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小学五年级美术试题

一、填空题

1、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俗称()。

2、雕塑是()艺术的一种,是()、()、()三种方法的总称。

3、列举三大名山大川()、()、()。

4、陶俑是()的一种,它由()塑成,有的经火烧的彩绘,有的上彩釉后低温烧制而成。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和(),是我国古代精美的艺术珍品。

5、()、()、()和()、()、()为艺术作品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语言。

6、俑是指()的葬的偶人,由木、石、铜、陶等不同材料制成。做为随葬品的俑大约起源于(),()时开始流行,()时得到空前发展,()以俑作为陪葬的习俗更为普遍,()以后流行纸质俑随葬,陶俑随葬的习俗宣告结束。

7世界上最长的壁画是——()

二、选择题

1、莫高窟“俗称”()

a、多佛洞

b、万佛洞

c、千佛洞

2、雕塑是()的一种。

A、造型艺术b、绘画艺术c/建筑艺术

3、陶俑是古代()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a、天葬

b、墓葬

c、水葬

4、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的指的是()。

a、敦煌壁画

b、云冈石窟壁画

c、龙门石窟壁画

三、连线

1说唱俑武士俑三彩俑

唐东汉秦

四、简答题

什么是同类色——

什么是邻近色——

什么是对比色——

什么是雕塑——

什么是陶俑——

五、画一画

请你设计一张理想中的校园小小规划图,并附上一份创意说明。

小学五年级美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甘肃千佛洞

2、雕、刻、塑

3、泰山、庐山黄山

4、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陶土生活风俗

5、点、线、面黑、白、灰

6、陪葬商周中期春秋战国秦汉代宋

7、敦煌莫高窟壁画

二、选择题

1、c

2、a

3、b

4、a

三、连线题

说唱俑武士俑三彩俑

唐东汉秦

四、简答题

1、同类色指色相的性质相同,但色度有深浅之分的。

邻近色指色相的性质近似的。

对比色指色相的性质相反的。

什么是雕塑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陶俑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它由陶土塑成,有的经火烧制后彩绘,有的上彩釉后低温烧制而成。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5) 第3课《抽象的雕塑》 (8) 第4课《学构图》 (11) 第5课《静物写生》 (15) 第6课《喜怒哀乐》 (19) 第7课《夸张的脸》 (23)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31) 第9课《写意蔬果》 (39) 第10课《写意动物》 (47) 第11课《学画松树》 (53) 第12课《十二生肖》 (58)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64) 第14课《微观世界》 (68)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73) 第16课《小布偶》 (78)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80) 第18课《旅游节》 (84)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91)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94)

第1课《形的魅力》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形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呈现出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难点是: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李乐敏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美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 1. 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设问引入1 .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 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2.出示课题,板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3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 所了解齐白石?4?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三、欣赏感悟畅想 1.欣赏P2 右下:齐白石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 2.欣赏P2 左上《群虾》,小组交流: 3.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4.诗书画印的全才刚才第三组读到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欣赏P3 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5.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6.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7.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画简

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四、运用色彩体验创新1.作业要求: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 .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延伸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20 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与比较:猜猜看: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马蒂斯擅长什么?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 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 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3.色彩的纯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 .教师出示不同纯度的黄色色标,引导学生说出期中微妙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色标,分析色彩由于纯度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讲授新课1 .复习旧知(1 )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2 )复习色相与明度的知识。我们在上学期分别学习了《色彩的色相》和《色彩的明度》,谁能说出色相环上各个颜色的色相,明度高低?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红色的明度?以原色、间色知识引入新课,以旧知带新知。2. 学习纯度知识(1)了解纯度的定义提问:当某一颜色调入等量的灰红时,会产生什么变化?将灰红和纯红做对比,比较两种色彩,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 受?(纯红—明快、鲜艳;灰红——柔和、暗淡)(2)出示定义:色彩的纯度:指色彩的鲜艳深度,既指色彩的饱和度。以色彩明度知识引出纯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形成系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测试题

