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完整版)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完整版)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完整版)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熊坤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四年级时处再全镇的后面,五年级下降到倒数。下面我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

二、学生原因:

这届六年级学生是在一路减负声中走过来的,由于平时训练时间少,训练量有限,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在作业中,普遍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考试情况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尽管学生对常见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晰,但是如将题目置身于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解题能力较薄弱,这些题大多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的,解题困难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

学生思想方面:

这班六年级学生大都是留守子女,男生占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都不到,大多数男生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认为自己的学习都是因为家长、老师逼的,有几个男生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动脑思考,作业不能按质量完成,抄作业、偷看作业,破坏班级的学习风气,考试要把他们的桌子靠墙才能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三、教师原因

由于我的事情太多,耽搁的课较多,课前虽然对教材也进行钻研,对教法进行摸索,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和成年人的不同,每个新内容教下来,我觉得总有一些教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两方面的欠缺:

1、没有重视学生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教材在低中年级不要求学生写数量关系式,但是到了高年级,题目步骤比较多,不理清数量间的关系老师很难讲清为什么这么解答,学生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虽然到了高年级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进行“补救”,但就像炒隔生饭似地,很多成绩中等、后进生就是不能扎实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更别说灵活的运用了。例如:学生会根据“含盐率=盐/盐水”这个关系求出含盐率,后面要根据“含盐率”和“盐”求“盐

水”了,学生就不会了,学生为什么不会把数量关系倒过来运用,主要还是对数量关系不熟。虽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我觉得补总比不补好,所以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我加强了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比如我们刚学的“利息”、“纳税”、“折扣”中数量关系就很复杂,现在学的圆柱中就涉及到圆的面积、圆的周长、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半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的体积等等,这里面的公式也非常复杂,我现在要求学生该写的写、该背的背,每天新课之前抽几分钟背诵或默写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和公式,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掌握当天学到的新知识。

2、没有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这届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计算能力差的现象,每班都有十个以上的学生计算非常吃力,他们在简单的加、减、乘、除中就错误百出,更别说小数的乘除了。小数的乘除法是五年级上半学期学到,在当时的教学中,就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作业中错误非常多,尤其是学困生,几乎很难做到全对。有些学生对除法中“零的占位”都没有掌握好,导致有时在检查中一直找不到错误原因,增加了计算的困难度。因为对后面教材的不熟悉,当时我也没有意识到这部分的知识薄弱会对学习后面知识造成怎样的影响,当时又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对小数的乘除法进行持久的训练。在后面学习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过程中大量用到了小数的乘法、求“利息”、“纳税”、“折扣”中运用到多位数的小数除法,学生计算非常困难,错误也可想而知,六(1)班的姜红就是计算困难户,他的作业中就因为计算原因每次只能做对一两题,改正时也非常吃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都快晕了”。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我要求学生每天把作业中的草稿一起交上来给我批,如果有错我先看他的方法是否有错,再检查他的竖式,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原因。学生因为老师要检查竖式,态度上也认真了许多,计算正确率也有所好转。在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也教学生一些使计算尽量简单的方法,比如:求圆柱的表面积,我让学生先求出侧面积是几π,两个底面积是几π,再应用乘法分配率合并成一共几π,最后再和3.14相乘,因为1π到9π是要求学生熟练背诵的,这样可以适当降低计算的难度。

除了上面我刚讲的一些措施外,我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自身业务和理论素质的提高学习,提高自我的教师人格魅力,让学生有个向师性,构建师生融洽和谐的关系。

2、正因为是第一次教高年级,在专研教材上还要多花功夫,吃透教材的编排,把握每堂课的重难点,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在每堂新课之前把学生要练习的题目自己先做一遍,了解学生在解题时会遇到的的困难及注意点,更能明确练习的目的和意义,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3、针对班级学困生多,加强个别辅导的力度,关心爱护帮助每个学生,让学生们也感觉到老师没有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放弃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这学期我只要教一个班的优势,有时间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要求有错误的学生当着我的面找出错误,说出为什么错以及该怎样改正,“逼着”学生动脑思考,也不让他们有可以下去和别人交流的侥幸心理。

