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表格栏目大小可根据内容加以调整。

全英文课程采用如下英文版教学大纲

Syllabus Sample of Fud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Date: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项保华:管理三部曲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项保华:管理三部曲 这里的管“理”,可以让你触摸;这里的管“理”,可以让你共鸣;这里的管“理”,可以让你沿循;这里的管“理”,可以让你沉思。 结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项保华教授已经有十年了。常觉得他是个真正的学者,更觉得他是个非同寻常很有个性的人。我这次访谈是在他家的客厅中进行的。客厅布置一如其人,陈设简洁,没有多余物品。因为是熟识的,觉得不好意思用采访提纲,不过我们聊了很久,所涉话题很多,既然限于篇幅,只能摘其要,还是从他的管理三部曲说起吧。 说到三,我不由先想到这个数字中浓郁的东西方文化积淀,以色列人有三大圣祖;基督教的人所尽知的三位一体,西方历史惯用三分法,黑格尔把三段式运用到了极致,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来源……再观中国文化,人们也喜爱三,“三生万物”,三教合一,三省吾身,三生有幸——学贯中西的项保华的管理三部曲,看来也不是偶然的。 项保华大学本科所学并非管理,1977年考入浙大的他开始接触的是工学电机领域,82年获得工学电机学士。那个年代正处于国外管理学思潮涌入国内的初始阶段,接触过西方大师级管理著作的项觉得,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研究生学习开始,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管理,潜心研究起管理学说及其现实应用。 经过近30年的研究,项保华逐步完善了自己理论体系。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到《管理之理——困惑与出路》,再到《决策管理——疑难与破解》,他所完成的管理三部曲,秉承“战略是大决策,决策是小战略”的思想,从企业战略的构建、实施等大处着眼,行动决策过程的判断、选择等小处入手,为管理实践者提供战略与决策指导。 “管理就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 对众多企业经理人而言,管理意味着大量的日常琐事和层层压在心头的决策责任,无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中层经理人,日复一日为此疲于奔命。 “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千丝万缕的碎片关系中梳理出高效做事的脉络,这是中西管理学一致推崇的境界”,对于管理的意义,访谈中的项保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是,如何化繁为简? 项保华认为,管理就是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决策就是做出解决问题的决定、将决定付诸行动并对行动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过程,战略管理就是通过“三高”(高妙、高

内科学教学大纲(六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山东大学医学院 二五年五月 前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与临床医学各科、基础医学间的关系甚为密切。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内科学的学习,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诸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顺应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实践(见习和实习),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支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环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本大纲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疗系五年制内科学教学用,亦可供销其它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及临床低年医师的参考。 通过内科学的教学,最终应使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提高对内科疾病的知识和应诊能力,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六年制)使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可参考应用。

医学系内科学讲课及其学时数安排 讲题学 时讲题 学 时 呼吸系统总论 循 环 系 统 心力衰竭 常见心律失常(介入和手 术治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 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呼吸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 肺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结核呼吸支持技 术 瓣膜性心脏病 肺脓肿支扩心肌疾病 气胸急性心包炎 胸腔积液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间质疾病 肺癌 计 消化系统总论 造 血 系 统 贫血概述 胃炎缺铁性贫血 消化性溃疡再生障碍性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 隆氏病 溶血性贫血概述 肠结核及结核性腹 膜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化白血病 原发性肝癌淋巴瘤 肝性脑病出血性疾病概述 急慢性胰腺炎过敏性紫癜 上消化道出血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计 泌尿总论内 分 泌 代 总论 肾小球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盂肾炎皮质醇增多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呼吸内科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INTERNAL MEDICIN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7110042 课程总学时176(理论总学时96/实践总学时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 学分8.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影像专业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 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 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 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第12版)陈灏珠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rd Edition Goldman 等主编美国Saunders 公司2007 年 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icholas 等主编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 年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2.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线表现。 (二)熟悉: 1. 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 肺炎的诊断程序。 3.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 4. 常见病原菌肺炎(葡萄球菌、支原体)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三)了解: 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01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务复试被刷原因小结

