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核算标准.docx

成本核算标准.docx

成本核算标准.docx
成本核算标准.docx

范成本核算准,方便品成本核算,提高核算效率及准确性,保平平出

******目录******

目 ITEM内容 DESCRIPTION次 PAGE 1成本核算的运行定????????????1 2成本核算流程???????????????2 3金构加工成本核算作准???????3 4原材料成本核算作准??????????4 5表面理成本核算作准?????????5 6装配、包装、运成本核算作准?????6

成本核算的运行规定

1.一般情况下,业务部所接单需做成本核算的,应尽量适合钣金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方法,如果需要其它较特殊或不适合钣金制作的,应作慎重考虑并给出充足的时间。

2.需作成本核算的产品有特殊要求或是图纸上无注明要求的,比如包装,表面外观方面,业务部报价申请单上作注明,以免核算出现较大的偏差。

业务部应对每个需做成本核算的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名称,图纸数量,销售员需完成时间,以及其它的特殊要求。

3.业务部报价申请单应该过工程文员处,由文员作好相应的记录。工程文员应对所有成本核算进行月底总结,计算出每位客户的最大利润系数及成功率。作好总结报告提供给业务部。

4.工程成本核算人员应在成本核算表上注明此项工程的加工难度系数,分为低、中、高三级,业务部应根据难度系数、最大利润系数及成功率选择合适的利润系数报价给客户。

5.工程成本核算应该以成本核算申请单到工程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业务部在成本核算量多,且交期重叠的情况下主动调整核算的优先顺序,并以书面通知工程部进行调整。

6.工程部应尽量达到业务部核算的交期,客观上无法达到业务部所要求核算完成日期的,应提前一天通知业务部,并注明延期日期。工程文员应统计每月的核算完成达成率。

7.采购部应定期向工程部提供报价所需的相关数据。工程文员应做好相应的数据更改,并及时传达给工程成本核算员。

成本核算流程

业务部交图纸及产品规范给工程部部

确认完成日期和其

它异常

填写询价委托书给生管部

确定加工工艺

钣金加工外协加工外购件

钣金成本核算外协询价 -采购外协询价-采购成本提共回复报价回复报价

包装费用等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表

审核批准

回复业务部文件存档

钣金结构加工成本核算作业标准

1 镭射切割费用计算:

*氮气切割按540 元 /H,0.15元/秒

*氧气切割按 480 元 /H , 0.13 元 / 秒

*空气切割按 430 元 /H,0.12 元 / 秒

2CNC 冲床费用计算:

*CNC冲床费用按216 元 / 小时核算( 1.0-2.0),料厚小于 1.0 或大于 2.0 按照 238 元 / 小时。*冲床用工时参照(直接生产工时):50%档位速度运行时间+20%辅助时间。3剪床开料费用计算:

*剪床开料费用按90 元 / 小时核算。

*板厚小于3mm,每剪一刀按0.15 元 /刀。工时按 5 秒 /刀。

*板厚大于 3.1mm ,每剪一刀按0.25 元 / 刀。工时按10 秒 /刀

4折弯费用计算:

*折弯费用按 180 元 / 小时核算。

*长度 100mm 以下,板厚小于3mm,每折一刀按0.30 元 /折。工时按10 秒 /刀。

* 长度 100-1000 mm ,板厚小于3mm, 每折一刀按0.40 元 /折。工时按15 秒 /刀。

* 长度 1001mm 以上,板厚小于3mm ,每折一刀按0.50 元 /折。工时按20 秒 /刀*长度 100mm 以下,板厚大于 3.1mm,每折一刀按0.20 元 /折。工时按10 秒 /刀。

*长度 100-1000 mm ,板厚大于 3.1mm,每折一刀按0.25 元 /折。工时按20 秒 /刀。

*长度 1001mm 以上,板厚大于 3.1mm ,每折一刀按0.40 元 /折。工时按30 秒 /刀。

5焊接费用计算:

* 焊接费用统一按30 元 /H,0.05/ 点

*工时按 5 秒 /点或 10 秒 /cm

6 种焊、碰焊机焊接费用计算:

* 种焊、碰焊机焊接费用按36 小时。

* 钢板碰焊接按0.10 元 /点。工时按10 秒 /点。

7普通冲床费用计算:

