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匮要略选择题库期末题库 (1)

金匮要略选择题库期末题库 (1)

金匮要略选择题库期末题库 (1)
金匮要略选择题库期末题库 (1)

B B B A D C

一、单选题:

1、《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是()

A.战国 D.东汉 C.西晋 D.北宋 E.明代

2、在馆阁蠹简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的人是()

A.王叔和 B.王洙 C.林亿 D.陈修园 E.除忠可

3、《金匮要略》前22篇共有原文()

A.608条 D.398条 C.262条 D.205条 E.113条

4、《金匮要略》的全称是()

A.《金匮要略方论》 B.《金匮玉函要略方》 C.《金匮玉函经》

D.《伤寒杂病论》 E.《金匮方论》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

A. 《伤寒杂病论》 B.《金匮玉函经》 C.《难经》 D.《金匮要略》 E. 《内经》

6、校订《金匮要略方论》的作者是()

A. 王叔和

B.王洙

C.林亿

D.张机

E.巢元方

二、多选题:ABCDE

《金匮》以病分篇,其中数病合篇的原则是()

A.病机相仿的病

B.病位相近的病

C.证候相似的病

D.按科分篇

B.E.不便归类的病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A1 D A D C D

1.张仲景认为,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七情所伤

B.饮食所伤

C.客气邪风侵袭

D.五脏元真不通畅

E.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2.预防疾病发生的最好方法是()

A.养慎

B.无犯王法

C.避免禽兽灾伤

D.房室勿令竭乏

E.服食节其冷热辛甘

3.《金匮》中五邪是指()

A.风寒暑湿燥邪

B.风寒湿燥火邪

C.寒湿暑火食邪

D.风寒雾湿食邪

E.寒暑雾湿火邪

4.清轻在上,常易侵犯人的上部及皮腠的病邪是()

A.风邪

C.雾邪

D.湿邪

E.饮食之邪

5.其性重浊,最易侵犯人体下部及关节的病邪是()

A.雾邪

B.湿邪

C.风邪

D.寒邪

E.饮食之邪

C A E

6.其性轻扬泛散,多于午前伤人肌表,且令脉浮的病邪是()

A.雾邪

B.湿邪

C.风邪

D.寒邪

E.饮食之邪

7.其性紧束,常于日暮伤人经络之里,且令脉紧急的病邪是()

A.寒邪

B.湿邪

C.风邪

D.雾邪

E.饮食之邪

8.从口而入,伤人脾胃的病邪是()

A.雾邪

B.湿邪

C.风邪

D.寒邪

E.饮食之邪

9.养慎的目的是( A )

A.未病先防

B.已病防传

C.有病早治

D.有病慎治

E.有病不治

10.病邪初犯经络的表现为( E )

A.发热

B.咳嗽

C.呕吐

D.不欲食

E.四肢重滞

11.四肢才觉重滞,即( E )

A.发汗解表

B.和解少阳

D.针引阳气

E.导引.吐纳.针灸.膏摩

12.“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若未得甲子而天已温和,此为( A )

A.未至而至

B.至而不至

C.至而不去

D.至而太过

E.未至而不去

13.“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若未得甲子而天已如盛夏五六月,此为( D )

A.未至而至

B.至而不至

C.至而不去

D.至而太过

E.未至而不去

14.“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若已得甲子而天仍未温和,此为( B )

A.未至而至

B.至而不至

C.至而不去

D.至而太过

E.未至而不去

15.“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若已得甲子而天仍大寒不解,此为( C )

A.未至而至

B.至而不至

C.至而不去

D.至而太过

E.未至而不去

16.春季,见色白.脉毛,其病机是( B )

A.木乘土

B.金乘木

C.土乘金

D.木反侮金

E.金反侮土

17.长夏时节,病人见面色黑.脉沉,其病机是( C )

A.木乘土

B.土乘水

C.水侮土

D.水乘火

E.土侮木

18.时当秋季,下列各组色脉中,哪项提示病情严重( B )

A.色白脉毛

B.色赤脉洪

D.色黑脉石

E.色黄脉缓

19.肝邪乘脾出现腹中痛,望诊可见( D )

A.面色青

B.面色白

C.面色黄

D.鼻头色青

E.鼻头色黄

20.望诊鼻头色微黑者,主( D )

A.亡血

B.虚劳

C.腹中痛

D.有水气

E.胸上有寒

21.病人见鼻头色黄者,主( E )

A.亡血

B.虚劳

C.腹中痛

D.有水气

E.胸上有寒

22.望病人面色黑,主( B )

A.亡血

B.虚劳

C.腹中痛

D.有水气

E.胸上有寒

23.病人面色青,主( A )

A.诸痛

B.虚劳

C.腹中痛

D.有水气

E.胸上有寒

24.病人见鼻面部色白,主( A )

A.亡血

B.虚劳

C.腹中痛

D.有水气

E.胸上有寒

25.亡血病人,在非炎热季节出现面色微赤,其病机为( E )

A.风热上扰

B.阴虚火旺

C.心火上炎

D.湿热郁蒸

E.阴不敛阳,虚阳上越

26.病人在留饮,望诊可见( B )

A.面色黑

B.面色青

C.面色黄

D.面色赤

E.面色鲜明

27.其目正圆者,见于( D )

A.中风

B.郁冒

C.肺胀

D.痉病

E.脏躁

28.病在下焦者,呼吸特点是( B )

