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专题报告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蒋宗勇

在养猪业,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只有养好猪,才能给猪场带来经济利益。而在饲养过程中,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养好猪的必要条件。在养猪的各个环节,母猪、仔猪、育肥猪,其所需营养均·有所差异,因此要细化饲养管理。

母猪营养

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近些年,我国保持年上市生猪6.6亿头,母猪存栏量约为4800万头,但我国母猪生产性能远低于发达国家生产水平。过去五年内,母猪营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这些规模化猪场以饲养瘦肉型猪为主,瘦肉型母猪和传统母猪的营养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母猪的营养水平及能量水平对妊娠母猪体况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体况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母猪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在生产实际当中,规模化养猪场妊娠母猪采取限饲的手段,根据体况的胖或瘦来凋节其饲料用量,让其达到理想的体况。郑爱荣等报道,妊娠35d以内按照维持需要的1.2倍饲喂母猪,其胚胎存活率最好,显著高于维持需要的2或0.6倍,所以这个阶段,控制营养水平非常重要。徐盛玉等进一步证明饲喂过高或过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引起母猪孕酮分泌过高或过低,降低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视黄醇等,降低胚胎成活率。

营养水平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能量水平。实际生产中,妊娠母猪一般采用限饲的管理方法,能量水平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周平等报道,按NRC推荐量给59.0kg后备母猪减少或增加叫12.5个百分点的饲粮能量水平,母猪发情率随能量水平增加而提高。但若过度限饲,母猪妊娠期( 30d至分娩) 能量限饲( 80%NRC推荐水平)会抑制后代仔猪早期生长及肌纤维发育,降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此外,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3%油脂粉,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

限饲也有一个弊端:在猪场中,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妊娠母猪傲傲叫,因为每天给它们的饲料量非常有限,它们很饿。那么应如何解决呢?在生产实践当中,往往在饲料里面适当的添加粗纤维,比如苜宿草粉、麦糠、米糠、稻谷等,可增加饲料容积及母猪饱腹感,改善繁殖性能。张金枝等报道,妊娠母猪从妊娠25d到分娩,饲粮中添加20%苜宿粉可显著提高母猪体增重、断奶窝仔数、哺乳期仔猪成活率。这种做法具有晋遍性,在很多猪场都已经得到证实。初产母猪、经产母猪所需纤维水平也有所不同。第1胎母猪饲粮含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为10.8%,每日摄入量为222g,第2胎母猪饲粮NDF水平为15.8%,每日摄入量为365g可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我国泌乳母猪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采食量上不去,泌乳母猪因采食量或者能量不足而降低泌乳住能的很常见,因而提高能量摄入是生产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提高?

在生产当中,泌乳母猪料中通常添加2%-3%脂肪粉,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大量的研究发现,由于妊娠母猪实施限饲,常常会导致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低蛋白日粮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后代造成不良影响。低蛋白会降低胎儿重量,并会影响仔猪以后的代谢机能。在泌乳母猪阶段,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仔猪肌纤维发育受到损害,最后影响后代猪的瘦肉率。在饲养母猪时,并不主张在母猪妊娠阶段采用低蛋白饲粮或者蛋白限饲。

功能性氨基酸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过去对精氨酸的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在饲粮中精氨酸的含量已足够,不需要另外添加,包括最新的美国NRC中,精氨酸的需要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需要对精氨酸重新认识,精氨酸主要发挥功能性作用,即营养凋控作用。国内的专家做了很多实验,刘俊峰等给初产环江香猪母猪日粮乏添加0.83%精氨酸,显著提高胎儿个体重以及其他生理生产指标。添加精氨酸可以使母猪脐带血管变粗,血流量加大,使得母猪的营养向胎儿供应充足,提高胎儿的生长速度。添加1%精氨酸,可以使妊娠母猪的产仔数平均有所提高,其后代仔猪上市时肌纤维含量比没有添加精氨酸的数量提高了20%~30%,眼肌面积也有所提高。然而,精氨酸价格比较昂贵。国内开发的NCG (精氨酸替代物:N-氨甲酰谷氨酸) 间接发挥精氨酸的类似作用,具主要功能是促进体内精氨酸合成,旦其价格比较便宜。经研究发现,添加8%NCG的效果接近添加1%的精氨酸。

在妊娠期64d开始至泌乳期26d经产母猪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发现共轭亚油酸可穿透胎盘屏障或通过母乳进入仔猪体内并影响仔猪体脂代谢。

仔猪营养

近几年,全国发生仔猪腹泻的猪场达80 %以上,在冬春季节尤其严重。围绕这样的问题,从营养学的角度,国内乃至世界有两个比较热的研究领域。肠道健康的营养凋控研究、抗生素替代物(特别是绿色饲料添加荆) 的研究。抗生素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引起了高度重视,所以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是热点。

仔猪营养中,需关注能量来源和水平。我们知道教槽料中往往需要添加乳清粉,但乳清粉比较昂贵,因此刘鹏等比较了使用葡萄糖代替一部分乳清粉的效果,结果显示代替4%~6%的乳清粉效果不受影响。在油脂方面,通过比较教槽料中10 %椰子油、10%鱼油和10% 猪油饲粮饲喂28日龄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椰子油饲喂的仔猪的生长性能优于其他油脂。因为椰子油是中链脂肪酸,而鱼油和猪油是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不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

仔猪饲料中,蛋白质水平高,则容易引起腹泻,蛋白质水平低,则能量不足,影响生长性能。在蛋白质来源方面,发酵豆粕、酶解豆粕、膨化豆粕等均对饲养有所改善,因为抗营养因子降低、蛋白质分子变小,更容易消化吸收。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2%~4%血浆蛋白粉,对于提高仔猪增重的效果是明确的,如果没有血浆蛋白粉,则比较容易发生腹泻。另外,通过比较无血浆蛋白粉、添加血浆蛋白粉、添加灭活血浆蛋白粉对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灭活后血浆蛋白粉的效果下降。因为血浆蛋白粉中含有兔疫球蛋白,若血浆蛋白粉保存时间过长或其兔疫球蛋白活性不高,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故蛋白质水平和蛋白质来源合理的配台的选择才能选择一个恰当的水平。(见表1)

