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转帖]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方鹤松

小儿腹泻由于频繁的腹泻与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常伴有脱水、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即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治疗及时正确则可使病情很快转危为安。因此液体疗法从来就是腹泻治疗中的重点。国内外曾对液体疗法作了许多研究,有的过于仔细,需要一定的条件与技术,在条件差的第三世界国家与我国边远农村地区难以实施。因此研究出科学的、简单易行的液体疗法,成为腹泻病治疗中的迫切需要。

60年代初期基础医学的一大发现,发现1~2.5%的葡萄糖能促进肠道水和钠的最大限度的吸收(提高25倍),由此诞生了口服补液盐(ORS)。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十分重视,并在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推广口服补液疗法。每年可减少100万腹泻脱水患儿免于死亡,收到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今世界各国口服补液疗法使用率一般都在60~80%。而在我国由于受腹泻治疗旧观念的影响,口服补液尚未得到全面推广,使用率低于40%。为此《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提出应该大力推广口服补液,尤其在农村。对于重症难治性腹泻患儿常伴有复杂性脱水,基层治疗有困难,需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因此作为上级医院的医生应掌复杂脱水的治疗。今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1. 及时宣传腹泻病的防治知识。得病之后特别要注意预防脱水,有了脱水要及时治疗,大力宣传推广口服补液疗法。

2. 预防脱水:腹泻初起即应给患儿口服更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预防脱水最好是采用米汤加盐溶液,家长可以自己制备,该溶液为1/3张,最适合预防脱水,而且口味好,患儿爱服。其他也可用糖盐水或ORS。因糖盐水中有蔗糖为双糖,急性腹泻时常有双糖酶缺乏不易被吸改。ORS为2/3张液体,适合用于治疗脱水,作为预防脱水张力太高,应用时要注意加服1/3白开水,防止出现高钠血症。

3. 合理治疗脱水:据统计,现今我国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大约90%是属于轻~中度脱水,最适宜采用ORS口服补液治疗,ORS对高渗、低渗及等渗脱水均适用,因为在轻~中度脱水时肾功能正常,可自行调节张力。ORS既经济又方便,特别适合于基层农村;重度脱水大约占10%,因有低血容量休克,此时肾脏调节功能不好,故需要用静脉输液尽快纠正重度脱水,没有静脉输液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鼻胃管输液。大约95%以上的脱水可以在基层处理。对于更复杂的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基层如没有条件可转到上级医院按以下方法处理。本文对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作重点介绍。

一、简便、经济、实用的液体疗法

适用于多数急性腹泻病患儿。基层尤为适用。

(一) 脱水的评估

对患儿应及时评估,发现脱水及时纠正。

(二) 治疗

1.治疗方案一

适用于有腹泻而无脱水的患者,可在家庭治疗,家庭治疗三原则:

⑴腹泻一开始就要给患儿口服更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建议选用以下液体任何一种:

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一斤装酒瓶1瓶)+细盐1.75g(半啤酒瓶盖),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一斤装酒瓶1瓶)十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半啤酒瓶盖)。随时口服。

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每腹泻一次给服ORS液50~100毫升。ORS为2/3张液体对预防脱水张力太高,应注意适当补充白开水。

⑵给患儿足够的饮食以预防营养不良

原来吃过的东西都能吃,只要能吃鼓励多吃。腹泻病儿禁食是有害的。不用担心饮食不能被消化吸收。实验证明吃进去的饮食大部份可被吸收(表2):

⑶密切观察病情:如果患儿在家治疗三天内临床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即应该去看医生:

①腹泻次数和量增加;②频繁呕吐;③明显口渴;④不能正常饮食;⑤发热;⑥大便带血。

2.治疗方案二

适用于有些脱水的患者(即轻~中度脱水),此类脱水约占90%,完全可用ORS纠正脱水。既经济又方便,效果也很好。

纠正脱水最初4小时ORS液的用量:75ml×体重(kg)=ORS用量ml

4小时后再评估一下脱水症状,如脱水已纠正,即可回家采用家庭口服补液,如方案一;如仍然有些脱水,则按方案二,再给一分ORS液纠正脱水。

ORS的原理:

60年代初基础医学一大发现:

1~2.5%葡萄糖(55~124Meq/L)能促进肠内水和钠的最大限度吸收(提高25倍)。

葡萄糖浓度>3%则会引起渗透性腹泻。

葡萄糖浓度<1%,则水和钠吸收不好。

旧配方中有碳酸氢钠容易潮解、变质、且味道苦涩。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联合通和,建议各国废弃旧配方改用新配方。新配方中以枸椽酸钠替代了碳酸氢钠,枸椽酸钠性质稳定不会变质,且味酸甜,便于小儿服用。

患儿要继续饮食。

3、治疗方案三

适用于重度脱水(约占10%),因有低血容量休克,需用静脉输液尽快纠正。纠正重度脱水需液量按100ml/kg计算,方法如下表:

●等张液:

※2:l液=0.9%氯化钠液:1.4%碳酸氢纳(或1/6M乳酸钠)

※0.9%氯化钠液

●2/3张液:

※4:3:2液=0.9%氯化钠液:10%葡萄糖:1.4%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

