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业监管理念监管文化

银行业监管理念监管文化

银行业监管理念监管文化

主编:刘明康

副主编:蒋定之、唐双宁、胡怀邦、蔡鄂生、郭利根、王兆星、王华庆

负责人:郭利根

编委:杨再平、李建华、肖璞、潘光伟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九月

监管建设,人才为本;教育培训,教材先行。培训教材建设既是银监会提高队伍素质,打造合格有效的监管专业化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金融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创建学习型的政党、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第二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强调:“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少而精、管用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精心组织、精心编写、精心施教,使各类教材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发挥积极作用”。按照中央的要求,为了尽快建立起银监会的教材保障体系,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紧开发编写一整套适合我国银行业监管实际需要的具有前瞻性、实用性、权威性的教育培训教材,去年初,我们成立了由境内外专家组成的干部教育培训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领导、规划并审核银监会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决定组织编撰一套涵盖银行业监管理念和监管文化、银行监管实务以及商业银行专项业务等“三大模块”的以务实管用为原则的基础培训教材。同时逐步汇编监管案例、建立适应不同专题教学的案例库;研究开发多媒体电子材料;有选择地编译国外银行业监管培训教材,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和动态更新的培训教材体系。

经过会内外100余名专家和领导干部历时一年多编撰而成的“三大模块”培训教材,虽然还谈不上完善,但它基本反映了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成果,较好地体现了银行业监管的新实践、新探索和新提高,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智慧,在现阶段银行业监管工作中是能够帮助广大干部职工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

第一大模块,即银行业监管理念监管文化,主要包括银行业监管工作指导思想、理念、目标、标准,银行业监管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要求,以及监管人员价值观、职业道德要求等内容。

第二大模块,即银行监管实务,主要包括监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监管技能和核心监管技术。按照《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要素和环节,涵盖了风险为本的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内容。

第三大模块,即商业银行主要业务,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和重点、难点产品的基本知识、主要风险点与监管要求等内容。

银行业监管部门编撰培训教材的重点在于帮助监管人员树立全新的银行业监管理念和职业道德意识,了解依法监管的依据和规程,掌握商业银行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点和主要监管方法。因此,这套实用性的培训教材的编写努力遵循了三项原则:一是开放式的、滚动式的结构模式。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及时对其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和补充,以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总结完善。二是采用可以组合的结构模式。在具体实施培训时,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监管任务,分别从上述“三大模块”中择选部分内容进行组合,并适当补充相关特色案例,以增强培训效果。三是逐步配套的结构模式。按照急用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配套增加管理类课程、综合业务类课程等,以逐步完善整个培训教材体系。

当前,金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其复杂程度和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风险程度也在增加,不断改变着全球银行业经营竞争格局,《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修订本的出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包括美国出台的《萨班斯法案》等,

都已经给我国的银行业和银行业监管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对银行业监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实践新的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法,大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和专业化水平,既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做好银行业监管工作的现实要求。银监会系统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教育培训工作摆到重要战略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以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同时,以学习“三大模块”培训教材为基础、为主体,进一步抓好监管业务的学习培训工作。银监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紧紧围绕履行本职岗位职责的需要,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努力加强对监管业务包括“三大模块”教材的学习,以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真正成为合格有效的银行业监管者。银监会系统要以认真学习“三大模块”培训教材为契机,全面推动全员的学习培训,努力在全系统尽快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和不断进取的风气。

刘明康

二○○六年九月

目录

模块一银行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5)

一、银行监管的过去、现场和将来 (5)

二、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理论 (9)

三、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原因 (10)

四、我国银行业及银行监管的发展 (14)

模块二中国银行业监管目标、理念和标准 (22)

一、中国银行业监管目标 (60)

二、中国银行业监管理念 (66)

三、银行业监管的标准 (79)

模块三构建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体系战略规划 (90)

一、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91)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存在的差距 (94)

三、构建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体系战略规划 (97)

模块四银监会工作人员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能力素质 (107)

一、银监会工作人员核心价值观 (108)

二、银监会工作人员行为准则 (111)

三、银监会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120)

四、创建先进监管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125)

模块五宏观经济分析 (152)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53)

二、宏观经济基础知识 (156)

三、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62)

四、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69)

五、产业(行业)结构分析 (174)

六、区域经济结构分析 (179)

模块一银行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模块简介

一、内容概要及学习目的:本模块主要介绍了银行和银行监管的发展、规律及趋势;阐述了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理论及其意义;分析学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七个方面25条基本原则;介绍我国银行业和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程及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员应当重点掌握以下内容:银行监管必要性的五个理论,《核心原则》发布及修订背景、主要内容和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的重要借鉴;我国银行业和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银行发展趋势,发达国家银行监管发展历史,新资本协议发布,IAS39和萨班斯法案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二、学习准备及学习资料:对经济学、金融学基本原理有一定程度了解;具备银行和银行业监管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时安排:半天

内容描述

一、银行监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一)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的银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古巴比伦,那时的寺庙就已有经营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取利息的活动。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帝国,都可以找到原始银行的雏形。

近代银行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主要出现在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最早使用“银行”名称经营业务的。英语中银行一词“bank”就是由意大利语的“BanCa”演变而来的,原意是交易时用的长凳、椅子。16世纪末,银行逐渐在欧洲其他国家兴起,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成立的汉堡银行和1621年成立的纽伦堡银行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银行。

英国的银行是在金匠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7世纪中叶,英国的金匠业很发达。他们代为客户保管金银货币,签发保管凭证,收取保管费用,还进行金银划拨。后来,随着保管收据逐渐演变为银行券,划拨凭证演变为银行支票,十足准备金转变为部分准备金,金匠业逐渐发展成为从事货币经营业务的银行业。

我国的银行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周礼》中就有“泉府”的记载,即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春秋战国时,借贷行为已经很普遍。到了商业发达的唐代,不仅开办了称为“飞钱”的汇兑业务,还出现了“质库”,即当铺。以及后来宋朝设置的“便钱务”,金代的“质典库”,元代的“解典铺”,明代的“钱庄”和清朝的“票号”,都是从事货币经营业务的机构。

近代银行虽已具备了银行的基本特征,但它主要以政府和封建贵族为放款对象,并且放款利率很高,通常都在20%~30%以上,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商业银行。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组织的股份制银行。1694年,英国政府支持创办了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标志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现代银行的产生。继英格兰银行之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发展。

我国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英国在香港成立的丽如银行,即后来的东方银行。1857年成立的英国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1865年成立的英国汇丰银行,1889年成立的德国德华银行,以及1894年成立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都是当时几家主要的外资银行。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标志着我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不断加强,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需要。1668年,瑞典政府将成立于1656年、由私人创办的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银行改组成瑞典国家银行,使瑞典国家银行成为最早的中央银行,但直到1897年才独占货币发行权。而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则被普遍认为是真正中央银行的开始。英格兰银行于1833年取得法偿货币发行者的资格,即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资格。1844年,英国通过《英

