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之分。

物质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到报废所经过的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可以延长物质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也日益增高。

经济寿命是指我们认识到依靠高额维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物质寿命是不经济的,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成本来决定设备是否应当淘汰。这种根据使用成本决定的设备寿命就称为经济寿命。过了经济寿命而勉强维持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技术经济更为先进的设备,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以前就淘汰,这称之为技术寿命。这种倾向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明显。

设备的经济寿命或最佳更新周期可以用下述各种方法求得。

一、最大总收益法

在一个系统中,比较系统的总输出和总输入,就可以评价系统的效率。对生产设备的评价也是一样,人们通常以设备效率,作为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主要标准。即

η=Y 2/Y1 (1-1)

式中 Y1—对设备的总输入;

Y2—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

对设备总输入就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即设备一生中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购入价格P0和使用当中每年可变费用V。则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即总输入Y1)的方程式为:

Y1=P0+Vt (1-2)

式中,t为设备的使用年限。

所谓设备一生的总输出Y2是设备在一定的利用率A下,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可用下列简单公式表示:

Y2=(AE*)t (1-3)

式中,E*为年最大输出量(即A=1时的输出量);t为使用年限。

设备在不同使用期的可变费用并不是常量,而是随使用年限(役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

即 V=(1+

ft)Vo (1-4)

式中 Vo—起始可变费用;

f-可变费用增长系数。

将上式代入式(1-2)得寿命周期费用方程

Y1= fVot2+Vot+

P0 (1-5)

这样,设备总收益Y的方程为

Y=Y2-Y1=AE*t-(fVot2+Vot+P0)

(1-6)

如果要求Ymax值,可对t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大收益寿命。

【例1-1】设某设备的实际数值和参数如下:P0 =20000元,Vo=4000元,f=0.025,A=0.8,E*=10000元/年,暂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试求该设备的平衡点(即收支相抵),何时可得最大总收益?

解:将上列的参数代入式(1-6),得 Y=-100t2+4000t-20000

令Y=0,求t值(即平衡点),得-t2十40t-200=0

即t1=5.85年,t2=34.14年

即第一平衡点是5.86年;第二平衡点是34.14年。

下面进一步分析利润函数,求最大总收益(利润)值。为此,总收益方程对t微分,并令其为零,得

Y'=-200t+4000=0 (Y'=

-200) t=4000/200=20年

即设备使用20年时收益最大,这时的最大总收益值为

Ymax=-100×202+4000×20-20000=20000元由图1-1可以看出,当设备使用到第6年时设备开始收益;使用到第20年时,设备的经济收益为最大(20000元);如果设备使用期超过20年,总收益反而降低,到第34年,总收益等于零。因此,当本设备使用期达20年左右时,更换设备较为恰当。

图1-1 设备总收益图

二、最小年均费用法

上述以最大总收益来评价设备经济寿命的方法,对一些叫“非盈利”的设备,如小汽车、某些电气设备、家用设备、行政设备和军用设备等,很难求得收益函数。另外,该方法在计算上也较复杂。

年平均费用由年平均运行维护费用和年平均折旧费两部分组成。可由下式表示

(1-7)

式中 Ci—i年的平均费用(平均使用成本)

ΣV—设备累积运行维护费;

ΣB—设备累积折旧费;

T—使用年分。

计算设备每年的平均使用成本值,观察各种费用的变化,平均使用成本取得最低值Cmin的年份即为最佳更换期,也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例1-2】以6000元购入一辆汽车,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和折旧后的每年账面净值列于表1-1。试计算其最佳更换期。

表1-1 汽车的年净值和年运行费用

使用年份 1 2 3 4 5 6 7

净值/元

运行费用/元3000

1000

1500

1200

750

1400

375

1800

200

2300

200

2800

200

3400 解:根据表8-2的数据按式(1-7)计算结果如表1-2。

表1-2 计算表使用年份 1 2 3 4 5 6 7

累积运行费(ΣV)/元

累积折旧费(ΣB)/元

总成本(ΣV+ΣB)/元

年平均使用成本(Ci)/

1000

3000

4000

4000

2200

4500

6700

3350

3600

5250

8850

2950

5400

5625

11025

2756

7700

5800

13500

27001

10500

5800

16300

2717

13900

5800

19700

2814 注: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值

如第4年的平均使用成本为

从表1-2可以看到第5年年末为最佳更换期,因为该年平均使用成本2700元为最低。

图1-2曲线反映了年平均运行费用和年平均折旧费的变化,平均使用成本最低者为最佳更换期。

图1-2 平均使用成本曲线

三、劣化数值法

在计算年均成本方法中,因设备每年运行维护费事前不知道,则无法预估设备的最佳更换期。

前面讲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随之加剧,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也因而更为增多,这就是设备的劣化。如果预测这种劣化程度每年是以λ的数值成线性地增加,则有可能在设备的使用早期测定出设备的最佳更换期。

