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浙江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

一、判断题

(一)、传染病法律法规

1.突发事件的应对以政府为主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事件的应对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配合。(×)

3.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除参照国际标准外,还应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4.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餐饮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5.突发事件根据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分为3个级别。(×)

6.各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7.当发现一犬伤多人事件时,公民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卫生部门进行报告。(√) 8.在传染病疫情处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可以公布病例的详细信息,以便于其剧边人群知晓情况后与病例停止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9.政府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提高社会、公众传染病预防能力的有效手段。(√)

10.当公民被确诊患有甲类传染病时,必须在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指定的场所接受隔离治疗。(√)

11.艾滋病是属于国境卫生检疫法中明确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橙色”表示III级。(×)

13.肺炭疽是乙类传染病,但也要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14.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几项制度,不包括食品免检制度。(√)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孵“预防为主,长备不懈”的方针。(√)(二)、肠道传染病与食品安全

16.“四害”是指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

17.苍蝇和蟑螂会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

18.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主要是防止病从口入。(√)

19.喝生水挺方便,也不会生病的。(×)

20.生吃瓜果、蔬菜有营养,但要洗净才能吃。(√)

21.生熟食物可以在一起存放于冰箱中,不用分开存放。(×)

22.冷藏的食品不用加热也可以直接食用。(X)

23.煮沸是餐具消毒的一种可靠方法,用水煮沸1分钟,可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24.吃海鲜时一定要煮熟了才能吃,不然很容易感染上疾病。(√)

25.海鲜生吃味道最好,不用煮熟,吃了也不会得病。(×)

26.家里的砧扳最好生熟分开。(√)

27.管理好人畜粪便,能够有效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

28.打甲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肝。(√)

29.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接种疫苗。(√)

30.随地吐痰是一个不良的卫生习惯,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三)、呼吸道传染病

31.咳嗽时应远离人群,用加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

32.麻疹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极强。(√)

33.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

34.肺结核病通过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 35.肺结核是传染病,会传染给他人,要注意个人防护。(√)

36.只要坚持正规治疗,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37.怀疑得了肺结核,可以到大医院进行免费检查和治疗。(×)

38.在定点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39.流感流行季节,应该尽量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活动。(√)

40.如果在冬春季出现发热、咳嗽,需要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就诊。(√) 41.一旦发热感冒了就需要立即服用抗生素。(×)

42.接种疫苗安全有效,副反应发生率低,可放心接种。(√)

(四)、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43.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

4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4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

4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不会得艾滋病。(×)

47.能从外表上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48.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

49.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可能得艾滋病。(√)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51.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52.能吃药就不要打针,能打针就不要输液,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 53.当注射或者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54.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

55.共用注射器,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疾病。(√)

(五)、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56.蚊子可以传播乙脑、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57.预防疟疾,防蚊灭蚊是关键。(√)

58.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咬或抓伤皮肤伤口,或者污染粘膜而进入机体。(√) 59.被猫、狗等咬伤后,自己处理下伤口就可以了,不用到医院注射疫苗。(×) 60.宠物的粪便可以传播狂犬病。(×)

61.老鼠会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传染病。(√)

62.当地有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流行时,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63.下田时要穿鞋,不然有可能会感染上钩体、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六)、环境与职业中毒

64.工人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就会产生职业性损害,即发生职业性疾病(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65.只要是临床医生都可以诊断国家法定职业病。(×)

66.企业中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可以佩戴纱布口罩用来防尘,且佩戴舒适。(×)67.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68.当发现密闭空间有人发牛中毒情况,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救人。(×)

69.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70.只要戴了防尘口罩就不会得尘肺病。(×)

71.铅接触工人血铅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即为铅中毒。(×)

72.用人单位只需定期对工人进行一般性健康体检。(×)

7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诉劳动者.(√)

(七)、核与辐射事件

74.社会公众接受天然本底辐射不会引起健康危害。(√)

75.医疗机构在进行放射性检查时,应该为受检者和陪护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76.电离辐射无处不在。(√)

77.一旦发生核泄漏,政府会尽早发布警报,我们应该闻警而动。(√)

78.室内氡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八)、台风自然灾害

79.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通讯工具、食物、饮用水、常用药品等,以备急用。(√)

80.台风来临前,应该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的东西;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81.台风来临前,要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特别是要将楼顶的杂物搬进来;室外易被吹动的东西要加固。(√)

82.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去海滩游泳或驾船出海。

(√)

83.台风中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公布的防灾电话求救。(√)

84.发生地震时不能躲到厨房、浴室等空间狭小的地方。(√)

85.发生地震时如不能及时逃离教室的学生可以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到课桌下或课桌旁边。(√)

86.发生地震而不能及时逃到室外时,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可以躲到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

87.地震发生时高楼内的人员应迅速乘电梯逃离。(×)

88.山洪暴发时,可快速涉水通过平时河水不深的河流。(×)

89.在山区遭遇暴雨时,如听到远处传来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时,可能是泥石流发生的征兆。(√)