格兰银行条例》,即皮尔法案,英格兰银行获得独占货币发行的权力,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到19世纪,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立了中央银行,美国到1913年才开始建立联邦储备体系。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决定,凡未成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成立,这直接推动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中央银行的成立。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目前银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是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银行业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在银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并利用这一手段不断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二是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发展,银行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全方位的竞争,竞争程度也日趋激烈。三是兼并重组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全球的银行购并案总额约500亿美元,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如2004年6月14日美联储批准的JP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一银行一案,其购并额达到了1.12万亿美元。而最近的东京三菱银行与日联控股公司购并案,其购并额达到1.8万亿美元,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宗购并案。四是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年报显示,国际银行跨境债权1992年为1855亿美元,2000年为107644亿美元,年均增长66%。五是经营业务越来越多样化。随着银行与非银行之间业务界限逐渐模糊,投资银行、信托、保险等业务出现更多交叉并走向综合化、多样化。1986年英国通过《金融服务法》,首先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其宗旨是通过促进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之间的联合,增强竞争,从而提高金融业的发展效率。

(二)银行监管在美国的发轫

美国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要比欧洲晚将近两个世纪,但银行监管却发轫于美国。

1714年在马萨诸塞州成立的土地银行,开始以地产做担保发行纸币、办理存贷款业务。1782年成立的北美银行是美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而银行监管方面,在1836年以前,联邦政府管理金融活动的职责和权力主要由宪法和最高法院赋予的,由于没有专门的银行法律,联邦政府的监管权威没有法律上的保障。1791年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美国第一银行,1816年又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试图对州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最后都因各州的反对,分别于1811年和1836年在注册期满后关闭。此后,美国进入自由银行时期,各州自行批准注册银行,导致银行数量迅速增加。

1838-1863年,美国自由银行制度发生危机,倒闭的银行越来越多,加强监管的呼声日益强烈。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国民通货法》,次年修改为《国民银行法》。针对当时州立银行较多、市场混乱无序的情况,《国民银行法》建立了国民银行制度,并开始对州立银行征税。这是美国金融史上第一部对银行进行管理的法律,它使联邦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和干预从此有法可依。依据《国民银行法》成立的货币监理署(OCC),主要负责国民银行的注册(任何机构满足注册要求都可申请成为国民银行)、监督和检查,使联邦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1907年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银行被挤兑,货币市场混乱,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引发了持续的经济衰退。为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美国国会于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建立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RS),在12个地区设立联邦储备银行和在首都设立联邦储备委员会,规定由其发行统一的银行券,并要求所有国民银行都要参加这一系统,成为联邦会员银行,州立银行可自愿参加成为会员银行。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银行业监管组织体系。

(三)银行监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导致美国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并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Act)》,即《1933年银行法》,确立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并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存款提供保险,保护存款人利益。随后,国会相继通过了《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1933年证券法》确立了发行公司及其董事等相关人员披露信息的制度,《1934年证券交易法》则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监管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活动。此外,美国国会还于1932年通过了《联邦住房放款银行法》和1934年通过了《国民住房法案》。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加上《国民银行法》、《联邦储备法》,以及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监管机构初步构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监管体系。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是美国金融法律法规不断修订时期。如相继通过了《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1960年银行合并法》、《1966年利息限制法》、《1970年银行控股公司道格拉斯修正案》和《1940年投资顾问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64年证券法修正案》等,以强化了银行和证券方面的监管制度和规定。其中,尽管1927年的《迈克法顿(Mcfadden)法》和《1933年银

行法》都禁止银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但没有禁止银行控股公司的跨州经营。此后,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银行控股公司法》,授权美联储对银行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禁止跨州收购行为,但明确了银行控股公司可从事的非银行业务范围。1970年,美国再次对该法进行修订,通过了《银行控股公司道格拉斯修正案》,对银行控股公司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欧日等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在中央银行立法方面,瑞典、瑞士于1934年分别颁布了《瑞典银行法》和《瑞士联邦银行法》,日本于1942年颁布了《日本银行法》,英国于1946年通过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法案》,德国于1957年颁布了《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等。在金融业务立法方面,英国于1922年制定了《受托人法》,德国于1933年制定了《票据法》和《支票法》,以及于1961年公布了《德国银行法》,日本于1948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等。这些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金融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为进行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四)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趋同

20世纪70年代,各国逐渐取消或放松了一些在利率、业务范围等方面的管制措施。80年代,美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如《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及货币控制法》,减少了对银行业务品种的限制。为了促进储贷业发展,1982年通过的《加恩-圣杰曼吸收存款机构法》给予了他们基本等同于当时银行的业务范围。1989年的《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促进法》调整了对储贷业的监管结构,并进一步放宽了对存款机构的限制。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等也纷纷放松管制,以鼓励竞争。如1971年英国出台《竞争与信用控制法》,允许利率放开、金融机构业务交叉。1986年英国通过《金融服务法》,允许外国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申请成为伦敦股票交易所会员,允许交易所以外的银行或保险公司甚至外国公司100%地购买交易所会员的股票,这就是有名的金融“大爆炸”,其核心就是利率和金融业务的自由化。1983年日本对《普通银行法》进行修改,扩大了银行业务范围,明确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业务。

各国继续不断完善银行监管法律和制度,进一步强化银行监管。1980年加拿大出台了《加拿大银行法》,1983年日本颁布了修改后的《普通银行法》,1984年法国通过了《法国银行法》,英国1987年通过了《银行法》等。为了便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美国于1978年初开始制定《统一鉴别法》,对商业银行检查标准进行统一,并进一步使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ability)、盈利状况(Earningperformance)和流动性(Liquidity)五项指标量化,逐渐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规范化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综合等级评级体系,这就是“骆驼银行评级体系(CAMEL Rating System)”,其正式名称是“联邦监督管理机构统一银行监管评级体系”,现在被很多国家所参照使用,成为各国银行监管重要的评估标准。

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监管合作与协调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1974年原联邦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和纽约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之后,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决定成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致力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监管合作。1975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督》,被称为第一个“巴塞尔协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加强对跨境业务监管,1983年巴塞尔委员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巴塞尔协定”,即《银行境外机构的监管原则》,它是1975年协议的修订本,提出了东道国与母国监管当局之间监管职责分工的原则。为了提高国际银行系统总体的资本水平,消除各国银行资本要求不同可能产生的不公平竞争,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这就是著名的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它提出的8%的最低资本金要求,1992年前底就被其各成员国所实现,并在此之后被100多个国家以不同形式所采用。

