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杆(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杆(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杆(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杆(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7.锚杆(索)

7一般规定

7 . 1 . 1 锚杆(索)为拉力型锚杆,适用于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岩石基坑以及建(构)筑物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试验。

7 . 1 . 2 锚杆使用年限应与所服务的建筑物使用年限相同,其防腐等级也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7 . 1 . 3 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下列地层中:

1 有机质土,淤泥质土;

2 液限w L>50%的土层;

3 相对密实度 D r <0 . 3 的土层。

7 . 1 . 4 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预应力锚杆:

1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

2 边坡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时(宜与排桩联合使用)。

7 . 1 . 5 下列情况下锚杆应进行基本试验,并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1 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

2 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

3 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

7 . 1 . 6 锚固的型式应根据锚杆锚固段所处部位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征、锚杆承载力大小、锚杆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按附录 D 进行选择。

3.1设计计算

7 . 2 . 1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N

ak =

H

tk

cosα

( 7 . 2 . 1 - 1 )

N a=r Q N ak( 7. 2 . 1 -2) 式中N ak——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

N a——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

H t k——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

第33 页

S

f f

确定。

α——锚杆倾角(°);

r Q ——荷载分项系数,可取 1 . 30,当可变荷载较大时应按现行荷载规范

7 . 2 . 2 锚杆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A ≥ r 0 N a (7 . 2 . 2)

S

2 y

式 中 A —— 锚 杆 钢 筋 或 预 应 力 钢 绞 线 截 面 面 积 (m 2); ε2——苗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 0 . 69,临时性锚杆取 0 . 92;

r o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

f y , f py ——锚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

7 . 2 . 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l ≥ N ak (7 . 2 . 3)

a

s y

式中: l a ——锚固段长度(m );尚应满足 7 . 4 . 1 条要求;

D ——锚固体直径(m );

f r b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 ),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

时可按表 7 . 2 . 3 - 1 和表 7 . 2 . 3 - 2 取值;

ζ1——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 1 . 00,对临时性锚

杆取 1 . 33。 表 7 . 2 . 3 - 1

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注: l 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 M30;

2 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3 岩体结构面发育时,取表中下限值;

4 表中岩石类别根据天然单轴抗压强度 f r 划分: f r

<5Mpa 为极软岩,5Mpa ≤ f r <15Mpa

为软岩,15Wpa ≤f r <30MPa 为较软岩,30MPa ≤ f r <60MPa 为较硬岩, f r >60MPa 为坚硬岩。

第 34 页

ξ ξ

表 7 . 2 . 3- 2

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 M30;

2 表中数据仅适用于初步设计,施工时应通过试验检验。

7.2.4

. 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l a ≥

r 0 N a ξ3 n πdf b

(7 . 2 . 4)

式中 l a ——锚杆钢筋与砂浆间的锚固长度(m );

d ——锚杆钢筋直径(m ); n ——钢筋(钢绞线)根数(根);

r 0——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

f b ——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kPa ),应由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

时可按表 7 . 2 . 4 取值;

ζ3——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 0 . 60,对临时性锚

杆取 0 . 72 .

表 7 . 2 . 4

钢筋、钢绞线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 f b (MPa )

注: l 当采用二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 0 . 85 折减系数;

2 当采用三根钢筋点焊成束的作法时,粘结强度应乘 0 . 7 折减系数;

3 成束钢筋的根数不应超过三根,钢筋截面总面积不应超过锚孔面积的20%。当锚固段钢筋

和注浆材料采用特殊设计,并经试验验证锚固效果良好时,呵适当增加锚杆钢筋用量。

7.2.5. 5 锚杆的弹性变形和水平刚度系数应由锚杆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自由段无粘结的岩石锚杆水平刚度系数Kb 可按下式估算:

K =AE

S cos2 α (7 . 2 . 5)

h

f

式中K h——锚杆水平刚度系数(kN/m);

l f——锚杆无粘结自由段长度(m);

E0——杆体弹性模量(kN/ m2);A——

杆体截面面积(m2)α——锚杆倾

角(°)。

7.2.6. 6 预应力岩石锚杆和全粘结岩石锚杆可按刚性拉杆考虑。

3.2原材料

7.3.1. 1 锚固工程原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应满足设计要求,方便施工,且材料之间不应产生不良影响。

7.3.2. 2 灌浆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其强度不应低于

42 . 5MPa:

2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

3 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

4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5 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 . 8~1 . 5,水灰比宜为0 . 38~0 . 5;

6 浆体材料28d 的元侧限抗压强度,用于全粘结型锚杆时不应低于25MPa,用于锚索时不应低于30MPa.

