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用水量计算

1. 居民区生活用水量计算

按街道建筑层次及卫生设备情况,根据规范采用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计算出居民区的每人每日用水量,并应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居民区的最高时流量Q 1

Q 1=k h1

4

.8611i

i N q ×f 1 K h1—时变化系数

q 1i —最高日每人每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 ·d) N 1i —设计年限内城市各用水区的计划用水人口数,cap f 1—用水普及率

街坊面积如下表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街区编号 面积(hm 2) 1 1.3763 9 1.04015 17 0.96255 2 0.8402 10 0.61865 18 0.52515 3 1.1438 11 0.43365 19 0.46245 4 1.0580 12 0.65865 20 0.1751 5 0.9138 13 0.57015 21 0.91865 6 0.8143 14 0.7460 22 0.71265 7 1.000 15 0.7149 23 0.78130 8 0.2261 16 0.4901

17.183

q 1= 200 L/(cap.d)

N 1=362人/公顷×17.183公顷=6154人

K h1=1.48 f 1=80% 2.工业企业用水量2Q

工厂作为集中流量,根据所提供的最高日平均流量及工作班次,变化系数,确定单位最大秒流量。

用水单位 生产(m 3/d) 生活(m 3/d) 班次 时变化

系数

最高日(m 3/d) 最高时(m 3/h) 最高时

秒流量

(L/s)

化肥厂 400 25 2 1.8 425 47.81 13.28 磷肥厂 350 25 2 1.4 375 32.81 9.11 化工厂 400 30 3 1.5 430 26.88 7.47

发电厂500 30 3 1.7 530 37.54 10.43

橡胶厂200 35 2 1.3 235 19.09 5.3

陶瓷厂250 30 1 1.3 280 45.50 12.64

汽修厂300 35 2 1.9 335 39.78 11.05

水泵厂200 20 3 1.2 220 11.00 3.06

仪表厂200 20 1 2 220 55.00 15.28

洗煤厂400 35 2 1.4 435 38.06 10.57 ∑3485 98.19

3.市政用水量

3

Q、

浇洒道路用水:9803

m/d;绿地用水:10003m/d

3

Q= 980 m3/d +1000 m3/d = 1980 m3/d

4.未预见用水量

4

Q

4

Q=(1107.72+3485+1980)×0.20=1314.54 m3/d

用水量计算表

生活用水

量生产用

水量

市政用

水量

未预见用

水量

Q

最高日

(m3/d)

1107.32 3485 1980 1314.5 7886.86

5.水厂供应788

6.86×5.0%×1000÷3600=109.54 L/S

其余由高位水池供应168-109.54=58.460 L/S

二、选择给水系统及输水管定线

1.根据县城平面图、地形、水体、街坊布置情况,绘制等高线;

2.采用水厂与高位水池联合供水方式;

3.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对管段、节点进行编号,并将管网模型化。

各管段长度与配水长度

注:由于此县采用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所以可以将清水池及水厂同建于管网的节点(1)处,输水管段非常短视其长度为零不计损失。其余管段配水长度确定原则为:两侧无用水的输水管,配水长度为零;单侧用水管段的配水长度取其实际长度的50%,只有部分管长配水的管段按实际比例确定配水长度;两侧全部配水的管段配水长度等于实际长度。

管段编号

1 2 3 4 5 6 7

三、计算最高时工况下节点流量、管段设计流量、确定管段直径

1.计算比流量

q s =∑-i

h l

Q Q 2== 0.0261L/(s.m)

2.计算沿线流量 i s mi l q q ?=

3.计算节点流量:

集中流量可以直接加到所处节点上;沿线流量将一分为二,分别加到两端节点上;供水泵站或高位水池的供水流量也应从节点处进入管网系统,其方向与用水流量方向不同,应作为负流量。 i S i s sj j j l q Q Q Q j

