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学复习(论述题)

工程地质学复习(论述题)

工程地质学复习(论述题)
工程地质学复习(论述题)

1、举例说明岩浆岩的成因与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之间的关系。

侵入岩:如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颜色由深至浅,铁镁含量逐渐降低,长英质逐渐增加还含有石英、云母、角闪石,由于在地下缓慢固结,有较充分时间结晶而具粗粒结构,多为等粒状、斑状,常见构造有帯状构造、块状构造。

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颜色与浅至深,含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由于在地表迅速冷凝固结,无充分时间结晶而形成细粒结构或未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典型构造有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柱状节理构造

2.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三大岩类?

对于所给的任意一块岩石标本,首先要根据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结构、构造特征,首先鉴定属于哪一类岩石类型。然后在每—大类岩石中,根据其颜色的深浅、颗粒的大小、形态、矿物成分区分为哪一种岩石类型,例如岩浆岩可分为浅色的和深色的矿物,其结构有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三类;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三大类,从宏观上讲沉积岩均具有层理状构造,碎屑岩的碎屑颗粒由于经过风化、搬运,故成分较单一,具较好的磨圆度,并由胶结物胶结;变质岩主要是根据其构造分为片理的或非片理的两大类,片理的又可分为片状的、片麻状,其结构均为变晶结构。最后,再准确定出岩石名称。

3.花岗岩,长石石英砂岩和花岗片麻岩各有什么特征?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它们?

花岗岩是深成岩,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多呈肉红、浅灰、灰白色,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

长石石英砂岩是沉积岩,砂质结构,由50%以上的粒径介于2~0.05mm的沙砾胶结而成,粘土含量<25%,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

花岗片麻岩是变质岩,由长石、石英组成,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石榴子石等一些变质矿物,矿物晶体粗大呈条带状结构,变晶结构或变余结构,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

二、水的地质作用

1从原理上说明为什么砂岩是透水层,页岩是隔水层.

主要是由于岩石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和胶结物的类型说决定的,页岩的矿物颗粒细小,胶结物为泥质胶结,胶结紧密,岩石的孔隙度低,封闭性强。砂岩的矿物颗粒比较大,胶结物一般为泥沙质胶结,岩石的孔隙度大,所以对于水的封闭性差,甚至是储水的地层。

2.第四纪地表流水沉积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较低,易出现滑坡;

洪积层上部以砾石、卵石为主要成分,强度高、压缩性小,是建筑物较良好的地基,但其孔隙度大,透水性强;中部以砂土为主,下部以粘性土为主,也是较好的地基,特别需注意泥石流;

冲积层作为地基,砂、卵石的承载力较高,可作为建筑材料,粘性土承载力较低。

三、岩石工程性质

1.根据岩石的地质特征评述沉积岩的工程性质.

碎屑岩:按硅质、钙质、铁质、石膏质、泥质依次降低;基底式胶结的岩石胶结紧密,强度较高,受胶结物成分控制;接触式胶结岩石孔隙度大,透水性强,强度低;

粘土岩:工程性质最差,强度低,抗水性差,亲水性强,若节理裂隙很少时是很好的隔水层;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般情况下工程性质良好,具足够高的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一定韧性,是较好的建筑材料,需特别注意是否被溶蚀

2.岩石的成因,成份,结构,构造是如何影响岩石风化速度的?

(1)岩石的成因反映了它生成时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岩石的生成环境和条件与目前地表接近,则岩石抗风化能力强,相反就容易风化。如岩浆岩中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抗风化能力依次减弱,一般情况下沉积岩比岩浆岩和变质岩抗风化能力强。(2)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不同,其结晶格架和化学活泼性也不同。常见造岩矿物的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石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基性斜长石、黑云母、黄铁矿。从矿物颜色来看,深色矿物风化快,浅色矿物风化慢。对碎屑岩和粘土岩来说,抗风化能力主要还取决于胶结物,硅质胶结、钙质胶结、泥质胶结的抗风

化能力依次降低。(3)一般来说,隐晶质结构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其次细粒显晶结构比粗粒结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等粒结构比斑状结构抗风化能力强。(4)从构造上看,致密块状构造的岩石比层理、片理发育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四、不良地质

1.滑坡的防治原则和常见防治措施有哪些?

