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淀粉精细化学品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班级:2010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班

姓名:郭艳艳

学号:P102014327

时间:2012-10-22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的结构和性能,淀粉基塑料的分类,阐述了其降解机理,重点综述了的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概况,并在使用材料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淀粉基降解塑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淀粉基,降解塑料,生物降解

以淀粉为原料的塑料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它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重复再生,易生物降解以及阻氧性能好等优点, 因此用该材料加工的产品不仅是传统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极好替代品,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将引发包装行业的一次绿色革命。同时,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可缓解普通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对于保护人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绿色“GDP”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1 淀粉的结构及性能

淀粉分子式为(C6H10O5)n,结构式:

图1.1

天然淀粉是以内部有结晶结构的小颗粒状态存在的,其分子结构有直链和支链两种。对于不同的植物品种,其淀粉颗粒的形状,大小以及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比例都各不同。淀粉颗粒的粒径大都在15~ 100μm。直链淀粉是由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的线性葡聚糖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0~200)×104 ,而支链淀粉是由α-1,4 和α-1,6 糖苷键连接的具有分支结构的葡聚糖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00)×106。

天然淀粉分子间存在氢键,溶解性很差,亲水但并不易溶于水。加热时没有熔融过程,300℃以上分解。然而淀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物理过程破坏氢键变成凝胶化淀粉或解体淀粉。这种状态的淀粉结晶结构被破坏,分子变得无序化。有两种途径可以使淀粉失去结晶性:一是使淀粉在含水>90%的条件下加热,至60-70℃时淀粉颗粒首先溶胀,而后达到90℃以上时淀粉颗粒消失而凝胶化。二是在水含量<28%的条件下将淀粉在密封状态下加热,塑炼挤出。这种淀粉和天然淀粉颗粒不同,加热可塑,称为热塑性淀粉,这种淀粉可制备淀粉塑料,同时实验研究表明,直链淀粉更适合制备塑料制品,且机械性能优良。

2 淀粉基塑料的分类

2.1 填充型淀粉基塑料

填充型淀粉塑料又称生物破坏性塑料,其制造工艺是在通用塑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和其他少量添加剂,然后加工成型,此类产品淀粉含量都不是很高,淀粉含量不超过30%,这是因为淀粉和塑料树脂的极性相差较大,相互黏结性差,增加淀粉含量会造成拉伸强度和断裂伸

长率的下降,为了增加淀粉含量一般对淀粉表面进行疏水改性或者加入界面增溶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陈建华[1]等以聚乙烯蜡为增溶剂在单螺杆挤出机上实现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淀粉的增溶共混过程,制备出具有良好实用性能的塑料地膜。同时结果表明,聚乙烯蜡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塑料膜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2.2 光-生物双降解淀粉塑料

光/生物降解塑料由淀粉、光敏剂、合成树脂及少量助剂制成,其中光敏剂主要是过渡金属的有机化合物或盐。其降解机理是淀粉被生物降解,使可降解塑料原料高聚物母体变疏松,增大比表面积。同时,日光、热、氧等引发光敏剂,导致高聚物断链,分子量下降。兰州交通大学的刘再满[2]等研究了光敏剂对淀粉含量为35%的淀粉/ 聚乙烯薄膜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铁和硬脂酸铈的光敏化作用相近且均优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而当光敏剂质量分数为0.2%~0.3%时制得的光/ 生物降解薄膜光降解性能较好;夏国宏等[3]通过对7 种型号的光/ 生物降解薄膜的研究后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代替普通农膜,消除由普通农膜带来的“白色污染”。

2.3 共混型淀粉塑料

淀粉共混塑料是淀粉与合成树脂或其他天然高分子共混而成的淀粉塑料, 主要成分为淀粉( 30 %- 60 %) , 少量的PE 的合成树脂, 乙烯/ 丙烯酸( EAA) 共聚物, 乙烯/ 乙烯醇( EVOH) 共聚物, 聚乙烯醇( PVA) , 纤维素, 木质素等, 其特点是淀粉含量高,部分产品可完全降解。该类材料的研究工作有3方面:改性淀粉,聚合物改性,加入相容剂等。

2.3.1 改性淀粉

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天然淀粉亲水性强,直接加热时没有熔融过程,高温易炭化。这些性质严重影响了共混物性能。对淀粉进行改性技术处理,改善其和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淀粉基薄膜的力学强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对于淀粉改性主要是酯化、羧化、醚化等。如酯化淀粉,甲基化淀粉,醛化淀粉,羧化淀粉,氧化淀粉甲酰化淀粉等。

2.3.2 改性聚烯烃

在反应惰性的聚乙烯分子中引入活性较强的基团以增加它与淀粉之间的相容性。戴李宗[4]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0 ℃的加工条件下,当有DCP(过氧化二异丙苯)存在下,顺丁烯二酸酐分子中的双键可以与聚乙烯分子链反应生成含有酸酐基团的化合物,产生了多组分聚合物的共混效果,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张率增加。

2.3.3 加入相容剂

淀粉、或无机填料与聚合物之间分子结构不同,二者难于形成均匀体系,一般需用“相容剂”。孙艳侠[5]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作为相容剂,以聚丙烯为基材,通过填充淀粉和碳酸钙并加入光敏剂,用机械熔融共混的方法制成可生物降解和光降解的复合物,对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淀粉和碳酸钙总质量分数不超过60%时,材料的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4 全淀粉型塑料

将淀粉分子变构而无序化,形成具有热塑性的淀粉树脂,再加入极少量的增塑剂等助剂,就是所谓的全淀粉塑料。国外已有全淀粉塑料产品, 日本住友商事会社、日本谷物淀粉公司、美国Novon International 公司、意大利Ferruzzi 公司和Novamont 公司等宣布已研制成功全淀粉降解塑料,淀粉含量为90%~100%,在1~12 月内完全生物降解而不留任何痕迹,无污染,可用于制造各种容器、薄膜和垃圾袋等。但由于价格的原因,现阶段还只能用作高级化妆品和美国海军出海食品的容器。

国内江西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的邱威扬[6][7]等制备了玉米含量为90%的热塑性淀粉塑料薄膜,成本远低于国外相同类型的产品,性能基本能达到同类应用传统塑料的性能标准,而

