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二〇一四年五月四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来源:历史反思和时代变动的深刻总结

毛泽东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是这样回答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同样,我们也可以问一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价值观是

从哪里来的?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

国家层面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的价值目标是怎么形成的?回想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明白了。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可能迅速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任务和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很朴素,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后来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历史起点。

在全面改革开始后,党的十三大把“富强”和“民主”“文明”一起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当时的提法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这样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势如破竹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越走越宽广。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发生了。随着政策的放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分层加剧,社会成员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了,社会矛盾增多了,群体性

事件也接连不断地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并且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布局,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布局。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后,十七大把“和谐”这两个字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样,我们的奋斗目标就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只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路,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记住什么是我们要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我们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不能仅仅理解为这只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与我无关。事实上,国家的追求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国”离不开“家”、“家”离不开“国”,国家好了,我们大家都会好。

2. 理解:新变化和新走向的深刻反映

前面讲到“历史性大反思”,又讲到“时代性大变动”,“反思”是对历史的总结,“变动”是现实的变化。这种变动、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且主流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给中国带来新变化和新走向的大变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就新在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这样的时代性大变动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

在社会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8个字的价值取向,就是反映中国社会新变化、新走向的新观念。

在中国,夏商周是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于是“仁者爱人”“有教无类”“民为邦本”“和为贵”的思想出现了。这意味着中国人开始从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走了出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观念也伴之而生。但是,那时思想最解放的人还没有从“君子”与“小人”的等级观念中解放出来,“自由”还不是被贬为“小人”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到后来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宗教占统治地位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又被一整套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的“三纲五常”套住了。随着这个体系日臻完备,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局面,这就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吼声。

这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但让中国人接受了“人权”“民主”“自由”“科学”等新观念,进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时代进步潮流而生,并站在这个时代进步潮流的前锋,为中国的文明与前途奋斗着。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高高地举起了“民主”“自由”的大旗。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时候,中国人民不仅从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三纲五常”的纲常体系中解放出来,而且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统治中解放出来,开始享受到“民主”“自由”的喜悦。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发端于被称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大解放。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是第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那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启动的就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还在深入,它带给中国的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进步大发展。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平等”等人类文明中的进步观念才在中国确立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确立了自由观念,而且对平等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来,马克思主义就认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是在平等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没有平等就没有市场经济。但是在中国,有的人把不是商品的权力同金钱的交换也混同于平等的商品交换。假市场经济之名大行腐败之道是市场经济不允许的,是不平等的特权的产物。所以,平等和自由一样,也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

当然,把平等看作是平均主义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的分配。马克思说,如果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就想做到分配结果是平等的,那么权利就是不平等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追求的公平是权利、机会和规则公平,而不是平均主义的公平、结果公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倡导的价值观中,除了“自由”“平等”,还有“公正”“法治”。如果说前者是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那么后者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信守的原则和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公正”“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障。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首先,这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我们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政府一点一点放权让利的过程中转变到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但政府手中还有许多应该放掉而没有放掉的权利,经常强势干预市场,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和产能过剩。因此,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寻租”、腐败难以完全避免,不仅影响自由、平等,而且使政府缺乏公正和公信力,使法制成为一纸空文。这就需要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一门专门的课题来研究,让政府、市场以及社会能够各就各位。为此,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要在全社会倡导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还要倡导能够维护自由、平等的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同时,这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前面我们说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搞活了”。有活力总比死气沉沉要好,但在搞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卖淫嫖娼、吸毒贩毒、邪教作乱等等社会现象屡禁不止,党内也出现了贪图享受、求神拜佛、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治乱”的重任。我们要治乱,但又不能把社会治死,而要形成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的深刻反映。只要联系国家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需要死记硬背。

3. 要求:在当代继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

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古人常讲“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无信不立”“善人者,人亦善之”等,讲的都是怎么做人待人的问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这些好的思想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表述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首先,这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有先进的价值观念支撑。而要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有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都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才能获得成功。其次,这是现代化进程面临问题的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多层次多层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说过,这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再次,这是由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者的关系决定的。恩格斯说过,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特殊力量,讲的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国家的起源上讲,在社会中各种利益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社会中占优势的阶级就建立起国家这样的上层建筑;从国家的存在状态看,它居于社会之上统治和管理着社会;从国家面临的风险看,它极有可能被权力所异化,走向反面。至于在社会中,又有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关系。社会是由公民个人组成的,可以说是公民个人的总和;但公民个人又有不同的利益要求,社会只能尊重公民个人而不能包办公民个

