提供一个电流,两个灯泡不可能都正常发光,故B 项错;

C .根据2

U P R

=可得甲、乙的电阻:

()2

26V ==12Ω3W U R P =甲甲甲

()2

26V ==18Ω2W U R P =乙乙乙

, 串联电流相等,根据U=IR 可得它们两端电压之比为:

::12Ω:18Ω2:3U U IR IR ''===甲乙甲乙,

故C 项错误;

D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则将它们串联以后的总电阻为:

R 总=R 甲+R 乙=12Ω+18Ω=30Ω,

则电路电流为:

6V

=0.2A 30Ω

U I R =

=总 根据P=I 2R 可得它们各自消耗的实际功率:

()2

20.2A 12Ω=0.48W P I R ==?甲甲实

, ()2

20.2A 18Ω=0.72W P I R ==?乙乙实

, 则电路的总功率为:

=+=0.48W+0.72W=1.2W P P P 总甲实乙实

, 故D 项正确;

7.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L 1比灯泡L 2电阻大,则( )

A .灯泡L 1比L 2的亮

B .电流表A 1示数比A 2的大

C .若L 1灯丝烧断,L 2两端电压变大

D .若L 2灯丝烧断,电流表A 示数变小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 .由图可知,两只灯泡并联,两灯泡电压相等,灯泡L 1比灯泡L 2电阻大;由I=U/R 可得,通过L 1的电流小,即电流表A 1示数比A 2的小,U 1=U 2,由P 实=UI 可知,P 实1

C .因为两灯泡并联,由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可知两灯泡两端电压相等,若L 1灯丝烧断,L 2两端电压不变,故C 错误;

D .由图可知,电流表A 1测量灯泡L 1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灯泡L 2的电流;电流表A 测量干路上的电流;若L 2灯丝烧断,电流表A 2示数为0,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流表A 示数变小,故D 正确。 故选D 。

8.将两个定值电阻串联接到电压为 U 的电源两端,R 1 消耗的功率为 P 1,R 2 消耗的功率为 3P 1.将这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两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R 1 与 R 2 的电阻之比为 3:1 B .并联时通过 R 1 与 R 2 的电流之比为 1:1 C .并联时 R 2 消耗的功率为

163

P 1 D .并联时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

163

P 1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串联电流相等,由2=P I R 可知,两电阻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

111221

133R P P R P P ===; 故A 错误;

B .并联电压相等,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即:

12213

1

I R I R ==;

故B 错误;

C .在串联中时,R 1 消耗的功率:

()2

222

1111

2

121

1164U U U P I R R R R R R R ??==== ?+??; 所以有:

2

11

=16U P R ;

并联时R 2消耗的功率:

2221121116=16333

U U P P P R R '==?=;

故C 正确; D .并联时总功率:

2211111216464

=1616333

U U P P P P P R R +=+=?=总

; 故D 错误。

9.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是滑动变阻器,R 2是定值电阻。当开关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逐步滑到最左端,根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路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7.2W

B .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120Ω

C .定值电阻R 2的电阻值为20Ω

D .电源电压为12V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BC .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2R 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乙图可知

0.6A I =大

由U

I R

=

可得,电源的电压 220.6A U I R R 大==?……①

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R 与电阻2R 串联,电压表测1R 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乙图可知

110V U = 0.1A I =小

变阻器1R 的最大阻值

1110V 100Ω0.1A

U R I 大小=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的电压

12210V 0.1A U U I R R =+=+?小……②

由①②可得

220.6A 10V 0.1A R R ?=+?

解上式可得

220ΩR =

故B 错误,C 正确; D .电源的电压

20.6A 0.6A 20Ω12V U R =?=?=

故D 正确;

A .电流最大时,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0.6A 12V 7.2W P I U ==?=大大

故A 正确。 故选ACD 。

10.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2A ”,乙标有“20Ω 0. 5A ”。如将它们并联起来,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及将它们串联起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 A .30W 30V B .15W 10V

C .15W 15V

D .30W 60V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复习模拟试题(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并联时,并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较小的一个,再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利用P UI =求出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已知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电阻串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两个允

许通过最大电流的较小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最大电压。 【详解】 AD .根据U