*25T普通冲床冲孔、剪角、铆接、翻边按15元 /H , 0.05 元 /工序。工时按10 秒 /工序。

*25T普通冲床冲包、压型每一道工序按:0.1元 /工序。

*60T普通冲床按 26 元 /H, 0.2 元 /工序。

*80T普通冲床每加工一道工序按:0.4元 /工序。工时按60 秒 /工序。

8钳工费用计算:

*钳工工序包括攻丝、钻孔、沉孔等。

* 每一道钳工工序按:0.05 元 /工序。工时按10 秒 /工序。

9打磨费用计算:

*钢板每一焊点打磨按: 0.05 元 /点, 0.1 元 /cm 。工时按 10 秒 /点。

11 抛光和人工拉丝费用计算按20 元 /H 。

原材料成本核算作业标准

材料和外购件价格根据采购明细确定﹐需根据市场行情随时更新。

产品板材费用核算:

1.根据客户提供图纸﹐计算出产品各零部件的展开尺寸﹐根据产品展开尺寸计算单件产品所需材料

的重量,再根据材料单价密度表计算出材料费用(材料密度表见附页一)。

如遇到大批量用料或特殊规则板材,按排版数量计算材料成本,需及时与PMC 或采购部确认规则、价格。

2. 根据数控加工特点﹐冲床冲裁搭边为15.0mm ﹐材料夹持部分是80.0mm( 单边 ),以及各零件之间需

加刀宽,因此,需要增加20 %计算。

3.特殊采购的外购件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

4.标准件按实际发生费用核算。

附表一

常用材料密度 /价格表

材料名称材料代码材料密度材料单价

( g/cm3 )(元 /KG )含税 17%冷扎板CRS/SPCC7.92 5.5

热扎板SPHC7.92 4.3

镀锌钢板SGCC7.85 6.7

覆铝锌板ALUZINC7.859.2

电解板SECC7.858.1

铝板AL5052 2.74320不锈钢板SUS304-2B7.8521.6

不锈钢板SUS304-磨砂7.8527.1

不锈钢板SUS201-2B7.8510.9

不锈钢板SUS201-磨砂7.8511.1

不锈钢板SUS201-镜面7.8512.1铜板CU8.9278.00

装配、包装、运输成本核算作业标准

1装配费用的计算:

*常用紧固件、标准件等费用按照成本价X( 20%-30%)核算,见《常用标件价格一览表》。*特殊采购的标准件、附件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核算。

* 厂内装配人工费按:12 元 / 每小时。

2包装费用的计算:

*包装材料费按实际用量计算。

*厂内包装人工费按:12 元 / 每小时。

3运输费用的计算:

*我司主要路线运输费用报价见《主要路线运输价格一览表》

*短途运输价格安装:

*大批量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长途运输或出口,费用另计。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一见钟情,就不能天长地久,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么好的福气,遇到愿意疼你爱你,陪你在俗世烟火里细水长流的人。

让你心动的,不一定可以陪你一生到老,只有愿意陪你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过平淡生活的人,才是你最终的选择。

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有一颗浪漫的种子,只是有的种子不断发芽,抽枝,最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密匝的情感叶子,遮挡住了现实的视线,沉迷在浪漫的追求之中,不得自拔。

都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它围住了你的某一些欲望,尤其对浪漫的欲望。如果没有婚姻这座围城,那么关于性,人和低级动物,就没有了区别。那么你的人生,可真谓是乱七八糟。

别一直去询问对方爱不爱你,嘴巴上的甜言蜜语,解决不了现实的残忍。

时间,是最好测量感情的仪器。只有相互懂得和理解,感情才会不被时间扼杀,谁都渴望心底深处的浪漫。但是浪漫,只能做为一种生活情趣,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浪漫的感情,是相辅相衬的,需要的是相互的平衡,只有一个人默默付出,那么必定会失败。

婚后的感情,开始也是和婚前一样甜蜜浪漫,幸福。她在他的眼里,苗条、美丽、活泼可爱,让他如痴如醉;他在她的眼里,正直、淳朴、深情是她的爱之所至。只是浪漫也会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消减。

她变得迷恋家,迷恋美好的生活,而他却开始为了工作,疏忽她。她犯娇发嗔,他开始不断解释,她不断的原谅,吵闹之后他又开始我行我素。他们的浪漫爱情花,是凋落了吗?

