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封闭的木箱,木箱的体积与它的容积相比,()

A.体积大B.容积大

C.一样大D.以上都有可能

2.把一些小球按的顺序摆放,第30个球是()A.B.C.D.

3.96是16和12的()

A.公倍数B.最小公倍数C.公因数

4.2和3是12的()

A.因数B.公因数C.最大公因数D.质数

5.的分子加8,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

A.8B.21C.36

6.下面分数中,最大的是()

A.B.C.

7.一个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是9cm2,它的棱长是()cm.

A.9B.54C.3

8.按这样的规律排下去,第35个图形是()A.★B.△C.?D.〇

9.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AB B.A C.B

10.与相等的分数是()

A.B.C.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所有非0的自然数的公因数是.

12.甲乙两人进行120米的滑板比赛,乙让甲先滑10秒.他们两人滑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1)乙在滑完全程中,每秒钟滑行米;

(2)乙滑完全程时两人相距米.

13.找规律,填一填:●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第30个小球是,第51个小球是.14.和的公分母是,两个数相减的结果是.

15.把一条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每份长米,每份占这根铁丝的.

16.把化成最简分数是.

17.一个长方体,若将它的长增加4cm,则体积增加80cm3;若将它的宽增加4cm,则体积增加128cm3;

若将它的高增加3cm,则体积增加120cm3.原长方体的体积是

cm3,表面积是cm2.

18.30的所有因数有.

19.如图是2013年8月的月历卡,用形如的长方形去框月历卡里的日期数,每次同时框出3个数.框出的3个数和最大的是,一共可以框出种不同的和.

20.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如图),把它的侧面(侧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展开后得到一个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1.好孩子好孩子好孩子……,这样排列下去,第28个字是好.(判断对错)

22.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判断对错)

23.因为5×4=20,所以5和4是因数,20是倍数.(判断对错)

24.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

25.5kg草莓吃去kg后,还剩4kg.(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5﹣﹣=

﹣0.25=+=2﹣=+﹣+=

27.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5和8

21和63

9和12

28.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9.按要求用2B铅笔涂一涂.

30.给图补上线段,画成长方体,并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六.应用题(共2小题)

31.五(6)班的王红和李云同时写作业,写完作业时,王红共用小时,李云共用了50分钟.他俩谁做的快?

32.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把左边的两个角各剪去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铁皮,移至另一边,再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箱(焊接部分忽略不计).这个长方体铁箱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七.解答题(共3小题)

3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4.有24朵红花、9朵黄花要分给几个同学,要求每人分得的花的颜色和数量都相同,最多可以分给多少人?每人几朵红花?

35.日历的规律:认真观察如图阴影方框中正中间的数与其他4个数的关系.

(1)中间数是x,则左边的数是x﹣1,右边的数是x+1,上面的数是,下面的数是.(2)方框中5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间的数有什幺关系?

(3)当5个数的和是80时,中间的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木箱的体积包括木箱本身的体积再加上它的容积,因为木箱的容器壁有厚度,由此得解.【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故选:A.

【点评】正确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小球的排列规律是:3个球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1白2黑的顺序循环排列,据此求出第30个球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即可解答.

【解答】解:30÷3=10,

所以第30个小球是第10循环周期的最后一个,是黑球.

故选:B.

【点评】根据题干得出小球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分析】根据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6和12的公倍数有:48、96、144…;

所以96是16和12的公倍数.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公倍数的意义,以及求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4.【分析】2、3都能整除12,即2、3都是12的因数;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2和3是12的因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质数的概念.

5.【分析】把的分子加上8,分子是2+8=10,也就相当于分子乘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也应该乘5,9×5=45,45﹣9=36,相当于加36,即可求得本题的解.

【解答】解:分子加8,相当于分子乘(2+8)÷2=5,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也应该乘5,

9×5=45

分母应加:45﹣9=36;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情况,关键是把分子或分母加或减一个数,转

换成乘或除以一个数.

6.【分析】根据题意,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也就是它们是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据此解答.【解答】解:7>5>4;

所以,>>.

故选:C.

【点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7.【分析】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可知一个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是9cm2,它的棱长是3厘米,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3×3=9(平方厘米)

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8.【分析】把连续的6个图形看成一组,用35除以6求出35里面有多少个6,还余几,再根据余数推算.【解答】解:35÷6=5(组)……5(个)

所以第35个图形是第6组的第5个是□.

故选:C.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总数量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一组,还余几,然后根据余数进行推算.