I R

=

可得,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 2A 10Ω20V U I R ==?=甲甲甲,0.5A 20Ω10V U I R ==?=乙乙乙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两只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压

10V U U ==乙

通过乙电阻的电流

110V 1A 10Ω

U I R =

==甲 则并联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

1()10V (1A 0.5A)15W P UI U I I ==+=?+=乙

故AD 错误;

BC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两只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0.5A I I '==乙

根据U

I R

=

可得,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0.5A ()15V 10Ω20ΩI R U R I R '+'''==+=?=乙甲

故B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定值电阻R 1=8Ω,R 2=4Ω,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6V .读出电压表V 1的示数为7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5V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A .3W

B .6W

C .9W

D .12W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知道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两电压表各测哪部分电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电阻R 1、R 2间的电压关系,两电压表示数表达式,然后求出R 1、R 2与灯泡

L 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电阻;由功率公式2

U P R

=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详解】

电阻R 1、R 2与灯泡L 串联,电压表V 1测电阻R 1与灯泡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电阻V 2测电

阻R2与灯泡L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两定值电阻的电压之比:

111 2228Ω

2 4

Ω

U IR R

U IR R

====,

12

2

U U

=------①;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

V11L

7V

U U U

=+=------②,

V2L2

5V

U U U

=+=------③;

由①②③解得U1=4V,U2=2V,U L=3V;

电路电流:

1

1

4V

0.5A

U

I

R

===,

灯泡电阻:

L

L

3V

0.5A

U

R

I

===,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

L

2

2

L

L

6V

6W

U

P

R

===

额,

综上所述可知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察了电路结构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与电功率公式的应用,题目难度较大;灵活应用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R M,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到B端,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图线中a、b两点对应的电功率均为P1,且c点对应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功率P2,且12

:3:4

P P=,则图线中b点对应的电路状态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A.0

2

R

B.0

3

R

C.2R0D.3R0

【来源】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 0、R 串联在电路中,当滑片在c 点时,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 2,此时变阻器将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则有

()()(

)2

222

2222

000000

44U U R U R U P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由上面等式可知,当R=R 0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即

2

20

4U P R =

因为12:3:4P P =,则有

2

2

201202

00003333444163U R U

U P P R R R R R ??==?== ?+??

即当R=3R 0时,满足关系式12:3:4P P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13.如图a 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 —U 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阻甲为定值电阻,电阻乙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1V 时,R 甲=5Ω,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为0.2W

C .如图b 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5A 时,电路总电阻是10Ω

D .如图c 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 时,电路总功率为0.8W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结合图像分析甲、乙电阻是否变化,再根据乙电阻热功率与阻值的关系分析作答;

(2)由图像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 甲,根据

P UI =求出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3)甲和乙串联,由图b 读出电路电流为0.5A 时甲和乙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R 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总电阻;

(4)甲和乙并联,由图c 读出电源电压为2V 时甲和乙电阻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总电流,再根据P UI =求出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由图a 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的增加,乙电阻的热功率增加,温度升高,其阻值变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a 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的电流为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1V

052A

Ω.U R I =

==甲甲甲 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1V 0.2A 0.2W P U I ==?=甲甲甲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如图b 所示,甲、乙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当电路电流为0.5A 时,由图a 可知,甲和乙两端的电压均为2.5V ,根据U

R I

=

可知,此时甲乙的阻值相同,则电路总电阻 5Ω5Ω10ΩR R R =+=+=甲乙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如图c 所示,甲、乙并联,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当电源电压为2V 时,由图a 可知

0.4A I =甲,0.2A I =乙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

0.4A 0.2A 0.6A I I I =+=+=甲乙

则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2V 0.6A 1.2W P UI ==?=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5 Ω 1.5 A”,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 A ,电阻为5 Ω(灯丝电阻不变) .闭合开关,要求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能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45 W

B .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4~35 Ω

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D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来源】[中学联盟]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A .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故变阻器的最大电压为3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灯的电压最小为

4.5V-3V=1.5V

灯的功率最小

()2

2 1.5V 0.45W 5L U P R ===Ω

小小

故A 正确;

