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新型甜味剂行业分析

2020年新型甜味剂行业分析

2020年新型甜味剂行业分析
2020年新型甜味剂行业分析

2020年新型甜味剂行业分析

一、全球无糖/低糖产品逐步推广 (3)

二、新型甜味剂添加量提升 (4)

代糖市场空间大,新型甜味剂发展可期。全球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的逐年增加推动全球控糖需求的增长,进而为代糖市场提供需求增量,代糖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Innova的数据,无糖/低糖产品占普通产品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全球软饮料新品中无糖/低糖的新品比例同样也有所上升。从全球甜味剂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看,第一代和第二代甜味剂消费占比在压缩,新代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有逐步替代老代甜味剂的趋势。根据Innova的数据,2017年有47%的食品饮料添加了三氯蔗糖,41%的食品饮料添加了安赛蜜,27%的添加了甜菊糖,前五名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占了四个席位,其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发展速度较快。

在甜味剂之前,日常生活中的甜味来源绝对多数由蔗糖提供,但由于蔗糖的高热量、发酸味,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龋齿、肥胖、高血糖等,因此人们普遍认识到过量、过多摄入蔗糖有害于健康,因而低能量、抗龋齿、适用范围广的甜味剂作为蔗糖的替代品,才开始广泛的用于日常食品和饮料中去,满足人们对甜味的需求。

全球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的逐年增加推动全球控糖需求的增长,进而为代糖市场提供需求增量,代糖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无糖/代糖食物的优势在于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不增加热量,能够使得人们在获得甜味体验的同时,不必担心摄入过多糖分。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竞争力分析v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部分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分析 一、新型墙体材料 1.1 概念界定 新型墙体材料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墙体材料粘土实心砖而提出的,是我国在墙体材料改革初期出现的专门名称。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具有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技术性能,如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除实心黏土砖以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所有建筑墙体材料,主要有砖、块、板三大类几十个品种。当前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是:轻质高强、大体积预制、利用工业废渣等,以满足建筑工业不断减轻建筑物自重、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造价、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等要求。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是指不以消耗耕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适应建筑部品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改善建筑功能等现代建筑业发展要求而生产的墙体材料。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快速增加,产品质量和产品得到明显的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也较快提高。 1.2 新型墙体材料简介 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中将新型墙材分为六类: ①非粘土砖,包括孔洞率大于25%的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砖和空心砖块、烧结页岩砖: ②建筑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膏砌块; ③建筑板材,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集料混凝土条板、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石膏墙板、金属面夹芯板、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条板; ④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秆、垃圾、工业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 ⑤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 ⑥钢结构和玻璃幕墙。 目前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型墙体材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纤维石膏板、新型隔墙板等。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第1章前言 1.1 现代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气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完井均有了较快发展,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除常规井完井技术日益完善外,其他特殊井完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水平井完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深井超深井完井、现代智能完井、膨胀管完井等。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完井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现代完井技术方面的文献,对各种完井技术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1)射孔完井技术; (2)割缝衬管完井技术; (3)砾石充填完井技术; (4)膨胀管完井技术; (5)封隔器完井技术; (6)智能完井技术。 2. 调研国内外最新完井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完井技术现状、最新进展、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国内完井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初步预测和探讨。

第2章常规完井技术 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井而言。虽单井属于同一油藏类型,但是所处构造位置不同,所选定的完井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油藏有气顶、底水,若采用裸眼完成,技术套管则应将气顶封隔住,再钻开油层,而不钻开底水层。若采用射孔完成,则应避射气顶和底水。又如油藏有边水,套管射孔完成时,油田开发要充分利用边水驱动作用,避射开油水过渡带。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常规完井方式[1]。 2.1 裸眼完井技术 裸眼完井方式分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复合型完井方式和后期裸眼完井方式三种。 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1)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附近后,下套管柱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预定设计高度后,再从套管中下入直径较小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身完井。 复合型完井方式(如图2-2)是指适合于裸眼完井的厚油层,但上部有气顶或顶界邻近又有水层时,可以将技术套管下过油气界面,使其封隔油层的上部,然后裸眼完井,必要时再射开其中的含油段。 后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3)是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附近,注水泥固井。固井时,为防止水泥浆损害套管鞋以下的油层,通常在油层段垫砂或者换入低失水、高粘度的钻井液,以防水泥浆下沉。 图2-1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 3—水泥环 4—裸眼井壁 5—油层