假定设备经过使用之后的残余价值为零,并以K。代表设备的原始价值,T表示使用年限,则每年的设备费用为K0/T。随着T的增长,年平均的设备费用不断减少。但是,另一方面,第1年的劣化值为λ,第T年的设备劣化值为λT, T年中的平均劣化数值为

据此,设备每年的平均费用Ci可按下式计算

(1-8)

若使设备费用最小,则取得最佳更换期为

(1-9)

将此值代入式(1-8),即可得最小平均费用。

【例1-3】某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元,设每年维护运行费用的平均超额支出(即劣化增加值)为320元,试求设备的最佳更换期。

解:设备的最佳更换期为

如果逐年加以计算,也可得到同样的结果,如表1-3所示。从表中看出,在使用第7年总费用最小,所以,第7年是设备更换的最佳时期。用上表中的数据可画出最佳更换期图,如图1-3所示。

表1-3 设备最佳更换期的计算

使用至第T年设备费用 /元平均劣化值 /元年平均费用/元

l 2 3 4 5 6 7 8 9 8000

4000

2667

2000

1600

1333

1143

1000

889

320

480

640

800

960

1120

1280

1440

1600

8320

4480

3307

2800

2560

2453

2423

2440

2489

图1-3

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财务预测 一、经济分析 1、生产规模预测 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720万元(其中研发费用260万元),达产后实现年产4万平方米原竹马赛克的规模。项目建设期1年,从2009年10月开始投产,随着项目的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成熟,预计在2011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产品生产年份的达产系数分别为30%、80%、100%。产品生产方案具体详见下图。 2、销售价格预测 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均按不含税价格计取,经营期鲜奶的平均销售价格为4050元/吨计算。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二、项目成本、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1、成本预测分析(2011年) 1.1 原辅材料采购费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采购费按消耗定额和预测市场价格确定,到达产年生产能力为4万平方米,预计达产年原辅材料采购费用为550万元。 1.2 燃动消耗费

本项目主要燃料动力为水、电消耗。燃动费根据消耗定额及现行价格计算,预计达产年燃料动力采购费用为65万元。 1.3 人工及福利费 人员配置主要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年福利费用按工资总额的14%计取。预计员工合计50人,预计工资福利总额为97.5万元。 1.4 各项费用 各项费用参考同行业企业的费用水平进行测算。 制造费用:修理费用(含物料消耗)按折旧额的40%估算,折旧费中建筑物、构筑物折旧期限为20年,机器设备年折旧期限为10年,电子设备年折旧期限为5年,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残值率按5%计算,其它费用按预计发生额进行估算。预计达产年制造费用为93.04万元。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和职工培训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和1.5%分别估算,项目内研发费按年销售收入的1%估算,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用分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其他费用按预计发生额进行估算。预计达产年管理费用为92.63万元。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3%估算,预计达产年销售费用为36万元。 1.5 总成本费用构成分析 本项目批量生产期内成本费用主要为原辅材料采购费、燃料动力费、人工福利费及各项费用等。达产年总成本费用为934.17万元,其中固定成本319.17万元,可变成本615.00万元。(具体成本分析详见下表) 总成本费用分析表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摘要: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为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必须对受磨损的设备进行补偿。在设备磨损补偿方式中,设备更新是一种重要的完全补偿方式。结合输送带制造企业,阐述了原型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关键词: 设备磨损; 设备更新; 经济寿命; 经济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效率的提高、顾客对产品日益增长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必然要求企业加强设备管理,对现有设备进行经济的维护与维修和必要的更新与改造。对输送带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只重复“故障-维修”这一简单过程,直到有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才购置新设备;在日常维护时,企业时常为“维修的台次多、维修的速度快、维修的质量好”自诩,而没有分析设备修理的经济性和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时间,忽视了“维修的费用省”这一重要方面;在设备更新时,没有对多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与比较。凡此种种,导致了设备过度修理和更新与改装方案不具有经济性而引发相关费用的增加。 鉴于此,输送带企业必须掌握设备更新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指导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使之达到经济合理。 1 设备磨损 设备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形态的变化及技术性能的相对落后。设备磨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磨损,另一类是无形磨损( 亦称经济磨损) 。其中: (1) 有形磨损是设备在外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有形磨损。有形磨损的技术后果是降低或完全丧失了设备的使用价值。有形磨损的经济后果是设备的原始价值部分贬值或全部丧失。 ( 2) 无形磨损是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一是由于设备的制造企业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导致原有