※1:1加碱液=0.9%氯化钠液100ml+10%葡萄糖100ml+5%碳酸氢钠10ml

●l/2张液:

※2:3:l液=0.9%氯化钠液:10%葡萄糖:1.4%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

上述液体根据当地情况以供选择。

※补钾:重度脱水患儿一般需补充钾,给氯化钾,每日200~300mg/kg,分3~4次口服,或配成0.15~0.2%浓度由静脉均匀输入,速度切忌过快,并需待有尿后才能静脉给钾。

※补钙:佝偻病患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片或钙粉,每次0.5g,每日三次,若出现手足搐搦症,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一旦患儿能饮水,应尽量改用ORS口服液,补液6~7小时后重新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一、二或三继续治疗。

鼻饲管补液:如无静脉输液条件,可通过鼻胃管点滴ORS液20ml/kg/h,连续6小时(120ml/kg)。

二、复杂脱水与电解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此类多见于重症患儿,尤其在小婴儿伴重度营养不良者。或伴有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休克、重症肺炎等。治疗时需要有血生化与血气检查相配合。基层没备条件不够,可转往上级医院治疗。上级医院需具备更高的液体疗法知识。今就腹泻时伴发的复杂的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介绍如下:

(一) 诊断

1. 等渗脱水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Na浓度正常,为130~150mmol/L。一般腹

泻引起的脱水多属于等渗脱水。此类脱水细胞内液未变。细胞外液损失,主要是损失血浆区和间质区的液体。虽然腹泻、呕吐所丢失的并非等渗性液体,但人体的调节功能很强,在肾功能完好的情况下,肾脏可以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使体液维持在等惨状态,因此临床所见的脱水多属此类。

等渗脱水临床表现:视脱水的轻重而异,中度以上的等渗脱水可出现口渴、皮肤弹性减低,口舌干燥,眼窝和前国凹陷;重度还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四肢厥冷等循环衰竭症状。(详见急性腹泻脱水评估)。

2. 高渗脱水与高钠血症

高渗脱水:腹泻时水的损失多于钠的损失,血清钠>150mmol/L。高渗脱水的病死率高,国外报告可达10%,不死者可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因而越来越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

高渗性脱水常见的原因有:①腹泻、呕吐伴高热者。②一小部分病毒性肠炎,大便中钠含量较低,失水多于失钠。③口服或静脉输入过多的等渗或高渗溶液。

高渗脱水时,细胞外脱水,细胞内也脱水。由于细胞外液钠浓度过高,渗透压因之增高。

临床表现:有剧烈口渴、高热、烦躁不安,口舌粘膜焦干,无泪,虽失水达体重的10~15%,但皮肤弹性仍较好,多表现轻~中度脱水体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重症出现昏迷,角弓反张或惊厥。脑细胞脱水时,水直接入血循环,颅压下降,脑脊液蛋白增高,潘迪试验阳性。严重时发生脑出血或脑血拴,可危及生命或引起后遗症。由于脱水后肾脏负担加重,既要尽量回吸收水分,同时又要把体内废物排出体外,如果脱水继续加重则会出现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

高钠血症:指血钠高于150mmol/L,不伴脱水者,可见于:①钠盐入量过多。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③医源性补钠盐过多,如大量口服ORS预防脱水而又未加服白开水者等。

高纳血症的临床表现:烦渴、高热、嗜睡、唤醒后烦躁不安、呼吸深、心率快、皮肤和粘膜干燥。神经系统症状多,除上述表现外,烦躁严重、嗜睡重、共济失调、肌肉震颤、颈部强直、角弓反张、腱反射亢进,严重者可昏迷、惊厥。有的并发心力衰竭。确诊主要依据测定血钠增高、发病急剧、高热、繁频呕吐、可疑时应及时测血清钠、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糖。

3.低渗性脱水与低钠血症

低渗脱水:腹泻时失盐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多见于①迁延与慢性腹泻伴营养不良的小婴儿。②腹泻时口服大量清水或静脉输入大量非电解溶液。

临床表现为:①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水肿,其中以脑细胞水肿症状最突出,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重症昏迷、惊厥,引起脑疝、病儿脱水虽重,但无口渴、口舌粘膜湿润。早期肾功能好能调节表现多尿,严重时肾功能不全,不能自行调节,变为无尿;②胞外液脱水严重。在细胞外液脱水基础上,由于低渗时部分外液进入细胞内,使外液脱水更加严重,故病儿表现循环不良:③神经肌肉应激性低下,因钠有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的功能,低钠血症时肌肉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腹胀,症状类似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亦称水中毒):指无脱水有低钠血症。血钠<130mmol/L。常见于:①重度营养不良伴腹泻患儿。②严重感染如重症肺炎、休克等。③脑部疾患如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⑤肾功能不全或不能正常排出水分的患儿如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衰竭。

⑥体弱小婴儿喂的奶过于稀释或饮水过多。⑦溺水、巨结肠用大量清水灌肠。

4.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①腹泻时丢失大量钠、钾、钙、镁等碱性电解质。②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脱水时无氧代谢占优势,各类营养物质代谢不完善,糖分解为乳酸,脂肪分解成酮体,组织破坏释放肌酸、尿酸、磷酸等酸性产物。③酸性物质排泄受障:严重脱水时循环差,尿量少,酸性代谢废物排泄受障碍。