?+

-=∑∈21

2 j=1,2,3,…,N (L/s) N---管网图的节点总数 Qj---节点j 的设计流量,L/S

Q2j---最高时位于节点j 的集中流量,L/S

Q sj---位于节点j 的(泵站或高位水池)供水设计流量,L/S

最高时集中用水流量

集中用户名称 化肥厂 磷肥厂 化工厂 发电厂 橡胶厂 集中用水流量

(L/S ) 13.28 9.11 7.47 10.43

5.30 所处位置节点编

号 13 16 11 4

11 集中用户名称

陶瓷厂 汽修厂 水泵厂 仪表厂

洗煤厂

管段长度(m )

55

210 85 200 130 215 170 配水长度 27.5 210 85 200 130 215 127 配水长度(m ) 8 9 10 11 12 13 14 管段长度(m ) 355 110 260 110 355 146 190 配水长度(m ) 355 110 260 110 355 0 0 管段编号 15 16 17 Σ 管段长度(m ) 790 210 190 3781 配水长度(m ) 395

95

2676.488

集中用水流量

(L/S)

12.64 11.05 3.06 15.28 10.57 所处位置节点编

8 15 4 3 14

最高时管段沿线流量分配与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管段或者节点编号管段配水

长度(m)

管段沿线

流量(

S

L)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集中流

量(

S

L)

沿线流

量(

S

L)

供水流量

(

S

L)

节点流量

(

S

L)

1 27.5 0.7

2 6.95 109.54 -102.590

2 210 5.48 9.11 3.10 12.210

3 85 2.22 11.05 3.85 14.90

4 200 5.22 8.35

5 8.355

5 130 3.39 3.0

6 4.305 7.365

6 215 5.61 10.43 4.500 14.930

7 127 3.31 15.28 4.460 19.740

8 355 9.27 7.530 7.530

9 110 2.87 2.675 2.675

10 260 6.79 12.64 9.465 22.105

11 110 2.87 10.57 4.830 15.40

12 355 9.27 5.30 4.635 9.935

13 0 0 7.47 0 7.47

14 0 0 13.28 5.155 18.435

15 395 10.31 0 58.460 -58.460

16 0 0.00

17 95 2.48

合计0.00

4.按照节点流量平衡条件、依据供水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初步分配各管段设计流量

5.根据各管段设计流量确定管道直径

为了防止管网因为水锤现象出现事故,最大设计流速不超过2.5~3 m/s;在输送浑浊的原水时,为了避免水中的浮游物质在水管内沉积,最低设计流速通常不得小于0.6m/s。在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考虑管网的造价和经营管理等费用,采用经计流速来确定经济管径。

界限流量表管段直径表

D(mm)Q(L/S)

从清水池水池输水到泵站再到管网,以及从管网到高位水池都采用双管输水,以提高供水的可靠性。

100 9 150 9~15 200 15~28.5 250 28.5~45 300 45~68 350 68~96 400 96~130 450 130~168 500 168~237 600 237~356 700 356~490 800 490~685 900 685~822 1000 822~1120

管段编号

流量 Q (L/S ) 管径 (mm ) 1 6.955 100 2 4.000 100 3 9.170 150 4 31.860 250 5 16.410 200 6 4.000 200 7 34.890 251 8 49.670 300 9 60.915 300 10 43.970 250×2 11 42.455 250 12 24.720 200 13 29.185 250 14 29.075 250 15 24.030 200 16 8.000 100 17 10.095 150 18 25.480 200 19

118.92 300×2

四、最高时工况下管网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设计节点数据

节点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地面标高 (m ) 31.0 31.0 32.70 33.2 33.8 34.1 34.4 34.8 33.7 自由水压 (m ) 28.0 28.0 28.0 28.0 28.0

28

28.0 28.0 28.0

服务水头 (m ) 59.0 59.0 60.70 61.2 61.8 62.1 62.4 62.8 61.7 节点 编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地面标高 (m ) 33.4 32.1 32.5 31.9 32.9 65 自由水压 (m )

28.0 28.0 28.0

16

20.0

\

1.采用哈代-克罗斯算法平差方法,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得出各管段实际流量、水头损失、管段流速及各节点压力水头、自由水压。

1)本次平差采用计算机Excel 进行平差,水头损失采用曼宁公式计算,允许闭合差0.1m ,假定节点(1)位控制点。

l D

kq h m n

f

k=10.29n m 2 ,混凝土管n m =0.013 n=2.0

m=5.333

(最高时管网平差草图见附表1.)

