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激发新一轮振兴发展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激发新一轮振兴发展新活力

加快转型升级

激发新一轮振兴发展新活力

全国两会对今年目标任务、政策取向和重点工作的安排催人奋进,对于推动吉林市全面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关键是深刻领会实质、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吉林市将结合贯彻我省“三抓”行动,着力在结合上做文章、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发展上求实效。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要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围绕去产能,我们将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现产业换档升级和区域“腾笼换鸟”。围绕去库存,结合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民”变“市民”,持续加强棚户区改造,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既解决百姓居住困难,同时也可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围绕去杠杆,加强金融创新,帮助企业实施股权融资,大力发展各类基金,确保企业通过规范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围绕降成本,落实中央减税降费等政策,全面清理规范各类中介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减轻负担、轻装前进。围绕补短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此外,我们将以“争当现代农业建

设排头兵”为目标,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运用“加减乘除”,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做好加法,就是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优化生产结构,加快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做好减法,就是厚植可持续发展基础,认真落实国家粮豆轮作、米豆轮作政策,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推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做好乘法,就是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培育“吉林新农人”,鼓励引导涉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发展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做好除法,就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统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供销社、粮食收储制度、国有林场等各项改革。大力开展农村“六清”整治行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破解老工业基地发展障碍最为根本的是需要创新。吉林市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职教园区、中德工业园、医药健康园、创新科技园等加快建设、融合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城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好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作用,促进院校、企业、资本实现有效对接。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全市“6411”现代产业体系,深度挖掘资

源潜力,大力培育旅游、健康、航空、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化工“补链”补到位、汽车“上量”成规模、冶金“转型”真升级和农产品加工“提质”新形象,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度。四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双创”服务平台功能,引导民营企业深耕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实施“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发挥住吉高校人才、科研等优势,加快校城、校企融合发展步伐。五是强化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实施“十大产业项目”和“十大城镇化工程”。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是推动我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放”的力度,承接落实好国家和省下放事权,动态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凡是基层能够办理的事项一律下放;做好“管”的文章,健全清单管理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提升“服”的质量,构筑以政务云、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府信息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等5大网络平台为支撑的“互联网+政务”新型服务体系。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进程;推进市场体系改革,重点推进水、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推进财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