7.3.3. 3 锚杆杆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附录E 的要求,不宜采用镀锌钢材。

7.3.4. 4 锚具及其使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锚具应由锚环,夹片和承压板组成,应具有补偿张拉和松弛的功能;

2 预应力锚具和连接锚杆的部件,其承载能力不应低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95%;

l

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 的规定。

7.3.5. 5 套管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

2 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

3 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7.3.6. 6 防腐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在锚杆使用年限内,应保持耐久性;

2 在规定的工作温度内或张拉过程中不得开裂,变脆或成为流体;

3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和防水性,不得与相邻材料发生不良反应。

7.3.7. 7 隔离架、导向帽和架线环应由钢、塑料或其他对杆体无害的材料组成,

不得使用木质隔离架。

7.4构造设计

7.4.1. 1 锚杆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段的长度之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锚杆自由段长度按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

应不小于5m,且应超过潜在滑裂面;

2 锚杆锚固段长度应按式(7 .2 .3)、(7 .2 .4)进行计算,并取其中大值。同

时,土层锚杆的锚固段氏度不应小于4m,且不宜大于10m;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

不应小于3m,且不宜大于45D 和6 . 5m,或55D 和8m(对预应力锚索);位于

软质岩中的预应力锚索,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最大锚固长度。当计算锚固段长

度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改善锚固段岩体质量、改变锚头构造或扩大锚固段

直径等技术措施,提高锚固力。

7.4.2. 2 锚杆隔离架(对中支架)应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3m 设置一个,

对土层应取小值,对岩层可取大值。

7.4.3. 3 锚杆外锚头、台座、腰梁和辅助件等的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4.4. 4 当锚固段岩体破碎、渗水量大时,宜对岩体作固结灌浆处理。

7.4.5. 5 永久性锚杆的防腐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预应力锚杆的自由段位于土层中时,可采用除锈、刷沥青船底漆、沥青玻

纤布缠裹其层数不少于二层;

2 对采用钢绞线、精轧螺纹钢制作的预应力锚杆(索),其自由段可按本条1 款

进行防腐蚀处理后装入套管中;自由段套管两端100~200mm 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充填,外绕扎

工程胶布固定;

3 对位于无腐蚀性岩土层内的锚固段应除锈,砂浆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5mm;

4 对位于腐蚀性岩土层内的锚杆的锚固段和非锚固段,应采取特殊防腐蚀处理;

5 经过防腐蚀处理后,非预应力锚杆的自由段外端应埋入钢筋混凝土构件内

50mm 以上;对预应力锚杆,其锚头的锚具经除锈、涂防腐漆三度后应采用钢

筋网罩、现浇混凝土封闭,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厚度不应小于10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7.4.6. 6 临时性锚杆的防腐蚀可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 非预应力锚杆的自由段,可采用除锈后刷沥青防锈漆处理;

2 预应力锚杆的自由段,可采用除锈后刷沥青防锈漆或加套管处理;

3 外锚头可采用外涂防腐材料或外包混凝土处理。

7.5施工

7.5.1. 1 锚杆施工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1 应掌握锚杆施工区建(构)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情况;

2 应判断锚杆施工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不良影响,并拟定相应预防措施;

3 应检验锚杆的制作工艺和张拉锁定方法与设备;

4 应确定锚杆注浆工艺并标定注浆设备;

5 应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和规格型号,以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7.5.2. 2 锚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

2 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

3 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小于0 . 5m.

7.5.3. 3 钻孔机械应考虑钻孔通过的岩土类型、成孔条件、锚固类型、锚杆

长度、施工现场环境、地形条件、经济性和施工速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7.5.4. 4 预应力锚杆锚头承压板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承压板应安装平整、牢固,承压面应与锚孔轴线垂直;

2 承压板底部的混凝土应填充密实,并满足局部抗压要求。

7.5.5. 5 锚杆的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积水;

2 注浆管宜与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

3 浆体强度检验用试块的数量每3D 根锚杆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应不少于6 个;

4 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灌浆压力,应确保浆体灌注密实。

7.5.6. 6 预应力锚杆的张拉与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杆张拉宜在锚固体强度大于20MPa 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

2 锚仟张拉顺序应避免相近锚杆相互影响;

3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 . 65 倍钢筋或钢绞线的强度标准值;