A.吸促

B.吸远

C.息摇肩

D.吸而微数

E.呼吸动摇振振

29.病在上焦者,其呼吸特点是( A )

A.吸促

B.吸远

C.息摇肩

D.吸而微数

E.呼吸动摇振振

30.病在中焦者,其呼吸特点是( D )

A.吸促

B.吸远

C.息摇肩

D.吸而微数

E.呼吸动摇振振

31.正气衰竭,形气相失时呼吸特点是( E )

A.吸促

B.吸远

C.息摇肩

D.吸而微数

E.呼吸动摇振振

32.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病位在( D )

A.头中

B.腹中

C.心膈间

D.骨节间

E.经脉中

33.病位在心膈间,闻诊可见( C )

A.声喝

B.喉中水鸡声

C.语声喑喑然不彻

D.语声寂然喜惊呼

E.语声啾啾然细而长

34.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为( A )

A.头中病

B.腹中病

C.肌肉病

D.心膈间病

E.骨节间病

35.病者脉浮在前,其病位( B )

A.在里

B.在表

C.在肺

D.在上焦

E.在膀胱

36.病者脉浮在后,见于E

A.表实证

B.表虚证

C.肺虚证

D.肝虚证

E.肾虚证

37.病人“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其脉应见( E )

A.脉大

B.脉极虚

C.脉沉而迟

D.脉浮在前

E.脉浮在后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的治疗原则是( B )

A.未病先防

B.已病防传

C.早期治疗

D.适时治疗

E.治分先后

39.杂病传变规律是,一脏有病传于B

A.相生之脏

B.相克之脏

C.相侮之脏

D.生我之脏

E.正虚之脏

40.“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是指( B )

A.肝实证治则

B.肝虚证治则

D.心虚证治则

E.脾虚证治则

41.肝虚证的治疗宜用( E )

A.酸味药

B.甘味药

C.苦味药

D.咸味药

E.酸甘焦苦合用

42.肝实脾虚时治宜( C )

A.实脾

B.疏肝

C.疏肝实脾

D.补益肝脾

E.酸甘焦苦合用

43.病人表证与里证同见时,治宜A

A.先分缓急

B.先分表里

C.先分新久

D.同时兼顾

E.审因论治

44.当病人“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时,治宜( B )

A.先解表,再治里

B.先治里,再解表

C.表里同时兼顾

D.虚实异治

E.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4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治宜( B )

A.先治痼疾

B.先治卒病

C.先治表证

D.先治里证

E.新久同治

46.当新病与旧病同时存在时,宜先治新病,后治旧病,体现了( E )

A.治未病原则

B.因势利导原则

C.审因论治原则

D.虚实异治原则

E.先后缓急治则

47.“渴者,与猪苓汤”,体现的治则是( C )

A.治未病

B.虚实异治

C.审因论治

D.表里当分缓急

48.下焦血与热互结,治用桃核承气汤,体现了( C )

A.治未病原则

B.虚实异治原则

C.审因论治原则

D.表里当分缓急原则

E.新久宜有先后原则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A1

1.病人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被称为( A )

A.痉病

B.郁冒

C.癫狂

D.脏躁

E.转筋

2.湿病是以下列哪组症状为主症的病证( C )

A.无汗,身体疼重

B.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C.发热,身重,骨节疼烦

D.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

E.身肿,身重,发热,恶风

3.刚痉与柔痉的主要区别是( B )

A.有无恶寒

B.有无汗出

C.有无咳嗽

D.有无恶风

E.有无强直表现

4.刚痉是指在痉病主症基础上,同时见( B )

A.时头热,面赤目赤

B.发热,无汗,恶寒

C.发热,汗出,不恶寒

D.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E.发热,日晡所剧,不恶寒

5.柔痉是指在痉病主症基础上,同时见( C )

A.时头热,面赤目赤

B.发热,无汗,恶寒

C.发热,汗出,不恶寒

D.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E.发热,日晡所剧,不恶寒

6.痉病的主脉是( E )

A.脉浮而弦

B.脉沉而弦

C.脉细而弦

D.脉细而涩

E.脉紧而弦

7.痉病的辨证要点是( D )

A.身热,足寒,恶寒

B.恶寒,发热,无汗

C.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D.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

E.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

8.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E )

A.皮

B.肉

C.血

D.骨

E.筋脉

9.治疗柔痉的代表方是( D )

A.葛根汤

B.桂枝汤

C.大承气汤

D.栝蒌桂枝汤

E.白虎加人参汤

10.栝蒌桂枝汤所治柔痉的脉象是( B )

A.脉紧弦

B.脉沉迟

C.脉浮缓

D.脉浮紧

E.脉沉细

11.栝蒌桂枝汤所主的症状有( C )

A.口噤不得语

B.卒口噤,背反张

C.身体强,几几然

D.无汗而小便反少

E.胸满口噤,卧不着席

12.栝蒌桂枝汤的组成是( B )

A.栝蒌根加桂枝

B.桂枝汤加栝蒌根

C.桂枝汤加麻黄、栝蒌根

D.麻黄汤加桂枝、栝蒌根

E.桂枝汤加葛根、栝蒌根

1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治宜选方()

A.葛根汤

B.桂枝汤

C.麻黄汤

D.大承气汤

E.栝蒌桂枝汤

14.在《金匮》中,葛根汤用于治疗()

A.刚痉

B.柔痉

C.欲作刚痉

D.产后痉病

E.阳明里实致痉

15.葛根汤证包含的症状有()