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整治为辅;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常见防治措施:一排、二挡、三减、四固

一、排除地表水,排除地下水;二、修建支挡工程;三:刷方减载;四、改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岩、土性质

2.泥石流地区的选线原则及其主要利弊是什么?

选线原则

1、应绕避处于发育旺盛期的特大型、大型泥石流或泥石流群,以及淤积严重的泥石流沟;

2、应远离泥石流堵河严重地段的河岸;

3、线路高程应考虑泥石流发展趋势;

4、峡谷河段以高桥大跨通过;

5、宽谷河段,线路位置及高程应根据主河床与泥石流沟淤积率、主河摆动趋势确定;

6、线路跨越泥石流沟时,应避开河床纵坡由陡变缓和平面上急弯部位;不宜压缩沟床断面、改沟并桥或沟中设墩;桥下应留足净空;

7、严禁在泥石流扇上挖沟设桥或作路堑。

主要利弊:

1、线路通过泥石流沟口的流通区,以单孔桥通过。流通区沟桥稳定,冲刷、淤积相对最小,是最稳定、最少工程措施的方案,为最佳方案。由于流通区位置较高,沿河线路需爬坡展线才能到达。

2、线路在堆积区中部通过。这里河床变迁不定,泥沙石块冲刷、淤积严重,是最不利方案。若由于其他困难,线路不得不从此通过时,则在路桥设计原则和配套工程措施上必须谨慎和有力。

3、线路沿泥石流洪积扇外缘通过。此为经常采用方案。线路较顺,但仍需遵照上述设计原则和设置必要的工程措施。

4、若泥石流规模较大,则采用彻底绕避方案,或采用过河绕或靠山从形成区下稳定岩层中修主隧道绕避。绕避方案宜在新建铁路是采用。

3.地质构造是如何影响岩溶发育的?

岩溶发育与可溶岩节理裂隙的分布有关。所以岩溶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常沿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部位成带状分布。

背斜顶部承受张应力,垂直张节理发育,岩溶发育。背斜倾伏端,节理裂隙发育,岩溶也发育。向斜轴部节理发育并汇水,岩溶发育。向斜仰起端节理裂隙发育,岩溶也发育。

褶曲翼部,岩层倾斜,是地下水的径流通道,岩溶也发育。但褶曲的节理裂隙由核部向冀部逐渐减弱,所以冀部岩溶没有核部发育,岩溶从核部向冀部逐渐减弱。

正断层属张性断裂、断层破碎带受张拉作用,断层角砾岩结构松散,张性裂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渗透溶解,是岩溶强烈发育地带。其两侧断层影响带,节理裂隙发育,也是岩溶发育地带。

逆断层属压性断裂,断层破碎带受挤压作用,断层角砾岩挤压紧密,有的甚至挤压成糜棱岩或断层泥,地下水不易流通,所以岩溶发育较差。在逆断层主动盘的断层影响带内,节理裂隙发育,并受下伏断层破碎带隔水的影响,该影响带内地下水富集,岩溶发育。扭性断层为张扭性时,岩溶发育强烈;为压扭性时,岩溶发育差。

工程地质学复习(论述题)