4 宜进行超过锚杆设计预应力值1 .05~1 .10 倍的超张拉,预应力保留值应满足设计

要求。

2018年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最新版

现行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地基与基础 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 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8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主体结构 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 1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2011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2 5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2010 6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7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 8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 9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12 1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1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12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建筑装饰装修 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 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2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 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4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 5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6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 7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 8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13 9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类型 3.1.1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3.1.2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表)滑移型+崩塌型 3.1.3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因素 3.1.4视为相对软弱岩质组成的边坡情况和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情况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 3.2.2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情况3.2.3边坡塌滑区范围估算 设计原则 3.3.1两类极限状况定义 3.3.2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分项系数,重要系数γο等) 3.3.3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受其影响相邻建筑的使用年限3.3.4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原则 3.3.5边坡工程设计应包括内容 3.3.6计算和验算的对象和内容 一般规定 3.4.1设计时应取得的资料 3.4.2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内容) 3.4.3二级边坡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3.4.4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形式(表)参考因素 3.4.5不应修筑边坡情况 3.4.6避免深挖高填,后仰或分阶放坡3.4.7洞室 3.4.8生态保护+自身保护措施 3.4.9下列边坡工程专门论证 开挖坡角,坡顶超载,水渗入坡体 排水措施 3.5.2截水沟(地表水) 3.5.3排水管、管井、截槽(地下水)3.5.4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3.6.1设计规定(与基础相邻作用)3.6.2新建边坡措施(与相邻基础)3.6.3新建重要建筑规定 3.6.5已建档墙坡脚新建建(构)筑物 时 3.6.6位于稳定土质或弱风化岩层边坡 的挡墙和基础 四、边坡工程勘察 一般规定 4.1.1一般建筑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门的 岩土工程勘察;二、三级建筑边坡工 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 满足边坡勘察和要求。大型的和地质 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 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尚应进行施 工勘察(专门勘察+合并勘察+分阶段 勘察+施工勘察对应情况) 4.1.2勘探范围+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4.1.3勘察报告内容 4.1.4变形监测、水文长观孔 边坡勘察 4.2.1勘查前应取得的资料 4.2.2分阶段勘察 4.2.3勘察应查明的内容 4.2.4勘探的方法 4.2.5详勘的勘探线、点间距(垂直边 坡走向,数量≧2) 4.2.6三轴试验,试样数量 4.2.7特殊要求、流变试验 4.2.8及时封填密实 4.2.9可选部分钻孔埋设检测设备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4.3.1三样地质勘察,满足要求 4.3.2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压水试验 来获得水文地质参数 4.3.3还宜考虑雨季和暴雨的影响 危岩崩塌勘察 4.4.2比例尺 4.4.3勘察要求(崩塌史、地形地貌、 地质条件、地下水) 4.4.4危岩破坏形式评定 4.4.5危岩稳定性判定 边坡力学参数 4.5.1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表) (?