A.发热,恶风、汗出

B.胸满口噤,卧不着席

C.发热,无汗而小便反少

D.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

E.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

16.葛根汤的组成是()

A.葛根、麻黄

B.麻黄汤加葛根

C.桂枝汤加葛根

D.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E.麻黄汤加葛根、栝蒌根

17.阳明里实致痉,治疗可与()

A.麻子仁丸

B.小承气汤

C.大承气汤

D.大黄甘草汤

E.厚朴大黄汤

18.大承气汤所治痉病的症状包括有()

A.发热,恶风、汗出

B.发热,无汗而小便反少

C.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

D.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

E.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

19.治疗痉病还可用()

A.活血法

B.火攻法

C.发汗法

D.涌吐法

E.利小便法

20.治疗痉病除养阴生津外还可用()

A.攻下法

B.火攻法

C.大汗法

D.涌吐法

E.利小便法

21.治疗痉病时应注意的是()

A.固护津液

B.注意保护阳气

C.不能用发汗法

D.不能使用下法

E.不能用苦寒之品

22.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的病证,正确的治法是()

A.攻下法

B.火攻法

C.大汗法

D.微汗法

E.利小便法

23.治疗风湿相搏之证,使用汗法其病不愈的原因是()

A.发汗太过,风去湿存

B.不应发汗,误汗伤正

C.汗出不透,风湿未尽

D.汗出之后,损伤阳气

E.汗出之后,耗伤津液

24.治疗风湿相搏之证,使用汗法其病不愈的原因除汗法使用不当外,还有()

A.外界气候影响

B.情志因素影响

C.饮食不当所致

D.汗出之后,损伤阳气

E.汗出之后,耗伤津液

25.湿痹之证,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治宜()

A.攻下法

B.火攻法

C.大汗法

D.微汗法

E.利小便法

26.湿家身烦疼,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脉浮紧等,可与何方()

A.麻黄加术汤

B.防己黄芪汤

C.白术附子汤

D.桂枝附子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27.麻黄加术汤证的主要病机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表气虚

D.风湿兼表阳虚

E.风湿兼表里阳虚

28.麻黄加术汤证的证候有()

A.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

B.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C.身烦疼,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D.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

E.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

29.麻黄加术汤证的疼痛特点是()

A.身烦疼

B.一身尽疼

C.身体疼重

D.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

E.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

30.麻黄加术汤证的发热特点是()

A.往来寒热

B.但热不寒

C.日晡所剧

D.发无定时

E.薄暮即发

31.风湿在表的表实轻证的证候有()

A.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

B.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C.身烦疼,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D.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

E.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

32.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的疼痛特点是()

A.身烦疼

B.一身尽疼

C.身体疼重

D.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

E.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

3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的发热,其特点是()

A.发无定时

B.日晡所剧

C.薄暮即发

D.朝重暮轻

E.往来寒热

34.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的主要病机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表气虚

D.风湿兼表阳虚

E.风湿兼表里阳虚

35.风湿在表,有化热趋势者,治方应选()

A.麻黄加术汤

B.防己黄芪汤

C.白术附子汤

D.桂枝附子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36.防己黄芪汤所主证候有()

A.身烦疼,发热,无汗

B.四肢肿,四肢聂聂动

C.身重,汗出,恶风,脉浮

D.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E.一身悉肿,口渴,汗出,无大汗

37.防己黄芪汤的药物组成是()

A.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B.防己.黄芪.生姜.茯苓.甘草

C.防己.黄芪.茯苓.白术.甘草.大枣

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E.防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 .甘草

38.防己黄芪汤所治病证属()

A.湿病寒湿在表

B.湿病风湿在表

C.湿病风湿兼表气虚

D.湿病风湿兼表阳虚

E.湿病风湿兼表里阳虚

39.初服防己黄芪汤后会出现的反应是()

A.腹中温

B.当微利

C.其人如冒状

D.大便当如漆

E.如虫行皮中

40.服防己黄芪汤后出现“如虫行皮中”,是因为()

A.风去湿存

B.湿去风在

C.病重药轻

D.病情加剧

E.风湿欲解

41.风湿相搏,表阳已虚,风邪偏盛者,治方宜用()

A.桂枝附子汤

B.白术附子汤

C.甘草附子汤

D.防己黄芪汤

E.桂枝加黄芪汤

42.风湿相搏,表阳已虚,湿邪偏盛者,治方宜用()

A.桂枝附子汤

B.白术附子汤

C.甘草附子汤

D.防己黄芪汤

E.桂枝加黄芪汤

43.风湿相搏,表里阳虚,风湿两盛者,治方宜用()

A.桂枝附子汤

B.白术附子汤

C.甘草附子汤

D.防己黄芪汤

E.桂枝加黄芪汤

44.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所治病证,其共同病机是()

A.兼有寒邪

B.兼有气虚

C.兼有血虚

D.兼有表阳虚

E.兼有表里阳虚

A2

1.丁某,男,素体强壮多痰,已巳二月廿二日,晨起感冒,即头痛发热,头痛如劈不能俯,口噤不能语,两足痉挛,苔白滑,脉弦迟,瞳神弛纵,项背强直。此案属()

A.柔痉

B.欲作刚痉

C.阳明致痉

D.头中寒湿

E.寒湿在表

2.丁某,男,素体强壮多痰,已巳二月廿二日,晨起感冒,即头痛发热,头痛如劈不能俯,口噤不能语,两足痉挛,苔白滑,脉弦迟,瞳神弛纵,项背强直。治方可用()

