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和表(一)教案

数据库和表(一)教案

数据库和表(一)教案
数据库和表(一)教案

数据库和表(一)授课课程:数据库技术(Access2010)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类型学时数

教学目标了解access2010数据库;

掌握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操作;设计数据库

教学内容了解数据库的设计掌握数据库的创建

重点难点数据库的设计

教学方法提问、讲授、演示

学习方法记录、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课题引入数据库是如何设计的呢?提问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一、数据库的设计

1.概念及准则

下面介绍数据库设计的概念,及由此而产生的数据库设计准则。

Access 2010数据库是所有相关对象的集合,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Web页等。每一个对象都是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表是数据库的基础,它记录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内容。而其他对象只是Access提供的用于对数据库进行维护的工具而已。正因为如此,设计一个数据库的关键,就集中在建立数据库中的基本表上。

关系型数据库不管设计得好坏,都可以存取数据,但是不同的数据库在存取数据的效率上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的设计数据库中的表,下面提供几条一般规则供大家讨论。

⑴字段唯一性。即表中的每个字段只能含有惟一类型的数据信息。在同一字段内不能存放两类信息。

⑵记录唯一性。即表中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记录。在同一个表中保留相同的两具记录是没有意义的。要保证记录的唯一性,就必须建立主关键字。

⑶功能相关性。即在数据库中,任意一个数据表都应该有一个主关键字段,该字段与表中记录的各实体相对应。这一规则是针对表而言的,它一方面要求表中不能包含该表无关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求表中的字段信息要能完整地描述某一记录。

⑷字段无关性。即在不影响其他字段的情况下,必须能够对任意字段进行修改(非主关键字段)。所有非主关键字段都依赖于主关键字,这一规则说明了非主关键字段之间的关键是相互独立的。

这些内容涉及到关系模型与规范化问题,这里不作理论分析,我们将在数据库原理中学习和讨论。

2. 一般步骤

按照上面几条原则,可以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数据库及基本表。当然数据库的设计远不止这些,还需要设计者的经验和对实际事务的分析和认识。不过可以就这几条规则总结出创建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⑴明确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即用数据库做哪些数据的管理,有哪些需求和功能。然后再决定如何在数据库中组织信息以节约资源,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⑵确定所需要的数据表。在明确了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之后,就可以着手把信息分成各个独立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可以是数据库中的一个表。⑶确定所需要的字段。确定在每个表中要保存哪些信息。在表中,每类信息称作一个字段,在表中显示为一列。

⑷确定关系。分析所有表,确定表中的数据和其他表中的数据有何关系。必要时,可在表中加入字段或创建新表来明确关系。

⑸改进设计。对设计进一步分析,查找其中的错误。创建表,在表中加入几个实际数据记录,看能否从表中得到想要的结果。需要时可调整设计。

3. 实例剖析

下面以小型公司为例,建立客户、订单、产品、雇员管理的数据库。

⑴明确目的。

◆公司中有哪些雇员及其自然情况(何时被聘)、工作情况(销售业绩)等。

◆公司中有哪些产品及其种类、单价、库存量、定货量等。

◆公司有哪些客户,客户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及有何订货要求等。

⑵确定数据表。

◆客户表。存储客户信息。

◆雇员表。存储雇员信息。

◆产品表。存储产品信息。

◆订单明细表。存储客户订单信息。

⑶确定字段信息。

在上述相关的表中,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如下必要的字段信息。习惯上,每个表都可人为设定一个关键字段。如订单表中,它的主关键字段是由多个字段组成的(产品编号、订货日期、客户编号、雇员编号),同时为了方便,也可建立一个订单编号作为主关键字段,它本来是可有可无的。

请看下图所示的字段。

⑷确定表间关系。

要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其中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段添加到另一个

