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4)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4)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4)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4)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

2.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

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

C.细菌的遗传物质,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

D.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和肌细胞中催化氧气反应的物质

3.下列现象不涉及蛋白质变性的是()

A.鸡蛋清中加入少许食盐可观察到白色絮沉淀

B.煮熟的鸡蛋不能恢复原状

C.毛发燃烧发出焦臭味

D.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

4.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 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求水解产物中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

数目分别是()

A.Z+12;(w-13)/2 B.Z-12;(w-13)/2

C.Z+12;w-13 D.Z-12;w-13

5.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B.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嫁接实验并不能证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细胞同一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7.某种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在浓度为m的淡盐水中的形态如图。以下能够正确反映细胞由正常形态转变为淡盐水中形态的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图示是(说明:图中箭头表示水分子的运动方向,箭头多少表示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目)()

8.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某种小分子物质M,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四个结果,不能作为M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

A.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B.M的吸收速率存在最大值,且有蛋白质的协助

C.吸收结束时细胞膜两侧的M存在浓度差

D.M的吸收和温度、能量供应都有关系

9.下表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分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

第一组

①将材料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②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发生质壁分离复

原第二组

③将材料置于0.6g/mL的蔗糖溶液中迅速发生质壁分

④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质壁分离不能复

原第三组⑤将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min,然后重复第一组实不发生质壁分离

A.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部结构原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B.与第一组对照,第二组迅速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更大C.与第一组对照,第二组不能复原的原因是细胞因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失水过多失去活性

D.与第一组对照,第三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高温时细胞主动吸收了蔗糖

10.提取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将其放入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相应细胞,下列关于生物膜和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与该脂质体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形成脂双层是因为其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生物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D.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生物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B.a细胞质内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结合水、c细胞总含水量

12.下图中纵坐标表示酶的催化活性,横坐标表示pH值,将某肠淀粉酶(最适pH约为8)

溶液的pH值先调到1.8,然后逐渐改变其PH值,能正确描述其催化活性变化的是()

A.B. C.D.

13.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等量同种微量物质,结果左侧液面先表现出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提示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溶液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14.下图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点时细胞中液泡的体积最小

B.OA段细胞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增大

C.0~10分钟内细胞中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细胞结果与该曲线不同

15.如图为动物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为细胞外表面,植物细胞膜上不存在胆固醇

B.BD的种类和含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

C.C的成分是磷脂分子

D.细胞膜只能作为动植物细胞的边界

16.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进而提出细胞膜是一种“暗-亮-暗”的静态模型

B.用丙酮提取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平铺到水面后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C.欧文顿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了脂溶性物质容易进入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

D.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17.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既能专一性催化某一化学反应,也能作为另一反应的反应物

C.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催化活性

D.可用麦芽糖酶、蔗糖、麦芽糖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18.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但抑制酶的活性

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度可以持续上升

D.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

19.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D.若曲线Ⅱ为最适温度条件下的曲线,改变温度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20.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课本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量:无关变量是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变量

B.模型构建:拍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

C.离心法:获得较为纯净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

D.同位素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验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_。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_表示。

(3)图丙中化合物的含有肽键________个,含______种氨基酸.

(4)图丙中化合物若要形成环状肽,可再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的基团编号是

________________。

(5)若构成丙图物质的氨基酸有若干个,则最多可以构成种三肽;若丙图中的氨基酸每种只有一个,则最多可以构成种三肽。

22.(14分)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参与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

[ ] 。

(2)由甲图可知,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填标号)。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准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通过囊泡将“货物”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跨膜运输方式。

23.(10分)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有人认为把蔬菜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后,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未作处理

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

后纯水浸泡30分钟

1000g蔬菜农药残留0.196mg0.086mg0.123mg

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净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图曲线。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而纯净水浸泡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正确的洗菜方法是___________(填“纯水冲洗”或“纯水浸泡”)。

(2)分析实验(二)曲线,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分)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该酶的浓度一定时酶促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酶的是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

____________表示。

(2)图乙中,t5对应的酶促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根据图乙做进一步的探究,t4温度下的该酶当降低温度到t3 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

探究实验步骤为:

(一)取3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1 mL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

(二)a 组和b组分别在温度为t3和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且适宜时间,c组应如何处理?