症状表现与分度:酸中毒可根据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来诊断。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为40~60容积%。pH正常值为:7.32~7.42。

(1) 轻度酸中毒:临床上不易看出症状。二氧化碳结合力在30~40容积%。

(2) 中度酸中毒:可看出呼吸深、长、快。二氧代化碳结合力为20~30容积%。

(3) 重度酸中毒:呼吸明显深、长、快。可闻到酮味(烂苹果味)。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20容积%。

(五) 低钾血症

血钾正常值为3.5~5mmol/L。

低血钾的原因为腹泻时丢失大量钾,其次是进食少摄入钾不足。脱水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钾,迁延与慢性性腹泻伴营养不良的患儿,低血钾尤为明显。但在脱水纠正之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使细胞内的钾向细胞外转移,以及尿少排钾量减少等原因,体内钾总量虽然减少,但在脱水纠正之前血钾多数仍在正常范围。治疗开始后,经补液随着脱水酸中毒的纠正,血液被稀释,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每克糖原需要结合钾0.36mmol,此时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补液后有尿,钾的排出量增多等原因而出现低血钾症状。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不仅决定于血钾的浓度。而更重要的是缺钾发生的速度、起病缓慢者,体内缺钾虽达到严重的程度而临床症状不一定很重、一般当血清钾低于3mmol/L时即可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甚至出现呼吸肌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腱反射、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并可出现心律紊乱、血压降低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为T波低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ST段下降等。

5. 低血钙和低血镁症

血钙的正常值为2.25~2.75mmol/L(9~11mg/dl) ;血镁的正常值为0.8~1.2mmol/L(2~3mg/dl)。

原因:进食少与大便丢失,使体内钙、镁缺少。一般多不严重。迁延与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及有佝偻病的患儿,可出现低血钙症。脱水纠正前由于血浓缩可不出现症状,补液后血液稀释,血钙浓度下降,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可出现手足搐搦症;少数迁延与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在补液后血液被稀释,可表现缺镁症状,如四肢震颤、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缺镁。确诊依据测定血钙、血镁结果。

(二) 复杂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本类情况多见于迁延与难治性腹泻或伴营养不良的危重病儿,要仔细治疗,精打细算,注意以下原则:①补液需要考虑三方面:累积损失,继续丢失及生理需要量。②要掌握补多少量,给什么样的液体,要掌握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肺功能。原则上是先快后慢,见尿加钾,完全纠正留有余地,补后评估,不足再加。

静脉补液

1. 补充累积损失:

(1) 补液量:

轻度:30~50ml/kg

中度:50~100ml/kg 8~12h输完

重度:100~120ml/kg

学龄前儿童少补1/4,学龄儿童少补1/3。

轻~中度脱水,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合称"有些脱水(somedyhydration),此时患儿肾功能尚好,能自行调节,均可用ORS口服补液治疗。如病情危重不能口服或呕吐严重者采用以下方法特殊处理。

(2) 补液种类

原则上是:

等渗脱水以2/3张液(200mmol/L)补充。

低渗脱水以等张液补充。

高渗脱水以1/3~1/4张(100~75mmol/L)液补充。

(3) 补液速度

重度或中度脱水伴外周循环不良者,先用等张2:1液(2份0.9%氯化钠:1份1.4%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20ml/kg,于30分钟至1小时静脉输入。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采用不同液体80~100ml/kg,继续静脉输液纠正累积损失。等渗与低渗脱水,速度可快些按8~10ml/kg/h,一般8~12h补足累积损失量。高渗脱水则需要慢些,于48h补足累积损失量,防止补液过快出现脑水肿。

2. 补充继续丢失量

累计当日大便丢失的水分(采取便后湿尿布减便前干尿布重量)。原则上丢多少补多少,给以与大便电解质相似的溶液。一般用1/3张2:6:1液(2份0.9%氯化钠:6份10%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或1/2张1:1液(1份0.9%氯化钠:1份10%葡萄糖)。速度6~7ml/kg/h。

3. 补充生理需要量

正常儿童生理需要量为100~150ml/kg/d,患病时只满足其基础代谢的最低生理需要量60~90ml/kg/d(按40~60cal/kg/d计算)。用1/3张含钾维持液补充(4份10%葡萄糖:1份0.9%氯化钠内含0.15%氯化钾)。速度6~7ml/kg/h输入。

介绍常用的静脉补液方法

"4:3:2"补液法(4份0.9%:3份10%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

1. 等渗脱水补充累积损失:

轻度4:3:2溶液30~50ml/kg,于8~12h静滴。

中度4:3:2溶液50~100ml/kg,于8~12h静滴。

重度先给2:1液20ml/kg,于30分钟~1h内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

继以4:3:2溶液80~100ml/kg,于8~12h输入

2. 低渗脱水纠正累积损失

多见于合并营养不良Ⅱ0~Ⅲ0的患儿,这类患儿体弱心功能差,因此纠正累积损失总量要少、浓度要高、速度要慢。

轻度4:3:2溶液30~50ml/kg,8~12h输入。

重度及中度先给2:1液20ml/kg,于30分钟~1h输入,以便快速恢复血容量。

继给2:1液20ml/kg

4:3:2液40ml/kg 10~12h输入。

3. 纠正低钠血症(水中毒)

