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

【原文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20101

【原刊页号】75~82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5

【英文标题】Concept and Frontiers of Spatial Economics: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utline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作者】殷广卫/李佶

【作者简介】殷广卫,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上海200237;李佶,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国际业务部,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山东济南250012

【内容提要】本文综述相关文献提出并论证了以下观点:空间经济学是所有与空间维度有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空间维度基础上的融合,新经济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的最前沿的分支学科。在此基础上,论文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这一过程评述其基本思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题】理论探讨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维度/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模型/新贸易理论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0)01—0075—08

一、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学界,“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这两个词汇无疑是“脍炙人口”的。作为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名称,它们却常常引起困惑和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表明它们具有如题所示的内在关系,并对作为经济学最新前沿之一的新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内涵、发展脉络和核心思想给予评述,以期澄清和统一相关认识。

二、空间经济学的概念内涵

最新的英文版第二版《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2008)中的“空间经济学”词条由杜兰顿(Gilles Duranton,2005)[1]撰写:“何谓空间经济学?概括地说,空间经济学关注(稀缺)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根据对概念的理解不同,空间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既可极其宽泛也可相当狭窄。一方面,经济活动必然发生于空间场所从而空间经济学可以关注经济学所关注的一切;另一方面,区位分析多数情况下只关注一个经济问题,即区位选择。”

这样看来,从广义上理解,空间经济学实际上包含了所有经济学分支学科中与空间维度有关的内容,或者说,空间经济学是所有与空间维度有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空间维度基础上的融合。相关学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目录,例如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际经济学、贸易理论、土地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等等;那些与历史上特定人物、特定阶段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理论例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区域科学等也是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更不用说它们的传承和发展。

上述学科、理论之间因为空间维度的原因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以区位理论与贸易理论的关系为例,俄林(Bertil Ohlin)在他1933年的名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2]中明确指出: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区位理论的……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

由此,即使从狭义上把空间经济学只理解为区位理论,它也将包含长期以来看似与其无关而自行独立发展的贸易理论。这样,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等高度关注空间维度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就没有理由不包含于其中。例如,藤田昌久和森智也(Fujita and Mori,2005)[3]明确提出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了空间经济

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并且是主要的分支之一。

笔者以为,上述学科名称的不同代表着它们各自关注的具体的区域场所、空间现象、地理尺度、地域景观及其研究方法和目的的不同。研究方法显然与时代背景、科学发展提供的技术手段或工具等有关,研究目的则与时代提出的发展要求、社会需求有关。时代不同,与空间、地域、场所、地理、区位有关的经济现象也会不同。因此,随着新现象、新问题、新工具、新方法、新要求(需求)的变化,相关学科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碰撞、融合、分化、组合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确实具有从经济学方面关注空间维度这个共性特征,并且,它们目前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以城市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关系为例,克鲁格曼在与藤田昌久的对话(Fujita and Krugman,2004)[4]中指出:尽管两者大多被看作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本质上研究的是相同的空间现象,城市经济学把城市视为“漂浮之岛”而赋予开发商和城市政府重大使命,与此不同,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空间的自组织而忽视开发商和政府,但是,使这两个领域融合到一起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再以国际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为例,俄林同样早就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2]中强烈主张两者之间应建立密切的合作并强调两者有着相同的研究目标。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

国际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关系、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些学科的融合似乎是时代发展的自然,是大势所趋。克鲁格曼在《地理与贸易》(Krugman,1991)[5]一书的开篇写道:“大约一年前,我突然意识到,作为国际

经济学家,在我的大部分职业生涯中,我所思考和写作的都和经济地理有关,而我竟然没有意识到”。这显然反映了国际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发于自然的碰撞和融合,众所周知,其结果是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经济地理学。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名著《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Fujita et al.,1999)[6]中,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已经融为一体。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

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实际上直接脱胎于新贸易理论,这两个理论有着共同的奠基人——克鲁格曼。回顾新经济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还需从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

和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D-S模型)的建立及其引发收益递增与不完

全竞争的“革命”并催生新贸易理论说起,克鲁格曼在其中居功至伟。

1.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及其原因

当代著名的经济思想史学家马克·布劳格在他的多次再版的《经济理论回顾》(Mark Blaug,1997)[7]中指出:18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先驱例如康替龙(Richard Cantillon)、斯图亚特(James Denham Steuart)和斯密(Adam Smith),曾经对与距离(distance)

和地域(area)这个两位一体现象有关的空间模式论述颇多,但令人非常不解的是,这一主题在1800年以后的经济学文献中几乎不见踪影;尽管空间经济学特别是经济活动

的区位理论在19世纪兴起并达到成熟,但是却几乎完全隔离于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

的主流经济学之外,一直到1950年左右,整个主流经济学对经济世界的分析都没有空

间维度。

区域科学的先驱艾萨德(Walter Isard)在20世纪中期把这种状况下的经济学比喻成“没有空间维度的仙境”,意指经济学虽然已经发展得很完美,但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这个显而易见的因素却从未被纳入理论框架。即使是现在,很多经济学入门教材仍在描述一种没有城市和区域从而没有空间维度的“完美”经济。

主流经济学缺失空间维度丝毫不意味着空间因素被所有学科忽视。区位理论、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或者说,源远流长的空间经济学,始终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或地理尺度,也不乏经典的空间分析方法。

早在1826年,杜能(J. H. Von Thünen)就已经建立了著名的杜能模型,巧妙而深刻地分析了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开创了经济学分析空间因素的典范。劳恩哈特(W. Launhardt)也在19世纪末对运输和区位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20世纪初开始,韦伯(Alfred Weber)、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寥什(August L·sch)、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艾萨德(Walter Isard)、胡佛(Edgar M. Hoover)、阿郎索(William Alonso)等诸多耳熟能详的著名学者对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关注也不断地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空间维度却仍然长期“徘徊”于主流经济学的大门之外,难以登堂入室。由于区位理论的先驱杜能、劳恩哈特、韦伯、克里斯泰勒、寥什都是德国人,他们的作品都用德文写成,这客观上限制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及时得到发扬光大,马克·布

