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名称: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

配伍

答辩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吴永立

专业班级: 10 级药学专业

指导教师:

所属站点:宿迁市卫生学校

站长:展蕾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摘要:痰热清是我国采用指纹图谱检测批准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1 ] ,成分有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 具有清热、化痰、解毒作用,临床上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上呼吸道感染等。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为了全面了解痰热清的ADR ,必须深入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问题。

Abstract:Tanreqing is our country uses the fingerprint detecting approved the fir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1], components of baicalin, bear bile powder, goat horn, honeysuckle flower, forsythia, has the functions of clearing heat, eliminating phlegm, detoxification, clinically used for acute bronchitis,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bronchitis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ith its extensive use in clinic,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bad reaction (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ADR, must be in-depth analysis of Tanreqing injection and clinically used drugs compatibility.

关键词:痰热清;配伍

Key words: Tanreqing; compatibility

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为主的复方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解痉等作用,现在临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由于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与溶液或药物配伍后常常发生外观、pH 值、不溶性微粒以及含量等方面的变化,产生配伍禁忌,影响临床使用[1]。笔者查阅了自1998—2008 年的有关痰热清的文献资料,将痰热清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综述如下,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1 痰热清与常用抗生素的配伍

1.1 痰热清与氨基糖苷类药物

1.1.1 痰热清与硫酸妥布霉素的配伍禁忌:两者配伍时出现乳白色浑浊,放置12 h 以上不消失[2]。

1.1.2 痰热清与庆大霉素的配伍禁忌:两者混合后,溶液颜色变浅、混浊,稍久有大颗粒悬浮,随即沉淀[3]。

1.1.3 痰热清与硫酸阿米卡星的配伍禁忌:将硫酸阿米卡星200 mg 用5%葡萄糖溶液10 ml 稀释, 痰热清20 ml 用5%葡萄糖溶液10 ml 稀释后,将以上2 种溶液混合,则混合液即刻反应为淡黄色颗粒状混浊沉淀。上述实验说明淡黄色颗粒状混浊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阿米卡星与痰热清之间出现了化学反应,存在配伍禁忌[4]。

1.1.4 痰热清与奈替米星的配伍禁忌:首先用5 ml 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取痰热清注射液1、2、3 ml 置于3 个试管中,然后再抽取奈替米星注射液3、2、1 ml 分别置于盛有1、2、3 ml 痰热清的试管中, 2 种药物混合后, 3 个试管中均立即出现淡黄色混浊, 随之出现絮状或片状沉淀物, 静置30 min 沉淀不消失,并逐渐变为深褐色[5]。

1.1.5 痰热清与依替米星的配伍禁忌:马静和向丽云[6]报道两者联合使用时出现絮状混浊。

1.2 痰热清与青霉素类

1.2.1 痰热清与青霉素的配伍:在室温(18~22 ℃)条件下,取痰热清注射液1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 中,测pH 值为7.4 ,取5 ml。用0.9%生理盐水将青霉素稀释至常用浓度(1 万U/ml),测pH 值为6.2 。缓慢滴入痰热清液中,观察颜色及混浊度。放置1、2、4 h 后再观察,未见明显改变[3]。与马静和向丽云[6]报道两者联合使用时药液澄清无不良反应相同。

1.2.2 痰热清与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的配伍:痰热清与美洛西林2.0 g,阿洛西林2.0 g,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25℃放置6 h,pH 值无明显变化, 配伍液pH 值范围为6.32~8.01。不溶性微粒测定实验中,不溶性微粒与单用痰热清0 h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生素含量均在95.07%以上。痰热清与抗生素配伍并不影响抗生素的稳定性,所以二者在理化性质上可以配伍[7]。

1.3 痰热清与头孢菌素类

1.3.1 痰热清与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的配伍:配伍液的制备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10 ml 痰热清注射液分别与头孢他啶

2.0 g,头孢曲松2.0 g,头孢呋辛2.5 g在0.9%氯化钠250 ml 溶液中进行配伍。25 ℃条件下放置6h,在各时间点进行外观检查、pH 值测定、抗生素含量测定,结果二者在理化性质上可以配伍[7]。陈玉松等[3]报道痰热清可与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可配伍。马静和向丽云[6]报道与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旒脒联合使用时药液澄清,无不良反应。

1.3.2 痰热清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禁忌: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配伍呈白色混浊,静止后出现白色颗粒状漂浮物;与头孢噻肟钠配伍呈白色混浊,静止后出现白色沉淀[8]。

1.3.3 痰热清与头孢吡肟的配伍禁忌:用注射器抽取少量痰热清与用生理盐水溶解的头孢吡肟混合,针管内药液立即出现浑浊,静置24 h 浑浊无改变,因此判断痰热清与头孢吡肟有配伍禁忌[9]。

1.3.4 痰热清与头孢匹胺的配伍禁忌:用20 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00 ml 加注射用头孢匹胺1 g 溶液10 ml 后加生理盐水250 ml 加痰热清注射液20 ml 溶液10 ml,注射器内即刻出现白色混浊物[10]。

1.4 痰热清与喹诺酮类

1.4.1 痰热清与左氧氟沙星的配伍禁忌:两者混合后出现褐色豆渣样沉淀[11]。马静和向丽云[6]报道两者联合使用时出现絮状混浊。池雪梅[12]报道当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在输液管内与痰热清药物接触时,茂菲滴管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即变小块状结晶体,沉积于茂菲滴管内及输液管内。与韦敏和肖萍[7]报道的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配伍液不溶性微粒增加较

明显,所以痰热清注射液在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时应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避免长时间放置不溶性微粒增多。

1.4.2 痰热清与葡萄糖依诺沙星的配伍禁忌:将葡萄糖依诺沙星1 支(0. 2 g)加入到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抽取2ml 溶液后再抽取痰热清2 mg,针管内立即出现咖啡色豆腐样沉淀物,放置24 h 后沉淀物不溶解,重复试验几次均得到同样结果。

1.4.3 痰热清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禁忌: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痰热清注射液2 ml 后加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 ml,注射器内即刻出现混浊物[14]。