(五)银行监管的国际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明显增强,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机构日益全能化,金融自由化继续进一步发展。如1992年6月日本公布了《金融制度改革法》,允许银行和证券公司以互设子公司的形式进行业务交叉。1994年美国通过了《里格—尼尔银行跨州经营与跨州设立分行效率法》,取消了对银行跨州设立机构的管制。最具代表性的是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开始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

然而,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1992-1993年欧洲市场动荡、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及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先后发生,给各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为此,各国纷纷加快金融改革,对过于分散的监管权力进行适当的集中,加强各

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加强银行监管,不断提高对复杂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监管能力。同时,区域间和全球性的监管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各国逐渐倾向于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0年4月,为了改善审慎信息在各国之间的交流,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1983年协议的补充规定。1992年7月,协议的部分原则被重新整理为最低标准,并正式公布。在随后的时间里,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标准和审慎规则,如《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准则》、《关于银行和证券公司衍生产品业务的监管信息框架》,《巴塞尔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和《大额信用风险的衡量和管理》、《银行国际信贷的管理》、《银行外汇头寸的监管》、《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计量与管理流动性的框架》等。

巴塞尔委员会对1988年资本协议不断进行补充,加以完善。其中最重要的是,1996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了资本协议的修正案,将整个银行的外汇、交易债券、股票与期权头寸中的市场风险纳入协议中。

除了1988年资本协议,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银行监管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它1997年9月发布的《核心原则》。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银行系统的弱点,已经威胁到各国和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稳健的监管标准,1996年6月,七国集团里昂峰会呼吁巴塞尔委员会参与强化新兴市场国家监管标准的工作,在强化金融体系方面采取措施。在诸多非成员国家的共同努力下,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核心原则》。为保证各国在实施《核心原则》过程中能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估自身银行业监管体系,巴塞尔委员会于1999年10月发布了《巴塞尔核心原则评估方法》,以指导各国的自我评估工作。

《核心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近百年银行监管成功经验和该委员会过去二十多年监管实践的基础上,对银行监管基本要求的概括。《核心原则》为各国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已成为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

随着银行监管的不断发展,《核心原则》与监管实践之间已产生一定差距。为及时总结并反映国际银行业监管近期成功经验,2004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开始启动《核心原则》修订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巴塞尔委员会基本完成了《核心原则》及《评价方法》的修订工作,在全球公开征求意见。新版核心原则于2006年10月第14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期间正式发布。目前,修订后的《核心原则》仍保持了25条大原则的总体架构,突出对全面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视。

(六)银行监管国际化发展的展望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银行监管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从下面三大监管事件的内容和影响可见一斑。

1.新资本协议的颁布。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88年制定的《巴塞尔协议》已成为100多个国家银行监管当局所采用。然而新的风险管理技术以及众多金融创新的出现,对于国际化大银行来说,1988年的资本协议明显过时。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对1988年的资本协议进行修改,新资本协议已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并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

与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更注重风险管理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创新:一是除最低资本充足率8%的数量规定以外,新资本协议提出了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两方面要求,从而构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二是除计算信用风险的标准法外,新资本协议允许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使用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计算资本充足率;三是在计算信用风险的标准法中,采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废除以往按是否为经合组织成员确定风险权重的不合理做法;四是把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

十国集团国家是全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场,因此,十国集团国家正式实施新资本协议,对非十国集团国家的银行监管制度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新资本协议也积极影响了我国银行的监管制度。一方面是借鉴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资本制度。2004年2月,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许多方面借鉴了新协议的内容,特别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内容(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包括在内。另一方面,我们提出了“两步走、双轨制”的战略,要求我国设有海外经营性分支机构的银行,要力争在2010-2012年左右实施新资本协议。目前,我国大银行已开始着手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二维评级体系,小银行也积极借鉴新资本协议的有关内容。

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公布IAS39的修订稿和实施指导原则。自2005年开始,欧盟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按照IFRS编制财务报告,推动了国际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总体上看,国际会计准则的广泛实施使得会计标准国际一致性明显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我国财政部也

出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新会计制度,要求上市及拟上市银行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实施IAS39对银行监管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银行资本计算的影响。由于诸多金融工具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变化频繁,加大了银行资本的波动性。

二是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ISA采用的是确认损失模型来计量贷款损失度,其强调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前要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损失业已发生。这种准备金计提原则有别于银行监管政策的审慎性和前瞻性要求。

三是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设立特殊目的的机构将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来进行的。事实上,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仍承担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的风险。按照IAS39规定,大多数已经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仍应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

四是对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划分的影响。IAS39拓宽了按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工具范围,将所有衍生产品纳入交易账户,从而扩大化了交易账户的范围。

3.美国通过萨班斯法案,并于2002年7月30日正式生效。其中404节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如进一步缩短了财务报告披露的滞后期,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公司年度报告提供关于内部控制的报告,并需要出具注册会计师意见,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上市公司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造成公司运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这对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公司都将造成较大影响。

这些重大监管事件表明,在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在追求金融体系稳健、效率和透明的同时,越来越倾向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化监管标准和框架,并不断调整自身监管框架,以适应这一新标准和框架。

二、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理论

为什么对银行进行监管?其必要性理论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公共性质论

对于整个经济而言,银行及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质,这是因为:首先,经济的各个部门和行业都离不开银行,都需要它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尤其是在支付和结算体系中银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还是许多借款人唯一的资金来源。其次,银行对整个经济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和有效率与否,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稳定和有效率与否,即当银行体系运行状况良好时,经济都会受益;而当银行体系运行状况恶化时,正常的金融交易和服务不能延续,资产价格发生扭曲,市场出现恐慌和混乱,整个信用、支付和交易体系陷于瘫痪,国民经济就会受到损害。第三,银行体系在通过经营获取自身发展的同时,有助于交易成本的下降和促进社会信用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因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这也同时说明了银行体系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公共性质的银行及整个银行体系就需要有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或其授权机构来进行监管。

(二)利益保护论

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当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外部效应时,其自我运行追求的利益目标就有可能与社会利益目标发生冲突,就需要代表社会利益的国家来对其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以引导或强制其行为尽量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银行就是这样的经济主体,其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家银行可以通过其资产的扩大来增加盈利,这当然会使风险增大。但由此所带来的全部风险成本并不由该银行一家,最后还要由整个银行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体系来承担。因此,必须对这样银行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监管,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国家授权的专业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责,同时,这也保证了监管的规模效益。此外,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过程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如期望交易成本降低、服务水平提高以及由于信息缺乏,希望银行合规、合法经营等等,对银行监管有着强烈的自然需求。最后,作为银行本身,出于对既得市场地位的保护,也希望通过监管限制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因此,从保护各方利益,尤其是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三)消费者信心论