(三)其后实验步骤省略。

(四)最后分别测出a、b、c各组的酶促反应速率并进行分析比较。

(五)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探究实验中实验组为【填编号】;对照组为【填编号】;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则酶活性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

;若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三)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21.(16分)

(1)葡萄糖纤维素(2)b (3)2 3 (4)①⑥ (5)27 6

22.(14分,除标注1分外,其余2分)

(1)脂质和蛋白质①(1分)细胞核(1分)

(2)③④ 溶酶体

(3)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信息传递或信息交流)胞吐

23.(10分,除标注4分外,其余2分)

(1)农药溶解在水中被带走纯水冲洗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

受细胞壁限制细胞吸水达到一定量后即饱和,此细胞仍可吸收农药分子,所以细胞液浓度反而又开始增加(4分)

24.(20分)

(1)A C或D(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或B(或反应物)的消耗速率)

(2)0 在高温条件下,该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的活性丧失,导致反应物没被分解

(3)先在温度为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且适宜时间,然后在温度为t3的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且适宜时间(或先后在温度为t4、t3的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且适宜时间)

①c a b

②c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与a组的相同

c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介于ab组之间,则酶活性可以恢复,但不能达到较高水平

c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与b组的相同,则酶活性不能恢复

山西省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模拟试卷

山西省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三上·德州期末)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粗铜精炼中,外电路转移电子数为NA时,阳极质量减小32g B . 5.6gFe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C . 室温下,醋酸铵的水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所含H+数目为10-7NA D . S8分子结构如图,1mol该分子中含有S—S键个数为8NA 2. (2分) (2018高一下·天津期中) 现有① SiO2② Na2CO3③ (NH4)2CO3④ Al(OH)3四种物质,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 ① ② B . ② ④ C . ③ ④ D . ① ② ③ 3. (2分)(2018·虹口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二氧化硫常用于漂白纸浆 B . 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 . 碳酸钡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 . 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4. (2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

B . 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C . Fe2O3俗称磁性氧化铁,可用作指南针 D . NaHCO3可用于作发酵剂 5. (2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期中)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 .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 .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 .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6. (2分) (2018高三上·天津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NO3是挥发性一元酸 B . 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 . 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D . 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7. (2分) (2018高二上·嘉兴期中) 下列有关的计算分析错误的是() A . 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当有1mol铜被氧化时,被还原的硝酸为2/3mol B . 某溶液100 mL,其中含硫酸0.03mol,硝酸0.04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 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0.015mol C . 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 mL O2 ,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 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的关系为a=4b+3c D .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8. (2分) (2018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为植物体内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 ..的是() 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卡尔文循环过程 B.植物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C3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D.高氧含量环境下,不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 2.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D.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3.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4.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 5.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浓度不能改变酶催化活性 B.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 C.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可以阻止一切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进人细胞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不同细胞的细胞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都是相同的 8.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膜蛋白在膜中较磷脂更易移动 D.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 9.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观察装片时,不能随意移动显微镜 C.要将视野右下方的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用较强的光源,用较大的光圈 10.某研究小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探究光照强度对生姜(阴生植物)和葡萄(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相关变化曲线,图中甲、乙代表不同植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河北省永年县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永年县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 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 41-4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 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 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D. 鸟类的红细胞可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最佳实验材料 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人的肝细胞 3.下列有关细胞膜和核膜的结构与联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组成成分相似,但是膜层数不同 B.二者结构特点相同,但是功能特性不同 C.二者都能够维持特定结构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D.二者可以通过内质网建立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4.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C.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 D.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5.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6.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但无法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2021-2022年高一第一次(3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第一次(3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 7、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 2O 2是碱性氧化物,可用于杀菌消毒和供氧剂 B .高纯度单质硅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备光电池 C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或CaCl 2干燥 D .SO 2和Cl 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两者等体积混合可以增强漂白能力 8、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丰富多彩的颜色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Na 2O 2固体投入滴加了少许酚酞的蒸馏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滴加到pH 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成白色 C .向胆矾晶体(CuSO 4·5H 2O )滴加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黑色 D .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加热后又变成红色 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 2中含有的少量HCl B .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 4Cl 饱和溶液制备NH 4Cl 晶体 C .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 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 4 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10、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则溶液中一定有SO 3 2-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溶液中有K+ D.在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 证明该溶液中含SO 4 2-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是C,则乙可能是O 2 B.若甲是Fe,则乙可能是Cl 2 C.若甲是NaOH溶液,则乙可能是SO 2 D.若甲是H 2 S,则乙可能是O 2 12、以下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铯的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氯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8 C.卤素元素的阴离子由上到下还原性依次减弱 D.1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VIIA族 13、在某稀溶液中含4 mol KNO 3和2.5 mol H 2 SO 4 ,向其中加入1.5mol Fe粉,充分反应(已知NO 3 - 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月考试卷(含答案)

