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摘要:文章描述了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微量元素无机盐

多年来,饲料中微量元素营养都是由传统无机盐来提供,如硫酸铜、硫酸锌等,通常称为第一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传统无机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存在稳定性差,受体内pH值、无机离子、有机大分子等的拮抗影响,消化吸收率低,对动物胃肠刺激性大,而且对饲料中的维生素的活性造成破坏等缺点。自1955 年Braude等首次发现在饲料中添加猪正常需求量10倍的铜可以明显提高其生产性能之后,大量试验表明,高剂量微量元素特别是高铜、高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抗病促生长的效果,可使养猪效益提高,因此被部分饲料厂和养殖场采用。但高剂量微量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降低畜产品品质,影响肉食品安全;大量未被吸收部分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随之引发的畜产品品质问题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凡特施特生产出来的健乐保系列无机微量元素和传统微量元素相比,有吸收性好,利用率高等特点。

2 微量元素简单有机酸盐

针对微量元素无机盐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出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即微量元素简单的有机酸盐,如富马酸亚铁,柠檬酸锌等,微量元素无机盐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依然存在一系列缺点,Veum等(1965)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1 984 mg/kg富马酸亚铁,结果却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母乳中铁的含量没有变化,仔猪日增重也没有显著变化。另外,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与部分营养物质仍会发生拮抗作用,生物学利用率较低。因此效果不是很显著。安全、稳定、高效、环保的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的研究与选用已成为行业日益关注的焦点。

3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

现代科学认为,由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能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体循环,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无竞争等优点,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动物组织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便是借助小肽的吸收转换通道被吸收利用,能够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更有利于微量元素生物学效价的提高,是更优于氨基酸微量金属螯合物的添加剂产品,是公认的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未来发展重要趋势之一。

结语

凡特施特致力于研究开发优良的无机微量元素,这不仅可以提高机体利用率,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是养殖户和饲料厂的较好选择。

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摘要:文章描述了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发展历程,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微量元素无机盐 多年来,饲料中微量元素营养都是由传统无机盐来提供,如硫酸铜、硫酸锌等,通常称为第一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传统无机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存在稳定性差,受体内pH值、无机离子、有机大分子等的拮抗影响,消化吸收率低,对动物胃肠刺激性大,而且对饲料中的维生素的活性造成破坏等缺点。自1955 年Braude等首次发现在饲料中添加猪正常需求量10倍的铜可以明显提高其生产性能之后,大量试验表明,高剂量微量元素特别是高铜、高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抗病促生长的效果,可使养猪效益提高,因此被部分饲料厂和养殖场采用。但高剂量微量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降低畜产品品质,影响肉食品安全;大量未被吸收部分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随之引发的畜产品品质问题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凡特施特生产出来的健乐保系列无机微量元素和传统微量元素相比,有吸收性好,利用率高等特点。 2 微量元素简单有机酸盐

针对微量元素无机盐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者开发出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即微量元素简单的有机酸盐,如富马酸亚铁,柠檬酸锌等,微量元素无机盐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依然存在一系列缺点,Veum等(1965)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1 984 mg/kg富马酸亚铁,结果却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母乳中铁的含量没有变化,仔猪日增重也没有显著变化。另外,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与部分营养物质仍会发生拮抗作用,生物学利用率较低。因此效果不是很显著。安全、稳定、高效、环保的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的研究与选用已成为行业日益关注的焦点。 3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 现代科学认为,由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能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体循环,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无竞争等优点,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动物组织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微量元素小肽螯合物便是借助小肽的吸收转换通道被吸收利用,能够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更有利于微量元素生物学效价的提高,是更优于氨基酸微量金属螯合物的添加剂产品,是公认的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未来发展重要趋势之一。 结语 凡特施特致力于研究开发优良的无机微量元素,这不仅可以提高机体利用率,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是养殖户和饲料厂的较好选择。

肉鸡的复合预混饲料

肉鸡的复合预混饲料配方设计和制作 配方设计思路: 根据鸡的饲养标准查出各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根据使用原料的计算值或实际测定值计算出基础日粮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选择微量元素原料,将应添加的各元素量换算成微量元素纯原料量,再将纯原料量换算成商品原料量。 根据微量元素预混料在配合饲料中的配比,计算出载体的用量然后列出配方。 加工制作要求: 产品配方设计合理,产品与产品配方基本一致。 混合均匀,防止分级,有一定的粒度,有利于适合于对饲料添加剂微量组分的承载。 稳定性良好,便于贮存和加工,保证在加入饲料前或加到饲料中使饲料添加剂的活性不下降。 浓度适宜,包装良好,使用方便。 保证饲料添加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会因载体质量不纯引入杂质,各种添加剂之间或与载体之间不会发生不利的反应,使添加剂失效或产生有害的物质。 合适的容重,适宜的表面特性,尽可能低的成本。 产品功效和特点:营养全衡,合理的粒度,确保产品真正符合配方质量要求,体现产品质量一致性。根据肉鸡各生长阶段的消化