且通过控制配方,可达到3 个月、半年及1 年的不同降解速率。

3 淀粉基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

3.1 淀粉的成型加工性能

天然淀粉是刚性的颗粒结构,不具有热塑性能,难以进行成型加工。但是可以通过对淀粉接枝改性或加入增塑剂的方法来削弱淀粉分子间氢键的作用,提高分子链的扩散能力,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再分解前实现微晶淀粉的熔融,从而使淀粉具备热塑性加工的可能性。现行常用的对淀粉进行增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增塑剂改性法

增塑剂改性法是通过添加增塑剂使淀粉分子间原有的氢键破坏,从而降低淀粉的结晶性,使淀粉具有热塑性。早在1995年就曾有人用甘油三酯为增塑剂, 对醋酸酯淀粉进行增塑, 与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共混挤出成膜, 得到性能良好的产品。

3.1.2 淀粉的接枝改性法

淀粉分子上的自由基被其他基团取代,从而改变了淀粉的性能,使淀粉具有热塑性,如酯化淀粉、醚化淀粉等。产生自由基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引发、辐射引发和物理引发等,接枝共聚淀粉的性质取决于所用的单体和接枝百分率。黄灵阁[8]等在氮气气氛下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将丙烯酸丁酯接枝到淀粉上, 使原淀粉的结晶结构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增强淀粉的可塑性。

3.2淀粉塑料的使用性能

对淀粉进行增塑,目的是提高它的可加工性,但一种材料最具有价值的是它的使用性能,有了良好的使用性能,才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科研人员尝试很多方法改善淀粉塑料的性能,主要包括改善淀粉塑料的耐水性和力学强度。

耐水性

常用的改善淀粉耐水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对淀粉涂层改性。通过在淀粉塑料表面涂布难溶或不溶于水且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能的高聚物, 从而可以在保证材料完全生物降解性的同时, 明显改善其耐水性。Fringan [9]t等将淀粉三醋酸酯在二氯甲烷中形成的溶液作为淀粉塑料的涂饰剂涂饰在制品表面, 从而达到了增强耐水性的目的②与其他可降解材料共混改性。张美洁[10]等利用热塑性淀粉( TPS)与聚己内酯( PCL)熔融共混的方法, 制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③交联改性。交联的目的是减少淀粉中羟基的含量,即降低了亲水基团的浓度, 从而起到改善耐水性的效果。Fernando [11]利用琥珀酸酐交联马铃薯淀粉, 从而改善淀粉的耐水性。

3.2.2 力学性能

提高淀粉塑料的力学性能,从某种意义上等于提高了淀粉塑料与普通通用塑料的竞争力。黄明福[12]等用蒙脱土对淀粉进行改性,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甘油塑化热塑性淀粉与蒙脱土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得出, 蒙脱土质量分数为0~ 30% 时, GTPS /MMT 复合材料的应力达27. 31MPa, 应变从85. 3% 下降到17. 8% , 杨氏模量达到206. 7MPa; 断裂能从1. 921 N# m 下降到1. 723 N# m; 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蒙脱土均匀分散在GTPS中,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孙广平[13]与于昊[14]等对淀粉和聚丙撑碳酸酯直接通过共混,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 当PPC 为200 g、玉米淀粉300 g、甘油12 g、尿素12 g、蓬灰1 g、马来酸酐5 g时, 得到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最好。

4 淀粉基降解塑料存在的问题

4.1 降解性能

现阶段大多淀粉塑料的降解速率太低,降解速度低于堆积速度。同时由于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等原因,产品降解速度的人为控制性不好。

4.2使用性能

国内外的淀粉塑料的使用性能大多不如现行使用的普通塑料,主要表现在耐热性、耐水性及

物理强度上,仅适用于制造一次性产品。

4.3价格

现行淀粉基降解塑料的价格比普通塑料制品高3-8倍,尽管在现有的生物降解塑料种类中,全淀粉基塑料是最有希望与普通塑料价格持平的,但目前国内外的全淀粉基降解塑料的价格都较普通塑料高许多,推广使用受到限制。

5 结论

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因成本和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可降解塑料在市场占有的份额还很小。理想的降解塑料应该是原料来源广泛、价

格低廉、性能优良且能摆脱对石油产品的依赖, 实现完全降解。淀粉具有良好的高亲水性和生物降解性,成为制备降解材料的良好原料,以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制品,成为淀粉加工的最大课题,因此以下两种淀粉基降解塑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淀粉与其他来源广泛的高分子共混的可完全降解材料。2 、全淀粉塑料。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王鹏,孟令辉,等. 新型淀粉填充型塑料地膜的研制[J].材料科学与工

艺,2006,14(5):482-485.

[2] 刘再满,丁生龙,柳明珠. 光/ 生物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光降解性能[J]. 应用化学

2006,23(8):875-880.

[3] 夏国宏,刘国纯,李红艳,等. 可控光-生物降解淀粉塑料薄膜在玉米生产上的应

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2):20-22.

[4] 戴李宗, 周善康, 李万利, 等. 淀粉的物理改性和填充PE 塑料的相态结构[ J] .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 39( 3) : 358- 364.

[5] 孙艳侠.可降解材料相容剂的合成及其应用[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5):13-15

[6] 邱威杨.淀粉塑料现状及发展前景[J].高分子通报,2000(4):77-95

[7] 邱威扬.生物降解热塑性全淀粉塑料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8(8):185-188

[8] 黄灵阁, 陈有行, 李新法, 等. 丙烯酸丁酯接枝玉米淀粉的研制[ J]. 包装工程,

2006, 27( 3): 1- 2.

[9] Fringant C, R inaudo M, Grenob le N. A biodegradab lestarch based coating to w

aterproof hydrophilic m ate rials[ J]. Sta rch, 1998, 50 ( 7) : 292- 296.

[10] 张美洁, 李树材, 崔永岩. 热塑性淀粉/聚己内酯共混物的制备和性能的初步

研究[ J]. 中国塑料, 2002, 16( 9): 34- 36.

[11] Fernando E Ortega - O jeda, H elena Larsson, Ann -Cha rlo tte E liasson. Ge l- fo

rm ation in m ixtures of hydrophobica lly m odified potato and h igh am y lopectin potatostarch [ J]. Carbohydrate Po lym e rs, 2005, 59: 313 -327.