表中,使两个表都有该字段。

下图中,课单明细表中的主关键字段是由多个字段组成的。当然也可以如

上所示地设立一个订单编号作为主关键字段。

⑸改进设计。

上图中每一个表中的字段设置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甚至可以建立不同

于初步设计时的新表来完成。如有需要,为了进行雇员工资的发放,可以

建立工资表。

课堂练习

其他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System 课程编号: 讲授对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FoxPro》、《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采用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学时:72 授课:64 上机:8 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为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众多学科提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语言及数据库设计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具有开发和设计数据库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大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1、数据库系统概述 2 、数据模型 3 、数据库系统结构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5 、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本章的重点在于将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方面,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一)课程内容 1 、关系模型 2 、关系数据结构 3 、关系的完整性 4、关系代数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1、需要了解的:产系统数据库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发展 沿革;关系演算的概念; 2、需要牢固掌握的: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牢 固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化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

SQL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范例

1 概述 1.1课题简介 书店书目书种繁多,来源多样,购买者众多,图书信息、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庞大,不易管理。因此,很有必要创建一个小型书店管理系统,以便于书店对图书的管理。1.2设计目的 应用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论学习,通过上机实践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知识。 数据库应用课程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对于给定结构的数据库的创建、基本操作、程序系统的建立和调试以及系统评价。 数据库原理软件设计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关系数据库原理的有关知识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对于给定实际问题,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3设计内容 运用基于E-R 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关系规范化理论做指导完成从系统的分析到设计直至系统的最终实现,开发小型书店管理系统,完成小型书店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 首先做好需求分析,并完成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其次做概念分析,利用实体联系的方法将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得到E-R 图。然后就是逻辑结构设计,将E-R 图转换为计算机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模型 2 需求分析 2.1功能分析 首先,建立一些基本表(尽可能满足3N),对大部分基本信息组合、存储;其次通过建立视图实现对冗余数据的有必要保留(查询并计算基本表属性得到新的作为视图属性)并实现对以下基本信息的显示。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订购数量、订购时间、订购单价、金额、出版社名称、作者名称;供应商名称等;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 客户信息:客户编号、名称、年龄、性别、累计购书金额等; 销售信息:时间、销售名称、数量、销售单价、客户编号、客户名称、金额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目标查询,由于有些查询常用且较复杂,为了简化其应用,所以将它们定义

1-数据库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一、数据库系统认知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Ⅰ和ⅡB.只有ⅡC.Ⅱ和ⅢD.只有Ⅰ 3.描述数据库整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数据库的(A )。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 4.在修改数据结构时,为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只需要修改的是(C)。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D.三级模式 5.下列4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B.提高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D.提高数据独立性 6.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7.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8.下列选项中(A)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A.数据加工B.数据共享C.关系模型D.减少数据冗余 9.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10.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外(子)模式 D.内模式 11.下述(D)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B.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C.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监控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二、需求分析与数据库概念设计 12.在进行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时,数据字典的含义是(D)。 A.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属性和文件的名称集合 B.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 C.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字母、字符及汉字的集合

学校专业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学院 ××专业数据库设计报告 题目: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需求分析 (2) 二、概念设计 (3) 三、逻辑结构设计................................................................ 4-12 3-1表设计 ...................................................................... 4-7 3-2建表语句................................................................. 7-12 3-3关系图 .. (13) 四、数据导入 ............................................................... 13-14 五、数据库应用 (13) 5-1登陆模块 (14) 5-2排课模块 (14) 5-3选课模块 (14) 5-4信息查询模块 (14) 5-5功能结构图 (14) 六、总结 (15)