消费者的信心对于一个市场的发展或者崩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产品还是对服务失去信心,造成消费者退出市场,都是社会福利的损失。在银行,尤其是零售银行中,存在着许多对消费者信心产生影响的因素:一是市场的不完善或者市场失效。如委托-代理问题、消费者对银行产品的复杂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无法以较低的成本衡量银行的好坏等。市场的不完善或者失效会

使消费者由于害怕买到坏产品,不得不连买好产品的机会也放弃了,从而使得消费者由于对产品丧失信心而对银行丧失信心。二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与银行的交易过程中,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始终处于信息的弱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银行存在通过这一优势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的利益驱动。但一旦这种行为被消费者发现,就会成为消费者所能掌握少数信息中的最主要信息,为其作出“该银行不可信赖”的判断提供依据,而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又将加剧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三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有的银行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应与消费者保持一致。但当一个银行看到其他银行的恶意行为在短期内并不会被消费者发现或者对其他银行是否能坚持有利于消费者的原则失去信心时,它就会也采取这一恶意行为,而银行的从众效应会使得更多的银行加入,从而使得所有的银行,不论好的还是坏的银行都会这么做。逆向选择的存在则会使好的银行被驱逐,而坏的银行保留下来,因为银行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必然存在着相应的成本,当消费者因为种种原因只能依靠价格作出判断时,好银行提供的价格贵的较好的产品就竞争不过坏银行提供的便宜的较差的产品,最后市场充满的是不好的银行和不好的产品。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这使得必须通过监管来消除市场的不完善或者失效,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遏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增加消费者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四)银行风险论

首先,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与一般的行业不同,银行业高负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外部。银行自身的资本很少,大量的资金来源于吸收的存款,为保证付息和获取支撑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盈利,银行将大量资金运用到经济中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加上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的变化,银行不仅面临着各个行业和部门风险的影响,还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成为风险积聚的中心。其次,银行业危机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由于银行是各种信用的中介和集中,大量债务债权关系在此交织,一家银行的破产可能引起社会公众对这家银行信心的丧失迅速传染到其他银行,失去对所有银行的信任,导致大面积的挤提,从而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威胁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生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多米诺效应”(Domino effect)。银行业风险的内生性和极强的传染性使得银行体系先天具有脆弱性,必须借助于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的权威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就是说,要借助于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尽可能地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或在该体系中的某些部分已陷于危机的情况下防止其向整个金融和社会经济体系传染,以尽可能地免除或减轻其“多米诺效应”的危害性。正如美国金融专家鲁萨基斯(Emmanual N.Roussakis)所总结的,银行监管的发展“与其说是导因于政府对银行健康发展的期望,倒不如说是主要导因于金融危机而致。”

(五)适度竞争论

银行业先天存在垄断与竞争的悖论。一方面,由于银行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如果放任其自由发展将导致高度的集中垄断,而垄断又容易降低资金的配置效率,导致服务质量低下,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和对社会政治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对经济、社会的广泛影响,过度竞争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同样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和过度竞争都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健高效运行,但由于存在着高负债、规模经济等特点,银行具有内在的垄断和过度竞争的利益驱动,难以依靠市场调节自动达到适度竞争的均衡状态,因此,为了一方面促进竞争的程度,另一方面使得市场的竞争更加有效,需要国家进行适当的干预,如要求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管理等,对银行业进行监管。

三、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原则

1997年9月公布的《核心原则》,是在充分考虑了有效银行监管所必须具备的客观环境、前提条件,以及各国、各地区银行监管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对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银行监管方面成功经验和最佳做法进行的全面、系统性的概括和总结。《核心原则》从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条件、市场准入监管要求、审慎监管标准和要求、持续监管手段、监管信息要求、对问题机构的处理、跨境银行监管要求七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有效银行监管提出了25条核心原则,创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体系。《核心原则》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核心原则》的评估状况作为衡量成员国家银行体系稳健程度的主要指标,纳入了“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

(一)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条件

如原则1所表述的:“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资源;适当的银行监管的法律框架是必要的,其各项条款应包括对银行组织的授权及持续监管,要求其遵守法律与法规及安全稳健性的权力和对监管

者的法律保护。另外还要建立监管者之间分享信息及为信息保密的各项安排。”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要点:(1)要为监管者制定明确的责任和目标框架;(2)要保证监管者享有工作上的独立性;(3)要给监管者以充足的人员、资金和技术等资源;(4)要为监管者制定适当的法律框架以确保其监管权力的效力;(5)要对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保密做出安排。

(二)市场准入监管的要求

市场准入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市场进入的控制。这是有效金融监管的首要环节或第一道防线,只有守住这道防线,才可将那些有可能对金融体系健康运转造成危害的机构拒之门外。为此,

1.必须明确界定被监管对象及其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尤其要对“银行”一词作清楚的定义,严格控制“银行”名称的使用,以免公众被那些使用“银行”名称的无照经营、逃避监管的机构所误导。所以,原则2规定:“必须明确界定已获得执照并接受银行监管的各类机构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并且严格控制‘银行’一词的使用。”

2.必须制定发照标准,并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发照程序至少应包括对银行组织的所有权结构、董事和高级经理层、经营计划、内部控制以及包括资本金在内的预计财务状况等的审查,以保证新进入的银行组织有合理的所有权结构、合格的董事和高级经理层、稳健的经营计划、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及包括资本金在内的良好的财务状况。所以,原则3规定:“发照机关必须有权制定发照标准并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发照程序至少应包括审查银行组织的所有权结构、董事和高级经理层、经营计划和内部控制,以及包括对资本金在内的预计财务状况等;当报批的所有者是外国银行时,首先应获得其母国监管当局的批准。”就所有权结构的审查而言,这项工作应包括审查银行的直接和非直接控制者、主要的直接或间接股东,还应包括审查控制者过去所有的银行、非银行企业及其在商界的声誉、所有主要股东的财务状况以及必要时提供进一步财力支持的能力。作为审查其声誉的一部分,监管人员还必须了解其初始资本的来源。如果银行是附属于一家更大的机构,发照和监管当局应当确保其所有权形式和组织结构不至成为问题的来源,并消除银行和储户受到大机构内部其他单位各类活动不良影响的风险。对银行主要股东的其他权益和有关实体的财务状况也应进行审查,以免银行被其所有者当成被迫提供资金的工具。在审查企业集团的附属机构报批银行的结构时,发照和监管当局应当确保银行的组织结构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能够确定对稳健开展银行业务负责的人员,并确保他们在企业集团内部有充分的自主权,能够迅速地对监管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作出反应。就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而言,审批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推举的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的能力、品行和资历进行审查。发照部门应掌握推举的每一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必要信息,从而审查每一位人员及其整体人员的银行经验、其他业务、专业经验以及个人品行等。对管理人员的审查应涉及有关背景情况,确定以前的行为(其中包括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处理情况)是否会暴露出在业务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品行方面存在问题。关键是银行推举的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都应有良好的银行工作经验。此外,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变动也应随时报告监管者,监管者有权反对危害存款人利益的任命。就经营计划的审查而言,监管当局必须对银行申请从事的业务及经营策略进行审查。申请者报审的经营计划应对银行未来大部分业务的市场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并制定银行长期的业务策略。就内部控制的审查而言,审批机构应当确定申请者是否已建立了适当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责任明确的管理结构、有能力对管理层进行独立审查的董事会等),是否会遵守“双人原则”(即不同职责的分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必须明确其运行结构不会妨碍对单个银行的监管或并表监管,监管者能够充分接近管理层以获得信息。就财务预测的审查而言,监管者应对照银行提出的战略计划审查其是否具备足够的财力支持它所提出的战略计划,特别要考虑到开办费用和在业务初期可能出现的经营亏损。