光明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 2018 /10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D.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3.生物体中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N、P、S B. C、H、O、N、P C. C、H、O D. C、H、O、N 4.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 甲基绿--DNA—绿色 5.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形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单体的配对中正 确有() A.淀粉→麦芽糖B.肝糖原→丙酮酸 C.蛋白质→氨基酸D.DNA→核糖核苷酸 6.下列四种化合物中,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 A. B. C. D. 7.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麦芽糖是植物体中的二糖 B.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D.细胞中的结合水是良好溶剂 8.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 9.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0.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11、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 中的b C、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1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B.2mL蛋白质稀释液,先加3-4滴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mL的NaOH C.2mL蛋白质稀释液,同时加入0.01g/mL的H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2mL蛋白质稀释液 13、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含N碱基是() A.鸟膘呤 B.腺膘呤 C.尿嘧啶 D.胸腺嘧啶 14.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B、核酸是由 C、H、O、P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酸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5.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⑴转为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 COOH H—C—CH2—CH2—COOH NH2 H H—C—CH2—COOH NH2 COOH HOOC—C—CH2—COOH H H H2N—C—CH2OH H 图1 图 2 65 18 10 含量

高一化学上册12月月考检测试题

高一化学上册12 月月考检测试题2019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上册12 月月考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 分) 1. 0.5L 1mol/L FeCl3 溶液中的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3 mol/L B. 1.5 mol/L C.1 mol/L D. 0.5 mol/L 2. 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矶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矶配成 500mL溶液 3.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①过滤② 蒸发③ 溶解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10 mL 量筒量取5.2 mL 盐酸 B.用100 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 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02 g NaCl D. 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 50 mL 0.1 mol/L 的盐酸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 1 L HCl 和1 L H2O 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 1 g H2 和14 g N2 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 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 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0. 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11. 设NA表示阿伏加得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A.lmol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氧 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48g 0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A D. 1 L O.lmol/LNaCI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 12. 下列关于0.2 mol/L 硝酸钾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202 g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①彻底水解后形成单糖和氨基酸B.c运输方式与温度无关 C.b可表示氧气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③④均有关 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其中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可来自ATP的水解,也可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蛋白①参与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载体蛋白③的作用是使细胞排出K+ C.载体蛋白③具有运输的作用 D.溶质分子甲进入细胞可能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有关 3.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4.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且有颜色的液泡 5.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以判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B.甲图中随着细胞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运输速率会变慢 C.甲图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只能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扩散D.乙图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受物质浓度的影响 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是主动转运吸水的结果 B.甘油跨过质膜运输时会使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发生形变 C.细胞所需的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D.变形虫从周边环境中摄取食物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转运 7.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8.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已存在对照,不需要再增设一组对照组 B.在该实验中,操作步骤为:制片→低倍镜观察→滴加蔗糖→高倍镜观察 C.用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该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D.材料的不同位置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10.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