一、需求分析 本数据库为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管理方面而设计的。学校教务处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对每个班的信息,学生的信息,教师的信息,专业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来安排课程。安排课程必须根据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来安排,所以要考虑到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人数,避免上课地点的冲突,还要安排特定的老师上课。学期结束后,还要记录学生的分数,以此作为下个学期的教学安排依据。 根据上述的初始条件和对本学校的调研考察,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的数据库: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选课,课程安排等信息,方便老师,同学等用户对数据库的查询,修改等操作。尽量使数据库高效,存储简单。 以下为所附数据流图: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某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 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教案及讲义 授课老师:XXX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通过此例子让同学们对本教材各章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 2、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让同学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并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3、课外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小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组寻找题目并完成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 1、举简单例子说明数据库设计过程。 2、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 3、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及三要素、数据库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教学过程: 本章分3次讲述,每次2课时,主要讲述以下内容介绍如下: 1、举简单例子说明需求分析及表达、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过程。第六章的不少内容前到此处讲述(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章的学时数增加2学时左右)。 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及相关概念。 2、讲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1.1 引言 1.1.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1、数据(data) * 高级语言的数据,如PASCAL语言中各种类型数据(常量、变量):integer,real,char,record,file,…… (着重文件类型数据说明) * 定义: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需要经过语义解释。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16个经典实例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16个经典实例 1、机票预定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得基本要求: 航班基本信息得录入,包括航班得编号、飞机名称、机舱等级等。机票信息,包括票价、折扣、当前预售状态及经手业务员等。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证件及号码、付款情况等.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得航班、机票等;对结果打印输出. 2、长途汽车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得基本要求: 线路信息,包括出发地、目得地、出发时间、所需时间等.汽车信息:包括汽车得种类及相应得票价、最大载客量等.票价信息:包括售票情况、查询、打印相应得信息. 3、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员工各种信息:包括员工得基本信息,如编号、姓名、性别、学历、所属部门、毕业院校、健康情况、职称、职务、奖惩等;员工各种信息得修改;对转出、辞退、退休员工信息得删除;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得员工信息;教师教学信息得录入:教师编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时数、学分、课程性质等。科研信息得录入:教师编号、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情况、专利、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等.按条件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 4、超市会员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得基本要求: 加入会员得基本信息,包括:成为会员得基本条件、优惠政策、优惠时间等.会员得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会员购物信息:购买物品编号、物品名称、所属种类,数量,价格等。会员返利信息,包括会员积分得情况,享受优惠得等级等。对货物流量及消费人群进行统计输出。 5、客房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得基本要求: 客房各种信息,包括客房得类别、当前得状态、负责人等;客房信息得查询与修改,包括按房间号查询住宿情况、按客户信息查询房间状态等。以及退房、订房、换房等信息得修改。对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 6、药品存销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编号、药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价格、数量、经手人等;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等;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编号、姓名、联系方式、购买时间、购买药品编号、名称、数量等。入库与出库信息,包括当前库存信息、药品存放位置、入库数量与出库数量得统计. 7、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教师信息,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毕业院校,健康状况等。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所属院系、已选课情况等.教室信息,包括,可容纳人数、空闲时间等.选课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选课得学生情况等。成绩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成绩。按一定条件可以查询,并将结果打印输出。 8、图书管理系统

简单数据库设计实例

数据库设计的案例分析 一、教学管理 1. 基本需求 某学校设计学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实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简历、登记照,每名学生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专业包括专业编号、名称和类别,一个专业属于一个学院,一个学院可以有若干个专业。学院信息要存储学院号、学院名、院长。教学管理还要管理课程表和学生成绩。课程表包括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每门课程由一个学院开设。学生选修的每门课程获得一个成绩。 设计该教学管理的ER模型,然后转化为关系模型。 若上面的管理系统还要管理教师教学安排,教师包括编号、姓名、年龄、职称,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学院,一名教师可以上若干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名老师来上,每个教师所上的每门课都有一个课堂号和课时数。尝试修改上题的ER模型,将教师教学信息管理增加进去。 ●请你设计一个数据库,并确定要满足的各种约束,使得其中: ?保存了所需的所有信息; ?支持教学管理的各种应用; ?尽可能地优化:减少冗余、提高查询速度。 ●画实体-联系图。 ●将实体-联系图转换为关系表。