劳格认为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与此有关。这样,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似乎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克鲁格曼等人(Krugman, 1995[8], 1998a[9], 1998b[10]; Fujita et al.,1999[6])认为主流经济学缺失空间维度的关键原因是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处理规模经济导致的收益递

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建模技术工具,主流经济学实际上在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完全竞争模型,这个解释目前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

克鲁格曼(Krugman,1995)[8]指出二战以来至少有两次试图把空间维度纳入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努力:第一次努力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艾萨德(Walter Isard)领导,尽管并没有实现将空间带入经济学核心的目标,却开创了区域科学;第二次努力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风光一时的“新城市经济学”主导,这方面的文献

研究的是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两次努力的失败都归因于没有给出一个同时包括收益递增及随之而来的不完全竞争、广义的运输或贸易成本、要素流动等内容的正式框架。

藤田昌久等(Fujita et al., 1999)[6]进一步指出:但是,经济地理领域的研究其

实早就认识到区域和城市发展都取决于规模收益递增,不幸的是,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常常会导致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框架的分崩离析,在没有适用的技术工具条件下,以建模著

称的许多城市经济学家不得不简单地假定城市(或城市中的CBD)的存在是已知的,尝试借助于黑箱式的集聚经济来解释城市,并运用集聚经济概念解释城市体系,对企业而言,规模收益递增是完全外生的,因而完全竞争的假设能够得以继续使用;区域科学则折中各种非严谨建模方法,试图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导出空间集聚。

非主流的相关研究虽然产生了大量价值不菲的文献,但对于集聚到底如何发生,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集聚的稳定性如何等等问题一直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而对经济学主流理论难以形成冲击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能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也缺乏严谨的模型表达,相关研究在形式上也不为主流所接纳。同样的原因,主流理论在缺乏技术工具的前提下,只能无奈地重复着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这样的基本假定。

可以说,主流经济学对空间维度的漠视既是无意的,也是有意的;也可以说,是建模的技术工具问题挡住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空间因素的去路,也挡住了研究空间区位的有关经济学分支学科融入主流的道路。

2.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创立

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Dixit and Stiglitz,1977)[11]一文,该文将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早在1933年就已经提出的垄断竞争思想赋予了严谨、规范的表达形式,建立了精美的D-S模型。该模型为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工具,随后在经济学领域迅速掀起了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四次“革命”,高潮迭起,相继产生了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Krugman,1998b)[10]。

D-S模型建立了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如何达成均衡的框架。按照假设,在规模经济从而收益递增条件下,具有细微差别的产品尽管相互之间有很大程度的替代性,但本质上是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者都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然而产品在市场上又面临激烈的竞争;消费者则具有消费多样化商品的偏好,也就是说,在同等支出条件下,消费的商品越多样化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越高。这样,对生产者来说,产品的品种越少越好,因为单个厂商只有专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才最能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也就是,在资源约束下,只有产品的品种越少,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才能越大从而生产成本越低,而对消费者来说,产品的品种则越多越好,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市场竞争能够对这种两难冲突进行权衡,并达到垄断竞争均衡,新厂商的自由进入不仅意味着均衡时所有厂商获得零利润,同时也意味着单个厂商对产品价格没有影响力。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可用资源的增加,即规模扩大的统一市场,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既提高生产效率又增加产品品种,于是两难冲突的解决空间得以增大。在上述过程中,商品贸易起着关键作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使参与贸易的各个城市、区域、国家可以相互分享单个商品品种生产规模扩大和商品品种总量增加(多样化)的好处。因此,贸易使更多的人有更多机会消费更多样化、更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按照这个逻辑,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实际上这正是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新贸易理论产生前的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非发生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发生于要

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发生于不同行业之间,而是发生于同类产品内部,例如一个国家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能解释这些事实。20世纪70年代末,克鲁格曼(Krugman,1979[12],1980[13])、迪克希特和诺曼(Dixit and Norman,1980)[14]、兰卡斯特(Lancaster,1980)[15]等一些

学者利用D-S模型各自独立地把不存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条件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导致贸易的思想赋予了规范化的形式。艾瑟尔(Ethier,1979[16],1982[17])在只考虑中间产品(不考虑最终产品)的规模经济这一条件下也建立了产业内贸易的模型。上述这些研究导致了新贸易理论的诞生,并被誉为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革命的第二次浪潮。

新贸易理论解释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贸易大量发生于技术和禀赋条件相同或近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并且产业内贸易盛行的事实,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现实解释能力的不足。克鲁格曼使用简单而清晰的模型最有力地表达了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可以导致国际贸易发生这种革命性的观点,表明了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其方法的核心特征在于:规模经济内在于企业,即企业自身可通过出增加产出降低平均成本,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不完全竞争的模型通常由于解析的复杂性而被加以回避。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①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能处

理垄断竞争的D-S模型拓展应用于细分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构建了第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把上述思想整合到一个统一而严格的理论框架内,这就是他1979年发表在《国际经济学杂志》上的论文《收益递增、垄断

竞争与国际贸易》(Krugman,1979)[12]完成的主要工作。这篇论文不仅包含了新贸

易理论,可解释产业内贸易,而且蕴含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思想雏形,可以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严密分析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区位。