∫) 4.5.2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4.5.4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值 4.5.6土质边坡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一般规定 5.1.1需稳定性评价的边坡 5.1.2稳定性评价的过程 5.1.3坡脚地面抗隆起和抗渗流的适 对象 边坡稳定性分析 类计算方法的适用对象 5.2.3图例滑动法 5.2.4平面滑动法 5.2.5折线滑动法 5.2.6渗流边坡考虑地下水作用的事 边坡稳定性评价 5.3.1边坡稳定性安丘系数(表) 六、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 土压力 侧向土压力 6.2.2静止土压力系数koi 6.2.3平面滑裂面假定,土动土压力 力标准值,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 δ 6.2.4当墙背直丽光滑、土体表面水 时,主动土压力标准值 6.2.5当墙背直立光滑、土体表面水 时,被动土压力标准值 6.2.6有地下水但未形成渗流时,侧 力的计算规定 6.2.7形成渗流时,尚应计算(有较 的稳定岩石坡面) 6.2.9坡顶有线性分布荷载、均载和 顶填土不规则时 侧向岩石压力 6.3.1静止岩石压力指标值 6.3.2对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边坡, 动岩石压力合力标准值(岩质边坡四 形滑裂时侧向压力计算) 6.3.3对沿缓倾的外倾软弱结构面滑 的边坡,主动岩石压力合力标准值 6.3.4侧向岩石压力和破裂角计算规 6.3.5基础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时 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 6.4.1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表) 6.4.2岩质边坡静止侧压力折减系数 七、锚杆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_2013》的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 论 2015-09-14 08:52 来源:中国岩土网阅读:379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 李广信 记得前几年在一次土动力学会议上,邀我作一个报告,于是就从道德经开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了一通法家与道家的哲学。提出建筑不要一味加强、加固,以铁柱钢墙与强大的自然力对抗。而应顺应自然,以柔克刚。介绍了世界上十余处加筋土结构在强地震中,从未发生结构性的破坏的案例。 报告后大家还比较认同。但多事者推荐到《世界地震工程》期刊,编辑来函告知:我刊是一份严肃的学术期刊,请把1000余字的哲学部分删去。所以以后在“严肃的学术期刊”上再不敢胡说了,只好在网上聊聊过瘾。 看到网上彭总边坡规范的讨论,这里献上一篇严肃的论文,供批评指正。 0引言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1.荷载与设计方法 1.1作用与效应 《工程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2]指出,作用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称荷载)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间接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1、“1 总则” “1.0.1 制定本规范的本标准的目的” 主要强调设计应“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并充分考虑国内最新技术水平”。 “1.0.2 规范适用范围” 1)适用边坡类型 本规范适用的范围,将根据已竣工边坡工程的类型、数量,以及不同类型边坡的覆盖面而定。按与水利工程安全的关系密切程度可分为边坡、水库边坡和河道边坡: (1)开挖边坡:开挖边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人类活动形成的边坡,如隧洞进出口及其附近、溢洪道、坝肩及其附近、船闸、地面电站厂房、枢纽区公路等永久开挖边坡,以及枢纽区建筑物开挖的临时边坡。这类边坡一般与工程安全有直接关系。 (2)水库边坡:水库蓄水后,水库塌岸是常见现象。此类边坡失稳是否会威胁工程安全,与距工程的距离远近、规模等有关。在通航河道所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失稳还可能对航运安全形成威胁。一座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边坡,往往数量多、规模大,处理工作量和费用均可能很大。 (3)河道边坡:此类边坡的失稳由此引起的灾害划为自然灾害更为合适。一般而言,与是否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直接关系。 河道边坡与是否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直接关系。工程开挖边坡一般与水利工程关系较密切。 不容忽视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古滑坡,这种滑坡可以出现在上述各类边坡中。 按边坡岩性,可分为岩石边坡、土质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 按2001年12月24~27日大纲审议意见,规范规定适用范围时不区分边坡类型,统称为“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顾名思义“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主要指与工程关系密切的岩石、土以及岩土混合边坡。 2) 适用边坡级别 按2001年12月24~27日大纲审议意见,适用于1、2、3级边坡。边坡级别的划分见第3章。 3) 适用用边坡高度 条文中给出恰当的边坡计算高度的定义。初步考虑按以下方法计算边坡高度: (1)对于工程开挖边坡,按其开挖面坡顶底最大高差计算边坡高度; (2)对于自然边坡,按最危险滑动面上、下沿高差计算边坡高度。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根据收集的边坡情况,研究是否需要修正边坡高度的计算方法。 最大和最小适用高度,有待于对已建工程边坡高度统计后确定。确定适用高度的原则为: (1)边坡高度统计样品尽量多; (2)在统计范围内,其中5%~10%的高边坡或高于某一高度的超高边坡专门研究。 (3)在统计范围内,其中5%~10%左右的低边坡或低于某一高度的低边坡不包含在规范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4)在统计范围内,其中80%~90%左右的工程经验较多的边坡包含在规范规定的范围适用之内。 边坡的高度划分见第3章。 2、“2 主要术语” 根据规范内容确定术语条目,术语定义按照有关术语标准,并同时考虑国内使用惯例和与国际专业术语定义接轨的因素。 3、“3 基本规定”