2. 参考设计 ●首先确定系统中的实体 ●再确定系统中实体间的关系 ●转化成E-R图 图一教学管理ER图 由ER模型转换的关系模型是: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专业号,简历,登记照)专业(专业号,专业,专业类别,学院号) 学院(学院号,学院,院长)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学院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 (题目分析:本题中有学生、专业、学院、课程四个实体。一个学生只有一个主修专业,学生与专业有多对一的联系;一个专业只由一个学院开设,一门课程只由一个学院开设,学院与专业、学院与课程都是一对多的联系;学生与课程有多对多的联系。 在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一对多的联系都在相应的多方实体的关系中增加一个外键。)

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

目录 一、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模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系模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的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目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业逐步走向成熟,物业管理也由新生到发展再到深入,面临着蓬勃发展的局面。随着ISO9002等管理体系在物业管理中的引入,对原有的物业管理模式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对物业管理公司朝着正规化、科学化、集团化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住宅小区越来越成为居住的主流,小区物业管理是针对当代社会这一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本系统是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而开发的软件。它以物业管理部门为服务中心,以业主(住户)为服务对象。通过实施各种服务项目,全面地反映了在小区物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物业部门与业主之间各种业务往来。使各项业务的办理迅速、准确,极大的提高了小区物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由于物业管理涉及的管理范围较为广泛,管理内容繁杂,加上政策性的变动因素,日常工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而采取现代化电脑管理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用计算机操作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是为小区管理者和小区用户更好的维护各项物业管理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一个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 二、设计内容 (1)E-R模型设计:对物业公司、业主等实体进行抽象,提取相关属性;并设计出E-R图; (2)关系模型设计:根据E-R模型图,将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要求关系模型符合3NF要求; (3)数据库的实现:在SQL Serve 2000中实现数据库及各数据表的建立。 三、设计过程 E-R模型设计 作为物业公司,主要是对物业公司员工进行管理,任务分配是由系统用户分配的,物业公司员工负责维护小区以及为业主服务,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大

教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教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课题的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这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各学校。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学生学籍的管理一直都是很麻烦的事情,不仅仅管理起来不易修改和更新,而且学生需要了解本人的信息时,也需要去学校教务处找专门人员。由于这些操作的繁琐性,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成为各学校必须的事情,特别是各个高校。 一个成功的教务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务人员工作,提高学校学生的学籍、成绩等管理能力,并且不断完善系统,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教师、系统管理人员等管理成绩、课程、学籍等。 然而目前许多教务管理系统在使用时,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学生、教师资料不易整理,大量丢失,这些无疑都已成为管理学生学籍、教师信息的障碍。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建立高效的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的选课、查询等操作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防止中间的漏洞;迅速、准确地捕捉用户要求,并加以高效回应。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系统,增加模块,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简化教务人员的管理工作,尽量做到一切信息化。 课题的研究意义 对于学校教务处而言,最主要的是管理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师的课程教授。如果使用一般的方法来管理,会比较繁琐,管理起来也很有可能出错。为了方便教务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教师提供服务,有必要开发教务管理系统,使学校的教务管理走上信息化之路,克服人为的种种弊端。 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教务管理人员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师课程教授时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这种复杂性不仅仅指学生学籍变更快,变更人数众多,更突出地表现在教务管理主要对象(即学生)的数据量大,管理起来带来不便,所以开发一个实用、高效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16个经典实例学习资料.doc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16个经典实例 1.机票预定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航班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航班的编号、飞机名称、机舱等级等。机票信息,包括票价、折扣、当前预售状态及经手业务员等。客户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证件及号码、付款情况等。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航班、机票等;对结果打印输出。 2.长途汽车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线路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所需时间等。汽车信息:包括汽车的种类及相应的票价、最大载客量等。票价信息:包括售票情况、查询、打印相应的信息。 3.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员工各种信息: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如编号、姓名、性别、学历、所属部门、毕业院校、健康情况、职称、职务、奖惩等;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对转出、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教师教学信息的录入:教师编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时数、学分、课程性质等。科研信息的录入:教师编号、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情况、专利、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等。按条件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 4.超市会员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加入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成为会员的基本条件、优惠政策、优惠时间等。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会员购物信息:购买物品编号、物品名称、所属种类,数量,价格等。会员返利信息,包括会员积分的情况,享受优惠的等级等。对货物流量及消费人群进行统计输出。 5.客房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客房各种信息,包括客房的类别、当前的状态、负责人等;客房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按房间号查询住宿情况、按客户信息查询房间状态等。以及退房、订房、换房等信息的修改。对查询、统计结果打印输出。 6.药品存销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基本要求 药品信息,包括药品编号、药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价格、数量、经手人等;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等;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编号、姓名、联系方式、购买时间、购买药品编号、名称、数量等。入库和出库信息,包括当前库存信息、药品存放位置、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的统计。