以1979年的论文为基础,次年,克鲁格曼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Krugman,1980)][13]一文,进一步引入运输成本因素进行扩展分析。为分析的方便,他借用了萨缪尔逊(Paul Samuelson)在50年代提出的“冰山运输成本”(也称“冰山贸易成本”)概念,假定商品的运输成本是商品运输量的一个比例,也就是假定商品抵达目的地的过程就像“冰山”的移动过程,过程中会“融化”掉一部分。有了这个便利的假定,克鲁格曼得以用数理解析的方法严格讨论“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即:在大市场中,企业集聚规模会超越市场扩大规模。其直观意义其实很简单: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商品集中于接近其大市场的地方生产会更有利可图,一方面,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使规模经济得以更好地实现,生产成本降低,另一方面,接近大市场使运输成本降低,只有少量非本地产品才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显然,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人们集中于大的经济体可使自身状况更好,原因在于消费品价格的总体水平相对更低。本地市场效应揭示了企业空间集聚的一种重要的动力来源,对一国为什么在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优势提供了需求方面的有效解释,或者说,解释了为什么各国往往倾向于出口那些在本国有大规模国内市场的产品。这同样涉及了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3.新经济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

《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Krugman,1979)[12]一文尽管对贸易理论迅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蕴含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思想雏形,但它真正对经济地理学或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抑或空间经济学产生推动性影响最终还是由克鲁格曼本人在12年

之后重新发掘其思想内涵并通过另一篇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论文《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Krugman,1991)[18]实现的。后者被认为是开辟新经济地理学的奠基之作,建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CP模型(Core- Periphery Model),实现了基于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和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的一般均衡分析,奠定了对经济活动进行区位或空间分析的微观基础。

CP模型在垄断竞争、规模经济和多样化偏好这几个已经被新贸易理论模型广泛使用的基本元素基础上增加了工人从而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无成本自由迁移以及具有

规模收益不变等特征的农业部门,立足于相当简单的基本假设展开严格的数理分析,得到了很多显著而惊人的结论。其中的核心结论是在贸易自由度很低(即广义的运输或贸易成本也就是“冰山运输成本”很高)的初始条件下,生产和人口呈稳定的分散分布格局,随着“冰山运输成本”开始下降,人口和生产的区位在初期不会很快受到影响,但是当它进一步下降到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工业人口向某个区域迁移和工业生产随之集聚并不断加强的累积过程则会一触即发,不可避免,并很快形成工业核心区和农业边缘区这种稳定的核心-边缘型空间结构(集聚结构)。CP模型清晰地表明人口和生产在空间上集聚的动力(集聚力,与分散力对应)来源于消费者和工业内部的关联效应(包括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这种关联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完全内生于经济系统的正反馈机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最终表现为集聚力(向心力)与分散力(离心力)相互作用并达到复杂的平衡的结果。CP模型展示了对全球范围的城市化爆发性推进、大都市迅速成长而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人口锐减等现实情形的巨大解释力,贸易成本的下降容易引起集聚和城市化无疑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在整个20世纪,不仅狭义的运输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导致贸易成本例如搜寻成本、交流成本等大大下降。

CP模型问世后,以CP模型为基础的其他类似模型也纷纷建立,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19]对相关模型进行了系统总结,根据他们的归纳和命名,相关模型主要有:马丁和罗格斯(Martin and Rogers,1995)[20]建立的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简称FC模型)、奥塔维诺和福斯里德(Ottaviano, 1996[21]; Forslid,1999[22]; Forslid and Ottaviano, 2003[23])建立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简称FE模型)、鲍德温(Baldwin,1999)[24]建立的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简称CC模型)、马丁和奥塔维诺(Martin and Ottaviano,1999)[25]建立的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sModel,简称GS模型)、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1)[26]建立的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s Model,简称LS模型)、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Krugman and Venables,1995)[27]以及藤田昌久等(Fujita et al.,1999)[6]建立的核心-边缘垂直联系模型(Core- Periphery Vertical- Linkage Model,简称CPVL模型);罗伯特-尼科德(Robert- Nicoud,2002)[28]建立的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Footloose Capital Vertical- Linkage Model,简称FCVL模型)、奥塔维诺(Ottaviano,2002)[29]建立的自由企业家垂直联系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Vertical- Linkage Model,简称FEVL模型)。

上述这些模型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四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高度依赖D-S模型,②采用“冰山运输成本”假设,运用动态演化方法,以及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③这些特征也正是新经济地理学建模的技巧所在(Fujita et al., 1999)[6]。其中的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D-S)垄断竞争、不变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和“冰山贸易成本”(即“冰山运输成本”)则被合称为“DCI框架”(Baldwin et al.,2003)[19]。

以Fujita et al.(1999)[6]为代表,新经济地理学还立足于杜能模型、cP模型和哈里斯(Harris,1954)[30]、普雷德(Pred,1966)[31]等的研究建立了关于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型,刻画了一个既有城市的市场潜力函数随着城市周围农业人口的增长在空间上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某些产业在既有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会被城市边界以外的农业区的某些新区位吸引而发生产业转移,于是这些新区位开始新的产业集聚过程并成长为新城市,新城市在与既有城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它们的共同作用还会进一步在更外围的农业区催生更新的城市,这个过程可以连续进行,从而城市体系得以形成并不断演化。并且,沿着这一思路,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或者,国际范围内的产业集聚,也被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关于城市体系和国际产业集聚的模型仍然是以DCI 框架为基础的,一脉相承于CP模型。

与基于DCI框架的模型有所不同,奥塔维诺(Ottaviano,2001)[32]和奥塔维诺等(Ottaviano et al., 2002)[33]利用拟线性二次效用函数及线性运输成本还建立了完全摆脱DCI框架的线性自由资本模型(Linear Footloose Capital Model,简称LFC模型)和线性自由企业家模型(Linear 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简称LFE模型),很好地克服了DCI框架下因非线性函数关系导致的相关变量不存在解析解的问题,同时又能得到DCI框架下模型的基本结论。线性模型于是成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一个独特类别,引领了一个新的方向。

至此,新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庞大的模型体系,初步奠定了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的微观基础。尽管具体的模型繁多复杂,但它们有着统一的理论基础——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它们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在集聚力的来源方面只集中关注消费者和工业内部的基于市场的关联效应。这种关联效应的本质是一种价格效应,也就是所谓的“金钱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这种关联是通过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而形成的关联,藤田昌久和森智也(Fujita and Mori,2005)[5]称之为“经济关联”(E- linkages)。