不伴脱水,血钠高于130mmol/L。症状表现:细胞内水肿,可有惊厥、昏迷、颅压增高、肌肉松弛、腱反射降低、腹胀、尿少或无尿。可按下述方法纠正:

用3%氯化钠12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如仍不好再加6ml/kg。

如用0.9%氯化钠40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

4. 高渗脱水纠正累积损失

高渗脱水,脱水征表现较轻,一般显示轻~中度脱水。高渗脱水不能用单纯葡萄糖液纠正,否则会引起脑细胞水肿,诱发颅内高压,发生惊厥,甚至死亡。为此,所输液体张力不能过低,速度不能过快,要供给适量钾,既可适当提高所输液体的渗透压,又不增如钠负荷,采用1/3~1/4张液,一般用1/3张"2:6:1"(2份0.9%氯化钠:6份5%葡萄糖:1份1.4%碳酸氢钠或1/6M 克分子浓度乳酸钠)。于48h纠正累积损失。具体按每日1/2量累积损失量加当日生理需要量补充:

笫一日2:6:1溶液40~50ml/kg + 含钾维持液90ml/kg,速度5~7ml/kg/h。

第二日2:6:1溶液40~50ml/kg + 含钾维持液90ml/kg,速度5~7ml/kg/h。

5. 高钠血症(盐中毒)的治疗

此类病儿体内水不少,钠显著增多,钾减少,钙也减少。治疗重点在补充水分和利尿,以清除钠,并要适量补充钾和钙。可用速尿每次1mg/kg,口服、肌注或静滴,每日1~2次。促进体内钠的排出。

可口服补充水分,150ml/100cal/ks/d,KC13~4mmol/kg/d。如需输液,可将口服不足之量以5%葡萄糖稀释3~4倍的"2:1"液,用4~6ml/kg/h的速度缓慢静脉输入,并按上述方法补充氯化钾。为了纠正低钙血症。可口服乳酸钙,每日3次。每次0.5g,输液期间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次,稀释一倍静脉滴入,同时服用适量维生素D。

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脉搏、呼吸,必要时测血压、如脉搏增快、血压增高,反映输液过快,导致脑肿胀应减慢速度,防止惊厥、如已惊厥立即注射镇静剂。

6. 纠正酸中毒: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按以公式计算:

(50 - 现测得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容积%×0.5×体重(kg)=5%碳酸氢钠ml

或(50 - 现测得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容积%)×1.8×体重(kg)=1/6M乳酸钠ml

腹泻所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经以上液体疗法即能与脱水同时纠正。对有些重度酸中毒,可考虑另加5%碳酸氢钠5ml/kg,提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

7. 低血钾、低血钙与低血镁治疗参见急性与迁延性腹泻治疗。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主要是大便次数和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是两个高峰期。小儿腹泻应及时护理治疗,注意了解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 腹泻的护理 1.1. 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 1.2.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 1.3. 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 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体液不足的护理 2.1. 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 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 2.2. 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2.2.1. 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一般每1~2min喂5ml(约l 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①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 液。 2.2.2.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 ①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 生理需要量。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kg;重度脱水150~180m1/kg。上

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

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取自2014年9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微生态治疗,即给所有患儿服用蒙脱石散及酪酸梭菌活菌散。结果在不适用抗生素的前期下,微生态治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次数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利率达到96.67%,差异学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微生态治疗小儿腹泻病,治疗效率高,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标签:小儿腹泻;微生态;方式;临床治疗 在临床医学中,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如治疗不当,出现慢性腹泻,可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我院采用微生态治疗对120例患儿进行治疗及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4年9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为新生儿期~3岁,平均年龄(1.88±0.76)岁;85例患儿发病较急,大便主要是以黄色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存在,每天排便次数5~15次,便中无粘液、寄生虫等;57例患儿就诊时伴有发热症状,测量体温为37.6℃~39.5℃,平均体温(38.3±0.12)℃,无明显脱水征;还有多数患儿合并流涕、咳嗽、呕吐等症状。此外,患儿就医前发病1d 有32例,1~2d的有52例,超过3d的有36例。 1.2方法120例患儿在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抗生素,入院后经检查,发现呼吸道有感染症状的,给予10~15mg/kg的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于有发热、呕吐严重的患儿给予静脉输液,8小时内补充累计损失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服用适量肠粘膜保护剂,即蒙脱石散(3g/袋),服用2次/d。其中,年龄在新生儿期~1岁的患儿1g/次,1~2岁患儿服用1.5g/次,3岁及以上患儿服用1袋/次。在患儿服用蒙脱石散2h后给予肠道微生态治疗即酪酸梭菌活菌散,新生儿期~1岁的患儿每次半袋,1岁以后患儿每次服用1袋。如果患儿服药期间,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则给予静脉补液,以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如出现腹泻次数增多,且伴有粘液、脓血等症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患儿服药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1.3疗效判定标准对小儿腹泻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分四类,分别是: ①痊愈:服用药物后3d内,大便的次数、性状等恢复正常,各种不适症状消失; ②好转:3d后大便得到好转,各种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3d后大便次数有所减少,但仍较稀,各种不适症状有所改善;④无效:3d后大便次数、性状以及各种不适症状等无明显变化。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有效)/总例数。

