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附课内练习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附课内练习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附课内练习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附课内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 ,逆“圣听” ,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 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 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 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b5E2RGbCAP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 1、历史背景: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 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 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 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 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 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 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p1EanqFDPw 2、谏:规劝、劝戒;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3、作者介绍: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他是唐 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 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 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DXDiTa9E3d 三.研习课文一、二段 朗读指导: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 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RTCrpUDGiT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 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5PCzVD7HxA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 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jLBHrnAILg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 道 义是治国之本;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 思”及意义。 xHAQX74J0X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 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 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 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LDAYtRyKfE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 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Zzz6ZB2Ltk 1、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 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dvzfvkwMI1 读完后,请一名学生朗读,注意其音准情况,教师再强调其中重要的词语。 (1)臣闻求木之长者:课文注为“音 cháng 高” ,根据对举的下句“欲流之远者”中“远”字的词性, 此处应该这样读。rqyn14ZNXI (2)塞源而欲流长也:此字有“sāi\sè\sāi”三种读音,应该查字典弄清楚。根据意义及用法,文中 应读做“sāi” 。 EmxvxOtOco 2、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 学生读毕。请两名学生分别口头翻译一、二段。教师根据学生翻译情况,强调重要词语: (1)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物,在此借代帝王;域中之大, 语出《老子》上篇: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SixE2yXPq5 (2)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元,意为第一,首,也为第一解,元首,指代帝王;景,意为大, 《诗 经》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景行,大路。6ewMyirQFL (3)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诗经》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能够。 (4)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吴越,指代敌国,此处典故出自勾践灭吴;行路, 指代陌生人,形同陌路。kavU42VRUs (5)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前两句为倒装句;貌,为名 词作状语,表面上。y6v3ALoS89 (6)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荀子》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3、分析文意。 第一段用了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 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 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 ,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 运用自然中的现象,而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M2ub6vSTnP 同时,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加强了说服力,使被说明的道理突出来了。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 本” ,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知其不可” ,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
0YujCfmUCw
第二段同样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 劝戒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太宗的心吧,即使 不用再提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eUts8ZQVRd 四. 练习背诵: 背诵前,先归纳板书: 求木之长 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 浚其泉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思国之安 积其德义 善始者实繁 竭诚以待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克终者盖寡 纵情以傲物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五.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 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玩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 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sQsAEJkW5T 六.作业
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求木之长 欲流之远 思国之安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固其根本 浚其泉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积其德义 竭诚以待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纵情以傲物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教学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 (下)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先回顾一、二段的板书,熟悉课文的脉络,然后背诵。 背诵完毕,教师强调: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 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GMsIasNXkA 二、研习第三段。 1、 自读第三段,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正确。 2、 请学生朗读这一段,注意其停顿是否正确,并且翻译这一段。 重点词语: 谦冲,谦虚;满溢,骄傲自满; 正身,端正自己(的行为) ; 此处可以结合治身的准则来进行德育渗透:谦受益,满招损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正人先正己等古代治身良训。TIrRGchYzg 3、分析段意: (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十思”的核心内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 “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它大体上是每两句成对,两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因而可 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知足” “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 ,不骄傲自满;三 是“慎始敬终” ,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 ,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徐此之 外,又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两条,也应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条件之内,因为选能择善权在人

君。但这两条与“十思”性质不同,做到“十思” ,才能选能择善。果能做到“十思” , “宏兹九德” ,选能 择善,那么,政治前景一片光明:(从秉性气质、品格能力区分)智、勇、仁、信四种人各尽其长,(从职役 划分)文、武两类人各尽其用。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7EqZcWLZNX (如果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十思”的内容:思知足—思知止—思谦虚—思容纳—思节制—思敬终—思纳 谏—思正身—思赏罚公正; )lzq7IGf02E (2) “十思”的意义: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三、细读课文,把握全文思路,并品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的特点。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 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 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读出意 蕴,读出情感,也读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zvpgeqJ1hk 四、课内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木(chang)之长者 浚(jun)其泉源 B.虑雍(yong)蔽 正身黜(chu)恶 C.克终者盖(gai)寡 董(dong)之以严刑 D.垂拱(gong)而治 仁者播(bo)其惠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 B.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 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闻达于诸侯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二)填空题: 5.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惧谗邪,___________; 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 魏 征 (580 — 643) , 字 _____ , 唐 太 宗 封 之 为 _________ , 文 集 有 《 _______________ 》 。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专用文体。NrpoJac3v1 (三)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 7-10 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 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1nowfTG4KI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 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 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fjnFLDa5Zo 7.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春华秋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8.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 9.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 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 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 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 之曰: “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 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 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 “卿 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 无忌曰: “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 ”太宗日: “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 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 “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 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 “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 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