设计工况下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管段或节点编号 管段流量(L/s) 管内流速(m/s) 管段压降(m) 节点水头(m) 地面标高(m) 自由水压(m) 1 62.905 0.890 0.233 65.491 31.0 34.491 2 50.695 0.718 0.577 65.258 31.0 34.258 3 35.795 0.730 0.308 64.681 32.70 31.981 4

11.980

0.678

1.236

64.373

33.2

31.173

5 4.615 0.588 1.307 63.137 33.8 29.337

6 10.315 0.584 0.985 62.100 34.1 28

7 16.089 0.328 0.124 63.085 34.4 28.685

8 15.460 0.488 0.788 63.209 34.8 28.409

9 33.660 0.686 0.352 64.073 33.7 30.373

10 3.629 0.462 1.282 64.425 33.4 31.025

11 19.029 0.606 0.370 65.707 32.1 33.607

12 15.184 0.484 0.760 63.665 32.5 31.165

13 5.249 0.669 1.506 62.159 31.9 30.259

14 2.221 0.283 0.351 62.510 32.9 31.51

15 20.656 0.658 3.131 62.869 65

16 58.460 0.827 0.796

17 22.1250.705 0.864 \ \

2)确定控制点在水力分析时,假定节点(8)为控制点,但经过水力分析后,比较节点自由水压与服务水头,发现节点(6)的用水压力要求不能满足,说明节点(8)不是实际的控制点。比较按假定控制点确定的自由水压与服务水头,可以得到各节点供压差额,差额最大的节点就是用水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本次设计即节点(6),最大差额为-5.806节点水头加上此值,可使用水压力要求全部得到满足,而管段压降未变,能量方程组仍满足,自由水压也应同时加上此值。

2.确定泵站扬程及高位水池位置,确定水泵型号及台数

该县水源地亦在节点(1)节点(1)水厂,清水池、泵站均置于厂内,所以从清水池到泵站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均可忽略不计。

泵站至少应提供的水头为46.12m。

由供水可靠性原则,以及发生事故时水可以及时送出,仍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选取比设计泵站扬程较大一点的水泵。这样对工程投资会有所增加,但相对于选用较大管径来减小管段的水头损失所带来的工程增加投资要小许多。

由最高时工况水泵提供流量102.59L/s及至少应满足的水头46.12m选用200s-63型水泵三台,两用一备。

同时确定高位水池的地面标高应为65m。

3.绘制管网平差草图(见图1.)

五、管网校核

1.消防时校核

1)该县人口小于一万人,查城镇、居民区室外消防用水量表知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L/s。通过管网水力分析知,该管网的控制点在节点(3)处,故将火灾发生点位置确定为节点(6),其用水量增加10L/S,为24.930L/S。

2)火灾流量全部由二级泵站供给,故节点(1)流量为-112.590

L/s。

3)采用水头校核法校核:因为此时水泵已经选定,可认为清水池(1)为定压节点,经过泵站提升进入管网。由水力分析得出各节点自由水压均大于低压消防10m 的自由水压要求。

(消防时工况平差草图见附表2.)

节点或管段编号管段

流量

(L/S)

管段流速

(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自由水压

(m)

1 72.893 0.758 0.137 65.423 31.0 34.423

2 60.68

3 0.859 0.826 65.286 31.0 34.286

3 45.783 0.648 0.190 64.46 32.70 31.76

4 22.289 0.710 0.923 64.270 33.2 31.07

5 14.924 0.845 1.247 63.347 33.8 29.547

6 10.006 0. 566 0.92

7 62.100 34.1 28

7 29.746 0.606 0.425 63.027 34.4 28.627

8 15.48 0.482 0.756 63.452 34.8 28.625

9 33.648 0.686 0.352 64.317 33.7 30.617

10 3.632 0.463 1.284 63.956 33.4 30.565

11 19.032 0.606 0.370 65.249 32.1 33.149

12 15.175 0.483 0.759 63.206 32.5 30.706

13 5.240 0.668 1.501 61.705 31.9 29.805

14 2.230 0.284 0.354 62.059 32.9

15 20.665 0.658 3.133 65.192 65

16 58.460

17 22.137 0.705 0.865

2.最大转输时校核

管网用水量按最高时用水量的30%计算,二泵站供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8%(61.34L/S)计算,高位水池进水量为13.03L/S。采用水头校核法,仍将清水池所在节点(1)做为定压节点,通过水力分析,得到各节点水压,判断二级泵站扬程可以满足要求(水柜设计有效水深按3m计算)。