国内的几种常见甜味剂及使用国家地区

国内的几种常见甜味剂及使用国家地区 一、糖精 它的学名叫“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大家常说的糖精就是它的钠盐,是最早投入商业应用的人工甜味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人体内没有可以降解糖精的酶,因此约95%的糖精在小肠吸收后原封不动的通过尿液排出,剩下的少部分可以到达大肠并通过粪便排出。 关于它的安全性,有一段极为曲折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科学院在1955年、1968年、1970年、1974年分别组成专门委员会进行大规模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也在1968年、1974年、1977年、1987年、1988年、1991年、1993年专门讨论糖精的议题。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有研究怀疑糖精在大剂量下会导致大鼠膀胱癌,于是FDA提议禁用,但美国国会不同意,只要求在使用了糖精的食品上加上警示语。后来陆陆续续有30多项研究证明发生大鼠身上的致癌机理在人的泌尿系统不会发生。在这期间,世界各国对糖精的态度也是一会儿让用,一会儿不让用,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1991年美国FDA撤消了禁用糖精的提议;2000年,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作出决定,将糖精从“潜在致癌物”名单中剔除,含有糖精的食物再也不用挂着警示标志。 目前批准使用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中国、欧盟、日本、

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等。 二、甜蜜素 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平时大家说的甜蜜素就是它的钠、钾、钙盐,它是目前国际上争议相对较大的一种甜味剂。甜蜜素很难被人体吸收,即使吸收也无法进一步代谢,基本上原封不动的从尿液排出体外,但是没有被吸收的甜蜜素可以被肠道菌群分解产生环己胺。不过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和国家科学院认为甜蜜素虽然不是致癌物,但有可能促进致癌, 因此至今美国仍然禁止使用。我国于1996年批准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当糖精被监管部门重点管控后,甜蜜素成为我国食品添加剂滥用最为突出的品种之一。 目前批准使用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欧盟、香港等。 三、阿斯巴甜 它是由两个氨基酸分子和一个甲基共同组成的二肽型甜味剂,在食品工业已有30多年的应用历史。它的缺点是不稳定,既怕热,又怕酸碱。它可以在小肠被完全分解为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醇并吸收,不会到达大肠。两种常见氨基酸就不必说了,不少人担心甲醇有毒。 至今有100多项研究支持其安全性评价结论。仅欧盟就在2002、2011、2013年分别对阿斯巴甜作出评估,最近一次评估的结论是阿斯巴甜没有致癌性,不会危害健康,对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也是安全的。不过由于代谢产生苯丙氨酸,因此患有“苯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与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

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著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

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 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着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10].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甜味剂基本性质和应用情况,概述了符合人体健康的功能性甜味剂的特点和好处。阐述了功能性甜味剂既能够满足人们对甜食的偏爱又不会引起副作用,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肝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功能性甜味剂将成为市场主要甜味剂品种之一。 关键词: 甜味剂; 应用现状; 发展前景 Abstract : Sweetness is one the most important taste sensation for humans and for many animal species as well .There is scarcely any area of food habits today tha does not in some way invole the sweet taste.The importance of sweetness is reflected in the world production of sugar,which rose from 8 million tons in 1900 to 70 million tons in 1970[10] .No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 has show a similar increase in produc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The sweetness of individual sweetnener is usually measured in model systems and compared to that of sucrose.Some sweetening agents and their main ap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re introduc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 is contain Cane suger , Sodium soccharin , Sodium cyclamate, Aspartame, Trichlorosucrose, Stevioside, Acesulfame k and so on.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functional sweetening agents conforming with human heath are summarized. Functional sweeteningagent can satisfy people’favor to sweet , but can’t result in side effect. Functional sweetening agent can strengthen immuneto disease and have supplementary treatment for disease of liver and diabetes. So functional sweetening agent will be one ofmain sweetening agents. Key words : Sweetening agents; application; c urrent situation; prospect; 1 前言 甜味剂[2] 是指能赋于食品甜味的调味剂,他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史前蜂蜜的发现。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类对甜味剂的需求是先天的, 而不是后天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客观反应。甜味剂对食品、饮料风格的调整起关键作用。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10].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甜味剂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希望甜味剂的能量尽可能低甚至能量值为零,口感好,价位比较合适。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近一个世纪, 食品工业中所用的甜味剂多半是蔗糖和来自石油化工产品的糖精。五、六十年代以后, 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甜蜜素、二肽甜味剂、甜蛋白、乙酰磺胺酸钾以及阿力甜等甜味剂[7]。由于人们对低热量减肥食品的需求日益高涨, 使得高甜度甜味剂在毒性、生产方法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继续深入, 人们已经开始对能产生甜味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 以期发现新的超高甜度甜味剂。甜味剂的种类很多, 本文就一些常用和新型的甜味剂的特点和应用情况以及甜味剂的发展趋势作一概述。 2 国内外常使用的甜味剂 2. 1 蔗糖( Cane suger) 蔗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由α2D2吡喃葡萄糖基和β2D 呋喃果糖及经分子内糖苷键连接而成,蔗糖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味质好且符合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将长期是最主要的甜味剂品种之一。但由于受耕地的限制,蔗糖的产量不