90.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顺河沟向下游方向逃离。(×)

91.在野外沟谷中遭遇暴雨时,要迅速转移到较高的安全地带。(√)

92.山体滑坡时,处于滑坡体前沿的人应沿着滑坡前进的方向迅速逃离。(×) 93.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朝与火势趋向相同的方向逃生。(√)94.发生火灾应尽快逃离火场,如有电梯应乘电梯逃离。(×)

95.当楼梯被浓烟或大火封堵时,要毫不犹豫地冲过去。(×)

96.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身予沿墙壁边缘爬行逃生。

(√)

97.逃生路线被火封锁没有其他逃生条件时,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湿毛毯、湿棉被罩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降温。(√)

98.洪涝灾后,被淹死的牲畜和家禽,只要加工时煮熟就可以食用。(×) 99.洪灾后,家庭烹饪设施遭受破坏不能正常使用或食物原料短缺时,可以在无证摊贩处购买食品应急。(×)

100.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症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

二、选择题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那一年颁布的?(C)。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同务院376号令)哪一年公布实施的?(A)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同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实施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B)。

A、2004年8月28 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3年8月28日

D、2003年12月1日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B.卫生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5.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立即向以下哪个部门报告?

(D)

A.所在地人民政府B.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C.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D.以上都是

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阴级,即一级、二_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9.____是本县(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C)

A、县(市、区)委

B、县(市、区)人大常委会

C、县(市、区)政府

D、县(市、区)应急办

1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巾,有关单位和个人瞒报或迟报,拒绝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对有关责任人将依法给予(A)。

A.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B.治安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D.行政处罚

11.国务院和(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C)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社区级

12.(A)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

C、上一级人民政府

D、社会团体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

A.重大传染病疫情B.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C.重大火灾事件D.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1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下列关于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

B.举报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

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卫生应急工作的“一案三制”建设范畴?(D) A.应急预案

B.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C.应急管理法制

D.应急管制

(二)、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

16.下列哪种动物能传播肠道传染病?(B)

A、蚊子

B、蟑螂

C、老鼠

D、跳蚤

17.常用的灭蟑螂方法有哪些?(D)

A、清理栖息繁殖场所,断食物、断水

B、药物灭杀(喷药或放毒饵)

C、开水烫墙缝或家具间隙

D、以上都是

18.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D)

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B、不喝生水,喝开水

C、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叮过的食物

D、以上都是

19.预防肠道传染病要防止“病从入”?(A)

A、口

B、鼻

C、手

D、眼

20.下列哪种病不是通过“粪——口”传播的传染病?(B)

B、肺结核病

C、痢疾

D、伤寒

21.痰可能会传播下列哪种疾病?(C)

A、乙肝

B、狂犬病

C、肺结核

D、痢疾

22.通过粪便管理、使用卫生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下列哪一种疾病的流行?(A)

A、痢疾

B、乙肝

C、疟疾

D、麻疹

23.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B)

A、锻炼身体

B、接种疫苗

C、加强营养

D、预防服药

24.对于以下说法,哪个说法是正确的(D)

A、喝生水挺方便,也不会生病的。

B、冷藏的食品不用加热也可以直接食崩。

C、海鲜生吃味道最好,吃了也不会得病。

D、饭前便后洗手是最经济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方法。

25.随地大小便的害处有:(D)

A、污染环境及水源

B、造成苍蝇孽生繁殖

D、以上都是

26.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D)

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B、不喝生水,喝开水

C、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叮过的食物

D、以上都是

27.为保证食品安全,我们就要做到:(D)

A、不与病畜、病禽和患病的动物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B、不吃生的或未煮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和鱼、虾、螺、

蟹、蚌等水生动物

C、接触禽畜后要洗手;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并深埋

D、以上都是

(三)呼吸道传染病

28.下列哪种疾病不会通过打喷嚏、咳嗽传播?(B)

A、麻疹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9.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应当养成哪些良好卫生习惯?(D)

A、不直接面对他人人声讲话

B、不随地吐痰,把痰吐在纸巾中,丢入垃圾箱内

C、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D、以上都是

30.肺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B)

A、痰涂片阴性的结核病患者

B、痰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C、结核杆菌感染者

D、以上都是

31.关于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通过消化道传播

B、通过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C、通过输血等血液途径传播,

D、通过握手等接触传播

32.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是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什么病?(A)

A、肺结核

B、气管炎

C、胃溃疡

D、肺炎

33.治疗结核病采取的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是:(D)

A、联合用药

B、规律用药

C、全程用药

D、以上都是

34.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什么疾病?(A)

A、结核病

B、麻疹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35.在流感季节来临时,以下哪种方式可以预防流感?(D)

A、咳嗽、喷嚏时掩住口鼻

B、接种流感疫苗

C、勤洗手

D、以上都是

36.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A)

A、肺结核、流感、流脑

B、手足口病、乙脑、疟疾

c、甲肝、乙肝、丙肝

D、气管炎、肺气肿、尘肺

37.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你认为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D)