9.【分析】A是B的倍数,根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即可知与相等的分数

【解答】解:====

故选:BC.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问题,分子、分母不同且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分析】根据公因数的意义可知: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所有非0的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因数的意义,注意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

12.【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虚线代表乙,实线代表甲,乙滑完120米用了55秒,甲用了65秒,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2)先求出15秒后平均速度,再用求出的平均速度乘以甲滑完全程多用的时间;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1)120÷(55﹣10)

=120÷45

=2(米);

答:乙在滑完全程中,每秒钟滑行2米.

(2)(120﹣40)÷(65﹣15)×(65﹣55)

=80÷50×10

=1.6×10

=16(米);

答:乙滑完全程时两人相距16米.

故答案为:2,1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

13.【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的排列特点是:5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〇〇〇〇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由此计算出第30个和第51个小球是第几个周期的第几个图形即可解答.

【解答】解:30÷5=6,

所以第30个小球是第6周期的最后一个是〇,

51÷5=10…1,

所以第51个小球是第11周期的第1个,是●.

故答案为:〇;●.

【点评】根据题干得出小球的排列周期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4.【分析】先求出6和8的公倍数(一般选用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个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通分,变

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根据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求出算式的结果.

【解答】解: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和的公分母是24;

=﹣

两个数相减的结果是.

故答案为:24,.

【点评】本题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再计算.

15.【分析】把一条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长,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

把这条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占这根铁丝的.

【解答】解:5÷6=(米)

1÷6=

答:每份长米,每份占这根铁丝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6.【分析】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为最简分数.所以把化成最简分数,可通过约分,分别除以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即能化成最简分数.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在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时,要注意确定分子与分母的最简分数.

17.【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根据长增加4厘米,体积增加80立方厘米,可得左右面的面积是:80÷4=20(平方厘米),即宽×高=20;同理,如果宽增加4厘米,体积增加128立方厘米,可得前后面的面积是:128÷4=32(平方厘米),即长×高=32;如果高增加3厘米,体积增加120立方厘米,可得上下面的面积是:120÷3=40(平方厘米),即长×宽=40;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

【解答】解:80÷4=20(平方厘米)

128÷4=32(平方厘米)

120÷3=40(平方厘米)

表面积:(20+32+40)×2

=92×2

=184(平方厘米)

体积:(abh)2=20×32×40

(abh)2=25600

所以:abh=160(立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160立方厘米,表面积是18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60、18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8.【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依次进行列举即可.

【解答】解:30的所有因数:1、2、3、5、6、10、15、30,

故答案为:1、2、3、5、6、10、15、30.

【点评】此题注意考查的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9.【分析】框出3个数是29,30,31时和最大.根据月历卡可知第1行有1种框法(1,2,3)和是6,第2行有(4,5,6)、(5,6,7)、(6,7,8)、(7,8,9)、(8,9,10)五种框法,和有15、

18、21、24、27共5种不同的和,同理第3,4,5行每行都有5种不同的和,据此得解.

【解答】解:29+30+31

=59+31

=90

1+5×4=21(种)

答:框出的3个数和最大的是90,一共可以框出21种不同的和.

故答案为:90,21.

【点评】考查了数表中的规律,月历卡中不同的和的情况要一行一行的找,再相加进行解答.20.【分析】由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于是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进而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S=(ab+bh+ah)×2,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答】解:长方体的长、宽都是:20×=5(厘米)

则长方体的表面积:

(5×5+5×20+20×5)×2

=(25+100+100)×2

=225×2

=45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5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推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从而问题逐步得解.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3个字一循环,28÷3=9(组)……1(个),所以,第28个字与第一个字一样,为“好”.

【解答】解:28÷3=9(组)……1(个)

答:第28个字是好.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关键根据题意,找出规律,并运用规律做题.22.【分析】正方体表面积:六个正方形面积之和.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正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熟悉正方体表面积:六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知识点.23.【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4×5=20,所以20÷4=5,20÷5=4,

那么可以说5和4是20的因数,20是5和4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因数和倍数是相对而言,不能单独存在.

24.【分析】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此题中,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所以每份不能用表示,据此判断.

【解答】解: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没有说是“平均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注意关键词“平均分”.

25.【分析】根据求剩余问题,用减法求出还剩下多少千克,然后与4千克进行比较即可.据此判断.【解答】解:5=4(千克)

答:还剩下4千克.

因此,5kg草莓吃去kg后,还剩4kg.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6.【分析】根据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法则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其中+﹣+根据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即可.

【解答】解:

+=+=﹣=5﹣﹣=4

﹣0.25=+=32﹣=1+﹣+=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7.【分析】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据此得解.