1.4.4 痰热清与盐酸莫西沙星的配伍禁忌:2 种药物混合后迅速出现乳白色混浊[15]。

1.4.5 痰热清与加替沙星的配伍禁忌:将加替沙星粉末0.2 g溶于0.9%氯化钠100 ml,再抽取痰热清注射液2 ml,注射器内即出现陶土色混浊物,且有较多沉淀颗粒。多次试验结果一致。临床用药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加替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之间存在明显的配伍禁忌[16]。与邓响[17]及贺立明和李振丽[8]的报道相同。

1.4.6 痰热清与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将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 ml 和痰热清注射液5 ml分别溶于5%葡萄糖15 ml 中,将两药直接混合,发现30 s 内药液出现白色乳糜状浑浊及絮状物[18]。

1.4.7 痰热清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2种药液相混合后可有明显的白色浑浊物[19]。

1.4.8 痰热清与洛美沙星的配伍:二者在理化性质上可以配伍[7]。

1.5 痰热清与大环内酯类

1.5.1 痰热清与白霉素(酒石酸吉他霉素)的配伍禁忌:注射

用白霉素与痰热清按一定浓度和剂量混合成不同浓度的试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外观变化,出现混浊、沉淀[20]。

1.5.2 痰热清与阿奇霉素、红霉素的配伍:用0.9%生理盐水将阿奇霉素稀释至常用浓度,用5%葡萄糖溶液将红霉素稀释至常用浓度,两者分别与痰热清配伍后未见明显改变[3]。

1.6 痰热清与甲硝唑

取甲硝唑原液与痰热清配伍后未见明显改变[3]。

1.7 痰热清与万古霉素

两者配伍呈白色混浊,静止后出现白色颗粒沉淀[8]。

1.8 痰热清与其他类

1.8.1 痰热清与磷霉素的配伍:用0.9%生理盐水将磷霉素稀释至常用浓度(1%),测pH 值为8.1 。缓慢滴入痰热清液中,观察颜色及混浊度。放置1、2、4 h 后再观察,未见明显改变[3]。

1.8.2 痰热清与克林霉素的配伍: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10ml 痰热清注射液与克林霉素0.6 g 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结果二者在理化性质上可以配伍[7]。

2 痰热清与常用输液的配伍

王珍华与鲍红荣[1]实验方法:于洁净层流操作台(100 级)中,用一次性注射器按临床常用治疗浓度分别将20 ml 痰热清注射液加入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中,然后观察和测定不同时间的外观、pH 及

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从外观性状来看,痰热清注射液原为红棕色澄明液体,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色泽加深,变为深棕色,可能不宜配伍。②从pH 值测定结果来看,在配伍后的5 h 内,各组输液均无明显变化。③从不溶性微粒来看,痰热清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各种粒径的不溶性微粒都大量增加。从实验结果看,痰热清注射液稀释于0. 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液后,不溶性微粒均超过药典规定,只有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共同混合后不溶性微粒在规定范围内。这与杨晓敏[21]报道的痰热清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10 μm 微粒超标,0.9%氯化钠配伍后≥25 μm 微粒超标,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有所不同。

3 痰热清与其他常用药物的配伍

3.1 痰热清与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的配伍禁忌:①用5 ml无菌注射器先抽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 ml(7.5 mg),再抽取痰热清注射液1 ml,在室温条件下均匀混合,结果立即呈黄色液体,内有大量灰白色沉淀物生成。放置24 h 后沉淀物不溶解(沉淀物变成灰色)。②用5 ml 无菌注射器先抽取痰热清注射液1 ml,再抽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 ml(7.5 mg),在室温条件下均匀混合,结果立即呈淡黄色液体,内有少量灰白色沉淀物生成。放置24 h 沉淀物不溶解(沉淀物变成深灰色)。③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ml,用0.9%氯化钠(用pH 试纸检测约为6)按比例1∶5 稀释,取痰热清注射液1 ml,用5%葡萄糖(用pH 试纸检测约为6)按比例1∶5 稀释,同时取2 种溶液置于无菌玻璃瓶内,2 种澄明药物混合后立刻变成黄色混浊液,内有灰白色絮状物。放置1 h 后,上层为黄色澄明液体,下层为灰色沉淀物。产生盐酸氨溴索游离碱沉淀。以上实验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混合后均产生灰白色沉淀物,故二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22]。这与文献报道的当痰热清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时,与盐酸氨溴索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稀释液均不产生配伍反应,只要痰热清和盐酸氨溴索有合适的溶媒,两者是可以配伍的有所不同。

3.2 痰热清与硫普罗宁(凯西莱)的配伍禁忌:硫普罗宁干粉剂要求用专用溶剂5%碳酸氢钠(pH 值7.5~8.5)2 ml 作为溶媒,再用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液250~500 ml 扩溶,静脉输注,两种药物在不良反应登记表上和文献调查中也未见不能配伍的依据。因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输完一种药更换另一种药物时,输液管内有时出现黄褐色混浊和大片的絮状物,并且堵塞过滤器。重新更换输液器后液体澄清透明,患者无不适感[23]。

3.3 痰热清与西咪替丁的配伍禁忌:抽取痰热清10 ml 加入生理盐水中,再取西咪替丁0.2 g 从茂菲管内注入,茂菲管内立即出现混浊的咖啡色絮状物。经临床观察及实验证明,痰热清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24]。与方香淑等[25]的报道相同。

3.4 痰热清与果糖二磷酸钠的配伍禁忌:取果糖二磷酸钠1瓶,5%葡萄糖250 ml 加入痰热清30 ml,先静脉输入痰热清,然后再换上果糖二磷酸钠,结果茂菲滴管内液体由棕红色澄明液体变成棕色浑浊液体,调换两种药物的输入顺序结果相同。经临床应用和实验结果证明:果糖二磷酸钠与痰热清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26]。

3.5 痰热清与葡萄糖酸钙的配伍禁忌:5%葡萄糖500 ml 加入痰热清20 ml,用5 ml 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痰热清液2 ml 后抽取葡萄糖酸钙原液2 ml,30 s 内出现褐色絮状混浊。