A、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B、保持教室、宿舍通风换气

C、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别人共用毛巾,勤晒衣被

D、以上都是

38.感冒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A、自行购买、使用抗生素

B、适当休息

C、补充水分

D、勤洗手

(四)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39.预防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措施是:(D)

A、在性接触中正确使用安全套

B、洁身自爱,夫妻间相互忠诚

C、注意性生活卫生

D、以上都是

40.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筒,有助于预防下列哪些疾病?(D)

A、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B、糖尿病、高血压

C、结核病、肿瘤

D、艾滋病、乙肝、丙肝

41.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B)

A、血液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性传播

D、母婴传播

42.下面关于艾滋病传播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吸毒者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会传播艾滋病

B、艾溢病妇女分娩或哺乳婴儿会传播艾滋病

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同进餐会传播艾滋病

D、无保护的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

43.为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应注意些什么:(C)

A、不与他人握手拥抱

B、不与他人共用电话机、餐饮具

C、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盥洗用品

D、不到公共浴室洗澡

44.哪些情况下,应采用人工喂养?(D)

A、乳母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乙肝、艾滋病

B、乳母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抗血凝药物

C、乳母患有心脏病等身体过于虚弱

D、以上都是

45.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A)

A、出生当日、1月龄、6月龄

B、出生当日、2月龄、3月龄

C、出生当日、3月龄、6月龄

D、出生当日、6月龄、12月龄

46.关于乙肝疫苗,下而说法中哪种是正确的?(D)

A、乙肝疫苗只要接种一针就有足够的免疫力

B、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仅限于婴幼儿

C、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甲肝和乙肝

D、健康的新生儿应在24小时之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47.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说法,下面哪种是正确的?(C)

A、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持续3个月以上

B、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在家休息,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

C、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参加献血

D、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拥抱、共同进餐会传播乙肝

48.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哪些疾病传播的危险?(D)

A、乙肝

B、梅毒

C、艾滋病

D、以上都是

49.下列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是:(B)

A、乙肝

B、狂犬病

C、肺结核

D、鼠疫

(五)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

50.苍蝇、蚊子、蟑螂、老鼠会传播疾病,以下配对错误的是(C)

A、苍蝇——痢疾

B、蚊子——疟疾

C、蟑螂——丝虫病

D、老鼠——鼠疫

51.“四害”是指:(A)

A、苍蝇、蚊子、蟑螂、老鼠

B、苍蝇、蚊子、老鼠、跳蚤

C、老鼠、蟑螂、蚊予、白蚁

D、蚊子、老鼠、跳蚤、臭虫

52.常用的火鼠方法有哪种?(B)

A、使用家用杀虫剂灭鼠

B、使胃鼠笼、鼠夹、粘鼠剂、堵鼠洞等方法

C、会用毒鼠强等尉毒鼠药

D、以上都是

53.苍蝇可传播哪些疾璃?(A)

A、霍乱、伤寒、细菌性癣.疾

B、乙脑、登革热

C、水痘、麻疹、结校病

D、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54.常用的灭蚊防蚊方法有哪种?(D)

A、整治环境,清除小型积水.消除孽生地

B、用喷洒药物,烟熏杀灭成蚊

C、居室内用蚊香驱蚊,用纱门、纱窗,蚊帐防蚊

D、以上都是

55.老鼠可传播哪些疾病?(D)

A、霍乱、伤寒、痢疾

B、乙脑、丝虫病、登革热

C、水痘、麻疹、结核病

D、鼠疫、出血热、钩体病

56.鼠疫是由哪种动物传播(D)

A、苍蝇

B、蚊子

C、蟑螂

D、老鼠

57.为预防动物把疾病传播给人,我们就要做到:(D)

A、不与病畜、病禽和患病的动物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B、不屹生的或末煮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和鱼、虾、螺、

蟹、蚌等水生动物

C、接触禽畜后要洗手;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并深埋

D、以上都是

58.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动物传播的(B)

A、高致病性禽流感

B、哮喘

C、狂犬病

D、鼠疫

59.下面哪种方法能有效预防疟疾?(D)

A、正确使用蚊帐、防蚊剂,防止被蚊虫叮咬。

B、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旅游或工作,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C、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D、以上都是

60.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归国人员,如出现发热,可去哪里进行诊治?