小儿腹泻病及其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病 考试大纲: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5)液体疗法(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常用溶液配制、液体疗法基本实施方法) 考点明细: 充分理解小儿腹泻病的概念 重要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各种常见类型肠炎的鉴别要点 小儿腹泻的补液治疗 一、概念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与成人腹泻是不同的。 二、病因 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不成熟。 2)营养需求大,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低、排空快;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初乳中)均较低。 4)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等)、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某些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有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2)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空肠弯曲菌等。 3)真菌 4)寄生虫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腹泻的临床分期(了解) 急性腹泻(小于2周)、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超过2个月)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症状可轻可重,没有特异性。轻症往往由于饮食或肠外感染引起,重症常常由于肠内感染导致,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脱水、严重的胃肠道表现和电解质紊乱表现。 (1)重点看重症腹泻的特殊表现: 1)胃肠道症状明显——上吐下泻,频繁,甚至于有消化道出血。 2)脱水:常发生等渗或低渗性缺水。 3)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低镁血症。(2)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重点) 1)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症状轻,大便蛋花汤样,量多,次数多,水分多。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相对较缓,大便臭。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临床表现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似。)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腹泻重(更频繁),大便黏冻带脓血。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以腹痛为初期表现,然后再出现腹泻,也有血便。 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 3)空肠弯曲菌肠炎,人畜共患,以侵袭性感染(中毒症状重,粘液脓血便)为主。 4)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动物或人直接传染,严重病例可发生肠穿孔或腹膜炎。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暗绿色海水样便。 —真菌性肠炎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需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 (2)鉴别诊断 首先判断患儿是属于侵袭性感染还是非侵袭性。在鉴别时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非侵袭性感染——主要与生理性腹泻、先天性肠道酶类缺乏或相对不足等进行鉴别,较简单。侵袭性感染——主要与菌痢和坏死性肠炎鉴别。 五、治疗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注意诊断准确,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调整饮食不是禁食。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问题。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加强体格锻炼。

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的原则及方法

小儿腹泻病静脉补液的原则及方法 田军华等 常见的静脉溶液 ①等张液:2:I液=0.9%氯化钠液:1.4%NaHC03(或1/6M乳酸钠);②2/3张液:4:3:2液=0.9%氯化钠液:10%葡萄糖:1.4%NaHC03(或1/6M乳酸钠);l:1加碱液=0.9%氯化钠液lOOml+1O%葡萄糖100m1+5%NaHCOa10ml;③1/2张液:2:3:1液二0.9%氯化钠液:10%葡萄糖:l.4%NaHC03(或1/6M乳酸钠);④1/3张液:2份0.9%氯化钠液:6份10%葡萄糖:1份1.4%NaHCO3;⑤维持液:10%葡萄糖100ml+5%NaHC035m1+10%KCl2ml。 补液的用羹及成分 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第1天补液三定:定量、定性、定时。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镁。 定量: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婴幼儿重度脱水约150—180ral/(kg·日),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日),轻度脱水约90—120ml/(kg·日),学龄前儿童各度补液量应少补1/4,学龄儿童则少补1/3。 定性:溶液种类有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首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低渗性脱水若血钠浓度<120mmol/L,可补高张液,常用高张液为3%氯化钠溶液。 定时: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补液速度主要分为3个阶段:①扩容阶段:恢复有效循环量。对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s,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②纠正脱水阶段:补充累积损失量。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溶液(扣除扩容量)继续静滴。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需要扩容,可直接从本阶段开始补液。本阶段(8一12小时)滴速宜稍快,一般为每小时8~10ml/kg。⑧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12~16小时把余量滴完,一般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各度的输液时间大约分别为24、20、16小时。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简称代酸):①轻度代酸患儿不另加碱性药;②重症代酸可静脉缓慢推入5%NaHCO35ml/kg,必要时可重复1次;③已知C02结合力,可按下式计算;(40-CO2V01%)X 0.5X体重(kg)=所需5%NaHCO3液ml数:④已知血酸碱度,可按下式计算:(BE绝对值一3)X 0.3X体重(kg)所需碱性液数(mmol,lmmol含5%NaHCO3液1.7ml)。 钾和其他电解质的补充;①补钾:低钾病人一般采用10%氯化钾溶液,口服较安全,200~300mg/(Kg·日),最好分6次,每4小时1次,或配成0.15%~0.3%浓度的液体(一般在尚未输入的液体中每lOOml加10%KCl液2m1)由静脉均匀输入,速度切忌过快,患儿有尿则开始补钾(有低钾血症的确切依据时,无尿亦可补钾)。又有报道,补钾必须待有尿后进行,否则易引起高血钾。短时快速由静脉给钾可致心跳骤停,必须绝对禁忌。体内缺钾完全纠正常需数日,待患儿能恢复原来饮食的半量时,即可停止补钾。 ②补钙:佝偻病患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片或钙粉,每次0.5g,每日3次。补液过程中出现手足抽搐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5~lOml,稀释后则静脉缓慢推入,如多次用钙抽搐并不缓解,则考虑低镁血症。⑧补镁:测定血清镁,如低镁,可深部肌注25%硫酸镁液0.2~0.4ml/(Kg·次),1日2次。 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如果第2天还必须静脉补液时,一般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1/5张含钠液补充。异常继续损失量是丢失多少补充多少,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 鼻饲管补液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 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 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 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 总而言之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那么,小儿腹泻护理措施有哪些呢?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适宜范围〗 出生后3月(含)至6周岁(含)的婴幼儿、病程≤7天、体温<38.5℃、轻度以下脱水的急性腹泻者。七路彩虹中医辨证属于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者。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推板门 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腕横纹经大鱼际直推至拇指跟100次。 4、运内八卦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的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一个治疗原则,在泄泻症状控制之后,应从“健脾祟土”的方法加以巩固培本,尤其对于一些脾胃素虚的病者,更应该注意,否则往往使病情容易复发。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导致肌体脱水和水电解质严重紊乱我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如草木之方萌,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常不足。脾主升运,胃主降纳,脾胃相表里,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脾胃感受外邪,或内蕴湿热,使脾胃升清降之功能失调,从而发生泄泻。正如《沈氏尊生书》指出:“泄泻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水入大肠而成泄泻。”所以泄泻是以“脾”为主脏,“湿”为主因。 首先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在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大便性状无改变,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排除了生理性腹泻外就都考虑病理性腹泻.小儿腹泻分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腹泻(2周~2月),慢性腹