201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务复试被刷原因小结 我最近与好多今年复试的战友们讨论了为什么国商ddim复试被刷的原因,以下是我的总结: 1. 英文底子不好,无法听懂面试老师的问题,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从而无法与老师正常交流,回答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搞得老师们一头雾水,且在面试时候出现卡壳与中次中断。 2. 思维不够开阔,思路不够灵活,回答一些常规问题太过于死板没有创意,特别是在面试MIM的时候,不了解西方人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导致了老师误认为你是个死板的书呆子,没有个人的思考成分,缺乏个性与创意; 3. 缺少雄心壮志,缺乏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人生理想,且有时候负能量太大,表现出愤青等不理智的情绪,这会让老师觉得你不上进不理性; 4. 抗压性较弱,hold 不住大场面。在复试回答问题时候眼睛无法直视老师,甚至出现面红耳赤双发抖,表现得心虚而没有自信,且回答问题时候吞吞吐吐,因紧张而出现卡壳,透露出了你的心理素质差; 5. 个人性格与礼貌问题,如回答问题时候表现得狂妄自大、信口开河、说得天花乱坠、天马行空,无法脚踏实地而导致老师觉得你不靠谱。或者是因为不礼貌,穿着打扮邋遢,透露出你不懂得尊重老师,不重视复试,从而导致老师与你交流时候产生不舒服的情绪。 6.准备不充分,对复试不重视,太轻敌了。一方面简历模板用得不好,简历逻辑错乱,对自己简历不熟悉,或者没有事先准备好Personal Statement的内容,导致了临场发挥效果不佳。 7.不够诚实,喜欢吹嘘,在简历中有一些夸大成分,且被面试的老师们看出,且回答问题时候又喜欢显摆夸耀自己的,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会越发让老师觉得你不靠谱。 扣扣:513448553,期待交流。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Ⅰ说明部分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总学时:106 其中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42 学分:5 适用专业: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等。 后续课程:临床实习。 Ⅱ本文部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内科学疾病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系统及代谢、营养、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本课程重点阐述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进展。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好内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关键。 课程任务学习内科学的目的在于扎实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毕业时能独立防治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应能进行自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活动,继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防治疾病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内科学的学习应以基础医学和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等课程为基础。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近,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简述内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概述内科学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的内容和方法;能制定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实施方案。

2.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资料,对常见病作出初步诊断,并制定诊疗计划;能对内科常见急、重病进行诊断和防治。 3.能熟练地询问病史;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结果要符合实际; 4.能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并能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理解其临床意义; 5.能写出规范的住院病历; 6.具有一定的卫生宣教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求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为社区健康服务的思想。 三、教学条件 教学资料:内科学(统编教材)、教学大纲(校本大纲)、授课计划、内科学实验(见习)指导(校本教材)、教学进度表、内科学基本技能考核大纲等(自编)。 教学设备: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仿真病房、模拟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人员:由双师型教学骨干组成,理论课由高级职称教学人员和行业专家主讲,实训课分12-16人/组,由青年教师和临床医师带教。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MATH120008.09 编写时间 2011年08月更新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I) 英文名称 Mathematical Analysis(I) 学分数 5 周学时 6 任课教师* 谢锡麟 开课院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预修课程 仅需普通高中相关数学基础;无特别先有基础要求。 课程性质: 本课程可谓所有基础科学(包括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科学(包括航空航天、环境、材料、信息等)等专业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提供微积分的基本内容。从知识体系的发展而言,微积分融合线性代数(这点特别反映在《数学分析(Ⅱ)》中)作为核心基础,一方面将为后续复变函数、实分析与泛函分析、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微分几何等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基础;另一方面,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亦是理论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包括流体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控制力学等力学知识体系的发展的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本一年制的数学分析课程将结合面对的对象(适用于非数学类的几乎所有的专业),提供系统的微积分知识体系,不仅注重微积分知识体系的核心基础特点,而且注重知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力求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并具有基于其上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上,我们力求课程所授的知识体系具有国内外一流化水平,且切实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本课程《数学分析(I)》将主要提供一元微积分的内容,包括常微分方程最为基础的若干思想及方法。 教学目的: 2005年,学校在百年校庆时提出“走以内涵发展的道路”,以及现今所致力于探索和推广的“通识教育、精英教育”的理念,结合力学以及数学间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而考虑本门课程的具体教学。 以下反映一些基本的观点,这将指导具体的教学。

内科学教学大纲版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高等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内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各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与中医各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五)对急、危、重病人有一定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5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通过内科学的教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讨论,亲自参加实践,发现问题、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血液系统疾病)