B .变阻器的电压最大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和欧姆定律可得

R L

U U I R R =

=

大小大

所以

3V

5101.5V

R L U R R U =

=

Ω?=Ω大大小

由于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 ,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4.5V

90.5A

U R I =

=

=Ω小最大

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所以变阻器连入电阻中的最小电阻为

9Ω-5Ω=4Ω

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4~10Ω;故B 错误;

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R 的电阻变大,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

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变小,根据2

U P R

=可得灯的实际功率变小,灯变

暗,故C 错误;

D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过程中,R 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即R 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故D 错误。 故选A 。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 1、L 2分别标有“6V 3W ”和“6V 6W ”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2Ω,当S 1、S 2和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 端时,两灯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 )

A .电源电压为12V

B .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C .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2.25W

D .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9W

【来源】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四川乐山卷)物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当S 1、S 2和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 端时,灯泡L 1和灯泡L 2并联,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2)根据P UI =求出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两灯泡的最大电阻和R 的最大阻值串联时电路中的总

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2

U P UI R

==求出电路的最小总功率。

(4)当S 1、S 2、S 3都闭合且滑片位于a 端时,两灯泡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此时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两灯泡的功率之和即为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当S 1、S 2、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到a 端时,灯泡L 1和灯泡L 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两灯都正常发光,则电源的电压

126V U U U ===

故A 错误;

B .由P UI =可得,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

1

113W 0.5A 6V P I U =

==,2226W 1A 6V

P I U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120.5A1A 1.5A

I I I

=+=+=故B错误;

C.由

U

I

R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1

1

1

6V

12Ω

0.5A

U

R

I

===,2

2

2

6V

1A

U

R

I

===

当S1、S3闭合且滑片位于b端时,R1与R的最大阻值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电路的最小总功率

()2

2

12

6V

1.5W

12Ω12Ω

U

P

R R

===

++

故C错误;

D.当S1、S2、S3都闭合且滑片位于a端时,两灯泡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因此时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所以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12

3W6W9W

P P P

=+=+=

故D正确。

故选D。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1闭合S2断开时,甲、乙是电流表,I甲:I乙=1:3,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1;当S1、S2都闭合时,甲、乙是电压表,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大小之比R1:R2=2:1

B.当S1闭合S2断开时,通过R1和R2电流之比为I1:I2=1:2

C.S l、S2闭合时,甲乙电压表示数之比U甲:U乙=3:1

D.总功率之比P1:P2=9:2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物理(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S1闭合S2断开时,甲、乙是电流表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2

1

=

3

I I

I I

=

,则1

2

2

1

I

I

=,因为1

2

21

I R

I R

=,所以2

1

1

2

1

2

R I

I

R

=

=,A、B错;

当S1、S2都闭合,甲、乙是电压表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2

22

3

2

U R R

U

U U R

+

===

,所以C错;

因为

2

1

=

U

P

R

2

1

=

U

P

R

,所以

1121

2

121

2

121

+39

====

22

+3

R

P R R R

R R R

P R

R R R

,D对.

1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变阻器的阻值调至R1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1;变阻器的阻值调

至R2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2.,若1

2

5

8

P

P

=,则1

2

R

R可能是()

A.1.8 B.1.5 C.0.8 D.0.5

【来源】2020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初中学业水平摸底测试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当变阻器的阻值为R1时,有

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 W P t 可知,功率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 B.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在四川抗震救灾现场,一块水泥板质量为 0.5 t ,起重机在 5 s 内把它匀速提高 2m , 此过程中(g =10N/kg )( ) A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4J B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3J C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2×102 W D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5×102 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水泥板的质量 0.5t 500kg m == 水泥板受到的重力 500kg 10N/kg 5000N G mg ==?=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 45000N 2m 110J W Gh ==?=? 故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D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功功率 43110J 210W 5s W P t ?===? 故C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答案】D

九年级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功率易错压轴题(难) 1.电路中的电流I==,小灯光的额定功率P=U L I=2.5V×.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在图中改正(导线不许交叉)。 (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两电表无示数。为判断故障、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V。 (4)根据实验记录绘制Ⅰ﹣U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敏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方案如下:(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R1)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_____,移动R1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灯泡正常发光。 ③闭合开关_____,保持R1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2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④保持_____滑片位置不动,将另一个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将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⑤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用I额、I1、I2、R1表示)

