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传媒业发展新趋势

简介:一、进入传媒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在传媒进展和经营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明白“在哪里做”和“做什么”。领导者决不能沉溺于“如何样做”,只用心于技术性的咨询题,一味地跟着人家改版、扩版、改进报道形式等等,也许...

内容:一、进入传媒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

在传媒进展和经营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明白“在哪里做”和“做什么”。领导者决不能沉溺于“如何样做”,只用心于技术性的咨询题,一味地跟着人家改版、扩版、改进报道形式等等,也许技术上是成功的,然而经营上专门可能微效或无效。也确实是讲,战略性的摸索和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前提。

例如,我想做好一个娱乐新闻的专版,那么第一不是做那个专版的技术性咨询题,而是要考虑如何“进入市场”或“提升现有的市场”。如果是进入市场,即新设置专版,那么要考虑进入市场的门槛有多高(资金、人才、政策和技术手段),不了解情形的进入,技术上再好,也会功亏一篑;如果是提升市场,那么要有竞争计策和读者中意度的调查等等。

门槛咨询题,仅就资金投入而言,至少北京地区新创办一家日报就需要5000万至1亿元人民币,而1998年在北京创办一家新的面向社会的日报的门槛是1500万元。

现实传媒的进展格局在持续变化,任何一种特定的传播样式和传播结构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战略上能否敏锐地、有效地抓住变化带来的机遇,规避可能的重大风险,不要盲目跟着走,这对传媒的领导人是一种考查。

专门多传媒的领导人是努力的,经常改进工作,然而关于大的进展方向、大的社会要求和大的成长空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调研。

二、不只着眼于“做大”,关键是“做强”

简单的“做大”取向可能会是一个庞大的误区,不能为了“做大”而“做大”,赶浪头是危险的。先在某一个点上“做强”,条件许可时“做大”就有了基础。

三、幸免同质、同效传播产品挤市场

由于社会历史方面的缘故,我们专门多做传媒的同志,适应于按照既定的模式运作传媒,在人所共知的市场上抢饭吃,现在在一样大众化的新闻上做文章太多,那个局部市场上的东西大量重复,表现的模式也是大量克隆。要有那个思想:差异确实是市场,创新才有出路。

为了幸免定位重复、内容同质,需要考虑的是以下三个高层次进展的路径:市场细分化、传播规模化、着力阻碍主流人群。

四、注重争取主流人群成为自己的读者

现在社会的主流人群是传媒要争取的最重头的人群,那个人群的特点有四点:把握消费的话语权(也确实是讲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把握治理的话语权(也确实是讲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把握知识话语权(也确实是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那个社会阶层);把握时尚话语权(也确实是讲他们属于年轻的一代人)。那个人群需要的不是鸡零狗碎的社会新闻,他们是政府公务员、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公司的中高层治理人员。他们需要报纸解答自己领域的一些进展咨询题及有关信息。也许以这类读者为对象的报纸发行量不是最大,但它的阻碍力是最大的,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其价值在于报纸的意见、讲明和视角。

《北京晚报》发行118万份,《北京青年报》发行约40万份,然而后者的广告额远远高于前者,因为后者的读者对象是主流人群,广告商要考虑回报和报纸的实际阻碍力。

现在各省省会都市原先意义的都市报差不多进入效益的“平台期”。大都市的报纸要考虑制造新的“朝阳模式”,即争取主流人群成为自己的读者主体。

因此,社会各个阶层都需要有服务于他们的媒体,那个地点谈的是媒体如何获得最大效益的咨询题。如果目标确实是定在某一个领域内得到最大的效益,那么像《北京晚报》如此的成绩算不错了。

五、规模做大不等于赢得市场

以规模赢得市场确实是必要的,例如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1998年达到100版,广告额2亿,那个规模的门槛使得它在竞争中当时没有媒体能够与之竞争。然而仅有那个规模,不能产生一家“独大”的报纸,

这家报纸的阻碍力由于读者对象是十几岁的中学生而不可能“独大”。美国《现代成熟》杂志2700万订户,但不能讲是主流媒体。

还有,单纯用规模来赢得市场的代价是专门大的,广告额可不能随着发行量的增大而等比提升,在规模化方面的竞争会引起报纸纯利润的下跌。报纸每增加一个印张,有关于不同的发行量,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对有效发行量、有效覆盖率和竞争中的优势板块强度等等的把握,专门可能会白白缺失资金。

然而,如果把握正确,那么一份“薄报”的广告占四分之一就差不多让人感受太多,如果是厚报,版面处理得好,四分之三的广告也可不能觉着太多。确实,厚度,即规模阻碍着报纸对广告的吸纳能力。