与经济关联不同,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关联——知识关联(K- linkages),即人们之间通过“知识”(其定义很宽泛)的创造和传播形成的关联,是一种不涉及市场交换的关联,能产生另一种类型的集聚力,这种集聚力来源于知识或技术的溢出导致的纯外部性或技术外部性。对于知识关联,除了GS、LS模型,上述模型都没有涉及,并且,迄今为止,关于其微观基础的研究仍然进展不大。但是,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都高度重视知识关联,也已相继有一些模型问世,涉及或基于知识关联的模型或多或少地强调知识和技术溢出导致的纯外部性或技术外部性,这种纯外部性的作用是复杂的:它一方面有利于核心区的知识创造和资本积累,促进产业成长,从而增强集聚力;另一方面,知识溢出本身也提供了分散力,更重要的是它还使边缘区通过获得核心区的知识溢出也存在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藤田昌久认为对知识关联的研究将代表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Fujita and Mori,2005[3];Fujita,2007[34])。

自CS、LS模型开始,新经济地理学在知识溢出和内生增长方面的空白就得到了填补,并更多立足于新增长理论及其模型探讨技术外部性。藤田昌久和蒂斯(Fujita and Thisse,2003)[35]建立了一个把CP模型与罗默、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的内生增长模型(Romer,1990[36];Grossman and Helpman,1991[37])结合到一起的两区域内生增长模型,实际上使知识关联与经济关联得以融合,通过双重关联描述了更贴近现实的经济集聚。该模型中研发部门的创新活动涉及技术工人之间的外部性,模型的结论表明额外增长刺激下的集聚可能导致帕累托改进的结果,当经济从分散转向集聚时,创新的速度会加快,在最终的集聚结构下,即使是留在边缘区的人口,其福利也比集聚前要好,前

提是集聚效应引发的增长足够强大,这无疑是一个贴近现实的结论,因为尽管区域经济演化为发达的核心区和落后的边缘区是普遍现象,但落后地区往往并非没有增长,只是增长速度较慢罢了。贝林特和藤田昌久(Berliant and Fujita,2006a.[38],2006b[39])则

建立了一个行为个体具有短视特征、不涉及空间区位的纯外部经济作用的知识关联模型,该模型不再以制造业集聚为特征,而是致力于从纯理论上探讨知识创造行为本身,尽管模型本身完全不涉及制造业,但却似乎显示出更广泛的适用性,立足于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更好地把知识关联与经济关联自然地融合到一起。藤田昌久(Fujita,2007)[34]认为该模型对知识关联的微观基础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声称他们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将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还强调建立知识关联的微观基础最富挑战,在智力社会(brain power society)时代,空间经济的动态来源于经济和知识领域的双重关联,并提出新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更全面的智力社会时代的地理经济学④理论。

四、结语

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其研究内容尽管已经涉及很多方面,但相对于其理论框架的容量或开放性而言,仍旧显得比较狭窄,模型所展示的非线性动态特征也使通过传统的计量方法对理论结论开展经验研究受到很大限制,进而对理论运用于政策分析并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增加了难度。这些都曾使新经济地理学在早期遭到主要来自地理学界的批判和质疑。但是,这些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析工具(例如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运用而不断得到克服,展示出诱人的前景。刘安国等(2005)[40]指出新经济地理学的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已经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

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世界银行选择“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作为其200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在吸收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关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辩论框架”,致力于为各类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政府提供政策指导。非常可喜的是,大量中国学者近年来同样掀起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主要以中国的经济现实为背景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一个较新的综述请参见陈建军和黄洁(2008)[41]。新经济地理学引起的关注是空前的,是世界范围的,誉之为经济学领域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第四次“革命”一点也不为过。

收稿日期:2009-11-15

注释:

①例如,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1975)记录了大量产业内贸易的事实并提出可以由规模经济得到解释,指出:如果生产某种特定产品(例如某种特定的轿车)的平均成本随总产出的增加而下降,则各国通过专业化分工分别生产不同的轿车可以达到最佳,即使国家之间在要素禀赋和技术方面并没有不同,这种细分的专业化也十分适用和有效。实际上,俄林(Ohlin,1933)更早提出了这种观点,他论述道:

大量生产单一产品相对于少量生产多种产品的优势必将导致国际贸易……就目前而言,每一区域内部某些商品的市场尚未足够大以允许最有效的规模化生产,贸易和劳动分工仍将有利可图。每一区域专业化生产某些商品并出口交换其他商品……由于要素禀赋不同的专业化发展的优势被大规模生产的优势所加强。某种产业的区位在这里而不在那里的原因可能仅仅因为机会不同……因此,所有地区贸易,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可以被看作是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替代。参见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介绍克鲁格曼获得2008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背景资料。

②模型的推导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关于不变替代弹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缩写为CES)函数的数学游戏。

③除了自由资本模型外,其他模型都涉及因非线性函数关系导致的相关变量不存在解析解的问题,因此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来处理非线性函数方程组,利用数值模拟提供的结果辅助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模型表达的直观经济含义。

④“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目前使用较少,重要的经济学词典也尚未收录这一词条。倡导使用“地理经济学”名称的史蒂芬·布雷克曼等学者在《地理经济学导论》(Brakman et al.,2001)一书中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地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的新领域,旨在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运用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现代工具解释经济活动区位的三个“W”(who,why and where)问题;地理经济学以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呈非随机性特征的经验事实为出发点,并寻求通过使用一般均衡框架为这种事实提供微观基础,一般均衡框架的基石是规模收益递增、技术上和金钱性的溢出以及不完全竞争;地理经济学牢牢植根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并将区位加入其中;先后开创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克鲁格曼是地理经济学的奠基人,使用“地理