1、举例说明岩浆岩的成因与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之间的关系。 侵入岩:如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颜色由深至浅,铁镁含量逐渐降低,长英质逐渐增加还含有石英、云母、角闪石,由于在地下缓慢固结,有较充分时间结晶而具粗粒结构,多为等粒状、斑状,常见构造有帯状构造、块状构造。 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颜色与浅至深,含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由于在地表迅速冷凝固结,无充分时间结晶而形成细粒结构或未结晶而形成的玻璃质,典型构造有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柱状节理构造 2.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三大岩类? 对于所给的任意一块岩石标本,首先要根据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结构、构造特征,首先鉴定属于哪一类岩石类型。然后在每—大类岩石中,根据其颜色的深浅、颗粒的大小、形态、矿物成分区分为哪一种岩石类型,例如岩浆岩可分为浅色的和深色的矿物,其结构有全晶质、半晶质、非晶质三类;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三大类,从宏观上讲沉积岩均具有层理状构造,碎屑岩的碎屑颗粒由于经过风化、搬运,故成分较单一,具较好的磨圆度,并由胶结物胶结;变质岩主要是根据其构造分为片理的或非片理的两大类,片理的又可分为片状的、片麻状,其结构均为变晶结构。最后,再准确定出岩石名称。 3.花岗岩,长石石英砂岩和花岗片麻岩各有什么特征?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它们? 花岗岩是深成岩,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多呈肉红、浅灰、灰白色,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 长石石英砂岩是沉积岩,砂质结构,由50%以上的粒径介于2~0.05mm的沙砾胶结而成,粘土含量<25%,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 花岗片麻岩是变质岩,由长石、石英组成,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石榴子石等一些变质矿物,矿物晶体粗大呈条带状结构,变晶结构或变余结构,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 二、水的地质作用 1从原理上说明为什么砂岩是透水层,页岩是隔水层. 主要是由于岩石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和胶结物的类型说决定的,页岩的矿物颗粒细小,胶结物为泥质胶结,胶结紧密,岩石的孔隙度低,封闭性强。砂岩的矿物颗粒比较大,胶结物一般为泥沙质胶结,岩石的孔隙度大,所以对于水的封闭性差,甚至是储水的地层。 2.第四纪地表流水沉积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较低,易出现滑坡; 洪积层上部以砾石、卵石为主要成分,强度高、压缩性小,是建筑物较良好的地基,但其孔隙度大,透水性强;中部以砂土为主,下部以粘性土为主,也是较好的地基,特别需注意泥石流; 冲积层作为地基,砂、卵石的承载力较高,可作为建筑材料,粘性土承载力较低。 三、岩石工程性质 1.根据岩石的地质特征评述沉积岩的工程性质. 碎屑岩:按硅质、钙质、铁质、石膏质、泥质依次降低;基底式胶结的岩石胶结紧密,强度较高,受胶结物成分控制;接触式胶结岩石孔隙度大,透水性强,强度低; 粘土岩:工程性质最差,强度低,抗水性差,亲水性强,若节理裂隙很少时是很好的隔水层;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般情况下工程性质良好,具足够高的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一定韧性,是较好的建筑材料,需特别注意是否被溶蚀 2.岩石的成因,成份,结构,构造是如何影响岩石风化速度的? (1)岩石的成因反映了它生成时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岩石的生成环境和条件与目前地表接近,则岩石抗风化能力强,相反就容易风化。如岩浆岩中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抗风化能力依次减弱,一般情况下沉积岩比岩浆岩和变质岩抗风化能力强。(2)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不同,其结晶格架和化学活泼性也不同。常见造岩矿物的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石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基性斜长石、黑云母、黄铁矿。从矿物颜色来看,深色矿物风化快,浅色矿物风化慢。对碎屑岩和粘土岩来说,抗风化能力主要还取决于胶结物,硅质胶结、钙质胶结、泥质胶结的抗风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粒径: 有机质: 毛细水: 结合水: 重力水: 土的结构: 工程地质问题: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土的构造: 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土粒密度: 工程地质条件: 土的密度: 干密度: 饱和密度: 含水率: 饱和度:。 土的毛细性: 土的力学性质: 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活断层: 地震: 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 地震效应:

二、简答题 1.我国主要通用的粒组划分方案是怎么样的? 2.目前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细粒土、粗粒土各用什么方法? 3.什么是累计曲线,如何在累积曲线上确定有效粒径、平均粒径、限制粒径? 4.不均匀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5.土中的矿物主要有哪几类?各类矿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6.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有什么关系? 7.土中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分哪些类? 8.为什么说结合水对细粒土的性质影响最大? 9.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结构连结有哪几种形式? 10.结合水、毛细水是怎么样把土粒连结起来的?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特点?不同结构特征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12.什么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性质? 13. 反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那些?其中那些是实测指标? 14.根据饱和度大小,可将含水砂土分成哪些含水状态? 15.为什么说土的孔隙性指标是决定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最重要指标? 16.什么是稠度界限?稠度界限中最有意义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17.细粒土随含水量变化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8.什么是塑态、塑性、塑限和塑性指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19.塑性指数大小说明什么?他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20. 细粒土具有涨缩性及崩解性的原因是什么? 21.为什么说土的力学性质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2. 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粗粒土、细粒土抗剪强度有和区别? 23. 用推力法评价斜坡稳定性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4. 岩石与土相比力学性质有何异同? 25. 滑坡防治的措施 三、论述题 1.简述水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2.如何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饱和土的压缩过程? 3. 简述分层总和法的假设条件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质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工程地质学基础试题答案 一、概念题 1、岩土体的各种与建筑有关的性质称为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是指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2、粒径:土颗粒的直径,单位是mm。 粒组:土颗粒按大小相近、性质相似合成的组叫粒组(粒级) 3、斜坡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 4、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矛盾而引起的,对建筑物本身顺理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5、不同结构类型,不同自振周期,不同阻尼比的建筑物在某一给定的地震过程作用下发生的最大地震反应称为地震反应谱。 6、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应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也称为稠度界限。 7、附加应力是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中产生的应力。 8、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如侵蚀作用、堆积作用等形成的山坡、海岸、河岸等。 9、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10、在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和变形的条件下,允许地基变形的最大值。 二、简答题 1、土颗粒一般都带有正电荷,孔隙水中离子一般具有正负两级,因此就被土颗粒吸附,就形成颗粒表明结合水,相邻的两个土颗粒同时吸附一个离子,这样就有部分结合水称为两个颗粒的公共结合水,就将两个颗粒连结起来。 2、地震的发生是地应力的释放过程,地壳岩体的强度是确定,当地下应力集中到能使岩体破裂使就会产生地震,因此释放的应力最大也不会超过岩土的强度。震级就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因此也是有限的。 3、岩土体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其中有孔隙,随着压力的增大,孔隙会越来越小,就越难以变小,因此压缩曲线就变缓。 4、有效粒径(d10):累积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对应粒径。平均粒径(d50):累积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50%对应粒径。限制粒径(d60)或称限定粒径(d60):累积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对应粒径。 确定任意一组粒组的百分含量 任意粒组的上限粒径对应的百分含量S上限任意粒组的下限粒径对应的百分含量S下限则该粒组的百分含量 S= S上限- S下限 5、因为基岩密度大,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幅度小,且速度快,能量很快就传播开了,实际烈度较小,破坏程度低。而松散沉积物密度小,地震传播速度慢,导致能量集中,地震影响范围不大,而破坏很强,实际烈度就高,破坏就严重。 三、1、由p-s曲线确定地基承载力: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较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对于比例界限荷载值与极限荷载很接近的土,当极限荷载PU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Pcr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两款确定时,且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荷载量的一半。 (4)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2、工程地质勘探施工包含以下五项: ①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照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报告等; ②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③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 ④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 ⑤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