[12] M ing- fu H uang, Jiu- gao Yu, X iao- fe iM a, e t a .l H ighperform ance b iodeg

radable therm oplastic starch- EMMTnanoplastics[ J]. Po lym er, 2005, 46: 3157- 3162.

[13] 孙广平, 贾树盛, 高贵天, 等. 聚丙撑碳酸酯) 淀粉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微观

形态[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 20( 5): 144- 150.

[14] 于昊, 李立, 王鸿志, 等. 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丙撑碳酸酯/玉米淀粉共混物

的研究[ J].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5, 19( 3): 188- 192.

羟丙基淀粉研究进展

羟丙基淀粉研究进展 [摘要] 综述了羟丙基淀粉的理化性质、分析测试方法,合成工艺及以羟丙基淀粉基的复合变性淀粉,并对羟丙基淀粉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 羟丙基淀粉性质合成工艺复合变性分析测试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instrumental analytical methods, the synthesis technology of hydroxypropyl starch, and the complex modification of hydroxypropyl starch. And this examination includes a prosp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ydroxypropyl starch in the last part. [Keywords] hydroxypropyl starch synthesis technolog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omplex modification Analytical Test 羟丙基淀粉是食品、石油、纺织、印刷、造纸、印染等行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助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羟丙基淀粉使用性能、生产工艺、成本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羟丙基化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淀粉羟丙基化是指醚化剂与淀粉葡萄糖单元的羟基作用,使淀粉分子在该位置联接一个或多个羟丙基单元,非离子性的羟丙基与淀粉分子之间以强稳定的醚键联结使得羟丙基淀粉具有非常优秀的耐PH值性能。 1.1 降解性 由于羟丙基化使淀粉分子链间隔变大,结晶破坏,因此随摩尔取代度增加淀粉更易降解;但也有实验显示摩尔取度较低的羟丙基淀粉比原淀粉更易水解,但随着摩尔取代度的增加羟丙基淀粉的水解率和水解难易程度都要低于原淀粉,这种现象在马铃薯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中都存在,这是由于摩尔取代度高低不同的羟丙基淀粉水解机理不同造成的。 1.2 降滤失性 亲水性羟丙基的引入破坏了淀粉颗粒的内部结构,弱化了分之间的氢键作用力,明显提高了淀粉对水的包容性,降滤失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羟丙基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取代度的提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3 淀粉糊性质 (1)成糊温度:羟丙基淀粉成糊温度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也是本领域公认的事实,James曾测定羟丙基含量每提高1%(W%),成糊温度降低致少6.5℃。(2)糊化

喉淀粉样变的研究进展

Dec. 2016 Vol.42 No. 6现代临床医学 JOURNAL OF MODERN CLINICAL MEDICINE 2016年12月第42卷第6期 喉淀粉样变的研究进展 任佳,刘世喜,邹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喉淀粉样变是一种淀粉样变物质沉积于喉部的疾病。该疾病的病因、临床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均有自 身特点,本文对该疾病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淀粉样变;喉部病变;二氧化碳激光 [中图分类号]R766.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1851/j. issn. 1673-1557. 2016. 06. 024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s/detail/51. 1688. R.20161109. 1559.006. html 淀粉样变是一种病理性蛋白质在不同的组织细胞 间沉积,淀粉样蛋白质沉积的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的 临床表现。头颈部为局部淀粉样变最易发病部位,喉 部淀粉样变又在头颈部最为常见[1],目前该病发病机 理不明确,常与其他喉部肿瘤相混淆。本文主要对喉 部淀粉样变的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理 Virchow最早发现了 一种沉淀于组织细胞间的蛋 白质,这种蛋白质对碘有类似淀粉的反应,由此提出将 这种沉淀于组织细胞间的蛋白质称为淀粉样变[2]。淀 粉样变的好发年龄为50 ~70岁,男女之比为3:1。淀 粉样变积聚于喉部的疾病称为喉淀粉样变。虽然淀粉 样变并非全部表现为良性改变,而头颈部的病变常为 良性。喉淀粉样变较为少见,占喉部良性肿瘤约0.2% ~ 1.2% [3]。头颈部淀粉样变其次好发于鼻咽、唾液腺、鼻窦、鼻腔、眼眶、口咽等等[4]。喉淀粉样变多 为局部病变,而口腔及鼻咽部淀粉样变多为全身性病 变的局部表现[5]。目前关于淀粉样变的病因和机理尚 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包括[6] :(1)遗传倾向。有文 献报道一位66岁母亲和自己40岁女儿分别患有喉部 淀粉样变和人中皮下的淀粉样结节。(2)全身性疾 病。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与淀粉样变相关,而有文献 报道淀粉样变又是多发性骨髓瘤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 因素[7]。(3)局部肿物退行性改变。局部原有一新生 物(常为声带息肉和纤维瘤),以后在此新生物内发生 退行性变,从而产生淀粉样物质沉积[8]。现在有两种 理论阐述喉淀粉样变的发病机理:一种观点认为,浆细 胞对于炎性抗原反应所导致,已经被病理学所证实是 混合性浆细胞的多克隆表达构成了淀粉样变组织;另 外一种观点却认为,机体不能清除由淋巴组织内的浆 细胞所产生的轻链蛋白,导致蛋白质沉积[9]。 通信作者:邹剑,zoujian926@ 163. com 2临床分类 由于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多样,有多种分类方式。而临床中最为常用的是Symmers分类:(1)原发性淀 粉样变(局部或全身性);(2)继发性淀粉样变(局部或 全身性);(3)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淀粉样变;(4)遗 传或家族性淀粉样变[W]。后来,Cohen在Sy m mers 分 类的基础上提出更为详细的分类[11]:(1)原发性淀粉 样变,在病灶中没有共同存在的疾病;(2)与多发性骨 髓瘤相关的淀粉样变;(3)慢性疾病继发性或反应性 淀粉样变;(4)遗传或家族性淀粉样变;(5)与衰老相 关的淀粉样变;(6)在独立的器官发生局部淀粉样变,呈 肿瘤样沉积,并无全身累及。 3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 患者大多数以声嘶就诊,也可能单独或者伴随出 现咳嗽、略血、咽部异物感、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该疾 病发展缓慢,也可发病多年无任何症状。由于喉淀粉 样变可为全身淀粉样变的局部表现,故患者可伴随出 现其他部位淀粉样变相应的症状。喉淀粉样变可以出 现在喉的所有部位,发生的频率依次为喉室、室带、声 带、会厌、披裂及声门下区。也有文献报告不同的发病 频率次序,吉晓滨等[4]通过对11例喉淀粉样变患者的 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发病次序为声带、室带、喉 室、杓状会厌襞、声门下区、气管、会厌前间隙、梨状窝。Raymond等[5]也认为声带为喉部淀粉样变最为常见的 发病部位。间接喉镜或电子纤维喉镜下主要有以下3 类表现:(1)单个肿瘤样沉积,形似息肉,黏膜表面光 滑,颜红;(2)黏膜下结节状隆起,可局限于喉或气管 内壁,也可呈多发性,在喉、咽、气管内壁等处形成多发 性的黏膜下淀粉样沉积;(3)黏膜下弥散性沉积,可在 喉或气管内壁形成弥散性黏膜下淀粉样物沉积,从而 导致喉或气管狭窄[12]。 466