表1 仔猪饲料蛋白质适宜水平

实验对象饲料蛋白质适宜水平资料出处

35日龄断奶仔猪20-22% 郝瑞荣等,2009

18日龄断奶仔猪18.90% Yue等,2008

断奶仔猪(初始体重

21% 王华朗等,2009

7.12±0.54kg)

赖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等功能性氨基酸在仔猪饲料中发挂了重要作用,在教槽料中添加精氨酸可以堤高仔猪的增重和消化道的发育。Yao等在21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连续7d 添加1%精氨酸,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十一指肠和空场隐窝深度。谷氨酷胺可以改产仔猪肠道发育,可显著提高猪小肠上皮细胞增值率和蛋白质合成率,降低蛋白质降解速率。谷氨酷胺和益生菌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教槽料、乳猪料中添加0.89%的苏氨酸效果最佳,黏液素的表达水平最高。黏液素是肠道抵御的病原的重要物质,有点值得注意的是,苏氨酸需要恰当的添加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研究世界各国抗生素用量对比发现,丹麦为50mg/kg猪肉,美国300mg/kg猪肉,中国1250mg/kg猪肉,我国抗生素使用量是最大的。至2008年,丹麦每生产1头猪所使用的抗生素总量比1997年减少了82%,饲料中不再使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抗生素仅作为治疗药物。丹麦不再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后,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猪的生产性能未受到影响,可见饲料不使用抗生素是可以实现的。不用抗生素怎么办呢? 益生素、益生源、乳酸菌、壳聚糖、酵母培养物等有具有一定替代抗生素的潜力。这些新产品要完全代替抗生素还有一定的难度。国内关注比较多的是抗菌肽的研发。抗生素有耐药性、不容易降解,会残留,导致人体的耐药性。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旦其在体内能够被降解。没有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因此被认为是绿色的饲料添加剂。

酶制剂在饲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玉米是主要的能量饲料,在配方中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在60%以上。小麦部分替代玉米,并不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但需要控制替代的量。并额外添加植酸酶。此外,Zeng等在体重约为10.32kg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新型植酸酶,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玉米豆粕型饲粮钙、磷和氨基酸释放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仔猪生长性能。

生长育肥猪营养

由于我国规模化猪场多引进国外品种,因此对于国外品种生猪在育肥期间所需能量水平会有所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猪推荐能量水平和蛋白质水平

品种体重阶段(kg)推荐能量(MJ/kg)+蛋白质水平资料出处美系长白猪20-40 14.23+19.5% 何若刚等,2009 美系长白猪20-40 14.23+17.5% 李秀宝等,2010 新美系长白猪40-70 13.81+18% 蓝海恩,2010

新美系大约克夏猪70-90 14.2+18.6% 何若刚等,2009 三江白猪70-200 13.98+14% 黄大鹏等,2009 荣昌烤乳猪5-11 15.06+18% 陈德志等,2009

杜长大70 13.26+11.5% 杨强等,2008

在育肥猪的饲料营养研究上,业内焦点主要聚焦在改善肉质方面。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5%或1%的精氨酸,可显著降低猪肉中自由基含量和滴水损失率,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并提高肌内脂肪含量。饲粮中添加500~2000mg/kg的甜菜碱显著提高70kg杜长大猪生产性能、瘦肉率和肉品质,降低背膘厚度。宰前以饮水方式添加500mg/L硫酸镁,可降低猪肉亮度、滴水损失和剪切力。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是研发饲料配方的依据,因此业内企业以及专家希望能够对全国各地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能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测定。此外我国目前开始关注利用净能体系来配置饲料,尤其是生猪育肥阶段,用净能体系排至伺料,使饲粮营养更加均衡。

摘自《当代畜牧》2013第1期

18、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专题报告近五年我国猪营养研究进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蒋宗勇 在养猪业,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只有养好猪,才能给猪场带来经济利益。而在饲养过程中,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养好猪的必要条件。在养猪的各个环节,母猪、仔猪、育肥猪,其所需营养均·有所差异,因此要细化饲养管理。 母猪营养 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近些年,我国保持年上市生猪6.6亿头,母猪存栏量约为4800万头,但我国母猪生产性能远低于发达国家生产水平。过去五年内,母猪营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这些规模化猪场以饲养瘦肉型猪为主,瘦肉型母猪和传统母猪的营养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母猪的营养水平及能量水平对妊娠母猪体况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体况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母猪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在生产实际当中,规模化养猪场妊娠母猪采取限饲的手段,根据体况的胖或瘦来凋节其饲料用量,让其达到理想的体况。郑爱荣等报道,妊娠35d以内按照维持需要的1.2倍饲喂母猪,其胚胎存活率最好,显著高于维持需要的2或0.6倍,所以这个阶段,控制营养水平非常重要。徐盛玉等进一步证明饲喂过高或过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引起母猪孕酮分泌过高或过低,降低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视黄醇等,降低胚胎成活率。 营养水平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能量水平。实际生产中,妊娠母猪一般采用限饲的管理方法,能量水平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周平等报道,按NRC推荐量给59.0kg后备母猪减少或增加叫12.5个百分点的饲粮能量水平,母猪发情率随能量水平增加而提高。但若过度限饲,母猪妊娠期( 30d至分娩) 能量限饲( 80%NRC推荐水平)会抑制后代仔猪早期生长及肌纤维发育,降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此外,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3%油脂粉,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 限饲也有一个弊端:在猪场中,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妊娠母猪傲傲叫,因为每天给它们的饲料量非常有限,它们很饿。那么应如何解决呢?在生产实践当中,往往在饲料里面适当的添加粗纤维,比如苜宿草粉、麦糠、米糠、稻谷等,可增加饲料容积及母猪饱腹感,改善繁殖性能。张金枝等报道,妊娠母猪从妊娠25d到分娩,饲粮中添加20%苜宿粉可显著提高母猪体增重、断奶窝仔数、哺乳期仔猪成活率。这种做法具有晋遍性,在很多猪场都已经得到证实。初产母猪、经产母猪所需纤维水平也有所不同。第1胎母猪饲粮含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为10.8%,每日摄入量为222g,第2胎母猪饲粮NDF水平为15.8%,每日摄入量为365g可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我国泌乳母猪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采食量上不去,泌乳母猪因采食量或者能量不足而降低泌乳住能的很常见,因而提高能量摄入是生产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提高?