【解答】解:15=3×5

8=2×2×2

8和15互质,所以15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5×8=120;

63=21×3

21和63时倍数关系,所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1,最小公倍数是63;

9=3×3

12=3×2×2

所以9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3×3×2×2=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

28.【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它的表面积等于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它的体积等于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2厘米、2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差,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5×5×6=150(平方厘米)

5×5×5﹣4×2×2

=125﹣16

=109(立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体积是109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个是、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9.【分析】(1)把一个正八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

(2)把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解答】解: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0.【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这四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解答即可.

【解答】解: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立体图形的画法.

六.应用题(共2小题)

31.【分析】把小时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时,用时少的做的快,反之做得慢.

【解答】解:小时=40分钟

40<50

王红用时少,做的快

答:他俩王红做的快.

【点评】此题实际是考查时间的名数大小比较,把不同单位的名数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才能比较大小.32.【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焊成铁箱的长是(30﹣5)厘米,宽是(20﹣5×2)厘米,高是5厘米,根据长方体的容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0﹣5)×(20﹣5×2)×5

=25×10×5

=1250(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铁箱的容积是125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容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七.解答题(共3小题)

33.【分析】(1)是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5份涂色,表示.

(2)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一个正方形

的.有这样的13份涂色,表示;左图也可看作1,右图其中4份涂色,表示,合起来表示1.【解答】解: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4.【分析】每人分得的花的颜色和数量都相同,就是分得的红花和黄花的数量,既是24的因数也是9的因数,即是24和9的公因数,要求最多就是求24和9的最大公因数,因此求出24和9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多可分给几人,然后用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人红花、黄花各几朵.【解答】解:24=2×2×2×3,

9=3×3,

所以24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

每人红花的朵数:24÷3=8(朵).

答:最多可以分给3人,每人8朵红花.

【点评】解答本题要先分析理解:每人分得的花的颜色和数量都相同,就是求24和9的公因数,注意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5.【分析】(1)通过观察,如果中间数是x,则左边的数是x﹣1,右边的数是x+1,上面的数是x﹣7,下面的数是x+7;

(2)左边五个数的和是:7+13+14+15+21=70,70是中间的数14的5倍;右边五个数的和是:4+10+11+12+18=55,55是中间的数11的5倍;

所以得出:方框中5个数之和是该方框中间的数的5倍;

(3)根据(2)得出的结论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由分析得出:中间数是x,则左边的数是x﹣1,右边的数是x+1,上面的数是x﹣7,下面的数是x+7;

(2)左边五个数的和是:7+13+14+15+21=70,70是中间的数14的5倍;右边五个数的和是:4+10+11+12+18=55,55是中间的数11的5倍;

所以得出:方框中5个数之和是该方框中间的数的5倍;

(3)中间的数都是:80÷5=16.

答:中间的数是16.