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1地基与基础 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变更情况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有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有效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有效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有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效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有效 湿险炷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有效 湿陷姓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 术规程JGJ167-2009有效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有效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有效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有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有效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有效 2主体结构

规范名称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规范编号变更情况GBJ130-90有效GB50496-2009有效JGJ1-91有效JGJ3-2002有效 JGJ12-2006 有效被JGJ19- 2010 JGJ19-92 替换JGJ92-2004有效JGJ95-2003有效JGJ114-2003有效JGJ115-2006有效JGJ138-2001有效JGJ145-2004有效JGJ149-2006有效JGJ137-2001有效JGJ99-98有效 JGJ7-91有效JGJ61-2003有效GB50165-92有效GB50078-2008有效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1、新版标准规范编制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 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了《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 验体。 4、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6、抽样检查:按照规定的抽样检查,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 目中,按检验批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7、抽样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8、观感质量:通过观测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9、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 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10、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1、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测,并应共同确认。 12、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对重要的检测 项目当(尚)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经实践检测的有效的抽 样方案。 13、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1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1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1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17、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1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9、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工 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3、地基和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 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2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包含 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1、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 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 应予以验收。3、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 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的分项、分部工程,虽 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22、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 验收。 23、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 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附录C 锚杆试验

C.1 一般规定 C.1.1锚杆试验适用于岩土层中锚杆试验。软土层中锚杆试验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C.1.2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和计量仪表(压力表、传感器和位移计等)应在试验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且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C.1.3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C.1.4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C.1.5锚杆试验记录表格可参照表C.1.5 制定。 表C.1.5 锚杆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C.2 基本试验 C.2.1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 C.2.2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 倍。 C.2.3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试验锚

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进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设计值的试验时,为使锚固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可采取增加锚杆钢筋用量(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或减短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的0.4~0.6 倍,硬质岩取小值)的措施; 2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试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锚固长度; 3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3 根。 C.2.4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即测读变形量; 2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二次,连续二次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0.01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0.1mm 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3加、卸荷等级、测读间隔时间宜按表C.2.4 确定。 表C.2.4 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荷等级与位移观测间隔时间 C.2.5锚杆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应终止加载: 1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2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3上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 倍。 C.2.6试验完成后,应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荷载一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 C.2.7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 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C.2.8锚杆极限承载力基本值取破坏荷载前一级的荷载值;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未达到C.2.5 规定的破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考试题0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题库 1、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多少米时应进行专项设计。( C ) A、岩质边坡高度超过20m, B、岩质边坡高度超过25m, C、岩质边坡高度超过30m, D、岩质边坡高度超过40m,GB 50330-2013) 1.0.2 ,边坡高度超过 土质边坡超过10m; 土质边坡超过20m; 土质边坡超过15m; 土质边坡超过25m。 2、(多选题)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 50330-2013)3.1.12 ,下 列哪些边坡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应进行专门论证:( ABCD ) ACD A、地质和环境条件很复杂、稳定性极差的一级边坡工程; B、已发生过严重事故的边坡工程; C、边坡邻近有重要建(构)筑物、地质条件复杂、破坏后果很严重的边坡工 程; D、采用新结构、新技术的一、二级边坡工程。 3、(多选题) 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9.2.1 ,锚杆 挡墙设计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BC ) A、侧向岩土压力计算; B、挡墙结构内力计算; C、立柱嵌入深度计算; D、地下水控制计算和验算。 4、(多选题)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9.1.1.1 锚杆挡 墙根据结构型式可分为:(ABC) A、板肋式锚杆挡墙; B、格构式锚杆挡墙; C、排桩式锚杆挡墙; D、预应力锚杆挡墙。 5、(多选题) 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9.3.2 , 锚杆挡墙支护中锚杆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BCD) A、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3.5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3m B、第一锚点位置可设于坡顶下1.5 m?2m处; C、锚杆的倾角宜采用10°?35°; D、锚杆布置应尽量与边坡走向垂直,并应与结构面呈较大倾角相交。 6、(多选题)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 50330-2013)10.3.1 ,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3.1建筑边坡类型 3.1.1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3.1.2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表)滑移型+崩塌型 3.1.3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因素 3.1.4视为相对软弱岩质组成的边坡情况和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情况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 3.2.2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情况 3.2.3边坡塌滑区范围估算 3.3设计原则 3.3.1两类极限状况定义 3.3.2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分项系数,重要系数γο等) 3.3.3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 用年限应不低于受其影响相邻 建筑的使用年限 3.3.4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 原则 3.3.5边坡工程设计应包括 内容 3.3.6计算和验算的对象和 内容 3.4一般规定 3.4.1设计时应取得的资料 3.4.2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 动态设计法(内容) 3.4.3二级边坡工程宜采用 动态设计 3.4.4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形 式(表)参考因素 3.4.5不应修筑边坡情况 3.4.6避免深挖高填,后仰或 分阶放坡 3.4.7洞室 3.4.8生态保护+自身保护措 施 3.4.9下列边坡工程专门论 证 3.4.10开挖坡角,坡顶超载, 水渗入坡体 3.5排水措施 3.5.2截水沟(地表水) 3.5.3排水管、管井、截槽(地 下水) 3.5.4~3.5.6泄水孔 3.6坡顶有重要建(构)筑 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3.6.1设计规定(与基础相邻 作用) 3.6.2新建边坡措施(与相邻 基础) 页脚内容1