(最大转输时工况平差草图见附表3.)

管段或节点编号管段

流量

(L/S)

管段流速

(m/s)

管段压降

(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

(m)

自由水压

(m)

1 29.501 0.601 0.135 74.57 31.0 43.571

2 25.838 0.82

3 1.302 74.436 31.0 43.436

3 21.368 0.681 0.360 73.13

4 32.70 40.434

4 12.841 0.727 1.421 72.774 33.2 39.574

5 10.631 0.602 0.633 71.353 33.8 37.553

6 6.152 0.784 3.046 70.72 34.1 36.62

7 0.230 0.029 0.003 67.674 34.4 33.274

8 6.026 0.768 4.827 67.671 34.8 32.871

9 9.836 1.253 3.984 66.534 33.7 32.834

10 17.810 1.008 3.552 70.518 33.4 37.118

11 22.430 0.714 0.514 74.07 32.1 41.97

12 1.343 0.171 0.240 70.758 32.5 38.258

13 1.638 0.209 0.147 70.925 31.9 39.005

14 3.879 0.494 1.07 71.975 32.9 40.975

15 9.410 0.533 3.013 65 65 0

16 13.03 0.509 1.534

17 3.997 0.509 1.137

3.事故时校核

1)一般按最不利事故工况进行校核,即考虑靠近供水泵站主干管[7]在最高时损坏的情况;节点压力仍按设计时的服务水头要求;

2)管网用水量按最高时用水量的70%计算;

3)二级泵站供水量按最高时供水量的50%(51.295L/S)计算,其余20.518L/S 由高位水池供给;

4)采用水头校核法,各节点压力满足设计最高时服务水头。

(事故时工况平差草图见附表3.)

管段或节点编号管段流量

(L/S)

管段流速

(m/s)

管段压

降(m)

节点水头

(m

地面标高(m)

自由水

压(m)

1 52.655 0.745 0.163 80.1658 31.0 49.615

2 44.108 0.899 1.154 80.452 31.0 49.452

3 33.678 0.686 0.272 79.298 32.7 46.598

4 18.308 0.583 0.623 79.026 33.2 45.826

5 13.152 0.745 0.969 78.403 33.8 44.603

6 2.701 0.344 0.58

7 77.434 34.1 43.334

7 11.117 0.63 0.905 76.847 34.4 42.447

8 9.522 0.539 1.386 77.752 34.8 42.952

9 23.383 0.745 0.559 81.106 33.7 47.406

10 1.096 0.140 0.117 80.547 33.4 47.147

11 11.876 0.378 0.144 80.664 32.1 48.564

12 9.005 0.510 1.240 79.307 32.5 46.807

13 2.050 0.261 0.230 79.077 31.9 47.377

14 1.011 0.129 0.073 79.004 32.9 48.004

15 16.084 0.512 1.898 81.718 65

16 0.612

17 6.867 0.875 3.354

六、清水池、高位水池调节容积

1.清水池有效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

W清水池=7886.864×0.15=1183.033m

2.高位水池有效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计

W高位水池=7886.864×0.03=236.63m

七、绘图

1.管网总平面布置图

2.管网起点(3)至控制点(1)选定线路总断面图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完整版)室外管网设计说明