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指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 1. 局部补偿 对有形磨损:修理 对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2. 完全补偿:更换 用原型设备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三、设备更新的特点分析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设备更新分析中,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2.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咨询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设备更新问题的要点是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旧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咨询师并不拥有任何资产,故若要保留旧资产,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资产当前市场价值的现金,才能取得旧资产的使用权。这是设备更新分析的重要概念。 3.设备更新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 在分析中只考虑今后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对以前发生的现金流量及沉入成本,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恢复的费用,与更新决策无关,故不需再参与经济计算。 4.只比较设备的费用 通常在比较更新方案时,假定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只对它们的费用进行比较。 5.设备更新分析以费用年值法为主 由于不同设备方案的服务寿命不同,因此通常都采用年值法进行比较。

工程经济案例分析

建设某化学纤维厂项目的经济评价 一.概述 某化学纤维厂是新建项目。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 项目生产国内外市场均较紧俏的某种化纤N产品。这种产品是纺织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项目投产后可以以产顶进。 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 厂址位于城市近郊,占用一般农田250亩,靠近铁路、公路、码头,交通运输方便。靠近主要原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证。水、电供应可靠。 该项目主要设施包括主生产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设施。 二.基础数据 (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为年产2.3万吨N产品。生产方案为棉型及毛型两种,以棉型为主。 (二)实施进度 项目拟三年建成,第四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第五年达到90%,第六年达到100%。生产期按照15年计算,计算期为18年。 (三)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及依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是依据1988年纺织工业部颁发的《纺织工业工程建设概预算编制方法及规定》进行编制的。引进设备价格的计算参照外商公司的报价。国内配套投资在建设期内根据国家规定考虑了涨价因素,即将分年投资额按年递增率6%计算到建设期末。固定资产投资估算额为42542万元,其中外币为3454万美元。外汇按国家外汇管理局1992年6月公布的外汇牌价1美元=5.48元人民币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按国家规定本项目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5%,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值为2127万元。 (3)建设期利息估算为4319万元,其中外汇469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见附表1。 2.流动资金估算 按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估算总额为7084万元。流动资金估算见附表2。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42542+2127+4319+7084=56074(万元) 3.资金来源 项目自有资金(资本金)为16000万元,其余为借款,外汇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款,年利率为9%;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9.72%,流动资金由中国银行贷款,年利率为8.64%。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20%,第二年55%,第三年25%的比例分配。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见附表3。 (四)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工厂定员为1140人,工资及福利费按每人每年2800元估算,全年工资及福利费为320万元(其中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取)。 三.财务评价 (一)年销售收入和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N产品年产量2.3万吨,产品销售价格是根据财务评价的定价原则,考虑该产品属于国内外市场较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第九章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目的可以是维持产能、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本成本、减少能耗、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装备水平、延长项目的寿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等。本章研究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熟悉设备有形磨损的形式及度量; (2)熟悉设备无形磨损的形式及度量; (3)掌握设备更新的经济方法; (4)掌握设备技术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5)了解设备损耗、补偿与折旧的方式; (6)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7)了解租赁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本章重点 (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大修理的经济分析 (3)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本章难点 (1)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设备的磨损及寿命 一、设备更新概述 设备更新就是用经济性更好、性能更完善、技术更先进和使用效率更高的设备去更换已陈旧过时的设备,这些被更换的设备可能是在技术上已经不能继续使用的,也可能是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设备的磨损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