(C)

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B、综合性大医院

C、当地疾控中心

D、以上都是

61.在我国,疟疾多发生于哪个季节(C)

A、冬春季

B、春夏之交

C、夏秋季

D、无季节性

62.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悬:(C)

A、吃不干净食物

B、雨后在施过炎肥的菜地里赤足劳动

C、到有钉螺的地方下水或在水中游泳

D、被蚊子叮咬

63.以下哪种措施可以预防血吸虫痫:(D)

A、下田劳作时,不赤足

B、使用无害化厕所

C、不到不了解的水域游泳

D、以上都是

64.血吸虫病与下面哪种动物有关:(B)

A、牛

B、钉螺

C、羊

D、虾

65.血吸虫病主要损害人体的哪个部位?(A)

A、肝脏与结肠

B、下肢静脉

C、脑

D、神经系统

(六)环境与职业中毒

66.怀疑自己得了职业病,该到哪里去诊断?(C)

A、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

B、劳动部门

C、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67.劳动者汞接触,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B)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

D、眼睛粘膜

68.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您会:(B)

A、开窗通风

B、将煤气中毒者尽快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C、拨打急救电话

D、将煤气中毒者抬到凉的地方降温并灌低浓度的醋69.工人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用人单位须对工人进行:(A)

A、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B、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C、离岗时健康检查

D、应急健康检查

(七)核与辐射事件

70.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是否存在着天然辐射?(A)

A 存在

B 不存在

C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D 不知道

71.请您从以下图形中选出表示放射性的标志(C)

72.当发生核泄漏时,你应该如何正确应对:(D)

A不轻信谣言,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

B不恐慌,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

C不盲目行动,服从政府部门的统一指挥

D以上都是

73.一旦发生核泄漏时,我们应该:(D)

A立即自行以最快速度逃离

B立即抢购储备大量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C进入核辐射污染区域参加志愿抢救

D户外人员尽快进入室内,关好门窗,不要随便外出

74.一旦发生核泄漏,我们应该做到:(D)

A注意电视、广播等媒体对事件的跟踪报道,等待下一步行动通知

B按规定及时服用预防药物,不食用来自污染区的水、食品等

C需要撤离时,服从政府部门安排,携带适量必需品,镇静,有序撤离到指定地点,不擅自行动

D 以上都是

(八)台风自然灾害

75.气象台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台风预警信号,依次用哪四种颜色表示:(A)

A蓝、黄、橙、红B绿、黄、橙、红

C黄、绿、橙、红D黄、橙、红、紫

76.台风洪涝灾后要注意饮用水卫生,以下做法错误的是:(C)

A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B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沽,并经常倒空清洗

C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可以直接烧开饮用

D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

77.洪涝灾后,应该做到:(D)

A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B 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

C 食物生熟要分开

D 以上都是

78.洪灾之后,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以下正确的做法是:(D) A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

B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

C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D 以上都是

79.灾区媒介生物控制不当的措施:(B)

A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

B动物尸体抛入河道中

C 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D 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80.灾区为预防皮肤溃烂,应:(D)

A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

B 下水劳动时,每隔l~2小时休息一次,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

穿干鞋

C 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必须下水时

要设法穿长统靴

D 以上都是

81.在血吸虫病、钩体病等介水传播疾病疫区,不正确的行为有:(C)

A 尽量避免接触疫水

B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穿戴防护用品

C在疫水中赤足劳动

D 接触了血吸虫病疫水应主动去防疫部门检查

82.灾区居民还应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的做法是:(D)

A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B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C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D 以上都是

83.在救灾现场,对怀疑有脊柱骨折的伤员送医院救治的方法正确的是?(C)

A、由救援人员背着送医院

B、一人抬头部,另一人抬脚送医院

C、由3~4人一起用手平托将伤员放在木板上送医院

D、不知道

84.搬运昏迷病人时正确的体位是下面哪一种?(C)

A、半卧位

B、坐位

C、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

D、不知道

85.对受外伤出血的伤员绑止血带止血,正确的部位是下面哪一种(A)

A、在创口上方(近心端)

B、在创口下方(远心端)

C、直接在创口上面

D、不知道

86.洪涝灾害发生后最容易发生哪种类型的传染疾病?(B)

A、呼吸道传染病

B、肠道传染病

C、皮肤病

D、不知道

87.蚊子是传播疟疾、乙脑等传染病的媒介动物,开展环境整治消灭蚊子的有效措施有哪个? (C)

A、填平洼地积水

B、翻缸倒灌,清除积水

C、以上都是

D、不知道

88.自然灾害期间,下列哪种措施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C)

A、清除居住处附近的杂草

B、开窗通风

C、加强人畜粪便管理

D、不知道

89.当发生火灾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

A、发生火灾时,如有电梯应乘电梯逃离

B、发生火灾时,要朝与火势趋向相同的方向逃生

C、当楼梯被浓烟或大火封堵时,要毫不犹豫地冲过去

D、不知道

90.当台风来袭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

A、在汽车内躲避台风

B、有强台风影响的区域可以快速开车通过

C、避免在河、湖、海边路堤或桥上行走

D、不知道

91.当发生暴雨洪灾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

A、山洪暴发时,可快速涉水通过平时河水不深的河流

B、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顺河沟向下游方向逃离

C、在野外沟谷中遭遇暴雨时,要迅速转移到较高的安全地

D、不知道

92.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

A、地震发生时高楼内的人员迅速乘电梯逃离

B、迅速躲到厨房、浴室等空间狭小的地力

C、不能及时逃到室外时,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的人可以躲到坚固

的立柱或墙角下

D、不知道

学校卫生工作应急预案

学校卫生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等法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发生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1、在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校内突发事件防治的各项工作。 2、分析、研究教育系统防治工作形势,提出学校防治突发事件的对策。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指导、落实并督查各学校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7、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集体食堂、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模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王孟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