故答案为:(1)x﹣7;x+7;(2)方框中5个数之和是该方框中间的数的5倍;(3)中间的数是1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所给出的阴影部分的数与数的关系,得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 2、18÷( )= = 5 ( ) =( )÷40=( )(填小数)。 3、 a 7 是真分数, 6 是假分数,a 是( 15 的分子加上 8,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dm 3 = 10 + 8 = 1 2 - 1 3 + 5 5 - 7 5 = 1 5 9、把 0.334、 、0.34、 4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1 5 - 5 ÷12 - 7 1 12 2 -( 14 - ) ( + )+( + )2、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只有 2 5 。 6 比 4 大,所以 的分数单位也比 4 的分数单位大。 春季期末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 计 得 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 1 分,共 21 分) 4 9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3 21 3、25 秒=( )分 1040 升=( )立方米 560cm 3 ( ) 75cm 2=( )dm 2 4、16 和 20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把 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7 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 ),每段长( )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5 分) 1、将左边图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的图案是( )。 2、相邻两个自 然数的 和一 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合数 D 、质数 a A 、1 B 、6 C 、7 D 、5 4、 4 A 、加上 30 B 、加上 8 C 、乘 2 D 、乘 8 5、在 中添上一个 ,从正面和右面看都不变,有( A 、2 B 、3 C 、4 D 、5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共 35 分) 1、直接写出得数。(8 分) 6、用一根长 60cm 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忽略不计),并在表面糊上红纸,至 少需要红纸( )cm 2,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cm 3。 5 1 6 - 6 = 3 1 5 = 1 5 - 2 4 8 + 5 = 7、有 15 袋糖果,其中 14 袋同样重,有一袋少了 2 颗,质量稍轻,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袋稍轻的糖果。 1 1 1 1 1 4 = = 1 - - 5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 分) 1 1 6 + 5 + 5 6 = 8、用 0、、 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中,既有因数 2,又是 3 和 5 的倍数的最大的数是( )。 1 3 2 + 5 - 1 6 2 - 1 1 4 - 3 - 3 4 5 1 1 6 - 4 + 3 1 1 )。 3 10、一个长方体木块,高 2.4dm ,平行于底面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 增加了 100cm 2。原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 )cm 3。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 5 分) 1、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 ( ) 9 1 2 1 5 5 2 6 7 6 7 1 3 5 5 ( ) 3、解方程。(9 分) 3、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 ,那么这个图形一定是由 4 个小正方体 组成的。 ( ) 1 7 1 5 5 8 + x = 12 x - 12 = 8 x + 7 = 3 4 4、因为 5 3 5 3 6 (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 4 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 的 64 倍。 ( )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VIP免费欢迎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倍,这个三角形的面积()。2.8.036464……简便记法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在()里填上“﹥”、“﹤”或“=”。 3.75×0.9()3.72 0.14÷0.02()1.4÷0.2 16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7.2吨()720千克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27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五(1)班为希望工程捐款a元,五(2)班的捐款是五(1)班的1.3倍,两个班共捐款()元。 6.给算式添上括号,使运算顺序为:除→减→加→乘 5+7÷0.5-2.4×2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这个三角形斜边上对应的高是4.8厘米,它的斜边长为()厘米。 8.如果3χ=18.6,那么χ=(),4χ-12.5=()。9.有263.42㎏糖,每盒装0.75㎏,可以装()盒,还剩()㎏。10.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8分) 1.当a与b的和是10时,b=10- a。()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0.5,等于把这个数扩大2倍。()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共10分)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 A、2X+6 B、5X-0.67﹥1.4 C、6a-9=3 2.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6,表示乙数的式子是()。A、4a=6 B、a÷4-6 C、(a+6)÷4 3.与6.4÷8相等的式子是() A、64÷8 B、0.64÷0.8 C、640÷80 4.用四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框,用手拉一拉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5.求图中梯形的面积,应该选用的算式是() A、(5+7)×8÷2 B、(6+8)×7÷2 C、(5+7)×6÷2 四、计算:(共16分)3.6+(7.43-3.83)×2.5 〔(2+2.8)÷0.6-1.5〕×0.04 54.3×1.8+54.3×0.3-54.3×0.1 100×9.5×0.98+9.5×2 五、解方程。(8分) (1)6.7-6χ=2.5 (2)5.6χX-2.9χ=5.4 六、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鸡场(如图所示),其中一边利用房屋墙壁,已知篱笆的长是80米,求养鸡场的面积?(7分) 七、应用题:(第5小题7分,其余每小题6分,共31分) 1.某乡原计划24天挖一条长297.6米的水渠,实际只用16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多少米? 2.一个果园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底边长250米,高200米,如果每公顷可栽果树100棵,这个果园可栽果树多少棵? 3.爸爸比儿子大28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时,爸爸与儿子各多少岁? 4.甲乙两城相距46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2小时后,客车才从乙城开往甲城,又经过3.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把15千克汽油分别装进三只重量相等的桶里。已知第一桶连桶重3.25千克,第二桶连桶重5.75千克,第三桶装了汽油的一半,第一、第二桶各装汽油多少千克?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一、填空题。 1、用字母abc表示出:乘法的分配律 times;(+)=times;+times;,梯形的面积公式 S=()times;divide;。 2、3.58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3、7.6times;0.43的积是()位小数,19divide;34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4、460times;0.29=46times;(), 3.578divide;0.56=()divide;56。 5、两个因数的积是6.38,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6、仓库里有货物58吨,又运来6车,每车a吨,用式子表示现在仓库里货物是(+)吨;当a=8时,现在的货物是()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8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厘米。 8、58千克花生可榨油2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4米,高是2.5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10、在( )里填上gt;、lt;或=。 1.7divide;0.9()17times;0.90.56times;0.98()0.561.67d ivide;0.99()1.67 11、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2、一堆圆木,堆成梯形状,下层12根,上层7根,每相邻两层差一根,这堆圆木共有()根。 13、蓝天小学全体同学参加公益劳动,各年级捡白色垃圾的情况如下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你认为用()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二、判断题。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0.78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78小。 ()

