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作业 上海 刘可

第三讲作业 上海 刘可

第三讲作业 上海 刘可
第三讲作业 上海 刘可

第三讲作业看图提问

上海刘可

一、绘本《我们的树》

这是一个讲述圣诞节的故事,圣诞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圣诞树,而故事中的是一棵不同寻常的圣诞树,它得到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并将与孩子一起逐年长大。我们习以为常“用树来庆祝节日”的旧俗,被作者转变成“和树一起庆祝”,不仅令人更反思圣诞节的深意,也提醒我们反省对待自然与其他生物的方式。拥有一棵树,不必是封闭性的占有或剥夺性的取用,而可以是建立起人与树的友善关系,就像对待一位朋友。通过这些细微的地方,让孩子更懂得保护树木,爱护环境。从生命和生态演化史的角度来看,树木无疑是比人类更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命样式。后来,树就成了这个星球上陪伴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最天然、最生动、最坚韧、最美丽的生命样式之一。但是,也许是因为人类生活中树木的普通和无所不在,许多时候,树的亲切和围绕反而很容易使我们对它产生一种迟钝和麻木之感。我们忘记了,对于造物者的赐予,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且,心怀感恩。

1、车厢前排挤着全家四口人,能不能把哥哥和妹妹安排到后面去呢?

不好。一家人挤在前排,表达出全家人去看望我们的树时候急切激动的心情,连小朋友也是争先恐后,即使在车厢这样狭小的空间里都不想落在后面,孩子们不是被父母拖着,也不是紧跟着父母的脚步,而是欣然起行,积极地冲在前面。

2、这个画面的角度很特别,巨大的车厢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能否把镜头拉长拉远,从而

让更多的行人和街道商店进入我们的画面?

不能。这种角度凸显了一家人的主体地位,并且,让我们看清楚车厢内的一家人幸福洋溢的笑容和兴奋的心情,爸爸望向小女儿的眼神,妈妈望着爸爸的眼神,男孩憧憬地望着前方,小女孩抿嘴注视着车窗外,这些细节的刻画,都告诉我们,全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这一家人,他们是绝对的主角,因为他们将要去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因为他们对大树的尊重和爱,所以他们是那么高大和光辉照人。周围的其他人和物都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挤到角落里。3、这一家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家人身上的服饰是鲜艳的,红色紫色,深浅不一,还带着花纹,而行人都是黑色的,包括小孩子也是黑色的;一家人是正面笑容满面的近镜头,而行人是背影远远地要走出我们的视线;他们的方向不同,一个是前进,一个是远离;这些不同都更好地诠释了绘本的主题“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怀着对万事万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你的生命才是彩色的,才是进步的,才是鲜活的,更是幸福的。

4、两旁橱窗里的圣诞树和玩具熊有什么暗示吗?没有生命的圣诞树与后面我们的树形成对比,玩具熊和森林里的动物形成对比,这些都会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该怎样亲近自然,怎么样才算对树和动物的尊重和爱。

5、画面中的天空异常明亮和蔚蓝,带给你什么感觉?生活中夜晚的天空是这样的吗?

明确:仿佛不是夜空,仿佛被人物的欢乐和积极感染,连夜空都如此美丽。

二、绘本《小仙女艾莉丝》大卫·香农

问题一、这幅图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衣服和裤子的动作和艾莉丝一模一样。

问题二、图画中,衣服和裤子的动作和艾莉丝一模一样,这样设计有什么用意呢?

衣服要飞进衣橱排排站,衣服最终要主动回归自己的位置,艾莉丝最终也要找到她自己的位置,她执着地要加入仙女的队伍。

三、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大卫·香农

问题一、仔细观察图画,这些医生和专家能治好小女孩的病吗?为什么?

不能。

1、他们的眼镜遮蔽了眼睛,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眼睛,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小女孩的状况:这些人也没有真正帮助到她,左边手拿羽毛的医生估计是皮肤科或者研究过敏的人,他正钻研着小女孩的脚心是否有痒痒的感觉,看上去那么认真和敬业。右下角的这位估计是骨科专家,手里拿个小锤子,面色庄重。左上角这位老专家右手为小女孩号脉量血压,可是,他耳朵上根本没有听筒,还陷入沉思的状态。大家像对待一个物体一样对待小女孩,没有人问问她的感受。

2、这些人将小女孩团团包围,她不再是自己,而是被医生瓜分,没有自由更无处可逃,这些可拍的条纹和可怕的人使得小女孩陷入了另一重可怜的境地,她惊恐的眼神里透出来更深的恐惧和疑惑。

3、大红色的背景鲜艳明亮,带给我们一种刺眼和紧张的感觉,这些都向我们传递出小女孩内心的惊恐。

四、绘本《打开诗的翅膀》

问题一、从图中哪里能看出小妹妹“不敢”而不是“不要”?

明确:

1、“大”和“小”的对比,伸过来的这只大手掌、粗壮的手臂和小姑娘小小的身形对比,小女孩的小能展现出她的畏惧和不敢。

2、三颗糖果的特写镜头,可见小女孩一直盯着糖果,糖果被放大了,它对于小姑娘的吸引力很大,她心里想要。

3、小女孩的眼神,背到身后的手臂,还有她抿起来的嘴巴都能看出她想要又不敢的心情,她飞扬的辫梢和裙角也告诉我们她想要吃糖。

问题二、书上,这两页图画是在左右两边的,能否把手和小女孩放在一边,合二为一好不好?明确:不好。

1、这样能更好地诠释女孩“想要”又“不敢”的心情,她不敢逾越中间的那条线,不敢走

近阿姨,只敢远远地想着那几颗糖果。

2、这样的隔开设计也写出了大人和孩子的逻辑错位,大人认为孩子是不想要不喜欢,而小

姑娘是“不敢”,大人有大人的角度和理解,小孩有小孩的角度和理解,他们是不同的世界。如果大人能把她的手伸进孩子的世界,小女孩一定会欣然接受的,如果小孩子走到大人的世界,那么结果也将不同。

作业评分:98分

作业点评:只可惜作业来得有点迟,否则定是满分作业。对画面和绘本本身深度咀嚼后提出了到位又角度“刁钻”的问题,对《糟糕!》图画的剖析尤其令人折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