4、加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让家长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多与家长交流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培养自己的孩子成材的重要性,而不是因为自己忙碌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逐步让学生改掉不完成作业的毛病,特别是周六周日的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附答案)(2020必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分) 1.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2.圆锥有()条高。 A.1 B.2 C.3 D.无数 3.在任意的37个人中,至少有()人的属相相同。 A.2 B.4 C.6 D.9 4.六(2)班的同学在玩摸球游戏。现在箱里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能摸到黄球 B.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较小 C.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较大 D.一定能摸到红球 5.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高的比是1∶2,它们面积的比是()。 A.2∶1 B.4∶1 C.1∶1 D.1∶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在-2,+8,0,-15,-0.7,+ 2.3中,正数有()个,负数有()个。 2.在一场体育比赛中一共有10名运动员,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6dm3,高是3dm,底面积是()dm2。 4.在m÷n=8……3中,把m、n同时扩大10倍,商是(),余数是()。 5.6.8t=()t()kg 8.09dm3=()L()mL 6.a和b都是自然数,且a=8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7.找规律:1,3,2,6,4,(),(),12,16,… 8.一个袋子里有红、白、蓝三种球各10个,至少拿出()个才能保证有3个球的颜色相同。 9.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6cm,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体积是()cm3,再把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cm3。 10.甲仓库存粮的1 8 和乙仓库存粮的 1 9 相等,则甲仓库存粮∶乙仓库存粮=()。 已知两仓库共存粮340t,则甲仓库存粮()t,乙仓库存粮()t。 11.有一条长2.5km的飞机跑道,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00的图纸上,这条飞机跑道应该画()cm。 12.在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 一支铅笔长19()。 三、判断题。(5分) 1.圆锥的体积一定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表示一个星期内的气温变化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5.任何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都是0。() 四、计算题。(共1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8.1÷0.09=3 5 +5= 5 9× 8 15 = 7 9 - 1 3 = 8 9× 9 24 =147-18= 83 4 ×0÷3=8.45+3.55= 2.解比例和方程。(4分) 2.4∶7.5=0.8∶x 12-6x=2.4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及 改进措施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六年级数学质量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五里铺小学赵海霞 一、现状分析: 六年级共13名学生,其中优等生有7人、中等生有2人、学困生有3人、特困生有1人。总体上分析,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较低,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特差生较多,班上学习气氛不够浓,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但是方法欠佳,思维不够灵活。经常有人不完成作业,学业总体水平中等偏下。 (一)、知识层面上 1、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没有过关,特别是小数的乘除法计算,一方面遗忘的很厉害,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个别学生当时根本没有掌握。 2、在空间几何方面,不管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不能做到灵活运用。 3、数量关系上,基础较差的学生(大约5人),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还不是很熟练。 (二)、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层面上 1、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不做作业或者敷衍了事。 2、学生读题能力差,读题习惯没有养成。有些学生一道题目读了一遍就动笔做了,不按照老师要求圈出关键的字词或者句子;有些同学遇到题型较新的题目,读了一遍不会做就不做了,没有反复分析题目,钻研精神不足。解决问题时策略的运用不够熟练和灵活,计算题时验算习惯的养成都比较差。