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XX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题目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知识之窗:(共 30 分,每空 1 分)
1、92÷22 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9.35÷5 的积是( )位小数,如果 9.35 扩大 10 倍,而商不变,则把 5 改为( )。
3、68000 平方米=(
)公顷
7.08 dm2= (
)cm2
4、在○里填上“>”、“<”或“=”
0.96×1.01○1.01
2.065÷0.1○2.065×10
0.98÷0.99○0.98÷1
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 6 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
底是( )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10 米,则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
6、在 9.999、0.7575……、700、3.14159…… 这四个数中, (
)是有限小
数,(
)是循环小数,这个循环小数可以简写为(
)。
7、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约为 2.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梯形的面积=(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9、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k 千米,7 小时行(
)千米,如果要行驶 300 千米需要(
)。 )小时。
10、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了(
)的数学思想。
11、某人身份证号码是 362103************,此人是( )年( )月出生的,此人是张小
东最亲的人,这位亲人是张小东的(
)。
1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 54dm2,高是 9dm,上底是 2dm,这个梯形的下底是(
)dm。
13、胜利小学买了 9 个排球,χ 个足球,每个排球 a 元,每个足球 69 元,则(1)9a+69χ 表示

),9a-69χ 表示(

14、同学们在一条长 120 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 6 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栽,共需( )
棵树, (2)如果两端都不栽,共需要(
)棵树。
15、把一根 12 米长的电线剪成 2 米长的小段,要剪(
)次。
得分 阅卷人
二、快乐 ABC(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2.5+7.5=10
B、6x+7
C、5x=19 D、x+6>9
2、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的面积相比较,它们(

A、阴影部分的面积大
B、空白部分的面积大 C、相等
3、9.12×101 可以运用(
)进行简便计算。
A、除法的性质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4、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等腰三角形 5、当 x=10,y=5 时, x2+4y=( )。
D、长方形
A、80 B、90 C、120 D、160
D、无法比较
D、乘法分配律
得分 阅卷人 32. 4+7.6=
三、小小神算手(共 27 分):
1、口算.( 3 分)
21.21÷7= 5×2.4=
3.9+0.13=
8×7×1.25=
0.92=
2、列竖式计算.(6 分) 2. 8×0.25=
5.95÷0.6=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9 分)
12.5×88
3.72×2.9+37.2×0.71
2.5×36×40
4、解方程:(9 分) 2χ +12×6=120
3(χ -21)=96
(χ +0.4)÷5= 12

(完整版)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2 倍,这个三角形的面积()。2.8.036464……简便记法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在()里填上“﹥”、“﹤”或“=”。 3.75×0.9()3.72 0.14÷0.02()1.4÷0.2 160 平方厘米()0.16 平方米7.2 吨()720 千克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 127 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五(1)班为希望工程捐款a元,五(2)班的捐款是五(1)班的1.3 倍,两个班共捐款()元。 6.给算式添上括号,使运算顺序为:除→减→加→乘 5+7÷0.5-2.4×2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 厘米和8 厘米,这个三角形 斜边上对应的高是4.8 厘米,它的斜边长为()厘米。 8.如果3χ=18.6,那么χ=(),4χ-12.5=()。9.有 263.42㎏糖,每盒装 0.75㎏,可以装()盒,还剩()㎏。10.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8 分) 1.当a与b的和是10 时,b=10- a。()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不等于0 的数除以0.5,等于把这个数扩大2 倍。()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共10 分) 1.下列各 式中,()是方程。 A、2X+6 B、5X-0.67﹥1.4 C、6a-9=3 2.甲数是a,比乙数的4 倍少6,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4a=6 B、a÷4-6 C、(a+6)÷4 3.与6.4÷8相等的式子是() A、64÷8 B、0.64÷0.8 C、640÷80 4.用四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框,用手拉一拉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5.求图中梯形的面积,应该选用的算式是() A、(5+7)×8÷2 B、(6+8)×7÷2 C、(5+7)×6÷2四、计算:(共 16 分)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 A. 38 B. 37 C. 39 2.大于1 4 而小于 1 3 的真分数() A. 只有一个 B. 只有两个 C. 有无数个 3.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4.a,b,c都是自然数且不为0,而且a>b>c,在1 a 、 1 b 、 1 c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1 a B. 1 b C. 1 c 5.左图是由经过()变换得到的。 A. 平移 B. 对称 C. 平移或对称 二、解答题(题型注释) 6.张爷爷家有一块地,他用这块地的2 9 种大豆, 2 5 种玉米,其余的种棉花,种棉花的 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7.学校要砌一道长15米,厚24厘米,高3米的砖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5块,至少需要多少块砖?8.一批树苗,五年级(1)班第一天栽了全部的 1 5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栽了全部的 1 20 ,还剩下全部的几分之几没有栽? 9.池塘里,一根竹竿插入泥中的部分为米,比露出水面的部分少米,浸没在水中部 分为1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 10.五年级(1)班要在张波、李英两位同学中选一人参加连续踢毽子比赛,于是进行了 十次练习赛,他们的成绩分别是:(单位:下) 张波:6,4,9,9,7,8,7,10,8,8; 李英:2,11,5,3,2,14,15,8,9,2。 (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11.某文化用品商店A、B两种品牌文化用品近6年的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1.请画出折线统计图。 2.请分析两种品牌文化用品销售额的变化趋势。 三、填空题 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3.三个不同质数的积是385,这三个质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1小时15分= 小时(填小数)= 小时(填分数). 15.4立方米50立方分米=(_________)立方米=(_________)升。 16.分数单位是1 13 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最小带分 数是(_______)。 1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两位数有(_______)个,最大三位数是(_________)。 18.在分数中,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19.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20 ,积是91, 这两个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0.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倍数是15,它的最大因数是________。 21.如下图,在这个长方体中,与A平行的棱有(_____)条,与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 (____)条。 22.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高是20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正方形,这个长方 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四、判断题 (____________) 24.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8个。(____________) 25.4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48,最大公因数是12. (____________) 2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16倍。(______) 五、计算题 32 = 55 + 24 = 79 + 13 = 105 + 11 = 36 + 1- 2 13 = 31 = 42 + 2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0.125+ (17 48 +) 52 1 1313 -+ 1- 16 48 +