浅谈甜味剂

走进甜味剂的世界(综述)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郑潇洁10121943 摘要:本文通过对甜味剂和阿斯巴甜的检索,旨在对食品添加剂之甜味剂的各方面研究进行总是,并且以阿斯巴甜为例,着重介绍了阿斯巴甜的相关知识,包括结构,来源,合成方法,以及对它的争议。目的是对甜味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市面上广受争议的甜味剂进行评价,展望了甜味剂的发展趋势,为以后探索更新的更健康的甜味剂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甜味剂合成阿斯巴甜新技术 1.食品添加剂 1.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1.2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2017年代糖产品甜味剂行业现状及发展优势分析报告

2017年代糖产品甜味剂行业现状及发展优 势分析报告 2016年12月出版

文本目录 1甜味剂:成本优势突出的代糖产品 (4) 1.1、人工合成高甜度甜味剂:甜价比优势最为突出,应用最为广泛 (4) 1.2、安赛蜜等新型甜味剂占比提升 (6) 1.3、糖精:严格限产限销,逐渐被替代的第一代甜味剂 (7) 1.4、甜蜜素:出口导向,港资、台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 (9) 1.5、阿斯巴甜:欧美主流甜味剂产品,国内使用范围最广范 (11) 1.6、安赛蜜:性价比高、安全性突出的新型甜味剂 (13) 1.7、三氯蔗糖:无能量、甜味纯正、安全性高的最新型甜味剂 (14) 2行业现状:安赛蜜等新型甜味剂量价齐升 (16) 2.1、糖价上升凸显性价比优势+竞争格局优化,新型甜味剂量价齐升 (16) 2.2、需求端驱动因素一:糖价上升凸显甜味剂产品性价比优势 (17) 2.3、需求端驱动因素二:甜味剂更新换代,新型甜味剂符合消费趋势 (18) 2.4、供给端驱动因素:环保压力+突发安全事故,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21) 3相关企业 (22) 3.1、金禾实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甜味剂主业量价齐升 (22) 图表目录 图表1:甜味剂可以分为低甜度天然甜味剂、高甜度天然甜味剂和高甜度人工甜味剂 (4) 图表2:高甜度天然甜味剂的原材料有限 (5) 图表3:高甜度人工甜味剂的性价比优势最为突出 (5) 图表4:人工合成高甜度甜味剂的发展历程 (6) 图表5:国内人工合成高甜味剂产品的生产量不到10万吨 (7) 图表6:国内人工合成的高甜度甜味剂市场规模不到70亿 (7) 图表7:糖精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受到严格限制 (8) 图表8:国家严格限制糖精的生产以及销售 (8) 图表9:出口导向为主,糖精内销量稳定在3000吨左右 (9) 图表10:2015年国内四家糖精生产厂家的出口占比情况 (9) 图表11:甜蜜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受到明确的限制 (10) 图表12:港资、台资企业占据国内甜蜜素生产市场 (10) 图表13:近年来国内甜蜜素的出口量稳定在25000吨左右 (11) 图表14:拉美、东南亚以及南非等为主要出口国 (11) 图表15:国内阿斯巴甜生产集中度较高 (12) 图表16:目前国内阿斯巴甜的年均出口在1.5-1.7万吨 (13) 图表17:安赛蜜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受到严格限制 (14)