3、学生没有养成反思题目的能力,有些题目一错再错,当时订正好了,后面又遇到还是不会,说明当时没有真正弄懂,没有在课后进行二次琢磨。 4、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发现班上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也就是后面的5个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 二、改进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些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老师去规训外,还需要老师去激励,去科学地引导。 2、重视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对于有些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完成书本和补充习题上的题目就可以了,拓展发散题型如果没有能力完成,可以不做要求,腾出时间把书上的题目每一题都过关。对于中等生,在习惯方面要特别严格,争取能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对于优等生,要重视“每日一题”、来发散她们的思维。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读题和审题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候,先要求学生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进一步分析。 4、重视分类专项练习。对于计算类的教学要加强算理教学,坚持每日进行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解决问题的练习,要重视分类对比练习,教师要做好解决问题的分类整理。 5、注重书本题目及其相应的变式,并结合例题改编知识点、每天一练,适当降低难度。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1)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检测六甲班共28人参加测试,其中A等1人,占3.6%,B 等3人,占10.7%,C等9人,占32.1%,D等15人占53.6%。与上届同年级比较,A、B等率都有所下降,C、D等率上升。与本届学生上学年升级成绩相比,仍是A、B等率下降,C、D等率上升。从整体看,这段时间的线上授课效果不佳,一半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成绩很差。 二、本阶段成绩得与失及原因分析。 本次检测试题共六大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至六单元知识,题目侧重检测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扇形统计图》、《比例》、《确定位置》三单元内容掌握情况要好于《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三单元。下面就本次测试试卷作具体分析:第一题填空题,出错较多的是第2、4、8、10题。第2题用长25.12㎝,宽3.14㎝的长方形围圆柱,求两种围法圆柱的高和直径,一部分同学不理解圆柱侧面与围成圆柱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已知圆周长,求直径的方法没有掌握。第4题考查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学生出错在审题不清,将“药水”求成了“水”。第8题,考查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转化,正确答案是1:4500000,

一部分同学不统一单位,写成了1:45,一部分同学错写成1:13500000.第10题,考查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知识点在课本22页第6题发现的规律,出错原因在学生对该知识点遗忘,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听课,没做笔记。 第二题判断,出错较多的是第5题,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导致出错。 第三题选择,出错较多的是第1题,说明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第四题计算,本题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部分。口算中,7x1/7÷7x1/7、1-2/5+3/5出错多,原因是运算顺序出错;简算中,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判断哪些能简算,哪些不能简算,一部分同学乱用简算方法,还有一部分同学格式不规范,导致失分严重;解比例中,3/8 :x=5% :0.6既有分数、小数还有百分数,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出错较多。 第五题操作,第2题出错较多,学生对于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导致出错。 第六题解决问题,出错较多的是第4题,此题要求用比例解题,全班只有1位同学做对,一部分同学不理解题目是要求用正比例、反比例解题,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理解方砖面积与块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导致出错。 三、卷面书写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六甲班共28人参加,其中卷面分得5分的有15人,占

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 一、填空。(2分×10=20分) 1. () ()6 =20=75: %=30÷( )=( )折 2.南、北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6m 表示一个物体向北运动6m ;那么-66m 表 示这个物体向( )运动( )m ,物体原地不动记作( )m 。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成( )比例。 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图上距离3cm 的距离表示实际( )km 的 ( 距离,如果实际距离是150km ,在这幅图上应画( )cm 。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差是243dm ;那么它们的体积和是 ( )。 6.六(1)班有56人,至少有( )名同学同一月生。 7.甲数的40%是乙数的7 4 ,已知乙数是140,甲数是( ) 8.如果8a=12b ;那么a:b=( ):( );a:12=( ):( )。 9.一个比例的两内项互为倒数,其中的一个外项是7 9,另一个外项是( )。 1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152cm ;圆锥的 【 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分×6=6分)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 2.半径是2CM 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 4.如果两个分数的值相等,那么它们的分数单位也相等。 ( ) 5.圆锥的半径扩大2倍,体积也扩大2倍。 ( ) 6.( 7.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2的倍数。 ( ) 三、认真辨析,合理选择(填正确答案前的序号)。(1分×6=6分) 1.在-5,-,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负数是( )。 A.-5 B.- D.- 2.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需要( )分钟。 3.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如果甲圆柱的底面直径扩大2倍,乙圆柱的高扩 大3倍;那么这时甲。乙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关系是( )。 & A.V 甲>V 乙 B.V 甲=V 乙 C.V 甲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A C D E 甲 乙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仔细填空:(每空1分计18分) 1.据统计,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28925482人,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人,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人。 2.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 )。 3.在 3 1 、3.3、33.3%、0.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12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米。 6.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4 :1,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7.把1.2千克∶24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宿迁到南京大约2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 9.一个圆锥形容器盛满水,水深为18厘米。将圆锥形容器的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为( )厘米。 10.“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凌 晨7时23分安全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 )小时( )分。 二、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如果a×b=0,那么( )。 ① a=0 ② b=0 ③ a 、b 都为0 ④ a 、b 中一定有一个为0 2.1、3、7都是21的( )。 ① 质因数 ② 公约数 ③ 奇数 ④ 约数 3.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43,从第二根上截去4 3 米。余下部分( )。 ① 无法比较 ② 第一根长 ③ 第二根长 ④ 长度相等 4. 在右图的三角形ABC 中,AD :DC=2:3,AE=EB 。 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是( )。 ①1 :3 ②1 :4 ③2 :5 ④以上答案都 不对 5.某校六一班有45人,男女生的比可能是( ) ①3:5 ②3:2 ③4:3 三、认真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缩小了10倍。( ) 2.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配成盐水,盐水的含盐率是5%。( ) 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 :1。( ) 4.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 ) 5.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3 2。

