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方程例4

简易方程例4

简易方程例4
简易方程例4

芒场镇中心小学新课堂建设导学案

被除数是小数时应该怎么除?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利用方程来解答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步骤,能够正确地 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 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 3. (1)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洪泽湖的图片,介绍到: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 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 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

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一则有关大坝水 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警戒水位是 指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危险的水位。 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2)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警戒水位、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 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x+0.64=14.14 ②14.14﹣x= 0.64 ③14.14﹣0.64= 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捷方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捷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大凡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大凡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二、说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均,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风趣的平均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

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详尽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大凡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博,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优良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1、用字母表示数 一、填空: 1、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 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 数之和是,两数之差是、×C=□×□+□×□、m-a- b=□- 三、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12=b×b=a×b=x×y×7=×x= 2×c×c=x×5=×a×b= 1、5+x=5x 2、x+x=x2、a×3=3a、y2=y×2、2a+3b=5ab6、2a+3a=5a、5×a×b=5ab、a×7+a=8a 用字母表示数 一、口算。 32=0.2×0.4=÷0.6=0.81÷0.9= 1.52=、一天中午的气温是32℃,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x℃。 32-x表示:_____________

、五班有40人订阅《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 40b表示:__________ 、一个足球单价a元,一个篮球b元。 6a+4b表示:__________ ))四、判断。) 小学资源网不用注册,全部免费 、张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 x-15表示:________________5x表示:_____________ ×3表示:__________ 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 式进行计算。 、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求面积? 、一个三角形底是 4.8厘米,高是底的2倍,求面积? 、一个梯形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9厘米,高8厘米,求m2+n2面积? 用字母表示数 一、填空。 、小花今年12岁,比小兰大a岁,小兰今年岁。 、一件上衣54元,一件裤子48元,买b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元。、一本故事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

简易方程小学奥数

简易方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 (1)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适当的数; (2)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适当的非零的数。 最终求解出问题的解。 3、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认真审题——分析已知和未知的量——找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出答 一、例题 例1、某数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其结果等于6,则这个数是_______。 例2、若711,913, ÷=_______ 。 ab ==,则143() a b 例3、有3堆棋子,第2堆比第1堆的3倍多4个,第3堆比第1堆的4倍少1个,当第1堆棋子是______个时,第2堆与第3堆的棋子数相同。 例4、图中的5个问号表示5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和等于130,三角形内2个数的和等于53,圆内3个数的和等于79,正方形内2个数的和等于50,那么,从左向右,这5个问号代表的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将4放在一个两位数的右端,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445,原来的两位数是_______。 例6、,, abcd abc ab及a分别表示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及一位数,且满足求:四位数. abcd 二、课堂练习 1、把长为220米的木棒截成11段,使后一段比前一段都长a米,则中间一段长为______米。 2、将A、B两数相乘,若A增加6,B不变,则积增加90;若B增加8,A

不变,则积增加96,则A×B=_______。 3、少年乐团中有170人不是五年级学生,有135人不是六年级学生,已知 五、六年级学生共有205人,则少年乐团中除五、六年级以外的学生共有_______人。 4、两数相除,得商24,余数15,又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629,则被除数是_____,除数是_____。 5、一个四位数2abc扩大到3倍后,变成了8 abc,这个四位数是________。 6、若1596020085 ++=_______。 b a a b +=,则25120081995 三、课后作业 1、某校四年级(1)班参加学雷锋小组的男同学有a人,女同学比男同学的2倍少15人,那么这个班参加学雷锋小组的学生共有_______人,如果男同学和女同学人数相等,那么a=_______。 2、将786个桃子分成4堆,第1堆比第2堆多24个,比第3堆多16个,比第4堆多46个,那么第4堆有______个。 3、小明做一道计算题,原题是一个数除以7,再加上72,由于粗心,他把除以算成了乘,加算成了减,凑巧得数是对的,这道题的得数是_______。 4、有兄弟两人今年的年龄之和是50岁,但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年龄是今年弟弟的年龄,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当年岁数的2倍,哥哥今年______岁,弟弟今年______岁。 5、某工人与老板签订了一份30天的劳务合同:工作一天可得报酬48元,休息一天则要从所得报酬中扣掉12元,该工人合同到期后并没有拿到报酬,则他最多工作了_______天。 6、甲、乙、丙三人参加了一次智力测验,甲答对的题目数最多,他们中任