3.必须对银行股权转让进行审查。除审批新银行外,监管者还应掌握关于银行未来直接或间接的投资、以及超出一定限额的所有权增加和变化的任何信息,如果不能满足与批准新银行相一致的各项标准,监管者则应有权制止,或制止行使这些投资所享有的投票权。有关高于银行外部持股一定比例的所有权和投票权的情况应通报监管当局。这就是原则4所规定的:“银行监管者必须有权审查和拒绝银行向其他方面转让大笔股权或控制权的申请。”

4.必须对银行的重大收购与投资进行审查。在许多国家,一旦银行获得执照,即可从事允许进行的各项活动或银行执照上注明的任何业务。自然,有些收购与投资只要在监管者或银行法的限额内即可自动获得批准。但若超过一定限额,就必须事先通知监管者或得到监管者的同意。监管者要确定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和管理能力进行收购,以及现有的法规是否允许进行这样的投资。监管者应当明确哪类投资及哪类金额的投资需要事先批准,在什么情况下需事先通报。而那些与银行业务紧密相关的活动或相对银行资本总额较小的投资只需事后通报即可。这就是原则5所规定的:“银

行监管者必须有权制定用以审查银行大笔收购和投资的各项标准,确保其附属组织或组织结构不会带来过高的风险或影响有效的监管。”

(三)审慎监管的标准和要求

审慎监管是对金融机构最低审慎标准的控制。这是金融监管的第二道防线,只有守住这道防线,才可引导或强制金融机构以稳妥的方式开展业务。审慎监管一般是由监管当局规定最低审慎标准,要求所有被监管机构遵守。《核心原则》所强调的最低审慎标准包括:

1.资本充足率。原则6规定如下:“监管者要规定能适用于所有银行的适当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审慎要求。此类要求应反映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并必须根据它们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的构成。至少对于活跃的国际性银行而言,上述标准不应低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及其补充规定。”由于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具有抵御和吸收损失的重要作用,所以,制定最低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助于降低存款者、债权人和其相关利益方遭受损失的风险,有助于监管者实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

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就计量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成协议。1988年资本协议界定了监管所接受的各类形式的资本,强调需要有规模适度的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其构成包括永久性的股东权益以及现已公开的从留存收益或其他盈余(即股票溢价、存留利润等)划拨的准备金。协议同时还承认其他形式的补充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如各种准备金和混合型资本工具,它们是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被列入资本计量体系中。协议还根据相对风险的大小规定了表内和表外业务的风险权数(分别为0、10%、20%、50%、100%),同时根据风险资产的种类对活跃的国际性银行规定了4%的一级资本和8%的总资本(一级与二级资本之和)的最低资本比率。迄今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这一协议。该协议实行10余年来,对维护国际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促进公平竞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着国际银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大量出现,现行资本协议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它已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真实的风险状况;没有积极鼓励银行使用避险手段;为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机会;只覆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未考虑资产多元化问题等。

2.信用风险控制。为控制银行的信用风险,监管者必须确保银行制定了信用批准标准和信用检测程序,以保证银行的信贷和投资建立在稳健原则的基础上。所以,原则7规定:“独立评估银行贷款发放、投资以及贷款和投资组合持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是监管制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监管者必须对资产质量和贷款损失准备金充足性进行评估,以监测和控制其资产风险及其消化风险的能力。所以,原则8规定:“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评估银行资产质量和贷款损失储备及贷款损失准备充足性的政策、做法和程序。”监管者必须制定审慎限额,以限制银行对单一借款人和相关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或对风险集中和大额暴露或其他重大的风险暴露。所以,原则9规定:“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使管理者有能力识别其资产风险集中度;银行监管者必须制定审慎限额,以限制银行对单一借款人或相关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监管者必须对银行的关联贷款进行监控,以能够阻止其向关联和相关团体发放贷款时滥用权力。所以,原则10规定:“为防止关联贷款带来的问题,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仅在商业基础上向关联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并且发放的这部分信贷必须得到有效的监测,必须采取合适的步骤控制或化解这种风险。”监管者还必须对国家风险或转移风险进行监控,以减少银行在国际业务中可能遭受的损失。所以,原则11规定:“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制定出完善的政策与程序,以便在国家贷款和投资活动中识监测和控制国家风险及其转移,并确保适当的风险准备。”

3.市场风险控制。为控制银行的市场风险,监管者应要求银行设置系统的定量和定性标准并实施充分的内部控制。所以,原则12规定:“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准确计量并充分控制市场风险的体系;监管者有权在必要时针对市场风险暴露制定出具体的限额和(或)具体的资本金要求。”

4.其他风险控制。原则13要求:“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适当监督)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重大的风险,并在适当时为此设立资本金。”诸如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都需要进行审慎监控。

5.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一家银行的业务能够根据银行董事会制定的政策以谨慎的方式经营。其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即职责的界定、贷款审批制度的权限分离和决策程序)、会计规则(对账、控制单、定期试算等)、双人原则(不同职责分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和对资产和投资的实物控制。原则14规定:“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是否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应包括对审批和职责分配的明确安排;将银行承诺、付款和资产与负债账务处理方面的职能分离;对上述程序的交叉核对;资产保护;完善、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以及检查上述控制措施和有关法律规章情况的职能。”原则15规定:“银行监

管者必须确定银行具有完善的政策、做法和程序,其中包括严格的‘了解你的客户’的政策,以促进金融部门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标准,并防止银行有意或无意地被罪犯所利用。”