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第一学期 根据县教育局质量检测文件要求,我镇于2018年1月28日上午对六年级数学进行了教学质量检测。本着严肃考纪,诚信考试的原则,实行教师调换监考,学生单人单桌,阅卷流水作业,致使考试和阅卷工作严格有序地进行。现将全镇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期末测试系灵璧县教育局命题,从整张试卷看命题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基础题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空间与图形中的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等知识。 二、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教学质量检测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提高。具体情况见下表:

本次六年级数学试卷共设置了六大项内容,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一画、解决问题”。从两率上看,各校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基本达标,合格率为100%的学校有4所,优秀率差距悬殊很大,最高为98%,最低仅为36.4%。最高与最低优秀率相差约62个百分点;平均分也有一定的差距,呈现阶梯状,以孟山寄宿部六(1)班和高楼小学六(1)班最好,平均分达到92.4分,多数班级平均分为八十多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为71.1分。最高与最低相差21.3分。同时班级间优秀生、中等生、潜能生分布不均匀,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较大。差分达到80多分,很值得反思。 学生得分较高的项目为“计算和解决问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在90%左右,这说明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从试卷中看出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还有待强化和训练,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牢固扎实、导致丢掉分数的很多。 3、学生的综合应用,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提高训练。 4、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够强烈,学习兴趣不太高。怎么才能有效的调动其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教师:牟艳丽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班级情况: (1)学生情况:六年级共49人,本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2岁左右,也有少数偏小的学生,年龄结构比较正常。本班学生的地域来源比较繁杂,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存在,及格率很难突破50%。 (3)学习习惯:有近十位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这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早上来了,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时,看书的不多,讲话聊天的多,跑动的多;上课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总是想法子和周围同学说话,做小动作,更不说有很多课上爱说话、做小动作之类太多了;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你可能还在说最后一句话,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看着外面了,说明铃声响之前人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或许已经忍耐了半天了。仿佛这四十五分钟的忍耐就是为了这一会的激情。 2、部分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存在依赖性。学习的动力来自督促,学习的目的是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对学习完全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差的作业在老师三令五申要求补齐的情况下,实在没办法了,就一个字……抄。 3、学生学习存在懒惰思想。不愿意去背诵积累,不愿意深度思考问题,不愿意自己探究问题。例如平时做作业、该识记的公式、基本性质等,老师不检查,他就不做不记,做也是应付检查,你明天检查,他可能明天一早来看同学的,而且效果不佳。就是基础好点的同学,作业中也存在着敷衍,遇到思考题,随随便便肤浅写几句,不愿意多问,不愿意多思考,不愿意多写,对自己学习有较高要求的人不多。 4、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学习后进生不光是基础差的学困生,他们往往又是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更是语文、数学老师补差争抢的对象,在校时间特别紧俏,对老师来说,补差压力巨大 三、今后采取措施: 教学方面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数学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数学,后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