1. 设计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1.1.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 1.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1.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1.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1.1.7 甲方提供的院区周围市政道路的给水排水管网现状图、设计委托书; 1.1.8 建筑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工程位于辽宁省海城太湖路两侧西。建设单位 为卓达辽宁 1.3 设计范围: 1.3.1 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海城产业园范围内生活给水管网、工艺给水管网(其中工艺给 水管网管径和用水量由甲方提供,本次设计只负责工艺用水管线位置的布置)消防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的设计,不包含生产和工艺排水管网、防洪设计。 1.4 管道系统: 本工程设有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 1.4.1 给水系统: 1.4.1.1 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来自市政管网,由北侧太湖路接入一条dn180给水管接入厂区内作为生活和消防用水;管道覆土 1.35m。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市政管网水量、水质满足 使用要求,太湖路市政绝对水压0.20MPa,只能满足厂房和动力中心补水要求,不能满足厂 前区使用要求,厂前区供水需要在动力中心加压后供给厂前区单体,供水压力为0.35MPa;生产用水水源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绿化用水水源为厂区内的自挖井(水量和水质由甲方负 责满足现行绿化用水水质要求);总入口处的计量装置由市政部门负责。 1.4.3 污水设计: 厂区内污水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之后分别接入西侧经七路和北侧东湖路的市政污水管网中。 1.4.4 雨水设计: 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辽宁鞍山暴雨强度公式i= ,设计重现期为2年;区域内雨水收集后,排入北侧太湖路雨水管网中。 2 施工说明: 2.1 市政接管经标高确认: 2.1.1 建筑室外雨水管道,在施工前应对本工程允许接入西侧河道水面标高进行实测确认与 设计标高无误 差后,再进行施工。 2.1.2 如河道水面、市政污水管道管底实测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误差时,应通知设计院,设计 院按实测标高对设计标高进行调整修改,以修改后的管道标高进行施工。 2.2 管材及接口: 2.2.1 埋地给水管采用PE100管(公称压力 1.25MPa),采用热熔连接,过路部分增加钢套管, 延出道路两侧各0.5m。 2.2.2 埋地消防给水管采用PE100管(公称压力 1.60MPa),热熔连接;连接室外消火栓支管,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李悦 学号:20070130211 专业班级:给排水工程二班

目录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项目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资料 (3) Ⅱ.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5) 一、输配水系统布置 (5) 二、设计用水量及调节构筑物相关计算 (5) 1 设计用水量计算 (5) 2 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7) 3 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 (7) 三、经济管径确定 (11) 1 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 (11) 2 初始分配流量 (13) 3 管径的确定 (13) 四、管网水力计算 (15) 1 初步分配流量 (15) 2 管网平差 (15)

3 控制点与各节点水压的确定 (15) 4 泵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计算 (17) 五、泵的选择 (19) 1 最高时工况初选泵 (19) 2 最大转输工况校核 (19) 3 消防工况校核 (21) 4 泵的调度 (24) 六、成果图绘制··················································- 参考文献 (25)

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项目 某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二、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资料,应完成下列任务: 1、进行输配水系统布置,包括确定输水管、干管网、调节水池(如果设置的话)的位置和管网主要附件布置; 2 、求管网、输水管、二级泵站的设计用水量与调节水池的容积; 3、计算确定输水管和管网各管段管径;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确定二级泵站的设计扬程,如果有水塔,确定水塔的设计高度; 6、确定二级泵站内水泵的型号与台数(包括备用泵),并说明泵站在各种用水情况下的调度情况; 7、画出管网内4~6个节点详图。 三、 设计资料 1、某市规划平面图一张。 2、某市规划资料。 某市位于湖南的东部,濒临湘江。近期规划年限为6年,人口数为12万,城区大部分房屋建筑控制在6层。全市内只有两家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其用水量及其他情况详见表1。 表1 工业企业近期规划资料

给水管网设计.