《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 Ⅰ前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课程,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内科学是二级学科,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风湿专业学科,本大纲参照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内科学》课程基本要求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七版而制订的。按大纲要求掌握、熟悉或了解各系统常见疾病和重点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结合诊断学时学习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加深对疾病重要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疾病间的鉴别诊断要点。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学、眼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临床心理学、急救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5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12学时,见习40学时。 四教材: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Ⅱ正文 第一篇绪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内科学的学习方法、诊断、进展,了解内科学的范围、内容。 二教学要求 了解内科学的范围、内容、进展,以及学习要求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 概述 (二)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 内科学的诊断 (四) 内科学的进展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绪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内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等。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重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内容 1、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2、内科疾病的诊断 3、内科学的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医疗、防治和科研的展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4、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5、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肺炎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炎的分类(包括解剖分类、病因分类和患病环境分类)。 2、熟悉病原体引起肺炎的途径。

3、掌握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和确定病原体) 4、掌握肺炎的治疗原则 5、了解肺炎的预防 6、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7、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8、了解军团菌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概况 2、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 3、肺炎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4、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何确定病原体 5、肺炎的治疗 6、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 断、治疗 7、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8、自学其他病原体肺炎 肺脓肿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要点。 2、熟悉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肺脓肿的病因 2、发病机理 3、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支气管扩张 一、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成为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基础的特点;症状、体征; 诊断与鉴别要点。 2、了解治疗原则、手术指征。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病因和发病机理 2、病理 3、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2018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指导

2018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管理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管理学[12]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管理科学 02 (全日制)物流与运营管理 03 (全日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0微观经济学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

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呼吸系统疾病 (1)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功能特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2)上呼吸道感染: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诊断标准。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及病理变化特征。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 (4)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方法。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了解本病是以肺功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5)肺栓塞:掌握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肺栓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肺栓塞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6)支气管哮喘: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其发作与炎症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的关系。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合理应用平喘药物,尤其是抗炎药物和β2受体兴奋剂。掌握重度哮喘的处理。 (7)支气管扩张症:熟悉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病理类型。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8)呼吸衰竭: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9)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10)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了解肺脓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及预后和预防。 (11)肺结核: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痨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12)间质性肺疾病:掌握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胸部X线和CT检查特点及肺功能检查特点。掌握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特点,临床诊断的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处理措施及预后。熟悉间质肺疾病的诊断和诊断程序。了解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分类、X线表现及发病机理。 (1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掌握本病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本病的病理特点。

管理学院博士生出国交流学业要求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博士生出国交流学业要求 适用对象 管理学院在读非定向博士生(取得境外高校出具的邀请信且已完成阶段性课程任务)。 申请资格 申请联合培养出国交流的博士生在派出之前,一般应已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个人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并已通过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博连读生须已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认定。 出国交换教学管理流程 前期: 1、学生应在出国前至少一个月之前递交以下材料给教学管理办公室: ?在URP系统里提交“学籍变动--联合培养”申请,打印《复旦大学研究生学籍变动申请表》,并经导师、分管系主任、院分管院长签字同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生成长基金-博士生海外交换项目资助申请表》; ?国外学校提供的正式邀请信复印件; ?在国外期间的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博士研究课题名称;课题背景介绍;国内科研准备工作概述;出国学习预期目标;科研方法;科研工作时间安排;回国后续研究工作); ?个人中英文简历; ?国内《导师同意确认单》(包括对学生出国出境交流的意见及对学生研究计划的意见);?国内外导师签字确认的《出国出境交流研究工作安排计划表》; ?经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签字的《管理学院研究生海外交流申请审核表(教学教务用)》。注:对于《管理学院博士生出国出境交流资助方案》第五条“申请及审批流程”在计算审定学院资助金额前,研工组审核的材料中应包括经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签字的《管理学院研究生海外交流申请审核表(教学教务用)》的复印件(原件由教学管理办公室留档),确认学生已完成规定的学籍变动手续及相关学业要求。 2、教学管理办公室收到上述完整的材料并审核通过后,在3个工作日内将学籍变动相关材 料交给研究生院培养办审核,其他材料则由教学管理办公室备案归档。 中期: 1、学生到达交流学校后,每三个月应向导师汇报学习研究情况,导师认为达到学习交流目 标后,在《学习交流情况考察表》上签字,研工组报财务办公室审核后将下一期资助金额打入学生银行卡,并同时将该表的电子版/复印件给教学管理办公室留档。如导师认为该三个月的阶段学习情况没有达到交流目标,则下一期资助金额暂不打入银行卡,待