自然数 第一部分 数和数的运算 (一)整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正数、负数:负数和正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正整数(1、2、3、4 (3)整 零 (0) 负整数(-1、-2、-3、-4……) 2、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 :整数a 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 就说a 能被b 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 (1)如果数a 能被数b (b ≠ 0)整除,a 就叫做b 的倍数,b 就叫做a 的约数(或a 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 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4)被2整除: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被5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被3整除: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被9整除: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最新202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及答案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数 学 试 题 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上涂A ,错的涂B 。(5分) 1、3.6÷0.3=12,所以3.6能被0.3整除。 ( ) 2、假分数的倒数比1小。 ( ) 3、5620÷70=562÷7,因为562除以7的商是80,余数是2,所以5620除以 70的商也是80,余数是2。 ( ) 4、88008000的零都可以不读出来。 ( ) 5、小圆半径2厘米,大圆半径5厘米,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是5:2。(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涂错或不涂均为零分。(10分) 6、A =2×2×3×3,那么A 有( )个因数。 A.2 B.4 C.9 D.10 7、下面年份中,二月份是29天的年份是( )。 A.900年 B.2015年 C.2008年 D.2014年 8、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没有关系 9、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1463 B.2115 C.2415 D.32 24 10、-2℃比-5℃高( )℃。 A.-3 B.3 C.7 D.-7 11、如果a ÷b = 5(a 、b 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a B 、b C 、5 D.0 12、一个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10倍,则比值( )。 A.扩大1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倍 D.不变 13、一个纯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0.112123123412345…… 第一个数字8出现在小数点右边的第( )位上。

小学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执笔人:王丽君 一、命题评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命题应该说内容比较全面,有一定的难度,比较能反映出学生对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试卷从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角度,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题型多样,形式灵活。有填空题,判断题、操作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一方面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另一方面,生活数学的凸显使测查跳出“机械模仿”的框框,能在数学能力、数学运用等可持续发展上对学生作出引领,较全面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整张试卷注重基础、综合性强,有一定的挑战性。试卷各部份分数比例比较合理,不仅测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注重测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就抽样的部分试卷情况作如下分析: 二、质量概况 (一)数据统计 表1:得分情况 三、质量分析 (一)填空题 填空题的得分率是79.5%,其中第②、④题要求说明含义的错误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学生没理解题意。 (二)判断题 判断题的得分率为82%,其中第5小题“当n为非自然数时,n和n+1的最大公因

数是1”错的比较多,学生对最大公因数没理解。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同时也要关注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的点滴积累中建立起科学正确的的概念、灵活的思维模式,获得丰富的、内在的、自主的数学素养,同时养成勤于动手、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三)操作题 本题的得分率为86.7%,共3个小题,量比较小,主要考位置和方向。纵观3个小题,可以发现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 (四)计算题 计算题部分得分率81.5%,其中口算题错误少,,简便运算失分多,解方程一般。简便运算失分原因比较多:1、没掌握方法,如,乘法分配律等2、计算粗心,3、格式不合要求等。教学建议: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运算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五)解救问题 这部分题目比较接近生活,出得比较灵活,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测了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解题能力。涵盖了分数、比、解方程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试卷在选题上注重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所有题都来自生活,有一定的难度。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该题得分率69%,是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平时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的较少,学生在做一道题目的时候只注重对数字及运算有强烈的反应,而对于需要通过思考、分析、推理才能得出的结论,学生在解决时往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二是缺少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懂在表面,当稍加改头换面时,他又是模糊不清的。三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生活经验,分析问题没有条理,思维不严密,表述不清楚、不完整,失分率高。另外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抄错数字或方程解写成算术解等也造成一部分失分。 教学建议:以生活为载体,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知识内涵,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现象数学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以新的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平时还应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本套试卷在立意上比较新,符合“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力图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考查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促进我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完整版)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熊坤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四年级时处再全镇的后面,五年级下降到倒数。下面我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 二、学生原因: 这届六年级学生是在一路减负声中走过来的,由于平时训练时间少,训练量有限,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在作业中,普遍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考试情况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尽管学生对常见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晰,但是如将题目置身于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解题能力较薄弱,这些题大多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的,解题困难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 学生思想方面: 这班六年级学生大都是留守子女,男生占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都不到,大多数男生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认为自己的学习都是因为家长、老师逼的,有几个男生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动脑思考,作业不能按质量完成,抄作业、偷看作业,破坏班级的学习风气,考试要把他们的桌子靠墙才能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三、教师原因 由于我的事情太多,耽搁的课较多,课前虽然对教材也进行钻研,对教法进行摸索,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和成年人的不同,每个新内容教下来,我觉得总有一些教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两方面的欠缺: 1、没有重视学生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教材在低中年级不要求学生写数量关系式,但是到了高年级,题目步骤比较多,不理清数量间的关系老师很难讲清为什么这么解答,学生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虽然到了高年级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进行“补救”,但就像炒隔生饭似地,很多成绩中等、后进生就是不能扎实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更别说灵活的运用了。例如:学生会根据“含盐率=盐/盐水”这个关系求出含盐率,后面要根据“含盐率”和“盐”求“盐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毕业模拟试卷及答案