【答案】滑动变阻器断路 2.2 0.5 S1 S2 R2 I 额 2?21 12 I R I I 【解析】 【分析】 (1)本实验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由此分析图甲的错误修改; (2)通过小灯泡不亮,两电表无示数,判断出电路中出现断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断路处; (3)由图乙明确电压表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4)由图象读出额定电压下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P=UI计算额定电功率; (5)已知灯泡的额定电流,可通过R2等效替代正常发光灯泡,再根据电路特点,利用电源不变计算出R2的阻值,由P=I2R计算额定功率。 【详解】 (1)由图甲知,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应将其与灯泡并联,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小灯泡不亮,两电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有断路发生,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是通路,则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滑动变阻器断路; (3)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2V;(4)当U=2.5V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象知此时灯泡中的电流I=0.2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 P=UI=2.5V×0.2A=0.5W; (5)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移动R1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与R1串联; ③闭合开关S2,保持R1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2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欧姆定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 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 R 1的红外线时,R 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 间每时刻的电压。若己知电源电压为12V ,某时段AB 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两端电压为6V 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 B .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和R 2的阻值相等 C .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两端的电压是R 2两端电压的3倍 D .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两端的电压是R 2两端电压的5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甲图电路知,R 1与R 2串联,A B 间电压为R 2两端电压。由题知,当射向R 1的激光被挡时,R 1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R 1分得电压增大,R 2分得电压减小,由图象知,此时U 2=U AB =2V ,因为R 1的电阻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即AB 间电压为2V 计数一次,故A 错误; B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 222 U U U R U U R -==, 即: 1 2 12V 2V 2V R R -=, 所以:R 1=5R 2,故B 错误; C .当射向R 1的激光没有被挡时,R 1阻值变小,R 1分得电压减小,R 2分得电压增大,由图象知,此时, 2AB 6V U U ''==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222 U U U R U U R ''' ''-==,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训练-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重50N ,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10N ,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移动了20cm B .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是8J C .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0N D .若对物体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使物体B 可以匀速上升,则力F 的大小为4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物体 B 下降了40cm ,则A 移动的距离为 2240cm 80cm=0.8m S h ==?= 故A 错误; B .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10N ,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拉动A 的力的大小为 'B 11()(30N 10N)20N 22 F G G =+=+=动 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为 '20N 0.8m 16J W F S ==?= 故B 错误; C .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 '20N f F == 故C 错误; D .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 ,则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F 、向右的物体B 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物体B 匀速上升,物体A 也匀速移动,这时物体A 受到平衡力,则拉力为 '20N 20N=40N F f F =+=+ 故D 正确。 故选D 。

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 电功率 易错压轴题(难) 1.⑤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2 2 2 21 212 ?L I R P I R I R I I I ===-额额额额。朵朵和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过程中: (1)朵朵和同学们经过讨论,依次完成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三次实验电路的设计,如图甲、乙、丙所示。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_____这一因素不变;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朵朵按电路图丙将图丁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 (3)朵朵连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只电表的指针总在晃动。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电路存在_____。 (4)在继续用图丁的实物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朵朵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她下一步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5)朵朵和同学们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后,想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压表被别的同学拿走了,于是她借助一个10Ω的电阻,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如下: ①只闭合开关S 1、S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 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②只闭合开关S 1、S 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 。 ③P 灯=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值表示,数值要求带单位)。