新型墙体材料的未来市场前景分析应用范围广

新型墙体材料的未来市场前景分析应用范围广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实行墙体改革政策,以实现保护土地、节约能源的目的。近几年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型墙体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应用较多的,有石膏或水泥轻质隔墙板、彩钢板、加气混凝土砌块、钢丝网架泡沫板、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石膏板、石膏砌块、陶粒砌块、烧结多孔砖、页岩砖、实心混凝土砖、PC 大板、水平孔混凝土墙板、活性炭墙体、新型隔墙板等。 新型墙体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传统墙材的墙材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隔音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 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流行3个70%的说法:即房屋建筑材料的70%是墙体材料,墙体材料的70%是砖类产品,而建筑行业节能的70%有赖于墙体材料的改革。虽然我国的墙材革新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很多,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配套能力差四个方面。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墙材行业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也说明墙材革新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新型墙体材料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为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新型墙体材料正顺应潮流,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将低投入、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出作为发展新型墙材产业的出路,新型墙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正呈现出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新型墙体材料顺应时代发展,为大力推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土地资源依然紧张的现状,说明推广新型墙材势在必行。推广新型墙材工作主要是通过发展节能、利废、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替代能耗高、毁地严重、保温性能差的传统的黏土制品。众所周知,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特性。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并未得到缓解,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口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任何闪失。目前国家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以建筑板材、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砖为主,还包括空洞率达到35%以上、导热系数控制在1.5以下的烧结砖,这些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可以消化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煤矸石等,从而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以混凝土加气块为例,该产品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墙体自保温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其具有原料来源广、耐火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内外墙体工程上,加工时其废渣掺量可超过70%,节能利废效果明显,对耕地的保护作用不可小觑。 第三,政策支持为新型墙材的推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河南省一贯重视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工作,2015年即通过了《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河南省墙材革新的第一部法律法规,此《条例》的通过,对加强河南省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管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保护生态

中国各地区的科学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内容摘要:本报告运用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对全国各地区(包括四大区域板块 和各省市区)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价、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在经济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更为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 开始逐渐发挥效力,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关键词:区域科学,发展,评价 一、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于 2006年开始设计“区域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并根据2005年的数据对各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评价,其具体研究成果参见《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4月)。根据形势和数据的变化,我们对“区域科 学发展指数”体系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并根据2006年的数据测算了最新的“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即为本报告的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 区域科学发展指数,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全面评价全国各地区一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一个定量工具。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具体评价内容包括:(1)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状况(经济增长指数);(2)经济增长的环境友 好和资源节约状况(环境友好指数);(3)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状况(协调发展指数);和(4)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变化状况(潜力增进指数),区域科学发展总指数是对上述四个指数的一个综合。?? 其中经济增长指数具体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速度高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2)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难度不同,同时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水 平纳入考察范围,旨在反映增长的难度(人均GDP水平指数);(3)评价经济增长除了考察量的方面以外,还要考察增长质量的方面,即增长的效益状况。 为此,还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 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GDP比重指数)。?? 环境友好指数具体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经济增长消耗了多少能源、水,占用了多少土地,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物耗指数);(2)经济增长排放了多少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即单位GDP的污染排 放(污染指数)。?? 协调发展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各地居民的收入增长是否与 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居民收入和GDP协调指数);(2)各地的就业增长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就业增长指数);(3)各地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等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公共服务支出指数);(4)各地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社会保障指数);(5)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是否相协调,以及国内外在GDP增长中的收益是否相协调(收入分配指数)。?? 潜力增进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科技创新指数);(2)物质资本积累情况(物质资本指数);

最新甜味剂纽甜恐危害人体 危害程度直逼阿斯巴甜

最新甜味剂纽甜恐危害人体危害程度直逼阿斯巴甜(转) 2013-10-08 11:09:33 出处:中国有机生活网导读:FDA 在2002年凭着一项有关人类摄取纽甜的安全性独立研究即 核准使用。而且FDA不仅核准在食品中添加纽甜,同时允 许不需要任何标示,因此现在美国含有纽甜的食品完全没有标示。比起阿斯巴甜对健康的为害,纽甜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阿斯巴甜已经指出可造成神经及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关键词:甜味剂添加剂NutraSweetneotame食品NutraSweet 在1970 年代无所不用其极地向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 申请核准使用阿斯巴甜,现在他们又再次试图以同样的方式推出称作纽甜(neotame) 的新甜味剂,纽甜目前已经核准 添加在食品当中,并且不需任何标示。最近的报导指出,FDA 在2002 年凭着一项有关人类摄取纽甜的安全性独立研究 即核准使用。而且FDA 不仅核准在食品中添加纽甜,同时也允许不需要任何标示,因此现在美国含有纽甜的食品完全没有标示。在FDA 核准使用纽甜两年之前,NutraSweet 即进一步发布新闻稿表示纽甜将大幅改变甜味剂市场,即使当时它还没被核准使用。NutraSweet 表示,他们在1981 年以阿斯巴甜掀起甜味剂的革命,接下来他们将再次以纽甜实现同样的目标。如同他们的预言,纽甜在2002 年取得FDA 核准在美国使用之后,随后十年快速被至少69 个国家核准。