15—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江汉油田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A.木纤维B.甲状腺激素C.花粉D.血浆蛋白 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B.公牛身上的所有红细胞 C.一片杨树林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单细胞生物只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不能繁殖 C.一块骨骼肌属于器官层次 D.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下列与细胞的统一性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含量是完全相同的 B.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完全相同的 C.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能合成蛋白质 D.在细胞中不断地进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5.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脂质,T4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6.构成各种生物体的细胞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除极少数特化的细胞外,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有以磷脂为重要成分的细胞膜 B.都有细胞质 C.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英国科学家虎克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10.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 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11.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1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试题(11).doc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试题(1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 1. 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A .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现代中学 B.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 3 .绿色植物细胞的下列结构或部位中,不能产生 ATP 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细胞质基质 4 .30 个腺苷和 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 ATP () A.10 个 B.20 个 C.30 个 D.60 个 5.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肺泡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7.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 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酶 B. 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 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 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8.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参与分解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不列入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A. CO2 B. NO2 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PM2.5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纯碱的化学式:NaOH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Si D. 明积[KAl(SO4)2·12H2O]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42- 3.下列物质能直接由单质化合得到的是() A. FeCl2 B. SO3 C. NO2 D. CuCl2 4.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混在NO2中的NO:将气体与足量O2混合 B. 除去Cl2中的HCl:将混合气体通入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 D. 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KMO4溶液和浓硫酸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NH4+、Cl-、Ba2+、Na+ B. 新制饱和氯水中:K+、Fe2+、SO32-、SO42- C.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MnO4-、NO3-、SO42-、K+ D. c(I-)=0.1mol L-1的溶液中:Na+、Fe3+、ClO-、SO42- 6.下表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7.关于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图1吸收多余氨气且防止倒吸 B. 用图2收集SO2并验证其还原性 C. 图3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D. 用图4实验室制取氯气 8.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B.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粉丝、木耳等的漂白 C.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 D. 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 氯气溶于水:Cl2+H2O ?H++CI-+HClO C. 次氯酸钙中通二氧化硫:SO2+Ca2++H2O+2ClO-=CaSO3↓+2HClO D. 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中滴加醋酸:SiO32-+2H+=H2SiO3↓ 10.某温度下,将Br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NaBr、NaBrO、NaBr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BrO-与Br-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7,则Br2与NaOH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A. 7:3 B. 7:2 C. 7:1 D. 7:5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 将SiO2加入水中,可以获得硅酸胶体 B. 加热氯化铵固体,可以制取氨气 C.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 D.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可以获得Al(OH)3沉淀 1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⑵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⑵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⑶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千燥后,沉淀质量为 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存在 B. 100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 C. Cl-可能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1、下列对细菌、蓝藻、酵母菌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都是自养生物 B.肠道内的所有细菌构成一个种群 C.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2、下列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换高倍物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B.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转换高倍物镜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D.物像颜色较深时,只能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进行观察 3、右图为细胞干重的化合物质量百分比,则A应该是 A.氧 B.水 C.蛋白质 D.脂质 4、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均可单独用于蛋白质鉴定 B.鉴定还原糖需先加斐林试剂甲液,再加乙液 C.双缩脲试剂可用于检测细胞中氨基酸的含量 D.脂肪鉴定实验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滴 5、胰岛素由α、β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温可使胰岛素分子变得更易被蛋白酶水解 B.胰岛素合成时产生的水分子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胰岛素具有催化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D.一分子胰岛素彻底水解,需要消耗49个水分子

6、下列叙述不属于蛋白质功能的是 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有的蛋白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D.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化学本质有蛋白质 7、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时需将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分别滴在载玻片上 B.与甲基绿结合并着色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C.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选口腔上皮细胞作材料是因其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8、下列关于细胞中几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糖类的合成需要蛋白质参与 B.与脂质相比蛋白质特有的组成元素是氮元素 C.萌发的小麦种子中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固醇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 9. 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水的运输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⑦O2的运输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 A.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 10、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在不同分裂时期有染色质与染色体两种状态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4)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 2.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 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 C.细菌的遗传物质,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 D.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和肌细胞中催化氧气反应的物质 3.下列现象不涉及蛋白质变性的是() A.鸡蛋清中加入少许食盐可观察到白色絮沉淀 B.煮熟的鸡蛋不能恢复原状 C.毛发燃烧发出焦臭味 D.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 4.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 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求水解产物中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