VI改性淀粉胶黏剂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谢文娟,改性淀粉胶黏剂的研究概况及展望V o.l 30.N o .2,2008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谢文娟(1981-),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方向:可食性包装材料。 改性淀粉胶黏剂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谢文娟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淀粉以其绿色环保的优点在胶黏剂领域中的应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单一的淀粉胶黏剂有很多不足之处,满足不了各个领域的多方面需求,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对其进行有限度的改性,研制出了各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改性淀粉胶黏剂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根据淀粉胶黏剂在改性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概况,综合介绍了几种改性淀粉胶黏剂的产物性能及其在包装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淀粉胶黏剂改性的优势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淀粉胶黏剂;改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TQ 4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17(2008)02-0052-03 Survey and Pr ospect of Study on M od ifi e d Starch Adhesi v e XI E W en-j uan (T i an ji n Universit y of S cie n ce and T ec hn ology,T ian ji n 300222,Ch ina ) Abstract :In t h e fi el d of adhes i ve ,starch has a key pos i ti on f or its environm ent fri end l y .Bu t si ngle s t arch adh es i ve has m any d is advan tages ,and f a il s to m eet t he requ ire m en t i n vari ou s fiel ds .Theref ore t h em od ifi ed starch adhesive w it h vari ou s good properti es i s developed by physica,l che m ical or b i ologicalm et hod under cert ain cond iti ons ,and t h ese adhesi ves are app lied w ell in m any fiel ds .The app licati on i n t he fiel d of pack i ng and perf or m ance of several k i nds modifi ed starch adh esive are i n trodu ced based on the d evelopm ent s urvey and st udy on m odifi cati on of t h e s t arch adhesi ve .In t he end ,t h e advan t ages and devel op m en t d irecti on ofm od ified starch adhesi ve i n the f u t ure are poi n ted . K ey w ords :Starch adhesive ;m od if y ;d evelopm ent 前 言 淀粉是一种廉价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无毒,易生物降解,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如何从深度和广度开发应用淀粉资源,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淀粉以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再生性强,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其作为胶黏剂流动性及渗透性较差,而且直接作为胶黏剂则其性能极差。若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淀粉进行有限度的改性,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性能,便可控制淀粉的溶解度和黏度,淀粉分子中含有糖苷键和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羟基,所以淀粉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一性质是制备性能优异的胶黏剂的理论基础。一直以来在纺织、造纸、医 药、食品、包装纸箱、瓦楞纸板等行业大量应用[1] ,所以针对改性后的淀粉胶黏剂各方面性能要求也日益增高:像高强快干性、高黏性、耐水性、稳定性、环保型等满足各行业的需要。 近些年来针对生产瓦楞纸板行业也在淀粉胶黏 剂改性上创新,因为制造瓦楞纸箱都是自动化高速生产,它的特点是:用各种设备将整个瓦楞纸板生产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把整个瓦楞纸板生产工艺联接在一起,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这样要达到生产出来的瓦楞纸板平整、含水量低、楞型挺括、质量好、速度快,更重要的是为纸箱成型后道工序提供良好的质量保证的要求,只有研发性能优良的改性淀粉胶黏剂。 1 淀粉胶黏剂改性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上分析,淀粉胶黏剂耐水性差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淀粉颗粒是由小部分的直链淀粉和大部分的支链淀粉组成,但不论是直链淀粉还是支链淀粉,其高聚物大分子都是由葡萄糖单位(C 6H 10O 5)通过糖苷键(C-O -C )以800~3000不等的聚合度聚合而成。在每个葡萄糖单位的C2、C3和C6上各有一个羟基(-OH ),因而在一个淀粉链状高聚物分子上就有成千上万个羟基,而每个淀粉颗粒又是由数不清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链以结晶区 52

羟丙基淀粉醚介绍

中硕牌ZS-羟丙基淀粉 物理性质 在强碱性条件下,由淀粉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白色(无色)粉末,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其水溶液透明无色,稳定性好。对酸、碱稳定,糊化温度低于原淀粉,冷热黏度变化较原淀粉稳定。与食盐、蔗糖等混用对黏度无影响。醚化后,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都有所提高。 化学性质 有羟丙基取代基的淀粉衍生物的性质,构成淀粉的葡萄糖单位有3个可被置换为羟丙基,因此可获得不同置换度的产品 用途: 1)羟丙基淀粉食品工业,羟丙基淀粉可用作增稠剂、羟丙基淀粉可用作悬浮剂、羟丙基淀粉可用作黏合剂。