生理特点添加酶制剂及有机矿物质,最大限度地缓解环境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鸡的料肉比。 (一)微量元素预混料的用量和配方微量元素预混料在肉鸡的全价饲料中添加比例为0.3%,配方设计表如下: 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设计(每千克含量) 种类添加量(mg)元素含量(%)原料的用量(mg)预混料中含量(%) 硫酸铜8 25.5 32.7 1.09 硫酸亚铁80 20.1 404.1 13.47 硫酸锌80 22.7 356 11.87 亚硒酸钠0.3 30 1.1 0.037 硫酸锰80 32.5 251.2 8.37 碘化钾0.7 76.4 0.93 0.031 小计1046.03 34.868 载体(石粉)1953.97 65.132 合计3000 100 注:原料用量=添加量/元素含量;预混料中的含量=原料用量/5000*100 (二)确定维生素预混料的用量和配方维生素预混料在全价饲料中占的比例为0.2%,配方设计如下: 维生素预混料配方设计(每千克含量) 种类添加量(mg)原料规格(每克含量)原料用量(g) 预混料中的含量(%) 维生素A 2700IU 300000IU 0.009 0.9 维生素D 400IU 200000IU 0.002 0.2 维生素E 10IU 500IU 0.02 2 维生素K 0.5mg 950mg 0.00051 0.051 硫胺素 2.0mg 980mg 0.002 0.2 核黄素 5.0mg 930mg 0.0054 0.54 烟酸30mg 980mg 0.031 3.1 胆碱750mg 100000mg 0.0075 0.75 生物素0.10mg 950mg 0.0001 0.01

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添加量标准

当前位置:农富康直销官方网站 > 发酵床 > 饲料发酵技术 > 猪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如何添加?微量元素添加 量标准 发布: 2013-08-15 | 来源:★农富康直销官方网站--EM菌种|发酵床菌种|水产EM菌液|EM原露|秸秆饲料发 酵青贮剂 | 编辑:nfkkj | 查看: 次 关于微量元素的增加量,咱们这有几个增加配方,期望对您有所协助: (1)畜用生长素。硫酸锰015克、硫酸铜0.15 克、硫酸锌0.20克、硫酸镁0.15克、硫酸锰0.15克、氯化钴0.10克、碘化钾0.05克、硼酸0.05克、呋喃唑酮0.005克、碳酸钙98.995克。将本品充沛混合在饲猜中,接连喂5天,停喂5天,然后再循环运用。配料温度不超越50度,煮过的饲料。应待冷却后再拌入本品。用量为5-20千克重猪,每日10克;20--50千克体重猪,每日20克;50千克体重以上的猪,每日25克。 (2)高效促生素。硫酸亚铁6.4克、硫酸铜3.4克、硫酸锌3.2克、硫酸锰3.4大象、硫酸镁2.0克、氯化钴0.8克、碘化钾1.8克、磷酸氢钙180.0克、碳酸钙799.0克。本品应与1吨饲料混合均匀,边远地方喂25天,停喂5天,然后循环运用。职与维生素增加剂一同运用作用例佳。想料特务不提超越50度。枯燥存入,以防受潮。用量为:5--20千克体重猪,日喂10克,20--50千克猪,日服20克,体重50千克所以的猪,日服25克,妊娠母猪日服30克。 (3)畜用营养素。硫酸亚铁0.25克、硫酸铁0.125克、硫酸锌0.1克、硫酸锰0.1克硫酸钙21.394克、碘化钾0.004克、二氯化钴0.002克、硼酸钠0.025克、茯苓菌丝体2克、雷素钙盐(5万单位)6克、棉籽饼7。克。将上述增加剂精确称量,混合均匀备用,用量为小猪每天50 克,大猪每天100克。 (4)母猪微量元素增加剂配方。硫酸亚铁200克、硫酸铜100克、硫酸锌200克、碳酸钙3000克。精确称取上述无机盐。磨细,混合于日粮的一种谷物中,逐步扩展,确保其混合均匀度,此配方供母猪1吨日粮的用量。 (5)人工乳无机盐增加剂配方。硫酸亚铁0.28克、硫酸钙3.60克、硫酸锌0.15克、磷酸二氢钙5.00克、硫酸镁0.15克、亚硒酸钠0.05克。精确称取上述化合物,磨细,运用前溶于人工乳中即可。此想方供1升人工乳的用量。 (6)1千克--5千克体重仔猪微量元素增加剂。硫酸铁820.70克硫酸铜23.54克、硫酸锌416.79克、硫酸锰13.84克、碘化钾0.20 克、亚硒酸钠0.33克。精确称取上述化合物,混于饲料的某种谷物中逐步扩展,确保混合均匀。此想方为1豆吨饮料的用量。 (7)5千克--20千克体重猪微量元素增加剂。硫酸儿696.36克、硫酸铜23.56克、硫酸锌439.8克、硫酸锰12.3克、硫酸钴1.27克、碘化钾0.18克、亚硒酸钠0.33克。精确称取上述化合物(碘化钾在外)充沛混合,并加玉米粉纛10千克。将碘化钾0。18克溶于少数水中,然后均匀地撒布于5千克食盐上,混匀磨细,备用。上述配方供1吨饲料用量,用量占风干饲料1%,碘化食盐占风干饲料的0.5%。