经济学”这一名称比“新区域科学”或广泛使用的“新经济地理学”等其他名称更合适,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新经济地理学”的“新”必然过时,而且,它从字面上意味着其创立者是经济地理学家,而实际并非如此。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对此不但没有异议而且完全接受。由此看来,地理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并无不同,二者的共同发展方向是具有统一的微观理论基础的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未来,“地理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也许会成为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的名词或概念。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互动媒体教学设计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讲评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与《期末复习指导》第一、二、三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论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 1.股东掠夺:定义以及内涵 包括股东对于债权人的掠夺和大股东对于小股东的掠夺。指(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制权地位,采取多种手段从公司获得巨大收益,超过企业价值本身的收益,侵占了债权人或者小股东的权益,给债权人或者小股东带来巨大损失。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所有者,利用金融机构破产牟利,获得了超过机构价值的巨大利益,却给债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股东掠夺来自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大股东利益与小股东利益的不一致性,来自于貌似合法的不同决策方式,可以改变股东和债权人、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分配结构。 2.资本监管原则 资本监管原则是指,要求银行资本金必须达到一个一定的比例的规定。核心资本要达到4%,资本金比例要达到8%。资本监管原则并不是直接用于防止银行机构支付危机的,而是约束银行机构表内业务(贷款)的而过度扩张的,使得银行机构把所积累的风险控制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内。当然,就资本监管而言,还应该把银行机构的表外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的麾下,以防止表外业务的过度扩张。 3.红利掠夺方式和非红利掠夺方式的区别 (1) 非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说通过掠夺利润分配之外的途径,获得超额收益,而给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带来损失。在银行机构中,大股东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获得非红利性的掠夺收益,带来“坏账”性收益,这是非红利掠夺方式的主要方式。而在上市公司中,操纵和控制上市公司,可以让“独大”的“一股”把上市公司变成自己的“金库”后者“提款机”,大股东通过占款,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可以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给小股东带来的损失。股票发行时的虚假或者误导性陈述、同业竞争、以不公开价格与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时通过合法程序掠夺总校投资者,比如管理层随意决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替换、在企业管理职位上任人唯亲、过高地向管理层支付报酬等,实现额外的收益。 (2)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利润、税收以及坏账三种财务指标的当期和后期的分配结构的不同时性来实现的。利润是股东的,税收是股价的,下一期形成的“坏账”由谁承担?如果不能“利润冲抵”,那么只好由社会存款人和最后贷款人来承担。此时,通过分配结构的会计制度,而股东留下了“利润”留下,“税收”给当期政府拿走,但“坏账”转嫁给社会存款人和作为最后贷款任人的国家。 4.试论述股东掠夺对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 (1)股东掠夺的定义和内涵(见第1题答案); (2)红利掠夺方式,表现在中国的银行机构在存在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的同时,银行机构却是盈利的,以至于股东分配的利润,而不良资产却留给了社会公众。 (3)非红利掠夺方式,使得大股东通过从自己参股的银行机构借贷,然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资产,当银行机构破产时,企业贷款也就成为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部分,而股东却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4)总的来讲,股东掠夺使得股东获得巨大收益,但造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巨大不良资产漏洞,成为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转嫁给了社会公众。 (5)中国的银行机构的大股东掠夺,存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特征,该特征是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安排决定的。 5.治理股东掠夺、经理人掠夺的可行性与政策选择 对于股东掠夺、经理人掠夺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规避,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消除。一般认为,治理股东掠夺的根本途径是加强监管。诸如,加强民主监督;对经理人等实施薪酬政策;完善制度,对于经理人的收益进行管理;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堵塞漏洞;对违规者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等等,都是治理掠夺的政策选择。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具体措施,改变坏账与利润分离的财务管理方式,分配利润必须要在以利润冲抵坏账后方能进行;严格执行资本监管原则,保证资本充足;通过资本监管,约束表内业务扩张,同时限制银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增强银行业风险意识,防止

宏观经济学重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

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内部化理论: 2.骆驼评级体系: 3.垄断优势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货币危机有哪些类型? 2.经济数据偏差有什么必然性? 3.如何测算商业银行铸币税? 4.如何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论述题(20分)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1: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政策工具。半个世纪以来,菲利普斯曲线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对曲线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菲利普斯曲线曾经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干预宏观经济的“相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资本主义变成了“可调控的资本主义”;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又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成立,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围绕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成为了各学 派争论的突破口和政策分析工具。 ——摘自李争宇“菲利普斯曲线的历史演变及政策意义”一文 材料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何在?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金融经济学课程论文 (1)

评分:_________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及其预防 学院经济学院 组别第三组 课程名称金融经济学 小组成员 12120376 姚哲婳 12120392 卫桥春 12120396 夏天 12120494 张慧怡 12120495 张雅静 11120569 曹子藩

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防 一、研究目的 公司通常是拥有和使用生产机会的实体,为了更加深入学习第二章中的基本框架以及基本的金融原理,我们有必要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做详细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忽视财务风险和投资决策失误,将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为了保障经营者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就要合理地处置财务风险,恰当防止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就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以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也越大,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了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无时无刻地存在着,并威胁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企业也在想尽办法来防范财务风险,那么为了更好的规避财务风险,就要了解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的资产结构中负债经营所带来的,到期不能连

如何发表经济论文

京城四剑客之一何帆:如何发表经济论文 不发表,就发臭 也许是因为在经济学界出了几位像科斯和莫里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缘故,使得人们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数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那样有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已经修炼成旷世高手了。可是,我越来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统计中做为异常数据忽略掉。经济学家的成才之道,仍然应该是"不发表,就发臭"(publish or perish)。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正相关的。 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一观点: 第一,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识"(tac it knowledge),是需要"从干中学"的。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至少应该写得准确、明白。这听起来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我近年来做经济学刊物编辑的经验来看,我发现至少超过一半的作者似乎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行规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规范化、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逐渐摸索出个中诀窍。 第二,通过阅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经济学的。正如《论语》里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性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作的论文的题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维集中,并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有一位名叫莱德(Ladd)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因为"当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直觉就会产生。有一个事实常常是真实的,即直到我写作的时候,才对我所思考的东西有所认识。" 第三,我个人觉得,能否持续不断地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才气高低的重要标准。才气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气意味着不断地对自我提出挑战,