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NRC)

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美国,摘编) 编者按:众所期待的 NRC<<猪的营养需要量>>(第十版)已于1998年初正式出版 ,为使其更快地被我国同行利用、参考,本刊摘译刊出其精髓参数部分,以读者。 NRC (1998)猪营养需要量表涉及仔猪、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以及种公猪日粮中和每天对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亚油酸的需要量。其中氨基酸的需要量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和总氨基酸三种形式表述,其中前两者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日粮,后者仅适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表中所列各种类型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仅是一个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猪的瘦肉生长速度、采食量、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等),用各种模型(生长、妊娠、泌乳)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需要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包括饲料原料中的含量,而不是指需要额外添加的量。它们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中等生产性能的猪的最适量,用模型进行推算所得结果可能会与表中所列情况略有出入。 表中所给的数值均是在适宜下的最低需要量,不包括安全系数。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变异、养分的生物学效价、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饲料配制和加工、储存中的养分损失等情况确定养分的供给量。 索 引 1、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2、表2.生长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3、表3.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4、表4.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每日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含粮含90%干物质)a 5、表5 生长猪日粮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6、表6 生长猪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7、表7 妊娠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8、表 8.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9、表 9.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 10、表 10. 泌乳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1、表 11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的干物质)a 12、表 12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3、表13.种公猪配种期日粮和每天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 体重(kg) 指 标 单 位 ──────────────────────────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120 ────────────────────────────────────── 平均体重 kg 4 7.5 15 35 65 100 消化能 kcal/kg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代谢能 kcal/kgb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消化能进食量 kcal/day 855 1690 3400 6305 8760 10450 代谢能进食量 kcal/day 820 1620 3265 6050 8410 1003 采食量 g/d(%) 250 500 1000 1855 2575 3075 粗蛋白 (%)c 26.0 23.7 20.9 18.0 15.5 13.2

PIC猪的营养标准

PIC 猪饲料建议营养标准(PIC商品猪场专用) Suggestion of Nutrient Standards for PIC Pigs(special for commercial farm)

PIC微量营养成份指标(最低添加限量) PIC Micronutrient specifications (minimum added levels)

注意事项(Notes): 2. 乳猪料 / 仔猪料配方中必须加入乳糖:乳猪料15%, 仔猪1号 7.5%,仔猪2号 3%。 Notes on creep feed/piglet feed add Lactose: creep feed 15%, piglet No.1, 7.5%, No.2: 3.0%. 3. 饲料中霉菌毒素要严格控制,让猪只有正常生长及免疫的能力。A/B/C/G/I 料在下列范围之下或如超过此范围, 建议加入霉菌毒素吸附剂。 Control strictly mycotoxin levels in the feed for normal growth and better immunity development. A/B/C/G/I shall reach the following range and add mycotoxin binder. Aflatoxin Zearalenone T2 toxinT-2 Ochratoxin Vomitoxin Fumonisin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T2-毒素 棕曲霉毒素 呕吐毒素 20ppb 100ppb 80ppb 20ppb 0.5ppm 0.8ppm

小麦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小麦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时间:2014年3月3日作者:周某信息来源于一览饲料英才网小麦作为能量饲料在猪饲料中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前苏联,欧洲(法国)和北美(加拿大)等小麦主产区,畜禽饲料中多使用小麦作为主要能量饲料-。在我国,小麦能否在猪日粮中应用主要取决于小麦与玉米的营养价值与价格的比值。当小麦的营养价值特性好于玉米时,用小麦部分或全部代替玉米喂猪能取得很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然而,对于小麦对猪的营养价值的评价,提高小麦的饲用价值的科学加工手段,小麦在动物饲料中使用的合理比例,以及培育适合于饲料应用的新品种小麦一直都是国内外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界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小麦化学成分与对猪的营养价值 小麦按种植时间分为冬小麦、春小麦;按皮色分为红小麦、白皮麦、花麦;按麦粒质地分为硬小麦和软质麦。小麦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小麦品种、土壤类型、环境状况、肥育状况的影响. 硬质小麦的蛋白质含量(l%-16%)比软质小麦(8%~10%)高,但于物质、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两者相差不大。小麦赖氨酸含量为031%~0.37%,相当于玉米赖氨酸含量(0.25%~0.27%)的1.24%~1.48%。猪饲粮易发生不足的色氨酸与苏氨酸,小麦分别含