《简易方程》单元教学分析说课材料

《简易方程》单元教 学分析

《简易方程》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发展符号意识,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作用,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两节教材各部分内容内在的逻辑联系是: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与“等式的性质”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实际问题与方程”是“解方程”的应用。 2.教材编排特点。 (1)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排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的基本技能。对小学生来说,起初会有一些困惑。为了突破难点,保证基础,教材加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除了原有的两个例题,例l、例2之外,还增加了例4、例5,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并相应增加了一个练习。同时,还加强了代入求值的教学,使学生不断看到,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量,当用一个合适的数代替字母并求值,就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对以天平为直观形象载体的等式性质,感到新奇、有趣,乐意接受,也容易理解。这是改革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实践

五年级简易方程典型练习题

五年级简易方程典型练习题 知识分析】 大家在课堂上已经学了简单的解方程,现在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解方程。首先,我们要对方程进行观察,将能够先计算的部分先计算或合并,使其化简,然后求出X 的值。 【例题解读】 例 1 解方程:6X+9X-13=17 【分析】方程左边的6X与9X可以合并为15X,因此,可以将原方程转化成15X-13=17从而顺利地求出方程的解。 解:6X+9X-13=17, 15X-13=17 15X=30 X=2 。 例2 解方程:10X-7=4.5X+20.5 【分析】方程的两边都有X运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先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4.5X然后再在两边同时加上7,最后求出X. 解:10X-7-4.5X=4.5X+20.5-4.5X, 5.5X- 7=20.5 5.5X-7+7=20.5+7 5.5X=27.5, X=5. 【经典题型练习】解方程:7.5X-4.1X+1.8=12 解方程:13X+4X-19.5=40

解方程:5X+0.7X-3X=10-1.9 解方程练习课 【巩固练习】 1、解方程:7(2X-6)=84 2、解方程5(X-8)=3X 3、解方程4X+8=6X-4 4、解方程7.4X-3.9=4.8X+11.7 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分析】 大家在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定学过“年龄问题”吧!记得那时候思

考这样的问题挺麻烦的,现在可好啦!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 就可以轻松地解决类似于这样的应用题。 【例题解读】 例题 1 今年王老师的年龄是陈强的 3 倍,王老师6 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 年后的年龄相等,陈强和王老师今年各是多少岁? 【分析】要求陈强和王老师两个人的年龄,我们不妨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然后根据“王老师在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 年后的年龄相等”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可列方程:3X-6=X+10,2X=16,X=8 3X=3X 8=24 答:陈强今年8 岁,王老师今年24岁。 例题 2 今年哥哥的年龄比弟弟年龄的3倍多1岁,弟弟5年后的年龄比3年前哥哥的年龄大1岁,兄弟俩现在各多少岁?【分析】先表示出哥哥和弟弟今年的年龄,然后运用弟弟 5 年后,哥哥 3 年前的年龄作为等量关系。 解:设弟弟今年X,那么哥哥今年(3X+1 )岁,可列方程 X+5=3X+1-3+1,X+5=3X-1,6=2X,X=3 3X+1=3X3+1=10 答:哥哥今年10岁,弟弟今年3岁。 【经典题型练习】 1、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兰的2 倍,张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小兰8 年后的年龄相等,今年张老师和小兰各多少岁?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简易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解简易方程这部分教材有两种类型方程的解法.教材先出示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 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要求3ⅹ+4ⅹ=?这在初中代数中,叫做合并同类项,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没有出现同类项等属语.而是通过实例 并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根据运算意义,从直观上理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例6 、7X+9X=80的解法.这也是本节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题目,需要列出这样的方程.而且这种题型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及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智育目标(1).理解掌握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2).会解形如aⅹ±bⅹ=c的方程.为列方程解应用题作准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难点形如aⅹ±bⅹ=c的解法 其次,来说说我设计这课时的 二、教学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观察法、比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尝试教学法、迁移法,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就很好地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然后说说我的 三、教学流程 我将教学流程设依次设计为:精心设计运用迁移、创设情景激活课堂、重视指导拓展延伸三步曲。先说第一步 精心设计运用迁移 教学伊始,为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景:班上准备开一次文艺晚会,派你去买些水果,你会怎样给营业员付钱?片刻沉默后,有的说:我会认认刻度,确定有几斤再付钱。因为方程本来就是等式,这样,让学生在数学中也学会生活。再出示本课准备阶段两种类型的练习题,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对例5、例6的学习具有迁移的作用,通过看看、比比、算算,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解题方法可进行自主学习。因为数学本身也是充满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如何围绕重点展开教学,如何突破难点呢?因此教学流程设计的第二步 创设情景激活课堂 “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贴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亲切。这样才能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本课教学设计时,我对教材的例题加以调整.怎么样才能使学生熟悉而喜欢呢?我不由想起了学 生去中村桔园参观一事,我灵机一动,对呀!多好的题材,这样由原来的“工地运土”变为学生熟知的“中村运桔子”。(图片)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皆数学。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在复习题(3)中,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了5×4+5×3和5×(4+3),观察两个算式的特点,学生明白了这里的两种方法就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在此基础上,由复习题演