金融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金融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化工学院 XX 201200000000 在金融前沿讲座的课堂上,老师曾说过互联网金融将会是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走向,并且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专业知识。 最近,社会上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的评论多了起来,银监会也开了旁听会,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围绕互联网金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从网络上看了一起好年会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首届湖北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暨一起好周年感恩会上的发言,结合自己结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也谈谈感想。 我始终感觉,传统金融的本质是解决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就是一个风险的配置机构。那么互联网优势在哪儿呢?在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不确定性,其结果就是预测人们的行为偏好,以及描述未来,如果真的做到这点,以配置风险为使命的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最终替代金融服务,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可怕之处。也就是一般而言的,传统的金融如果不去改变自己,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就会倒逼传统金融去改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结果何时发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平台老板跑路,自融圈钱,假标泛滥,投资者的资金血本无归,这些现象也不十发生,几亿,十几亿的资金在维权之中,投资者苦不堪言,这个现象也是暂时不能回避的,但另一方面,在前进中去修正,在发展中改进,这个主基调不会改变,企业需要资金,投资人投资无法实现多元化,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而互联网金融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好手段和发展方向。我们相信,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透明,随着监管手段的慢慢见效,互联网的前进道路是越来越宽广的,我们投资人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年会上茅老的精辟分析与论述,让冬日里的投资人见到了春日的阳光,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期待互联网金融的春天早日到来。 我心目中的平台应该象茅老说的那样,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起敢于发展,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正确理念,在管理上更上一台阶,克服短视现象,以运营为基础,与时代接轨,与互联网最新技术接轨,多听投资人的心声,力求平稳发展,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的投资人。

现代经济学导论结课论文

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原因分析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我国货币政策最近执行的的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为使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所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2015年以来,受外汇流出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同时,"股市波动"等影响流动性供求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加大了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压力。针对流动性形势变化,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灵活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下行、引导和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挥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利率适当下行,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根据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等宏观形势,2015年以来,先后五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分别累计下调1.25个百分点,至4.35%和1.5%;先后九次引导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较2015年初下降160个基点,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下降。同时,更加注重短期利率稳定,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疏通利率传导。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SLF,探索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并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适时调整SLF利率。通过MLF投放中期基础货币,发挥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和FSB、G20对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总结,人民银行从2011年正式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其核心内容是金融机构适当的信贷增速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以及自身资本水平。总的看,该机制在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宏观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起,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从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情况、定价行为、资产质量情况、外债风险情况、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此外,通过引入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提高个别银行人民币购售平盘交易手续费率等方式对外汇流动性进行逆周期动态调节,平抑市场顺周期行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上海自贸区模式为基础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2016年初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和相关地区注册的企业和27家金融机构实施,目前已扩展至全国范围。 四是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保持总量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的同时,对一些市场力量不愿参与但从国家战略上亟待发展的领域,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一些边际上的作用,通过适度的"精准滴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五次实施定向降准,享受定

经济学前沿学习心得

经济学前沿学习心得 沈飞应用经济学 201221110321 经过12周的经济学前沿课程的学习,尽管每位老师给我们的上课时间很有限,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通过学习,我不仅初步了解了产业经济学的前沿进展,同时也了解了各老师在经济学这个大学科下不同的重点研究方向,其中有詹晶老师的国际贸易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易永锡老师的排污权研究、刘文君老师的能源经济研究等。 众所周知,经济学作为一个大学科,其包含了众多的学科分支,而我的研究方向则是偏向于产业经济方向。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又称为中级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 目前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主要趋势集中在新形势、新环境和新条件下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进展和企业竞争策略的演进,以及产业经济学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等。归根究底,我认为产业经济学前沿必须要结合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所做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理论之所以先进,是因为我们能将其学以致用,解释并预测现实的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常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有SPSS、Eviews、STATA 等软件,主要分析方法有博弈论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等。研究中常结合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并对某种趋势加以预测。然而在我们常用的三种计量软件中,SPSS用于问卷分析方面很好,倾向于处理横截面数据,入手也比较容易;Eviews用

于计量分析,偏向于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应用,对于理论知识要求比SPSS高;而STATA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流行病学领域,因此主要用其处理面板数据。尽管这三种软件的使用各有侧重点,但是我仅对Eviews有一定的了解,在论文写作中,不是很熟练的运用Eviews软件处理时间序列数据,随着计量方法的不断改进,尽管Eviews的应用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但是由于所学专业的问题,所以Eviews软件仍是处理数据的首选。所以还要更加深入的学习Eviews软件,或许陈灯塔老师所著的《应用经济计量学---Eviews 高级讲义》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样,我认为计量的基础还是很重要,所以我会一方面加强计量基础,另一方面会继续深入学习Eviews。但是在现在的研究中,由于问题的切入点不同,可能软件的使用也不同,因此,不仅要能熟练的使用一种计量软件处理现实中的问题,还应该对其他的软件有所了解,比如STATA、SPSS以及最近比较流行的R语言等。 在研究过程中,对某个问题的研究可能需要几种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如我们在用Eviews软件对变量的处理中,可以得到各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程度;然而在SPSS软件的使用中,也可以对各变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而得出对模型有重要影响的变量;同样,在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理论中,也可以使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再对各因素间的关联度进行排序,也能得出各因素对模型的影响份额。即使在仅使用Eviews软件的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拟合方法是OLS,但是我们也会使用其他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比如