2)羟丙基淀粉造纸工业:羟丙基淀粉用作纸张内部施胶,羟丙基淀粉用作表面施胶,羟 丙基淀粉使印刷油墨鲜明,羟丙基淀粉使均匀,羟丙基淀粉使胶膜光滑,羟丙基淀粉减少 油墨消耗,羟丙基淀粉并有一定搞拉毛能力。 3)羟丙基淀粉纺织工业:羟丙基淀粉可用作经纱浆料,羟丙基淀粉提高织造时的耐磨性,羟丙基淀粉及织造效率,羟丙基淀粉高取代度的羟丙基淀粉可作印花糊料。 4)羟丙基淀粉医药工业:羟丙基淀粉可作片剂的崩解剂,羟丙基淀粉还可作血浆增量剂。5)羟丙基淀粉稳定井壁,羟丙基淀粉改善井眼条件,羟丙基淀粉防塌、羟丙基淀粉絮凝 钻屑等作用。 6)羟丙基淀粉日用化工:羟丙基淀粉在日用化工和羟丙基淀粉在化妆品或涂料中用粘合剂、悬浮剂和增稠剂。 7)羟丙基淀粉此外,羟丙基淀粉还可作建筑材料的粘合剂、羟丙基淀粉涂料或有机液体 的凝胶剂、羟丙基淀粉。 8)食品工业:可用作黏合剂,增稠剂,悬浮剂,增加稳定性。 9)建筑材料中: ●各类(水泥、石膏、灰钙基)内外墙腻子。 ●各类饰面砂浆抹灰砂浆。 ●各类石膏、陶瓷和瓷器制品中做为成型黏合剂,灰份低,粘性好。 ●有很好的增稠性和稳定性,在水溶液中起到悬浮、乳化等作用。 推荐用量:0.1%-0.3%(每吨添加1.0-3.0公斤)

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

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 刘兴孝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兰州,730124)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改性淀粉的特点,阐述了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展望了改性淀粉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改性淀粉;研究应用;发展前景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hibitions of modified starch Xingxiao Liu (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730124)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ified starch, elaborates modified starch’s research and it’s prospects. Keywords modified starch;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前言 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可降解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再生的物质。天然淀粉经过适当化学处理,引入某些化学基团使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淀粉衍生物。未改性的淀粉结构通常有两种: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聚合的多糖类物质。通常因为水溶性差,故往往是采用改性淀粉,即水溶性淀粉。可溶性淀粉是经不同方法处理得到的一类改性淀粉衍生物,不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或分散于沸水中,形成胶体溶液或乳状液体。改性淀粉以天然淀粉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酶处理法。改良其原有性能的淀粉,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皮革、铸造、造纸、纺织、水处理等行业。 改性淀粉的特点 变性淀粉的品种、规格达两千多种,变性淀粉的分类一般是根据处理方式来进行。加工精白淀粉,必须选用淀粉含量高的白薯品种。经加工后的淀粉虽选用了天然原料,但经人为加工,改性淀粉也就不可能算是天然的了。食用类的专用变性淀粉是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的。

原发性弥漫性喉-气管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弥漫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Primary diffuse tracheobrochial amyloidosi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郭东强杨光钊张德钧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310016 摘要:呼吸系统的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疾病,根据累及的部位可分为三型:气管-支气管型、肺实质结节型和弥漫肺间质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型,可再细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两种亚型。该病病理表现为淀粉样斑块弥漫性或局灶性沉积于气管-支气管树的粘膜下,使正常的气管-支气管结构萎缩。本例是弥漫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Primary diffuse tracheobrochial amyloidosis: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ZhejiangUiversity Postgraduate Student Dongqiang Guo Tutor DeJun Zhang,GuangZhao Yang [Abstract]Respiratory amyloidosis is a rare disease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tracheobronchial type,nodular parenchymal type and diffuse parenchymal involment type.Tracheobrochial amyloidosis is characterized by focal or diffuse deposition of amyloid in the submucosa of the trachea and proximal bronchi and may cause atrophy of the normal tracheobronchial wall structure. Herein we are report a case with diffuse tracheobrochial amyloidosis.We report the appearances of the CT and MRI with tracheobrochial amyloidosis. [Key words]Trachea; brochial; Amyloidosis; Computed tomography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疾病,常累及人体多脏器,脾、肝和肾常常受侵,偶可累及肺组织。根据其累及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气管-支气管型、肺实质结节型和弥漫肺间质型三型[1、2、3]。 病例患者,女,30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声改变,加重2个月。声音量变小,声调变尖细。讲话吃力,疲劳更明显。上楼梯及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以吸气时感费力显著。偶有咳嗽、咳痰、痰粘但无痰中带血;无咽痛、喉痛;无吞咽困难。喉镜示:双室带无肿胀,双声带光滑,珠白色。勺部活动好,声门下可见凹凸不平增厚,表面尚光滑。CT表现:声门至隆突水平气管周围软组织肿块,管壁不均匀性增厚,管腔变形,呈不规则狭窄状。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性强化。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示:淀粉样变性。 讨论

干法生产羟丙基淀粉

干法生产羟丙基淀粉 第l0卷第4期纤维素醚工业 2002年l2月CELLULOSEETHERSINDUSTRY V0L.10No.4 December2002 e$ 产品应用 , 干法生产羟丙基淀粉 顾立基(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 羟丙基淀粉是性能较好的变性淀粉之一,它有优良性能和非离子化的特性.根据 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不同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纺织,印染以及石油开采等各行业领域中.在医药行业中用作药片的崩解剂,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作食品的增稠剂,低温稳定剂,防冻剂,乳化剂,还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包装薄膜;在造纸工业上主要用作表面施胶和涂布;在印染中作印花糊料和匀染剂,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助剂如海藻酸纳,合成龙胶和多种匀染剂;羟丙基淀粉与PV A复配生产的变性淀粉混合浆适用于纺织行业中的纯棉高密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的上浆,布机生活稳定各项指标理想,耐煮性好,煮浆8—12小时粘度仍较稳定,浆液存放质量无大的变化,溶解性好,糊化温度低,浆液粘度高且稳定,与PV A混溶性比普通玉米淀粉好,并且渗透性好,成膜性强, 浆膜吸湿性适中,因此浆膜光滑富有弹性比较柔韧,浆纱,布机落物少,导电性比PV A 好,可降低织造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集聚,退浆容易,减少环境污染;在油田钻井中作泥浆降滤失剂,既能应用于淡水泥浆又能用于盐水泥浆,而同类的羧甲基淀粉钠CMS—Na抗盐能力较差,只适用于淡水泥浆.随着人们对羟丙基淀粉在应用方面认识的提高和开发,使用量也迅速地大幅度的提高,我国淀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变性的羟烷基化的深加工投资少,适合城乡企业生产. 众所周知,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把淀粉贮藏在根,种子中作 为贮备的养料,淀粉是白色,无臭,无味的物质,没有还原性,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淀粉的颗粒形状和大小根据来源的不同而异,淀粉不是一个单纯分子而是一种混合物,它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所组成,一是可溶性的淀粉称为直链淀粉,另一是不溶性淀粉称为支链淀粉,淀粉主要来自小麦,大米,高梁,马铃薯和玉米等中. 普通淀粉的线型多糖具有线型分子的通性,它能够形成结合区,部分结晶形成薄 膜,甚至形成高强度和柔性的纤维,在许多重要用途中直链淀粉具有近似纤维素的性能,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具有较多的直链淀粉和高直链淀粉. 淀粉的分子及结构 淀粉在化学结构上是由一葡萄糖缩聚而成的,由于一葡萄糖缩聚方式不同使. 淀粉有二种结构. 一 种在大分子中葡萄糖基环间只有1—4甙键联结,大分子呈线型,称为直链淀粉, 一 19—