目录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二、给水管网定线 三、设计用水量 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3、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4、计算二泵房、水塔、管网设计流量 5、计算清水池设计容积和水塔设计容积 四、管材的选择 五、管网水力计算 六、校核水力计算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一、给水系统的布置 (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 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 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 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依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采用二泵房分二级供水。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要点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 姓名 学号 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06 月2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3) 1.1用水量的计算 (3) 1.2管网布置图 (4) 1.3 节点流量计算 (4) 第二章管网水力计算 (5) 1.1 初始流量分配 (6) 1.3事故流量校正 (9) 1.2消防流量校正 (12) 第三章水泵的选取 (15) 第四章设计总结 (15) 4.1 设计补充 (16) 4.2 设计总结 (16)

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一、用水量的计算 : 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 1 城区规划人口近期为9.7万,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属于中小城二区来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在100~160L/cap.d,选用Q=13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1。 故一天的用水量为Q1=qNf=130×9.7×104×1=12610m3/d 。 : 2、企业用水量Q 2 企业内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企业甲: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3000×25=75000L=7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700×40×3=84000L=8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2700×35=94500L=94.5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900×60×3=162000L=162m3/d 则企业甲用水量为75+84+94.5+162=415.5m3/d 企业乙: 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800×25=45000L=45m3/d 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800×40×2=64000L=64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400×35=49000L=49m3/d 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700×60×2=84000L=84m3/d 则乙车间用水量为:45+64+49+84=242m3/d 则企业用水量Q =415.5+242=657.5m3/d 2 : 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量Q 3 ⑴、道路浇洒用水量: 道路面积为678050m2 道路浇洒用水量定额为1~1.5L/(m2·次),取1.2L/(m2·次)。每天浇洒2~3次,取3次 则道路浇洒用水量为687075×1.2×3=2473470L=2473.47m3/d ⑵绿化用数量 绿化面积为城市规划总面积的1.3%,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598300m2,

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兰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指导教师程斌 2012年10月31日

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 (2)供水方案选择 (3)管网定线 (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 (5)流量、管径的计算 (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 (7)管网设计校核 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 1.1设计原始资料 (1) 1.1.1地形地貌 (1) 1.1.2气象资料 (1)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 1.1.4图纸资料 (1) 1.1.5用水资料 (1) 1.2设计任务 (2) 2设计说明书 (2) 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 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 2.1.4节点水压计算 (3)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 3设计计算书 (3) 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 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 3.2供水方案选择 (4) 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 3.3.管网定线 (4)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 3.5.1供水设计原则 (5) 3.5.2具体要求 (5) 3.5.3二级供水 (5) 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 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 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 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 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 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 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 4.1.5平差计算 (10) 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 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 4.2 消防工况校核 (12) 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 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 5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16)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 1.设计城市概况 假设城市设计为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区与区,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 (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 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 (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 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 c.的顺序进行布置; 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 5—污水厂 6—泵站 7—出水口

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部管网的衔接; 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容 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区与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 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③.污水管道的布置与定线 污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在总体规划中,只决定污水主干管、干管的走向和平面布置。 定线时,应该充分利用地形,使污水走向按照地面标高由高到低来进行,主干管敷设在地面标高较低的河堤处,管道敷设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和狭窄的道路下,一般设在两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带下。 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穿坊式,组成的一个污水排放系统可将该系统穿过其他街区并与所穿过的街区的污水管道相连接。管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管。 ④.确定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和泵站的设置地点 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为两个工厂和每条管道的起点,这些点决定着管道的最小埋深,由于整个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埋深一直满足最实用条件,且对于将来的发展留有空间,所以不需要提升泵站,全部依靠重力流排水。 ⑤.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下的具体位置 充分协调好与其他管段的关系,污水和雨水管道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的下面,处理管道的原则为: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根据以上分析,对整个区域进行布管,干管尽量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沿河堤进行布置,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整个城镇的管道系统呈现截流式布置,布管方式见附图。(污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平面布置图)。 3. 管段设计计算: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解析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目录 1总论 ......................................................................................................................... - 3 -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3 - 1.1.1设计任务 .................................................................................................................................................. - 3 - 1.1.2设计要求 .................................................................................................................................................. - 3 - 1.1.3设计依据 .................................................................................................................................................. - 3 - (1)标准规范 ................................................................................................................................................... - 3 -(2)甲方提供资料 ........................................................................................................................................... - 3 - 1.2设计原始资料.................................................................................................................................................... - 4 - 1.2.1县城概况 .................................................................................................................................................. - 4 - (1)自然概况 ................................................................................................................................................... - 4 -(2)水文地质 ................................................................................................................................................... - 4 -(3)气候现象 ................................................................................................................................................... - 4 -(4)水系及水资源 ........................................................................................................................................... - 5 -(5)地震 ........................................................................................................................................................... - 5 - 1.2.2工程概况 .................................................................................................................................................. - 5 -2工程规模 .................................................................................................................. - 6 -2.1用水量预测........................................................................................................................................................ - 6 - 2.2工程规模 ........................................................................................................................................................... - 7 - 2.2.1总水量 ...................................................................................................................................................... - 7 - 2.2.2工程范围 .................................................................................................................................................. - 7 -3管网设计 .................................................................................................................. - 7 - 3.1管线布置原则.................................................................................................................................................... - 7 -3.2设计公式及参数原则........................................................................................................................................ - 8 - 3.3平差计算 ........................................................................................................................................................... - 9 - 3.3.1平差计算的必要性................................................................................................................................... - 9 - 3.3.2流量分类 .................................................................................................................................................. - 9 - 3.3.3 流量分配原则 ....................................................................................................................................... - 10 - 3.3.4 消防校核 ................................................................................................................................................ - 11 - 3.3.5 事故校核 ................................................................................................................................................ - 11 - 3.3.6反算水源压力管网平差计算书平差基本数据.................................................................................... - 11 - 3.3.7消防校核 ................................................................................................................................................ - 14 - 3.3.8 事故校核 ............................................................................................................................................... - 18 - 4 某市排水管道设计................................................................................................. - 21 -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衡阳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孔庆培 学号:026413158 指导老师:谭水成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30日