3.6 痰热清与维生素B6的配伍禁忌:二者混合后颜色立即变浅,并有絮状或大颗粒状混浊,随即沉淀[3]。

3.7 痰热清与东莨菪碱及利巴韦林的配伍:痰热清与二者分别混合后并未出现明显的状态改变,东莨菪碱及利巴韦林2种液体的pH 值均<6.0,表明痰热清注射液也可以和某些酸性药物混合使用,但需要考虑药物成分[3]。

3.8 痰热清与炎琥宁的配伍:将炎琥宁注射液20 mg/ml 与痰热清原液各1 ml 相互混合后,不混浊,无凝集,外观无明显变化,因此,这两种药之间不存在配伍禁忌[20]。

4 讨论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合并用药配伍不当,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疗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合理的配伍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与输液及其他药物配伍时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没有完全掌握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可靠资料时,应尽量分别应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溶媒稀释应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1]。必要的情况下,在痰热清注射液和其他药物之间用不加任何药物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冲洗输液管道,防止因2 种药物在体外混合后发生沉淀或颜色变化,影响各自的疗效,同时也可避免因此而可能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珍华,鲍红荣.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中成药,2007,29(11):4-5.

2 徐伟,纪志芳,郝静.硫酸妥布霉素与多种药物的配伍禁忌.中国实用医药,2007,2(11):60.

3 陈玉松,董晓娟,汪琪.痰热清与常用药物配伍反应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8):635-636.

4 匡春艳.硫酸阿米卡星与痰热清可能存在配伍禁忌.山西医药杂志,2008,37(2):110.

5 巴合藏,姜红,刘超美,等.奈替米星与痰热清存在配伍禁忌.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2):87.

6 马静,向丽云.中药制剂痰热清的配伍.中国护理杂志,2008,6(2):122.

7 韦敏,肖萍.痰热清注射液与8 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9.

8 贺立明,李振丽.部分新药的配伍禁忌.医药产业资讯,2006,3(15):123-124.

9 杜静.痰热清与头孢吡肟存在配伍禁忌.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95.

10 杨淑霞.注射用头孢匹胺与痰热清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519.

11 王俊艳,王美.痰热清与左克存在配伍禁忌.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2):1346.

12 池雪梅.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与痰热清配伍禁忌.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52-3153.

13 谷凯恺.痰热清与葡萄糖依诺沙星存在配伍禁忌.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5.

14 金燕,崔应姬,田宇.痰热清与千乐安的配伍禁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8.

15 闫丽霞,张永静.痰热清与盐酸莫西沙星存在配伍禁忌.护理教育,2008,14(5):674.

16 谭小辉,江宾,廖佳,等.加替沙星与痰热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80.

17 邓响.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痰热清存在配伍禁忌.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67.

18 陈洪亮,胡冬梅.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痰热清存在配伍禁忌.护理学报,2008,15(5):74.

19 王媛媛.痰热清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护理学报,2008,15(6):34.

20 崔桂英,刘婷.注射用白霉素与痰热清、炎琥宁之间的配伍禁忌.社区医学杂志,2006,4(12):21.

21 杨晓敏. 痰热清注射液配伍输液的微粒观察. 中成药,2006,28(3):462-463.

22 武满生. 沐舒坦与痰热清存在配伍禁忌.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76.

23 祝学敏.凯西莱与痰热清存在配伍禁忌.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4505.

24 管海燕.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禁忌.护理研究,2007,21(12):3355.

25 方香淑,刘心路,付强. 痰热清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代护理,2006,12(13):48.

26 陈苗,张熊丽.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与痰热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护理学报,2007,14(7):10.

临床输液常见配伍禁忌

近年来,由于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特别是新药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药物配伍也日趋复杂,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因静脉注射药物选择溶解溶媒不当、溶解方法不妥、选择液体不当以及同瓶输液中添加药物种类过多、加入量过大、中西药随意混合、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等多种原因,会导致输液变混、变色、出现结晶等现象,甚至因此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给医院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输液配伍中的安全用药应引起重视。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临床用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 青霉素与地塞米松属不宜配伍 个别医生处方中开%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80 万U+地塞米松5 mg。2007版《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和《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2]都明确指出: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点存在配伍禁忌,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因此,地塞米松不宜加入到青霉素中,若确实需要,建议单独静点。 2 多种药物合用要注意配伍禁忌 临床配伍表中所列仅是注射液两两配伍情况,有些新药不可能列入。“混滴”是3 种以上注射剂配伍,因此容易出现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对首次使用、相互配伍信息不明的新药,应单独静脉输注;临床医师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稳定性及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国家最新药典关于药物配伍禁忌要求,选择临床用药。必须依据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药品理化性质、药品说明书要求,按组下达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方案,除已经临床实践证明为安全合理的输液配伍组外,原则上每步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种类不得超过2种。 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必须分步输注