0.15%~0.16%与 0.33%~0.38%,分别相当于玉米含量(0.07%~0.08%与0.32%~0.34%)的200%与103%~119%。就三种氨基酸的猪的表现消化率而言,小麦和玉米有着相同的苏氨酸消化率,小麦的赖氨酸消化率比五米高(71%:69%),色氨酸的消化率则要更高一些(78%:67%)。小麦的能量大致与玉米相等,其喂猪的消化能含量为 14.23 MJ/kg左右,相当于玉米消化能含量(1423~1448 MJ/kg)的 98%~100%。小麦粗脂肪含量(1.6%~2%中亚油酸(0.58%~0.70%咱含量仅为玉米含量(3.6%~42%和1.62%~1.82%)的45%左右和37%左右,这对肥有猪而言是一优点,但对幼猪而言是值得注意的缺点。 小麦的钙和磷含量较玉米高,且小麦中含天然植酸酶,磷有较高消化率,用小麦代替玉米、高粱时,可降低豆粕和磷酸氢钙的使用量小麦除了不含胡罗卜素,维生素 E的含量低于玉米外,各种B族维生素的含量均高于玉米,特别是烟酸对猪的生物学效价比玉米高。小麦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淀粉多糖(NSP),主要包括纤维素、戊聚糖、混合链一葡聚酶,果胶多糖,甘露聚糖,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和木葡聚糖等。小麦NSP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类,不溶性NSP主要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对小麦营养价值影响不大。水溶性NSP(主要是戊聚搪)被认为是小麦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其抗营养作用主要与其粘性及对消化道生理。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关。由于水分含量低,猪消化液粘稠度同其他家禽相比相对较低,因而通过戊聚糖酶降低消化食糜粘稠度的效果较差。而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对能量代谢有较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因此,适应目前在营养配方组成、营养要求、饲料成分、加工过程中的新进展将会对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者除了将目标集中猪体重上之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需要。这就是要求肉品高质量,低脂肪。 一、因型和性别对营养需求的影响 猪消耗饲料主要用于三个目的,维持身体功能;瘦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只有在日常饮食营养超过维护需要时,才能以瘦肉形式或脂肪形式用于生长。对于不同种群,由于不同的动物生长潜能、健康状态、体重、采食及环境条件和其它因素不同,日常饲料中的营养水平有极大不同。瘦肉生长率是育成—育肥猪中决定日粮中氨基酸需要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之一。营养需要和瘦肉生长遗传潜能之间的关系在猪的营养中将继续起重要作用。高瘦肉基因型猪比中等瘦肉基因型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8到95%),以达到最快的瘦肉生长和日增重。那些具有高瘦肉沉积的猪比中等能力的猪每天饮食中多消耗20%赖氨酸,总量都平均少消耗9%饲料。但是,要想达到实现瘦肉型猪的瘦肉增长能力,则在日粮中要相应调整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因为种猪生产者,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具有瘦肉生长潜能的猪,为达到最大瘦肉生产潜能,在日粮配方中应考虑到基因型和性别的差异,后备猪比去势猪需要更多的氨基酸和较少的饲料摄入,因为比去势猪有更高的瘦肉率。Friesen等(1992)证实后备猪能够增加中等和高瘦肉率基因型猪的差别。这个研究表明为实现高瘦肉基因猪的潜能,必须注意性别在日粮中的差异。虽然阉公猪和后备母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但是高瘦肉后备母猪的需要高。这个研究也证实饲喂不足会导致高瘦肉基因型猪与中等瘦肉率基因型有相似的生长表现。 二、定采食的因素及对能量和氨基酸供应的影响 1、采食量的调控 猪采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影响猪采食行为及采食量。AB01富安宝是一种新型动物采食中枢调节剂,在猪体内能刺激神经肽Y(NPY)的分泌,使用AB01富安宝,血液中NPY的浓度可提升20-30%,NPY具有激发猪摄食中枢兴奋性,使猪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神经肽Y(NPY)具有促进胰岛素、胃泌素、甲状腺激素(T3、T4)等激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猪生长。 2、年龄和摄入的能量对蛋白沉积的影响 大家普遍认为育肥猪的自由采食量是由日消化能量决定(Forbes等,1989;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8),当日粮能量密度增加,自由采食量下降。然而,在生长猪(直到最大体重50kg),肠容量限制日采食量。大多数育肥猪,能量(饲料)摄入影响其生长,日能量摄入随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育成猪随能量密度增加,饲料转化率和生长率也增加。 在育肥阶段,能量摄入通常并不限制瘦肉增长。因此,在能量摄入和机体蛋白沉积之间没有关系,采食并不影响日氨基酸需要。另外,瘦肉生长更受蛋白驱动,育肥猪日粮应该以氨基酸摄入为基础组成。 3、可消化氨基酸供应与体重和瘦肉相关性 赖氨酸日粮水平可获得氨基酸与可消化能量比,摄入能量限制了瘦肉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能量摄入能够增加蛋白沉积,反过来,又增加了日常的氨基酸需求。育肥猪能量摄入不影响瘦肉生长,氨基酸需要每天以克计。这样,该需要就不依赖于采食,尽管采食量在不同猪群和生产单位相差极大。为在配方中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育成猪日粮的能量密度不同,应按下述方法调整日粮中可获得赖氨酸水平:对于育成猪来说,当能量摄入限制生长,日粮必须根据每日可利用赖氨酸对可消化能比率进行配制(克,赖氨酸/大卡可消化能)。对于育肥猪来说,当能量摄入不影响生长时,日粮应以每日赖氨酸摄入配比。 三、蛋白质量对生长表现的影响 1、日粮配比中不同的回肠可消化氨基酸 对以玉米为主日粮的育成猪开展研究,以肉或骨肉粉来代替日粮中本来以大豆提供的50%蛋白,正如预计,粗蛋白替代降低了日增重和料/肉比率,当添加色氨酸,提供和对照组等量的色氨酸时,生长表现并无明显改善。但是,当同时补充赖氨酸和色氨酸时(达到和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明显改善,并且超过了对照组。Tanksley和Knabe(1984)的另外研究表明,以高梁为基础日粮中,棉籽饼代替豆饼来提供蛋白时,结果也显示以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比以粗蛋白或总赖氨酸为根据组成配方更好。) 2、氨基酸平衡和理想蛋白的概念 猪并不需要蛋白本身,但需要个别氨基酸达到一定水平,和各种氨基酸的平衡。在大多数实际猪日粮中,氨基酸时限制性氨基酸。这样首先大致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水平,然后推导其它氨基酸的水平,建立理想氨基酸之间的平衡。 因为赖氨酸是猪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理想蛋白的概念以赖氨酸作为标准氨基酸,还有是因为赖氨酸几乎全部用于机体蛋白合成,而且不同年龄猪群对赖氨酸需求比其它氨基酸相对容易确定。另外,赖氨酸容易分析,原材料中的赖氨酸众所周知。 猪群体重和生长速度不同,需要的氨基酸平衡也不同。当体重增加时就需要更多的蛋白来维持机体功能,因为维持机体功能的许多蛋白包含大量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当猪体重增加时,就需要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其中一部分以赖氨酸形式表述。