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说课稿 下面YJBYS以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说课稿为例为大家介绍 说课稿的写作内容及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说课稿下面我将 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教材分析 解简易方程这部分教材有两种类型方程的解法.教材先出示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要求3ⅹ+4ⅹ=?这在初中代数中,叫做合并同类项,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没有出现同类项等属语. 而是通过实例并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根据运算意义,从直观上理解计 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例6、7X+9X=80的解法.这也是本节教材的 一个重点内容.在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些含有两个未知数 的题目,需要列出这样的方程.而且这种题型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 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分数 应用题及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 部分内容的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智育目标(1).理解掌握形如aⅹ±bⅹ=c的方程的算理.(2).会 解形如aⅹ±bⅹ=c的方程.为列方程解应用题作准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团结互助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难点形如aⅹ±bⅹ=c的解法 其次来说说我设计这课时的 二、教学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观察法、比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尝试教学法、迁移法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就很好地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然后说说我的 三、教学流程 我将教学流程设依次设计为:精心设计运用迁移、创设情景激活课堂、重视指导拓展延伸三步曲先说第一步 精心设计运用迁移 教学伊始为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景:班上准备开一次文艺晚会派你去买些水果你会怎样给营业员付钱?片刻沉默后有的说:我会认认刻度确定有几斤再付钱因为方程本来就是等式这样让学生在数学中也学会生活再出示本课准备阶段两种类型的练习题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2、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对例5、例6的学习具有迁移的作用通过看看、比比、算算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解题方法可进行自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1 、用字母表示数 一、填空: 1 、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李师傅每小 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 、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数之和是,两数之差是、X C=^X□ +□X^.m-a- b=□ — 三、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X 12= bXb=aXb= xXyX 7=Xx= 2XcXc= xX 5= XaXb = 1 、5+x= 5x 2、x+x=x 2、aX 3= 3a 、y 2= yX 2、2a+3b= 5ab 6、2a+3a= 5a、5XaXb= 5 ab 、aX 7+a= 8a 用字母表示数 一、口算。 32 = 0.2 X 0.4 = + 0.6 = 0.81 + 0.9 = 1.52 =、一 天中午的气温是32C,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xC。 32 —x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班有40人订阅《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 40 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足球单价a元,一个篮球b元。 6 a + 4 b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判断。) 小学资源网不用注册,全部免费 、张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 X—15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x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 分米,高是8 分米,求面积?、一个三角形底是4.8 厘米,高是底的2 倍,求面积?、一个梯形上底是15 厘米,下底是9 厘米,高8 厘米,求m2+n2 面积? 用字母表示数 一、填空。 、小花今年12岁,比小兰大a岁,小兰今年岁。 、一件上衣54 元,一件裤子48 元,买b 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元。、一本故事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 了y天,看了页,还剩

《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

《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9页解方程(例4、例5) 学习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学会解形如ax+b=c类型的方程。 2.通过对比、观察,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运用等式的性质,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 学习难点 会通过观察简易方程的特点,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设计 1.复习导入 (1)解下列方程。 x+14=32 18-x=4 3x=36 x÷5= 师: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 (2)出示思考题,若○+☆+○=16,○+☆=12,那么☆=(),○=()。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想法。(对比○+☆+○=16和○+☆=12这两个式子,把○+☆=12看成一个整体代入○+☆+○=16,可以得出○=4,再把○=4代入到第二个式子中,就可以得出☆=8。)(引导学生把谁看成一个整体)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把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的思路继续学习解方程。 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解形如ax+b=c的方程 ①引入问题,探究新知 出示例4示意图。