3.6.3新建重要建筑规定 3.6.5已建档墙坡脚新建建(构)筑物时 3.6.6位于稳定土质或弱风化岩层边坡的挡墙和基础 四、边坡工程勘察 4.1一般规定 4.1.1一般建筑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二、三级建筑边坡工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和要求。大型的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尚应进行施工勘察(专门勘察+合并勘察+分阶段勘察+施工勘察对应情况) 4.1.2勘探范围+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4.1.3勘察报告内容 4.1.4变形监测、水文长观孔 4.2边坡勘察 4.2.1勘查前应取得的资料 4.2.2分阶段勘察 4.2.3勘察应查明的内容 4.2.4勘探的方法 4.2.5详勘的勘探线、点间距 (垂直边坡走向,数量≧2) 4.2.6三轴试验,试样数量 4.2.7特殊要求、流变试验 4.2.8及时封填密实 4.2.9可选部分钻孔埋设检 测设备 4.3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 条件 4.3.1三样地质勘察,满足要 求 4.3.2抽水试验、渗水试验、 压水试验来获得水文地质参数 4.3.3还宜考虑雨季和暴雨 的影响 4.4危岩崩塌勘察 4.4.2比例尺 4.4.3勘察要求(崩塌史、地 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水) 4.4.4危岩破坏形式评定 4.4.5危岩稳定性判定 4.5边坡力学参数 4.5.1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 标准值(表)(?∫) 4.5.2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4.5.4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 减系数值 4.5.6土质边坡水土合算和 水土分算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5.1一般规定 5.1.1需稳定性评价的边坡 页脚内容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c 锚杆试验

一般规定 锚杆试验适用于岩土层中锚杆试验。软土层中锚杆试验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和计量仪表(压力表、传感器和位移计等)应在试验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且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锚杆试验记录表格可参照表制定。 表锚杆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基本试验 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 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倍。 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试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进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设计值的试验时,为使锚固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可采取增加锚杆钢筋用量(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或减短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的~倍,硬质岩取小值)的措施; 2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试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锚固长度; 3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3 根。 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后,应立即测读变形量; 2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二次,连续二次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0.01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0.1mm 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3加、卸荷等级、测读间隔时间宜按表确定。

表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荷等级与位移观测间隔时间 锚杆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应终止加载: 1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2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 3上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 倍。 试验完成后,应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荷载一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 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 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锚杆极限承载力基本值取破坏荷载前一级的荷载值;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未达到规定的破坏标准时,锚杆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荷载值为基本值。 当锚杆试验数量为3 根,各根极限承载力值的最大差值小于30%时,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若最大差值超过30%,应增加试验数量,按95%的保证概率计算锚杆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锚固体与地层间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除以~(对硬质岩取大值,对软岩、极软岩和土取小值;当试验的锚固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同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为粘结强度特征值。 基本试验的钻孔,应钻取芯样进行岩石力学性能试验。 验收试验 锚杆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Ⅰ、Ⅱ或Ⅲ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3%),且均不得少于5 根。 验收试验的锚杆应随机抽样。质监、监理、业主或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杆也应抽样作验收试验。 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杆为ξ2Asfy;对临时性锚杆为ξ2Asfy。 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荷到试验荷载的倍并测出锚头位移。加载时的测读时间可按表确定。 锚杆试验完成后应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图。 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杆为合格: 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 2符合条规定。 当验收锚杆不合格时应按锚杆总数的30%重新抽检;若再有锚杆不合格时应全数进行检验。 锚杆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高边坡施工及验收标准.(DOC)

高边坡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 编制: 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

2013年月日 编制说明 为了加强我公司高边坡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相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工程中心综合管理二部编制《高边坡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用以指导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作业。施工中各工序均应坚持材料报验及工序报验的原则,严格检查各工序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从而保证整个边坡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边坡的稳定。

目录 一、边坡支护类型 (1) 二、施工工艺 (1) 1、格构梁锚索施工工艺 (1) 2、抗滑桩锚索施工工艺 (2) 3、锚喷支护施工工艺 (3) 三、质量验收标准及要求 (3) 1、锚索(杆)成孔 (3) 2、锚索(杆)制安 (4) 3、锚索(杆)灌浆 (4) 4、锚索张拉 (5) 5、锚索封锚 (5) 6、挂网喷射砼 (5) 7、抗滑桩 (6) 8、格构梁 (7) 四、质量保证措施 (7) 五、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8) 1、锚索成孔 (8) 2、锚索安装 (8) 3、锚索灌浆 (8) 4、锚索张拉 (9) 六、附图........................... 11 一、边坡支护类型 常见的边坡支护类型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