Q_HHK002-2018反刍动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ICS Q/HHK 反刍动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哈尔滨海康饲料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产品检验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哈尔滨海康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标准由哈尔滨海康饲料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迟玉美、丁宝川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三年。

反刍动物复合预混合饲料 反刍动物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反刍动物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反刍动物牛羊鹿马属动物复合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销售的反刍动物用复合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公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物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法两层筛筛分法 GB/T 10649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 6435 饲料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 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 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 6439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T 10649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3082 饲料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 13885 动物饲料中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4699.1 饲料采样 GB/T 17778 饲料中生物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7812 饲料中维生素E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7813 饲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7817 饲料中维生素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7818 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8397 饲料中泛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18868 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 GB/T 18872 饲料中维生素K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微量元素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微量元素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摘要:微量元素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结构和功能成分,其含量虽然较低,但在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预防和改善饲料利用率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动物需要的主要微量元素及其功能 动物体内含有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微量元素,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营养作用且必需通过饲料补充的微量元素一般为铁(Fe)、铜(Cu)、锌(Zn)、锰(Mn)、硒(Se)、钴(Co)、碘(I)、铬(Cr) 等8 种微量元素,农业部1124 号文件也规定了这8 种微量营养素的适宜食用量和最高限量。 微量元素在身体中起到多种作用。有些微量元素本身就是结构成分,比如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而碘则是甲状腺素的成分。此外,大多数微量元素是体内重要酶的辅基或结构成分,参与催化体内多种新陈代谢过程,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会导致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进而会导致动物的疾病和死亡。比如铁是NADH 细胞色素还原酶的成分,铜是细胞色素C 氧化酶的成分,锰是精氨酸酶等多种酶的激活剂,锌是碳酸酐酶等的成分,硒则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等。 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会产生缺乏症。比如在哺乳仔猪中较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一头乳仔猪每天约需要7 mg 的铁,但是乳汁只能提供约1 mg 的铁,不能满足仔猪的需要。动物缺铜会导致贫血和生长迟缓,缺锰会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幼雏会引起滑腱症。猪缺锌的典型症状是不完全角化症,鸡缺锌现为生长受阻、羽毛差。动物缺硒时,会发生白肌病和鸡渗出性素质症。锰、铜、锌、硒、碘与动物的生殖机能密切相关,缺乏会引起繁殖能力的下降。

2 微量元素的协同与拮抗 有些微量元素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协同和拮抗现象,因此在配制微量元素预混料时要注意微量元素之间、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不能盲目追求单个微量元素的营养和生物学功能,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协同、拮抗关系,从而造成不必要或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为了追求增长速度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高铜,结果导致贫血、黄疽、体脂变软、皮肤不完全角化等症状。铜可促进铁的利用,缺乏铜会引起铁元素吸收和利用障碍。铁与锌之间存在拮抗关系。饲料中铁与锰在肠道内具有共同的吸收位点,所以可以抑制锰的吸收。饲料中锌元素含量过高,会影响铜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铜缺乏症的产生。铜和钴之间存在协同现象,缺乏铜时容易诱发钴缺乏症。锰与铜存在拮抗作用,增加锰的含量会不利于铜的吸收,容易导致铜的缺乏。钴可以改善锌的吸收,钴与碘也存在协同作用。饲料中铜、锌、砷、汞过多,可以与硒产生拮抗,影响硒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缺硒。 在配方设计及生产中,要处理好各元素的协同与拮抗关系,根据不同使用对象适当确定元素的添加量。 小结: 凡特施特生产致力于研究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应用,可与各界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