' 师: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生列方程: 3x+4=40 师:这个方程与我们刚做的3x=36进行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生交流。 师:这个方程该怎么解呢请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组织学生汇报。 (交流中引导学生解释:先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结:在解这个方程时,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3x=,再求x=。 ; ①巩固练习 6x-35=13 8x-4×14=0 小结:形如ax+b=c的方程,先把ax看成一个整体,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求出ax 的值,即转化ax=b来解决。 (2)解形如a(x+b)=c的方程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并讨论解决这样形式方程的方法。 师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1: 2(x-16)=8 解: 2(x-16)÷2=8÷2 | x-16=4 x=20 预设2: 2(x-16)=8 2x-32=8 2x=40 x=20 最后进行检验。 引导小结:形如a(x+b)=c的方程,可以先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原方程转化成ax+b=c来解决。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说课稿

一、简易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的第一课时。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 说教材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学习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这对于学生学习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 、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等量关系 展示天平图 师谈话引入:这是我们在科学课里用到的天平,它和大家玩过的跷跷板非常相似。当跷跷板平衡时,说明跷跷板两边人的体重有什么关系?(学生肯定会异口同声回答道:一样重)。那么如果我在天平的右边托盘里放一个300克的砝码,请你们在左边放你喜欢的东西,使天平平衡,你会放什么东西?(学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只要放上的东西的质量是300克都行)。接着展示教材例1天平图,老师提问:看看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两种东西的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一) 一、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如:() (2)、使方程左右两边()的()的值,叫方程的解。 (3)、求()的过程叫解方程。 (4)、一个加数等于(),减数等于() 除数等于(),一个因数等于()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误的画“×”) 1、a2=a×2() 2、x+7是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4、x+27=50的解是23。()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甲、乙两数之差100是,甲数是a,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1100-a○2a-100○3无法确定 (2)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19x+b○23a-2b<0 ○32x+5 ○43a=6 (3)方程7x+5=47的解是()。 ○1x=6○2x=5 ○3x=7 (4)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书写正确的是( ). ○1x×5写作5x ○2x+y写作xy○3a+b写作ab (5)三角形面积为S,高为h,三角形底是()。 ○1s÷h ○2s÷2÷h ○3s×2÷h ○4s×h÷2 解简易方程(二) 一、下面哪些是方程,是方程的在括号里面画“√”。 4.3+2x=10.3 ( ) 7.9+X<12.6 ( ) 8.9+6X ( ) 8X=0.5 ( ) 19×2X ( ) 9.6+2.5X=17.15 ( ) 二、填空。 (1) 13+5x=28变为5x=28-13是根据( )。 (2) 72÷3X=6变为3X=72÷6是根据( )。

(3) 6a+14=32的解是( )。 (4) 当X=( )时,6X-5.5=0.5。 (5) X的5倍与72的差是28,列方程是( )。 三、解下列方程。 5X+28=48 6X-12=30 45-3X=24 3X-4×6=48 1.8÷0.3-0.2 X=2 1.2-0.9+5X=0.8 四、列方程求解。 1、20减X的2倍,差是7,求X。 2、82除X的2倍,商是0.2,求X。 解简易方程(三) 一、计算. 4X+3X= 7a-5a= 7.5b-5b= S-0.5s= 9t+7t= 20t-5t-3t= 二、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桃树X棵X千克 2X千克 520棵 1200千克 杏树X棵X棵X棵 三、解下列方程. 19x-8x=55 2×(7x-4x) =18 6x+8x=1.4×3 5x+0.1x=50+6.1 7.2x-3.6x=9×0.4 20=5x-3X

五年级简易方程典型练习题

简易方程 【知识分析】 大家在课堂上已经学了简单的解方程,现在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解方程。 首先,我们要对方程进行观察,将能够先计算的部分先计算或合并,使其化简,然后求出X的值。 【例题解读】 例1xx:6X+9X-13=17 【分析】方程左边的6X与9X可以合并为15X,因此,可以将原方程转化成15X-13=17,从而顺利地求出方程的解。 解:6X+9X-13=17, 15X-13=17 15X=30 X=2。 例2解方程:10X-7=4.5X+20.5 【分析】方程的两边都有X,运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先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4.5X,然后再在两边同时加上7,最后求出X.解:10X-7-4.5X=4.5X+20.5-4.5X, 5.5X-7=20.5 5.5X-7+7=20.5+7 5.5X=27.5, X=5. 【经典题型练习】解方程:7.5X-4.1X+1.8=12 ww w .x k b 1.co m