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tfnNhnE6e5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汝离间我兄弟 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③往事息隐 ⑤但其尽心所事 ⑥从容对曰 ⑦征慷慨自若 ⑧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⑧ 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B. 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 C. 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象仇敌一样 D. 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的冶金的高手。 13. “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建成” “隐太子” “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 “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 ”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 感情上接受不了。HbmVN777sL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给以重 用。 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略 6.玄成、郑国公、 《魏郑公文集》 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的一种专用文体。 7.A 8.A 9.B 10.C(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11.C 12. C 13.A 14.A(三者是同一人) 附: 一、文言字词句。 虚词 1.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 ,表转折) (2)必竭诚以待下(连词,相当于“而” ,表修饰) (3)戒奢以俭(连词,相当于“而” ,表并列) (4)纵情以傲物(连词,相当于“而” ,表并列) (5)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相当于“而” ,表承接) (6)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连词,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8)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 ’ (9)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2.而

(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2)不言而化(连词,表转折) (3)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 (4)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 (5)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连词,表并列) (6)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用法同“以” ,表目的) 3.其 (1)必固其根本(代词,它的) (2)则智者尽其谋(代词,他们的) (3)知其不可(代词,这些) (4)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那) (5)其可忽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4.为 (1)亏无为之大道哉(动词,作为) (2)则吴越为一体(动词,成为) (3)则思三驱以为度(动词,作为) (4)为天下笑(介词,被) 5.之 (1)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 (2)臣闻求木之长者(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人君当神器之重(助词,的) (4)将崇极天之峻(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实词 1.特殊词义 (1)克终者盖寡(能够) (2)慎始而敬终(在此与“慎”同义) (3)承天景命(大) (4)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5)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虚怀、虚心;修养) 2.词类活用 (1)择善而从之(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一 (2)简能而任之(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4)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5)乐盘游(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6)必固其根本(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稳固) (7)宏兹九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光大) (8)则思虚心以纳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虚) (9)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 (10)则思知止以安人(动词使动用法,使……安) (11)鸣琴垂拱(动词使动用法,使……呜) (12)何必劳神苦思(动词使动用法,使……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 ,表判断)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 2.疑问句 (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也” ,表疑问) (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 ,表反问)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其”与疑问语气词“乎” ,表反问) (4)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哉” ,表反问) 3.省略句 (1)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 (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 (3)(民众)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省主语“民众”) 4.变式句 (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 (2)将崇极天之峻(峻之极天,定语后置) 重点语句翻译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 2.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文: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 1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文: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 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V7l4jRB8Hs 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百姓像水一样)可以负载船只,也可以颠覆船只,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事。 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译文: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6.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文: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 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83lcPA59W9 二、课外训练 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准确地进行解释和翻译。 2.当堂完成下面的练习。 [能力训练] 一、解释加点词。 1.必浚其泉源 2.人君当神器之重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4.承天景命 5.克终者盖寡 6.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8.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9.宏兹九德 10.简能而任之

11.垂拱而治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 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 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恶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 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 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mZkklkzaaP 1.注音与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A.壅(yōng)蔽:耳被堵,眼被蒙。 简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 B.垂拱(gǒng) :不理政务。 谦冲:谦虚。 C.黜(chù )恶:罢斥奸邪小人。 谗邪:说坏话,造谣生事,陷害他人的人。 D.谬(miū)赏:错误的赏识。 盘游:指狩猎。 2.这段内容的中心要旨是( ) A.居安思危 B.戒奢以俭 C.积其德义 D.宏兹九德 3.“十思”内容非常全面,但又嫌琐细。请选出最重要的几项是( ) 。 ①劳神苦思 ②虚心纳下 ③念高危 ④谦冲自牧 ⑤因怒滥刑 ⑥满溢 ⑦慎始敬终 ⑧知人善任 A.①③⑤⑦ B. ①③⑥⑦ C. ②④⑥⑧ D.②④⑦⑧ 4.请说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语言特点。 ①魏征的写作目的是: ②其语言特点为: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庚辰上( “上”指唐太宗)御翠微殿问待臣口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 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己之 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置诸壑朕见贤者 则进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其前未尝黜 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践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背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AVktR43bpw (节录自《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详述画线部分的大意。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20200522202733)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 “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B)。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陌生)喜爱(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忽略(忽视)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共篇)