A.葛根汤

B.麻黄汤

C.大承气汤

D.栝蒌桂枝汤

E.栝蒌薤白白酒汤

3.黄君,年三十余。素因体肥多湿,现因受寒而发,医药杂投无效,改延余诊。其症手脚迟重,遍身酸痛,口中淡,不欲食,懒言语,终日危坐。诊脉右缓左紧,舌苔白腻。此病证可用()

A.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 大青龙汤

D.麻黄加术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4.何平章,1949 年6 月1 日。头痛,浑身骨节疼痛,恶寒,脉紧,舌苔白腻。治宜()

A.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 大青龙汤

D.麻黄加术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5.王某,男,43岁。夏日汗出当风淋雨后出现恶寒、身重,数日后又现发热,午后热甚,咽喉红肿疼痛,无汗,四肢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此证属()

A.风湿历节

B.寒湿历节

C 寒湿在表

D.风湿表阳虚风邪

E.风湿在表,兼化热趋势盛

6.王某,男,43岁。夏日汗出当风淋雨后出现恶寒.身重,数日后又现发热,午后热甚,咽喉红肿疼痛,无汗,四肢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治方宜选()

A.麻黄加术汤

B.桂枝附子汤

C.栝蒌桂枝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CDEBE EEDBA BADCD CECAB BDBEA EEDBB AD

A2

DEB

A1

1.百合病的病位主要在()

A.心肝

B.心脾

C.心肺

D.心肾

E.百脉

2.“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其中“一宗”是指()

A.心

B.肝

C.脾

D.心肺

E.肝肾

3.狐蜮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

A.二目

B.咽喉

C.前阴

D.后阴

E.口.眼.前后二阴

4.狐蜮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

A.感染疫毒

B.湿热虫毒

C.外感风热

D.情志化火

E.阴虚内热

5.狐蜮病的治疗原则是()

A.滋阴清热

B.清热利湿

C.活血化瘀

D.清热解毒

E.清热燥湿,解毒杀虫

6.狐蜮病的辨证要点是()

A.状如伤寒

B.默默欲眠

C.卧起不安

D.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E.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

7.百合病的主要病机是()

A.肝郁化热

B.心脾血虚

C.心肾不交

D.脾肾阳虚

E.心肺阴虚内热

8.最能代表百合病病机的证候是()

A.意欲食复不能食

B.如寒无寒,如热无热

C.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

D.口苦,小便赤,其脉微数

E.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9.下列哪一项不是百合病的见证()

A.常默默

B.喜悲伤欲哭

C.意欲食复不能食

D.口苦,小便赤,脉微数

E.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10.百合病的治疗大法是()

A.滋阴清热

B.补益心脾

C.甘温益气

D.调和阴阳

E.清热燥湿

11.百合病未经吐.下.发汗等误治,病形如初者,治方宜选()

A.百合知母汤

B.百合地黄汤

C.滑石代赭汤

D.百合鸡子汤

E.百合滑石散

12.治疗百合病的主方是()

A.百合地黄汤

B.百合知母汤

C.百合鸡子汤

D.滑石代赭汤

E.栝蒌牡蛎散

13.百合地黄汤是治疗何病的主方()

A.脏躁

B.肺痿

C.梅核气

D.百合病

E.虚芝不寐

14.煎煮百合地黄汤时需用()

A.酒

B.浆水

C.泉水

D.甘澜水

E.东流水

15.服用百合地黄汤后会出现的反应是()

A.腹中温

B.如醉状

C.如冒状

D.大便如漆

E.如虫行皮中

16.服用百合地黄汤后出现大便如漆的原因是()

A.近血

B.远血

C.地黄本色

D.虚热下行

E.瘀浊从大便出

17.狐蜮病人除口.眼.前后二阴蚀烂外,还可见到()

A.咽中如有炙脔

B.发作欲死,复还止

C.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

D.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E.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18.狐蜮病人初期除咽喉.前后二阴蚀烂外,还可见()

A.但热不寒

B.暮即发热

C.状如伤寒

D.发热,日晡所剧

E.如寒无寒,如热无热

19.狐蜮病蚀于上部咽喉者,可见()

A.声喝

B.咽干

C.咽喉不利

D.咽中如有炙脔

E.语声喑喑然不彻

20.狐蜮病蚀于下部前阴者,可见()

B.咽干

C.小便不利

D.小便不通

E.小便淋漓涩痛

21.甘草泻心汤在《金匮》中治疗的病证是()

A.百合病

B.狐蜮病

C.热盛吐衄

D.寒热错杂痞证

E.寒热错杂呕吐

22.治疗狐蜮病主证的内服方是()

A.黄土汤

B.百合地黄汤

C.半夏泻心汤

D.甘草泻心汤

E.赤小豆当归散

23.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

A.甘草.大黄.黄连.黄芩

B.甘草.干姜.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大枣

C.甘草.人参.茯苓.干姜.半夏.黄连.大黄

D.甘草.黄连.黄芩.半夏.大枣.人参.附子

E.甘草.生姜.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半夏

24.判断狐蜮病人脓未成的依据是()

A.目四眦黑,能食

B.目赤如鸠眼,能食

C.目如脱状,不欲饮食

D.目四眦黑,不欲饮食

E.目赤如鸠眼,不欲饮食

25.判断狐蜮病人脓已成的依据是()