应该不是,而是现实生活,告诉他浪漫不能当饭吃,柴米油盐的日子,也必须工作。所以说,婚姻,其实就是一种责任。虽然说谈金钱,是庸俗的,可是没有金钱,拿什么来浪漫?

尽管爱你,可是也必须工作。有一位西方作家说:“纯洁真挚的爱情,是最伟大的,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妻子还是老公,不光需要浪漫的爱情和温存,更加需要谅解、寄托和信念。也只有如此,你的生活才会过的满足而丰满。

漫漫人生路,需要在简单中领悟幸福和浪漫的深切道理。在困境之中相互帮扶,在有足够支撑你浪漫的时候,日子,既要蕴含高雅的诗情画意,也要接受俗世的人间烟火味。

恋爱和婚姻,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恋爱的时候,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在乎父母朋友是否反对,只要觉得快乐浪漫就好。

很多时候恋爱也会让人忘乎所以,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对爱情,有这样一个描述:伟大的灵魂一旦开始恋爱,就超乎寻常的热烈。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http: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 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 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 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 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 (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和产品销售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2> 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 给ERP 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 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 )。图1就是一个多层 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zh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院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分院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总院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分院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三条成本核算制度是分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分院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 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五条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一、定额管理 第六条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

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七条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八条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的分类编码、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定额领料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工具请领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等,并做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适用围范是什么? 答:(一)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 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 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如下图: 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

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 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 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 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 CK11N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 CKPRCH025。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1、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 2、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 3、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差异帐户; 4、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本; 5、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 摊进入在制品成本; 6、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7、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造差异”。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 的是生产成本的量差; 8、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要素 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 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 物料成本子要素: 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图1就是一个多层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成本核算的五大方法及定义

成本核算的五大方法及定义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下面是小编为您做的关于五大成本核算的方法及定义的一些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最新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资料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定义: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审核,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各成本计算对象所应负担的成本费用,以计算出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二条作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揭露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决策依据等。 第三条范围:集团公司所有经营性生产企业。 第四条方法:逐步结转法。 第五条制度: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制定的产品标准成本为基础,用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与其实际成本相比较,记录并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 第六条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即成本支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关于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 (二)重要性原则。即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基于管理要求将成本计算对象区分主次,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和项目,要重点和单独反映。 (三)一致性原则。即核算所采用的方法要前后一致,使各

期成本资料统一口径、前后连贯、相互可比。 (四)分期核算原则。即分期应与整个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分别核算各期成本。 (五)配比原则。即成本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的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均要计入本期成本;凡不是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的不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六)历史成本原则。即成本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七)有用性原则。即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 (八)可靠性原则。即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与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一致。 第七条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严格划分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范围。 (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性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期间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转移的方法。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八条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各项消耗定额。 (一)建立材料、辅料、燃料、动力、工具、设备等的消耗定额。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达到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一、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一)、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二)、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三)、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 1结合我公司特点,各种产品需由生产部门提供生产工艺图,会同财务部门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产品具体成本核算方法。 2.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材料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领料管理。 3.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准确归集。 4.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5.对生产过程复杂设立中间体在产品核算的,生产部门制定出单位固定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6.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回收材料设立在产品核算的,生产部门制定出单位固定在产品回收材料定额成本。 7.对月末结存的材料、在产品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四)、仓库管理 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表 生产工单:完工日期: 产品名称:规格:单位: 出厂数量:缴库单编号: 经理:会计:制表: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公司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章成本核算的准备 一、BOM 1.由生产或技术部门制作。为了提高BOM制作效率,以求简化,BOM只包 含主要材料,辅料及包材不在BOM中体现。 2.BOM制作前,需新增成品或半成品的物料代码,如果出现新的原材料, 还需同时新增原材料代码。要注意代码的归类是否正确、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防止代码内容重复(即重复编写代码)。 3.BOM制作要及时,如果在开始生产之后才有BOM,将会影响到之后的物 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和领料环节的成本对象的指向。 4.BOM最好由制作人直接在金蝶系统中新增,如不能,则由财务将得到的 BOM资料输入到系统中。 二、销售订单 1.由销售部门在系统中新增销售订单。 2.由财务部根据BOM预算出产品的计划成本,并提供给销售部门参考,防 止出现负毛利现象。 3.销售订单在系统中的制作要及时,否则会影响到后续的材料采购和生产 领料。 三、物料需求计划(MRP计算)和生产任务下达 1.财务部或计划部根据BOM表和销售订单在计划管理模块进行MRP运算。 2.运算后得出物料需求计划,在采购系统自动生成采购申请单。采购部门