篇一: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含高中和初中) 初中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_____________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_____________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 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吧? 1.请把下面的词语按序号填写在文中空缺处。 音符琴声眼睛眉毛 (1) (2)(3) (4) 2. 你能仿照“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写两个AABB的词语吗? 3.仔细地寻找春天中,文中都找到了什么? 4.春天里我们还能看到哪些景象?(举一个例子,选文中的除外)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四处—( ) 寻觅—( ) 2.第一节中写雷锋曾把()背回家。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热心助人的叔叔、阿姨们。 B.雷锋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千人糕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照样子,写词语。 很多很多 想了想 2.用“”画出文中爸爸说的话,用“”画出孩子说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 “千人糕”是指( ) A.由一千个人才能做成的糕。 B.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糕。 一匹出色的马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纸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优质课高中语文《秋水》教学设计

优质课高中语文《秋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知识。2、充分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为深入学习庄子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正确引导,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庄子思想来面对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出宽阔的胸襟。 学情分析: 处于本阶段的高二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一些古代叙事性散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诸子散文等经典篇章,但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系统性。尤其是此时的学生思维不够成熟,既无高一学生的壮志满怀,又无高三学生的迫在眉睫,更不用说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成熟心态。 重点难点: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庄子思想中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并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学生人生的智慧结晶。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融相对主义、天道无为和绝对的精神自由为一体的庄子思想,深入探究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知识。2、充分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为深入学习庄子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正确引导,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庄子思想来面对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出宽阔的胸襟。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通过对庄子一生的简单总结:“看破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知忘我;学来养生术,去做逍遥游,濠上观鱼能齐物。”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1、检测知识,夯实基础。 检测文言知识及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 活动3【讲授】2、解读文本,把握关键。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活动4【活动】3、合作探究,心灵感悟。 启发学生从课本中得到有益启示。 活动5【讲授】4、深入挖掘,发展提升。 挖掘深层思想,拓展视野。 活动6【活动】5、拓展迁移,思想升华。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人生。 活动7【作业】作业布置 读庄子作品,仔细体会融相对主义、天道无为和绝对的精神自由为一体的庄子思想,写出人生感悟。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学生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 C.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曰:“沛公安.在?” ②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善始者实.繁 ③振.之以威怒 ④塞源而欲流.长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

七下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一)《三棵枸杞豆》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划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画儿说:“这画的是我一生中的三个理想,下面的‘○’是我一生的成绩。第四个理想还没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述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2.三叔画的三幅画代表了三叔一生中哪三个理想?(2分) 3.文中把太阳比作“一个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2分) 4.请你写出对三叔说的“是呵,……所以才这么亮”一段话的理解。(3分)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联系选段中三叔说的话,写出你的感悟。(不超过100字)(3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 (二)《柳叶儿》 (1)又是柳叶儿抽芽的季节了。 (2)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3)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4)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我能通过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体会出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用“”画出选文中的中心句。(2分) 3.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2分) (1)秋天的田野像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像一枚枚邮票。4.选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五光十色色彩斑斓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雪白颜色多种多样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金色的海洋枫叶 4.说明稻穗金黄,很多庄稼全都丰收了! (二)课内阅读。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选文中有两个“看”字,第一个“看”表示( );第二个“看”表示( )。 A.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B.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 (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一定在想:__________ (2)唱完了歌儿,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一定在想:______ 3.我们应该学习鸟儿( )的品质。(多项选择) A.珍惜友情B.舍己为人C.信守承诺 参考答案: 1.B A 2.(1)树朋友,我终于找你了。(2)树朋友,我唱的歌好听吗? 3.A C (三)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1.木板现在由( )变成( )。 A.椅子B.手推车 2.用“______”画出椅子心理描写的句子。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 ●作业导航 1.背诵全文。 2.“根本”“纵情”等词的古今义。 3.积累“倍”“以”“所”等六个词语。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魏郑公文集》。作者魏征,字玄成,巨鹿曲阳人。谥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B.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C.疏,原意为“分条陈述”。后指一种文体,给皇帝的奏议,也叫“条陈”。 D.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粗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高山仰止,景行不止。 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5.与“克终者盖寡”中“克”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 B.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 C.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然性俭克,少恩情 6.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尔安敢轻吾射。 C.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7.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 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 8.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流之远者之:到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却 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以:凭借 D.而况于明哲乎于:比 9.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造宫殿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尽可能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