A.目四眦黑,能食

B.目赤如鸠眼,能食

C.目如脱状,不欲饮食

D.目四眦黑,不欲饮食

E.目赤如鸠眼,不欲饮食

26.狐蜮病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病人若由不欲饮食转为能食,表明()

A.胃热增加,热能消谷

B.胃阴受损,饮食自救

C.胃气来复,病将向愈

D.腹中蛔虫,饥而欲食

E.局部酿脓,湿热影响脾胃反轻

27.狐蜮病脓已成,治宜()

A.桔梗汤

C.甘草泻心汤

D.大黄牡丹汤

E.赤小豆当归散

28.赤小豆当归散的主要功效()

A.养血活血,散瘀排脓

B.活血化瘀,解毒排脓

C.清热祛湿,养血补虚

D.清热利湿,行瘀排脓

E.清热燥湿,解毒杀虫

29.赤小豆当归散宜用()

A.酒服

B.浆水服

C.泉水服

D.甘澜水服

E.井花水服

30.狐蜮病人前阴蚀烂者,治宜()

A.雄黄熏之

B.苦参汤洗之

C.狼牙汤洗之

D.膏发煎导之

E.百合洗方洗之

31.狐蜮病蚀于肛者,治宜()

A.雄黄熏之

B.苦参汤洗之

C.狼牙汤洗之

D.膏发煎导之

E.百合洗方洗之

32.狐蜮病赤小豆当归散中赤小豆的功效是

A.坚阴止血

B.清热泻火

C.去性取用

D.解毒排脓

E.折血逆上行之势

A2

1.吴某某,女,44岁。自述五月前因吵架而情志受挫折,胸闷乳胀,周身瘫软乏力,欲行无力,终日烦扰,口干而渴,思食难进,欲言懒语,如寒无寒,似热而无热。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服用镇静安神药无效。此病中医可诊为()

A.脏躁

B.肝着

C 虚劳

D.百合病

E.梅核气

2. 吴某某,女,44岁。自述五月前因吵架而情志受挫折,胸闷乳胀,周身瘫软乏力,欲行无力,终日烦

扰,口干而渴,思食难进,欲言懒语,如寒无寒,似热而无热。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服用镇静安神药无效。此病治疗可选()

A.酸枣仁汤

B.旋覆花汤

C 甘麦大枣汤

D.半夏厚朴汤

E.百合地黄汤

3.倪某某,男,38岁。患阴囊湿疹一月余。一月前自觉阴囊发痒,抓破则流黄水,继则龟头及肛门周围均见湿疹,尤以阴囊为甚,曾外用氟轻松和中药洗剂,虽见好转,但时好时犯,后龟头发生溃烂,病人瘙痒难忍,舌淡苔白,脉沉缓稍滑。此病可()

A.雄黄熏之

B.苦参汤洗之

C.狼牙汤洗之

D.黄连粉粉之

E.王不留行散粉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BABCA ABCDE CCBCE ECEEB CACCD ECE

A2

EEADD

A1

1.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半身不遂

C.肢体麻木

D.肢体疼痛

E.发热

2.中风,邪在于络的症状表现是()

A.肌肤不仁

B.即重不胜

C.即不识人

D.但臂不遂

E.舌即难言,口吐涎

3.中风,邪在于经的症状表现是()

A.肌肤不仁

B.即重不胜

C.即不识人

D.但臂不遂

E.舌即难言,口吐涎

4.中风,邪入于腑的症状表现是()

A.肌肤不仁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金匮要略》试题及 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浙江7月自考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金匮要略试题 课程代码:0298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便不利,如由于瘀血夹热者,可用______或______化瘀利窍泄热;脾肾两虚而夹湿者,可用______益肾健脾渗湿。 2.《金匮要略》共有______条原文,载方______首。 3.奔豚病______,______,______奔豚汤主之。 4.历节疼痛,不可屈伸,用______主之。 5.热利下重者,______主之。 6.麻子仁丸除麻仁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7.早期诊断疮痈发生的症状为______,______。 8.《金匮》中治疗呕,渴并见的方剂有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 A.虚、冷、血瘀 B.虚、冷、积食 C.痰、瘀、结气 D.虚、冷、结气 2.《金匮要略》的全称是( )。 A.《金匮要略方论》 B.《金匮玉函要略方》 C.《金匮玉函经》 D.《伤寒杂病论》 3.“膈间支饮……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文中“虚者即愈”是指( )。 A.木防己汤中有人参,用后虚证好转 B.若为虚证用本方即愈 C.若正能胜邪,邪气虚衰即愈 D.用药后心下虚软即愈 4.水分病是指( )。 A.经前断、后病水 B.先病水、后经断 C.水阻气化不行之病 D.气不化水之病 5.下列各组原文,均出自消渴篇,哪一项可以诊断为杂病消渴( )。 A.“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B.“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C.“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D.“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6.茵陈蒿汤诸药的煎煮顺序是( )。 A.先者栀子,后纳二味 B.先者茵陈,后纳二味 C.先者大黄,后纳二味 D.三者同时煎煮 7.薏苡附子散证的病机是( )。 A.胸阳不振,寒痰闭阻 B.胸阳不振,气滞血瘀 1

(完整word版)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库

管理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D) A.作业标准化B差别计件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下面的各种陈述中,哪个属于企业使命的描述(B) A、在2008年完成销售额1000万 B、成为消费者群体中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 C、顾客第一,服务至上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的功能(A)。 A、为领导提供决策 B、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C、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 D、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4、根据赫茨柏格的双因素理论,(B)因素可激励员工。 A、报酬、成就、认可、责任 B、成长、成就、责任 C、成就、责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长 D、报酬、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关系 5.某公司总经理安排其助手去洽谈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合同,结果由于助手工作中的考虑欠周全,致