泻(2月以上),病因可分感染性,饮食不当,过敏性,先天畸形等等。 小儿腹泻不宜禁食,而应合理膳食。腹泻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禁食,病儿得不到必要的营养,肠道黏膜的损伤难以恢复,使腹泻迁延,进一步削弱幼儿的抵抗力,甚至可诱发肺炎或败血症等。 小儿腹泻在保证饮食的情况下,应注意纠正和预防脱水。孩子出现腹泻后,应让孩子比平时喝更多的液体,如米汤、面汤、菜汁、果汁、淡糖水和白开水等。由于腹泻不仅丢失水分,而且还丢失盐分,所以液体中加少许食盐效果更好。不要滥用抗菌素:目前小儿腹泻的治疗,应用各种抗菌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剂、整肠生、增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而且无副作用。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而且卫生、经济、服用方便。母乳喂养可预防小儿腹泻。建议:1、母乳喂养,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10-08T13:14:36.9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作者:国红霞 [导读]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国红霞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256400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第二就是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及时的记录小儿排便的次数、性状以及腹泻量等数据;第三,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儿的抵抗力差,需要对其进行消毒隔离,饮食器具、衣物及尿布等物品专用,护理患儿前后注意洗手,腹泻患儿的大便、被污染的衣服、床被依次进行消毒,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2.2 营养不足的护理患有轻型腹泻的幼儿需要进行日常的饮食护理,但是需要暂时停用辅食;而对于重型的患儿则主要遵照医嘱禁食,等症状好装后及早的喂食,患儿恢复饮食后需要少食多餐,进食量逐渐增多;由于病毒侵袭导致腹泻的幼儿因为双糖酶缺失,需要使用豆制乳品或是发酵乳。当患儿腹泻停止后需要加大营养,每天增加一餐,需要2 周的时间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3 皮肤受损的护理措施患儿由于出现腹泻的症状,其局部的皮肤会出现受损的情况,因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选用清洁和柔软的尿布进行护理,避免使用塑料布等包裹,同时及时的更换;患儿每次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涂油,以保持患儿会阴部及肛周的皮肤干燥,预防出现红臀现象。当患儿出现局部发红或是有渗出及潜在溃疡时,需要采用烤灯、理疗床面干燥愈合的方法。 2.4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在进行补液后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其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的变化情况,注意是否伴有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的症状;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的医生嘱托及时的进行采血进行电解质分析。 对于钾、镁、钙等电解质的补充需要遵照医嘱进行。输液后患儿有尿时就可以开始静脉补钾,组要引起注意的时氯化钠的浓度不能超多0.3%,其速度不宜过快,禁止使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以免患儿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当患儿在补液的过程中出现抽搐是需要静脉缓注钙剂,时间不能少于10 分钟;而对于镁剂的注射需采取深部肌肉注射的方式。 2.5 对症护理处理(1)眼部护理出现严重脱水的患儿泪液较少,其结膜干燥,昏迷时眼见不能闭合,其角膜暴露在外容易导致感染,因而护理人员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药膏,使用眼罩覆盖;(2)发热护理对于伴有发热现象的患儿时时检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需要使用物理或是药物降温的方式,及时的擦干汗液,更换潮湿的衣物及被子,同时做好口腔及皮肤的护理工作。 3.小结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小儿的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差,给患儿带来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因而需要对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戚新玲,张丽.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314.[2] 李华英.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25.[3] 杜粉霞.社区医院小儿腹泻的针灸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医儿