羟丙基淀粉的应用研究进展

羟丙基淀粉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甘肃省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者:佚名日期:2009 年12月14日访问次数: 摘要:简要介绍了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原理、方法及其特性,重点综述了羟丙基淀粉在食品、造纸、纺织、医药、油田钻井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羟丙基淀粉;制备原理;工业应用;发展前景 淀粉是绿色植物果实、种子、块茎、块根的主要成分,属于可再生资源。原淀粉因水溶性差,乳化能力和凝胶能力低,糊液在热、酸、剪切作用下不稳定等缺点,限制了其工业应用。人们根据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发了淀粉的变性技术,所得产品称为变性淀粉。变性淀粉具有许多卓越的性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等各个方面,羟丙基淀粉便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羟丙基淀粉最早在1952年由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樱田教授研制成功,他的产品主要用于纤维上浆。随后,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已广泛将其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日化和医药等工业领域。羟丙基淀粉在国内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有了专门的淀粉技术研究所,目前有关羟丙基淀粉的基础研究已相当广泛。由于羟丙基淀粉具有非离子性、糊化温度低、透明度高、冻融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工业上的应用潜力相当大,尤其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羟丙基淀粉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一、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羟丙基淀粉是在强碱性条件下,由淀粉与环氧丙烷起醚化反应制得,碱起溶胀淀粉和催化环氧丙烷开环的作用,碱化时可以使淀粉颗粒完全溶胀,氢氧化钠与淀粉中葡萄糖单元上的羟基键合形成活性中心。 在羟丙基化阶段,活性中心与渗入的环氧丙烷发生反应,其反应历程为SN2型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除主反应外,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的羟丙基淀粉可能与过量的环氧丙烷进一步发生醚化反应,结果是多个环氧丙烷取代同一个羟基,生成聚醚链。同时,在碱性条件下部分环氧丙烷会发生水解开环。 羟丙基淀粉因制备工艺条件不同,有多种制备方法,目前有文献报道的主要有干法、水分散法、非水溶剂法和微乳化法,其中水分散法工艺简单,后处理方便,且所得产品纯度高,是制备羟丙基淀粉的基本方法。 二、羟丙基淀粉的特性 1、糊化温度低。 原淀粉经羟丙基化后,糊化温度明显降低。C. Perera等人认为其糊化温度降低的原因在于羟丙基的引入破坏了淀粉链间的氢键,促进了链的移动,从而降低了淀粉微晶体的融化温度。由此可以认为,羟丙基化后淀粉颗粒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凹凸不平,出现洞穴,甚至裂缝,使水分子容易深入淀粉颗粒内部被淀粉吸收,这与温其标等扫描电镜所观察到的事实一致。 2、冻融稳定性良好。 羟丙基淀粉冻融稳定性高,重复多次,仍保持原来胶体结构。主要是羟丙基的亲水作用大大改善了淀粉的持水性,而且羟丙基基团的空间位阻较大,阻碍了淀粉分子相互间生成氢键,使淀粉糊在水中的分散体系稳定,冷冻不易破坏其结构。因此,羟丙基淀粉适用于受温度波动影响较大的冷冻及冷藏食品。 3、透明度高。 淀粉经羟丙基化后透光率有明显提高,糊液放置不泛白。孙慧敏等研究认为,淀粉分子中引入的羟丙基基团增加了淀粉颗粒的亲水性和膨胀率,使糊化后淀粉更容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均匀、稳定的糊液,因此羟丙基化可以提高淀粉的透明度。 4、凝沉性弱。 淀粉经羟丙基化后,破坏了淀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与水的结合能力增强。与原淀粉相比较,抗凝沉作用增强,有利于其在食品增稠剂、稳定剂方面的应用。

改性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改性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班级:应101-2 姓名:刘婷 学号:201055501246 指导老师:贺君

摘要:本文介绍了改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改性淀粉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展望了改性淀粉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改性淀粉、食品工业、应用现状与应用、发展前景 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变性淀粉,亦称改性淀粉,它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手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通过分子切断、重排、氧化或者在淀粉分子中引入取代基可制得性质发生变化、加强或具有新的性质的淀粉衍生物。 我国对变性淀粉的研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在纺织、造纸、食品、饲料、铸造、医药、建筑、石油等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变性淀粉的年消耗量已达20~30 万吨,全国大约有百余家生产企业,年产量35 万吨左右。从数量上讲,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现状,但是,与实际需要和国外水平相比,我国在此领域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变性淀粉的种类、质量,还是应用范围,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如果以我国目前各行业对变性淀粉的计算,年需求量在100~200 万吨之间。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变性淀粉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变性淀粉的使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此领域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变性淀粉一般是按变性处理方法来进行分类的,包括物理变性淀粉、化学变性淀粉和酶法变性淀粉3 大类。物理变性淀粉包括:糊化淀粉、超高频辐射处理淀粉、烟熏淀粉等;化学变性淀粉包括糊精、酶变性淀粉、氧化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高联淀粉、接枝淀粉等;酶法变性淀粉包括直链淀粉、糊精、兰鲁布等。 不同的变性淀粉可以用在同一种食品之中,而同一种变性淀粉又可用于不同的食品;同一种食品,不同的生产厂家,又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即使是同一种变性淀粉,不同的变性程度,性能相差也很大。这就给变性淀粉在食品品质研究应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造成了其历程的艰难。 食品名目繁多,加工贮藏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作坊式食品加工到现代化的机械、自动化工业生产,对食品辅料中的淀粉要求越来越高。食品中使用变性淀粉的优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使用变性淀粉可以使其在高温、高剪切力和低PH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粘度稳定性,从而保持其增稠能力。 二:通过变性处理可以使淀粉在室温或低温保藏过程中不易回生,从而避免食品凝沉或胶凝,形成水质分离。 三:通过变性处理提高淀粉糊的透明度,改善食品的外观,提高其光泽度。 四:通过变性处理改善乳化性能。原淀粉分子是没有什么乳化性的,不能用它来形成稳定的水油混合体系。如果在淀粉分子上接上亲水、亲油双重性质的

