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二大”(1922.7,上海)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民主共和国

B.群众路线的方法

3.“三大”(1923.6):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5.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12)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1935“八一宣言“

(2)内容: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

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

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即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1)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专政的国家。《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二、建国后召开的会议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1)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八大”(1956.9)

(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2)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在北京召开,提出了忽视客观规律的总路线,推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庐山会议:1959年召开,错误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4.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是建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初步纠正了“反右倾”运动的错误。

(三)“文革”时期(1966-1976年)

1.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四)徘徊时期 1976-1978年

1.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初召开,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内容: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

决策。

③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2)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3.“十二大”(1982.9.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十三大”(1987.10.25):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十四大”(1992.10.1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十五大”(199

7.9.12):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7.“十六大”(2002.11.8):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 “十七大”(2007.10.15):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成功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

9.“十八大”(2012.11.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十九大”(2017.10.1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标志党的工作重心三次转移的会议

1.1927年的“八七”会议,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了农村。

2.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3.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的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专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党代会系列主持词(全程19篇)

党代会系列主持词 -----(全过程,19篇)(一)预备会议前代表团召集人第一次会议主持词 同志们: 现在召开各代表团召集人会议。 中国共产党××县第×次代表大会在全县上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了。这次大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将研究确定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县纪委领导班子。这次大会,县委于今年×月×日全委会形成决议,并以×发[2003]×号文件向市委提出了请示报告。市委组织部2003年×月×日以×市组复字[2003]×号作了批复。随后,我们按照党章和省、市委有关规定,严格认真地进行了宣传、发动、代表选举等有关事宜,目前筹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次大会一定会圆满成功。 根据大会程序,县委研究提出: 1、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建议名单(请×××同志宣读建议名单); 2、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请×××同志宣读建议名单); 3、各代表团正、副团长建议名单(请×××同志宣读建议名单); 4、代表大会议程(草案)(请×××同志宣读议程[草案])。 上述文件及名单已发给各代表团,请认真组织酝酿讨论,并

组织推选好正、副团长。推选后,连同讨论的情况,向县委进行汇报。 各代表团讨论时间为×点×分-×点×分,讨论后,×点×分代表团召集人准时回到这里开会汇报,其他同志留在这里等待。 休会。 (二)预备会议前召集人第二次会议主持词 同志们: 根据大会日程安排,现召开各代表团召集人第二次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议程有两项:1、听取各代表团对大会主席团、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大会议程(草案)的讨论情况;2、听取各代表团正、副团长推选情况的汇报,确定代表团团长、副团长。 1、下面请各代表团汇报对大会主席团、大会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大会议程(草案)的讨论情况。 没有意见,提交预备会议讨论通过。 (如有意见,根据意见进行修改调整。) 2、现在请各代表团召集人汇报正、副团长推选情况。 (汇报完后) 根据各代表团的推选结果,×××、×××、×××、×××、×××、×××等×名同志分别为各代表团团长,×××、×××、×××、×××、×××、×××等×名同志分别为各代表团副团长。 现在请全体与会人员迅速到县政府小礼堂参加预备会议。

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

我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 党的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目前史学界对一大闭幕日期有7月30日、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5日等5种不同说法)。当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出席一大的代表13人,选举产生了3人组成的中央局。 党的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全国有党员195名,出席二大的代表12人,选举产生了5名正式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的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全国有党员420名,出席三大的代表30多人,选举产生了9名委员、5名候补委员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5人组成中央局。 党的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全国有党员994名,出席四大的代表20人,选举产生了9名委员、5名候补委员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的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全国有党员57967名,出席五大的正式代表82人,选举产生了31名委员、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六大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84人,选举产生了23名委员、1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全国有党员121万名,出席七大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选举产生了44名委员、3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有党员1073万名,出席八大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选举产生了97名委员、7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召开的时间及主题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二大”(1922.7,上海)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民主共和国 B.群众路线的方法 3.“三大”(1923.6):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1.5.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1)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12)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1935“八一宣言“ (2)内容: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 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即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 两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政协会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2003年3月18日) 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2004年3月14日) 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2005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 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 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 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 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 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31日) 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 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 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 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 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 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 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7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 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 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 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 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 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 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 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会议由委员长召集并主持。委员长可以委托副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必须有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常委会举行会议,应当在会议举行七日以前,将开会日期、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委会组成人员;临时召集的会议,可以临时通知。 党的会议名称:

中共历次党代会(一大到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简要总结 (一大到十七大) 一大1921年7月召开,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 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选出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代表12人,50多名党员) 二大 1922年7在上海召开。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 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代表12人,195名党员) 三大1923年6在广州召开。 1、党的三大召开,讨论的同国民党的合作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 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 2、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代表30多人,420名党员) 四大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 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代表20人,994名党员) 五大 1927年4月在武汉召开。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 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代表80多人,57900多名党员)