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转帖]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 方鹤松 小儿腹泻由于频繁的腹泻与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常伴有脱水、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即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治疗及时正确则可使病情很快转危为安。因此液体疗法从来就是腹泻治疗中的重点。国内外曾对液体疗法作了许多研究,有的过于仔细,需要一定的条件与技术,在条件差的第三世界国家与我国边远农村地区难以实施。因此研究出科学的、简单易行的液体疗法,成为腹泻病治疗中的迫切需要。 60年代初期基础医学的一大发现,发现1~2.5%的葡萄糖能促进肠道水和钠的最大限度的吸收(提高25倍),由此诞生了口服补液盐(ORS)。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十分重视,并在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推广口服补液疗法。每年可减少100万腹泻脱水患儿免于死亡,收到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今世界各国口服补液疗法使用率一般都在60~80%。而在我国由于受腹泻治疗旧观念的影响,口服补液尚未得到全面推广,使用率低于40%。为此《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提出应该大力推广口服补液,尤其在农村。对于重症难治性腹泻患儿常伴有复杂性脱水,基层治疗有困难,需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因此作为上级医院的医生应掌复杂脱水的治疗。今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1. 及时宣传腹泻病的防治知识。得病之后特别要注意预防脱水,有了脱水要及时治疗,大力宣传推广口服补液疗法。 2. 预防脱水:腹泻初起即应给患儿口服更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预防脱水最好是采用米汤加盐溶液,家长可以自己制备,该溶液为1/3张,最适合预防脱水,而且口味好,患儿爱服。其他也可用糖盐水或ORS。因糖盐水中有蔗糖为双糖,急性腹泻时常有双糖酶缺乏不易被吸改。ORS为2/3张液体,适合用于治疗脱水,作为预防脱水张力太高,应用时要注意加服1/3白开水,防止出现高钠血症。 3. 合理治疗脱水:据统计,现今我国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大约90%是属于轻~中度脱水,最适宜采用ORS口服补液治疗,ORS对高渗、低渗及等渗脱水均适用,因为在轻~中度脱水时肾功能正常,可自行调节张力。ORS既经济又方便,特别适合于基层农村;重度脱水大约占10%,因有低血容量休克,此时肾脏调节功能不好,故需要用静脉输液尽快纠正重度脱水,没有静脉输液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鼻胃管输液。大约95%以上的脱水可以在基层处理。对于更复杂的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基层如没有条件可转到上级医院按以下方法处理。本文对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作重点介绍。 一、简便、经济、实用的液体疗法 适用于多数急性腹泻病患儿。基层尤为适用。 (一) 脱水的评估 对患儿应及时评估,发现脱水及时纠正。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填脐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具有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特别对吃药怕苦、打针怕痛的要幼儿来说更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1)车前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研末备用。每次取散粉2克,放于脐中,贴上烘热的纸膏药,每隔2天换一次。适合小儿脾虚久泻症。 (2)肉桂3克、干姜5克、细辛1克,混合研成粉末。适合小儿腹泻。 (3)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量,研末,取少许唾液调敷脐中,3天换一次。 (4)清凉油。小儿腹部受凉引起寒泻,用清凉油少许涂擦肚脐眼及尾骨,一日2次。(5)胡椒粉。胡椒研成粉末,再加少量自芷,放在肚脐上,以装满肚脐眼为度,然后用胶布封脐。手掌在肚脐部按揉3—4分钟左右,隔日或隔两天换一次。此法适合寒泻、伤食泻、久泻不止、脾虚等症。 (6)用酸石榴3个,剥去皮后用干净纱布包好,挤出石榴水。放在勺里,用小火熬成糊状汁,然后把它摊在一块小纱布上,趁热贴到肚脐上,3小时左右即可止泻。此法成人也可采用。到了秋季之后,儿童的腹泻问题有变得严重起来。每一个患上腹泻的宝宝,都会让家长急的火冒三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预防宝宝腹泻的食物。 1、焦米汤:首先要用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状,在上火炒至焦黄色,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糖,边煮边搅拌,直到成为糊状就可以。这个腹泻的宝宝很有用哦!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中含有大量果胶能使宝宝大便成形,可以有效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治疗儿童秋季腹泻的大好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胡萝卜清洗干净后,切开去茎,再切成小块,加水煮到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汤中的残渣,再次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就是加糖调味,煮沸就可以了。用量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等待宝宝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新鲜优质的苹果是少不了的,把苹果从中间切开,再用小勺刮成泥状即可。1、湿热型: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陈皮红枣汤:取干红枣12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取陈皮10克洗净,二味一起加入水煎15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功效提示:陈皮具有解毒、润肠的功效,能有效帮助肠胃毒素的排除,还有助于调节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干枣有补血,安神,健脾之功效。此汤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 2、风寒型:大便稀薄泡沫多,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共同煮粥食用。 功效提示:白术健脾益气,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腹泻;苍术温中止泻;糯米补脾益气;三者同粥,有健脾、抗炎、抗腹泻的功效。 3、伤食型:哭闹不安、腹胀、腹痛、大便酸臭、食欲减退伴口臭。多见于腹泻并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苹果泥:①把苹果洗净,分两瓣,用勺子刮泥喂孩子。②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 1岁者,可吃苹果泥。 功效提示:苹果含有果胶和鞣酸,果胶有吸附作用,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以治疗腹泻。4、脾虚型: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多见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宝宝。 [小儿秋季腹泻食疗方]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多发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脆弱、自身的抵抗力差,常会出现腹泻,其严重的威胁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本文中,笔者以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日后小儿腹泻护理给与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症具有多病原和多因素引发的特点,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出现腹泻的小儿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的现象,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小儿腹泻主要是2 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常见病症,病原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引起的,此外,肠道外感染或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进而导致的肠道真菌紊乱、过敏或是家长喂养不当、气候等都会引起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的起因小儿腹泻的起因可以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种。 1.1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肠道内感染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其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真菌或是寄生虫导致的,从临床医学来看,其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而引发的小儿腹泻的比率最高。 ①细菌感染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细菌主要是致腹泻的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其他细菌。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涉及到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以及粘附-聚集性的大肠杆菌;与肠炎相关的弯曲菌则包括空肠型、结肠型及胎儿型三种;其他的常见细菌有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变形杆菌等等。受到这些细菌的感染都会是小儿出现腹泻的症状。 ②真菌致使小儿腹泻的真菌只要有念珠菌、曲菌以及毛霉菌,而引发小儿腹泻的主要是白色念球菌。 ③寄生虫寄生虫也是引发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常见的寄生虫为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④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发于寒冷季节,此时小儿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致使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2)肠道外感染消化功能紊乱也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现象,而且年龄越小情况越常见,该种腹泻的情况不严重,其大便耳钉性状轻微改变,为稀糊状,未出现大量的水分及脓血。 此外,滥用抗生素也会死导致小儿出现腹泻的病因之一。 其往往表现为慢性及迁延性的腹泻。 1.2 肠道外感染因素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气候等因素都会导致小儿出现腹泻。 (1)饮食护理不当而出现腹泻主要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不适当或是食物以淀粉类为主、突然断奶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 (2)一些婴幼儿对牛奶或是大豆等事物存在过敏的现象,进而会引发过敏性腹泻;(3)小儿自身的免疫力差,时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导致小儿腹部的不适,进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的出现。 2.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2.1 护理注意事项对于出现腹泻的小儿首先评估相关的因素,进而除去病源。小儿腹泻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是场内出现感染导致的,因而应该立即停止可能被污染的所有食物以及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对于由于感染引发的腹泻需要严格的按照医嘱使用抗感