淀粉的糊化、老化

淀粉的糊化、老化 对烹饪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概述 1、淀粉的一般特性: 众所周知,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中含有的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在水中加热糊化后,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老化而逐步形成凝胶体,这种胶体较硬,在115-120度的温度下才能向反方向转化。支链淀粉在水溶液中稳定,发生凝胶作用的速率比直链淀粉缓慢的多,且凝胶柔软。 2、淀粉的糊化: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升至53℃以上时,发生溶胀,崩溃,形成均匀的粘稠糊状溶液。本质是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3、淀粉的老化: 淀粉的老化是指经过糊化的淀粉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老化是糊化的逆过程,实质是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 二、淀粉的糊化、老化的影响因素 (一)、糊化 1、淀粉自身:支链淀粉因分支多,水易渗透,所以易糊化,但它们抗热性能差,加热过度后会产生脱浆现象。而直链淀粉较难糊化,具有较好“耐煮性”,具有一定的凝胶性,可在菜品中产生具有弹性、韧性的凝胶结构。 2、温度:淀粉的糊化必须达到其溶点,即糊化温度,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一般在水温升至53度时,淀粉的物理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3、水:淀粉的糊化需要一定量的水,否则糊化不完全。常压下,水分30%以下难完全糊化。 4、酸碱值:当PH值大于10时,降低酸度会加速糊化,添加酸可降低淀粉粘度,碱有利于淀粉糊化,例如,熬稀饭时加入少量碱可使其粘稠。 5、共存物:高浓度的糖可降低淀粉的糊化程度,脂类物质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降低糊化程度等。 (二)、老化 1、淀粉的种类: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于老化,例如,糯米、粘玉米中的支链多,不易老化。 2、水:含水量在30%-60%之间,易发生老化现象,含水量低于10%或高于60%

2改性淀粉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

改性淀粉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淀粉胶粘剂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降解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瓦楞纸板包装箱、纤维板、建筑等领域。但是,未改性的淀粉胶粘剂流动性差,施胶困难,且耐水性差,潮湿环境下容易吸潮开胶等缺陷,限制了淀粉胶粘剂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对淀粉胶粘剂进行改性,可以扩大其应用领域。 淀粉是一种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上有大量亲水性强的羟基基团。在淀粉分子链的亲水性及氢键作用下,淀粉胶粘剂的粘度大,耐水性差。近年来,用化学交联方法提高淀粉耐水性的研究已有报导,但是,交联改性在提高淀粉胶粘剂耐水性的同时,体系粘度也相应增大,难以在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上应用。用过硫酸铵(APS)对玉米淀粉进行部分氧化降解,通过减小淀粉分子链长度,解决胶粘剂的粘度大、流动性差等问题。在氧化降解淀粉的基础上,用官能度大的三聚氰胺甲醛(MF)作为交联剂,与淀粉分子链的羟基反应,制得了耐水性和流动性均好,具有网状分子结构的氧化交联改性淀粉胶粘剂。此外,还通过SEM和X-ray 测试,研究了改性对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和结晶度的影响。 关键词:玉米淀粉;胶黏剂;改性;氧化交联 1实验 1.1原料 原料:玉米淀粉,工业级,合肥雪公胶粘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过硫酸铵,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聚氰胺,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30%甲醛水溶液,分析纯,宜兴市辉煌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钠,分析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氯化铵,分析纯,柳州化工股份公司。 1.2仪器与设备 主要仪器与设备:NDJ-79型旋转粘度计,同济大学机电厂;Spectrum10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PE公司;D/max-RA型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日本Rigaku公司;JSM-649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公司。 1.3方法 采用简单的一锅法合成工艺,通过氧化和交联二步反应过程,制得氧化交联改性淀粉胶粘剂。在500mL配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玉米淀粉和水,

羟丙基淀粉项目投资计划

羟丙基淀粉项目投资计划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制造业领域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突破,我国事实上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国际产业分工必然进行调整,将从过去的“与发达国家合作,与发展中国家竞争”,转向“与发达国家竞争合作”的关系。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在未来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产业变革中,庞大消费群体与产业规模形成的海量数据将成为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竞争中的显著优势。但也应警惕,我国对该领域芯片等核心基础硬件的掌握不足,成为自身发展与国际竞争中的软肋。发展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攻克那些会卡住我国发展命脉的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保证产业发展的安全性。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产业集聚区。地区生产总值2105.27亿元,比上年增