工程地质试题1 一、名词释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动断层 3、岩体结构 4、液化指数 5、软化系数 6、地质工程 7、卓越周期 8、管涌 9、固结灌浆 10、地应力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 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分) 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试题2 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 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 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震级与烈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统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口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 2.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质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第2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球的构造 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mantle):上地幔主要是硅氧,呈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 地核(core):由铁银组成,密度大。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 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组成地壳的化学成分,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0(49.13%)、Si、Al、Fc、Ca、Na、Mg... § 2.1主要造岩矿物 §2.1.1矿物的基本概念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矿物(mineral):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行程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2.1.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决泄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颜色:由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 自色:(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组成的)矿物的本身的颜色 他色:某些杂质引起的颜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 具体又分为:①玻璃光泽②珍珠光泽③丝绢光泽④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⑤金刚光泽 ⑥土状光泽 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矿物的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硬度是矿物的一个重要鉴左特征,鉴别矿物硬度时,是用两种矿物对划的方法来确左矿物的相对硬度。 由软到硬分十度,称为摩氏硬度汁: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和断口 解理一受外力作用,矿物能沿一泄方向破裂成平而的性质。 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或不完全解理 断口一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而以外方向破裂。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_吉大机考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毛细水 2. 干密度 3. 次生矿物 4. 土粒密度 5. 土的密度 6.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7. 曲率系数 8. 有效粒径 9. 粒度分析 10. 工程地质条件 11. 工程地质问题 12. 结合水 13. 平均粒径 14. 限制粒径 15. 工程地质学 16.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二简答题 1. 根据饱和度大小,可将含水砂土分成哪些含水状态? 2. 为什么说结合水对细粒土的性质影响最大? 3. 目前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细粒土、粗粒土各用什么方法? 4. 什么是稠度界限?稠度界限中最有意义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5. 反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那些?其中那些是实测指标? 6. 什么是累计曲线,如何在累积曲线上确定有效粒径、平均粒径、限制粒径和各粒组的含量? 7. 什么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性质? 8. 土中的矿物主要有哪几类?各类矿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9. 粗粒土和细粒土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特点?不同结构特征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 10. 不均匀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11. 什么是塑态、塑性、塑限和塑性指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12. 土中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分哪些类? 三论述题 1. 坚硬岩石在单向逐级连续加荷情况下的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 简述土的粒度成分、含水情况、松密情况对土的力学性质的影响。 3. 根据哪些标识可判断活断层的存在?如何判别?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 2. 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其土的体积之比,其单位是g/cm3。 3. 是原生矿物经过化学风化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4. 土粒密度是指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 5. 是指土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 6.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土本身由于三相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不同所表现的物理状态。主要包括土的轻重、干湿、松密等性质。具体用土的质量、含水性和孔隙性指标来说明。 7. 是积累含量30%所对应的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 8.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10)。 9. 测定土中各颗粒直径大小及百分含量的过程。 10.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11. 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矛盾而引起的,对建筑物本身顺理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12. 细小的土粒表面具有静电引力,在其作用下,与土粒表面接触部分的水分子可被极化,并吸附在土粒周围形成一层水膜。这部分在土粒静电引力范围内,被吸附在土粒周围的水就叫结合水 13. 系指土中大于此粒径和小于此粒径的土的含量均占50%。 14. 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控制粒径。 15.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16. 岩土体的各种与建筑有关的性质称为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是指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二简答题 1. 按饱和度的大小将含水砂土划分为稍湿的(S r≤50%)、很湿的(50%<S r≤80%)和饱和的(S r>80%)三种含水状态。 2. 细粒土的主要连结方式是结合水连结,靠公共结合水膜将相邻的细粒土颗粒连结在,公共结合水膜的厚薄影响颗粒之间的距离,也影响颗粒之间的结构力,这些对细粒土的可塑性、涨缩性和崩解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决定了细粒土内聚力的大小。 3. 筛析法-主要用于粗粒土的粒度分析,静水沉淀-主要用于细粒土的粒度分析。 4. 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应于转变点的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此答案均为本人自己整理,如有失误敬请指正)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但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21. 世界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和世。 22. 节理是指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23. 某河流阶地,分布于河流上游的山间河谷中,由基岩组成,切割不同的岩层,阶面上残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题

填空与选择题 岩体结构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与组合形成。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 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有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不连续面。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 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为了概括地反映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成因、特征及 其排列组合关系.将岩体结构划分为4大类和8个亚类 如下表所示: 整体块状结构Ⅰ整体结构(Ⅰ1)块状结构(Ⅰ2) 层状结构Ⅱ层状结构(Ⅱ1)薄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Ⅲ层状碎裂结构(Ⅲ2)碎裂结构(Ⅲ3) 散体结构Ⅳ 工程地质条件 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风化特征、和接触带以及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6)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7)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参考资料《》主编:邵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工程地质学基础考试题