使合同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截走。由于此合同对公司经营关系重大,董事会在讨论其中失误的责任时,存在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为合理? (A) A、总经理至少应该承担领导用人不当与督促检查失职的责任 B、总经理的助手既然承接了该谈判的任务,就应对谈判承担完全的责任 C、若总经理助手又进一步将任务委托给其下属,则也可不必承担谈判失败的责任 D、公司总经理已将些事委托给助手,所以,对谈判的失败完全没有责任 6、关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前者是经过人为筹划设计而形成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两者都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C、组织成员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心理需要,正是正式组织不能满足的 D、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7、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B)。 A、内部后勤 B、技术开发 C、生产作业 D、服务 8,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金匮要略》试题(C卷)

《金匮要略》试题(C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2、表里同治适用于()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 3、麻黄加术汤中,麻黄配伍白术目的在于() A、加强发汗作用 B、变辛温发散为辛凉清宣 C、虽发汗而不致过汗 D、以上都不是 4、李某,男,因汗出风吹,致风湿内侵,郁而化热,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疼痛,伴咽部红肿,无汗,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治疗宜选用() A、麻黄加术汤 B、麻杏苡甘汤 C、麻杏石甘汤 D、防己黄芪汤 5、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6、周某,女,32岁。劳动汗出后即在树荫下乘凉,晚即觉左肩臂麻木不适,余正常,舌淡苔白,脉浮略紧。治宜选用() A、乌头汤 B、桂枝芍药知母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厚朴七物汤 7、陈某某,女性,42岁。患腹痛已年余,经常脐周隐痛,用热水袋温按可止,四肢酸痛,饮食无味,月经延期,色淡量少,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方选() A、温经汤 B、大建中汤 C、小建中汤 D、附子理中丸 8、虚劳脉结悸,治以() A、炙甘草汤 B、麦门冬汤 C、酸枣仁汤 D、甘麦大枣汤 9、射干麻黄汤的治法是() A、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C、宣肺泻热,降逆平喘 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10、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功效是() A、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B、宣肺泻热,降逆平喘 C、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D、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11、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辩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以上都不是 12、车某某,男,25岁。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治宜() A、厚朴七物汤 B、大柴胡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建中汤 13、患者腹痛剧烈,甚则呕吐不止,辗转不宁,四肢不温,神倦少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治宜() A、附子理中汤 B、附子粳米汤 C、小建中汤 D、大建中汤 14、患者于某某,女,28岁。胁腹疼痛,大便不通,畏寒肢冷,舌苔粘腻,脉紧弦。治宜()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大黄附子汤 D、麻黄附子汤 15、陈某某,男,井下作业后,当晚即感腰部牵引疼痛,腰以下冷而沉重,大便稍干,小便混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涩。方选() B、八味肾气丸B、苓桂术甘汤 C、甘姜苓术汤 D、真武汤 16、饮停胁下,谓之() A、悬饮 B、溢饮 C、支饮 D、痰饮 17、痰饮饮停心下,可选方() A、肾气丸 B、苓桂术甘汤 C、五苓散 D、甘遂半夏汤 18、甘遂半夏汤中包含有十八反的药物是() A、半夏、乌头 B、甘遂、甘草 C、半夏、甘草 D、甘遂、芍药 19、石水与下列何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A、心肾 B、肝肾 C、肺肾 D、脾肾 20、黄汗若久治不愈可转为() A、痂癞 B、历节 C、脓肿 D、周痹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 D.《内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 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陈汤 E.八珍汤 7.三陷证是指()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 D.内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A.二陈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 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12.流注由于疔疖后引起的称()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四弯流注 D.胸胁流注 E.以上均不是 13.褥疮的外治法初起用()A.红灵酒药 B.九一丹 C.红油膏 D.生肌散 E.生肌玉膏 14.疖、痈、发是以什么而命名的()A.疾病特性 B.病势缓急 C.症状 D.形态 E.范围大小 15.蛇腹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 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超过关节 C.指端掌面纵切口 D.指端侧面纵切口 E.以上都不是 16.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

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

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 、《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 、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 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21、《金匮要略》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其杂病辨证的核心是() A、六经辨证 B、八纲辨证 C、脏腑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22、“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是以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23、“先表后里”的治法适用于()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 24、外湿最易侵犯人体的部位是() A、皮肤、经脉 B、皮肤、肌肉 C、皮肤、关节 D、肌肉、关节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最新《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D)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 B、小便不利 C、舌苔白滑 D、心悸 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茵陈四逆汤 D、茵陈蒿汤 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 B、干姜 C、赤石脂 D、马通汁 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 D、肉豆蔻 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 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 ( E)。 A 卫气营血辨证 B 经络辨证 C 六经辨证 D 三焦辨证 E 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 2.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 E)。 A 以得甲子,天未温和 B 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C 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 D 未得甲子,天未温和 E 未得甲子,天因温和 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 白术附子汤 B 桂枝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防己黄芪汤 E 麻杏苡甘汤 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 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 B 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 C 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 D 在里之津液已伤 E 邪闭三焦,津不四布 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 B)。 A 先天之本肾脏 B 主血脉的心脏 C 朝百脉的肺脏 D 心肺两脏 E 血脉的原动力宗气 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 B )。 A 病形如处者 B 发汗后者 C 下之后者 D 吐之后者 E 变发热者