《背影》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7课背影 (一)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 ..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 躇了一会,终于 ..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 [因为他爱子情深,别人去他不放心。] 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与中心关系不大,故略写。] 4.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 [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是反语。表明作者悔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6、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 [例一:会。因为年轻气盛,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例二:不会。既然读了这篇文章,就不会让这种事情重演。] 7.文中多次写父亲的“嘱咐”和“踌躇”,其用意是什么? [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深切。] 8.选文出自课文《》,作者是(),字佩弦,()代()家、学者、民主战士。 (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 ..地( a )到铁道边,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g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蹒跚 ..[pán shán 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外貌突出家中景况惨淡,照应了开头;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第二次。

高中语文优秀课堂实录——《《氓》微课实录

细微人称变化蕴含情感波澜 ——《氓》教学节录 在《氓》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婚恋的不同阶段反映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情感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文中有一些有意味的形式或细节,你能发现并赏析其妙处吗?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三处写到淇水的句子,以及写桑叶、斑鸠的句子。但是,有一个学生的答案,完全在笔者的预设之外。 他说:“老师,我有个疑问,在这首不算很长的诗歌中,女主人公对负心汉的称谓就有很多个,比如第一段是‘氓’‘子’,第二段是‘尔’,第三段是‘士’,后三段有‘尔’也有‘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个“教学意外”,追问、品读、探究,让我们生成了一段师生都很有收获的教学内容。 师:哦,这个发现有道理啊!我先前也没有注意到。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找出有这些人称代词的句子,读读、议议,看看有没有能说服人心或者让我们恍恍然大悟的结论。 (学生和教师找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诵读。) 生:注解说,“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第一段是男女主人公相识继而相恋期间,在那个期间,女子眼里的男主人公当然是特别美好、值得尊敬的,所以用“子”。 生:那我“恍然大悟”了!第二段为什么用“尔”不用“子”,一读就感觉出来了。第二段是男女主人公热恋期间,仍然用“子”就太不亲切了,有点高高在上。“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就是“你”,读起来,这几句就有热恋期间两个人亲昵对话的感觉。 师:的确如此。第二段,他们由热恋而结婚,耳鬓厮磨,说话当然不用客套了,“尔”这个第二人称就很符合这里的语境。那么,第三段为什么要用“士”? 生:这一段是女主人公痛苦的人生体会、总结,“士”是对男子的通称。 生:如果说第二段是热恋期,我觉得第三段像是“冷遇期”。岁月流逝,女主人公年老色衰,再加上其他原因,总之两人的感情渐渐冷漠了,关系也疏远了。女主人公反思自己的婚姻生活,感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篇二: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优秀模板(含高中和初中) 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版(含高中和初中) 初中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资料:【原文】【翻译】【主题思想】【习题】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翻译】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

课内阅读专项 练习题含答案 四下部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课内阅读专项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疏疏:阴:走: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初春。 B. 暮春。 (二)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连江:平明:冰心: 3.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的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 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江雨悄然而来,这是一幅水天相连、 浩渺迷茫的图。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二、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 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 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 头扎到水下去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2.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读了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图、 图、图。 4.用曲线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还能写一个拟人句。 三、阅读《灰雀》片段,回答问题。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课内阅读】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远上寒 山石径斜,白云生 处有人家。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 于二月花。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寒山:生:坐:红于: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 A.初秋。 B.深秋。 (二)望洞庭湖光

秋月两相和,潭面 无风镜未磨。遥望 洞庭山水翠,白银 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和:白银盘:青螺: 3.“潭面无风镜未磨”指的是湖面,像。古代铜做的镜子,需要,才能保持光亮。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二、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我能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读了这段课文,小问号想知道明明是写同学们课上课下的情景,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呢? 我来回答:这样写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为学校增添了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读得,读得;三是突出了下课后孩子们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3.我能写出这段课文提到的那些小动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