长8.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42亿元,增长6.44%;第二产业增加值1305.27亿元,增长11.69%第三产业增加值631.58亿元,增长7.7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08亿元,同比增长8.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7.41亿元,同比增长7.82%。国税收入324.67亿元,同比增长8.83%;地税收入亿元35.43,同比增长10.34%。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4%。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81%,衣着上涨0.86%,居住上涨0.7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4%,医疗保健上涨0.7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03%,交通和通信上涨0.79%。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70.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69.44亿元,比上年增长9.68%。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三、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发改委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中:项目产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羟丙基淀粉的合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羟丙基淀粉的合成 作者:邹丽霞, 徐琼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抚州,344000 刊名: 食品工业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年,卷(期):2004,25(10)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7条) 1.刘淑华;温其标;高大维羟丙基淀粉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1997(04) 2.袄兹堡;沈言行变性淀粉 1990 3.陆友松变性淀粉生产与应用手册 1999 4.傅献彩物理化学 2000 5.Leegwater D C;Luten,JB A study on the invitro digestibility of hydroxypropyl starches by pancreatin 1971 6.Leach h w In R L;WhistlerEF paschal,Starch:Chemistry and Techanology 1965 7.Johnson D P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oxypropyl groups in starch ethers[外文期刊] 196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高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工艺方法[期刊论文]-中外食品加工技术2003(4) 2.薛红艳.王则臻.邢风兰.XUE Hong-yan.WANG Ze-zhen.XING Feng-lan羟丙基淀粉合成工艺改进研究[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工业2005,35(6) 3.胡爱军.秦志平.郑捷.杨飞.东丽.HUAijun.QIN Zhiping.ZHENG Jie.YANG Fei.DONG Li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玉米羟丙基淀粉的研究[期刊论文]-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27(1) 4.刘祥.李谦定.于洪江.Liu Xiang.Li Qianding.Yu Hongjiang羟丙基淀粉的合成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钻井液与完井液2000,17(6) 5.高取代度马铃薯羟丙基淀粉的制备[期刊论文]-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6,26(3) 6.邓刚.华成武.遆永周.孟闯.董明静羟丙基淀粉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7) 7.李光磊.惠明羟丙基淀粉的生产与应用[期刊论文]-山西食品工业2001(1) 8.具本植.张淑芬.杨锦宗.王文霞氨基甲酰乙基淀粉的半干法制备[期刊论文]-现代化工2003,23(8) 9.刘锋.孙光洁.申守清.樊胜华.LIU Feng.SUN Guang-jie.SHEN Shou-qing.FAN Sheng-hua间接电合成法制取双醛淀粉[期刊论文]-精细化工2000,17(2) 10.李冬雪.蓝丽红.蓝平.李媚.廖安平.LI https://www.doczj.com/doc/082697574.html,N https://www.doczj.com/doc/082697574.html,N Ping.LI Mei.LIAO An-ping木薯淀粉制备羟丙基淀粉研究[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2) 引证文献(6条) 1.李芳良.麻昌爱.赵凤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改进湿法制备羟丙基木薯淀粉[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6(2) 2.鲁郑全.任志东.王金威.朱靖预溶胀二步法合成羟丙基淀粉的研究[期刊论文]-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 3.张文郁.胡范成改性淀粉作为降滤失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 4.石海信.童张法.谢新玲.张友全醚化交联淀粉变温合成及其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分析[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有机酯化淀粉浆料中研究现状

有机酯化变性淀粉浆料研究现状 Kevin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对淀粉进行酯化改性可以改善淀粉的性能,从而提高其应用范围。综述了不同种类有机酯化淀粉的制备,包括酯化剂的种类、酯化方法,评价不同种类、取代度的酯化淀粉的性能以及应用性能,并预测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酯化淀粉;制备方法;性能变化 Research on organic ester modified starch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e of Eco-textil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Abstract: the starch esterification modified starch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thereby increasing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Organic Preparation of esterified starch, including esterification agent type, esterification metho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esterified starch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properties, and forecast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Key words: esterified starch; preparation method; performance change 变性淀粉具有独特的优良特性,广泛用于纺织、食品、造纸、同用品、化妆品、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如何进一步控制变性淀粉变性程度、扩大变性种类、降低原料投入量、降低反应副产物产率,对于改善变性淀粉的性能、提高经济效应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全世界变性淀粉的产量约为700万吨,其中美国约260万吨,欧盟约100万吨。近年来,变性淀粉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产品品种已扩展到几十个系列上百个品种。 酯化淀粉是变性淀粉衍生物中重要的一类,早在1900年就开始了对酯化淀粉的研究,当时所研究的是硝酸酯淀粉,主要目的是为了代替醋酸纤维素。根据酯化反应酯化剂的种类不同,酯化淀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淀粉有机酸酯,如:醋酸酯淀粉、丙酸酯淀粉、丁二酸酯淀粉等;二是淀粉无机酸酯,如:磷酸酯淀粉、硝酸酯淀粉等。酯化。 淀粉可用形式表达,即醋酸酯淀粉 中.的R为一CH3,马来酸酯为 —CH=CH—COO-Na+,也就是在淀粉分子上引 入了基团,由此可知R基团的性质 将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质。目前对淀粉有机酯的研究较多,它的适用面和应用价值较广,是今后一大发展方向。 淀粉有机酯是利用淀粉的羟基,与有机酸(酐)通过酯化反应所生成的一类淀粉衍生物,包括醋酸酯淀粉、丙酸酯淀粉等。淀粉有机酯作为可降解、环保型材 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一般有机酸酯的疏水性可以提高淀粉对疏水性合成纤维的上浆性能,故有机酯类变性淀粉在纺织经纱上浆方面的使用尤为引人注意。它们在继承原淀粉优良生物降解性能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原淀粉的缺陷,弥补了原淀粉在经纱上浆过程中的不足。在淀粉大分子上引入酯基后,酯基基

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李月丰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本文综述了改性淀粉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改性淀粉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展望了改性淀粉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改性淀粉;应用;研究进展 0、前言 淀粉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是自然界来源最丰富的一种可再生物质,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组成,其水解的终产物为葡萄糖。 改性淀粉以天然淀粉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酶处理法, 改良其原有性能的淀粉,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皮革、铸造、造纸、纺织、水处理等行业。 1、改性淀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1.1、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改性淀粉由于耐热、耐酸,具有良好的黏着性、稳定性、凝胶性和淀粉糊的透明度,较好的弥补和改善普通淀粉的不足,在食品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交联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增稠剂中, 尤其是需要粘度稳定性很好的浓溶液中。低交联度的淀粉可以在水果馅饼中用作填充料,加入罐头中可使其耐灭菌处理。酸法变性淀粉则大大提高了淀粉的凝胶性,用于果冻、夹心饼、软糖的生产。淀粉衍生物醋酸淀粉酯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耐酸粘合剂。Hung, P. V. 和Morita, N.(2004)研究还表明[1-2]:交联键能加强淀粉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 使之较稳定存在, 从而糊液有较好的流动性。李文钊等[3]将一种T0098 预糊化淀粉应用在面包中,可延缓老化, 使烘焙制品保持柔软蓬松, 延长保存期。王玉田等人[4]将玉米改性淀粉应用于灌肠制品中,发现灌肠制品在弹性、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及贮藏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并具有较高的成品率和经济效益。 1.2、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改性淀粉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水处理剂,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