格构梁锚索支护、抗滑桩锚索支护、锚喷支护、坡率法。在贵阳地区, 常见的高边坡支护类型为:格构梁锚索支护、抗滑桩锚索支护及锚喷支护。 二、施工工艺 1、格构梁锚索施工工艺 格构梁锚索的施工,分四步进行:⑴坡面的挂网喷浆;⑵锚索的成孔、安装、灌浆;⑶格构梁的施工;⑷锚索张拉、封锚。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各工序均应坚持材料及工序报验的原则,相关要求如下(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图一): ⑴施工前,须完成钢筋、砂、石、水泥等原材料送检及相关砼、砂浆的配合比; ⑵进行坡面修整,将坡面松散土石、凹凸不平处进行修整,设置泄水孔; ⑶喷射第一层砼,厚度不小于2.5cm (保证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 ⑷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网片的制安; ⑸喷射第二层砼,累计喷射厚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⑹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脚手架; ⑺钻机就位,锚索成孔后,立即制作锚索,安装锚索,灌浆; ⑻格构梁钢筋、模板及砼的施工; ⑼锚索张拉前先进行锚具、夹片的检测,合格后,再进行锚垫板及锚具的安装; ⑽油表及千斤顶校核后,方可进行锚索的张拉。

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1 地基与基础 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变更情况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有效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有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有效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有效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有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有效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 有效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有效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有效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有效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有效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00 有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有效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2004 有效 2 主体结构 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变更情况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 130-90 有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有效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 1-91 有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有效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有效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19-92被JGJ 19-2010 替换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2-2004 有效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2003 有效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 有效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2006 有效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有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有效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有效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 137-2001 有效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 有效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 有效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61-2003 有效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有效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78-2008 有效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表)滑移型+ 崩塌型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因 素 视为相对软弱岩质组成的边坡情况 和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情况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 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情况 边坡塌滑区范围估算 3.3设计原则 两类极限状况定义 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分项系数,重 要系数γο等) 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 于受其影响相邻建筑的使用年限 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原则 边坡工程设计应包括内容 计算和验算的对象和内容 3.4一般规定 设计时应取得的资料

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内容) 二级边坡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 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形式(表)参考因素 不应修筑边坡情况 避免深挖高填,后仰或分阶放坡 洞室 生态保护+自身保护措施 下列边坡工程专门论证 开挖坡角,坡顶超载,水渗入坡体3.5排水措施 截水沟(地表水) 排水管、管井、截槽(地下水) ~3.5.6泄水孔 3.6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设计规定(与基础相邻作用) 新建边坡措施(与相邻基础) 新建重要建筑规定 已建档墙坡脚新建建(构)筑物时

位于稳定土质或弱风化岩层边坡的 挡墙和基础 四、边坡工程勘察 4.1一般规定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尚应进行施 工勘察(专门勘察+合并勘察+分阶段 勘察+施工勘察对应情况) 勘探范围+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勘察报告内容 变形监测、水文长观孔 4.2边坡勘察 勘查前应取得的资料 分阶段勘察 勘察应查明的内容 勘探的方法 详勘的勘探线、点间距(垂直边坡走 向,数量≧2) 三轴试验,试样数量 特殊要求、流变试验 及时封填密实 可选部分钻孔埋设检测设备

建筑工程新规范功能性检测(附全套资料表格)_secret(1)