复合预混合饲料标准模板

ICS Q/GDSL 广东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SL 1—2013 复合预混合饲料 文稿版次选择 2013-06-01发布2013-06-05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品分类与命名 (1) 4 要求 (2) 4.1 感官性状 (2) 4.2 加工质量标准 (2) 4.3 卫生指标 (2) 4.4 有效成分指标 (2) 5 检验方法 (3) 5.1 感官指标 (3) 5.2 加工质量指标检测 (3) 5.3 卫生指标检测 (3) 5.4 检验结果判定 (4) 6 检验规则 (4) 6.1 出厂检验 (4) 6.2 定期检验 (4) 6.3 型式检验 (4) 7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5) 7.1 标签 (5) 7.2 包装 (5) 7.3 运输 (5) 7.4 贮存 (5) 7.5 保质期 (5)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饲料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 本标准于2013年06月01日首次发布。

复合预混合饲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复合预混合饲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其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合于本企业加工、销售、调拨的复合预混合饲料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 5918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 13885 动物饲料中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4699.1 饲料采样 GB/T 14700 饲料中维生素B1测定 GB/T 14701 饲料中维生素B2测定 GB/T 17778 预混合饲料中d-生物素的测定 GB/T 17812 饲料中维生素E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GB/T 17813 复合预混料中烟酸、叶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7817 饲料中维生素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7818 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T 18872 饲料中维生素K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6号)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 3 产品分类与命名 产品分类和命名见表1:

30种天然增色饲料添加剂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下列30种天然增色饲料添加剂比较常用。 1.金盏菊富含叶黄素,每千克金盏菊花瓣粉含叶黄素高达10ff}~6000mg,在鸡饲料中添加 适量(0.2%)金盏菊花瓣粉,可使蛋鸡生产出深橙色蛋黄的鸡蛋;且可使鸡的皮肤呈令人喜爱的金 黄色。 2.万寿菊又叫小万寿菊、金菊花。采集其花瓣,进行风干或微火烘干,研成细末。常用于 家禽蛋黄、皮肤和脂肪的增色剂,增色效果极佳,一般用量为饲料量的的0.3%。 3.孔雀苹刈割风干后粉碎成粉状,在鸡饲料中添加0.3%,可使蛋黄的颜色从一级提高到6 .5级,鸡皮肤及脂肪呈金黄色。 4.聚合草刈割风干后粉碎成粉状,在鸡饲料中添加5%,可使蛋黄的颜色从一级提高到6级 ,鸡皮肤及脂肪呈金黄色。 5.三叶苹鲜三叶草切碎,在鸡饲料中添加5%-10%,可节省部分饲料,蛋黄增色显著。 6.红花和朝天红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的红花、朝天红等,可以在场3—6d 内有效地增加蛋 黄色泽,蛋黄颜色在色谱上间于琥珀黄和金叶黄之间。 7.松针粉将松针风干、粉碎即成。一般在饲料中添加3%-5%可获得良好的增色效果,且可 提高产蛋率13%。 8.刺槐叶粉又叫洋槐叶粉,可采集刺槐树叶,晒干后制粉,添加量占饲料的5%,效果比松 针好,蛋黄颜色可从1级提高到9级,并能保持稳定不变。 9.艾叶粉艾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鸡日粮中添加2%-3%艾叶 粉,可使产蛋量提高12%-20%,蛋黄颜色加深。 10.野菊花粉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功能,在蛋鸡日粮中加入2%-5%野菊花粉,可 增加蛋色泽,还能预防球虫病和感冒。 11.青篙粉青蒿粉能刺激食欲,促进生长,加深蛋黄颜色,在鸡日粮中添

十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千变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动物生产特点、饲料工业体系和中草药性能,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如下分类。以提高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主, (1)免疫增强剂 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现已确定黄芪、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甜瓜蒂、当归、淫羊藿、穿心莲、大蒜、茯苓、水牛角、猪苓等可作为免疫增强剂。 (2)激素样作用剂 能对机体起到激素类似的调节作用。现已发现香附子、当归、甘草、补骨脂、蛇床子等具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人参、虫草等具雄激素样作用,细辛、香附子、吴茱萸、高良姜、五味子等具肾上腺素样作用,水牛角、穿心莲、秦艽、雷公藤等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酸枣仁、枸杞子、大蒜等具胆碱样作用。具有缓和和防治应激综合征的功能。 (3)抗应激剂 如刺五加、人参、延胡索等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黄芪、党参等可阻止应激反应警戒期的肾上腺增生、胸腺萎缩以及阻止应激反应抵抗期、衰竭期出现的异常变化,起到抗应激的作用,柴胡、黄芩、鸭跖草、水牛角、地龙等具有抗热激原的作用。 (4)抗微生物剂 主要作用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进机体健康。现已发现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等具广谱抗菌作用,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抗病毒作用,苦参、土槿皮、白鲜皮等具抗真菌作用,土茯苓、青蒿、虎杖、黄柏等具抗螺旋体作用。 (5)驱虫剂 具有增强机体抗寄生虫侵害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作用。如槟榔、贯众、使君子、百部、南瓜子、硫磺、乌梅等对绦虫、蛔虫、姜片虫、蛲虫等寄生虫有驱除作用。 (6)增食剂 具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的功能,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动物食欲,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以及动物产品质量。如建曲、麦芽、山楂、陈皮、青皮、枳实、苍术、茅香、鼠尾草、甜叶菊、五味子、马齿苋、松针、绿绒蒿等。 (7)促生殖剂 具有促进动物卵子生成和排出,提高繁殖率的作用。如淫羊藿、水牛角、沙苑蒺藜等。