最新党代表大会筹备方案

关于印发《******第十届党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筹备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党委、党工委、党组,各总支、直属支部: 经区委研究同意,现将《******第十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筹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我区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发挥党代表职责和作用的重要方式,请你们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好党代表,认真开展活动,为党代会胜利召开准备好提案、意见和建议。

******第十届党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筹备工作方案 为确保区十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成功召开,顺利推进我区党代表大会常设制试点工作,特制定筹备工作方案。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拟定年月末或年月初,会期1天。会议地点:六楼大会议室。 二、会议议程 (一)听取和审议区委、区纪委工作报告,并做相应决议; (二)听取和审议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 (三)听取党代表提案情况的说明; (四)补选区委委员。 三、会议日程 (一)上午8:00时预备会议,主持人:*** (表决方式:举手表决) 1、通过大会主席团建议名单; 2、通过大会秘书长建议名单; 3、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 4、通过大会议程。 (二)上午9:30—11:00第一次全体会议 1、致开幕词(王成); 2、***作区委工作报告; 3、***作区纪委工作报告; 4、***作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 5、***作党代表提案情况的说明; 6、***作增补说明。 上午11:00—2:30(包括中午用餐)

分组审议区委、区纪委工作报告,酝酿补选区委委员建议名单。 下午2:30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1、补选区委委员; 2、报告选举结果; 3、通过区委报告的决议; 4、通过纪委报告的决议; 5、主持人致闭幕词; 6、奏《国际歌》,宣布大会闭幕。 四、党代会之前需做的工作 1、安排部署全面进行各项筹备工作。 2、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后,向市委呈报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工作实施细则、工作制度。增补区委委员的请示。 3、安排有关选举单位依据规定进行增补代表工作。 4、确定召开党代会前10天为党代表活动日,委托基层党委、街道党工委和总支、支部组织党代表集中开展活动,并准备向大会提交的党代表提案。 5、召开一次全委会。 ①审议通过党代会常任制实施细则和相关制度; ②审议通过区委、区纪委工作报告(提交大会审议稿); ③党委负责人作拟补选区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的说明; ④酝酿通过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定,补选区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名单。 五、会议组织机构及分工 为加强对筹备工作的领导,成立区十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筹备工作的组织协调。下设办公室(内设4个工作小组),其组成人员及机构和具体分工如下: 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历届党代会召开时间及主要内容摘要

一大1921年上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三大1923年广州 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1925年上海

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五大1927年武汉 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1928年莫斯科 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 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简版)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 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 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 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020年整理党员代表大会会议流程.doc

开幕式主持词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 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日程安排,XXXXXX有限公司党员代表大会今天举行开幕式。 今天这次大会的代表共30名,因病、因事假请假名,实出席今天大会的代表名,占应到代表的 %。符合法定人数,可以开会。 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XXXXX,XXXXX,XXXXX。 出席今天大会开幕式的领导有:XXXX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XXXX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光临表示欢迎! 现在我宣布:XXXXXXX有限公司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全体起立 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坐下 这次代表大会的议程是: 1、听取和审议XXXXXX有限公司党总支工作报告; 2、选举产生XXXXXX有限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3、选举产生XXXXX有限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次大会是在全党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国上下积极创造优异成绩庆祝建党91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我们公司广大党员和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团结、鼓劲、奋进的大会,夺取新时期新胜利的

大会。 下面: 请XXXX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XXXX同志讲话。(大家欢迎)下面由我代表XXXXXX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会做工作报告。 本次大会的议程全部进行完毕。会后,请各代表团按照大会日程安排,对党总支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休会。

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 各位代表: 现在举行XXXX有限公司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今天大会应到代表30名,因病、因事请假名,实出席大会的代表名,占应到代表的 %,符合法定人数,可以开会。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XXXX,XXXXX,XXXXX,XXXXX 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有: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XXXX同志;公司董事长XXXX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今天下午大会的议程是: 1、通过关于XXXXXX公司党总支工作报告的决议; 2、审议通过《XXXXX公司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3、通过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名单; 4、选举XXXXXX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对XXXXXX公司党总支提交本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全体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大会主席团认真听取了各代表团讨论情况的报告,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报告分别作了修改,现提交全体会议通过。 现在进行第一项:通过XXXXX公司党总支工作报告的决议。 请XXXXX同志宣读决议 各位代表对这个决议还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稍停)没有意见。

历次党代会召开时间

历次党代会召开时间 (2012-09-30 15:06:54) 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 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 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章》第十一条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一次”,后来被长期沿用。 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 中共“四大”:1925年1月(广州) 中共“四大”违背了中共“二大”通过《党章》关于党代会每年定期召开的规定,这是党代会首次没有按时召开,从而埋下了后来党代会是否召开取决于中央政治局甚至政治领袖的祸根。 中共“五大”:1927年4月(武汉) 中共“五大”继续违背党章关于每年召开党代会的规定。 中共“六大”:1928年6-7月(莫斯科) 中共“七大”:1945年4-6月(延安)