五年级美术下册测试题 一、填空题(40分) 1、是指观众席前面的演出场所。通常正对着观众席,但也有供观众从三面观看或四面观看的。 2、色彩的三要素:、、色相。 3、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和;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和兼工带写。 4、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擅长画。 之外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以画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5、雕塑可以分为雕、雕。 6、扇子的种类繁多,按分有羽扇、檀香扇、纸扇、象牙扇、竹扇、芭蕉扇、麦秸扇等;按形式分有、等。 7、我国的水墨人物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从宋代梁楷到现代的、和等,都擅长画。 二、选择题(6分) 1、()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自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A梅松竹荷 B梅兰竹菊 C梅菊松荷 2、有“凝固的舞蹈”之说的是()。 A建筑 B雕塑 C绘画 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景物的()的变化,这种变化叫 透视现象。 A近窄远宽 B近小远大 C 近大远小 三、连看题(10分) 《泼墨仙人图》《睡莲》《曲木家的小客人》《步辇图》《向日葵》 梵高阎立本(唐)莫奈(法国)刘国辉梁楷(宋) 四、判断题(12分) 1、卡通就是动起来的漫画。() 2、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在中国画中叫风景画。() 3、在齐白石作品中表现最多的是花、鸟、鱼、虫。() 4、中国画是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5、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是我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

6、青铜器的欣赏主要从造型、纹样、文字等几个方面进行。 () 五、综合体(12分) 1、简述点彩派画家如何作画?(6分) 2、运用透视原理画一条弯弯的小路。(6) 六、我会画。(20分) 请以《美丽的夏天》为题,进行绘画创作,要求画面完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和。 2我国的青铜器艺术可以从造型、和等方面来欣赏。 3.艺术大师马蒂斯是派的代表人物,作品的特点是色彩鲜明,对比,富有装饰性。 4.静物写生要求构图,静物表现要有,注意静物之间的关系。画面中的线条要有、深浅和虚实之分。 5.达芬奇是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是 6.色彩的三要素是、和色相。 7.红与、蓝与、黄与互为补色,对比强烈。 8.雕塑分和。 9.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和;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和兼工带写。 10.中国山水画可以按近浓、远淡、近密、远疏、近实、远虚的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景。

11.中国画的用笔方法主要有用笔和用笔。 12.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凝固的音乐”之说的是() A建筑B雕塑C 绘画 2.( )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四大名家 A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 B吴昌硕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 C黄宾虹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 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透视现象。 A近宽远大 B近大远小 C近窄远宽 4.()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自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A梅菊松荷 B梅松竹荷 C梅兰竹菊 5. 在艺术表现中,()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方面刻意扩大或缩小的方式。 A变形 B 抽象 C夸张

三.多项选择 1.世界各民族的雕刻作品内容丰富,造型优美,我国的()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A印第安柱式 B黎族的图腾雕 C战国时代的青铜柱饰 D非洲柱雕2.中国水墨画的基本要素有() A点 B面 C 线 D 色彩 3.欣赏名家作品、学生作品可从()进行品评 A构图 B色彩 C 表现形式 D内容 4.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基本技法有() A披麻皴 B 点苔 C 斧劈皴 5.用Windows画图板来画对称纹样可用到菜单中的()工具 A扭曲 B复制 C拉伸 D粘贴 四.连线题,将相关内容进行连接 伏尔加河的纤夫展子虔 游春图列宾 仕女毕加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内容: 1、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2、 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 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 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

【新版】202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资料范本 【新版】2020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小学五年级美术试题 一、填空题 1、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俗称()。 2、雕塑是()艺术的一种,是()、()、()三种方法的总称。 3、列举三大名山大川()、()、()。 4、陶俑是()的一种,它由()塑成,有的经火烧的彩绘,有的上彩釉后低温烧制而成。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和(),是我国古代精美的艺术珍品。 5、()、()、()和()、()、()为艺术作品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语言。 6、俑是指()的葬的偶人,由木、石、铜、陶等不同材料制成。做为随葬品的俑大约起源于(),()时开始流行,()时得到空前发展,()以俑作为陪葬的习俗更为普遍,()以后流行纸质俑随葬,陶俑随葬的习俗宣告结束。 7世界上最长的壁画是——() 二、选择题 1、莫高窟“俗称”() a、多佛洞 b、万佛洞 c、千佛洞 2、雕塑是()的一种。 A、造型艺术b、绘画艺术c/建筑艺术