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产生第I类有形磨损的原因有磨擦磨损、机械磨损和热损伤。 第I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设备的功能就会下降,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废品率升高、使用费剧增,甚至难以继续正常工作,丧失使用价值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这种磨损与生产过程的使用无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同使用程度成反比。因此设备闲置或封存不用同样也会产生有形磨损,如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件老化等。可见设备闲置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使用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设备磨损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价值的贬值。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所以它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同种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了,这样就使原来购买的设备相应地贬值了。 这种无形磨损的后果只是现有设备原始价值部分贬值,设备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功能即使用价值并未发生变化,故不会影响现有设备的使用。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而使原有机器设备在技术上显得陈旧落后造成的。它的后果不仅是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而且会使原有设备局部或全部丧失其使用功能。 第Ⅱ类无形磨损导致原有设备使用功能降低的程度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式有关。当技术进步表现为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新设备,但加工方法没有原则性变化时,将使原有设备的使用功能大幅度降低;当技术进步表现为采用新的加工对象如新材料时,则原有设备的使用功能完全丧失,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必然要被淘汰;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改变原有生产工艺,采用新的加工方法时,则为旧工艺服务的原有设备也将失去使用功能;当技术进步表现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时,不能适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原有设备也要丧失使用功能,即被淘汰。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三、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有形磨损:修理 1. 局部补偿 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用原型设备更换 2. 完全补偿: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四、设备的寿命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技术进步速度越快,设备的技术寿命越短。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介绍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介绍 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问题。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介绍,欢迎阅读。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介绍一项目名称:复杂地质条件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实施单位: 日期: 中平能化集团平煤股份七矿二0**年十月 目录 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49) 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 (49) 经济指标计算分析 (49) 社会效益分析 (51) 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回采,调伪倾斜减小工作面和断层相交角度,利用快速延长采面技术回采生产,综采工作面利用顶板上金属网、及时移架等技术控制顶板,对偏帮严重地段采取超前维护等技术安全回采,创七矿复杂

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回采的先例,丰富了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在采面断层多条件下,实现安全回采的实践经验。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实现安全回采具备的主要优点有: ×综采采煤工艺资源回收率取95% =26万××95% =1235万 b) 综采工作面快速延长采面增加的经济效益 综采工作面快速延长采面,减少了综采工作面的安装时间 5天,即减少停产时间5天,相当多出煤万吨。 W2=q×T×A =1748×5×450 =393万 式中:q——采面平均日产量1748t/天; T——减少停产天数5天; A——吨煤售价450元/t; c) 综合经济效益 W=W1+W2 =1235+393 =1628万元 社会效益分析

1)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功回采,提高了工作面单产和工效,实现了安全生产,为七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综采工作面在断层多地质条件复杂 情况下安全回采,,开创七矿及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回采新技术。提高了七矿综合机械化回采的科技水平。 3)项目的实践成功,为七矿今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开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有利于矿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应用单位 20**年10月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介绍二“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项目经宁波市先进纺织技术与服装CAD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安徽润维无纺布有限公司三方两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部完成。本着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精神,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性工作,并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企业及学校规定的财务制度,使本项目能够按时保质完成。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研发费用 设备改造和购置费:54万元,材料费:万元,实验测试费:万元,差旅费:万元,资料会务费:2万元,专利及论文版面费:万元,成果鉴定费:万元,查新检索费:万元,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适应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的需要,统一分析计算及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正确反映已成防洪工程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作用,特制定本规范。 注:本规范除特指外,“已成防洪工程”指已经投入运行的单项防洪工程(堤防、蓄滞洪区、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或一个流域(地区)由各类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1.0.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已成防洪工程某洪水年或一段时期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分析计算及评价。 1.0.3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应根据本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内实际发生的洪水和实际投入的费用进行。 1.0.4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必须十分重视基本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综合分析和合理性检查。引用调查、搜集的社会经济资料时,应分析其历史背景,并根据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换算。 1.0.5 进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2.0.1 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采用实际发生年法,按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实际的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 2.0.2 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因兴建防洪工程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效益亦应进行分析计算。 2.0.3 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应在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见附录A。 2.0.4 有本防洪工程的实际直接洪灾损失,应只计入本工程保护范围内那些确因堤防决口、计划分洪或无堤地区因洪水位超过地面高程所造成的淹没损失。直接洪灾损失的实物指标应根据洪水发生年的实际洪水情况调查分析确定;对过去发生的洪灾损失应逐年根据洪灾统计资料,参照水文资料进行核实后确定。当年洪灾的报灾资料,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表格,在对主要受灾地区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如实填报,并附洪灾范围示意图及计算依据.洪灾损失数字应经过有关部门核实。 直接洪灾损失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1 如具有实际洪灾损失实物量数据,将其乘以计算标准年相应实物的单价求得; 2 如仅有洪灾淹没农田亩数或受灾人口数,将其乘以计算标准年价格水平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农村可采用亩均指标(元/亩)表示,城镇可采用人均指标(元/人)表示。 2.0.5 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直接洪灾损失,应首先通过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洪水还原分析计算,将已受到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实测水文数据,还原到无本防洪工程调控或分洪溃口影响的水文数据,据以分析确定各致灾洪水年洪水淹没范围,调查计算各致灾洪水年的淹没损失。当洪水淹没范围大,普查洪灾损失工作量很大时,直接洪灾损失可以采用各致灾洪水年淹没耕地或人口数,乘以对应年份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不同淹没区不同情况下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应根据淹没水深、淹没历时、转移条件等因素分析确定。 确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耕地和受淹人口数,应结合本工程保护范围内河段堤防标准及被保护地区重要性,按有计划分洪的原则,先运用低标准堤段和洪灾损失小的地区计算。洪水还原计算的方法见附录B。 2.0.6 有、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间接洪灾损失可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按其相当于直接洪灾损失的比例计算。