精品资料 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考试模拟 数学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成绩____ 一、认真思考,我能填。(20分) ⑴25 2 吨=( )吨( )千克。 6800毫升=( )升 ⑵用1、2、3、6这四个数写出两道不同的比例式是( ) ⑶ () 8 =( )÷60=2:5=( )%=( )小数 ⑷比40米多25%是( )米。40米比( )米少20%。 ⑸41:5 2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⑹大小两个圆的周长比是5:3,则两圆的面积比是( )。 ⑺b a =c ,若a 一定,b 和c 成( )比例;若b 一定,a 和c 成( )比例。 ⑻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18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⑼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量得图上零件是20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厘米。 ⑽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9.42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二、仔细推敲,我能辨。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 1 。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 ( ) 4、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00 。( ) 5、把10克的农药溶入90克的水中,农药与农药水的比是1:9。 ( ) 三、反复比较,我能选。(10分) 1、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 )。 A.圆 B.扇形 C.三角形 D.梯形 2、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为( )。 A. 3:1 B. 1:3 C.9:1 D.1:9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圆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4、甲乙两地相距17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的距离是3.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500 B 、1:5000000 C 、1:50000 5、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按1:4的比例尺放大后它的面积是( )。 A 、48平方厘米 B 、96平方厘米 C 、192平方厘米 四、想清方法,我能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1-51 = 6-3.75= 6-107= 0.32= 32÷6= 7×71÷7×71= (41+81 )×4= 52÷51=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分) ①3.6+2.8+7.4+7.2 ②(14 +16 +5 12 )×36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及答案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 l. 1.005读作( ),它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精确到百分位是( )。(创新题) 2.六亿五千零七万八千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3. 9.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 )毫升= 4.05立方分米。 4.( )%=3÷4==( )∶60=( )(小数)=( )(折扣) 5.一节课的时间是( )分,再加上( )是l 小时。(创新题) 6.把32分解质因数是( )。(创新题) 7. 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 );16、24和48的最小公倍数是( )。 8. 4∶5和52∶2 1可以组成比例是因为( )。(创新题) 9. 2 1的倒数是5的( )%。 10.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 )倍。(创新题) 11.右图是由两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 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2.要挖一个长60米,宽40米,深3米的游泳池,共需挖出( )立方米的土,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 =2πr ,其中的C 和r 成反比例关系。 ( ) 3.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这样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 ) 4.植树节学校一共种了2000棵树,未成活的有4裸,成活率为96%。( ) 5.右面正方形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 ( )(创新题)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这些物体中,一定不是圆柱体的是( )。 A .粉笔; B.硬币; C.水管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 )。 A.31 B. 3倍; C.3 2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 量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打造温馨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数学教学学情分析 一、现状分析 六年级现共有58名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是:平均分是68分,及格人39人,占67%,优秀人22人,占38%。大部分学生集中在80分以下,由此反映出学生的成绩很低。本届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是中等学生多,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脑力思维能力较差,对综合知识应用存在困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习的学习态度较好,比以前积极性更高。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及格率。六年级有58名学生,有19人不及格,所占比例最大,提升空间就大,争取把7人提高到六十分以上,其中包括许如意、朱慧欣、王勇、代星宇、李小龙、吴佳帅、高福丽。 2、提高优秀率。60~80分之间的学生有17人,争取把王俊鹏、孙玲珑、郭艳新、李建成、崔丽美等十名学生的成绩提到八十分以上,来提高优秀率。 3、提高在学区名次,争取通过对优秀率和及格率提高的同时,提高平均分,进而提升在学区的名次。 三、具体措施 1、总结上学期的有效经验。坚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每一名学生,发挥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成立学