但是要达到阿斯巴甜销售超过100 个国家、5,000 种以上消费产品及2 亿5000 万人使用的目标,NutraSweet 势必还有一段路要走。比起阿斯巴甜对健康的为害,纽甜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阿斯巴甜已经指出可造成神经及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因为人体会将它代谢成有害的甲醛等有毒物质;由于不需要标示,消费大众也无法控制摄取量。

中国制糖行业分析及糖期货常识

我国食糖产量分布 (一)我国食糖产量及其分布 我国18个省区产糖,沿边境地区分布,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近三年达到90%以上,2003/04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1002万吨,甘蔗糖产量944万吨,占94.1%,甜菜糖产量59万吨,占5.9%;2004/05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917.4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857.10万吨,占93.4%,甜菜糖产量60.3万吨,占6.6%(如 图八所示)。 主题图片.jpg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我国白砂糖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其中,全国产糖量的95%集中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五个优势省区(如表二 和图九、图十所示)。 表2 1993/94-2003/04榨季我国食糖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 榨季93/94 94/95 95/96 96/97 97/98 98/99 99/00 00/01 01/02 02/03 03/04 04/05 全国合计602.3 542 623 680 811 882 687 620 849.7 1064 1002.3 917.4 甘蔗糖小计502.1 447 494 538 677.91 756.8 621 551 747 939.6 943.57 857.1

广东123 108 111 122 149 150 99 75 104 116 98.5 112.1 其中:湛江82 69 75 77 99 95 59 55 82 87 73 90.1 广西222 174 231 235 321 366 306 300 443 561 588 532 云南81.6 96 84 111 124 164 149 130 143 189 195 159 海南23 18 21 24 29 26 33 25 30 42 41 38.5 福建20 18 16 18 19 17 7 3 6 9.6 6.8 5.7 其它32 33 30 27 37 32 26 18 19 21 14 9.6 甜菜糖小计100 95 129 142 133 126 66 69 102 124 59 60.3 黑龙江21 24 51 44 32 27 12 20 31 40 9 13.4 新疆26 32 29 39 46 52 32 28 48 52 37 34.5 内蒙古22 14.5 22 28 23 19 7 11 11 20 7 7.4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建筑材料标准的提高,我国建筑业对新型墙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新型墙体材料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绿色;节能 一、前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供的材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新建筑中,95%仍旧属于高能耗建筑,全国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27.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国家的3倍左右,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近30 %。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近几年来,我国新型墙材发展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部分新型墙材技术不成熟,自身的质量问题阻碍了其推广和发展;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这些新墙材主导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创新意识差,高档次产品少,多数企业的发展还停留在发达国50-60年代技术水平;我国对新型墙材的宣传力度不够,制约了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新建建筑实现节能65 %。因此,大力发展节土、节能、利废、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取代能耗高、占地毁田和建筑节能差的粘土实心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新型墙体材料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1、墙体材料生产对能源的影响 建材工业的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约13%,其中墙体材料行业的能耗占建材工业能耗总量的35%左右,建筑物的维护结构包括墙体、屋面、门窗、地面等,其中以墙体维护结构所占的比重为最大。因此,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外围护墙体的建筑节能主要体现在使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或采用复合绝热墙体。而粘土是制取实心粘土砖的主要原料,粘土砖企业是墙体材料的主要耗能大户。我国粘土砖生产所用的燃料以煤为主。我国粘土砖企业的烧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1倍左右,但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自然干燥,露天晾晒,干燥过程无需能耗和电耗,使得粘土砖生产的总能耗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我国粘土砖的产量太大,能源消耗的绝对数量十分惊人,如果目前产量按5500亿块计算的话,全国烧砖所用的煤耗约7000万t,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5%左右。 2、墙体材料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粘土砖是古老的传统墙体材料,是我国城乡建设所需的最基本材料之一。由于投资少、技术含量低、原料易得,许多乡镇企业投资建砖厂。生产粘土砖燃煤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浅谈甜味剂