中考物理复习电路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图甲是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 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滑片P 随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大B.身高越高通过R0流越小 C.体重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D.体重越大压敏电阻两端电压越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电路图可知,R与R0并联,电压表测滑片P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压敏电阻R支路的电流,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人的身高变化即滑片移动时,R0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各支路 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由I=U R 可知,通过R0的电流不变,故B错误;当身高越高 时,滑片上移,滑片P下方电阻丝的阻值变大,由U=IR可知,滑片P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 C D.当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可 知,R的阻值越大,由I=U R 可知,通过R的电流越小,即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故C错误; 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仍等于电源电压,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 Ω 0.4A”字样;R2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可达到0.6A B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C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 D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1R 与电阻箱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阻箱2R 并联,测电阻箱2R 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允许通过1R 最大电流是0.4A ,允许通过电阻箱2R 的最大电流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得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故A 错误; B .当电阻箱阻值最小,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时,定值电阻1R 两端电压最大为 1U 大=1I R ?大=0.4A 10Ω?=4V 电源电压6V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可得,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 2U =小6V -4V=2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故B 正确; C D .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V ,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由I = U R 可得电阻箱2R 的最小阻值 2R 小=2U I 小 大=2V 0.4A =5Ω 电压表量程0~3V ,则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大为3V ,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 I 小=11U R 小=6V 3V 10Ω -=0.3A 电阻箱2R 的最大阻值 2R 大=2U I 大 小=3V 0.3A =10Ω 即电阻箱2R 的阻值范围是5Ω~10Ω,所以不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 3.关于如图所示的课堂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p gh ρ=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V 甲>V 乙,则由m V ρ=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高度相同,则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p 甲<p 乙。 故选B 。 2.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则一个体格正常的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mm 3 B .50cm 3 C .50dm 3 D .50m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密度公式m V ρ=得m V ρ=,知道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便可求出学生的体积。 【详解】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又 331.010kg/m ρρ≈=?人水, 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得 33 33 50kg 0.05m 50dm 1.010kg/m m V ρ = = ==?; 故选C 。 3.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kg/m 3) A .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 =10m ,b =6m ,h =3.5m 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 =10m×6m×3.5m=210m 3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 =1.29kg/m 3 ×210m 3 =270.9kg ,故选C . 4.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 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 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 A .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 .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 .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 1-m 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5.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 盛满酒精(33 0.810kg /m ?)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 A .10克 B .8克 C .9克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ρ= m V ∴溢出的水体积: V=m ρ=333 1010kg 1.010kg /m -??=10×10-6m 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 排=V 金属球=V ,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m 酒精= ρ酒精V 排=0.8×103kg/m 3×10×10-6m 3=8×10-3kg=8g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力学(含解析)及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力学(含解析)及解析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 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 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 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 【答案】A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物理九年级下册 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功率易错压轴题(难) 1.电路中的电流I==,小灯光的额定功率P=U L I=2.5V×.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在图中改正(导线不许交叉)。 (_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两电表无示数。为判断故障、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V。 (4)根据实验记录绘制Ⅰ﹣U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敏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方案如下:(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R1)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_____,移动R1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灯泡正常发光。 ③闭合开关_____,保持R1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2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④保持_____滑片位置不动,将另一个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将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⑤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用I额、I1、I2、R1表示)

【答案】滑动变阻器断路 2.2 0.5 S1 S2 R2 I 额 2?21 12 I R I I 【解析】 【分析】 (1)本实验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由此分析图甲的错误修改; (2)通过小灯泡不亮,两电表无示数,判断出电路中出现断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断路处; (3)由图乙明确电压表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4)由图象读出额定电压下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P=UI计算额定电功率; (5)已知灯泡的额定电流,可通过R2等效替代正常发光灯泡,再根据电路特点,利用电源不变计算出R2的阻值,由P=I2R计算额定功率。 【详解】 (1)由图甲知,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应将其与灯泡并联,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小灯泡不亮,两电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有断路发生,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是通路,则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滑动变阻器断路; (3)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2V;(4)当U=2.5V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象知此时灯泡中的电流I=0.2A,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 P=UI=2.5V×0.2A=0.5W; (5)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移动R1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与R1串联; ③闭合开关S2,保持R1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2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以下是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解析: 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解析] 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 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 ) A.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 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 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 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解析] 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 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 A. 2安 B. 3.5安 C. 2.67安 D. 2.31安 [解析] 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通过电流I和自身电阻R 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电源上的,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相同,I1=I2,即,解得用电器的电阻分别为R=2欧和R=1.125欧,代入可得电流强度的可能值为I=2安和I=2.67安。正确选项为A、C。 例4. 一盏电灯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时,功率为100W,如果将这个电源连上长导线, 再接这盏灯使用,它的功率为81W,求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 灯光电压U=220V时的功率P=100W,功率为时的电压为U,且灯泡电阻不变。根据P=U2/R,得:P/P=U2/U1,所以 。这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灯=I灯R灯=4849/22=198V。这时,加在导线上的电压为:U导=U-U灯=220V-198V=22V。则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是P导/P=IU导/IU(灯