(四)持续监管的手段

持续监管是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活动的监管。这是金融监管的第三道防线,只有守住这道防线,才能对已进入市场的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关于持续监管的主要手段,原则16规定:“银行监管体系应包括某中形式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督。”原则7要求:“银行监管者必须与银行管理层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全面了解该机构的经营情况。”关于非现场检查,原则18强调:“监管者必须具备在单个和并表的基础上收集、审查和分析各家银行的审计报告和统计报表的手段。”关于现场检查,原则19要求:“监管者必须有办法通过现场检查或利用外部审计师对监管信息进行核实。”原则20强调:“银行监管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监管者要有能力对银行组织进行并表监管。”这包括审查银行组织直接或间接(通过附属公司或关联公司)从事的各项银行业务和非银行业务,以及其国内外机构从事的业务。监管者应考虑非金融业务对该银行或集团可能带来的风险。监管者应当确定那些审慎要求仅适用于单个的银行,哪些适用于并表的银行,哪些在两种情况下都适用。在所有情况下,银行监管者在使用其监管方法时应了解银行组织或银行集团的整体结构。银行监管者也应具备与管辖其组织框架内特定机构的其他监管当局进行协调的能力。

(五)对监管信息的要求

为了进行有效的非现场检查和评估本地银行市场的总体情况,银行监管者必须定期收到财务报表,并通过现场检查或外部审计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定期审核。所以,原则21要求:“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根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做法保持完备的会计记录,从而使监管者能真实地了解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这条原则主要涉及:

1.会计准则。为了确保银行提供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内容清楚、真实可靠,银行监管者要及时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特别是针对银行组织准则的有关变化,并对银行财务报表和监管报表的要求作出调整,以便更好地了解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提高监管水平。

2.报告范围和频率。监管当局要有权决定报告的范围和频率,以便反映银行业务所面临的重大变动,并确保在针对单个银行及并表基础上及时了解各家银行以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动态。

3.确认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银行管理层应有责任保证保送给监管者的审慎财务及其他报告的精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因此,银行管理层应保证报告内容已经过核对。而且外部审计师认定现有的报告是完善的并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如果银行监管当局对年度报告或监管报告的质量或外部审计师所做的工作不满意,它们应当有能力运用监管手段采取纠正行动,而且他们也需要保留批准向公众公布报表的权力。

4.监管信息的保密。尽管市场参与者应当获得正确、及时的信息,但银行监管当局还是应对某些敏感的信息予以保密。为了建立双方的相互信任关系,银行应该知道银行监管当局和相应的国内外监管机构将对此类敏感信息保密。

5.信息披露。为了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从而建立一个稳定而高效的金融体系,市场参与者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因此,信息披露是监管的必要补充。为此,银行应当向公众发布其活动的信息,真实而公正地说明其财务状况。此类信息应当及时、充分,使市场参与者了解各家银行的内在风险。

(六)对问题机构的处理

原则22规定:“银行监管者必须掌握完善的监管手段,以便在银行未能满足审慎要求(如最低资本充足率)或当存款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其中应包括撤销银行执照或建议撤销其执照。”这条原则主要涉及对两类问题机构的处理:

1.对不能满足审慎要求或已威胁到存款人利益的机构采取纠正措施。银行监管者当局必须有适当的监管手段,以便在银行不能满足审慎要求时根据问题的性质逐步采取纠正措施。一旦实行了补救措施,监管者必须通过定期检查密切注意有关问题,以确保银行正在采取的措施满足监管者提出的各项要求。如果问题日趋恶化或者银行管理层对监管者提出的令其采取的纠正措施行动的非正式要求置若罔闻时,补救措施的力度则应加大。

2.对已不再具备继续生存能力的机构进行市场退出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者可以参与决定该机构被另一家更稳健的机构接管或合并。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监管者应当有能力关闭或参与关闭有严重问题的银行,以保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七)对跨境银行业的监管要求

这主要涉及母国监管者的责任和东道国监管者的责任。关于前者,原则23要求:“银行监管者

必须实施全球性并表监管,对银行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业务,特别是其外国分行、附属机构和合资机构的各项业务,进行充分的监测,并要求其遵守审慎经营的各项原则。”原则24强调:“并表监管的一项关键内容是与各有关监管者特别是东道国监管当局建立联系、交换信息。”关于后者,原则25规定:“银行监管者应确保外国银行按东道国国内机构所同样遵守的高标准从事当地业务,而且从并表监管的目的出发,有权分享其母国监管当局所需的信息。”

四、我国银行业及银行业监管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及其监管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机构,既办理工商信贷业务,又肩负金融管理职能。1979到1985年,先后恢复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4家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1987年,重新组建股份制的交通银行,随后又陆续组建了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从1996年开始,一大批城市信用社组建为城市商业银行。1979年设立第一家外国银行驻华代表处,1981年设立第一家营业性机构,外资金融机构陆续获准在华设立,中国银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机构体系。

截至2005年末,全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15家城市商业银行、681家城市信用社、3万家农村信用社、9家农村商业银行、45家农村合作银行、225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59家信托投资公司、7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汽车金融公司和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截至200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银行业在金融业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银行业监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8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当时没有监管对象,也没有监管的法律法规,因此,这期间,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监管。这一时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工作,银行监管主要依据1986年颁发的《银行管理条例》,围绕金融机构、业务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准入进行。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律使金融监管工作有了初步的法律依据。

2003年3月,我国政府决定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的决定》,中国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由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走向了规范化、专业化轨道。

(二)银监会成立以来的监管理念及实践发展

银监会成立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新局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出台《银监法》,加强依法监管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银监法》,该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银监法》的颁布是我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对于加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银监法》从法律上明确了银监会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规定了银监会监管的目标,监管的原则,监管的职责,强化了监管措施,切实解决了当前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监管手段薄弱的问题,有效解决了银监会履行职责的法律授权问题,为银监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证。

《银监法》共有6章50条,对银行业监管目标、监管的对象、监管的原则、监管的独立性、监管者的保护、监督协调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要求,监督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监督管理

机构的权限,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银监法》规定,银监会监管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监管的原则是依法、公开、公正的效率。银监会的具体职责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和规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依法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进行审查或备案;依法查处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法银行业金融业务活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管理;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活动和合作活动。

《银监法》还依法强化了银监会的监管权限,建立了监管谈话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授权银监会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加大了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授权银监会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银监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银监法》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二是《银监法》适应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的精神,着眼于解决银行业监管中的实际问题;三是《银监法》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大量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通行做法,特别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主要内容,注意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最佳做法靠拢,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四是《银监法》在强化监管权力和手段的同时,注意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规定了监管机关履行职责的法定程序和法定期限,严格规定了监管机关和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当然,由于在银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还在存在不同的认识,《银监法》有的条款规定还比较原则,有的条款还规定的比较含糊,这些对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银行业监管工作的不断加强,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会逐步明析。