学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学校管理系统1.0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版本修订历史

填写说明: 起止日期:填写编写本文档的起止日期 作者:填写文档的创建者或授权的修改人 修改描述:请详细填写修改原因和最近的修改章节摘要 版本:描述修改生效后的版本号。一般建议表示为Vm.n形式。通过正式评审后版本号变为1.0,以后每修改一次n相应增加1,例如V1.1 状态:描述本文档是正式文件还是草稿文件

目录 1. 引言 (4) 1.1 产品描述 (4) 1.2 产品开发背景和内容概要 (4) 1.3 相关资料、缩略语、定义 (4) 2. 约定 (4) 3.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5) 3.1 数据实体-关系图 (5) 3.2 数据实体描述 (5) 3.3 实体关系描述 (5) 4.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5) 4.1 实体-关系图(不含多-多关系) (5) 4.2 关系模型描述 (5) 4.2.1 用户权限表(T_ UserRight) (5) 4.2.2 用户登陆表(T_User) (5) 4.2.3 班级信息表(T_ClassName) (6) 4.2.4 年级名称表(T_GradeName) (6) 4.2.5 课程顺序表(T_ CourseTime) (7) 4.2.6 课程信息表(T_Course) (7) 4.2.7 宿舍信息表(T_Dorm) (7) 4.2.8 部门信息表(T_Depart) (8) 4.2.9 民族字典表(T_Nation) (8) 4.2.10 性别字典表(T_Sex) (8) 4.2.11 学生信息表(T_Student) (9) 4.2.12 学生变动表(T_Stuchange) (10) 4.2.13 学生报名表(T_StuSign) (10) 4.2.14 考试类型字典表(T_ExamType) (11) 4.2.15 学生成绩表(T_StuScore) (11) 4.2.16 临时分数设定表(T_TemSetScore) (12) 4.2.17 学生奖惩表(T_StuRewPun) (12) 4.2.18 学生考勤表(T_StuAtten) (12) 4.2.19 考勤名称表(T_Attend) (13)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 1 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是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技术,70 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现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不仅应用于事务处理,并且进一步应用到人工智能、情报检索、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各个领域。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结合Microsoft Access 讲解与关系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能把大量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存储起来,开辟了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可以直观地理解数据库为一个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器上。数据处理的基本问题是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维护和加工利用,这些正是数据库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 1.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一、数据与数据处理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介质上能够被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种类很多,不仅包括数字、字母、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但是使用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字数据。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有用数据。数据只有经过提炼和抽象变成有用的数据后才能成为信息。信息仍以数据的形式表示。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加工并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数据处理的核心是数据管理。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是指如何对数据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在数据管理方面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机数据管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5 个阶段。 1. 人工管理 20 世纪50 年代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的硬件状况是,外存储器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直接存取设备。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以及管理数据的软件。 人工管理阶段具有的特点是: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不能长期保存,程序运行结束后就退出计算机系统,一个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使用,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称为数据冗余。 2. 文件系统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大量地应用于管理中。这时,在硬件上出现了磁鼓、磁盘等直接存取数据的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在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文件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实例