北京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北京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 (3分)找一找,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________ 2. (2分)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棱长是________厘米。 3. (2分) (2018五上·颍上期中) 根据7×9=63,所以63是7和9的________,7和9是63的________. 4. (2分)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5. (2分)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 6. (2分)有大、中、小三个正方体的水池,它们的棱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中、小水池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厘米和4厘米.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没在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________厘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7. (2分) 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奇数有________个,偶数有________个,质数有________个。 8. (2分)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 9. (2分)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最小的偶数是________,__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 (1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 a的3倍加b的和,列式是________;当a=4,b=6时,式子的值是________. 二、火眼金睛,我来判.(共5分) (共5题;共5分) () 11. (1分) (2019四下·东莞期中) 在观察物体时,从前面观察与左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有可能是一样的。 12. (1分) (2019五下·黔东南期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 (1分)(2014·天河) 如果b是自然数,那么2b一定是偶数. 14. (1分)58÷3=19.……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余数不变。() 15. (1分)判断对错. 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三、仔细推敲,我来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16. (2分) (2019四下·兴仁月考) 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A . (1)(2)(4) B . (2)(3)(4) C . (1)(3)(4) 17. (2分) (2019五上·嘉陵期中) 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商应除到小数部分的() A . 十分位 B . 百分位 C . 千分位 18. (2分) (2019五下·白云期末) 下面各说法正确的是()。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期末考试快到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小编为您带来了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希望您多加练习,相信会提高您的考试成绩,加油哦! 检测题 1. 求0.45吨=()千克时,可以这样想:把吨数改写成千克数,是把()单位的数改写成()单位的数,要()进率(),只要把0.4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2. 求60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可以这样想:把平方分米数改写成平方米数,是把()单位的数改写成()单位的数,要()进率(),只要把60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3. 0.24米=()厘米0.09吨=()千克 8.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64千米=()米 2.08平方千米=()公顷 3.2公顷=()平方米 4. 14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785米=()千米 23分米=()米90公顷=()平方千米 60克=()千克760毫米=()米 练习题 1. 在○里填上>、<或=。 138平方分米○1.38平方米0.04千克○400克 25公顷○25平方米78厘米○7.6分米

2. 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0.83吨,100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9米>138厘米2□千克<0.18吨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17分) 1、86分=( )时 159千克=( )吨 2、( )÷40=40)(=85=32 )(=)(40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和( )个顶点。 4、一个长方体长3分米,宽1.5分米,高1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5、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数是( )。 7、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的二位数是( )。 8、5/8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9、我们学过的图形运动包括( )、( )。 10、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 ), 11、分数a/7 中,当a ( )时, a/7 是真分数;当a ( )时,a/7 是假分数;当a ( )时,a/7 为0;当a ( )时,a/7 是它的分数单位。 12、1900立方米=( )立方分米 1800毫升=( )升 13、一瓶墨水的体积约60( )。 14、一张课桌所占教室空间约350( )。 15、旋转的三要素( )、( )、( )。 16、8个零件里有1格是次品 (此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17、24分解质因数( )。 二、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木箱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