人的利益。这就发生了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复杂关系。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考虑这三个层面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在一个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里,在一个以自由、平等、正义、法治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公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公民呢?从公民自身来讲,要爱国、敬业;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倡导诚信、友善。简单地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讲的就是对自己要好,对别人也要好。这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奉行和坚守的最基本价值准则。

4.行动:培育要和践行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十分重大。

需要强调的是,要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仅要了解这24字是怎么形成的,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而且还要下大力气培育和弘扬。古人历来重视道德教化,而这种教化不是单纯地“教”,还要在“践行”中化为内心的自我规范。比如古人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齐”“治”“平”就是“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

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不仅讲要“践行”,还强调要联系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来“践行”。

我们应该认真地琢磨总书记的这个要求,努力把他提出的要求变为现实。我有个小建议:能否在媒体开展“十万个怎么办”的征文和讨论?因为,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行的东西,是要通过“行”表现出来的。“行”,就是“办”。过去有一本对青少年乃至于成年人影响很大的书,叫做《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讲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这是科学的任务。“怎么办”,讲的是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行为准则问题。比如我提一个问题:“当你走过一个地方,那里正在升国旗,你应该怎么办?你是向国旗行注目礼,还是在那里大声喧哗?”我再问你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果你在赶路的时候撞倒了一个老人,你该怎么办?”“你看到马路边上有一个被撞倒的老人,你该怎么办?”“你是老人,在马路边被人撞倒了,你该怎么办?”诸如此类“怎么办”,有法律问题,有道德问题,但从深层次讲是价值观问题。广泛征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怎么办”问题,再就大家提出的问题从价值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从法律、道德上开始讨论,最后落到价值观上去),效果一定会比空洞地解释“什么是24字价值观”“怎样弘扬24字价值观”要好。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事来对待,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坚守。

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新闻舆论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反映光明进步的社会本质,是正面宣传的根本要义,是新闻舆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坚定共同理想、凝聚奋进力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增进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和精神,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要改进文风,创新方式,做好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在真实可靠上动脑筋,在可亲可敬上做文章,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引导广大群众多看主流,不受支流支配;多看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因此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

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沉默失语、没有声音。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有力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三.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

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

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

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

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

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

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

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

“魂”。2013年11月26日,习

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

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

起,就既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

者和弘扬者,又是中

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

导者和发展者。要用

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

精神财富来以文化

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创造性转化,就

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

要求,对那些至今仍

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

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

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如今,中国开办“孔子学院”宣传中华文明;韩国宣布将在全球一百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日本在海外增设“日语学习中心”扩大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输出到世界各地。20世纪后期,亚洲各国在经济上、政治上争大国话语权,而且在文化上争首发权成为亚洲文化的新动向。近些年考古学界出现的几个重大问题,表明所谓“远东”各大国在“四大发明”和亚洲历史问题上出现了话语权力之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实际上,全球化中的“文化争端”是“文化冲突”的先兆。近年来,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书道为韩国的书艺,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目前世人对印度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似乎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这也是许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东亚崛起的文化格局预示着当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转折;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种显现的国家之间的“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充分说明党中央十分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把我国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它既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新时期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亚洲开始崛起,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东西方文明相互竞争的同时,亚洲各国之间也开始了文明争夺战。1所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迫在眉睫,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文化都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

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批判继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结合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开放姿态,借鉴学习并创新。

(二)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社会,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把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是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二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三是整合新闻传媒资源,做大新闻产业;四是打造一支复合型的新闻媒体从业队伍。2在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当的舆论力量。要深刻熟悉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治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三)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没有经历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与旧的经济形态、社会关系相联系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为方式,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大量涌入并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仍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观、道德观等还会在社会上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的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观念

和行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基本的经济制度,社会上还大量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由此带来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

(四)软硬同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有密切的相关性,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相反,软实力对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也产生影响。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的国际环境中,必须重视增强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赢得世界人民对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信任和尊重。着力增强硬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文化产业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世博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所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和硬实力的建设同时推进,“软”、“硬”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〇一三年八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加强对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推动重大部署、重要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有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领导干部要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看本地区本部

门主要媒体的内容,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媒体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要选好配强宣传思想部门领导班子,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确保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各级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加强团结和引导,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最大限度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充实队伍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