养鸡常用四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介绍

养鸡常用四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介绍 ①维生素 维生素类添加剂有单一的制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有复合维生素制剂,如德国产的“泰德维他”,国内各地产的“多种维生素”等、对于笼养鸡和肉用仔鸡,饲喂青绿饲料不太方便,配合饲粮中要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制剂。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鸡处于逆境时,如高温、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该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②微量元素 目前,市售的微量元素产品大多是复合微量元素,对于笼养鸡或肉用仔鸡,配料时必须添加。另外,如果是缺硒地区,还要注意添加剂含硒的复合微量元素,否则很可能会引起鸡的缺硒症。添加微量元素制剂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裕量,不予考虑。 ③氨基酸 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在鸡饲料中,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在一般的植物性饲料中含量很少,不能满足鸡的营养需要,若配合饲粮不使用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必须要添加蛋氨酸,添加量通常为0.1%~0.5%。据试验,在一般饲粮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2%~3%;在用植物性饲料配成的无鱼粉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其饲料效果同样可以接近或达到有鱼粉饲粮的生产水平。

④赖氨酸 赖氨酸也是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豆科饲料中含量较多,而在谷实饲料中含量较少。在粗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饲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据试验,在一般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后,可减少饲粮中粗蛋白质用量的3%~4%。一般赖氨酸在饲粮中的添加量为0.1%~0.3%。 南京旭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国内外中药研究开发动向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张相勇 提纲 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3、中药产业初具规模 二、研究开发中药用于动物保健品的优势 1、中药历经数千年的考验,具有优于西药的特点 2、中医药是保存完整的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3、复方优势 4、中药是开发绿色动物保健品的金矿 三、研究开发中药面临的良好机遇 1、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不断扩大 2、中药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逐步接受 3、从天然药物中研究开发新药成为中药手段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究提供更多手段 四、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常用中药 五、适合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几种中药剂型 1、中药颗粒剂 2、中药β环糊精包结物 3、微型胶囊 结束语 一、中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影响下的今天,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医药市场逐渐也开始接受天然复合药物,不断有源于天然药物的新药问世,中药走向国际化也面临新的机遇。近年来,中药在动物保健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1、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 我国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了580万亩,药材基地有600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对南药和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2、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能力 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建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0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数万人。农业院校中也有很多设有中兽医(药)课程,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微量元素添加量的确定

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量的确定 摘要: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根据多种条件进行增加的,本文就添加量进行讨论。 目前人们补加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的主要问题是忽略饲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而按动物总需要量补加,其它经济能力较差的农户则完全忽略微量元素的添加,这些显然都是盲目的。动物由于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阶段不同,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的量亦不同。在耐受量范围内,动物自身对摄入体内的微量元素有调节作用,对于Se和I调节仅发生在代谢阶段,而对Zn、Fe、Cu 和Mn调节不仅发生在代谢阶段,而且发生在吸收阶段。在不同地区的饲料及牧草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的情况下,不同国家的营养标准对同种微量元素所需摄入量的规定和认为微量元素的吸收率也不相同。确定微量元素的添加量,首先确定该种动物在当前生理阶段所需摄入的各微量元素的量;其次要确定本地区饲料牧草中微量元素含量是否符合畜禽的营养需求,或者是否超过畜禽的最大耐受量,再根据实际微量元素盈缺量,确定补充微量元素或与其相拮抗的微量元素;最后给出针对性微量元素配比关系。 在确定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时,必须考虑饲料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价,李绍钰等曾测定了河南省各地区常用饲料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测得公鸡对各微量元素的净吸收率,净吸收率是对微量元素生物学效价的重要补充。 结语: 我国在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对微量元素相互作用机理