常用药物使用剂量

常用药物使用剂量 1.苯巴比妥(鲁米那) 成人镇静,每次0.15-0.03g,每日2-3次; 催眠,每次0.03-0.1g,睡前服;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每日0.09-0.12g,分3次; 小儿镇静,每次1-2mg/kg,每日2-3次; 催眠,每次2-5mg/kg,睡前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每次1.5-2.5mg/kg,每日3次; 2.地西泮(安定) 成人,口服,每次2.5-10mg,每日2-3次; 注射,每次10-20mg,静注速度每分钟2mg; 小儿,口服,>5岁,每次1-2.5mg,每日3-4次; 注射,每次0.25-0.5mg/kg,极量,<5岁1次5mg,>5岁1次10mg; 3.盐酸哌替啶(度冷丁) 成人,口服每次0.05-0.1g,每日3次,极量1次0.15g,1天0.6g; 注射,每次0.025-0.1g,每日3-4次,极量同口服; 小儿,口服,每次1-1.5mg/kg,必要时每3-4小时1次; 注射,每次0.8-1.3mg/kg,必要时每3-4小时1次; 4.硫酸阿托品 成人,口服,每次0.3-0.6mg,每日3次,极量,每次1mg,1天3mg; 注射,每次0.3-0.5mg,极量,1次1mg; 小儿,口服,每次0.01mg/kg;注射,每次0.01mg/kg,极量0.03-0.05mg/kg; 5.山莨菪碱 成人,口服及静注,每次5-10mg,每日1-2次; 小儿,每次0.1-0.2mg/kg; 6.甘露醇 成人,利尿,每次1-2g/kg,使尿量维持在30-50ml/h; 脑水肿、青光眼:每次1.5-2g/kg,30-60min内滴注,每日可给3次; 小儿,利尿,每次1-2g/kg,2-6h内滴注; 脑水肿:剂量同上,30-60min内滴注,衰弱者每次0.5g/kg; 7.氨茶碱 成人,口服,0.1-0.2g,每6-8h1次,极量1次0.5g,1天1g;静注,每 次0.25-0.5g,每日1-2次; 静滴,负荷量4-6mg/kg,30min滴完,维持每小时0.6-0.8mg/kg; 小儿,口服,每次4-6mg/kg,每6-8h1次;静注,每次2-4mg/kg,每日1-2次; 静滴,负荷量6mg/kg维持每小时;<6个月0.5mg/kg; 8.利巴韦林,成人0.3-0.6g/天,分3次;小儿10-15mg/kg.d,分3次; 9.头孢呋辛,成人4.5-6g/天,分4-6次;小儿0.05-0.1g/kg.d,分4-6次; 10.头孢曲松钠,成人2-4g/天,分2次;小儿30-50mg/kg,1次/天; 11.头孢他啶,成人2-4g/天,分2-3次;小儿0.05-0.15g/kg,分2-3次; 12.琥乙红霉素,小儿25-50mg/kg.d; 13.庆大霉素,小儿口服10-15mg/kg.d,分3-4次;静滴4-8mg/kg,溶于5%GS100-200ml内。 14.硫酸阿米卡星,成人及小儿15mg/kg.d,分2-3次;

最新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大全

最新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大全(完整版) 正确的药物配伍可增强药物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成本。常见药物配伍有以下几类: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合用有增效作用。青霉素类与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除外)等量配伍有协同作用,但大剂量青霉素药物可降低氨基苷类药物的活性;其禁与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磺胺类、氨茶碱等药物合用,但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可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分别注射治疗脑膜炎。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与甲氧嘧啶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青霉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效价降低,应用生理盐水稀释。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与氨茶碱、磺胺类、红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合用分解失效;与新霉素、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联合疗效增强。头孢唑啉钠与葡萄糖注射液及生理盐水配伍析出晶体,应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 氨基苷类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等。氨基苷类与β-内酰胺类、甲氧嘧啶、多粘菌素类配伍有协同作用。链霉素与四环素(对布氏杆菌)、红霉素(对猪链球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氨基苷类同类药物之间及高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等合用毒性增强;与碱性药物联用虽抗菌效能增强,但毒性增强。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水解失效。

四环素类包括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同类之间或与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对治疗胃肠道和呼吸道有协同作用;与甲氧嘧啶等抗菌增效剂、硫酸钠(1﹕1)同时给药分别有明显增效和促进本品吸收作用;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联合分解失效;与钙、镁、铁等二价金属离子发生络合阻滞其吸收。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氯霉素类氟苯尼考与强力霉素、新霉素、硫酸粘杆菌素联用疗效增强;与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联用疗效降低;与卡那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链霉素联用毒性增强。 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螺旋霉素、北里霉素等。红霉素与磺胺类、泰乐菌素、及链霉素,北里霉素与链霉素、泰乐菌素与磺胺类,竹桃霉素与四环素类合用有协同作用。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酰胺类、四环素联用。 氟喹诺酮类有氟哌酸、培氟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与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联用有协同作用;与利福平、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抗胆碱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慎与氨茶碱合用。 磺胺类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多粘菌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忌与青霉素类合用。液体磺胺药不能与Vc、盐酸麻黄素、四环素、青霉素等合用;固体磺胺药与氯化钙、氯化铵合用会增加泌尿系统毒性,并忌与5%NaHCO3合用。

最新整理临床常用急救药品知识答卷(附答案)word版本

临床常用急救药品知识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不相符的是()。 A. 呋塞米(速尿) B.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C. 尼可刹米(可拉明) D. 氨甲苯酸(止血敏) 2.尼可刹米作用时间短,一次静脉注射只能维持() A.2—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3.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A. 地西泮 B. 苯巴比妥 C.异丙嗪 D.卡马西平 4.癫痫大发作常首选( ) A. 地西泮 B. 苯巴比妥 C.异丙嗪 D.卡马西平 5.盐酸肾上腺素在治疗时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常用剂量可以使()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升或下降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升 6.最常用于降压的钙通道阻滞药是() A.硝苯地平 B.坎地沙坦 D.卡托普利 E.依那普利 7.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时,每分钟不超过()ml A.3ml B.4ml C.5ml D.10ml 8.呋塞米与下例()合用发生低氯性碱中毒机会增加。 A.20%甘露醇 B.碳酸氢钠 C.10%葡萄糖酸钙 D.平衡液 9.500ml液体中最多可以加入()氯化钾? A.0.5g B.1g C.1.5g D.3g 10.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治疗:() A.呼吸性酸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11.阿托品用于有机磷中毒病人,对下述何种症状无效()。 A.恶心呕吐 B.腹痛腹泻 C.瞳孔缩小 D.骨骼肌震颤 12.临床常用于肺、支气管、消化道出血的止血药是()。 A.氨甲苯酸 B.氨甲环酸 C.垂体后叶素D维生素K1 13.用于感染性休克冲击治疗的糖皮质激素类药首选()。 A.泼尼松 B.甲强龙 C.地塞米松 D.氢化可的松 14抢救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常用()。 A. 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利多卡因 15.心脏骤停复苏抢救时的最佳药物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肾上腺素 D.间羟胺 16.纳洛酮主要用于()。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导读:药物配伍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变色、沉淀、结晶、疗效降低、生命体征改变等,现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分析其原理。 1、处方:生理盐水100ml + 奥美拉唑40mg + 维生素B6 0.3 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分析:奥美拉唑和维生素B6的配伍未见文献报道,说明书也未说明。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值,维生素B6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PH值为3~4,两者作用发生酸碱中和,变色可能是维生素B6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两者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2、处方:25%葡萄糖40ml +10%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5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分析:葡萄糖酸钙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葡萄糖酸钙药物说明书),危及生命。所以两者应分开静脉注射。 3、处方: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 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 分析:甘露醇为一组织脱水药,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两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肿。因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故两者应分别使用,而不应加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4、处方:25%葡萄糖40ml+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 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为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葡萄糖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可25%葡萄糖+西地兰、NS+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呋塞米说明书中写到:呋塞米用生理盐水稀释,而不用葡萄糖稀释。对磺胺药过敏禁用。 5、处方:葡萄糖250ml+维生素K1注射液40mg+维生素C3.0g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分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K1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 K1被完全破坏。 6、处方:西米替丁针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结果:呼吸抑制 分析:西米替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时对肌肉神经阻断作用加强,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时一定注意。一旦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应立即注射氯化钙以对抗。另外,这类药与麻醉剂合用,易引起呼吸肌麻痹,临床应用也应注意。关于西米替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关配伍禁忌,详阅药物说明书。 7、处方: 3:2:1注射液500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0.25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并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与防止血液渗透作用。3:2:1溶液里含碳酸氢钠34ml,溶液呈碱性,与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羟基,与碱性药物配伍易氧化变色,变色点PH为6.7,故两药合用易至酚磺乙胺变色降效。 8、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 三磷酸腺苷20mg + 辅酶A注射液100U+ 维生素B6100mg