猪抗病营养研究进展

猪抗病营养研究进展 陈代文毛湘冰余冰何军吴德张克英郑萍虞洁(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教育部动物抗病营养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摘要:抗病营养是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交叉领域,以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营养抗病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抗病营养研究内容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肠道健康、营养与抗病基因、营养与应激、营养与疾病、营养与抗营养因子6个方面。本文在构建抗病营养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了四川农业大学近几年在猪抗病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适宜的营养素、营养源和营养水平及其组合可以明显增强猪的抗病力,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营养;抗病;猪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猪的健康水平是影响养猪生产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健康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几年来,我国养猪业一直面临疫病的威胁和困扰,不但使其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而且因防病治病大量使用药物导致猪肉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猪健康问题必须依靠综合措施,在继续加强和规范猪病防治的疫苗和药物管理的同时,寻求新思路、研究和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十分重要和必要。抗病营养理念和技术则属此范畴。 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表明,营养是决定健康的关键因素。四川农业大学于2005年提出―抗病营养‖(disease-resistant nutrition)的概念,这是一个研究动物营养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新兴交叉领域。通过研究,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营养抗病原理和技术,进而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抵抗力,确保动物健康,减少疾病,降低用药,取消药物饲料添加剂,最终实现畜产品的安全高效生产。 1 抗病营养概念与研究内容 营养物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既影响动物生产潜力和效率,也决定了动物健康状况。 关于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早期的研究至少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研究内容集中在营养缺乏和过量中毒的危害方面,逐步认识营养与健康的表观关系。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动物营养学开始探索营养与免疫的关系,并逐步拓展到应激—免疫—营养

生物饲料与生猪无抗养殖研究进展

生物饲料与生猪无抗养殖研究进展 作者:李德发 我国在生物饲料和畜禽无抗生素养殖方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重视。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年出栏超过6亿头。生猪无抗生素养殖也就自然成了动物健康养殖的重中之重。 生物饲料是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生产的动物饲料或饲料原料,其主要特征是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或酵母菌等有益于动物健康的微生物。自2006年1月起,欧盟已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随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畜禽无抗生素饲养规范。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在生物饲料和畜禽无抗生素养殖方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重视。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年出栏超过6亿头。生猪无抗生素养殖也就自然成了动物健康养殖的重中之重。 微生物发酵技术为饲料工业提供了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等)、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酶制剂、有机酸(乳酸、乙酸)和活菌制剂等大量产品。传统的饲料加工手段(粉碎、混合、膨化、制粒等)基本没有涉及生物化学变化,微生物发酵是高度集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对饲料原料进行深度加工。很多饲料营养学家断言,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饲料加工很难有新的突破;不发展生物饲料产业,动物的健康养殖很难推广实施. 1猪无抗养殖的主要途径 1.1改善养殖场的卫生环境 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对生猪的健康有决定性作用,养殖环境很差,生猪是不可能健康的。欧洲和北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舍得投入,生猪的养殖成本至少有50%是用于人工和养殖环境等硬件设施,饲料成本不足50%;我国在这方面相对很差.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饲料成本至少占70%.环境设施很简陋。我国民间经常说脏得像猪,其实猪是爱干净的动物,我们在这方面亏待了它。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还有很多困难。 1.2添加高效的生物制剂和抗生素替代品 在现有养殖条件下如何进行生猪健康养殖一直是我国养猪业重点关注的课题。比较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添加抗生素或者替代品。如今抗生素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高效的生物制剂已成了必然的选择. 2替代抗生素的主要制剂(添加剂) 替代抗生素的商业产品很多,正在实验室研究的制剂则更多。 2.1益生菌 益生菌又称微生物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是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活菌制剂。它们可以在动物胃肠道内抑制和排除有害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的有机酸。降低胃肠道内的PH值,或者产生过氧化氢和少量抗菌物质如乳酸链球菌肽、嗜酸素等,从而保证了胃肠道的正常菌群结构。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

猪各生理阶段的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细节 1、猪的生理阶段 猪的生理阶段划分说法不一,一般猪自出生到出栏要经历乳仔猪、断奶仔猪(15-30公斤体重)、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栏)几个生长阶段。 猪各生理阶段常用参数 2、猪的生长育肥规律 2.1 总体的生长 (1)绝对生长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图) 绝对生长模式 (2)相对生长 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图) 相对生长模式

2.2局部生长 从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图) 相对生长模式 2.3研究生长肥育规律的意义 研究各种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调节营养水平,有目的地控制生长,包括速度、生产性能(效率),做到优质、高效、低耗地进行畜牧生产。 3、不同阶段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3.1乳仔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 仔猪培育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这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物质代谢最旺盛,对营养不全最敏感的阶段。仔猪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断奶育成率高低和断奶体重的大小,影响母猪年生产力和肥猪的出栏时间。 其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哺乳和断奶阶段的死亡率,提高育成率和断奶重,并使仔猪在断奶阶段平衡过渡。 乳仔猪的营养需要 NRC营养需要量规定,5-10公斤体重的仔猪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对日粮营养物质需要量如下表: 乳猪饲料 开食补料