根据采购申请单再生成采购订单并进行物料采购。 3.在系统中生成生产任务单并下达,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单自动匹配的 物料需求数量领料,领料单是由系统生成的,而不是任意新增,领料数量是限制在系统计算的需求量范围内,不得任意领料。 4.成品入库时与生产任务单关联,否则生产任务单会一致显示为未完成状 态。 5.销售出库单要与销售订单关联,否则销售订单会一直显示未完成、未关 闭状态。 第二章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四、完工产品成本核算的材料归集 (由于BOM和销售订单不能及时在系统中完成,加之金蝶系统中的“成本管理-实际成本”模块的初始化基础设置暂未完成,目前成本核算是在系统外手工完成,待系统完善后将在系统中自动完成) 1.在物料进行出库核算后,将全部生产领料单引出,按成本对象和原材料 物料代码归集汇总。 2.将产品入库单引出按产品代码汇总。 3.按入库产品分别匹配各自BOM和各自实际领料汇总明细。 4.实际领料与BOM比对分析,确定本期完工产品实际耗用材料。根据实际 耗用量计算出该产品的主料成本金额。 5.将已领的全部辅料和包材在本期全部摊销,摊销标准是按本期入库成品 所耗用的主料成本金额比例分摊。 五、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分摊。

电子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电子产品成本核算 以一个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为例,配合图片来演示电子行业产品的成本处理过程。电子行业的成本核算处理一般较复杂,原因大至有: 一是耗用的材料复杂,一方面电子产品所要用到的材料种类大都较多,少则一二十种,多则上千种甚至更多; 二是电子产品属较典型的多步骤生产加工艺流程,一个产品往往要经过多道工序,中间半成品较多,这就意味着中间半成品成本的核算量较大; 三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往往还涉及到委托外部企业加工零部件的业务,甚至有的企业几乎所有的配件均为外部企业加工制成,自身企业只是进行主要的组装业务; 四是在产品的种类较多,艺流程复杂,而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会令产品的成本核算变得更麻烦,比如材料领用混乱,成本对象不明确等都会超成成本计算结果上的偏差,甚至背离实际情况! 要能正确核算好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需对企业的物料流程有个清楚的了解,这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多步骤生产多工艺流程的产品,更要有清晰的物料流程思路,否则成本的核算可能就很难进行下去,因为不了解物料的流向,就不知道成本的结转顺序,也就无法进行成本的正确核算与结转; 个人认为,要能正确准备并高效地完成成本的核算工作,首先要对整个物料的流程有很清晰的思路,每个材料可以去生产什么产品,每个产品又可能要用到哪些材料。然后是对一些细节性的情况要了解,如果一个企业在管理上的需要较高,这种细节性的东西更不能马乎,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是构成成本的基石,不