建筑工程文件管理规程 (施工分册) 1 总则 1.0.1为提高城乡建设工程质量,提高施工过程控制,完善工程技术资料,统一全省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依据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结合我省情况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的编制、整理归档。水利、交通、铁路等专业工程中与本规程有关专业相符的可参照使用,同时,应按相关专业有关规定执行。 1.0.3单位(子单位)工程中电梯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要求及其相关记录表格,仅供电梯安装单位使用参考。 1.0.4执行本规程时,尚应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建设工程: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2.0.2建筑工程:指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0.3施工文件: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地方有关规定而填写、收集、整理的文字记录、图纸、表格、音像材料等必须归档保存的文件。 2.0.4立卷:按照一定原则和方法,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门别类整理成案卷,也称组卷。 2.0.5归档:文件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立卷后,按规定移交档案管理机构。 2.0.6单位工程:具备独立的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 2.0.7子单位工程: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列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3 基本规定 3.0.1施工单位应按本规程规定,将工程施工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3.0.2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应按本规程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并积极协助施工单位完成工程施工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 3.0.3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各分包单位应按本规程规定,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承包单位。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自行发包给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的工程文件,并应及时向监理(建设)单位移交。 3.0.4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见附表A.0.1),主要是考核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综合水平,如项目多,表中空格不够,可增添附页。该表由施工单位填写,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结论,归入本规程的施工准备文件。 3.0.5建筑工程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使用本规程各专业的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附有相关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附有相关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0.6建筑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见附表A.0.2),由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按国家相关规范及本规程规定,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填入表中验收记录栏。表中验收结论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后填写。综合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收组进行验收,对验收结果进行商定后,建设单位根据参加验收各方所提意见填写验收结论。 3.0.7建筑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见附表A.0.3),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经监理(或建设)单位逐项细致、认真地对照核查,提出核查意见交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核查结论。 3.0.8建筑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见附表A.0.4)中,资料核查部分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经监理(或建设)单位逐项对照核查,提出核查意见,交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3.1建筑边坡类型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3设计原则 ,重要系数γο等) 3.4一般规定 ,后仰或分阶放坡 ,坡顶超载,水渗入坡体 3.5排水措施 3.6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四、边坡工程勘察 4.1一般规定 ;二、三级建筑边坡工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和要求。大型的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尚应进行施工勘察(专门勘察+合并勘察+分阶段勘察+施工勘察对应情况) 4.2边坡勘察 ,数量≧2) ,试样数量 4.3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满足要求 4.4危岩崩塌勘察 4.5边坡力学参数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5.1一般规定 5.2边坡稳定性分析 5.3边坡稳定性评价 六、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 6.2侧向土压力 ,土动土压力合力标准值,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 ,侧压力的计算规定 ,尚应计算(有较陡的稳定岩石坡面)6.3侧向岩石压力 ,可动岩石压力合力标准值(岩质边坡四边形滑裂时侧向压力计算) ,主动岩石压力合力标准值6.4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 七、锚杆 7.1一般规定 7.2设计计算 7.3原材料 ,不宜采用镀锌钢材 7.4构造设计 ,并应满足的要求(2点) 7.5施工 八、锚杆(索)挡墙支护 8.1一般规定 8.2设计计算 ,柔性结构的多层锚杆挡墙侧压力分 布(侧向岩土压力水平分力标准值计 算enk) 8.3构造设计 ,立柱底部设置锚杆) ,助柱截面高度、宽度、钻孔挖孔柱 直径 8.4施工 九. 岩石锚喷支护 9.2设计计算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计算) ,锚杆抗力规定(加固受拉破坏;抗 拉承载力;加固受剪,受剪承载力;) 9.3构造设计 ,受剪块体) ≧5mpa 9.4施工 十、重力式挡墙 10.1一般规定 岩≤10 10.2设计计算 ,抗倾覆,地基三个稳定性验算 10.3构造设计 10.4施工 十一、扶壁式挡墙 11.2设计计算 ,不需内力和配筋计算 ,墙踵板,墙趾板,扶壁) 背0.3mm) 11.3构造设计 ,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间距 ,厚度,外伸,立板)4点 ,搭接,锚固 11.4施工 ,避免水软化地基 ,砼70%后填土夯实 十二、坡率法 12.1一般规定 ,喷锚联合应用 12.2设计计算 粘土) 12.3构造设计 12.4施工 十三、滑坡,危岩和崩塌防治 13.1滑坡防治 ,滑体特征,滑动特征) ,避免情形) ,主滑断面,滑坡推力安全系数) ,不宜雨季爆破) 13.2危岩和崩塌防治 ,计算模型不同(条文说明) 十四、边坡变形控制 ,地基变形,附加应力) ,被动土加固(软弱土质) 十五、边坡工程施工 ,永久性排水 ,及时支护 15.2施工组织设计 15.3信息施工法 15.4爆破施工 15.5施工险情应急措施(临时压重, 排水,加固,排水,加强监测) 十六,边坡工程质量检验,检测 及验收 16.1质量检验 16.2监测 ,测点位置,应测,造测,不测) ,因素,时间) 16.3验收(资料) 附录A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A—1边坡岩体类型(I~Iv)表注:4 种特殊情况 A—2岩体完整程度(表)完整性 系数Kv 附录 B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侧向压 力计算 B.0.1 最大附加侧向土压力(桩顶外 线荷载) B.0.2 附加侧向土压力(桩顶外均布 荷载)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019建筑工程常用最新规范方案、图集整理归纳

第一部分:居住建筑相关资料 一、基坑第一步土开挖指导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15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二、桩基进场施工部署指导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三、塔吊安装施工部署指导 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四、验槽施工部署指导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五、防水施工部署指导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_50108-2008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六、木工施工部署指导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16 3、《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1 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5、《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四版)(8脚手架工程)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 七、主体结构钢筋施工部署指导 1、16G101图集 2、18G901图集 1、钢筋混凝土用钢 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152T-2008 八、主体混凝土施工部署指导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现浇混凝土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