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 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 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 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 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浙江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 一、判断题 (一)、传染病法律法规 1.突发事件的应对以政府为主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事件的应对工作。(√)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配合。(×) 3.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除参照国际标准外,还应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4.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餐饮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5.突发事件根据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分为3个级别。(×) 6.各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7.当发现一犬伤多人事件时,公民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卫生部门进行报告。(√) 8.在传染病疫情处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可以公布病例的详细信息,以便于其剧边人群知晓情况后与病例停止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9.政府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是提高社会、公众传染病预防能力的有效手段。(√) 10.当公民被确诊患有甲类传染病时,必须在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指定的场所接受隔离治疗。(√) 11.艾滋病是属于国境卫生检疫法中明确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橙色”表示III级。(×) 13.肺炭疽是乙类传染病,但也要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14.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几项制度,不包括食品免检制度。(√)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孵“预防为主,长备不懈”的方针。(√)(二)、肠道传染病与食品安全 16.“四害”是指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 17.苍蝇和蟑螂会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 18.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主要是防止病从口入。(√) 19.喝生水挺方便,也不会生病的。(×) 20.生吃瓜果、蔬菜有营养,但要洗净才能吃。(√)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明确各责任人工作职责,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一)学校卫生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贾方玉 副组长:魏家平 成员:何俊、何加齐、张茗津、黄灿亮、侯洪茹、钟运久 (二)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小组 1.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治工作组 组长:魏家平 成员:苏发光、各班班主任 2.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组 组长:钟运久 成员:魏家平、苏发光 3.饮水卫生工作组 组长:魏家平 成员:钟运久、郑晓军、苏发光 4.安抚工作组 组长:张茗津 成员:杨廷明、侯洪茹 (三)工作职责与要求 1.建立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由学校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带头,工作组长具体负责。全面加强学校卫生

安全防范,确保学校师生健康。每期检查考核,列入学校工作目标管理。 2.建立学校卫生安全信息上报制度,由各组组长督促各部门建立学校卫生安全信息上报制度,由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分别进行信息收集。 3.每学期对食堂全体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闭卷测试,坚持按A级食堂标准对食堂及食品卫生每周检查一次,食堂食品24小时留样。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校卫生安全专题会议,每天对学校进行卫生检查,把卫生安全常规性工作落到实处,落实由各工作组负责执行。 二、应急处置 (一)学校卫生安全紧急情况的分类 特殊时段传染疾病:社会总动员进入“甲流疾病”防治期,或在学生群体情况大面积发烧、咳嗽等具有非典症状的情况,以及发现经医院确诊我校在校学生。 食品食物中毒事件:师生中大面积,短时间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或可疑中毒现象。 急性肠道、肝炎等传染病疫情:师生中发生不明原因的剧烈呕吐、腹泻、恶心等;发现确诊病人或大面积流行。 流行性感冒等一般流行性疾病:师生中随季节变化出现大面积的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 (二)学校卫生安全紧急情况处置 1.甲流高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程序 (1)班主任发现学生出现发烧、咳嗽等可疑症状—报告医务室。检查学生症状—报告校长室,决定处理方案—转送病人至当地或上级医院隔离治疗—症状确诊为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完整版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设置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和其具体职责 (一)设置安全检查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和其具体职责 (二)设置应急工作小组和其具体职责 1、事故收集报送组 职责:负责收集健康危害事故的情况报告,并在事故发生的两小时内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现场抢救组 职责:一旦意外事故发生,迅速组织人力奔赴现场进行抢救处理,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二、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职责 1、协调医院及其它有关部门的关系,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使健康危害伤害事故的处置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送情况。 3、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4、负责处理本本单位的卫生安全工作并及时排险、抢险、疾病的防治、监督。 (二)应急处理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负责发生事故的现场处置。 2、及时将情况进行报告与联系。 三、处置措施 1、健康危害事件发生后,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单位领导报告。 2、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4、接报后,应急处置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5、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上级领导汇报。