(1)母猪的泌乳高峰在产后20-30天,30天以后泌乳量明显减少,而乳猪的生长速度却越来越快,为了保证3周龄后乳猪能大量采食饲料以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尽早给乳猪开食补料。6-7日龄的乳猪开始长出臼齿,牙床发痒,常离开母猪单独行动,特别喜欢啃咬垫草、木屑等硬物,并有模仿母猪行为的特性,此时开始补料效果最好。(2)补料的方法是在母猪产房内设置乳猪补料栏,留有洞口,乳猪可自由地随时进栏吃料。规模猪场母猪在高床分娩栏分娩,母子分开,可以不单设补料栏。实践证明:母子一起吃料比母子分开吃料相比较,断奶体重低得多。 (3)乳猪料应该采用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优质乳猪全价颗粒料,一头猪一生只需乳猪料十几公斤,仅占全程饲料量的二十分之一,因此不应过于考虑乳猪料的成本而采用低价的劣质饲料。 乳猪料应添加乳清粉 由于初生乳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体内缺乏各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等,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饲料中的淀粉以供给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而乳清粉中所含的乳糖能直接被乳猪吸收,转化为能量供给乳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乳清粉中的乳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提高乳猪胃液的酸度,同时提高乳猪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因此,乳猪料中要添加5-10%的乳清粉,日龄越小的乳猪,要求添加的量越多。

大麦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资料

大麦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谢申伍,田姣 云南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 大麦属禾谷类作物,在畜牧业中大麦作为能量饲料用于饲料生产。文章对大麦的资源状况、营养特点及其在猪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大麦是我国主要谷物之一,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与玉米相近。与玉米相比,大麦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但是粗纤维和非淀粉多糖(NSP)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因此对单胃动物来说,能值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稍低。国内外对于大麦替代玉米作为猪饲料的研究主要包括有大麦在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不同加工方法对大麦饲用价值的影响,大麦替代饲粮中的玉米对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大麦日粮中加入专用复合酶制剂后对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大麦的资源状况 大麦属禾谷类作物,栽培面积占全世界谷类作物的第6位,主要产地包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国家及北美洲的广阔地带。我国也有广泛种植,年产量已达700多万吨,种植面积遍及全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大麦可用于酿造啤酒,也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我国用于饲料生产的能量饲料主要还是玉米和小麦,但小麦的价格随季节变化较大,大多情况下比玉米价格高,而我国玉米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产量区域分布不均,不能满足饲料生产需要。因此,能量饲料的就地解决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麦作为南方的能量饲料资源,霉坏率低、适口

性好,适合猪饲料生产,具有开发前景。大麦粗纤维和NSP含量较高,但可以通过粉碎、膨化、制粒等方式,并添加专用复合酶制剂以提高大麦饲喂效果,用于猪饲料中替代部分或全部的玉米,对降低饲料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大麦的营养特点 大麦与玉米的营养指标见附表。大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也高于玉米。但皮大麦粗纤维含量达4.8%,是玉米的200%,裸大麦约为2%,比玉米稍高。皮大麦粗纤维含量高是影响其作为单胃动物饲料有效能值偏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皮大麦与裸大麦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均>67%,主要成分是淀粉,但均<玉米(71.8%)。影响大麦用于猪饲料饲喂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NSP含量较高。大麦的NSP主要为β-葡聚糖、木聚糖和纤维素,其中β-葡聚糖含量达4.0%~8.0%,木聚糖含量为6.6%,纤维素含量达4.0%~8.0%,平均达6.0%。 附表玉米与大麦部分营养指标 大麦与玉米相比,营养物质消化率较低,饲喂价值相当于玉米的90%,原因

2013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动物营养学期末考试真题

1 .以一种动物为例评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答:动物摄入的饲料能量伴随着养分的消化代谢过程,发生一系列转化,饲料能量可相应划分成若干部分,如图所示。每部分的能值可根据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进行测定和计算。 一、总能( Gross Energy,缩写GE) 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饲料的总能取决于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含量。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DE) 消化能: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 DE = GE - 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称为表观消化能(缩写为ADE)。 粪能FE:为粪中养分所含的总能,称为粪能。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4)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 代谢粪能FmE:后三者称为粪代谢物,所含能量为代谢粪能(缩写为FmE,m代表代谢来源)。 真消化能: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为真消化能(缩写为TDE),即: TDE = GE - ( FE - FmE ) 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缩写为ME) 代谢能ME: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缩写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缩写Eg)后剩余的能量。 ME = DE -( UE + Eg )= GE – FE – UE - Eg 尿能UE: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消化道气体能Eg:来自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 内源尿能UeE: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缩写为UeE)。 真代谢能TME : TME = TDE - [ ( UE - UeE) + Eg ] 四、净能(Net Energy,缩写为NE)

动物营养学课程论文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为了更好的掌握查阅、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动物营养学》相关资料的方法;为了对《动物营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好基础。故而归纳各家对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的研究写了这篇综述论文。 关键词:转化;措施;效率;反刍动物 引言 反刍动物属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我们在生活中所熟知的反刍动物以牛、羊为最。其他不怎么常见的如骆驼、鹿、长颈鹿。这类动物都生有复杂的反刍胃,可以反刍食物,即可以把吞入胃中的食物呕到嘴部咀嚼充分后再吞入腹中。反刍动物一般都有四个胃骆驼较为特殊有三个胃。四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以及皱胃。不同的胃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1]。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源。这对我们研究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畜牧业来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文 1提高植物性饲料转化效率的方法 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秸秆饲料资源相当丰富。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些饲料资源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秸秆类饲料中各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普遍较低,一般很少超过50%[2]。其中粗蛋白在3%~6%不等。粗灰分含量很高,对动物有营养意义的矿物元素很少。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低,尤其是钙和磷的含量很低[3]。含磷量在0.02%~0.16%,而日粮配方所需的含磷量都在0.2%以上。远低于动物的日需要量。于是如何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成为动物科学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1.1 物理法 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秸秆饲料资源相当丰富。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些饲料资源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秸秆类饲料中各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普遍较低,一般很少超过50%。其中粗蛋白在3%~6%不等。粗灰分含量很高,对动物有营养意义的矿物元素很少。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都很低,尤其是钙和磷的含量很低。含磷量在0.02%~0.16%,而日粮配方所需的含磷量都在0.2%以上。远低于动物的日需要量。于是如何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成为动物科学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对于植物饲料在我国主要就是各种秸秆,且多为农作物秸秆。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不外乎破坏植物细胞壁,弱化或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或半纤维素之间的结构,使饲料主要是