摘要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在计算机设计,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科学计算等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 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件。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据设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本系统利用IBM DB2企业版本开发出来的。DB2是IBM公司开发的关系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把SQL语言作为查询语言。 本文的分为5章。其中第1章主要是课题简介及设计的内容与目的。第2章是需求分析,此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第3章是概念设计,它是将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这是整个数据库设计最困难的阶段。第4章是逻辑结构设计,它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第5章是数据库的实施与运行,它包括数据的载入及数据库的运行。 关键词:SQL语言;IBM DB2;数据库设计;教学管理系统 I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1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 1.2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 DB: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结构化相关数据的集 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本身,而且包括相关 e2o9enlWrx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是一种系统软件, 责任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e2o9enlWrx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属于 OS支持下的系统文件。 DBMS的组成包括1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2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程序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4实用程序 e2o9enlWrx DBMS^个功能。1数据模式定义2数据存取的物理建构 3 数据操網包括对数 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 作。4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5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 与故障修复6数据的服务。e2o9enlWrx DBMSE种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DDL责任数据模式定义与数据物理存取构 建 2数据操纵语言DML责任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3数据控制语言DC L责任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e2o9enlWrx 数据库系统pBS: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其中数据库管理员 可以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 e2o9enlWrx DBS特点:1共享度高,数据冗余度小―|2采用特点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 数—功能 DBS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 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给出了数 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储方法。e2o9enlWrx 1.3数据模型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其不仅表示反映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e2o9enlWrx 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椭圆形表示属性,菱形表示联—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联称为联系。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实体型三性值的集合表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实体的类型。e2o9enlWrx 1.4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 个表都有一个关系名。在 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张表,具有一个表名。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祖。元祖对应表中的具体记录。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在 Access中表示为字段名。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数据项一也称为分量,是每个记录中的一个字段的值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关键字:其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祖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在Access中表示为字 段或字段的集合。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字段就称为外关键字。e2o9enlWrx 关系数据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e2o9e nlWrx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 数据关系操作:数据查询、藪据删除、数据插入、数据修改数据约束:1 |实体完整性约束:该约束要求主键中属性不能为 空值。2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相关联的约束,不允许关系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3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针对具体数据环 境与应用环境由用户具体设置的约束,反应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 语义要求。e2o9enlWrx 1.5关系运算基本概念:1选择运算:从关系中找岀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祖的操作2 [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3连接运算: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产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祖4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时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 连接 e2o9enlWrx 1.6数据库设计基础 |设计原则1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 原则2避免在表之间岀现重复字段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 和基本数据元素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e2o9enlWrx 设计步骤11需求分析。信息需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2确定需要的表。每个表只包含一个关于主题的信息。表中不应该包含重复信息,且信 息不应该在表之间复制)3确定所 需字段。每个字段直接和表的实体相关。以最小的逻辑单位存储信息。表中字段 必须是原始数据。确定主关键字字段)4确定关 系5设计求精e2o9enlWrx 1) Access不仅能处理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也能对诸如 DBASE FOXBASE Btrieve 等格式的数据库进行访问2) Access 采用OLE技术,能够方便地创建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库,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 视频等对象3) Access支持ODBC标准的SQL数 据库的数据 4)可以采用 VBA(Visual Basic Application)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e2o9enlWrx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要经过|1分析建立数据库的目的 2确定数据库中的表3 确定表中的字段 4确定主关键字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e2o9enlWrx Access数据库的结构层次是:数据库、数据表、记录、字 段。定义为一个扩展名|.mdb |文件,7种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e2o9enlWrx 表 Access 中有多个表。查询查询时数据库设 计目的的体现,其结果是静态的。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联系的界面,利用窗体输 入界面。报表打印输岀数据创建计算字段,对记录分组。丄直接与数据库中数据相连,进行查看、编辑、更新、删除、筛选、分组以及排序。宏一系列操作的集合。模块建|_ 立复杂的VBA程序。e2o9enlWrx 关闭 Access : [Alt]+[F4]或[Alt]+[F]+[X] 2.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2.1创建数据库:① 创建空数据库。②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2.2表的建立: 表的组成包括字段和记_________ Access表由表结构和表内容两部分构成。 表的结构:指数据表的框架,主要包括表名和字段属性。―| 1表 名:是该表存储在磁盘上用户访问数据)的唯一标识2字段属 性:即表的组织形式,包括表中字段的个数,每个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 大小、格式、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e2o9enlWrx 字段命名规则:长度1至64个字符,不能以空格开头,不 包.![]' 数据类型:10种。1文本。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2备注。可保存较长的文本。 3 |数字14 |日期/时间15 货币|6 |自动编号|7 是/否]gOLE对象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OLE对象 是指字段允许单独的"链接"或"嵌入"OLE对象。可以链接或嵌入表中的OLE对象 是指在其它使用OLE协议程序创建的对象。例如 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它二进制数据。9 超级链接10查阅冋导|e2o9enlWrx 建立表结构:1使用向导2使用表设计器。在 Access数据库的表设计器中可以修改字段类型、设置索引和增加字段。要想删除表中的记录,需要打开表进行 删除。 3 使用数据表14定义主 键。主键,也称主关键字,是表中能够唯一标识记录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在 Access中,可定义3种类型主键,即自动编号,单字段,多字段 e2o9enlWrx 设置字段属性。1字段大小2格式3输入掩码:输入掩码用来指定输入到字 段中值的―、须输入数字。屈可以选择输入数 据或空格。#可以选择输入数据或空格。L、、须输入字母。?可以选择输入字母(A - Z)。须输入字母或数字。可可以选择输入字 母或数字。&必须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或一个空格。C可以选择输 入任何的字符或一个空格。<所有字符转化成小写。■ 3所有字符转 化成大写。Access只为“文本”和“―字段提供输