6、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安怃好家属。 三、监测与报告 (一)监测: 1、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加强对单位、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的监测。 2、若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立即进行现场办公,及时向上报,并作好报告内容的详细记录。 (二)报告时间:事故发生的两小时以内。 四、预防措施 1、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单位全体职工随时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 2、经常对单位环境、设施、进货途径、以及单位的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严格食品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 五、注意事项 1、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幼儿、控制事态。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A1.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色,这种现象属于(C)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2.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A) A.自然适度B.克服羞怯C.真实坦诚D.留有余地 3.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B)来进行的。 A.设备B.语言C.仪器D.媒体 4.患截瘫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求助者的(D)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责任心B.吸引力C.类似性D.依赖性 5.“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C)因素。 A.个人特质B.类似C.情境D.互补 6.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C) A.没有身体疾病B.没有身心疾病 C.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D.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B7.个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是(B)A.自我防御机制B.理想化偏见C.自利性归因D.自我效能感 8.自杀作为心理障碍的最极端的后果,最常出现在以下哪一种的神经症中(C) A.厌食症B.强迫症C.抑郁症D.贪食症 9.母亲的哪种行为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B) A.喝酒B.适量运动C.抑郁D.抽烟 10.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为(B) A.情绪健康B.智力正常C.意志健全D.人格完整 11.健康的概念是指哪种状态?(D) 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 12.关于心理健康者的特征,以下正确的是(C) A.理想追求脱离现实B.不能控制自我思想行动 C.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D.不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C13.如果你心里有苦闷和烦恼的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C) A、憋在心里 B、大发脾气 C、与亲友交谈 14.健康教育的核心是(C) A.提高人民知识水平B.提高生活质量C.改变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15.最好的保健是(B) A.依靠医生B.自我保健C.多依靠亲属D.保健产品 16.健康的四大基石是(B) A.丰富营养,多量运动,限烟限酒,心理平衡 B.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C.营养适量,合理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D.丰富营养,合理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和 1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造成抑郁的原因是(A) A.自我惩罚B.习得的无助感 C.高度的成就需要D.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学校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学校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根据学校教育“安全健康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真正把维护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学校本着从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出发,在加强常规卫生管理和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同时,特制定以下校园卫生防疫应急措施: 一、校园卫生防疫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校内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或食物中毒事故,领导小组成员应该立即就位。由组长统一指挥,组员紧密配合,保证信息联络畅通,人员救治及时。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各班主任 二、学校食物中毒应急救治工作预案 为了保障我校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相关规定,以便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校应急防治预案。 1、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

本校教师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向学校行政值日报告。学校行政接报后立即汇报镇、局有关领导,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与此同时按有关规定上报镇、县疾病控制中心。 2、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 出现师生食物中毒状况要及时拨打电话“120”,或把病人就近送往医院,同时把事件向学校领导进行汇报,做好检查和处理工作,防止更多的师生中毒。 3、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后,学校要主动协助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向中毒人员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进行采样,送上级卫生部门检验。 4、善后处理 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以后,确定责任。如事件涉及刑律,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5、总结报告

(完整版)学校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融天小学卫生防疫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为了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提高防控水平与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学生中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以下卫生疫情防控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外度内防;加强宣教、人人参与;及时上报、责任到人。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园卫生防疫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校内一旦传染病疫情或其它卫生事故,领导小组成员应该立即就位。由组长统一指挥,副组长、组员紧密配合,保证信息联络畅通,情况及时上报,人员救治及时。 组长:李建宾 副组长:杨庆禄 成员:班子成员全体班主任 四、传染病报告应急处理 1、报告人 学校指定由齐艳明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的疫情报告工作。 2、报告种类 (1)法定传染病: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2)新发传染病和上级其他相关文件要求报告的传染病。

3、报告流程 班主任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给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一方面将疫情报告给学区,一方面将疫情报告给学校,由学校及时(2小时内)向卫生防疫部门反映,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4、报告内容 传染病疫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开始流行的时间、地点、感染人数、主要症状、卫生医疗机构的初步诊断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记录。 5、疫情跟踪及处理 在获知传染病疫情后,应详细了解情况,在积极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师生进行救治的同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追踪了解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学区。 6、预警应急响应 在学校出现疫情,如有疫情扩散情况,应根据上级单位的决定及时实施停课。 四、现场处理 1、病例管理 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指定医院隔离)。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 2、密切接触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

健康教育知识问答题

健康教育知识问答题 健康教育知识问答题 一、控制吸烟和酗酒 1、请说出三种以上香烟中的有害物质? 答:尼古丁、烟焦油、苯丙蓖、一氧化碳等。 2、为什么青少年不能吸烟? 答: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阶段,身体发育还未成熟,应激性(抵抗力)比较差,对各种有害物质比较敏感,吸烟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害。 3、请说出几种吸烟易导致的疾病? 答:香烟中有许多有害物质,长期吸烟可以导致气管炎、肺癌、口腔癌、冠心病等。 4、你认为创建无烟医院医务人员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做到自己不吸烟或主动戒烟;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积极主动劝阻别人不吸烟。 5、你知道“世界无烟日”是那一天吗? 答:5月31日。 6、北京市何时开始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 答:1996年5月15日。 7、酗酒的危害有那些? 答:酒精中毒、大脑损害、慢性胃炎、肝脏损害、贻害后代。 8、健康四大基石中对烟酒是怎样要求的? 答:戒烟限酒。 二、平衡膳食 9、什么是平衡膳食? 答:平衡膳食是指人体每天摄入食物中营养素的量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劳动以及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各种营养的比例合理。 10、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包括那几种? 答: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和水。 11、当前我市居民每日盐和酱油的摄入量是多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入量是多少? 答:当前我市居民每日盐和酱油的摄入量是40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入量是10克以下。 12、我市居民膳食纤维素摄入量不足的原因? 答:膳食过精、过于成品化、食物品种单调。