2.提出“四四六”新的监管思路

在总结国内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成立伊始就提出四项监管理念、四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简称“四四六”,第二模块将详述,此处从略)。“四四六”是银监会新的监管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和纲领。通过三年多银行业监管工作实践,广大干部员工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有效监管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坚持把维护银行体系稳健性、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根本要求。银行业要通过风险的有效监控和高质量的发展,来回报股东、服务社会。同时,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审慎经营、理性发展、注重质量。要始终把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经营效率,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营造长治久安的金融环境,作为监管部门的重要使命,这也是银监会维护国家金融发展和安全的职责所在。第二,坚持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重要途径。有效监管必须立足于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形成银行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第三,坚持把实施分类监管、有效配置监管资源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重要方式。针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既要尽量统一市场规则和监管标准,注重公平和效率,又要充分考虑现阶段不同类型机构的风险特点,实行区别对待和分类监管,建立正向激励的导向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第四,坚持把完善法人治理和内控、建立健全资本约束机制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着力点。必须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把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作为坚持不懈的目标任务,努力构筑风险监管与管理的内部防线和微观基础。第五,坚持把维护存款人利益、提高金融消费者服务水平作为加强有效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监管工作要以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为依归。要把支持和促进金融创新作为完善有效监管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银行业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注重监管能力建设,监管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增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银监会及时提出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以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经报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制定印发了《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有效

监管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时间表,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监管创新,监管工作水平和效果进一步提高。

一是完善监管法规建设,注重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银监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建设。围绕着监管新理念,根据新的监管形势,银监会着手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建设,改进了监管立法工作机制,加强了监管法规清理和制定工作,建立了监管法规的跟踪检查和后评价制度。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大批适应银行业审慎经营所急需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金融机构及业务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关联交易等诸多方面,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对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实现分类风险监管,具有重大意义。

在规范银行业审慎经营的同时,银监会还颁布了一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来加强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规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复议办法》等,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于保障依法行政、促进依法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的监管发展需要,银监会还对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颁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工作,银行业监管法规的系统性、有效性不断加强,监管行为进一步规范,监管的透明度和效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为主,以银行业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辅较为完整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

二是注重风险监测、考核和透明度建设。每年及时上报对各类机构的监管报告和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检查报告,对单个法人机构和行业整体风险的考核评价与日常监测分析不断改进。督促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披露年报和日常经营信息。2005年,16家主要商业银行和70家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了更为透明的年报编制方法,信托业首次推行了信息披露制度。

三是注重非现场监管能力建设。在全面完成监管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及时启动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程(1104工程),并加快建设步伐。目前一、二级骨干网络建设基本完成,相关的软件开发基本到位,与之相配套的监管指标设计、标准规范、流程改造、规程编写、法规清理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在逐步落实。

四是注重现场检查质量和效果。改进了现场检查的组织方式、工作规程和信息系统,检查工作的协调性和计划性得到提高。2005年,重点开展了对以往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贷款分类偏离度与迁徙变化,土地市场整顿和固定资产处置行为,信托投资公司关联交易,以及农村信用社关系人贷款和增资扩股真实性等方面的检查。各级机构针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监管措施和整改要求,加大了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五是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下,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分工合作,与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共同签署并发布了《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就有关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初步建立制度性安排,完善对边缘业务的监督管理,共同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监管实施效果和监管业务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了三大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不断完善,对促进跨行业风险监管及金融业务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与人民银行、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有关交叉职责和金融风险处置措施得到较好落实。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和“债转股”协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基本完成了军工企业改革脱困任务。基本明确了对社会非法集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管职责分工。出台了《银行业协会工作指引》,指导银行业协会签订了银行业第一个行业性的自律、维权和文明服务公约,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与作用明显加强。各监事会认真履行职责,在对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检查和配合案件专项治理等工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初步形成了银监会监管与监事会监督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的格局。

4.坚持审慎监管,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按照“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持续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本的自我补充与约束能力增强,资本工具创新取得新突破,资本审慎监管成效进一步显现。越来越多的银行逐步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经济资本这一科学标杆,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和绩效考核方法。

着力提高对三大主要风险的管控能力。在信用风险方面,建立了不良贷款监管新模式,运用贷款偏离度检查、贷款迁徙分析和同质同类比较等科学监管手段,重点加强对不良贷款真实性及形态

变动的监测考核;指导成立银行债权委员会,有序有效地控制了集团大客户风险蔓延。在操作风险方面,针对银行案件频发的严峻形势,部署开展了银行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果断采取了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标本兼治措施。在市场风险方面,及时出台了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监管手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作出了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

5.坚持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此后,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相继启动,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也在抓紧研究论证之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实践证明是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效。一是明确了产权关系,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二是加快了内部改革步伐,经营理念、内控机制和增长方式正在转变;三是建立并执行了严格的问责制,在不良资产处置中严肃追究了一批违法违规经营人员的责任;四是财务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相关财务指标逐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五是成功上市,充分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银监会从一开始就明确对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审慎原则:一是坚决维护国家对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绝对控股地位;二是严格要求中资银行与有关意向投资者进行对等谈判,公平、审慎处理相关合作协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家金融安全;三是严格审查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资质,包括总资产、资本充足率、国际评级等审慎标准;四是要求中资银行对已确定的合作项目,要有成果转化的时间表,力争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效益最大化。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标准:一是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资银行投资占股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二是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必须在3年以上;三是战略投资者必须派出董事,参与董事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同时还鼓励战略投资者依中资银行所需派出高级管理人才,直接传播管理经验;四是战略投资者必须有丰富的银行业管理背景,要有互补性的成熟经验、技术和良好的合作意愿;五是具有商业银行背景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中资商业银行不能超过两家,以避免利益冲突及造成市场垄断。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银行业其他改革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新的监督管理体制基本确立,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历史包袱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改善,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指导和督促农村信用社改革,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等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如何处理好省级联社与基层机构自主经营的关系,如何厘清省级人民政府和省级联社管理职责。其他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加快了改革步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和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取得重要进展。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普遍加强。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模式逐步改变。关于邮政储蓄体制改革,银监会已正式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在银行业对外开放中,银监会坚持渐进、有序的方针,对入世之后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前瞻性的总体安排:

一是改进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需满足外资银行母行提出申请的前一年年末总资产最低为200亿美元,满足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标准,其监管当局与我国建立了良好的监管合作机制,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的内部控制、良好的经营业绩以及有效的反洗钱措施等审慎性条件。同时我们注重加大对外资银行的日常监管。

二是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走出去”。目前我国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有关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在24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境外分支机构82家(分行41家),其中在美国设有6家分行和代表处,境外资产总额达人民币15548.3亿元。

三是注重推进国内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报经国务院批准,对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机构,以及在CEPA框架下对香港、澳门银行到内地发展设立“绿色通道”,实施优惠的市场准入措施。