中共“七大”严重违背党章规定党代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的规定,竟然间隔17年,史无前例。 中共“八大”: 1956年9月(北京) 中共“八大”严重违反中共“七大”通过党章关于党代会3年召开一次的规定,竟然间隔11年。 中共“九大”:1969年4月(北京) 中共“九大”严重违反了中共“八大”通过党章关于党代会5年召开一次的规定,前后间隔13年。 中共“十大”:1973年8月(北京) 中共“十大”提前1年召开,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属于首次。 中共“十一大”:1977年8月(北京) 中共“十一大”依旧提前1年召开,“文化大革命”后政治洗牌。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北京) 中共“十二大”按期举行,这是1928年以来第一次。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11月(北京)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

中共历届党代会召开的时间和主题

中共历届党代会召开的时间和主题(一大至十七大)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整理1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总结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会议(1921-1949年) (一)党的创建时期(1921-1923年)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C等级考点) (1)成立时间、地点和主要代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会议正式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列席会议的是包惠僧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2)会议主要内容 确定党名为“中国共产党”。 制定党纲: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二大”(1922.7,上海)(C等级考点)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意义: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3.“三大”(1923.6,广州):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B等级考点) 内容: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背景:大革命失败 (2)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江西瑞金) 3.遵义会议(1935.1.15-17,军事和组织问题) (C等级考点) (1)时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 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

党代会会议方案

中国共产党房县XX镇第一次代表大会 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和县委关于乡镇党代会的安排意见,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 这次党代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章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为依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杨党内民主,听取和审查镇党委的工作报告及镇纪委的工作报告,制定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步骤和途径,选举产生XX镇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出席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动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全面建设新农村、完善和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XX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组织领导 镇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由镇党代会筹备组召集并主持选举产生主席团。正式会议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大

会主席团执行主席由主席团成员轮流值班,大会日常事务由大会主席团秘书长负责处理,主席团的主要职责是主持会议,领导大会的各项工作,组织审议代表意见,主持会议选举工作,向大会提出倡导性意见和各项决议草案,发布决定等。 三、会议议程 在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召开预备会议,由提名的大会主席团成员和代表团团长参加。通报本次党代会的议程,日程安排、提名大会主席团成员及秘书长名单,提名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各代表团的划分,提名团长、副团长建议名单,提出开好大会的要求,并安排各代表团在大会预备会前讨论通过上述各项内容提交大会表决。 (一)召开预备大会(全体代表)主要任务: 1、通过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首先要将上届党委或各代表团提名的大会主席团成员建议名单提交大会审议,然后举手表决。 2、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首先要将上届党委或各代表团提名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的候选人建议名单提交大会审议,然后举手表决。 3、通过XX镇第一次党代会的议程。大会议程是: (1)听取和审查镇党委工作报告;

中共历次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三大1923年广州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1925年上海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五大1927年武汉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中共建党以来的历次重要会议以及意义

1.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贡献: (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2.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 (1)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 (2)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 时间:1923年6月 成就:(1)国共合作,党内合作, (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3)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讨论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 成就: (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 (3)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 时间:1927年4月 成就:纠正陈的机会主义;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8.六大 时间:1928年6月 成就: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意义:(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十八大全称十八大召开的时间党代会介绍

十八大的全称是什么中共十八大召开的时间党代会介绍 一、十八大的全称十八大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几大,是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XX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二、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时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具体时间从历届党代会召开时间推算应该在2012年10月到11月举行。) 三、党代会介绍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每届中央全会的主题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每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选举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并就当时面临的主要政治经济问题进行研究。通常党的总书记会在会上作政治报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例如现任中央委员会是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所以称为“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全会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中央委员会在五年里开七次会,并不是每年一次!分别

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七中全会”等。“XX届X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 其中,一中、二中和七中不是常规会议。一中全会主要是选举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包括选举中央政治局等;二中全会在第二年的人大开幕之前,决定国家领导人人选;七中全会则在下次党代会前夕召开,筹备党代会的各项事宜;其他每年一届的中央全会,是常规会议,通常都是研究当时的重要问题。注意,七中全会、党代会和一中全会这三个是连着开的!加上三、四、五、六中全会正好够一届五年,一年一次。 党代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一般都是每年十月份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 1、在科学发展观下构建中国(全民)幸福经济社会;(小康型全民幸福社会) 2、中华文明复兴,全面文明创新社会和稳定的生产关系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再发展(马列理论和市场经济的中国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式), 深化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努力将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1978年,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解放党员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民教育,目的:解放生产力

历届党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和会议内容

历届党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和会议内容 党的一大大会议 1921年上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大会议 1922年上海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党的三大大会议 1923年广州 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会议 1925年上海 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党的五大大会议 1927年武汉 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大会议 1928年莫斯科 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