设备更新分析

第十一章设备更新分析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判定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需对设备整个运行期间的技术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和判定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如何更新等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章要求 (1)熟悉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2)熟悉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3)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 (4)掌握设备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5)了解设备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6)了解设备更新方案的综合比较。 ※本章重点 (1)设备磨损类型、补偿方式及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本章难点 (1)设备更新分析的特点 (2)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一、设备更新原因分析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 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 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指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 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2. 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 对有形磨损:修理 对无形磨损: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 用原型设备更换 用新型设备更换 三、设备更新的特点分析 1.设备更新的中心内容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它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下开始使用,直到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自然寿命主要取决于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 (2)技术寿命。它是指设备在开始使用后持续的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功能的时间。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无形磨损的速度。 (3)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它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是指能使投入使用的设备等额年总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最低或等额年净收益最高的期限。在设备更新分析中,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2.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咨询者的立场分析问题 设备更新问题的要点是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旧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咨询师并不拥有任何资产,故若要保留旧资产,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资产当前市场价值的现金,才能取得旧资产的使用权。这是设备更新分析的重要概念。 3.设备更新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 在分析中只考虑今后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对以前发生的现金流量及沉入成本,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恢复的费用,与更新决策无关,故不需再参与经济计算。 4.只比较设备的费用 通常在比较更新方案时,假定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因此只对它们的费用进行比较。 5.设备更新分析以费用年值法为主 由于不同设备方案的服务寿命不同,因此通常都采用年值法进行比较。 §2 设备的大修理及其经济界限 一、大修理的经济实质 设备零部件有形磨损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设备修理的可行性(举例说明)。 修理是恢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局部丧失的工作能力的过程。包括: 保养:通过减少磨损来保持设备性能,减少故障。 小修:排除运转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和异常,以及对损坏严重的局部进行调整修理。 大修:调整、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部件,使整机全部或接近全部恢复性能。 1. 局部补偿 2. 完全补偿:更换

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之分。 物质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到报废所经过的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可以延长物质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也日益增高。 经济寿命是指我们认识到依靠高额维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物质寿命是不经济的,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成本来决定设备是否应当淘汰。这种根据使用成本决定的设备寿命就称为经济寿命。过了经济寿命而勉强维持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技术经济更为先进的设备,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以前就淘汰,这称之为技术寿命。这种倾向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明显。 设备的经济寿命或最佳更新周期可以用下述各种方法求得。 一、最大总收益法 在一个系统中,比较系统的总输出和总输入,就可以评价系统的效率。对生产设备的评价也是一样,人们通常以设备效率,作为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主要标准。即 η=Y 2/Y1 (1-1) 式中 Y1—对设备的总输入; Y2—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 对设备总输入就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即设备一生中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购入价格P0和使用当中每年可变费用V。则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即总输入Y1)的方程式为: Y1=P0+Vt (1-2) 式中,t为设备的使用年限。 所谓设备一生的总输出Y2是设备在一定的利用率A下,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可用下列简单公式表示: Y2=(AE*)t (1-3) 式中,E*为年最大输出量(即A=1时的输出量);t为使用年限。

设备在不同使用期的可变费用并不是常量,而是随使用年限(役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 即 V=(1+ ft)Vo (1-4) 式中 Vo—起始可变费用; f-可变费用增长系数。 将上式代入式(1-2)得寿命周期费用方程 Y1= fVot2+Vot+ P0 (1-5) 这样,设备总收益Y的方程为 Y=Y2-Y1=AE*t-(fVot2+Vot+P0) (1-6) 如果要求Ymax值,可对t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大收益寿命。 【例1-1】设某设备的实际数值和参数如下:P0 =20000元,Vo=4000元,f=0.025,A=0.8,E*=10000元/年,暂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试求该设备的平衡点(即收支相抵),何时可得最大总收益? 解:将上列的参数代入式(1-6),得 Y=-100t2+4000t-20000 令Y=0,求t值(即平衡点),得-t2十40t-200=0 即t1=5.85年,t2=34.14年 即第一平衡点是5.86年;第二平衡点是34.14年。 下面进一步分析利润函数,求最大总收益(利润)值。为此,总收益方程对t微分,并令其为零,得 Y'=-200t+4000=0 (Y'= -200) t=4000/200=20年 即设备使用20年时收益最大,这时的最大总收益值为 Ymax=-100×202+4000×20-20000=20000元由图1-1可以看出,当设备使用到第6年时设备开始收益;使用到第20年时,设备的经济收益为最大(20000元);如果设备使用期超过20年,总收益反而降低,到第34年,总收益等于零。因此,当本设备使用期达20年左右时,更换设备较为恰当。