2、同时是2、 3、5的倍数的末位一定是0。 ( ) 3、比3/7 大而比5/7 小的分数,只有一个。 ( ) 4、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5、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6分) 1 、1/ 2 和1/ 3 比较,( )的分数值大,( )的分数单位大 A 、 B 、 C 、一样大 2、小李2小时走9千米,小黄3小时走13千米。( )走得快。 A 、小李 B 、小黄 C 、一样快 3、1米的 2/5( )2米的1/5 。 A 、 ﹥ B 、 ﹤ C 、= 4、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现在往这个水箱倒入15升水,水箱( )。 A 、倒满了 B 、还没倒满 C 、溢出来了 5、将一块石头放入水杯中,再把石头取出,水面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6、 从右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四、计算。(38 分) 1、 口算。(12分) 34 - 12 = =+5251 =-8385 =+3121 =-2 143 =-3265 =-411 =+8381 =+3 195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19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小编为您整理了2019年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一、填空。(26分,每空1分) 1.把42 分解质因数是( )。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3.10 以内质数的乘积是( )。 4.2= = = = 5.从19 的自然数中,( )和( )是相邻的两个合数;( ) 和( )是相邻的两个质数。 6.42的最小因数是( ) ,最大因数是( ) ,最小倍数是( )。 7.把30 写成两个质数的和。 30=( )+( )=( )+( ) 8.18 和24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9.1.98L=( )ml=( ) 56千克=( )吨45分=( )时 10.把三块棱长都是4cm 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 。 11.一个正方体接上一个完全相等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 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

A.124 B.13 C.2.52.5 2.与相等的分数有(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 )。 A.一定是质数 B.一定是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分数。( ) (2)一堆沙重5吨,运走了,还剩下吨。( ) (3)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种。( ) (4)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5)ɑ3表示3个ɑ相乘。( ) 四、计算。(32分) 1、口算。(8分)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分)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3、解方程。(6分) 五、实践操作(5分) (1)量一量,算一算。量出下面三条线段的长度,如果这三条线段分别作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那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表面积:体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一填。(20分) 1.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2.把2 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m,每段长是全长的( )。 3.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 4.在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5.用一根84 cm 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 cm,宽4 cm,高( )cm 。 6.分数单位是110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7.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8.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是16,另一个数是( )。 9.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体积就 扩大到原来的( )倍。 10.一根2.5 m 长的方钢,把它横截成2段时,表面积增加60 cm 2,原来方钢的体积是( )。 11.写出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 );写出三个等于1的假分数( )、 ( )、(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0分) 1.如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4倍。 ( ) 2.把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都没有变。 ( ) 3.假分数都比1小。 ( ) 4.一个棱长是6 dm 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5.ɑ3表示3个ɑ相乘。 ( ) 6.按因数的个数分,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类。 ( ) 7.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 8.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 9.3 m 的14和1 m 的34同样长。 ( ) 10.因为33,36,39,63,66,69,93,156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所以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能 被3整除。 ( )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认真读题,正确填空。(第7小题2分,其它每空1分,共20分) 1.两个因数的积是 2.8,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 4,积是 ()。 2.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 ) 表示。 3. 16÷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1.6cm2,高9cm,两个这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高9cm,底是 ()cm的平行四边形。 5. 小军有一本连环画,共a页,他每天看h页,看了3天,还剩()页;如果 a=100,h=25,那么剩下()页。 6.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米,已知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7. 把 1.21、1.21、1.22、1.2、1.211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8. 有5张卡片分别写着5、6、7、8、9,其中6是幸运号。方方任意抽走一张,她抽 到6的可能性是(),抽到大于6的可能性是()。 9. 小红的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 )个瓶子? 10. 0.8平方千米=()公顷 3.6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11. 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数约 2.65,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12. 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94,这两个偶数是分别是()、()。 二、认真辨题,仔细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2. 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1.01,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3. 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一定相同,面积也相等。() 4. 3.1415926……是一个无限小数,也是一个循环小数。() 5. x 个5.6相加,和是5.6+x。() 三、认真审题,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 1. 下图是由五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两个三角形(用实线表示)的面积关系是 ()。 A、相等 B、左边的在于右边 C、左边的小于右边 2. 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形状相同 B、面积相同 C、完全一样 3. x与y的和除4,列式是() A、x+y÷4 B、4÷(x+y) C、x+4÷y 4. 下面各题与2.6×6.8的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260×0.68 B、0.26×68 C、26×6.8 5.从一个上底8cm,下底10cm,高6cm的梯形里剪去一个三角形,剪去部分的面积最大 是()cm2。 A、24 B、48 C、40 D、30 四、认真读题,耐心计算。(34分)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分) 7.02×1.3 = 37.8 ÷3.6=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最新修订)