浅谈甜味剂 摘要:甜味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本文对甜味剂的前景做出展望并对甜味剂的发展动向和开发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Abstract: Edulcorant is the food additive employed extensively at present, the problem that the prospect of this text to edulcorant faced while making expecting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to edulcorant and developing and adopting has been explained. 关键词:甜味剂,应用,发展概况,发展动向 甜味是人们最喜爱的味道之一。在未发现甜味剂之前,人类一直沿用具有营养价值的碳水化合物,长期以来,食糖一直是人类获取甜味食品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全球甜味剂总产量已超过1亿吨,人均年消费量在20kg 左右,发达国家已达50kg,发展中国家也超过10kg,我国在8kg左右。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甜味剂约20种,我国已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15种。甜味剂是世界食品添加剂中产值最大的一类,在全球总计50亿美元的食品添加剂销售额中,甜味剂占10多亿美元。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饮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甜味剂年产量也以10 %以上速度增长。 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必须具备糖的以下功能特性: 味觉功能:提供纯正的甜味,以遮盖食品中的酸味、苦味,并赋予特殊的口感。 物理功能:为食品提供一定的体积结构和粘度,平衡渗透压,限制结晶过程,并降低水溶液的冰点。 化学功能:在高温下可变成焦糖,为烘烤食品提供焦黄色和焦糖香味,并可防止水果氧化变黑。 微生物功能:在发酵食品中为酵母发酵提供养料,并在高浓度时起到防腐作用。 甜味剂的来源 天然甜味剂是指自然界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天然合成的一种成分,经加工提取而得的产品,传统天然甜味剂主要为蔗糖、淀粉糖浆、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甘草甜素、木糖醇等,其中蔗糖和淀粉糖浆通常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看待,而作为食品原料看待。人工合成甜味剂是指非生物天然合成的而是由人工经化学处理得到的产物。人工合成甜味剂由于在人体内不进行代谢吸收、不提供热量或因为其用量极低而热量供应少,且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至几千倍,又被称为非营养型甜味剂或高倍甜味剂;营养型甜味剂包括除了异构糖和L-糖外所有的低甜度甜味剂,其中糖醇类甜味剂的热值和发酵率普遍低于蔗糖,在血液中代谢不受胰岛素的控制。 甜味的本质 当前有关甜味的理论以夏伦贝格尔(Shallem-berger)提出的AH一B理论为主。根据这一理论,所有具有甜味的物质都有一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其上有一个质子以共价键相连,以基团的质子为中心的2.5一4A的距离内有一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味受体这样一对相应基团。二者结合形成有一双氢键鳌合成的“底物一受体”复体,而产生甜感。甜味的强弱和氢键的强度有关。 克伊尔(AH一B)对理论进行补充,距离3.5A和距离5A的地方有一疏

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王洪清 中国拒绝“新文盲”——科盲 2003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04.5.19)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始于1996年,迄今已成功进行了五次。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18到69岁成年公众,调查结果不仅为有关机构科学技术决策和公共政策决策提供量化依据,也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2004.5.19,第五次调查结果正式公布。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每1000个人中,约有20个人达到了对科技知识信息的基本了解程度。 负责此次调查的机构之一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居云峰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这个比例为17%,日本为5.3%,与之相比,中国还有很大差距。” 关于科学素养学生最高比例为15.6% 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越小;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科学素养比例越高,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比例最高为15.6%,排名第二的依次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8.2%)和专业技术人员(7.4%),排名第三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和办事人员。 关于求知手段九成公众几乎不“触网” 调查显示,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

电视成为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有69.5%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信息,而通过广播获取知识的人为31.9%。此外,排列之后的主要渠道还包括图书、因特网、音像制品。调查在介绍公众接触各种媒体的频率时说,“几乎不接触因特网的公众高达91.6%”。 关于科技活动一年未去科技馆者占92.3% 调查显示,我国92.3%的公众,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参观过科技馆。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参观过3次以上科技馆的比例非常低,仅为0.7%,参观过一二次科技馆的比例为7.2%。 关于职业声望教师第一科学家第二 调查公布了在公众心目中排在前14位的职业,依次为教师、科学家、医生、军人或警察、法官、政府官员、工程师、律师、企业家、农民、运动员、艺术家、记者、工人。 关于科技发展一半公众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50.8%的公众对科技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有62.8%的公众同意“科技能使我国在近几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有38.8%的公众同意“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够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同时,有24.7%的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保守态度。 中国公众迷信程度仍然相当严重,真正相信迷信者占13.3%。 高达20.4%的公众相信(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公众相信“相面”;14.7%的公众相信“星座预测”;4.8%的公众相信“碟仙或笔仙”;22.3%的公众相信“周公解梦”。根据追问分析,其中真正相