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展开,微量元素的补充形式方面,除改进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外,可考虑长效微量元素添加剂和具有吸附微量元素作用的酵母菌的开发。所开发产品的应用于实际生产方面尚有不足,主要的原因是广大农牧民对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认识问题。凡特施特致力于推广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需要及代谢问题,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 申报材料要求 、许可范围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 企业(以 简称企业)。 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 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复合预混合饲料是指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中任何 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与其他饲料添加剂、载体 和 (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营养性饲料添加 剂的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基本营养需求,在配合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 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矿物质微量元素 含量 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微量元素需求, 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 0.1%且不高 于 10%。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维生素与载体和(或)稀 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维生素含量应当满足其适用 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 0.01%且不高于 10%。 附件 3 饲料、 精料 业丰、[/、 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 0.1%且不高于 10%。 在配合饲料、 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维生素需求,在配合饲料、 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

三)本要求适用于以下情形: 1.设立:指企业首次申请生产许可; 2.续展:指企业生产许可有效期满继续生产; 3.增加或更换生产线:增加生产线指企业在同一厂区增建已获得 许可产品的生产线;更换生产线指企业对已有生产线的关键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重大调整; 4.增加产品品种或产品系列:指企业申请增加生产许可范围以外 的产品; 5.迁址:指企业迁移出原生产地址,搬迁至新的生产地址; 6.变更:指企业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注册地址或注册地 址名称变更、生产地址名称变更。 二、申报材料格式要求 一)企业应当按照《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一览 表》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二)申报材料应当使用A4 规格纸、小四号宋体打印,按照《添 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一览表》顺序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并标注页码。表格不足时可加续表。申报材料应当清晰、干净、整洁。 三)申报材料中企业提供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劳动合同、职业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应当加盖企业公章。 四)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光盘),其中份报送农业部,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留存一份。 五)申报材料电子文档采用PDF 格式,相关证明文件应为原件 扫描件,文件名称为企业全称。

水产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综述

水产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摘要:本文就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型饲料添加剂在水产中的应用及相关作用. 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或某些微量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改进产品质,防治动物疾病,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根据添加的目的和作用机制,把饲料添加剂分为两大类: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是对饲料主体成分的补充,保证动物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非营养性添加剂是在饲料主体物质之外,添加一些它没有的物质,从而可帮助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保持饲料质量,改善饲料结构等,包括生长促进剂、促消化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抗氧化剂等。 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1 氨基酸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大约是40:60。氨基酸添加剂能平衡日粮氨基酸结构,降低蛋白质用量,在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的同时促进鱼类的摄食,即为诱食效应。研究发现,草食性鱼类对谷氨酸较为敏感,而肉食性鱼类对丙氨酸和脯氨酸较敏感,谷氨酸主要存在维管束植物中,蛤和鱿鱼中丙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丰富。另外,L 型氨基酸对鱼类和甲壳类诱食性较强,复合型氨基酸比单一氨基酸诱食效果好。氨基酸添加剂还能够提高鱼类的免疫力,这种通过强化营养增强免疫力的方式在提倡健康生态养殖的今天意义更为深远。 1.2 维生素 维生素是水产动物正常代谢和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大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据报道,水产动物必需维生素包括11 种水溶性维生素和4 种脂溶性维生素。由于许多维生素的不稳定性,在生产维生素添加剂时,要进行酯化、包被等预处理以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提高鱼类对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率。维生素C 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维生素添加剂。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可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增强机体免疫力。纵然维生素是动物体所必需的,但并非添加量越多越好,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维生素添加可能带来的毒性问题,主要是脂溶性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过多中毒,可引起动物食欲不振、精神颓废、发育异常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1.3 矿物元素 矿物质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矿物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有关鱼类对矿物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磷、镁、铁、铜、硒、锌、锰、碘、钴等元素的需求量以及缺乏症对鱼类的影响上。钙、磷参与体组织的结构组成,是骨骼、牙齿和鳞片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国内外有关鱼类对钙、磷研究报道较多,一致认为它们是鱼类营养的重要元素,对鱼类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饲料添加适量磷可促进黄颡鱼、鲤鱼、齐口裂腹鱼、草鱼、团头鲂、异育银鲫、青鱼、斑点叉尾鮰等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镁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骨骼中,其余的存在于软组织和体液,且以肌肉中的含量较多。镁是众多酶反应以及脂肪、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必需因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镁对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表现在适量的镁可以促进生长,影响体营养组成以及脂肪代谢上。锌、锰、铜、硒等是作为酶(参与辅酶或辅基的组成)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参与体内物质代谢,铁、碘、钴作为特殊功能化合物组成参与体内的代谢调节等。矿物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需求量和缺乏症上,随着动物医学、营养学的不断发展,矿物元素营养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由于各种元素协同和拮抗作用,只有添加适当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这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2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2.1 促生长剂 促生长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内分泌系统、调节新陈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来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应用于生产的促生长剂主要包括喹乙醇、激素、中草药、抗生素等。喹乙醇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化学药物,