最新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 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 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 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A. 2:3:5 B.5:3:2 C.1:1:1 D.15:10:6 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 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 A . P甲 < P乙 B . P甲 = P乙 C . P甲 >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 强,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 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 10.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 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11.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甲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电功率易错题集锦

《欧姆定律、电功率》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某段金属丝两端加6V 电压时,通过它电流是0.2A ,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变为2V 时,则它 的电阻值是( ) A .10Ω B .20Ω C .30Ω D .40Ω 2、一导体接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和 通过它的电流将( ) A .都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B .都保持不变 C .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一半 D .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2倍 3、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每多开一盏灯,则教室内电路的( ) A .总电阻增大 B .总电压增大 C .总电流增大 D .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 4、两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是4:1,若将这两只电阻并联,其电流之比: ( ) A . 4:1 B .3:1 C .1:3 D .1:4 5、如图所示,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 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AB BC U U ,AB BC I I B.AB BC U U ,AB BC I I C .AB BC U U ,AB BC I I D .AB BC U U ,AB BC I I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灯L 1、L 1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 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L 1短路 B 、灯L 2短路 C 、灯L 1断路 D 、灯L 2断路 7、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 1=3Ω、R 2=6Ω,电流表A 的示数是0.6A ,则电流表A 1的示数( ) A .0.6A B .0.4A C .0.2A D .0.1A 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 A C

初中物理电学易错题个人

初中物理电学易错题个 人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电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A甲正电乙负电B甲负电乙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2.电视机显像管尾部热灯丝发射出电子,高速撞击在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 B.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 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3.三个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电路中,亮度一样,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 A.一定并联B一定串联C可能是混联D串联、并联都有可能,不可能是混联 4.有两只日光灯,开关闭合时,两灯同时亮,开关断开时,两灯同时熄灭,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 ) A 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 D无法确定 5.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 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L2两灯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额1>P额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错误的是( ) 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 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 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P总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家庭电路故障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 1.电工修理如图所示的照明电路时,发现电灯R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后,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发生在 () A.AC段B.CD段C.电灯R短路D.BD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假设AC段断路,用测电笔测试C后,没有电流流过氖管,氖管不会发光,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AC段不会断路,故障不可能发生在AC段,A项不合题意; BC.假设CD段断路,那么电灯R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氖管能够发光,但是用测电笔测试D,没有电流流过氖管,氖管不会发光,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CD段不会断路;假设CD段短路,那么电灯R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后,这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B两点时,这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CD段不会短路,即电灯R 不会短路;综上所述,故障不会发生在CD段,电灯R也不会短路,B、C项不合题意;D.假设BD段断路,那么电灯R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后,这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测试A、B两点时,A点氖管能发光,B点氖管不能发光,这与题意相符合,所以故障可能是BD段断路;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应用,“儿童安全插座”走入我们视线,“儿童安全插座”具有保护门双层互锁,当两级孔插入时,三孔依然处于封闭状态,能有效的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关于“儿童安全插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儿童安全插座”上的开关接在火线上 B.“儿童安全插座”白色保护门属于导体 C.儿童触碰到“儿童安全插座”的白色安全门,电路就自动连通 D.若“儿童安全插座”发生短路,家庭电路中的其它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 【答案】A 【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年中考专题复习—易错题集锦