六、报业竞争中的价格杠杆效用差不多递减

报业显现价格战,是进展中的一个时期,一个较低级的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支付报纸的消费成本在人们总体支付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轻。人们对报纸价格的宽容度加大,咨询题在于报纸的内容要细分化,满足读者的需要和能够有效地开创读者新的需要。在大都市办报,现在专门要意识到竞争的方面差不多不是价格,而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七、集团化传媒产业以后的生存形式

但在认识上,我们要清晰:1000条小帆船绑在一起不等于一艘航空母舰,姑且不讲这种捆绑用的依旧农民性质的草绳。现在我们的集团化规模微小,现在全国传媒一年的广告额仅是美国一个时代华纳集团的广告额的六分之一。规模小还不是要紧的,要紧的咨询题是传媒的资本链、资源链、市场链、销售链等等,还没有整合为有机的整体。人们依旧按照阅历和体会在把握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如果依旧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组织我们的传媒进展,是危险的,需要建构式的进展模式,重视传媒市场的调研。

八、集团化的新趋势,可能是跨地区跨媒体进展

这在去年中央的17号文件中差不多提到。传媒市场是建立在其他主体支柱产业进展的基础上的,这些支柱产业进展到哪里,传媒的边界也就能够进展到哪里,两者的边界是大体一致的。一旦行政区划的市场界限将被打破,我国的传媒业进展将会显现新的更大规模的竞争。现在尽管只

有一些个不的尝试,但提早予以考虑是必要的。

九、报纸零售市场备受关注

现在大都市的报纸的零售比例在悄然上升,北京大众化报纸总体上的零售率差不多超过了订阅率。从进展的眼光看,以后报纸流通中的零售比例还会增大。那个零售市场的现实对报纸意味着什么呢?能够通过零售市场更及时了解传媒市场此消彼长的变化,灵敏地把握读者的需求;能够借助零售市场在众多的报刊中展现自己,这既是竞争,也是机会;通过报摊和流淌销售让读者熟悉自己的改版形象,发觉和接触它。

德国《图片报》发行量500万份,80%是零售。(参见香港《时代传媒》9期-10期连载丽辛的文章《德国〈图片报〉考察报告》)。十、娱乐新闻板块成为传媒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当人们的生活比较稳固和富裕之时,娱乐的按摩功能开始明显起来,精神调适的需求急遽膨胀。这种新经济被称为“心经济”,与人的心情有专门大关联,是以后一个进展的重头内容。现在我国的传媒娱乐新闻尚处于低级进展时期,内容的专业化和人员的职业化程度较低。现在缺少的是档次高的大娱乐,无能的娱乐从长远看没有多大的市场价值。

面对娱乐在传媒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现实,需要在理论、政策、资本、人才、治理、市场等方面做好充分的预备。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缺乏研究和应有的重视。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传媒娱乐市场,同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那个机遇理应抓住。

十一、传媒经济的本质是阻碍力经济

现在常讲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等,这是一种并不确切的形容。传媒经济的本质是“阻碍力经济”,这不是形容,而是实在的咨询题。没有阻碍力,传媒就什么也不是了。

十二、传媒的阻碍力

传媒的阻碍力发生在哪些方面?能够从三方面来考察那个咨询题:

1.促成读者接触报纸、造成阻碍力的环节有两个,一个是报纸的规模,规模大,进入某一传媒市场的门槛高,挡住了不人,自己的阻碍力才会相对大;二是具有自身的特色。

2.保持阻碍力。阻碍力除了表现为较高的稳固订阅率外,要紧表现在读者对报纸一种长久的心理依靠,要使报纸成为读者日常依靠的工具、向导,才是阻碍力的最大表现。不仅可读,而且必读,使传媒成为读者对社会判定的支点,产生情感忠诚和行为忠诚。传媒的品牌效应就如此产生了,而且有可连续性。

3.接触传媒的深度和广度。现在最大的普遍咨询题是读者对传媒的接触一样化,仅仅是通信息或消遣。这种阻碍力是有限的,竞争中有可能被对手拉走。读者接触传媒达到一定深度,必须提升、选择读者人群,这确实是主流人群。把握了主流人群,再进一步进展才有广度,保持住阻碍力。社会上仍旧需要有满足宽敞市民的一样社会新闻需求的发行量专门大的报纸,但这类报纸可不能是主流报纸,另一类报纸也许发行量不专门大,然而阻碍力专门大,因为它的读者是稳固的主流人群。

《南方都市报》就走过了从以一般市民为读者对象转而逐步成为以主流人群为读者对象的过程。开始是这份报纸可看,但无法依靠。当内容重心侧重主流人群后,社会阻碍力和市场回报率明显提升。

十三、深度报道成为传媒竞争的热点

1.提升报道水平的关键在于给予事实以意义,中美WTO谈判的报道,中国的报道确实是一个调子:双赢。老百姓实际上并不明白到底谈判讲了些什么,与自己有多大关系。美国的媒体全文公布了签字的协议,报道的主调是:那个协议会给美国的企业带来多少商机,能够给美国人民增加多少就业的机会,把国家级谈判的新闻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了起来。