小儿腹泻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B 婴儿胃呈水平位 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 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 C 2.婴儿体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间质液 D 细胞液 E 脑脊液 C 3.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 A 产毒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金葡菌 E 白色念珠菌 A 4.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 A 空肠弯曲菌 B 耶尔森菌 C 金葡菌 D 产毒性大肠杆菌 E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5.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C 6.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 皮肤弹性较差 C 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 四肢厥冷 E 尿量明显减少 D 7.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口腔粘膜极干燥 B 四肢厥冷 C 失水量为50~100ml/kg D 尿量极少或无尿 E 眼窝和前囟深陷 C 8.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A 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 B 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 C 易高热,烦渴 D 易脱水,休克 E 易嗜睡,昏迷 C

9.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A 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 B 烦燥不安、肌力高、惊厥 C 细胞,外液均减少 D 无明显口渴 E 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D 10.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超过10次 C 有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腥臭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C 11.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眼眶前囟深凹 B 皮肤弹性极差 C 哭无泪,尿量极少 D 精神极度萎靡 E 外周循环衰竭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就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与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就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 月-2 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与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与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与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 、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与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 、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 、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与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

小儿腹泻诊疗规范

小儿腹泻诊疗常规 一、小儿腹泻病诊断 1.根据患儿大便形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上。 3.对腹泻病患儿须评估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⑴脱水程度评估:分轻、中、重三度。 ⑵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粘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必要时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 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 育等。 二、小儿腹泻病治疗 1.脱水的预防及治疗 ⑴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 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非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月,50ml; 6-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⑵轻至中度脱水。口服补液及时纠正脱水,应用ORS,用量 (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②ORS 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者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12个治疗小儿腹泻的偏方

宝宝上吐下泻时,妈咪们的心里都很着急,恨不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服用各种药。然而,宝宝非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止不住地泻,甚至拖至几个月不愈,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宝宝平安健康长大,妈咪对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应该多多了解: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可常吃。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 5.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益脾祛湿,和胃止泻。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 6.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服下。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7.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8.干莲子20克研成粉末,加米汤200毫升,煮至150毫升,加少许白糖,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小儿腹泻。 9.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10.白面用干净的铁锅炒至微黄。然后取一些炒面,加一只剥了皮的香蕉,在奶锅里煮成糊糊(一小碗为宜)。趁热喂孩子。 11.药店里销售的名为《宝宝一贴灵》的膏药,小孩出现呕吐、泻泄等消化不良症状时,贴一贴在肚脐上。两、三个小时后,孩子的胃里就舒服多了,症状明显改善。 12.长期腹痛腹泻,会给小孩的成长发育带来极大的危害,现介绍一种大蒜治疗法:取蒜瓣若干,放火上烧熟,然后蘸上白糖,让孩子吃,每次吃2一3瓣,每日早、中、晚二次,吃后三天即见效,五六天腹泻痊愈。很灵的,有心的家长一定要记下来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