前言 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其市总人口54.32万左右,有一工厂A和火车站。总设计时间为2周,设计内容主要是给水管道的定线、水力计算及部分区域的污水、雨水设计,并作出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设计过程中,先大致了解衡阳市地形分布后,决定通过分区供水满足整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定线,给水水力计算,确定管径,校核等等,把定下的管径标图并整理报告。考虑城市初步规划,以及资金投资问题,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水体。雨水是通过雨水排水系统直接排入水体。 课程设计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运用CAD制图,画出衡阳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分布图,部分污水干管剖面图,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Preface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Hengyang city ,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ity is 543,200 around,there are a facto ry “A” and a train station in the city. The total time of the design for 2 weeks,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about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alignmen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the sewage of part of area, rainwater design, and make the plane figure and profi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understand top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engyang city roughly, decide to meet the whole city water demand by the district water supply. Fixed lin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water hydraulic diameter, checking and so on, to set the diameter of plotting and finishing the report. Considering the preliminary planning of the city, and the problem of capital investment, using completely separate drainage system.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is sent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rough the sewage system,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after the theatment. The rain water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rough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Curriculum design allows us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which we have learned, the use of CAD drawing, drawing a distribution map of general layou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in Hengyang City, part of the sewage trunk pipe profile, learn to use knowledge flexibly.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7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1确定管径求得各管段的设计秒流量后,根据流量公式即可求定管径: 式中q j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m 3/s ;d ——计算管段的管内径,m ; v ——管道中的水流速,m/s 。 建筑物内的给水管道中不同材质管径流速控制范围可按 不同材质管径流速控制范围表选取。但最大不超过2m/s 。v d q g 42π=v q d g π4=不同材质管径 流速控制范围表 点击查看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1. 给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 式中h y——沿程水头损失,kPa; L ——管道计算长度,m; 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按下式计算:

后退前进返回本章总目录返回本书总目录 式中i ——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 d j ——管道计算内径,m ; q g ——给水设计流量,m 3/s ; C h ——海澄-威廉系数: 塑料管、内衬(涂)塑管C h = 140; 铜管、不锈钢管C h = 130 ;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 h = 130; 普通钢管、铸铁管C h = 100。 i 1.7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2. 生活给水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 管段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式中h j ——管段局部水头损失之和,kPa ; ζ ——管段局部阻力系数; v ——沿水流方向局部管件下游的流速,m/s ; g ——重力加速度,m/s 2。 ∑=g v h j 22 ζ