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 前阴腐蚀 B 后阴蚀烂 C 眼部化脓 D 咽喉腐蚀 E 面部变色 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 A)。 A 驱邪为主 B 扶正为主 C 截疟为主 D 杀虫为主 E 调和寒热为主 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 ( C)。 A 桂枝芍药知母汤 B 麻黄加术汤 C 乌头汤 D 大乌头煎 E 麻杏苡甘汤 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 A 风引汤 B 头风摩散方

(完整版)C++期末复习题库

C++程序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C++语言和C语言的兼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A.C++兼容C B.C++部分兼容C C.C++不兼容C D.C兼容C++ 2.在C++中使用流进行输入输出,其中用于屏幕输出的对象是( C ) A.cerr B.cin C.cout D.cfile cerr:标准错误输出;cin:标准输入 3.对使用关键字new所开辟的动态存储空间,释放时必须使用( C ) A.free B.create C.delete D.release 4.如没有使用private关键字定义类的数据成员,则默认为( A ) A.Private B.public C.protected D.friend 5.使用值传递方式将实参传给形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形参是实参的备份B.实参是形参的备份 C.形参和实参是同一对象D.形参和实参无联系 6.在函数调用时,如某一默认参数要指明一个特定值,则有( A ) A.其之前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B.其之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

值 C.其前、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D.其前、后所有参数都不必赋值 7.设存在函数int max(int,int)返回两参数中较大值,若求22,59,70三者中最大值,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C )A.int m = max(22,max(59,70));B.int m = max(max(22,59),70); C.int m = max(22,59,70);D.int m = max(59,max(22,70));8.下列哪个类型函数不适合声明为内联函数( A )A.函数体语句较多B.函数体语句较少 C.函数执行时间较短D.函数执行时间过长 9.int Func(int,int);不可与下列哪个函数构成重载( B )A.int Func(int,int,int);B.double Func(int,int);C.double Func(double,double);D.double Func(int,double);说明:不能以形参名来区分函数;不能以函数返回值来区分函数。必须是形参的个数或者类型不同才能构成函数重载。 10.对类中声明的变量,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属于全局变量B.只属于该类 C.属于该类,某些情况下也可被该类不同实例所共享 D.任何情况下都可被该类所有实例共享 11.类的私有成员可在何处访问( D ) A.通过子类的对象访问B.本类及子类的成员函数中

金匮要略试题

金匮要略试题(81) 1.论治原则: 表里同病、当分缓急;痼疾卒病、治有先后;诸病在脏、审因论治;饮食调护、各有所忌。 2. 张仲景病因三条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有何异同 张仲景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陈无择三因:人之七情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为内因;天之六淫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为外因;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创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为不内外因。 3. 具有桂枝、茯苓的方剂有哪些?各主治何病证? 茯苓、桂枝是仲景常用对药,二者配伍具有通阳利水作用。《金匮》一书中具有茯苓、桂枝的方剂:候氏黑散、苓桂草枣汤、苓桂术甘汤、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五苓散、桂苓五味甘草汤、防己茯苓汤、茵陈五苓散、茯苓泽泻汤、桂枝茯苓丸、肾气丸。(1)候氏黑散。其功效为清肝化痰,养血祛风,主治中风夹寒之证。 (2)苓桂草枣汤。其功效为培土制水,通阳降逆,主治误汗后阳虚饮动,欲作奔豚之证。 (3)苓桂术甘汤。其功效为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主治狭义痰饮之饮停心下证。 (4)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其功效为补虚除饮,散结消坚,主

治膈间支饮服木防己汤后仍有痞坚者。 (5)五苓散。其功效为化气利水,主治饮停下焦,气化不利,水饮逆动证。 (6)桂苓五味甘草汤。其功效为敛气平冲,兼以化饮,主治服小青龙汤后发生冲气上逆之证。 (7)防己茯苓汤。其功效为通阳化气,表里分清,主治皮水阳郁证。 (8)茵陈五苓散。其功效为利湿清热退黄,主治黄疸湿重于热证。 (9)茯苓泽泻汤。其功效为健脾利水,化气散饮,主治呕吐饮阻气逆证。 (10)桂枝茯苓丸。其功效为化瘀消癥,主治宿有癥积,血瘀气滞,血不归经,下血不止证。 (11)肾气丸。其功效为补肾益阴温阳,主治肾虚而致虚劳腰痛、消渴、转胞、痰饮、脚气。 4. 谈谈张仲景对疾病的预防有哪些主要观点 张仲景对疾病预防方面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重视人体正气,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 一,未病先防:《金匮》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关键在于人体内的正气,外因"客气邪风",虽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正气却是决定人体发病的根本因素.所以《金匮》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果人体正气不虚,"不遗形体有衰",纵有"客气邪风"侵袭,"