五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4页,6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从7到11,顺 时针旋转( )°;从6开始,顺时针旋转120°正好到( )。 2、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 数是()。28的因数有()。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3、已知a=2×2×3×5,b=2×5×7,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 4、用一根长3.6m 的铁丝,做成一个长0.4m ,宽0.3m 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高是( )。 5、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个,其中最小的是( )。 6、打印一部稿件,一名打字员 15小时可以打完,那么5小时完成 这部稿件的(),还剩这部稿件的( )。 7、把一根2m 长的木料平均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 木料的( ),每段长( )m 。 8、 8 7与7 6比较,()的分数值大,( )的分数单位大。9、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少10,约分后等于 5 3,这个分数是( )。 3 2加上()等于最小的质数。 10、一组数据1、2、2、3、3、3、4、4、5的众数是(),中位 数是( )。 11、用3个棱长1cm 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乡 (镇)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密 封 线内不 得答题密 封 线

12、20秒 = ()分 3.85立方米=()立方分米 4升 40毫升=()升 13、 ) () ( 15) ( 24 16 ) ( 8 3←填小数。 二、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小质数与最大质数的积是()。 (1)98 (2)94 (3)47 (4)49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至少增加()平方分米。 (1)8 (2)16 (3)24 (4)12 3、如果是最简真分数,那么X 应该是() A 、1 B 、0或2 C 、3 (1)1 (2)甲数(3)乙数 (4)甲乙两数的积 4、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2cm ,它的体积是( )cm 3 。 (1)9 (2)27 (3)36 (4)72 5、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1)奇数 (2)偶数 (3)合数 (4)质数 三、判断(每题1分,共8分)1、36是倍数,9是因数。()2、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3、边长是非零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 )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得含义;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得计算方法,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提及得计算公式;掌握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得表面积、体积与容积得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容积得计量单位,会进行体积或容积单位间得换算。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较复杂得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得特点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整除、因数与倍数得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得联系与区别;掌握2、5、3得倍数得特征,能正确、迅速得判断一个数就是不就是2、5、3得倍数;认识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治印数与分解质因数得概念,能正确地把较小得合数分解质因数。使学生理解互质得意义,会判断两个数就是不就是互质;掌握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求两、三个数得最小公倍数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分数得意义及分子、分母得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得关系,会比较分数得大小,人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得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与通分。在理解分数与小数关系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5、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得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得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得分数加减法并会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得简便运算。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 2、指导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掌握比较复杂得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得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得结果做出判断与预测。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激发学生得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4、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得能力。【该文件来源[一起学习网] 、17xxw、】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得算理与算法得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得计算能力,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与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得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得兴趣与意识,体会数学得应用价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得学习习惯与认真负责得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 生产、生活中得问题得作用。 3、组织学生参与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得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地位与作用,增强统计意识。 4、通过“因数与倍数”得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就是互相依存得,受到“对立统一”观点 得启蒙教育。 5、结合计算与解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得学习习惯。通过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得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得思想。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建立体积(容积)概念,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形成。 2、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共17分) 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0),那么,甲数与乙数比较,________大于________. 2.6.3里面有________个0.7;25的1.2倍是________;________的1.5倍是1.8. 3.0.8的5倍是________, 4.8的一半是________. 4.4.68×3.2的积有________位小数,7.68÷3的商有________位小数。 5.把0.368的小数点向________移动________位就得到368。 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________。 7.一种花布每米的价钱是8.23元.买2.8米这样的花布应付________元?买4.2米应付________元?(保留两位小数) 8.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5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________. 9.0.675675……可以简写成________,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____ 10.星期日,妈妈到超市购物,购物记录如下: 请你估计一下,妈妈带80元钱够吗?________ 二、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1.0.72×500=()。 A. 360 B. 3600 C. 0.36 12.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它们的乘积() A. 不变 B. 扩大5倍 C. 缩小5倍 13.下面各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A. 0.46×1.05 B. 0.46×0.99 C. 0.46×1 D. 0.46×0.89+0.46×0.11 14.如果11×24=264,不计算,我很快知道33×24的结果是()。 A. 2640 B. 792 C. 692 15.计算3.2×9.9的简便算法正确的是()。 A. 3.2×9×0.9 B. 3.2×10-3.2 C. 3.2×10-3.2×0.1 16.58×17+41×17+17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A. 17×(58+41) B. 17×(58+41+1) C. 17×(58+41+17)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7.两个因数都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0倍。() 18.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19.7.3×2.4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20.73。() 20.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积不变。() 21.3.6×8表示3.6个8是多少。() 四、计算题(共3题;共22分) 22.口算 0.5×100= 3.6÷10= 0.099×1000= 5.6×100= 15.26÷100= 745.9÷10= 369÷100= 5÷10= 23.按要求列竖式计算。 (1)5.6×0.35= (2)91.2÷57= (3)1.61÷0.46= 24.简便计算 ①1.25×4. 6×8 ②1.5×99 ③0.65×201 ④9.7×5.6+9.7×4.4 ⑤2.5×0.32×1.25 ⑥56×1.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