数据库学校饭堂消费管理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学校饭堂消费管 理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学校饭堂消费管理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孙璐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12网络1班 学号: 08 指导教师:顾艳春、韦庆清、李娅、胡明 日期: 2015 年 01 月 14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网络工程专业 12 年级 1 班孙璐 一、设计题目 学校饭堂消费管理系统 二、主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在学校饭堂或餐厅的消费流程进行分析,完成具有食品管理、消费管理、帐户管理、餐厅管理等相关功能的小型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消费刷卡可以通过手工输入来模拟完成) 1.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有关表的设计(表的设计需要遵循3NF)。 2.完成饭堂(餐厅)员工表、消费人员及帐户表、餐厅表、食品价目表的 维护。 3.完成消费表的生成,并计算消费折扣(可现金消费也可刷卡消费)。 4.按人员、时间、餐厅统计计算消费总额。 5.按食品类别、时间、餐厅统计计算消费总额。 6.完成用户帐户管理功能。 7.完成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三、具体要求 围绕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如下: 1、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 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 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际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数据库软件的分析设计方 法和巩固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开发的流程可参见软件工程课程教材。(见第六部分) 4、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实验结果、正确 绘制系统数据流图和E-R图。 5、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 团队协作精神。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教案及讲义 授课老师:XXX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通过此例子让同学们对本教材各章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 2、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让同学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并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3、课外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小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组寻找题目并完成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 1、举简单例子说明数据库设计过程。 2、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 3、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及三要素、数据库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教学过程: 本章分3次讲述,每次2课时,主要讲述以下内容介绍如下: 1、举简单例子说明需求分析及表达、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过程。第六章的不少内容前到此处讲述(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章的学时数增加2学时左右)。 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及相关概念。 2、讲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1.1 引言 1.1.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 统 1、数据(data)

* 高级语言的数据,如PASCAL语言中各种类型数据(常量、变量):integer,real,char,record,file,…… (着重文件类型数据说明) * 定义: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需要经过语义 解释。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 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 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 易扩展性,并为各种用户共享。(P1) *目前流行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数据结构为表。 *数据库的存储:若干表一个库,一张表一个库(文件系统为一个文件一个库) *对数据库的操作: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可进行数据查询(select)、数据定义 (create drop alter)、数据操纵(insert update delete)、数据控制(grant revoke) 3) 从定义上数据库与文件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