小儿常用药物用法用量

小儿常用药物用法用量 1.阿托品:规格0.5mg/支,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 改善微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阿一斯综合症。青光眼忌用。 小儿用量:抗休克0.03---0.05mg/kg,静注.解痉: 0.01---0.03mg/kg,肌注 2.山莨菪碱(654-2):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口服治疗胃肠痉挛, 呕吐或尿频症,规格5mg/支。静滴每次0.5---2mg/kg.10—15min 一次,病情好转后延长给药时间。 3.肾上腺素(副肾素):规格1mg/1ml,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 低血压,哮喘持续状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心肺复苏 0.1---0.3ml/kg(0.1---0.3mg/kg)3—5min一次,无效时加倍气 管滴入时加1ml盐水。过敏性休克:皮下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0.9%NS液稀释到10ml) 4.异丙肾上腺素:用于扩张内脏血管,降低周围阻力,甲亢忌用, 心源性休克0.1---0.2ug/kg.min,以0.5---1mg加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根据心率,血压调节,(BP:90/60mmhg,心率120次/分以下)

5.去甲肾上腺素:规格针:2mg/ml,iv gtt 0.01---0.1ug/kg/min 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是出血性休克,根据血压调整,药液外渗可致坏死,对危重病人可用1—2mg加盐水或葡萄糖10—20ml 缓慢静推。 6.多巴胺:规格:20mg/2ml 用药前先补充血容量,嗜鉻细胞瘤忌 用,静脉滴注1---20ug/kg.min.剂量大小和治疗所起作用有关,常用5—6ug/kg.min.扩张肾.脑.肺血管,20mg加入5%葡萄糖 200—300ml中静滴,开始每分钟二十滴,以后根据血压情况调节。7.阿拉明(间羟胺):规格:10mg/1ml.用于休克,低血压,对肾血管 收缩作用较轻. 静注:每次0.1mg/kg ivgtt:0.06---0.2mg/ml 20—30滴/分 im:每次0.04---0.2mg/kg 肌注:10—20mg/次静滴:10—40mg加入盐水或糖水250ml。 8.尼可刹米(可拉明):规格:0.25g,用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大剂量可致血压高,惊厥,口服可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量:皮下,肌注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静注:10—15mg/kg/次,1/2---4小时可重复 9.洛贝林(盐酸山梗菜碱):规格:3mg/支,用法:呼吸兴奋药,大 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及惊厥。ih im iv 0.1mg/kg/次,必要时隔30min重复。静注:成人:一次3mg 儿

最全临床常用药

★心内科: △稳定型心绞痛: 拜阿司匹林0.1 qd;氯吡格雷75mg qd;辛伐他叮20mg qn;比索洛尔(博苏) 2.5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30mg qd。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治疗药物:拜阿司匹林0.1 qd;氯吡格雷75mg qd;阿托伐他叮(立普妥)20mg qn;低分子肝素钙0.6ml 脐旁皮下注射bid;培垛普利(雅施达)4mg qd;比索洛尔(博苏) 1.25mg qd。 缓解药物:硝酸甘油10mg iv-vp 6ml/L;(若胸痛不能控制改用合贝爽)。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 强心:地高辛0.125mg bid(慢慢加量);利尿:呋塞米20mg bid、螺内酯20mg qd;ACEI:培垛普利4mg qd;b-R阻滞剂:比索洛尔 1.25mg qd;改善循环: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 ivgtt qd、凯时10mg ivgtt qd、丹参酮II-A 80mg ivgtt qd。 以上是主要药物治疗,其他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不多说。(见外科用药小结) △预激综合症及阵发性室上速: 根治: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三天换药后可出院。 ★内分泌科: 营养神经:弥可保、恩在适3ml im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爱维治)30ml ivgtt。 改善循环:舒血宁20ml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钠多)。 改善脑供氧: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1片bid。 住院病人中大多是糖尿病,来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又大多合并大、微血管及周围神经并 发症,用药上也主要是胰岛素肌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关于胰岛素如何用,轮了两周还 是没太搞懂,这里就不说了。 ★消化内科: 根除HP治疗:1.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瑞倍)0.35g bid A.C; 2.克拉霉素0.5g bid; 3.呋喃唑酮(痢特灵)0.1g bid。 乙肝活动期(大三阳且HBV-DNA大于10^5)抗病毒治疗: 1.恩替卡韦0.5mg qd; 2.阿德福韦酯10mg qd; 3.拉米夫定(贺普丁)100mg qd。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白及胶浆250ml q8h ivgtt;6-氨基己酸(一种抗纤溶药) 6.0 ivgtt qd。调整肠道菌群:整肠生2片tid;复方嗜酸乳酸杆菌片2片tid;马来酸曲美布丁(舒丽启能)0.2 tid。 保肝药:多烯磷脂酰胆碱(天兴)15ml ivgtt qd;旅甘安(17-AA)500ml ivgtt qd;门冬氨酸鸟氨酸(雅搏司)-预防肝昏。 止泻药:苯乙哌啶2片tid A.C;思密达 6.0 tid A.C;黄连素0.3 tid。 外痔出血治疗:消炎膏外敷;爱脉朗2片bid;安络血5mg tid×3;vitB6 20mg tid×3;红霉素软膏外用。 肝硬化的治疗很多,都是对症治疗,没什么好说的,肝硬化目前没法治愈,预后不好。 ★呼吸内科: 止咳化痰:盐酸氨溴索(伊诺舒)120mg ivgtt bid;祛痰止咳冲剂;扑尔敏;复方甘草口服 液; 解痉平喘:氨茶碱0.25 iv-vp bid 6ml/h;盐酸丙卡特罗(美普清)25ug bid;喘可治4ml im bid;吉诺通;时而平;