《金匮要略》试题(A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微观期末题库单项选择题

14国贸《微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10倍题库(100道) 1、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一般() A、利润为零 B、可获得最小亏损 C、可获得利润 D、都有可能 2、恩格尔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部分在人们生活支出中。 A. 的重要性将要下降 B. 所占的比重将下降 C. 的重要性将要上升 D. 所占的比重将上升 3、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家里抽烟且不在外人面前抽烟,那么,他抽烟( ) A.负的外部影响 B.有正的外部影响 C.属于消费中的正的外部影响 D.没有外部影响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5、短期中的边际成本曲线MC是一条U型曲线,随着产量的增长,先逐渐下降,达到最低点之后又逐渐上升,相继穿过。 A.AC曲线和AVC曲线的最低点 B.AC曲线和AFC曲线的最低点 C.AC曲线和AFC曲线的最高点 D.AVC曲线和AC曲线的最低点 6、如果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 ) A.工资由市场供求决定 B.工资由工会决定 C.工资由厂商决定 D.没有均衡工资 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 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 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 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 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8、广告作用最大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9、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A.独立品 B.互补品 C.替代品 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 1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与()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11、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正确的是( )。 A. AVC = MC B. MC = AC C. P = AVC D. P = MC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难以确定 13、在特定时期内,猪肉的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猪肉价格上涨 B.猪肉价格下降 C.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D.猪肉预期价格下降 14、今年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市场供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短缺现象,但是生活消费品 的价格却持续地、较为明显地增长了,这种现象与有很大关系。 A.我国农作物持续丰收 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C.我国工资水平普遍提高 D.国外热钱大量进入 15、2008年1月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 端天气,使交通、电力和通信网络严重受损。请问这场冰雪灾害对相关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A. 手机通信费上升 B. 客运交通成本上升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在《金匮要略》的作者是: A.林亿 B.王叔和 C.张仲景 D.华佗 2、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 A.温散寒邪 B.回阳救逆 C.峻逐阴邪 D.温中止痛 3、《《金匮要略》认为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五脏元真不足 B.客气邪风侵袭 C. 七情房劳 D.虫兽灾害 4、《金匮》首篇第一条的“脾能伤肾……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中的“伤”字如何理解 A.制约 B.伤害 C.相侮 D.相乘 5、下列哪一组药物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 A.白芍、焦山栀、炙甘草、乌梅 B.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 C.炙甘草、淮小麦、大枣 D.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梅 6、血痹的典型症状是: A.肌肤麻痹 B.身体沉重 C. 关节疼痛 D.肢体不遂 7、大承气汤主治哪种腹满: A.胀重于积 B.积重于胀 C.胀积并重 D.胀满并见 8、风湿在表,治当发汗,但大汗之后,病仍不愈的原因是: A.汗之不彻 B.汗多伤阴 C.汗后受寒 D.风去湿存 9、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除了甘草外,还有: A.半夏、生姜、黄芩、人参、大枣 B.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 C.半夏、生姜、黄芩、大枣 D.半夏、干姜、黄芩、黄连、柴胡、人参、大枣 10、依据《金匮》原文,“中风,邪入于经”: A.肌肤不仁 B.肢体重滞 C.角弓反张 D.舌即难言, 口吐涎

11、风湿历节的主方是: A.桂枝芍药知母汤 B.麻黄加术汤 C.乌头汤 D.侯氏黑散 12、“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是: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13、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共同的病机是: A.气血亏虚 B.心脾两虚 C.气阴两虚 D.阴阳两虚 14、“缓中补虚”从方药功用看应是哪种含义: A.祛邪 B. 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C.扶正祛邪并重 D.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15、虚寒性肺痿没有以下那个症状: A.咳嗽 B.吐涎沫 C.头眩 D.不渴 16、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用何方主之: A.射干麻黄汤 B.皂荚丸 C.越婢汤 D.厚朴麻黄汤 17、治疗肾着病可用: A、甘草干姜汤 B、苓桂术甘汤 C、甘姜苓术汤 D、肾气丸 18、治疗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 A.大乌头煎 B.大黄附子汤 C.麻黄附子汤 D.乌头赤石脂 丸 19、下列方证中没有表证的是: A.附子粳米汤证 B.厚朴七物汤证 C.乌头桂枝汤证 D.麻黄附子汤 证 20、寒疝属于血虚者,治用: A.大乌头煎 B.当归四逆汤 C.乌头桂枝汤 D.当归生姜羊肉汤 21、外寒内饮挟热的咳喘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小青龙加石膏汤 C.大青龙汤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宜用: A、桂枝加黄芪汤 B、越婢汤 C、防己茯苓汤 D、防己黄芪汤 23、“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以何方主之: A.木防己汤 B.小青龙汤 C.苓桂术甘汤 D.甘遂半夏汤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伤寒论》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 、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苓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 A 、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 、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 A 、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 、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 、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症状?:C A 、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伤寒杂病论》作者::C A 、王叔和

B 、 成无己 C 、 张机 D 、 张景岳 E 、张志聪 9、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 A A 、 桂麻各半汤。 B 、 桂二麻一汤。 C 、 桂二越一汤。 D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 茵陈蒿汤。 10、 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 B 占是: A 、 蒸蒸发热 B 、 翕翕发热 C 、 时发热 D 、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 、 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 的概括是 A 、 手厥阴心包 B 、 足厥阴肝 C 、 手、足厥阴 D 、 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 、 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 "应:A 不愈者, A 、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 、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 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 ():D 表现是 A 、 发热与恶寒并见 B 、 不发热而但恶寒 C 、 其背恶寒如掌大 D 、 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 :C 见证() A 、痞 B 、 痞满 C 、 疼痛 D 、呕吐 ()。: E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D) 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 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B、小便不利C、舌苔白滑D、心悸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C、茵陈四逆汤D、茵陈蒿汤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B、干姜C、赤石脂D、马通汁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D、肉豆蔻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 ------;邪入于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