3、陶俑是古代()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a、天葬 b、墓葬 c、水葬 4、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的指的是()。 a、敦煌壁画 b、云冈石窟壁画 c、龙门石窟壁画 三、连线 1说唱俑武士俑三彩俑 唐东汉秦 四、简答题 什么是同类色—— 什么是邻近色—— 什么是对比色—— 什么是雕塑—— 什么是陶俑—— 五、画一画 请你设计一张理想中的校园小小规划图,并附上一份创意说明。

小学五年级美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甘肃千佛洞 2、雕、刻、塑 3、泰山、庐山黄山 4、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陶土生活风俗 5、点、线、面黑、白、灰 6、陪葬商周中期春秋战国秦汉代宋 7、敦煌莫高窟壁画 二、选择题 1、c 2、a 3、b 4、a 三、连线题 说唱俑武士俑三彩俑 唐东汉秦 四、简答题 1、同类色指色相的性质相同,但色度有深浅之分的。 邻近色指色相的性质近似的。 对比色指色相的性质相反的。 什么是雕塑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陶俑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它由陶土塑成,有的经火烧制后彩绘,有的上彩釉后低温烧制而成。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课形的魅力 1、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有:(点、线、形、色彩)等。 2、形一般是指(平面)的形状,它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 3、形的特点 (1)有规则: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2)无规则: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第2课形体的组合 1、自然形体是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几何形体是形 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 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2、许许多多的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组合成 的。 第3课抽象雕塑 1、我们看到的雕塑不光有(具体的),还有(抽象的)。抽象的雕塑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体现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炼概括能力) 2、抽象雕塑的造型特点: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排列、组合。 3、创作抽象雕塑可以利用的材料有:(线材、板材、块材)等。 第4课学构图 1、不同的构图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2、绘画构图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第5课静物写生 1、静物画是指(以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 2、静物写生常用方法是(线描的方法)。 3、写生要注意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4、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5、写生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第6课喜怒哀乐 1、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哭:眉掉眼垂泪下落; 怒:立眉瞪眼牙咬紧; 愁:愁眉缩眼嘴角掉。 2、人物头像画法: (1)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2)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3)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4)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最新五年级美术试题

五年级美术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 1.( 对比色)的配合,色彩差别大,往往不容易取得调和.( 对比色)的配合,五年级美术试题 五年级美术试题 2.三原色是(红、黄、蓝).暖色有(红、橙黄);冷色有(蓝、绿、紫). 3.对比色有(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黑与白). 4.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5.中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也就是“文房四宝” 6.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7.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菱形)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色彩的相貌就是色相. 绘制适合纹样可先定(尺寸)、定(外形)、再定(基本骨架线),最后绘制图案. 8.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的变化形式有(离心式)、(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唐《敦煌藻井图案》是一幅(适合纹样)的图案. 9.(宋体字)的特点是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竖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钝角,笔画转折钝角明显.(黑体字)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10.趣味文字的分类有(笔画变化)、(字形变化)、(结构变化)、(象形)、(立体) 11、(美术字)是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电脑美术中“反色”效果处理是数以属于(对比色)原理. 11、美术学习记录袋流程是:(准备塑料文件袋)-(自制标签)-(选择作品)-(编号分类)-(汇总作业)-(展示作品). 13陶瓷艺术包括(陶器)、(瓷器)两个部分.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 14、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观灯)、(猜灯谜)已成为一种习俗. 二、选择题. 1、《彩陶船形壶》是我国哪个( B )的陶器艺术品.A、南北朝B、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美术教学设计人美版五年级下册