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之欧阳歌谷创编

常见配伍禁忌(仅列举临床已经或 可能发生的配伍) 欧阳歌谷(2021.02.01) 1.米力农注射液/普南力康与速尿,布美他尼混和产生沉淀2.盐酸尼卡地平与速尿配伍禁忌 3.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亚宁定不能与碱性液体混和,因其酸性物质可能引起溶液浑浊或絮状物形成 4.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不宜配伍 5.胰岛素:注射用阿糖胞苷,盐酸多巴酚丁胺,盐酸多巴胺,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注射液,氨茶碱,奥曲肽注射液,速尿 6.维生素c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配伍,与维生素K1配伍,因后者有氧化性,可产生氧化还原反映,使两者疗效减弱或消失 7.丹参注射液,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禁忌 8.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盐酸多巴酚丁胺,氨茶碱,维生素K 9.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得与维生素K1混合使用 10.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b内酰胺类不能与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和,因为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 11.注射用亚叶酸钙不能与5-氟尿嘧啶混和,因可能产生沉淀12.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共同滴注,因可引起本品分解 13.注射用骨肽:不可与氨基酸类药物,碱性药物同时使用 14.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不可与其它任何注射液混和注射15.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不应与维生素C,维生素K 16.酚璜乙胺注射液:可与维生素K注射液混和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和 17.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能与PH大于6.3的其它溶液混和,因为PH的增加会产生氨溴索游离碱沉淀 18.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与其它药剂混和时,若PH超过8,本药可能析出 19.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本品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故不宜与硫喷妥钠混合注射 20.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硫酸镁,葡萄糖酸钙 21.丹参川穹嗪注射液:不宜与碱性注射液一起配伍 22.安可欣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 23.苯巴比妥钠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 24.依达拉奉与氯化钾注射液 25.肾上腺素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与胰岛素配伍时效降

各类常用药物的配伍及用法用量

各类常用药物的配伍 分类: 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现将常用的药物的配伍简介如下: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钠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与氨基糖甙类呈协同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开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治疗脑膜炎也有用氯霉素与大剂量青霉素合用的,其给药顺序为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青霉素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2、氨基糖甙类 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与β-内酰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氨基糖甙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氨基糖甙类药物间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合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药物合用。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阿托品类药物应用于仔猪腹泻。3、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氯霉素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

临床常见抢救程序及用药

临床常见抢救程序及用药

临床常见抢救程序及用药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 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 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2、

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2、选用血管扩张剂;3、选用强心、利尿剂;4、给激素药物;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1、吗啡10毫克,皮下注射; 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 服; 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 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三、输液反应和防治 输液反应: (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 院内常用注射剂间配伍禁忌 氨甲苯酸:硫酸镁、呋塞米、尿激酶、甲强龙。 氨茶碱:胞磷胆碱、硫酸镁针、西米替丁、辅酶A 、维生素C、维生素B6、尿激酶、缩宫素、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门冬氨酸钾镁。 奥美啦唑:硫酸镁针、尿激酶。 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维生素C、尿激酶、甲强龙针、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针:硫酸镁、盐酸精氨酸、辅酶A 、维生素B6、呋塞米、酚磺乙胺、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酚磺乙胺:辅酶A 、尿激酶、肌苷、地塞米松。 呋塞米: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苯甲酸、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肝素钠。 辅酶A:氨茶碱、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肌苷、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 肝素钠:维生素C、呋塞米、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 肌苷:辅酶A 、维生素C、维生素B6、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

甲强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维生素B6、呋塞米、氨苯甲酸、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甲氧氯普胺:西米替丁、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葡萄糖酸钙。 雷尼替丁:维生素K1。 硫酸镁:氨茶碱、奥美拉唑、维生素K1、氨苯甲酸、地塞米松、甲强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氯化钙:硫酸镁、氨茶碱针、地塞米松针、甲强龙。 尿激酶:胞磷胆碱、氨茶碱、奥美拉唑、呋塞米、维生素K1、氨苯甲酸、酚磺乙胺、 肝素钠。 A 、维生素B6、地塞胞磷胆碱、硫酸镁、氨茶碱、甲氧氯普胺、辅酶葡萄糖酸钙: 米松针、甲强龙。 B6:氨茶碱针、呋塞米、肌苷、地塞米松针、甲强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K1 维生素C:胞磷胆碱、氨茶碱、盐酸精氨酸、呋塞米、维生素、肌苷、肝素钠、胰岛素。 维生素、尿激酶。C K1:硫酸镁针、雷尼替丁、维生素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呋塞米。西米替丁: 、肌苷、。A 甲氧氯普胺、辅酶消旋山莨菪碱: 胰岛素:地西泮、氨茶碱、肝素钠、碳酸氢钠、地塞米松针、酚妥拉明、非那根。