饲料添加剂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 饲料添加剂: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 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目的包括:①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②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增加饲料耐贮性;③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等;④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简称预混料。 “料精”预混料成分:除了各种添加剂外,还包括钙、磷、食盐等常量矿物元素,这些成分与蛋白质饲料及部分谷物饲料混合即成料精 第二章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 综合饲料添加剂原料生产技术包括:分离提取技术、化工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四大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发酵法与化工生产相比有以下的特点: 1、微生物一般特点(繁殖快、易于变异、易于培养) 2、生物学特性(所有中间步骤在细胞中完成,合成复杂化合物容易) 3、生产安全,能源消耗低 4、原料便宜,易于选材 5、投资少,成本低 6、有利于环保 基因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产品、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第三章营养性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指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平衡饲料养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直接对动物发挥营养作用的少量或微量物质,主要包括合成氨基酸、合成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及其他营养性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的一般作用:①改善饲料氨基酸平衡,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促

进动物生长;②改进肉的品质;③促进钙的吸收;④抵抗应激症;⑤提高抗病力; ⑥改善和提高动物消化机能,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⑦引诱鱼群和作为调味剂。 ※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以降低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从而减少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 赖氨酸添加剂:可以利用的添加剂产品形式为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 蛋氨酸添加剂:可以利用的添加剂产品形式为蛋氨酸(DL型)或其衍生物。 ※动物对L型蛋氨酸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比D型高,D型要经异构酶转化为L型蛋氨酸后,才能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色氨酸添加剂:DL-色氨酸对猪的相对活性是L-色氨酸的80%,对鸡是50%~60%。 苏氨酸添加剂:在以小麦、大麦等谷物为主的饲料中,苏氨酸的含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故需要添加。常用的添加形式为L-苏氨酸 维生素A添加剂:如果血液中维生素A水平过低时,就不能合成足够的视紫红质,从而导致功能性夜盲症。 维生素D添加剂:猪对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利用率相同,而家禽对维生素D2的利用率仅是维生素D3的1/30~1/40。因而对于家禽来说只能用维生素D3。 ※维生素D缺乏家禽产软蛋,蛋壳变薄,甚至停产。 ※无论补充多少维生素D也不能补偿钙和磷的严重缺乏。 维生素E添加剂:亦称生育酚,其α-生育酚具有吸收氧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抗氧化特性,常用做抗氧化剂,用以防止脂肪、维生素A等氧化分解,但能被酸败的脂肪破坏。 ※维生素E粉剂由DL-α生育酚乙酸酯油剂加入适当的吸附剂制成,一般有效含量为50%。

十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十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免疫增强剂、激素样作用剂等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分类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方千变万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动物生产特点、饲料工业体系和中草药性能,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如下分类。以提高和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为主, (1)免疫增强剂 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现已确定黄芪、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甜瓜蒂、当归、淫羊藿、穿心莲、大蒜、茯苓、水牛角、猪苓等可作为免疫增强剂。 (2)激素样作用剂 能对机体起到激素类似的调节作用。现已发现香附子、当归、甘草、补骨脂、蛇床子等具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人参、虫草等具雄激素样作用,细辛、香附子、吴茱萸、高良姜、五味子等具肾上腺素样作用,水牛角、穿心莲、秦艽、雷公藤等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酸枣仁、枸杞子、大蒜等具胆碱样作用。具有缓和和防治应激综合征的功能。 (3)抗应激剂 如刺五加、人参、延胡索等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黄芪、党参等可阻止应激反应警戒期的肾上腺增生、胸腺萎缩以及阻止应激反应抵抗期、衰竭期出现的异常变化,起到抗应激的作用,柴胡、黄芩、鸭跖草、水牛角、地龙等具有抗热激原的作用。 (4)抗微生物剂 主要作用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进机体健康。现已发现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等具广谱抗菌作用,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抗病毒作用,苦参、土槿皮、白鲜皮等具抗真菌作用,土茯苓、青蒿、虎杖、黄柏等具抗螺旋体作用。 (5)驱虫剂 具有增强机体抗寄生虫侵害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作用。如槟榔、贯众、使君子、百部、南瓜子、硫磺、乌梅等对绦虫、蛔虫、姜片虫、蛲虫等寄生虫有驱除作用。 (6)增食剂