1.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设问引入1.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2.出示课题,板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4.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三、欣赏感悟畅想 1.欣赏P2右下:齐白石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 2.欣赏P2左上《群虾》,小组交流: 3.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4.诗书画印的全才 刚才第三组读到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欣赏P3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5.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6.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7.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画简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四、运用色彩体验创新 1.作业要求: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延伸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知识测试试题(上下册)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测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10%) 1.安全标识的设计三要素是、、。( ) A.颜色、字体、图案B.图案、文字、形状C.色彩、图形、形状 2.敦煌的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A.榆林窟B.莫高窟C.西千佛洞 3.中国水墨画中的墨分五色,是、、、、,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A.焦、重、浓、淡、清B.黒、重、浓、淡、清C.焦、重、浓、淡、浅 4.色彩的三要素是、、。()A.明度、色度、纯度B.色相、明度、纯度C.明度、彩度、纯度 5.柔和对比是色环中以内的颜色对比,强烈对比是色环中以内的颜色对比。()A.60度、150—180度B.50度、160—180度C.50度、180度 二、填空题。(20%) 1.杭州西湖边著名的历史街区——,就像一座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 2.安全标识主要包括标识、标识、指令标识、指示标识。 3.作为雕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

4.中国画主要的运笔方法是:、和逆锋。 5.中国传统门饰一般以雕刻为主,以彩绘木雕为主,以浮雕、镂空雕为主。 6. 是近现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 7.木雕按材料命名的有、紫檀木雕等;按地域特色闻名的为、潮州木雕等。 8.色相环里相邻的色彩为色,呈柔和对比;相对的色彩为色,呈强烈对比。 9.木雕的雕刻方法有:、、半圆雕、镂空雕、贴雕等。10.明度推移的方法: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色和色。 11.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巧妙地利用特殊技法制作的,会给画面带来特殊的效果。 12.童谣和,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 13.右边的图是安全标识中的标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4) 第3课抽象的雕塑 (6) 第4课学构图 (8) 第5课静物写生 (10) 第6课喜怒哀乐 (12) 第7课夸张的脸 (14)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16) 第9课写意蔬果 (19) 第10课写意动物 (21) 第11课学画松树 (23) 第12课十二生肖 (25)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27) 第14课微观世界 (29)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31) 第16课小布偶 (33)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35) 第18课旅游节 (37)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39)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41)

第1课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3、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二、教学任务、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的插图,形象、直观, 切合教材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 利用好。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安排, 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知识,拓展视 野。 3、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对 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预习 能力,巩固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 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 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 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 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 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 引导学生在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力。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4、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美术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美术试题及答案1亨利、摩尔是》《》 2.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 《》最终成为他的代表作品。 3.齐白石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1953年被授予“”称号。1955年获得“国 际和平奖” 4.马蒂斯被评论家称为“”的代表人 5.马蒂斯的绘画在造型上的特点是 6.《王者之悲》和《小鹦鹉与美人鱼》属于他的 7.门采尔是7.色彩对比的 概念 8挂虎是 9.《牛头》属于10.《吉他》属于 11.牙刷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 a. b c 12. 连环画用漫画方法进行表现 13. 描绘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14. 强烈的色彩对比会使画面产生 15.《吴中山水图》作者是 16.中国画中的山 17.在中国花鸟画题材中 18.可塑的 和可刻的材料 19.雕塑可分为 赏。 20.《卢舍那佛头像》属于 21.1969年美国人 历史上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22浙江宁波保国寺采用“ 23. 《. 的油画作品。 24.曾候乙墓编钟 25.三彩骆驼载舞俑 26.” 27.原子球是 28.