注意到它们的存在,那整体的成本在核算中就会碰到麻烦,比如使工作停滞! 下面以会计分录结合流程图的形式来介绍一下此电子公司的成本处理过程。此电子公司属一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其主要产品为随声听及收音机,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企业的成本处理过程,特绘制了以下物料流程图,成本核算也是按照此流程来进行核算及结转的,如形如下(点击可观看放大的原图)。 以一个随声听成品机为例,其产品的构成可主要分为三大块,即机芯 (主要负责磁带的正常运转)、基板(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及信号解码等的相关运作)、注塑件(主要起外观美化,零部件支撑等作用)。机芯半成品的成本核算相对简单,因为其工艺相对简单,主要为将相关零部件进行组装成一个机械体系;基板的工艺步骤要多些,从图直可看出,以线路板(也即裸板)为出发点,先进行插接电组电容并进行浸锡加固(电子行业大多为劳动密集行业,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生产靠的是人工来进行,纯自动化的操作不多,高科技的电子行业则不同,比如电脑主板的生产,只能靠全自动的贴片机来完成贴片工作,人工是无法完成的),以上图中的贴片如果是少量的贴片,贝何能由电子厂自己来完成,否则要发到另外的贴片厂进行加工。 线路板插件完后进入下道工序(或先入插板半成品仓再领出到下道工序)进行后焊加工,所谓后焊,是指有少量的部份电子元件不便于在前道工序完成,因为线路板插完各种电阻电容后要先浸锡,浸锡是在高温的液态锡水中进行短暂的浸泡,以使电子元件被固定在线路板上,由于要受高温,象有的集成或其它元器件就只能采用单独焊接来完成。 一块后焊完工后的基板经质检合格后,可入基板成品仓,以供成品机的装配领

家具公司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家具公司成本核算操作方法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制定产品标准成本的作用: 1、制定标准出厂价格的依据。 2、比对实际生产成本,分析成本差异,从而降低成本的依据。 3、生产工人工资核算的标准。 (二)标准成本操作方法: 1、设计部设计“产品图纸初稿” 2、设计部根据图纸编制“用料清单初稿” 3、打样组根据设计图纸打样,校正“用料清单初稿” 4、打样组核定产品各工序工价,编制“产品工价表” 5、打样组将校正好的“用料清单”与“产品工价表”,递交设计部进行修正出图表 设计部各分管主管应全程跟踪打样过程,配合打样组准确及时完成样品 打样组在产品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纠偏的作用,因加大力度管控 6、设计部将已修订好的“产品图纸”及“用料清单”、“产品工价表”报送成本核算部核算产品标准成本 7、成本核算部将已计算完成的新产品“标准成本表”初稿报请生产总经理准备安排产品签订时间 8、生产总经理及时调集设计、打样、生产、销售、成本相关人员,召开产品签订会,产品一经签订,不允许随意修改,修改产品设计用料,需经相关人员报生产总经理修改方案后,再次签订通过 9、产品签订一经通过,由设计部将核准后的“产品设计图纸”及“用料清单”、“产品工价表”报送成本核算部,二次核算产品标准成本,完成新产品“标准成本表”修正稿,存档,并编录产品建议出厂价,报送销售部 10、销售部依据成本部报送标准成本及建议出厂价签订销售协议,销售价格过低,则要提请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通过,方可签订协议 11、销售协议一经签订,由生产部编制生产排程单,发送生产车间正式投入生产 12、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生产部下达的排程单操作,不得随意更改产品生产工艺,如有异常,提请生产部,由生产部联合设计部等相关部门重新修订产品图纸及工艺,再重复6-11流程重新核定材料、工价等相关资料。. 13、标准成本的修订: 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对产品标准成本进行修改: A、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两届展会前,必须对所有产品标准成本进行校正; B、主要材料价格(含加工费)上下浮动幅度超过±5%时,必须对相关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C、产品结构、用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产品标准成本进行调整。 标准成本是我们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一经确认,除发生以上四种情况外,一律不得更改。 二、成本的日常控制 (一)材料的领发 1、物控部门的备料生产部下达生产通知,要将生产订单所需的物料清单同时递交仓库与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库检查所需物料是否齐备,如库存量不够,由仓库(物控)提请采购购买,采购严格按照物控提供材料品质、规格购买,如有异常情况,将异常原因报生产总经理审批,然后报成本核算,作为临时修订标准成本依据。

产品成本核算表

掌握企业的生产过程,根据生产特点设计成本核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数据采集环节,为了获得成本计算数据,这些是最重要的。 在成本计算中,各企业的计算过程完全不同,需要适当调整。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生产环节是组织产品生产所产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成本。生产成本是根据产品对象形成的,即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制造成本的审核应成为企业所得税审核的重点。 1制造成本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工业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科目设置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核算公司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账户核算基本生产和其他服务。生产产品

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费用,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科目,明细科目按成本项目列,采用多栏账页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按费用项目内容设置明细核算栏目,多栏格式。 在基本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成本项目,贷记相关科目。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按成本项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借记,贷记相关账户。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相关科目。会计处理:

ORACLEEBS标准成本核算制度

O R A C L E E B S标准成本 核算制度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1、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 2、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 3、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 差异帐户; 4、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 本; 5、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 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摊进入在制品成本; 6、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7、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 造差异”。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生产成本的量差; 8、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要素 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 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 物料成本子要素: 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 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 是指关税、长途运输费、物料供应部及PMC部发生的与材料采购、计划、仓储费等费用。 关税 海外采购件的关税成本,作为一项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体现在海外采购件标准成本之中。

成本核算与控制

成本核算与控制 第1节概述 1.成本概念 2.成本分类 3.成本流动余财务报表的关系 4.成本计算原理 5.成本管理 第2节定单法与分步法 1.定单法 2.分步法 第3节标准成本系统 1.引言 2.成本中心的确定 3.标准成本制定 4.成本业绩计量 5.成本差异分析 6.成本反馈报告 第4节现代成本控制 1.引言 2.作业成本系统 3.目标成本系统 第1节概述 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无论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对大型跨国公司还街头小卖部,成本始终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在盈利组织中,成本知识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也是所有其他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董事长)工商管理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盈利组织的任何决策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成本,只是涉及的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成本知识的内容很多,本章无法面面俱到,我们将从成本信息用户或决策者的角度,重点讨论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标准制定及成本业绩评价与报告。

一、成本概念 所谓成本,是指特定主体为了达成特定目的所作出的“牺牲”(Sacrifice)。这种牺牲通常用耗费或放弃的经济资源来计量或计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所耗费。换句话说,成本是市场交易的结果,是“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东西而放弃的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的东西。”理解成本概念需要注意两个要点: (1)计算盈亏的角度看,不同的主体使用的不同的成本概念。在这里,主体是指耗费或放弃经济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正如本书前面所述,一家正规的公司,其厂场设备必须计提折旧,然后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去抵减收入,计算盈亏;我国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日常并不领取工资,工资当然也不计入成本,而是包括在年终分红当中;更有甚者,大街上卖冰棍儿的老太太每天收摊儿后计算盈亏时通常既不对运载冰棍儿的手推车计提折旧,也不计算自己的工资。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成本概念的多样化。本书使用的成本概念,是在“剩余主体理论”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2)从管理的角度看,不同目的需要不同成本概念。正如以下各节次所述,为了控制成本,必须有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为了进行决策,必须有相关成本、沉入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和机会成本等等; 二、成本的分类 为了系统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概念,必须对成本进行分类。成本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分类是按经济内容,兹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予以说明。 按照经济内容,制造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可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与以重新销售为目的而购入或制造的产品相关的成本。一般分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简称“料工费”。直接材料就是产品制造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通常构成完工产品的实体。例如电器公司生产电冰箱使用的薄钢板,杂志社出版杂志使用的纸张等等。直接人工就是直接生产产品的员工的工资、津贴和奖金。例如计算机装配厂装配工人的工资,汽车零部件厂车工的工资等等。制造费用是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上去的各项间接费用,并可进一步分成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折旧费、保险费、水气电等公用事业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厂场设备维护费等等。 对产品成本,还可以按计入产品的方式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者包括制造费用。由此推延出来的成本计算原则就是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间接成本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产品。 2.期间成本 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中除了产品成本,剩余的就是期间成本。顾名思义,期间成本就是与特定期间相联系,当然也与产品的生产有关,但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在计算成本的过程中,期间成本直接在损益表中摊销,而不必追溯到特定产品之上。期间成本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营业费用主要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银行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 除上述按经济内容和计入产品的方式分类之外,还有几种分类特别值得说明: 1.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种分类在第X章已经介绍,此 不赘述。 2.按计算时间将成本可分成实际成本和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前者根据成本实际发生的数额计算;后者则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计算,是进行成本计划、控制和决策的工具。 3.按决策权利将成本分成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在企业中,如果一个人的决策影响到某个成本项目是否发生或在多大程度上发生,那么,该成本项目就由这个人负责,属于这个人的可控成本,否则,即是不可控成本。在企业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例如因为总经理可通过关闭工厂将成本降低为零),对于具体的成本项目来说,需要弄清楚的是该项目对谁或对哪个部门是可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