工程地质学基础试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 2.砂土液化 3.蠕滑 4.岩溶作用 5.水压致裂法 6.工程地质条件 二、填空(20分)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和两种。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和等。 3.渗透变形的主要形式包括管涌和。 4.地震破坏效应大致可分为,、和斜坡破坏效应三个方面。 5.按四分法可将风化壳,自上而下分为剧风带、、、。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4分,每题2分): 1.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和弯曲倾倒四种。() 2.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3. 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4.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5.当滑坡安全系数Ks=1.20时,计算的最后一条块滑坡推力En=0,滑坡的稳定性系数K 等于1.20。() 6.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7.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 8.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 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10.为保证斜坡稳定,削坡移载措施适用于滑动面为直线的滑坡。 () 11.土的级配特征影响渗透变形方式,不均粒系数η越小,越有利于管涌的发生。() 12.所谓风化囊是指在裂隙密集带,尤其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岩石风化深度相对较大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四、问答题(共24分,每题4分) 1.简述滑坡的形态要素。 2.试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1]

活断层的错动周期:地震断层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活断层的错动周期。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衡量。 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分为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 基本烈度:在今后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地震效应:在地震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包括:①振动破坏效应(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②地面破坏效应(破裂效应和地基效应)③斜坡破坏效应 诱发地震:由于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 特征周期(卓越周期):由于地表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使地震记录图上的这种波记录得多而好。 斜坡: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的地质体。包括自然斜坡,人工边坡。 自然斜坡: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如:山坡,河岸,海岸等。 人工边坡:由于人类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往往在自然斜坡基础上形成,具有较规矩的几何形态。如:路堑,运河边坡等。 深层蠕滑:当斜坡基座由很厚的软弱岩土体组成时,坡体可能向临空方向塑流挤出形成的现象。 滑坡预测:滑坡可能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判定 滑坡预报:滑坡可能发生时间的判定。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岩溶塌陷:覆盖在溶蚀洞穴发育的可溶性岩层之上的松散土石体的外营力作用下产生的地面复形破坏。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和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渗透压力: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 地面沉降(地面下沉或地陷):某一区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 地裂缝: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是累进性发展的渐近性灾害。 主流:河流中存在着多种方向运动的水体,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河槽总方向运动者称为主流。 副流: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水流内部产生的有规律,大规模的水体旋转运动称为副流。 推移质:分水流速大于临界推移流速时,颗粒将沿河床滚动或滑动,这时被搬运的颗粒叫推移质。悬移质:当水流速度较大时,可使沿河床移动的颗粒离开河床悬浮于水流中,这时被搬运的颗粒叫悬移质。 活断层形成条件:介质条件,结构条件,构造应力场条件。 活断层的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活断层往往是地质历史时期产生的深大断裂,在晚近期及现代地壳构造应力条件下重新活动面产生的,(复活标志:地震活动和地热流异常等)②活断层的继承性和反复性;活断层往往是继承老的断裂活动的历史而继承发展的,而且现今发生地面断裂破坏的地段过去曾多次反复地发生过同样的断层活动。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 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①活断层的地面错断直接损害跨越该断层修建的建筑物,有些活断层错动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也会影响到邻近建筑物;②伴有地震发生的活断层,强烈的地面振动对较大范围内建筑物的损害。 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①火山地震;②陷落地震;③构造地震;④诱发地震。 诱发地震的成因类型:①构造型(内动力型);②非构造型(外动力型)③综合型。 活断层的鉴别:⑴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①地质特征:a)最新沉积物的地层错开;b)松散、未胶结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 基础知识 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年代地层单位:界、系、统 矿物: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单质元素或化合物。 解理:指矿物受外力后延晶体格架的一定方向开裂的性质。 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形成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的断裂面。 岩浆岩 成因:高温高压,岩浆冷凝 物质成分:硅酸盐,金属硫化物 结构: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沉积岩 成因:常温常压,岩石风化 物质成分: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物质。 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粒状结构;生物结构 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 变质岩 成因:高温高压和新的化学物质。三类变质原因为接触变质,区域变质,接触变质。 物质成分:变质矿物;一般矿物 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构造:片理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块状构造;眼球状构造。