临床常用药物大全

第一章.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药物 第一节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能中和胃酸 碳酸氢钠:0.5g/片 【适应病症】:治疗胃酸过多,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用法】:餐前服用。 【注意事项】:静脉滴注时应防止渗漏,应注意给药速度,5%碳酸氢钠为高张性溶液,滴注过快会抑制心脏,使血压骤降,不利于心脏复苏;对血钾过低者不宜立即应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除普鲁卡因胺外,不宜与其他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合用;口服易产生CO2,将要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 【不良反应】: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过多。用量过大可致碱中毒。 铝碳酸镁(胃达喜):500mg/片 【适应病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 【用法】:每次1~2片,3 次/日,餐后1~2小时或睡前咀嚼服用。 【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和软糊状便,肾功能不全者长期服用应定期监测血中的铝含量,可影响四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吸收。 【不良反应】:本药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仅少数患者有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糊状大便,个别有腹泻。 磷酸铝(洁维乐凝胶):20g/包 【适应病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胃酸过多等 【用法】:用前先摇匀,挤出凝胶直接服用,也可就水服用,成人每天2次,每次1包【注意事项】:每袋磷酸铝凝胶含蔗糖2.7g,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时,不超过1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高磷血症禁用。对卧床不起或老年患者,有时会有便秘现象,此时可采用灌肠法。 【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便秘、大剂量可致肠梗阻;长期服用可致骨软化、脑病、痴呆及小红细胞性贫血,本品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大黄苏打:0.3g/片 【适应病症】:有健胃、制酸作用,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用法】:每次1~3片,3 次/日 【注意事项】:①不宜与胃蛋白酶合剂、维生素等酸性药物合用。②密闭阴暗贮藏,否则逐渐变质,一部分碳酸氢钠变为碳酸钠。 【不良反应】:口服后可能因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使胃扩张,并刺激溃疡。 第二节H2受体阻断剂: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医疗药品常用药物用法用量

常用药物用法用量 1、青霉素g(penicilling)又名:青霉素、苄青霉素抗菌药物,肌注:5万~10 万单位/千克体重。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 2、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名:氨苄西林、氨比西林抗菌药物拌料:0.02%~ 0.05%;肌注:25~40毫克/千克体重。 3、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抗菌药物。饮水或拌料:0.02%~ 0.05% 4、头孢曲松钠(ceflriaronesodium)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 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 5、头孢氨苄(cefalexn)又名:先锋霉素iv,抗菌药物,口服:35~50毫克/千 克体重。 6、头孢唑啉钠(cefazolinsodium)又名:先锋霉素v,抗菌药物,肌注:50~ 100毫克/千克体重。 7、头孢噻呋(cefliofur)抗菌药物,肌注:0.1毫克/只,用于1日龄雏鸡。 8、红霉素(eryhromycin)抗菌药物,饮水:0.005%~0.02%;拌料:0.01~ 0.03%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合用。 9、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抗菌药物,饮水:0.005%~0.02%;拌料:0.01~ 0.03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10、泰乐菌素(tylosin)又名:泰农抗菌药物,饮水:0.005%~0.01%;拌料:0.01%~0.02%,肌注:30毫克/千克体重,不能与聚醚类抗生素合用。注射用药 反应大,注射部位坏死,精神沉郁及采食量下降1~2天。 11、替米考星(tilmicosin)抗菌药物,饮水:0.01%~0.02%,蛋鸡禁用。 12、螺旋霉素(spiramycin)抗菌药物,饮水:0.02%~0.05%;肌注:25~50 毫克/千克体重。 13、北里霉素(kitasamycin)又名:吉它霉素、柱晶霉素抗菌药物,饮水:0.02%~0.05%,拌料:0.05%~0.1%肌注:30~50毫克/千克体重,蛋鸡产蛋期禁用。 14、林可霉素(linycin)又名:洁霉素抗菌药物,饮水:0.02%~0.03%,肌注:20~50毫克/千克体重,最好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以减缓耐药性产生,与多粘菌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青霉素0、链霉素、复合维生素)等药物有配伍禁忌。 15、泰妙灵(tiamulin)又名:支原净,抗菌药物,饮水:0.0125%~0.025%, 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合用。 16、杆菌肽(bacitracin)抗菌药物,拌料:0.004%,口服:100~200单位/只, 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17、多粘菌素(colistin)又名:粘菌素、抗敌素,抗菌药物,口服:3~8毫克/千克体重,拌料:0.002%,与氨茶碱、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维生素、碳酸氢钠等有配伍禁忌。 18、链霉素(streptomycin),抗菌药物,肌注:5万单位/千克体重,雏禽和纯种外来禽慎用。维生素c等药物有配伍禁忌。注射剂量过大,可引起毒性反应, 表现水泻、消瘦等。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总结 常用止血药物分类 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三、凝血酶 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五、其他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垂体后叶素 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 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 用法:5~10U加入GS 40 ml iv,再用10~20U加入GS 500 ml ivgtt (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 mg。去甲肾上腺素 应用:局部止血 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用法:16 mg溶于200 ml冰冻NS,50 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 ml滴入胃管内,若30 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

生长抑素 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用法: 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 μg,3~5min内),继以250 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 h; 2.胰、胆、肠瘘250 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 3.急性胰腺炎:250 μg/h,连续72~120 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卡巴克洛/卡洛柳钠 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 用法:5~10 mg bid/tid im;严重出血10~20 mg q2~4h im 酚磺乙胺(止血敏) 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 HSP );3.其他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临床常用药物手册[1]