内科学教学大纲2017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用) 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 总学时:96学时实验(实训)学时: 9学时 课程编码:23011 课程学分:6学分 课程类别:临床医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姜宏 一、一般情况 《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临床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临床专业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 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内科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病的现代医学诊疗知识,掌握必要的危重病抢救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中医学与西医临床的相互渗透与利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促进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学科,又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讲授时要求概念准确清楚,临床思维严谨科学,内容重点突出、方法切实可行;要求讲授内容层次分明,突出常见病与多发病、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讲授,并注意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注重床边教学的实施与临床见习,重视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本大纲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二版)教材编写,适用于中医、中西结合五年制,中医、针灸推拿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学生教学。教材内容中传染病内容在该专业开设的《传染病学》课程中讲授及考核,部分与急诊医学重叠的内容如急性呼吸衰竭、ARDS、DIC、上消化道出血等,放在《急诊医学》中讲授,该大纲中不作教学及考试要求。 大纲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结合典型病例教学两大部分,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强调运用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其余疾病根据条件实施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讲授。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1.熟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因素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 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因素 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 3.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 【教学方法】 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第二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支气管的辅助检查及其改变。 3.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

临床内科学教学大纲.doc

《内科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其他各科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尤其是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了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内科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在教课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像等教学工具,结合临床病历分析,进行讲授教学。木课程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总学时120学时,其中理论课90学时,见习课30学时;考试成绩结构:期中成绩,期末成绩,见习课成绩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掌握各系统疾病发生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鉴别诊断、疾病的防治;同时通过临床见习课的学习,使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理论与医院病人诊治相结合,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衔接 内科学是一门继学习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基础课之后的临床课,因此,在其教学内容安排上是以前者为基础进行的。 四、教学方法 内科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见习。理论课教学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内科学》第六版为基本教材,参照本科第七版《内科学》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授课。在教学中,要求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网络课件和专题讲座等,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教学中需注意介绍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检杏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同时还需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五、学时分配 序号章节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前言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证的证候、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及辨证论治的规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地位、任务,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及其依据,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特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各论分8 章,分别介绍56个常见病证以及各章所属病证共同的主要证候及特征、病机述要、治疗要点等基本知识,教学时数为108学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受学时限制,总论各章让学生自学,各论部分只讲述36个重点病证。如有条件可采用小班、小组讲课及住院病人床边现场教学、门诊典型病例示教等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 .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 3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了解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 教学内容]

1 .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及地位。 2 .简介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3 .简介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及其依据。 4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发病学特点。 5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证候学特点。 6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的治疗学的特点。 7 .介绍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8 .说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指出注意与前期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的衔接,和与其后期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关系。 [ 教学方法] 自学。 各论 眩晕 [ 目的要求] 1 .了解眩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虚与瘀血的病理变化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和区别。 3 .熟悉眩晕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 教学内容] 1 .介绍眩晕的证候特点及历史沿革。 2 .讲解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痰与瘀血的特征和区别。 3 .详细讲解眩晕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瘀血阻络的证候特点及治疗方法,重点讲解眩晕治疗的标本缓急以及各型治法、方药与加减。 4 .讲解眩晕的转归预后,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 教学方法] 1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 开课对象:临床医学 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 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 【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 【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 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 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 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 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 的课程。《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 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 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 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 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兽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多发、群发病,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为重点。本课程包括病因学 ( Ptiology),发病机制 (Pathogenesy),临床症状( Clinical Symptoms),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诊断( Diagnosis),预后 ( Prognosis),治疗( Therapy)和预防( Prevention)等七个授课环节。本课程是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疾病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及畜牧专业的饲养学、营养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常见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临床病例和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对疾病的分析而学会撰写临床病例报告,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动物内科疾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要求 1. 理解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 2. 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用途、作用机理、配伍禁忌等。 3. 了解常见毒物如农药、有毒植物、霉菌毒素等对动物机体的影响。 4. 熟练使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各种检查方法,并可依据检查的结果分析病情,对疾病建立正确的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办法。 5. 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防治原则和具体的防治措施,熟练掌握有机磷农药、骨软症等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掌握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特征。 6. 掌握实验室常规检查的主要生化检验方法。 7. 学会分析、判断、认识畜禽临床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根据主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提出诊断和治疗。 8. 比较熟练地能够接触患病动物,临床检查有序,能较好的填写病例、分析病情,作出诊断和防治方案,并能对某些病例提出预后判断。 、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 章绪论(1 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兽医内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掌握发展趋势和学习兽医内科学的方法。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 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 开课学院:医学院 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 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 网络课程地址 :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 二、课程简介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 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 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 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 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 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 2第八、十章 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 4性肺疾病膜炎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临床医学专业)

实用文档 大全《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绪论 【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 【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 第一节肺炎概述 【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 【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 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 【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 【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 【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 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学时) 【掌握】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诊断 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 【掌握】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鉴别诊断;3、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措施(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熟悉】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学时) 【掌握】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和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