13、膳食中的肉类应该如何搭配,营养才合理? 答:应多选食牛、羊肉和鸡肉,少食猪肉。因为牛、羊肉和鸡肉含蛋白质高于猪肉,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肉。 14、动物性油脂摄入过多容易导致那些疾病? 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 15、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油脂有何不同? 答:动物性油脂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16、我国每人每月建议食油量为多少?每人每天食油量为多少? 答:每人每月1.5斤;每人每天0.5两。 17、“少吃油炸食品,多吃五谷杂粮”是否正确? 答:正确。 18、在动物性食物中,为什么提倡多吃鱼类? 答: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约15—20%,消化率高达87—98%,脂肪含量为1—3%,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无机盐含量丰富。 19、菌藻类是天然保健品,请说出5种此类食品? 答:香菇、木耳、海带、紫菜、银耳等。 20、酸味食品是否是酸性食品?草莓、柑橘是否为酸性食品? 答:酸性食品是指食物分解后,在体内产生阴离子的食品,不是口味酸的食品。草莓、柑橘不是酸性食品,而是碱性食品。 21、请举出5种酸性食品?6种碱性食品? 答:酸性食品:蛋黄、鸡肉、猪肉、鲤鱼、面粉。碱性食品:海带、菠菜、萝卜、扁豆、苹果、藕。 22、酸性食品过多有何不好? 答:血液偏酸性、颜色加深、黏度增加,严重时会引起酸中毒。 23、如何洗蔬菜可较好的保护水溶性维生素? 答:先洗后切;用流动水洗,不放在水中浸泡;炒前切菜,避免刀口处暴露时间长,维生素氧化破坏。 24、煮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方可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答:水沸腾时方可放入蔬菜,减少菜在水中的时间,不得过多挤出菜中的水分。 25、煮骨头和鱼汤时,加少许醋有何作用? 答:促进钙的溶解,有利于钙的吸收。 26、含钙最高的食物是什么? 答:牛奶、虾皮和海产品。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word版)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完整正式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保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处理, 特制定我校安全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的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场。包括学校集会、大型集体活动、交通、校舍倒塌、火灾、地震、食品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马桥 副组长:曾凡宏、艾艳霞、王晓春、王威 成员:侯庆余、闫宝忠、秦淑范、卢鹤、王振宇 刘广平、林华、蒲超、宋德丽、蒋雪 三、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 部署处置工作, 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处理突发安全事故, 完成事故处理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 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 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接待安抚组 组长:艾艳霞、 组员:政教处成员、音乐组 职责:妥善接待相关来访人员, 并客观真实地介绍情况;根据事态、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向系统指挥、系统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通报情况;根据事态、事故情况变化对当事人及当事人的亲属进行安抚慰问;收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料, 分析研究,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应急救援及善后处理过程中相关单位及人员的信息渠道畅通, 做好上情下达, 下情上报。随时掌握系统的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收集文字图像等相关资料, 经领导小组审定后, 向外通报事件的有关信息。 现场救援组: 组长:王晓春 组员:教务处、范福兴、美术组 职责:深入现场, 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解、劝导等工作, 及时调查收集事件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信息, 并向组长汇报;采取必要的措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 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经营场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原则 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接受上级卫生监督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1、成立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2、小组职责: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组织本部门员工搞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监督管理,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建立健全预防传染病及危害健康事件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传染病预防

1、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广播等宣传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2、搞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对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等做到一客一换,一客一消毒。 3、加强卫生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事故报告 当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事件。 五、控制措施 1、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2、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防疫健康教育培训资料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问答

防疫健康教育培训资料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问答 一、卫生保健制度有几条? 答:有1.安全卫生制度2.家长联系制度3.门卫管理制度4.保健室管理制度5.食堂管理制度6.新生入园制度7.财务管理制度。 二、幼儿全天热量的分配要求是什么? 答:幼儿全天热量分配要求为:早餐占20-25%、午餐占:35-40%、午餐点占:10%、晚餐:占20-30%。 三、晨间检查应该怎样做? 答:一摸,摸有无发热;二看,看咽部、皮肤、精神状态;三问,问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四查,查有无传染病,口袋有无不安全物品,查到危险品级在备注里。 四、体弱儿童有哪几类? 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迟缓轻度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肾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特殊儿童肥胖儿等。 五、怎样管理肥胖儿童? 答:对肥胖儿童要建案管理。1.指导幼儿避免吃过多的谷类食物、脂肪类食物、保证蛋白质食品的共给。2.对中度以上的肥胖儿童在进