临床常用药物大全 1.抗酸、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药 ⑴中和胃酸抑制分泌药 ①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能中和胃酸 碳酸氢钠:0.5g/片治疗胃酸过多,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用法:餐前服用 注意事项:静脉滴注时应防止渗漏,应注意给药速度,5%碳酸氢钠为高张性溶液,滴注过快会抑制心脏,使血压骤降,不利于心脏复苏;对血钾过低者不宜立即应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除普鲁卡因胺外,不宜与其他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合用;口服易产生CO2,将要穿孔的溃疡患者忌用 铝碳酸镁(胃达喜):500mg/片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 用法:每次1~2片,3 次/日,餐后1~2小时或睡前咀嚼服用 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和软糊状便,肾功能不全者长期服用应定期监测血中的铝含量,可影响四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吸收。 磷酸铝(洁维乐凝胶):20g/包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胃酸过多等 用法:用前先摇匀,挤出凝胶直接服用,也可就水服用,成人每天2次,每次1包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便秘、大剂量可致肠梗阻;长期服用可致骨软化、脑病、痴呆及小红细胞性贫血,本品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大黄苏打:0.3g/片有健胃、制酸作用,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用法:每次1~3片,3 次/日 ②H2受体阻断剂: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雷尼替丁Ranitidine:针剂50mg/支胶囊 0.15g/粒 注意事项: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甚用,8 岁以下儿童禁用,能减少肝血流量,当与药物伍用时,如华法林、利多卡因、环孢素、地西泮、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可增加上述药物的血浓度,延长其作用时间和强度,有可能增加某些药物的毒性,值得注意 西咪替丁cimetidine(泰胃美):400mg/800mg 用法:口服,活动期:每晚一次,每次800MG,睡前服或每日两次,早晚个一次,每次400MG,连服4-6 周;预防溃疡复发:每 日一次,每次400MG,连服6个月

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常用药物用量配算法 多巴胺:(公斤体重*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1μg/kg·min,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5μg/kg·min. 多巴酚丁胺:配法同多巴胺,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1μg/kg·min。 硝普钠:5%GS 50ml+硝普钠50mg,即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 (0.3~0.6ml/h). 硝酸甘油:(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0.1μg/kg·min或NS 44ml+硝酸甘油30mg,即0.6mg/ml (600m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0.5~1ml/h). 去甲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0.1μg/kg·min。常用剂量:0.1~2μg/kg·min,起始剂量:0.1μg/kg·min(应经中心静脉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配法同去甲肾上腺素。起始剂量:0.1μg/kg·min。常用剂量:0.1~1μg/kg·min(尽可能经中心静脉用药)严重低血压及过敏性休克0.3~0.5mg ih或iv。 异丙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 泵入量为0.01μg/kg·min。起始剂量:0.01μg/kg·min。以目标心率为终点。 胺碘酮:450mg用5%葡萄糖稀释至45ml。即10mg/ml。150mg iv bolus (10min)。60mg/h*6h,30mg/h*18h,20mg/h维持三天,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g。 心律平:规格70mg/20ml,70mg用5%葡萄糖稀释到50ml iv bolus (10min)。密切观察心率及心律。室速或室上速转复后立即停止注射。必要时20min后可重复。总量不超过210mg。 肝素:肝素1支(12500u)加NS至12.5ml配置成1000u/ml。肝素化时:75u/kg iv bolus。继以18u/kg·h静脉泵入。调整剂量使aPTT_R 维持在1.5~2.5 吗啡:配置成1mg/ml(20mg/20ml,或50mg/50ml),5mg iv bolus,继以3mg/h泵入,<1mg/kg。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的配置及应用方法(供参考) 立其丁:NS 45ml+立其丁50mg配置成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300~500μg/min。起始剂量为100μg/min 静脉泵入。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 循环、血液系统: 1.心率快――(1).中心静脉压(通过锁骨下静脉信道)+尿量。如为2cm,可用20 00ml!(需要防止输注过快,听肺罗音),如中心静脉压过高――喘定1支入壶+速尿1/2-1支入壶,半小时后测中心静脉压。 2.升血压――(1).多巴胺,20mg/支(2ml),多巴胺6支+38ml NS 2(3)ml/小时 or 9支+32ml NS(9-18!)ml/小时/多巴酚丁胺配成50ml液体泵入。标准用法: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μ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静注5分钟内起效 可再加NS 49ml+去甲肾上腺1ml 2ml/h ! (2).多巴胺体重*3mg(1ug/min*kg) +NS(共50ml) 极量:1.2mg*公斤体重/小时,2-20ml/小时 多巴酚丁胺体重*3mg+NS(共50ml) 2-20ml/小时 去甲肾上腺素体重*0.03mg+NS(共50ml) 2-8ml/小时 3.快速降血压――(1).开搏通(卡托普利)12.5mg/片舌下含服 /心痛定(硝苯地平)10mg 舌下含服(2-3min 起效,20分钟达到最高值,服用间隔大于4小时) (2).压宁定25mg/5ml(1支)×10,0.6ml/h泵入.5分钟内见效。标准用法:可加入20ml注射液(相当于100mg乌拉地尔),再用上述液体稀释到50ml。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每毫升4mg乌拉地尔。输入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酌情调整。推荐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mg,维持速度为每小时9mg。 4.输白蛋白――(输血前用苯海拉明1支肌注)贝林10g/50ml(一瓶)(等同于2 00ml血浆,保留180ml水) ivgtt 输血浆200-400ml(输血、血浆后用生理盐水250ml 冲)半小时后20mg速尿(水肿较重时) 5.止血—(1).立芷雪1ku im(15-25分钟后起效)+ 1ku 入壶: (5-10分钟后起效)。如术前PT+APTT延长,术前一天晚肌注一支. (2)..垂体后叶素6单位先入壶,再泵入250ml糖/12单位 8小时*3(持续24小时)或者先入壶,再500/40单位静滴 . (3).先用两支思他宁(生长抑素)(3mg/支),再24小时泵6mg/h(思他宁加垂体后叶素止血最强) (4).外用:强生止血纱布(可吸收) or 干纱布+普舒莱士(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溶于生理盐水 6.血小板过高--阿司匹林肠溶1片(100mg)po qd / 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钠)0.3-0.4ml(1支) ih qd 7.骨科术后防止血栓形成—法安明(达肝素钠)5000 iu/0.2ml ih bid 8.化疗后白细胞低—(1).100UG/支瑞白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h .可连用3天。白细胞计数1万以上时,停止给药。 (2).升白胺(小檗胺)28mg(1片)×4 po tid 9.补充胶体渗透压—万汶(130/0.4,应急为50ml/kg/d,一般最大为33ml/kg/d) or佳乐施(羟已基淀粉)500ml×1-4袋ivgtt. 10.DIC――普舒莱士(注射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300iu/NS 100ml ivgt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