具有理气消食、益脾健胃的功能,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动物食欲,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以及动物产品质量。如建曲、麦芽、山楂、陈皮、青皮、枳实、苍术、茅香、鼠尾草、甜叶菊、五味子、马齿苋、松针、绿绒蒿等。 (7)促生殖剂 具有促进动物卵子生成和排出,提高繁殖率的作用。如淫羊藿、水牛角、沙苑蒺藜等。(8)催肥剂 具有促进和加速动物增重和肥育的作用。如远志、柏子仁、山药、鸡冠花、松针粉、五味子、酸枣仁、山楂、钩吻(断肠草)、石菖蒲等。 (9)催乳剂 具有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合成分泌,增加产奶量的作用。如王不留行、四叶参、通草、马鞭草、鸡血藤、刺蒺藜等。 (10)疾病防治剂 可防治动物疾病、恢复机体健康。如百部、苏子、胡颓子、桑白皮、蛇床子、仙鹤草、大蒜、石榴皮、杏仁等,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功能,如当归、鸡血藤、益母草、红花、五加皮、白茅、夏枯草、月季花等。具有活血化淤、扶正祛邪功能。 (11)饲料保藏剂 能使饲料在储存期中不变质、不腐败,延长储存时间。可防腐的有土槿皮、白鲜皮、花椒等,抗氧化的有红辣椒、儿茶等。

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摘要:动物体内所含元素中,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统称为微量元素。每种微量元素在机体内会相互发生作用。 动物摄取食物后,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各微量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其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协同和拮抗两种。即生物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另一种微量元素的正常功能产生强化、抑制或抵消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不仅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形式有关,而且与体系内的生物配体及其它营养物质有关。例如,动物机体缺铜时,使血浆铜蓝蛋白不足,会引起对铁元素利用障碍,使Fe3+不能变成Fe2+而难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造血障碍而发生贫血;另外,铜在机体内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构成相,而黄嘌呤氧化酶能催化肝内铁蛋白释放铁,使Fe2+氧化成Fe3+以便迅速与β球蛋白结合成运铁蛋白,机体缺铜时即会引起铁运输障碍,进而导致饲料中的铁不能被正常吸收。有资料显示),饲料中铜浓度通常为10-12mg/kg,绵羊是可耐受的,但如饲料中钼含量太低,这种铜浓度就可使绵羊中毒。研究表明,用含有5mg/L 和10mg/L硒的食物喂养大白鼠,导致了动物生长停滞退化,但若在水中加入As,这种中毒现象就很少出现,它们共同存在就可缓解和消除中毒现象,推测As与Se能形成无毒的化合物);而对哺乳期幼鼠食物中补充1%的钙,则可以减少其对有害元素镉的吸收。在羊饲料中添加30mg/kg的ZnSO4,可减少镉对微量元素代谢紊乱的影响。 将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实际应用于预防或治疗微量元素疾病时,必须考虑它们之间

存在的复杂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文献给出几种常用微量元素的最佳配比:钙:磷=1.5-2:1;铜:锌=0.1:1;镁:钾=0.15:1;磷:铜=1000:1;锌:钙≥0.01。同时也指出补充微量元素的模式和剂量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而定,我国饲料总体状况是:铁足,铜临界,锌处于低限,锰不能满足需求,硒明显缺乏。刘金旭等测定了云南省饲料硒含量,认为云南是缺硒地区。邓卫东等进一步试验证明滇东北地区肉牛在传统粗放饲养模式下,铁、钴相对充足,铜则缺乏。 结语: 在使用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动物在吸收、代谢微量元素时,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量元素的添加形式和添加量。

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方法及用量

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方法及用量 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1、单方防霉剂 单方防霉剂包括丙酸盐类、甲酸及甲酸钙、山梨酸、柠檬酸、马酸二甲酯以及大蒜素等。这些防霉添加剂具有破坏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又不会阻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和酶的活动,有的还能改变饲料的口味和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2、复方防霉剂 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和综合品质,除了使用单方防霉剂以外,还经常使用复方防霉剂。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宽,经常使用的复方防霉剂有: 用92%海藻物、4%碘酸钙、4%丙酸钙组成,使用时按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这种防霉剂除了防霉效果好以外,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海藻物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碘、铜等,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更丰富。 用1份醋酸钠和2份醛酸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搅拌并干燥即可,使用时按1%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添加量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都能非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的代谢受障碍,从而有效地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且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均无不良影响。在饲料中主要使用苯甲酸钠,一般的使用量不超过0.1%。 2、富马酸及其酯类:富马酸酯类包括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等,其中防霉效果较好的为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及其酯类也是酸性防霉剂,抗菌谱较广,并可改善饲料的味道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使用量在0.2%左右。 3、脱氢乙酸:脱氢乙酸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发育作用,尤其对霉菌的作用最强,在酸、碱等条件下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防霉剂,一般无不良影响,使用量为0.05%左右。 注意事项 1、根据水分含量等实际情况灵活使用防霉剂: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防霉剂的溶解度、饲料环境的酸碱度、水分含量、温度、饲料中糖和盐类的含量、饲料污染程度等。但饲料中使用防霉剂主要是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来决定是否使用和用量。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