猪的营养需求

猪的营养需求 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 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 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1、胃的消化 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3、大肠内的消化 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 一、乳猪营养特点 二、母猪营养特点 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二、脂肪 1、脂肪的化学组织结构 2、脂肪的营养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2、维生素D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3、维生素E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4、维生素K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5、维生素B1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6、维生素C a、主要功能: b、主要缺乏症: c、来源: 五、矿物质 六、水 1、水是动物体的构成成分: 2、水能使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 3、水是畜体的重要溶剂: 4、水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5、水是一种润滑剂: 6、水参与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 七、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1、蛋白质与能量比例关系 2、纤维素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3、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4、维生素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5、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间的关系 6、有机营养物质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a、有机营养物质与钙、磷的关系: b、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关系: 7、维生素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a、维生素和硒的关系: b、维生素和钙磷的关系: c、维生素C和铁的关系: 8、维生素的相互关系 a、维生素E和维生素A、D的关系: b、维生素B1与B2的关系: c、维生素B2与B5的关系: 9、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正文 第一节:概述

猪净能体系及其研究进展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能量系统的来源,猪净能体系相对于代谢能和消化能体系的优势,并分析了近年来猪净 能体系的研究进展以及净能体系在生产中的应用。消化能和代谢能体系都高估了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饲料的能量含量,并且低估了高淀粉和高脂肪饲料的能量含量,因此采用净能体系为猪配制添加了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猪肉品质。关键词:净能体系;综述;猪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033(2009) 15-0061-04猪净能体系及其研究进展 朱立鑫,谯仕彦*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北京 100193) —————————————————————————— —收稿日期:2009-01-15;修回日期:2009-05-07作者简介:朱立鑫(1983-),男,陕西安康人,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能量是饲料营养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的营养需要或营养供给均可以能量为基础表示。饲料中的能量可以被动物利用的能量称为有效能。饲料中的有效能含量反映了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动物对饲料能量的利用、动物对有效能的需要量及影响饲料能量转化效率的因素是动物营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 猪的能量体系 饲料能量包括总能、 消化能、代谢能及净能。建立能量体系一方面需要确定动物的能量需要,另一方面需要测定或估测各种饲料的能值。能量体系是随着动物能量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总能体系到消化能、代谢能、净能,最后到生产净能体系。当前动物生产中主要应用的能量体系有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和净能体系。随着对动物利用饲料能量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现有能量体系存在着各种不足。为更全面反映饲料、动物和环境对动物利用饲料能量所产生的影响,建立能量新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1.1能量体系的历史由来 能量动力学的发展可 以追溯到15世纪。拉瓦锡在18世纪后期就明确了 动物代谢过程中消耗O 2、产生CO 2和产热量之间的关系。此外,人们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了热力学定律和赫斯定律。这些重大的发现为营养热力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并且确立了代谢能=沉积能+产热量这一重要关系。国内外很多专家就猪能量代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包括研究了猪代谢过程中气体交换和产生热量之间的关系,设计了耗能日粮的计算方法以及明确了猪耗能的原因[1]。通过这些研究,使得猪体内能量分配这一基本概念最终得以发展并且促进了以净能为基础的饲养体系的发展。 1.2消化能体系及其优缺点消化能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由于消化能易于测定,且在总能中扣除了动物不能利用的部分,可用消化能衡量猪的营养需要或评定饲料的能值。一般情况下,消化能只考虑粪能损失,未考虑气体能、热增耗损失,因而准确性低于代谢能和净能。用消化能评定猪对饲料的利用时,与含低粗纤维、易消化的饲料相比,消化能体系高估了高粗纤维饲料的有效能。 1.3代谢能体系及其优缺点 代谢能指饲料消化 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饲粮蛋白质品质和数量都会影响代谢能的值。代谢能考虑了尿能和气体能损失,比消化能体系更准确,但测定较难。 1.4净能体系及其优缺点 净能是指代谢能减去 代谢能的代谢利用过程以及饲料的摄食和消化过程导致的热增耗[2]。净能除了维持动物日常活动和对环境条件变化的调节适应所需外,还提供动物体蛋白或脂肪沉积的动力,或促进动物完善繁殖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净能体系不仅考虑了粪能、尿能与气体能损失,还考虑了体增热的损失。净能体系