金戈铁骑制作 乙 图3 甲 图 5 R 1 R 2 A 1 A 2 201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 1的力臂是( ) A 、OD B 、OC C 、OB D 、OA 2、如图2所示,在轻质杠杆的B 处挂一重物G ,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方向 上平衡,则此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都有可能 3、小刚用50N 的力将重30N 的铅球推到7m 远处,那么小刚对铅球做的功是( ) A 、350J B 、210J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 C 、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越省力 D 、机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5、如图3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 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 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 = W 2,η1=η2 B 、W 1 = W 2,η1<η2 C 、W 1 < W 2,η1>η2 D 、W 1 > W 2,η1>η2 6、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它们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以上都不对 7、教室中的两只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可能是串联的 8、在图4中,若闭合开关S ,则( ) A 、L 1、L 2都被烧坏 B 、L 1亮,L 2不亮 C 、电压表被烧坏 D 、电流表被烧坏 9、某电阻,当它的两端的电压为4V 时,通过的电流是0.2A ,当它的两端电压为2V 时,阻值为( ) A 、10Ω B 、 20Ω C 、30Ω D 、40Ω 10、在图5中,闭合开关后发现A 1、A 2的指针偏转角度完全相同,则( ) A 、U 1∶U 2=1∶5 B 、R 1∶R 2=1∶4 C 、R 1∶R 2=4∶1 D 、R 1∶R 2=5∶1 11、如图6,电源为四节干电池串联,R 1=3Ω,R 2=6Ω,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是( ) A 、2V B 、3V C 、4V D 、6V 12、L 1标有“220V 、100W ”,L 2标有“110V 、40W ”,把它们并联后接在110V 的电源上, 则( ) 图1 F 1 A B O F 2 D C 图2 O A G R 1 R 2 V 图6 图 4 L 1 L 2 A S V

九年级物理下册 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功率易错压轴题(难) 1. 22 max (3V) 0.45W 445Ω U P R === ? 在探究电路的实验中,几个小伙伴将电阻R、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并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了连入阻值最大端,电源为6V稳压直流输出,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电阻两端电压U1/V灯两端电压U2/V电流I/A小灯泡亮度 1 1.00.50.10不亮 2 2.2 1.50.22偏暗 3 2.8 2.50.28正常 4 3.0 2.80.30极亮 (1)如果用电压表分别测量R与L的电压,请用笔面线将电路连接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4组测量数据在表格中。分析U2与I的值,可发现的实验结论是:①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当通过电流增大使灯丝的温度升高时其电阻会变______;②小灯泡的亮度决定于______;(选填代号:A.通过灯的电流、B.灯两端的电压、C.灯的实际功率) (3)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我们必须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比如,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次实验数据很重要;小敏认为对于灯泡的意义是便于求出平均功率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你对小敏此观点的评价是______。(需说明理由) 【答案】或 变大 C 错误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电功率是不同的,不能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用电压表分别测量R 与L 的电压,如图所示电压表V 2已经并联在灯泡L 两端,想在只需将电压表V 1按照电流正极进、负极出的原则并联在定值电阻R 两端,可将电压表V 1的负接线柱与定值电阻R 的右接线柱或者灯泡L 的左接线柱连接即可,如图所示 或 (2)[2]四次实验灯泡L 两端的电阻分别为 21L110.5V 5Ω0.10A U R I === 22L22 1.5V 6.8Ω0.22A U R I ==≈ 23L33 2.5V 8.9Ω0.28A U R I ==≈ 24L44 2.8V 9.3Ω0.30A U R I = =≈ 可知,当通过电流增大使灯丝的温度升高时,灯泡的电阻会变大。 [3]四次实验灯泡L 的实际功率分别为 L1110.5V 0.10A 0.05W P U I ==?=实 L22 1.5V 0.22A 0.33W P U I ==?=实2 L33 2.5V 0.28A 0.7W P U I ==?=实3 L44 2.8V 0.30A 0.84W P U I ==?=实4 随着通过电流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亮度也变亮,可知小灯泡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故应该选择C 。 2.21 1 =U U P UI U R -=小明在“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8V ),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2A ”,小灯泡(额定电压2.5V ,额定功率小于1.2W ),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0,开关及导线若干。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易错题个人整理

历年中考物理经典错题---电学部分 一.选择题 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正电乙负电B甲负电乙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2.电视机显像管尾部热灯丝发射出电子,高速撞击在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 A.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 B.电流方向从灯丝到荧光屏 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 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3.三个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电路中,亮度一样,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 A.一定并联B一定串联C可能是混联D串联、并联都有可能,不可能是混联 4.有两只日光灯,开关闭合时,两灯同时亮,开关断开时,两灯同时熄灭,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 ) A 一定串联 B 一定并联 C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 D无法确定 5.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 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6.L1、L2两灯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额1>P额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错误的是( ) 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 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 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P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