甜味剂

甜菊叶(学名:Stevia rebaudiana )属于小菊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广东。甜菊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甘味料,也是南美洲巴拉圭与巴西交界处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的叶子含有名叫“甜菊素”的甜味物质,精制的甜菊素是无色无臭的结晶,其甜度为砂糖的200倍。由于热量低、易溶于水或酒精,也具耐热性,可谓无热量之代糖产品,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或瘦身食品常用的甘味料。甜菊糖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饮料、医药、日化工业。 蔗糖 Sugar 1.00 果糖 Fructose 1.17 葡萄糖 Glucose 0.7 乳糖 Lactose 0.25 果葡糖浆55 Glucose Syrup 0.90 木糖醇 Xylitol 1.00 麦芽糖醇 Maltitol 0.90 山梨糖醇 Sorbitol 0.60 赤藓糖醇 Erythritol 0.60 甘露糖醇 Mannitol 0.50 乳糖醇 Lactitol 0.25 阿斯巴甜 Aspartame 200 AK糖 Ace-k 200 甜蜜素 Cyclomate 50 糖精 Saccharin 500 甜菊糖 Stevia 200 阿力甜 2000 三氯蔗糖 Sucralose 600 纽甜 Neotame 3000-7000 甜菊糖、木糖醇、罗汉果代糖甜度为蔗糖10倍 阿斯巴甜与AK糖混合有协同效应,用量只有单独使用的1/3,而甜度可达蔗糖的300倍 中文名称:甜菊糖(Stevia Sugar) 分子式:C38H60O18,分子量:805.00 甜菊糖(Stevia Sugar)色泽纯白,口感适宜、无异味,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新糖源。甜菊糖是目前世界已发现并经我国卫生部、轻工业部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热值甜味剂。是继甘蔗、甜菜糖之外第三种有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三糖源”。 甜菊糖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它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经大量药物实验证明,甜菊糖无毒副作用,无致癌物,食用安全,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龋齿等病症,是一种可替代蔗糖非常理想的甜味剂。甜菊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日用化工、酿酒、化妆品等行业,并且较应用蔗糖可节省成本60%。甜菊糖还具有保健性,是一种良好的保健甜味添加剂,具国外食品专家及医学专家临床实验证实,该产品对糖糖尿病、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对肥胖病、心血管疾病、胃炎、口腔疾病、胃酸过多等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

甜味剂

常用食品甜味剂及使用安全比较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xxx级材料化学xxx 201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教授 摘要:简要介绍了市场上食品中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与天然甜味剂的种类,各自的化学结构、性状、用途、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及使用安全性。同时在食品应用中权衡了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的优缺点,并结合市场情况对未来食品添加剂中甜味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甜味剂;化学结构;性状;功能;应用;安全 甜味是一种人们普遍喜爱的味道,也是影响食品口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甜味剂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在食品制造中,保持甜度的情况下它可取代蔗糖降低食品提供的热值,适合某些人群的需要。现今,由于低热量、口感好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使得各种各样的高强度低热值、减热值甜味剂在食物、饮料、糕点和制药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各种甜味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也是有一定规定的,如果添加不合理,在提供好口感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一般甜味剂分为糖精、安赛蜜、甜蜜素、阿力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甜菊糖苷、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等天然甜味剂。 1人工合成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是指非生物天然合成的而是人工经化学处理得到的产物。人工合成甜味剂[1]是一种只提供甜味,食用后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甜味剂,这一类甜味剂的特点是甜度高,为蔗糖的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更高,用量很少即可达到预期的甜度,重要的是热值非常低[2]。 1.1糖精 即邻磺苯甲酰亚胺,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在水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其甜度为蔗糖的300~500倍,不含热值。市售的糖精实际上是糖精钠,化学结构如下: 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缺点是溶于水后有明显的苦后味与浓重的金属味,对热不稳定,遇酸分解并丧失甜味。糖精能与甜蜜素(1:10)混合使用,可使甜味增强且没有不良口感[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