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安全环保知识题库

最新安全环保知识题库

最新安全环保知识题库
最新安全环保知识题库

安全环保知识题库

三、地震相关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 B )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

B、1997年12月29日

C、1998年12月29日

D、1998年10月29日

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5、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 A )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A、1930

B、1949

C、1950

D、1960

6、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7、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8、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9、( C )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

10、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1、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多次,一般情况下,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B)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2、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应选择正确的方式避震。请问:在以下三种方式中,哪一种是不安全的?(A)

A、迅速乘电梯撤离

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

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

13、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请问:在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的三个选项中哪一项是不安全的?(A)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14、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C)

A、持续大声呼救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

15、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C)

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

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

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

16、破坏性地震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请问:当您发现被救人员无自主呼吸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A)

A、就地实施人工呼吸

B、等待他人帮助 C:等待专业医务人员

17、当伤员从被长时间埋压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有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请问:在以下三个注意事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C)

A、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B、情绪不可过分激动

C、大量补充饮食

18、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C)

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

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

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

19、地震发生时应注意什么?

答:夜间发生地震,不要因为寻找衣服和穿衣,而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地向安全地点转移。不可以转移到安全地段因未穿外衣,又返回取衣服。

20、地震灾害的社会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答:地震灾害的社会预防是震灾预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 5 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社会性地震减灾体系;

2、制定减轻地震灾害计划及各部门地震防灾预案 ;

3、制定地震防灾行政法规 ;

4、进行地震保险 ;

5、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防灾训练、演习。

21、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包括哪些内容?

答:1、地震监测预防。这是综合防御的基础。其中分为地震的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

2、震灾预防。这是综合防御的关键,主要包括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工程抗震、社会防灾等环节。

3、地震救灾与重建。这是综合防御的重要措施。救灾的重点是灾民安置、伤病员救治和防疫、修复生命线工程,恢复生产和社会正常生活等。重建包括对震区重新进行地震危险性评定、提出抗震设防依据和重建计划、灾施重建方案等等。

22、地震应急的措施:

答:1、震前实施应急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2、震时进行地震速报、震后趋势判断和震害快速评估,实施救灾预案等;

3、平息地震谣传,保证社会安定。

23、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答:1、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2、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4、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24、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那些?

答: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25、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答:地震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地震传闻;

2、传说地震是外国人预报的地震传闻;

3、传说的地震震级很大或震级、发震时间、地点都很精确的地震传闻;

4、打着某专家的旗号或说成是某地震机构的预报,不通过正常途径而由小道传播的地震传闻等。26、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那些方法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答:1、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2、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3、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

信息。

4、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27、地震发生后,易发生病毒扩散,说一说传染病通过哪些环节把病原体带给健康人的?并说说怎样预防传染病?

答:1、及时接种,提高免疫能力;

2、隔离病人,防止交叉感染;

3、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老鼠、蟑螂等。

28、地震造成人体哪方面损害最大?

答: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

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

29、避震的要点有哪些?

答: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2、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30、避震时身体应采取什么样的姿势?

答: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

体。

31、地震时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应该如何躲避?

答:1、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2、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3、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3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应该怎么办?

答: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2、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3、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6、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33、地震来临之前有征兆吗?

答:地震灾害,目前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能够提醒人们提高警惕。这些征兆主要有:

1、动物出现异常:例如大量的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

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

不振,卧地不起等。

2、地下水发生异常,例如震区的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

或下降,井水由苦变甜、由甜变苦等。

3、出现地光和地声:临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出彩色的或强烈的

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列车通过,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4、有的人也有异常感觉:地震发生前,某些人也会有异常感觉,特别是老人、

儿童、患病者可能更为明显

一、政策动态

1、2008 年5月19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安全月”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王君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今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治理隐患、防范事故”。

2、据了解,今年是第__个“安全月”和第__次“万里行”,“__”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六部委和组织共同主办,“__”除上述部门外,还与山西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政府共同主办。

答:七、九、安全月、万里行。

3、今年是安全生产的__,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答:隐患治理年

4、5月21日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君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5月21日分别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抗震救灾和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王君指出,当前必须坚持两手抓,请问,这里指的两手抓是什么?

答: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安全监管监察;一手抓地震受灾地区的安全监管,一手抓全国范围的安全监管。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君在2008年3月20日安全监管总局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哪些要求?

答:1、是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2、是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

3、是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4、是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服务人民的良好形象。

5、是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

知识竞赛软件演示版 https://www.doczj.com/doc/088276852.html,/downfile/jsysxt.rar 『竞赛演示系统』和『电脑抢答器』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指定为行业知识竞赛专用软硬件!知识竞赛网(https://www.doczj.com/doc/088276852.html,)欢迎各位查阅知识竞赛资料

二、安全常识

1、我国的消防方针是:(B)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B)

A、中毒B、缺氧C、爆炸

3、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4、工地夜间照明线路,灯头的架设高度不得低于(A)

A、2.5米B、3.5米C、5米

5、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A、穿工作服B、佩戴呼吸器具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A)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可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B、文化考试C、体能测试

7、气瓶的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陷的,应如何处理?(B)

A、维修处理B、报废处理C、改造使用

8、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耗损费用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取任何费用

9、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B)

A、零线B、火线C、地线

10、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B)

A、站在铁板上操作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C、穿防静电鞋操作

11、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从(C)伏开始的。

A、24伏B、36伏C、65伏

12、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负伤致残所需的假肢、轮椅配置及更新费用由(A)支付。

A、社会保险机构B、企业C、员工自己D、社会

13、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C)分贝?

A、75B、80C、85D、90

14、被困在电梯中应(C)

A、将门扒开脱险B、从电梯顶部脱险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15、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C)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

A、5B、8C、10D、15

16、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安全帽的颜色也不同,如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工作宜戴(A)安全帽。

A、红色B、黄色C、白色D、绿色

17、人如长时间暴露在(B)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00分贝B、120分贝C、140分贝

18、我国《消防法》在何时实际,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B)

A、1998年1月19日B、1998年11月9日

C、1999年1月19日

D、1999年11月9日

19、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B)

A、被人践踏B、窒息C、烧伤

20、以下灭火剂中,( D )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要逐步淘汰。

A、干粉B、泡沫C、二氧化碳D、1211

21、叉车在搬运货物时限速是多少?(B)

A、3km/h B、5km/hC、10km/h

22、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C)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23、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C)

A、躲到广告牌下B、躲到大树下C、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24、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B)。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25、(A)不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

A、多穿衣服B、多汗C、有损伤

26、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27、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B、福利设施C、安全设施

28、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B)。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29、下面哪种气体属于易燃气体?(B)

A、二氧化碳B、乙炔C、氧气

30、下列哪种容器适合盛装易烯液体?(C)

A、玻璃容器B、瓷器C、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

31、身上着火时,应(B)。

A、用灭火器喷灭B、就地打滚,或用厚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使劲拍打D、往身上浇水

32、遇有信号灯黄灯亮时(C)。

A、车辆、行人迅速通行

B、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行

C、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D、完全不可以通行,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应马上回来

33、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A)导致人身伤亡。

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电休克

34、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D)学时。

A、8B、20C、24D、40

35、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不得穿戴(A)。

A、尼龙工作服B、棉布工作服C、防静电服D、耐高温鞋

36、下列啊些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C)

A、高处作业穿硬底鞋B、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

C、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D、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区域内逗留37、危险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通道和入口应保持畅通,出入口不应少于(A)个。

A、2B、3C、4D、5

38、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