质量经济性分析程序

质量经济性分析程序 文件编号:QP0603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本企业质量经济性分析的方法,对质量的过程绩效与质量目标 进行比较,识别改进机会。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军品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和经济性分析。 3 术语和定义 3.1 质量成本——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费 用、 鉴定费用、内部故障费用和外部故障费用。 3.2 预防成本——为预防不合格所产生的费用。 3.3 鉴定成本——评定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产生的费用 3.4 内部故障成本——产品出厂前不满足规定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3.5外部故障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的索赔、 修理、 更换等支付的费用。 4职责 4.1 核算科负责质量成本的统计核实、汇总、分析管理,质量科配合做好质量 经济性分析。 4.2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5 管理程序 5.1 质量成本费用的归集原则 质量成本费用的归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5.1.1 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费用; 5.1.2 为鉴定材料、半成品、成品而支付的费用; 5.1.3 因产品本身缺陷,而处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5.1.4 售后产品在顾客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一切费用。 5.2质量成本费用进入会计核算的分类 5.2.1凡质量培训、质量管理活动、质量改进措施、质量评审等发生的费用,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等开支,应计入预防成本。 5.2.2凡试验、检验费、质检部门办公费、检测设备维修折旧费、专职从事质量试验、检验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及其开支,应计入鉴定成本。 5.2.3 因报废和不合格损失、返工、返修费用、降级损失、事故处理费及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停工、停产损失等开支应计入内部故障成本。 5.2.4凡涉及因外部处理质量问题所发生的索赔损失、更换修理损失和质量争端 的处理费用等开支应计入外部故障成本。 5.3.1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 5.3.1各相关部门确定质量成本统计核算员,随时收集、统计、汇总本部门有关质量成本的所有原始单据、凭证。每季度汇总一次,填写相关的质量成本统计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并于每季度初10日前报核算科。 5.3.2核算科依据各相关部门上报的数据汇总,按季编制产品质量成本报表。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推荐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推荐 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问题。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推荐,欢迎阅读。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推荐一项目名称:复杂地质条件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实施单位: 日期: 中平能化集团平煤股份七矿二0**年十月 目录 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49) 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 (49) 经济指标计算分析 (49) 社会效益分析 (51) 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体技术经济评价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回采,调伪倾斜减小工作面和断层相交角度,利用快速延长采面技术回采生产,综采工作面利用顶板上金属网、及时移架等技术控制顶板,对偏帮严重地段采取超前维护等技术安全回采,创七矿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回采的先例,丰富了集团公司综采工

作面在采面断层多条件下,实现安全回采的实践经验。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实现安全回采具备的主要优点有: ×综采采煤工艺资源回收率取95% =26万××95% =1235万 b) 综采工作面快速延长采面增加的经济效益 综采工作面快速延长采面,减少了综采工作面的安装时间 5天,即减少停产时间5天,相当多出煤万吨。 W2=q×T×A =1748×5×450 =393万 式中:q——采面平均日产量1748t/天; T——减少停产天数5天; A——吨煤售价450元/t; c) 综合经济效益 W=W1+W2 =1235+393 =1628万元 社会效益分析 1)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成功回采,提高了工作面单产和

工效,实现了安全生产,为七矿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综采工作面在断层多地质条件复杂 情况下安全回采,,开创七矿及集团公司综采工作面回采新技术。提高了七矿综合机械化回采的科技水平。 3)项目的实践成功,为七矿今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开采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有利于矿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应用单位 20**年10月 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推荐二“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项目经宁波市先进纺织技术与服装CAD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安徽润维无纺布有限公司三方两年多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部完成。本着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精神,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性工作,并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企业及学校规定的财务制度,使本项目能够按时保质完成。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研发费用 设备改造和购置费:54万元,材料费:万元,实验测试费:万元,差旅费:万元,资料会务费:2万元,专利及论文版面费:万元,成果鉴定费:万元,查新检索费:万元,其他:万元,总计:万元。