黄土——湿陷性;软土——触变性和流变性;红黏土——干缩、湿胀;冻土——冻胀;膨胀土——膨胀、收缩。 一.名词解释 1、解理 2、矿物 3、断口 二.选择题 1、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不属于外圈的是() A. 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地壳 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A. 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 3、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行、岩浆作用和() A. 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运动 4、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A. 无法确定 B.上老下新 C.上新下老 D.同一时代 5、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A. 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沉积接触 D.完整接触 6、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 A. 宙 B.代 C.纪 D.统 7、构成地壳物质的基本单元是( ) A. 岩石 B.土 C.矿物 D.化学元素 8、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该矿物可定名为() A. 石膏 B.食盐 C.方解石 D.白云岩 9、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成因产状等将岩浆岩()三大类 1.酸性岩 2.中性岩 3.深成岩 4.浅成岩 5.喷出岩 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侵入岩的产状() A. 岩基 B.岩脉 C.岩株 D.岩流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工程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粒径、粒组、粒度成分和粒度分析 2.我国主要通用的粒组划分方案是怎么样的 3.目前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哪些细粒土、粗粒土各用什么方法 4.什么是累计曲线,它的形态表明了什么,如何在累积曲线上确定有效粒径、平均粒径、限制粒径和各粒组的含量 5.不均匀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6.土中的矿物主要有哪几类各类矿物有哪些主要特点 7.“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中的粗粒土、细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的含义是什么 8.常见的粘土矿物有哪些各类粘土矿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亲水性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9.土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有什么关系 10.土中水按存在形式、状态、活动性及其与土粒的相互作用分哪些类各类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1.为什么说结合水对细粒土的性质影响最大 12.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结构连结有哪几种形式 13.结合水、毛细水是怎么样把土粒连结起来的 14.粗粒土和细粒土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特点不同结构特征对土的性质有何影响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哪些主要性质表示土基本物理性质的指标如何求得 2.土的密度分为哪几种他们的大小与土中哪些成分有关 3.含水率与饱和度的概念有何不同土的饱和度值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4.根据饱和度大小,可将含水砂土分成哪些含水状态 5.土的孔隙率和孔隙比的概念有何不同他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根据孔隙比,相对密度可将砂土分为哪些密实状态 7.反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指标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实测指标哪些事导出指标 8.为什么说土的孔隙性指标是决定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的最重要指标 9.什么是稠度界限稠度界限中最有意义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10.细粒土随含水量变化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1.什么是塑态、塑性、塑限和塑性指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12.塑性指数大小说明什么他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13.为什么可以根据塑性指数对细粒土进行分类 14.什么是塑性图如何用塑性图对细粒土进行分类 15.粗粒土和细粒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有什么不同特点 第三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土的力学性质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2.什么是土的压缩性土产生压缩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渗透固结如何用有效应力原理解释饱和土的压缩过程 4.什么是压缩曲线压缩定律说明了什么 5.饱和砂土与饱和细粒土相比,在压缩速度、压缩量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随着压力增加,压缩曲线逐渐变缓的原因是什么

工程地质学复习考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工程地质问题定义: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岩体 通常把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称为岩体。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2、风化壳;3、风化作用;4、变质作用;5、地质作用;6、岩浆作用;7、地震作用?;8、内力地质作用;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2.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 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4.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5. 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学基础题库地大考试

工程地质学基础题库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 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 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 应。 4、极限平衡方法:也叫刚体极限平衡法,其使用有四点假设前提:①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破坏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即视岩土体为刚体。②破坏面上的强度由C、f值决定,遵循强度判据。③滑体中的压力以正压力和剪应力的形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均视为集中力。④q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求解。 5、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 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 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 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6、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7、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8、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9、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 10、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11、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12、渗透稳定性: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13、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14、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15、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16、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7、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18、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亦称喀斯特。 19、地面塌陷: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20、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引用)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库

第一套试题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 分)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A)。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C地质作用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D)。 A.大气圈 B.水圈C生物圈D.地核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C.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b)。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C抗剪强度D.抗压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C)o A.不发生变化B越来越强C越来越弱D无法判断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 .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B)。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防止地下水人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 .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B)。 A.岩石质量 B.岩石质量指标C岩体质量D.岩体质量指标 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D)。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D.砾石土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它”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 分)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V)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X)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X)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V)5地 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