数目分别是() A.Z+12;(w-13)/2 B.Z-12;(w-13)/2 C.Z+12;w-13 D.Z-12;w-13 5.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B.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嫁接实验并不能证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细胞同一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7.某种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在浓度为m的淡盐水中的形态如图。以下能够正确反映细胞由正常形态转变为淡盐水中形态的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图示是(说明:图中箭头表示水分子的运动方向,箭头多少表示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目)()

2020届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 新版 人教版

2019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 、Al 27 、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 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 .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 .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 糖 C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NA …—A —T —G —C —… RNA …—U —A —C —G —… 甲 A —P~P~P 乙 A 丙 C 12H 22O 11 丁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2021-2022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试题(I)

2021-2022年高一生物4月月考试题(I)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2.下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C.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 )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 1 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 相同 1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

4.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 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1/2 C.他们的孩子中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 D.他们的孩子中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 aaB 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和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或AaBb×aabb C.aaBb×AaBb或AaBb×Aabb D.aaBb×aabb或Aabb×aabb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商业干校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无 答案)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MgCl2晶体 B.NaCl溶液 C.液态HCl D.熔融的KOH 2.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Cl -、Na+、NO3-、Ca2+; B.NH4+、HCO3-、Cl-、K+; C.K+、Cu2+、Cl-、SO42-; D.NO3-、NH4+、I-、Cl- 3.物理量是量度物理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 A.长度 B.质量C.摩尔 D.时间 4.分类是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氢钙都属于可溶性的碳酸盐 B.盐酸、硫酸、硝酸、醋酸都属于含氧酸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钾、NH3·H2O都属于一元碱 D.H2、N2、O2、Cl2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氨水能够导电,故氨水是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 6.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 A.HCO→CO2 B. HCl Cl2 C.FeCl3 FeCl2 D.Mn2+ MnO4-

7.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A.是否能透过滤纸 B.是否为均一、稳定、透明的外观 C.是否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OH B. H2SO4 C. 蔗糖 D. NaCl 9.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10 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Cu2+、NO3-、SO42- B. Na+、Ba2+、Cl-、SO42- C. Na+、CO32-、Cl-、NO3- D. Mg2+、K+、Ba2+、Cl- 1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下图中的( ) 4.下列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mL 0.5mol·L-1的NaNO3溶液B.100mL 0.01 mol·L-1的N aCl溶液 C.10mL 0.1mol·L-1的NaOH溶液D.100mL 0.1mol·L-1的Na2 SO4溶液 12.量取10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为 A.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黄色 B.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 C.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3)

河北省阜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B.变形虫的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是() ①一个池塘②池塘中的一条鲫鱼③鲫鱼的表皮细胞④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⑤某池塘中所有的鲫鱼⑥某池塘中所有的鱼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④③②⑤⑦① B.③②⑤⑦① C.③②⑤⑥⑦① D.③②⑤⑥① 3.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 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D.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4.构成纤维素、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5.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 甲C、H、O 乙C、H、O、N、P 丙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丁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玉米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甘蔗细胞壁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红螺菌细胞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酵母菌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6.蛋白质具有而糖类不具有的功能是 ( ) A.调节细胞代谢B.构成细胞膜 C.构成遗传物质D.主要能源物质 7.草履虫体内既含DNA又含有RNA。将草履虫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一种五碳糖B.5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D.8种核苷酸 8.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 864H3 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最可能分别是 ( ) 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沙漠地区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脱氧核糖分子中不含氧元素,是DNA的组成成分 C.不同生物体的DNA和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是不同的 D.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1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11.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作用不包括 ( ) A.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