GJB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 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5.6.2.2 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和“8.4.2 d)财务部门负责质量成本统计和质量经济性数据分析(按作业指导书《质量经济性统计和分析实施细则》)”的要求,财务部编制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之一。为此,财务部采用了“质量成本法”,根据从质管部、经营部、生产部、经核室、工艺室等部门传递过来的质量、工艺工时、材料消耗等数据,结合本部门形成的生产经营财务数据,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内、外部故障损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分析了质量成本的变动状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支出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以便综合实施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状况,财务部根据本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从财务会计账簿中收集了有关财务信息,按照质量成本核算办法,进行了统计、核算、分析、汇总、报告,并从财务角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及其无效的管理活动活动,从提出完善质量体系的方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 二、综合分析 现将2011.7~2012.6期间的质量经济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一)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分析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质量总成本约为165.13万元(详见下表)。 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鉴定成本,为70.64%;最低的是外部损失成本,为0.31%。 各项质量成本的组成如下:

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K Y N61-40.5交流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研制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 山东鲁冶瑞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二○○六年十月

一、直接经济效益 1、预计公司年生产能力可达到300台(套),按平均单价13万元计,该产品年产值可达到3900万元,生产成本2370万元,实现利税780万元,利润可达750万元以上。 2、已实现效益:目前交付使用34台,实现销售收入442万元,其中生产成本272万元,利税88.4万元,利润81.6万元。 3、单台销售均价13万元,其中包括材料成本7.6万元,人工成本 0.3万元,利税2.6万元,利润2.5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该产品立足于国产,同时具有进口同类产品相同的电气性能,而市场售价比进口同类产品比低40%左右(ABB的同类产品Unigear-ZS市价约为22万元/台)。交付使用34台,与采用进口产品相比,已为用户节约投资费用约295万元;按年产300台(套)计,同比可为用户节约投资费用2600余万元。 该产品可靠的电气性能,能够保证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确保生产安全,减少了事故停产;其断路器等元器件具有灵活的互换性,使系统停电检修的时间大大减少,节约了检修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为用户创造了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该产品应用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显著。

三、结论 KYN61–40.5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标准和制造工艺;配用新型国产真空断路器或进口断路器;工艺、材料立足于国内;增加了许多新功能;提高了绝缘性等技术指标,使产品无论在生产、外观、性能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综上所述,该KYN61–40.5金属封闭开关设设备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能产生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第十章设备更新分析

第十章设备更新分析 思考题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何谓设备的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各有何特点?设备磨损的补偿形式有哪些? 2.什么是沉入成本?在设备更新分析中应如何处理沉入成本? 3.设备更新分析有何特点? 4.设备的技术寿命、自然寿命和经济寿命有何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 1.某厂压缩机的购置价为6000元,第1年的运营成本为1000元,以后每年以300元定额递增。压缩机使用一年后的余值为3600元,以后每年以400元定额递减,压缩机的最大使用年限为8年。若基准折现率为15%,试用动态方法计算压缩机的经济寿命。 2.某企业4年前出2200元购置了设备A,目前设备A的剩余寿命为6年,寿命终了时的残值为200元,设备A每年的运营费用为700元。目前,有一个设备制造厂出售与设备A具有相同功效的设备B,设备B售价2400元,寿命为10年,残值为300元,每年运营费用为400元。如果企业购买设备B,设备制造厂愿出价600元购买旧设备A。设基准折现率为15%,研究期为6年,试判断现在公司应保留设备A,还是用设备B更新设备A。 3.某公司目前正在考虑更新其热力系统,备选方案有三个:一是拆除目前的锅炉,购买蒸汽;二是继续使用原有的锅炉;三是拆掉现有的锅炉,购买新型锅炉。三个方案的有关数据如习题表12-1所示。设基准折现率为20%,通货膨胀率为10%,研究期为5年,试选择最佳更新方案。 4.连接器为某公司畅销产品,其上的两个零件通过公司的一台车床加工,这台车床是13年前花8300元购置的,估计还能使用2年,到期残值为250元。现在有人建议采用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车床替换旧车床,新车床的购置费为25000元。每一百个零件分别由旧车床和新车床生产所需的时间如习题表12-2所示: 估计未来公司每年连接器的销量将维持在40000件,企业人工费为17元/小时,可以认为新旧设备的动力费相同,基准折现率为12%。新车床的推销员已为公司找到一家公司,愿意以1200元购买旧车床。新车床的使用寿命为10年,残值为原值的10%。设基准折现率为12%,研究期为2年,试比较新旧车床的优劣。 5.由于城市用电量的增长,某地区现有输变电线路A容量出现缺口。根据预测,如果保留现