习小组,组内进行互帮互助,我发现只要是负责的组长成绩都有所提高,也很稳定。并且组间进行学习评比,发些奖励标志,分为达标奖、进步奖、优秀奖等,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和荣誉感。 2、做好教学工作,真实做好精备、精讲、精练。。坚持按照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把备课精细化,细到想好每个环节之间的导语,练习题找哪名学生解答。课上要重点突出,重点要强化反复练习,难点着重讲解,尽量做到分层教学,把学生分为三层: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每堂课中等生和优等生必须达标,关注和了解后进生的情况,以便课后进行辅导。对每名学生做到爱心、耐心、信心。课后要有针对性作业,实行分层作业,认真对待学生交上来的每一本作业,要求人人都要交作业。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备课创设有意思的情境和课上可以实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把知识渗透到情境和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还应该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经常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要守纪律,营造良好的上课环境。重视学生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培养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做完作业或习题要有检查过程。学生遇到难题不要怕,从问题入手先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再去找别人请教。

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数和数的运算 (一)整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 1 , 2 , 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 有,用0表示。0是最小的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负数和正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正整数(仁2、3、4、……?自然数 ⑶整数- 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I负整数(-1、-2、-3、-4……) 2、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工0 ),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 说b能整除a 。 (1)如果数a能被数b (b丰0 )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女 口: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女口: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5)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7)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8)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9)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11)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夕卜,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 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 15=3X 5, 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 (16)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2X 2 X7 (17)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因数有 1、2、3、4、6、12; 18 的因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8)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查漏补缺,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们的试卷,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本次检测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内容分析: 此次试题就总体而言,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了前8个单元的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 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52人,平均分为70分,优秀率68%,及格率为80%. 三、取得成绩: 1、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 2、第四大题:解比例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这是由于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

础(课前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这次的应用题,多数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 四、不足之处: 第一大题:错的最多的是第14、15小题,是数学广角里的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抽届原理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他们对此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虽然是数学广角,但是在讲课和复习时都没有忽略,就在考试的前两一天还做过和第14题一模一样的题和15题一样的类型题。学生出错了感觉还是对此知识属于模糊状态。“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现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按理说,这个题,学生只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就能得到结论。但就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我在给学生复习时,讲到了一题“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而上 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考试中学生做这一题时根本不去理解其中的原委,马上用15千米:3厘米计算,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从中也可以看出我这个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及备考措施

六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及备考措施 山南小学秦卓 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参加20人,最高分101.5,最低分22.5,平均分64.47,及格率50,优秀率38.89,总名次第6名。从整体上看,本次试卷难易适中,优等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中等生是由于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差生的主要原因是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纵观我们这次考试,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以下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改进: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第一大题2小题不写单位名称;第五大题的第一小题第二个,题目让判断的是圆柱体的体积和它的底面半径,一部分学生都按习惯思维理解成底面积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体现在解应用题时题意都没有弄清楚就开始胡乱写答案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在演草纸上写的都是正确答案写到卷子上就写成错的,为此事本次失分最多的。 4、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

维训练。 6、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而我班这次考试和月考相比进步不大,及格的基本上都优秀,有三个不及格,但是这三位学生努力一次应该可以及格,就是习惯差,下一步争取继续努力让学困生上一个新台阶,优生继续稳步前进。 备考措施: 六年级第二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总复习阶段,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教学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实际,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主要内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