《金融前沿》期末要点重点整理

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表外业务 随着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无风险利率开始不断下降。在负债端,为了吸引客户资金,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维持了原有成本水平,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市场化的实质是市场来决定各类要素的价格,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资金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主体。因此,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中,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等情况,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自主决定资金价格,调节利率水平。 利率的变化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的结果,利率水平应该由货币市场的货币流通量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罗伯逊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应该以贷放资金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理论分析表明,资金价格应该由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银行面临的货币供给需求状况不同,每家银行可贷资金供给需求不同,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资金实际情况来决定资金价格。 利率市场化可以优化资源资金配置,提升金融效率金融最重要的作用是调节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才能达到优化资金配置的目的。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政府管制利率会使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发展中国家想要消除金融抑制现象,需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反映资金运用的真实成本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表明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金融资产通过不同的利率水平所表现出来的风险结构。主要由信用工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债券的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反映了期限长短对其收益率的影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种债券的市场预期,市场供求(市场分割)和期限选择不同,这三个因素在利率的期限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投资者的偏好,机构投资者的负债结构、以及就金融产品本身的期限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的高低和变化。 当利率受到政府管制时,政策因素和政府意志成为影响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而难以把上述各因素的影响反映在定价中,不能真实的体现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真实成本。各金融机构面临的具体经营条件和情况不同,资金成本不同,需要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把握来确定自己的价格,以弥补资金运用的真实成本。 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上述分析表明,要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实现利率市场化。关键在于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发展不受利率波动影响的表外业务来应对利率风险在利率管制未放开时,商业银行可以在存贷差中求生存,谋发展。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利率上升,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银行业间竞争加剧,存贷差会缩小,银行最重要的贷款业务带来的收入会下降。当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对利息依赖性较高时,面临利率市场化,必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中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来规避利率风险。表外业务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为基础,服务于客户的金融和信息咨询需要,具有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入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使营业收入多样化,提高服务费收入占比,以此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利差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1. 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即怎样把各种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资源闲置在宏观经济学中意味着工人失业、机器停产,严重的话会造成经济萧条。因此“资源利用”是宏观经济学探讨的主要问题。 2. 两部门经济:是指仅有工商与居民户的经济体系,大体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3. 有效需求:是尅恩斯提出来的一个概系,指与供给相均衡的市场系需求,按凯恩斯观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灵活偏好等三个基本心理定理,市场有效需求会低于潜在的充分就业的总需求,并进而导致非自愿失业,对此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干预来解决。 4. 边际消费倾向:时至最后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这条定理的基本内容就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逐渐递减。 5. 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按凯恩斯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按这一贴现率,资本资方在其寿命期间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的观值等于该资本资方的供给价格,换句话讲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一定的资本预期在未来寿命期间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效率。 6. 灵活偏好:是指人们由于偏好货币使用后的灵活性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它包括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它促使人们将货币保持在手中而不用投资和消费,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减少。 7. 消费函数: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加入消费仅由收入决定,即消费是国民收入的函数:C=f(y),为简化,又进一步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即C=f(y)=C0+Cy, 其中,C0 为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cY 为引致消费,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C为一定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8. 总需求:指市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以及出口国外需求。 9. 货币幻觉:即只看货币工资的名义价值,而不注意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变动。这时如果物价水平上涨,将导致实际工资下降,从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厂商会认为有利可图,趁机扩大生产,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10. 适应性预期:即会根据以往通货膨胀的经验对未来即将发生的通货膨胀做出预期。这时“货币幻觉”消失,工人会以物价上涨为由,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以维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准。 11. 理性预期:认为人都是有理性的,能根据他所掌握的大量信息对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符合实际的预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2. 价格刚性:总需求与总供给并不总能达到均衡。是因为价格并不总是灵活的,完全伸缩性的,而是存在将价格黏性,即价格水平并不能完全随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13. 需求管理:通过财政政策手段,辅之以货币政策手段,人为地调控总需求,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这也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4. 宏观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财政支付手段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一定的宏观财政政策目标。一般讲,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15. 赤字财政:为了刺激有效需求,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有不能增加税收,这样就出现了赤字财政。 16. 宏观货币政策:有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般主要是 稳定货币,稳定物价,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17.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资产市场上公开销售或购进政府发行的国债。当中央银行 售出债券时,就会相应的收回货币,使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减少;当中央银行购进债券时,则会相应的发出货币,是市场上的国币供给量增加。 18. 再贴现率:是由中央银行对市场货币量进行调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 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收取的利息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就会减少他们从中央银行借入的贷款,从而使市场货币量减少,反之,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就会增加他们从中央银行借入的贷款,从而使市场货币量增加。

产业经济学前沿与热点

产业经济学前沿与热点结课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前沿与热点研究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2011年11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国内的房地产业发展概况以及热点问题分析,当然 国内的市场还是跟国外市场有一定联系,但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讨论。分析房地产行业热点问题,像保障住房、产业政策、北京市房地产情况等问题,从此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业还在迅速的发展,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究。而对于未来市场的分析,我们又得注意整个国家的制度问题,国民的生活问题。总之,中国房地产业需要更深刻的改革和分析。 关键词:政策环境;北京市房地产;商品房和保障房。 正文 引导语:房地产业,对于目前来说一个尤为突出的产业,尤其是在中国。当然这取决于房地产业它所处的环境以及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的来讲房地产业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各个阶层,无疑不得说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让人堪忧的问题,当然我们更看重的是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前沿问题。在中国这个社会中,人们的文化,政府的政策,商家的利益诉求等导致了如今这个比较肮脏的房地产行业,但是我们也不可将其一棒子打死,只有具体分析了它的特点,掌握了它的发展规律,才能让房地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民,造福于社会。 中国房地产现状及未来市场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房地产业似乎是一个比较缓和的时期,这主要是国家政策的高压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的不规则快速发展的势头。而分析中国房地产业主要是在城市发展,以京沪深等大城市为主导,其余大部则跟风而上,从中谋得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实来看,虽然受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影响,但房地产业向上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原因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依然在进行,今后10年是前期进城农民买房、安家、就业,实现真正城镇化的重要时期,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改善住房需求也将持续释放。 从产业周期看,前20 年可以看做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起步期和快速发展期,今后10 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将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后半段,并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期。 房地产热点问题分析 一、房地产发展特征分析 1、尽管政府政策对房地产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总的来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竣工总量、 销售总量、价格等数量指标还是在不断的增长。 2、房地产开发数量巨大,人均居住面积不断走高,但人均拥有率却不一定高。 3、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产业结构失衡,虽然俩者的数量都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比较 而言商品房还是占有比较大的优势,这无疑在另一方面使经济适用房很难站稳脚 跟。 4、土地问题严重,房地产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在另一方面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经济学概论》课程论文