财务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分析 1、生产规模预测 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项目从2009年5月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研发费用260万元),达产后实现年产250吨渗透浸泡法新型功能纤维—银纤维混纺长丝纱线的规模。项目建设期1年,从2010年10月开始投产,随着项目的技术及生产工艺的成熟,预计在2012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产品生产年份的达产系数分别为30%、80%、100%。产品生产方案具体详见下图。 2、销售价格预测 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均按含税价格计取,经营期市场银纤维混纺长丝纱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3109元/Kg计算(出口价626美元/Kg)。预计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7725万元。 2010-2012年公司渗透浸泡法制备新型功能银纤维长纤的售价价格预测 (单位:RMB元/㎏)

注: 次为成 本预测价格,实际成本价格将根据黄金市场白银的期货价 二、项目成本、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1、成本预测分析(2011年) 1.1 原辅材料采购费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采购费按消耗定额和预测市场价格确定,到达产年生产能力为250吨渗透浸泡法新型功能纤维—银纤维混纺长丝纱线,预计达产年原辅材料采购费用为41517万元(2011年国际市场黄金市场白银的期货价。 1.2 燃动消耗费 本项目主要燃料动力为水、电消耗。燃动费根据消耗定额及现行价格计算,预计达产年燃料动力采购费用为644万元。 1.3 人工及福利费 本项目人员配置主要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年福利费用按工资总额的14%计取。预计达产年项目员工合计600人,预计达产年工资福 利总额为2520万元。

1.4 各项费用 各项费用参考同行业企业的费用水平进行测算。 制造费用:修理费用(含物料消耗)按折旧额的40%估算,折旧费中建筑物、构筑物折旧期限为20年,机器设备年折旧期限为10年,电子设备年折旧期限为5年,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残值率按5%计算,其它费用按预计发生额进行估算。预计达产年制造费用为709万元。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和职工培训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和2.5%分别估算,项目内研发费按年销售收入的1%估算,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用分年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其他费用按预计发生额进行估算。预计达产年管理费用为279万元。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3%估算,预计达产年销售费用为460万元。 1.5 总成本费用构成分析 本项目批量生产期内成本费用主要为原辅材料采购费、燃料动力费、人工福利费及各项费用等。达产年总成本费用为58133万元,(具体成本分析详见下表) 达产年项目总成本费用分析表

工程经济可行性分析

工程经济可行性分析

————————————————————————————————作者:————————————————————————————————日期:

一、填空题 1.预测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非数量方法和数量方法两种,数量方法又可分为两类:_______ 和回归分析法。 2.市场预测的方法较多,基本上可归纳为定性预测方法和___________两大类。 3.资产负债率是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___________程度及偿债能力指标。 4.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__________________。 5.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是否可行 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 6.在技术改造项目的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计算中,假设:无改造净收益不变,有改造净收 益增加,则“前后比较法”和“有无比较法”的结论____________。 7.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___________。 8..时间序列法分析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和___________。 9.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百分数________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百分数。 10.移动平均法中的n值选择对平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若要较灵敏地反映近期的变化趋 势,n值应取________。 11.财务评价常用的基本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______________ 和外汇平衡表。 12.时间序列法就是从以往历年按_____________排列的数据中找出发展趋势,推算未来的 情况。 13.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 ________的比率。 14.特尔菲法的三大特征是匿名性、________和统一性。 15.在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前后比较法 和_____比较法。 二、单选题 1.在国民经济评价中,( )列入费用流量。 A.补贴 B.国外借款利息 C.所得税 D.项目间接费用 2..市场预测工作的第一步是()

GJB高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实用文档 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5.6.2.2 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和“8.4.2 d)财务部门负责质量成本统计和质量经济性数据分析(按作业指导书《质量经济性统计和分析实施细则》)”的要求,财务部编制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之一。为此,财务部采用了“质量成本法”,根据从质管部、经营部、生产部、经核室、工艺室等部门传递过来的质量、工艺工时、材料消耗等数据,结合本部门形成的生产经营财务数据,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内、外部故障损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分析了质量成本的变动状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支出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以便综合实施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状况,财务部根据本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从财务会计账簿中收集了有关财务信息,按照质量成本核算办法,进行了统计、核算、分析、汇总、报告,并从财务角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及其无效的管理活动活动,从提出完善质量体系的方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 二、综合分析 现将2011.7~2012.6期间的质量经济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一)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分析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质量总成本约为165.13万元(详见下表)。 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鉴定成本,为70.64%;最低的是外部损失成本,为0.31%。 各项质量成本的组成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