餐前适当让其先喝点汤再进餐,以减少饥饿感。3.选择大量的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米面量要控制。4.适当增加他们的体力活动。5. 增加他们的减肥信心,给予心理上诱导,消除心理障碍。6.对重度以上的肥胖儿童每月测量血压一次,每季度查血脂、血糖、胆固醇一次。 六、怎样给幼儿喂药?幼儿园用药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1.保健人员负责喂药,送药时间日托为餐后20分钟,不许幼儿自己随便拿药吃。2.鼓励幼儿自己吃药,甜药先吃,苦药后吃,保健人员必须看着幼儿把药吃下再离开。3.只接受家长送治疗性药物,不接保健药和滋补药。4.用药前要核对班级、姓名、药名、用药时间、剂量、药物是否沉淀变质。幼儿园用药注意事项:1.止泻药饭前服2.对胃有刺激的药和祛痰药饭后服。3.感冒时尽量不用抗生素。4.体温38以下不用退烧药。5.咳嗽时不要滥用止咳药。七、怎样指导班上保育员进行空间消毒? 答:每日开窗通风。一般情况下,每周进行空气消毒一次,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一次。用消毒灯消毒时请注意:关好门窗、室内无人、时间30分钟,消毒结束,开窗通风后,幼儿方可入内。 八、怎样制定带粮食谱?各类食谱的量应该是多少(一餐两点)? 答:1.首先了解本地粮食、蔬菜、豆类及肉类供应情况。按营养需要选择每日所需的食品类、计划数量,力求各营养素之间有正确的比例,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近1:1:4-5。2.根据伙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汇编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地预防、及时地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等学生食堂突发事件,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为建设和谐校园,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和工作秩序,制定本工作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长:李见京 副组长:高光平高月强 成员:高月顺徐正薇赵世见高华勤 二、工作职责 1?对全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具体全面负责和协调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2?负责应急事件信息收集、汇总和报送,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 3?负责协调组织学校内外医疗的救治工作,并及时掌握相关动 ^态。 4?负责对相关食堂食品的查验工作,并会同省市区相关卫生防疫和监督部门组织好各项检验工作。 5.协调处理好善后的其它各项工作。 三、学生食堂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事故发 生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1?学生食堂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I级)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指学校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发生30人以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1)事故发生后,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 组应迅速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治情况,由学校再向上一级领导机关报告,在学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2)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工作小组组织有关成员单 位立即调查确认。 (3)组织应急工作小成员迅速到位,迅速开展应急救治工作。 (4)在相关校区设立应急救治指挥部,与地方政府专业职能部 门联系,查明事故的原因,并随时掌握事故发展的动态,保持各级的通 信联系。 2?学生食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U级) 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指学校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发生20 人以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1)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进行应急处 理,并及时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基本情 况、事态发展和救治情况。 (2)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故进行评估。 (4)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的责任和性质进行调查,必要时请卫生防疫部

学校卫生应急预案

如东镇中学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镇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对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 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科学防病能力。 4 、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消洁卫生。 四、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应急预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王孟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

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 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 验、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 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 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 危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 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竞赛试题

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竞 赛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健康教育促进知识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姓名:______ 科室:______ 分数: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在()提出:A《阿拉木图宣言》 B《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C《渥太华宪章》 D《健康素养66条》 2、烟草烟雾中有()种物质可以致癌。 A100种B60种C70种D不知道 3、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日是:() A12月1日 B3月24日 C4月25日 D不知道 4、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B淋巴肉瘤C卡波氏肉瘤D不知道 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几分钟内() A4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不知道 6、体质指数(BMI)25者属于:() A消瘦B体重正常C超重D不知道 7、妇女怀孕后至少要进行几次孕期检查() A3次B5次C7次D不知道 8、在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第一位原因是() A道路交通事故B溺水C家庭暴力自杀D不知道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可以在其所在社区卫生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享受到至少几次量血压、指导服药等服务() A2次B3次C4次D不知道 10、从健康教育意义上讲,社区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管理B服务C授权D自治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您认为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有可能是癌症的报警信号() A异常肿块B异常出血C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D全身乏力 2、居民具备下列哪些特征之一,可以界定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A糖尿病家族史 B肥胖和超重 C高血压 D年龄在45岁以上且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3、下列哪些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因素() A吸烟B长期职业暴露 C空气污染 D遗传 4、关于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B拒绝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权利 C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诊疗、康复等的权利 D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5、咳嗽、打喷嚏可以传播下列哪些疾病() A流感B肺结核C流行性出血热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主要是:() A无知和轻信B追求刺激和享受C赌气或逆反心理D排解压力 7、薯类的主要健康功能有:()

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汇编

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学校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特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分级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别重大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为特别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Ⅰ级) 2、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为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Ⅱ级)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为较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Ⅲ级) 4、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或一起食物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为一般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Ⅳ级) 二、组织机构 组长:全东 副组长:陈德礼黄福 组员:张伟新罗志安刘付仕禄刘付华云张辉旺 刘付国基颜孔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师生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

类可能引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校长负责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学校各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学校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 四、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学校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成立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生活管理员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成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并根据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2、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办公室,学校分管食品卫生的副校长和总务主任等,具体负责日常食物中毒防控工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预案.doc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 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 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 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县教育局、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 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组织管理 (一) 组长:杨建安 副组长: 组员: 教务处、总务处、各年级班主任 (二)学校职责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 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