xx:13X+4X-19.5=40 解方程:5X+0.7X-3X=10-1.9 xx练习课 【巩固练习】 1、xx:7(2X-6)=84 2、xx5(X-8)=3X 3、xx4X+8=6X-4 4、xx 7.4X-3.9=4.8X+11.7 xx解应用题 【知识分析】 大家在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定学过“年龄问题”吧!记得那时候思考这样的问题挺麻烦的,现在可好啦!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类似于这样的应用题。 【例题解读】 例题1今年王老师的年龄是陈强的3倍,王老师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年后的年龄相等,陈强和王老师今年各是多少岁? 【分析】要求陈强和王老师两个人的年龄,我们不妨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 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然后根据“王老师在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年后的年龄相等”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 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可列方程:3X- 6=X+10,2X=16,X=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二、说教法学法 (一) 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 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 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2020年秋季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试卷及答案

《简易方程》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并求值。 (1)一双筷子有2根,双筷子有()根。 (2)如图: 车上现在有()人; 当=42时,车上现在有()人; 当=()时,车上现在有33人。 (3)王明今年岁,比李军小岁,今年王明和李军共()岁。 (4)如图: 糖糖的体重是()千克; 当时,糖糖的体重是()千克。 考查目的:考查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答案:(1);(2)-6;36;39;(3)或;(4);71.5。 解析:明确题目中数量间的基本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此题主要考查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的能力。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用筷子的双数乘2即可计算出筷子的总根数,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6)等于车上现在剩下的人数,可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把=42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里,计算出车上现有的人数。最后根据给出的信息和前面所列的式子推算出结果。

(3)本题可根据“王明的年龄+李军的年龄=两人年龄之和”来思考,其中王明的年龄是,而李军的年龄要通过王明的年龄和王明比李军小岁进行推算,即是李军的年龄。最后再和王明的年龄相 加即可。 (4)根据题意知“冰冰的体重×2+1.5”即是糖糖的体重,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可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解答。然后将代入这个式子求出糖糖的体重。 2.根据“妈妈比赵兵大25岁”,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 ()的年龄+25=()的年龄; ()的年龄-25=()的年龄。 考查目的:考查寻找数量关系的能力。 答案:赵兵,妈妈;妈妈,赵兵。 解析:由“妈妈比赵兵大25岁”,可以得出“赵兵的年龄+25=妈妈的年龄”,再根据减法的意义推得:“妈妈的年龄-25=赵兵的年龄”。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超市有西瓜吨,售出21吨,还剩下35吨。 方程:()。 (2)某时刻物体的影长是其高度的2.3倍。 请参看下图列方程:()。 (3)张叔叔用90元钱买了瓶果汁,每瓶果汁7.5元。 方程:()。 (4)如图: 方程:()。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情况。 答案:(1)-21=35;(2)2.3=34.5;(3)7.5=90;(4)。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即可。 (1)根据题意得:原来西瓜的重量-售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2)根据物体的影长与物体自身高度之间的等量关系(即物体高度×2.3=物体的影长)可得方程。 (3)根据公式“果汁的单价×数量=果汁的总价”列出方程。 (4)根据图中较长线段的长度是较短线段的3倍,和较长线段比较短线段长40,可得方程。 4.在括号里填上“>”“<”或“=”。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说课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我主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体例、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标准 首先,要了解 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方程表述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数学思考:初步形成数感,感受符号直观的作用。 ●解决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生数学的价值。 内容标准: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如3x+2=5,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下面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来谈谈第二方面: 二、说教材 教材编写特点:特点一: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与前一册教材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相同,本册教材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特点二: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简易方程的安排,在内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但是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3)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特点三:.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特点四: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特点五: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点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编写体例:编写体例是:激发兴趣的情境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小结(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 单元内容结构:第四单元的内容有: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稍复杂的方程。说知识的立体式整合: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五年级简易方程讲义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一、自主学习(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这3道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 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题。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 (a·b)·c=a·(b·c) 或(ab) c=a(bc)。 4、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C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 式,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5、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表示()相乘,读作( );省略( )和( )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 )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元,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 (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 【自我检测】 1、(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 (2)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a×b写作ba()1×a写作1a()。 2、填一填。 (1)小红体重36千克,比小莉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 (2)李佳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 第二课时:简易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P47-P4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