1雕塑家《着衣母婴卧像》《女人座像》2.画家书法家诗人虾 3.人民艺术家 4野兽派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5夸张简练色块的组合对比夸张的装饰色彩6 剪纸7 色彩的对 8陕西9雕塑毕加索西班牙10.拼贴画毕加索西班牙11.刷头、刷颈、刷柄 12、动漫13、风景山水14、动感15 沈周明齐白石16、浓淡干湿繁简 17梅兰竹菊 18雕塑雕刻塑造 19 圆雕浮雕 20龙门罗丹法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21 阿姆斯特朗 22 斗拱 23 张衡东汉大碗岛星期天下午法杜尚 24青铜战国 25 26 美丽的金属花 27 比利时 28《荷花蜻蜓》《群虾》

最新五年级下册小学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10册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 《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 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十题) 1、欣赏画家作品、学生作品,我们可以从()进行评析。 A、内容 B、构图 C、色彩 D、表现形式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如何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见教材第一课。参考答案:ABCD) 2、招贴画通常拥有()。 A、鲜艳醒目的色彩 B、巧妙奇特的创意 C、富有号召力的文字 D、单位名称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招贴画知识的掌握情况。见教材第四课。参考答案:ABC) 3、每年的()是“世界地球日”。 A、4月25日 B、4月20日 C、4月22日 D、5月20日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世界地球日”这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见教材第五课。参考答案:C) 4、不同颜色的脸谱有不同的含义,红脸代表(),黑脸代表(),金脸和白脸代表()。 A、忠勇者 B、草莽英雄 C、猛智者 D、神妖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不同颜色的脸谱的含义的掌握情况。见教材第八课。参考答案:1、 A 2、C 3、D) 5、鱼的各种花纹是由()组成的。 A、大大小小的点 B、变化丰富的线 C、变化丰富的形 D、丰富的颜色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鱼的花纹的设计方法的掌握。见教材第十二课。参考答案:ABC) 6、线条的粗细,可以产生()。 A、空间的变化 B、凹凸的变化 C、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 D、丰富的情感变化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线条丰富变化和内涵的了解。见教材第十五课。参考答案:B)

7、水墨造型最基本的因素有()。 A、点 B、线 C、面 D、色彩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水墨造型基本因素的掌握情况。见教材第二十课。参考答案:ABC) 8、书籍封面大致有()这几种表现形式。 A、书法或美术字单独应用的封面 B、以单独式样或绘画、摄影小品等装饰的封面 C、以连续式样或混合式样装饰的封面 D、以各种图片装饰的封面 E、以“线面分割”为装饰的封面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书籍封面形式的了解情况。见教材第二十一课。参考答案:ABCDE) 9、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是(),最多桥洞的桥是()。 A、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宝带桥 D、绍兴八字桥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桥梁历史的了解。见教材第二十四课。参考答案:1、A 2、C) 10、世界各民族的雕刻作品内容丰富,造型优美,我国的()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A、黎族的图腾柱 B、非洲柱雕 C、印地安柱雕 D、战国时代的青铜柱饰 (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柱饰艺术的了解。见教材第七课。参考答案:1、A 2、D)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五题) 1、画面中,好的黑白灰运用,不但能使画面产生节奏、韵律和美感,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创作主题。()(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黑白灰的含义及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见教材第二课。参考答案:√) 2、一幅美术作品中往往用各种色相组成,这种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成为色调。()(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色调概念的掌握。见教材第一课。参考答案:√) 3、动画就是能够“活动的漫画”。()(编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动画概念的掌握。见教材第三课。参考答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4、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上个世纪,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是谁? 1、你想了解齐白石老人哪方面的情况?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你对齐白石老人有哪些了解?请介绍一下。 二、欣赏作品: 1、幼年时的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鱼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花鸟鱼虫的图片 问题:认一认,这些花鸟鱼虫叫什么? 画家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 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 说一说你看后的感受。 2、欣赏齐白石的《群虾》作品。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眼前看到的这群虾。 3、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 分析齐白石的这件作品为什么起这个名字,看到这幅作品听到娃声了吗?

4、小组合作探究,欣赏《竹楼河塘》的意境美。 5、欣赏齐白石的诗、书、画、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三、评述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四、拓展过程 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 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的: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学生能够的艺术特点。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能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3、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 对马蒂斯教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20世纪的艺术的师——马蒂斯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二、欣赏斯的作品 1、《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