四是调整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实行了从引进资金转向引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从限制性措施为主转向审慎性考量为主、从传统业务的开放转向新型业务的开放、从保护性竞争转向公平竞争、从业务合作转向股权合作的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中外资银行互利共赢。

五是认真研究准备了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正着手修订《外资金融机构

管理条例》和制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白皮书。总的考虑是:在全面履行承诺的同时,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和保护性条款允许的审慎原则,对外资银行在华扩张速度进行适当控制,对相关业务准入设置审慎性条件。

银监会成立三年来,严格遵循入世的承诺。截至2006年3月底,外资银行在大陆的营业性机构为258家,分别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72家银行,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90家,法人机构14家(目前,中资法人机构总数为2.8万个)。258家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27年来不同时期批设的。从190家分行的设立时间看,二十世纪80年代设立的有16家,90年代设立的有118家,2000-2002年设立的有7家,银监会成立三年来共批设49家,其中有10家设立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共910多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9%。比较国际国内情况,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适度的。

关于银行业开放,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为期五年的入世过渡期行将结束。按照入世承诺,外资银行届时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目前,银监会正在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外资银行监管法规修订工作。按照新阶段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我们确立了法规修订的四项原则:一是全面兑现承诺。二是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和审慎原则,对向外资银行开放中国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设置审慎性条件,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三是遵循国际监管惯例,体现审慎监管和风险监管。四是体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鼓励并支持外资银行在东北、西部和中部发展。

6.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逐步实现“五个转变”

(1)由合规性监管为主向风险性监管和合规性监管相结合转变。监管实践中,在监督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行为是否遵守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各类风险的识别、监控、管理和处置。通过改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的技术、方法,实现对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处置。

(2)由“分割式”监管向注重对法人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转变。在强化商业银行法人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法人监管体制下的分级监管体系。通过实施并表监管,全面监控被监管机构本外币、境内外、表内外、总分支机构及总、子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对督促商业银行强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促进各行健全内控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起到了良好效果。

(3)由“一次性”监管向持续监管转变。按照“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达标”的持续监管要求,综合运用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分析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的持续监管。在监管实践中,实现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的紧密结合,市场准入监管与业务风险监管的紧密结合,强调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后续检查和持续检查,在一次诊断、持续监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对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的综合跟踪评测。

(4)由侧重具体审批向注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内控转变。改变过去“重准入、轻监管”的监管工作状况,在严格准入审查、严把准入关的基础上,注重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商业银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构建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实现“治标”。

(5)由定性监管向定性监管和定量监管相结合、加强风险评价和预警转变。随着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利率和汇率的逐步市场化,对金融风险的识别、监控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监会积极借鉴国际监管经验,推进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我国银行监管实践中的应用。逐步建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风险评价和预警系统,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控制。

实践练习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一)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A、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

B、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C、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

D、1656年成立的瑞典国家银行

(二)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是:()

A、瑞典国家银行

B、美联储

C、英格兰银行

D、威尼斯银行

(三)我国现代银行开始于:()

A、1845年成立的丽如银行

B、1857年成立的渣打银行

C、1865年成立的汇丰银行

D、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四)促进美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一项重要法案是:()

A、《联邦储备法》

B、《金融服务现代法案》

C、《萨班斯-奥克斯里法案》

D、《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五)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三大支柱是:()

A、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检查

B、全面风险管理

C、最低资本要求

D、市场约束

(六)银行监管必要性原理是:()

A、公共性质原理

B、利益保护原理

C、消费者信心原理

D、适度竞争原理

E、银行风险原理

(七)有效银行监管的三道防线是:()

A、市场准入监管

B、全面风险管理

C、审慎监管

D、持续监管

(八)当前银行监管面临的三大挑战是:()

A、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B、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

C、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公布IAS39修订稿和实施指导原则

D、美国通过《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

(九)《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涉及的七个方面是:()

A、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条件

B、市场准入监管的要求

C、审慎监管的标准和要求

D、监管当局的检查

E、持续监管的手段

F、对监管信息的要求

G、对问题机构的处理H、对跨境银行业的监管要求

二、简答题

(一)当前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

(二)简述《银监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

三、论述题

(一)论述国际银行监管三大事件的有关影响。

(二)结合《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七个方面25条原则,试论如何构建我国有效银行监管体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一)B

(二)C

(三)D

(四)B

(五)A、C、D

(六)A、B、C、D、E

(七)A、C、D

(八)B、C、D

(九)A、B、C、E、F、G、H

二、简答题

(一)答案要点:

1、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

2、竞争越来越激烈;

3、兼并重组规模越来越大;

4、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

5、经营业务越来越多样化。

(二)答案要点:

1、意义: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银监法》,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银监法》的颁布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对于加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银监法》从法律上明确了银监会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为银监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证。

2、主要内容:《银监法》共有6章50条,对银行业监管目标、监管的对象、监管的原则、监管的独立性、监管者的保护、监督协调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要求,监督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监督管理机构的权限,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银监法》规定,银监会监管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监管的原则是依法、公开、公正的效率。银监会的具体职责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和规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依法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进行审查或备案;依法查处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法银行业金融业务活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管理;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活动和合作活动。

3、特点:一是《银监法》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二是《银监法》适应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的精神,着眼于解决银行业监管中的实际问题;三是《银监法》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大量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通行做法,特别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主要内容,注意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最佳做法靠拢,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四是《银监法》在强化监管权力和手段的同时,注意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规定了监管机关履行职责的法定程序和法定期限,严格规定了监管机关和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论述题

(一)答案要点:

1、国际银行三大监管事件是:一是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新资本协议;二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公布了IAS39的修订稿和实施指导原则;三是美国通过萨班斯法案。

2、新资本协议的影响。

(1)对我国银行监管的正面影响:

a.对新资本协议的借鉴,促进了我国现行的资本规定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按新巴塞尔协议要求,正在建立适合国情的风险监管体系。

b.对新资本协议的借鉴,提高了我国的资本监管的水平。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内部评级法。新资本协议允许银行采取内部评级法来评估自己的信用风险,从而决定自己应该拥有的资本量。我国大银行已开始着手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二维评级体系;小银行也积极借鉴新资本协议的有关内容。

(2)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提出的挑战:

a.在新资本协议的压力下,整个银行业的资本要求则会提高,对资本流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监管的风险敏感度不会有较大的改善的同时,如应用新资本协议中第一支柱中的风险量化方法,我国银行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b.新资本协议对银行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我国银行要达到现代银行的内控标准,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其所有制结构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这无疑将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c.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我国银行无论在风险衡量模型的开发还是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转移风险的实际操作中,都落后于国际风险管理技术的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