《经济学概论》课程论文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题目:失业的形成机理和治理方法 学生姓名:张晗 学号:20091303030 院部:遥感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09 级 任课教师:徐常萍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论失业的形成机理和治理方法 摘要:论文主要探讨了失业的含义,划分出主要集中失业的类型。由于我国是失业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可以透过对我们国家失业形成原因分析,了解学习国内外尤其我国对于 失业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失业;分类;原因;治理; 一.失业的含义 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劳动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失业是各国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对于什么事失业,哪些人属于失业者,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的认识和规定。 在我国,对于什么事失业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照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第二种看法认为,凡是统计时被确定有工作能力,且在此前四周曾专门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第三种看法认为,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尽管对失业有许多不同的界定,但界定失业的标准还不难概括。即作为失业者,一般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①在统计点差是没有工作;②属于劳动力范围,能参加工作;③在前四周曾专门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但没有找到。 这样,我们就把失业定义为:统计时被确定为劳动力的人,在一定时间内(如四周)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然没有得到工作岗位的现象。[1] 二.失业的分类 (一)自然性失业 自然性失业又称正常失业,它通常不是由总需要不足这类宏观经济问题引起的,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关系不大,即使在求职人数与工作岗位几本均衡时,这种失业也会不可避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摩擦性失业 在经济高速增长,劳动需求旺盛时期,也总会有一些人处于失业中:他们辞去原有的工作寻找新的工作,从一个城市搬迁到另一个城市,或是从学校、家庭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等。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正常波动,一方面引起一切企业解雇工人;另一方面引起另一些企业增加工人,这也劳动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基本相等时出现失业现象。这类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3.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在这几类失业中显得并不太重要,通常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较小。

1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前沿

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N.格里高利·曼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院学习经济学;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 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合作研究人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顾问;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学高价水平考试委员会;从2003年到2005年,他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微观经济学前沿 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发展完全的学科,它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对于经济学,我们有3个处在经济学前沿的题目。他们分别是: 1)对称经济学——人们在生活当中不免有人比另外一些人知道更多的消息,你能保证别人知道的你全都知道么(这就是不对称)。 2)政治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工具去理解政府的职能。 3)行为经济学——把心理学的观点用于研究经济问题。 第一节不对称信息

隐蔽性行为 道德危险: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忠诚或者不合意的行为的倾向。 比如为了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故意去弄坏已经投保的车子,投保了巨额人身保险的人去…… 他出现的关键在于一方无法完全的获取另一方完全的信息,导致道德危险的出现。 再解释两个概念。 代理人:一个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委托人:让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恩。雇佣关系是一个好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例子。老板是委托人,工人是代理人。道德危险是工人在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情况下偷懒。 那么,雇主可以这么做防止道德危险的出现。 a) 更好的监督(强力监督) b) 高工资(失去工作就难找这样的工作了) c) 延期支付(比如年终奖金) 隐蔽性特征 逆向选择:从无信息买者的角度看,无法看到特征混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 真得很晦涩,他的意思也就是卖者对要出售的物品的特征了解的比买者多的市场上产生的问题。也就是说买东西的人要承担更大的质量风险。我们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在网络上买东西,就是这个原因,人们当面购物,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在网络上购物的话,人们能够获取的信息要少很多,相对于人们得到的这些便宜(网上的东西总是稍微便宜些),人的或许并不会选择在网上购物。直到有一天人们渐渐对网络购物的质量得到了信赖……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26页word资料

1.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即怎样把各种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资源闲置在宏观经济学中意味着工人失业、机器停产,严重的话会造成经济萧条。因此“资源利用”是宏观经济学探讨 的主要问题。 2.两部门经济:是指仅有工商与居民户的经济体系,大体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3.有效需求:是尅恩斯提出来的一个概系,指与供给相均衡的市场系需求,按凯恩斯观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灵活偏好等三个基本心理定理,市场有效需求会低于潜在的充分就业的总需求,并进而导致非自愿失业,对此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干预来解决。 4.边际消费倾向:时至最后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这条定理的基本内容就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逐渐递减。 5.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按凯恩斯定义,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按这一贴现率,资本资方在其寿命期间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的观值等于该资本资方的供给价格,换句话讲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一定的资本预期在未来寿命期间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效率。 6.灵活偏好:是指人们由于偏好货币使用后的灵活性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它包括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它促使人们将货币保持在手中而不用投资和消费,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减少。 7.消费函数: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加入消费仅由收入决定,即消费是国民收入的函数:C=f(y),为简化,又进一步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即C=f(y)=C0+Cy,其中,C0 为自发消费,与收入无

关,cY为引致消费,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C为一定的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8.总需求:指市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以及出口国外需求。 9.货币幻觉:即只看货币工资的名义价值,而不注意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变动。这时如果物价水平上涨,将导致实际工资下降,从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厂商会认为有利可图,趁机扩大生产,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10.适应性预期:即会根据以往通货膨胀的经验对未来即将发生的通货膨胀做出预期。这时“货币幻觉”消失,工人会以物价上涨为由,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以维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准。 11.理性预期:认为人都是有理性的,能根据他所掌握的大量信息对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符合实际的预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2.价格刚性:总需求与总供给并不总能达到均衡。是因为价格并不总是灵活的,完全伸缩性的,而是存在将价格黏性,即价格水平并不能完全随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13.需求管理:通过财政政策手段,辅之以货币政策手段,人为地调控总需求,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这也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4.宏观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财政支付手段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一定的宏观财政政策目标。一般讲,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