花鲈营养饲料研究进展

※饲料技术※ 花勢营养饲料研究逬展?作者:马文羽苗玉涛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花萨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但能保障花鉀的基本生长需求,也对花萨机体的各个器官起着调节作用。营养饲料在花 鲂的肠道、细胞、免疫机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花萨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病害频繁发生,病害的防治越发受到重 视。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从营养免疫学的角度对病害防治进行研究,采用营养饲料可以提高花萨的免疫力与抗病力,减少鱼 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维生素等对花勢的营养作用,和近些年研发的花萨营养饲料产品,以及花纱营养 饲料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花勢;营养免疫;饲料 [中图分类号]S96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613(2019)04-0034-03花鲂(Lateolabrax japonicus ) 又称为海餉、七星餉、寨花等,由 于其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并且 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 势(Men K 等,2014)。2016 年其 年产量已达13.94万吨,是我国 养殖产量较高的海水鱼类(农业 部渔政渔业管理局,2017)。不同 的花鲂饲料,能在其机体内调节 各个细胞和器官功能,维持其机 体的平稳生长(张浩辉,2018), 但因为各种饲料成分不同对花 餉鱼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优良 的营养饲料能扩大花鲂的养殖 规模,提高商业价值。1氨基酸1.1蛋氨酸氨基酸中的蛋氨酸是水产 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且具有重要 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体内蛋白 [基金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A201701C10)。[通讯作者]苗玉涛,讲师。质合成,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发育(Skiba-Cassy S 等,2016)。 当蛋氨酸不足时,会导致养殖鱼 类生长抑制等不利影响(WangZ 等,2016)o 张树威等(2017)研究 表明,添加外源蛋氨酸会显著促 进花鲂的生长,其中添加0.6% 水平的外源蛋氨酸,花鲂的增重 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其中羟基 蛋氨酸钙的生物效价更高,为 DL-蛋氨酸的134.15%;另外, 添加外源蛋氨酸还可以提高花 鲸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利于鱼体 的肝脏健康。1.2牛磺酸其次,氨基酸中的牛磺酸也 不可或缺,牛磺酸在餉鱼内具有 多种功能,包括胆汁结合作用、 渗透压调节作用、神经递质功 能、抗氧化作用等。柳茜等 (2017)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牛 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均可提 高餉鱼幼鱼的生长,同时可以改 善鲂鱼肝脏和肌肉中的氨基酸 沉积。1.3 L —异亮氨酸氨基酸中的L_异亮氨酸也 是花鲸生长的重要氨基酸,参与 调解促胰岛素分泌与蛋白质合 成,为谷氨酰胺合成提供底物, 作为机体内组织器官蛋白质代 谢的信号物等,对机体组织修复 和生长,维持机体氮平衡有重要 作用。路凯等(2015)研究表明, 生长中期花餉对饲料中L-异亮 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1.88%和 1.84%饲料干重,占饲料蛋白质 的 4.41% 和 4.32% 02脂类棕櫚油富含维生素E 以及 0-胡萝卜素等优质的天然抗氧 化剂(Ng Wk 等,2007)。在鱼油 需求日益增加、鱼油价格大幅升 ? 34 ?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和作用 (一)饲养标准的含义不能把饲养标准和饲料标准(定额)等同起来,两者含义不同。 1.简单含义系指畜禽每日每头需要营养物质的系统、概括、合理的规定,或每千克饲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或百分比。 2.正式含义饲养标准是用以表明家畜在一定生理生产阶段下,从事某种方式的生产,为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头每日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每千克饲粮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它加有安全系数(保险系数、安全余量)。并附有相应的饲料营养价值表。 (二)营养需要的概念 1.营养供给量是结合生产组织的人为供应量,它实质上是以高额为基础,能保证群体大多数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能满足。它加有安全系数,所以仍有些浪费。 2.营养需要系指畜禽最低营养需要量,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平均需要量,未加安全系数。生产单位可根据自己的饲料情况和畜群种类体况加以适当调整,安排满足需要量。 (三)定额饲养与饲养定额 1.定额饲养和饲养标准差不多,它是根据饲养标准和猪群具体情况来确定各类猪群每日所需(食)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即根据饲养标准来定额故有的称为“标准饲养”。 2.饲养定额系指把已确定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需要量定到某一具体的猪群身上,即饲养定额。 (四)饲养标准的作用科学饲养标准的提出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正确运用,是迅速提高我国养猪生产和经济、合理利用饲料的依据,是保证生产、提高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科学技术用于实践的具体化,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实际饲养工作的技术标准,它由国家的主管部门颁布。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是指导猪群饲养的重要依据,它能促进实际饲养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饲养标准的用处主要是作为核计日粮(配合日粮、检查日粮)及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通过核计日粮

四川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推荐书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创制与应用 二、项目简介 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每年需要蛋白质饲料原料约8000万吨,但缺口超过4000万吨。而另一方面,每年有超过300万吨高蛋白质含量的羽毛和猪毛等畜禽屠宰加工副产品被丢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羽毛和猪毛中的主要蛋白质为角蛋白,其含有大量二硫键而几乎不能被动物消化利用。角蛋白酶(keratinase)可水解角蛋白中的二硫键,既可促进动物对角蛋白的消化利用,又能生成具有提高免疫、促进氨基酸和矿物质吸收、促进肠道发育等保健功能的小肽,因此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国外对角蛋白酶已有部分研究和产品,但饲用角蛋白酶产品及其配套应用技术在国内外尚属空白。因此,在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高酶活重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等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历时8年,投入经费216万元,针对我国当前饲用角蛋白酶研发的空白,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效角蛋白酶基因工程菌株;并定向突变角蛋白酶基因,提高重组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和热稳定性;探明重组酶的结构、性质和功效;同时,优化角蛋白酶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研究饲用角蛋白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建立相关应用技术,为角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废弃角蛋白的循环利用和饲料蛋白资源开发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成功构建了可高水平表达地衣芽孢杆菌kerA的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其中重组菌P. pastoris pPICZαA-kerAwt 表达的重组酶纯度高,与羽毛粉角蛋白亲和性好。利用定点突变技术,通过两种不同的密码子优化策略优化亲本kerA基因,提高了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在亲本kerA基因引入两个Cys生成二硫键,提高了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热稳定性。研究并优化筛选了重组菌P. pastori pPICZaA-kerAopti1在规模化条件下的适宜发酵参数,生产了重组饲用角蛋白酶产品,构建了酶活检测方法。建立了饲用角蛋白酶使用技术,节约了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为饲用角蛋白酶的畜禽生产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项目的实施,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了2篇高质量学术论文。项目通过人才培养、学术会议交流、生产销售产品等形式进行成果转化推广,近三年累计为企业新增销售额96742.75万元,新增利润13512.8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饲用角蛋白酶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资源,减少了畜禽的氮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同行专家鉴定认为,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通过分子改造提高重组角蛋白酶表达水平和热稳定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