1.7.2给水管网和水表水头损失的计算 根据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管(配)件当量长度计算法 管(配)件当量长度: 螺纹接口的阀门及管件的摩阻损失当量长度,见阀门和螺 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当量长度表。 管(配)件产生的局部水头损失大小同管径某一长度管道 产生的沿程水头损失 则:该长度即为该管(配)件的当量长度。 等于阀门和螺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 当量长度表点击查看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说明书(DOC)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某县城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是否组长:

给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1 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制图和使用规范与技术资料的能力。 设计要注意贯彻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做到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应该深入复习有关课程,充分理解它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查阅技术文献,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通过技术能基本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较熟练地进行管网平差,加强基本技能和运作技巧的训练。 1.2 设计题目 某县城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1.3 设计原始资料 1.3.1 概述 某县城位于我国的广东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市内建有居民区、公共建筑和工厂。详见规划地形图。 1.3.2 城市用水情况 城市用水按近期人口412000 万人口设计,远期(10年)人口增加10%,市区以5 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表1 生活用水变化规律表 时间企业用水变化 百分数% 居民用水变化百 分数% 时间 企业用水变化 百分数% 居民用水变化百 分数% 0-1 1.5 4.05 12-13 5.0 1.16 1-2 1.5 4.07 13-14 5.0 1.18 2-3 1.5 4.34 14-15 5.0 1.26 3-4 1.5 4.29 15-16 5.8 1.25 4-5 1.2 4.12 16-17 5.8 1.62 5-6 1.2 4.28 17-18 5.0 4.30 6-7 4.2 6.06 18-19 5.0 5.20 7-8 6.8 6.21 19-20 4.6 5.50 8-9 6.8 6.08 20-21 4.6 5.35 9-10 6.8 5.80 21-22 4.6 5.23 10-11 6.0 4.92 22-23 3.4 4.80 11-12 6.0 4.01 23-24 1.2 4.92

给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资料 一、城市平面图一张,比例1:5000; 二、城市总人口:10.4万人;用水人口:100%; 三、城市平均房屋层数:5层; 四、工业企业情况,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甲工厂: 生产用水量:1000吨/天 工作时间:第一班(0-8);第二班(8-16);第三班(16-24)热车间人数:5400人/天;一般车间人数:3600人/天 热车间淋浴人数:4860人/天;一般车间淋浴人数:360人/天 2、乙工厂: 生产用水量:500吨/天 工作时间:第一班(8-16);第二班(16-24) 热车间人数:5000人/天;一般车间人数:3000人/天 热车间淋浴人数:4500人/天;一般车间淋浴人数:300人/天五、该城市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曲线如下表:

六、该城市位于二区 七、投资偿还期:t=5年,折减系数:m=5.33,折旧系数:4%,重现期:P=3.6% 第二章设计要求 一、根据所给资料,确定取水建筑和净水建筑的地点。 二、分析全程用水量和一天内流量的变化情况。 三、计算界限流量和经济因素。 四、确定城市主要供水方向,并进行管网定线。 五、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管径。 六、进行管网平差。 七、按平差结果确定水泵扬程。 八、消防校核和事故时,水泵流量扬程是否满足要求。 九、绘制管网平面图。 十、整理报告,装订成册,报告力求文字通畅,字迹清晰。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 一、居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 按居住条件,由课本附表1查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240L/人·d,这里取200 L/人·d, 则Q1=200×0.001×104000×100%=20800L/人·d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原始资料 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和规模: 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 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气象情况: 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 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 二.设计内容 1.给水量定额确定 (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 (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2.d。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m2.d。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 (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

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22L/s (二)工业用水量计算 工业生产用水 2000+1000+600=3600m3/d=41.7L/s。 工业生活用水 (600*25+1500*35)+1500*25+1500*25=142.5m3/d=1.65L/s。 工业淋浴用水 600*60*3+450*40*3+400*40*2=194m3/d=2.25L/s。 工业用水量 Q2=3600+142.5+194=3940m3/d=45.6L/s。 (三)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计算 道路面积按街区面积的15%算,绿地面积按街区总面积的5%算,街区总面积为48000002m。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天2.5L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