2.再有确实是所谓“紧逼盯人”,注意借鉴不人体会。发达地区传媒的样式可能确实是现在欠发达地区改日的样式,发达地区传媒的咨询题,也许改日欠发达地区也会显现,多观看发达地区的情形,例如关注粤港传媒的情形,会少走许多弯路。

3.创新思维咨询题。用“第一思维否定法”来逼迫自己创新,你想出的第一种报道方法,可能不人也会想到。例如北京玉泉营家具城失火,有的媒体不是仅仅报道失火,而是进一步找没有及时救火的缘故,从一次失火扩展到消防水道的畅通与布局的话题;例如克林顿绯闻案之后ABC

采访心理学家,就高人一筹;高枫逝世,《中国经营报》头版是他的逝世造成的对广告业的冲击,一条简单的消息有了深度报道。简单的“脚板底下出新闻”不行了,需要提倡摸索。内容选择是报纸水平的显现,而把各种社会的瓶颈咨询题搞个单子,按咨询题定单来制作产品,回答咨询题,则更能显示水平。

CTR:2018-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与展望

CTR:2018-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与展望2018-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中国广告市场延续止跌回升走势,但增速减至2.9%,头部广告行业花费缩减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广告市场刊例花费继2017年止跌上涨后,2018年广告花费的回升走势仍在延续,但增幅回落至2.9%。其中广播媒体和生活圈媒体广告花费的增长拉动了中国广告市场的整体上升;而传统媒体在经历去年的小幅增长之后,未能形成持续性回涨走势,下滑1.5%。 广告主对“互联网+户外媒体”的广告预算分配持续扩大。从行业角度看,快消品行业在传统媒体的广告花费呈现疲软走势,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广告花费呈现负增长。全媒体广告投放的头部品牌比重从2016年的15.2%下滑至14.3%;前二十品牌中,首次出现电商品牌,天猫在全年花费同比微降的情况下依旧跻身前二十榜单。 从视频媒体的角度看,电视媒体在今年的广告花费增幅回降到0.3%,仍旧处于弱势之中,这与电视媒体的观众收视分钟下滑,总体到达率下降有关。同时,电视广告的行业结构变化明显,化妆品行业广告花费占比一路缩减,药品行业逐年提升。 各级别频道的广告投放出现明显差异,国企大品牌重点投放央视频道,年轻化品牌重点投放省级卫视频道,而商服型的品牌重点在省级地面频道投放广告。电视媒体所表现出的已不仅是广告客户结构的差异,其经营价值定位也已明显分化,电视的覆盖和媒介特性尽管面对中国的庞大市场在品牌背书方面的价值依旧显著,但央卫视主要体现在大平台品牌传播价值,而省级地面和省会城市频道则突显了生活服务+销售转化价值。 网络视频媒体和短视频媒体都在蓬勃发展中,天生拥有制造爆款剧集和综艺能力的网络视频媒体积聚人气,会员规模不断扩大,广告营销方式也借由多样丰富的内容和播出模式传播出去。用户红利仍在的短视频媒体集视频、社交、红人为一体,通过硬广投放、内容植入、内容定制、网红活动、账号运营以及整合营销等多种方式为广告主提供多样的服务。 音频媒体方面,传统广播媒体立足于区域资源整合优势,头部行业的集中度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o中投顾问提示: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 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一、中国建筑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1、宏观环境向好拉动建筑业高增长 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至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4%以上。 建筑和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相似,近几年增速也维持在25%。 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场规模,近年来FAI持续高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浅谈建筑业改革未来发展大趋势

浅谈建筑业改革未来发展大趋势 建筑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不仅影响着企业当前的生产投入、资源分配,更决定着未来企业的发展航向。当前,建筑市场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在面对”建筑业衰退不可避免”、”中小建企破产潮或将到来”等言论时,企业应当站在更高的视角,从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去芜存菁、灵活应对,让环境为企业更好发展服务。 驳”衰退论” 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发生,对建筑业便不乏”唱衰”者,”每况愈下”的经济数据便成为了建筑业”衰退论”的渊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77462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7.0%;建筑业增加值为19878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7.5%。从建筑施工企业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6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202亿元,同比增长25.1%。 与最好时期相比,这一数据并不显眼。但近年来的数据也表明,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没有改变,其支柱产业地位也在不断巩固。也就是说,建筑业近年来是在一片”唱衰”声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在不断增长。2005~201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复合增长率达20.27%。尽管在”新常态”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但投资额稳步增加,为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应该看到,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不代表投资额的”减少”。其次,房地产业不等同于建筑

业。伴随着”去库存”的巨大压力,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大幅萎缩,不少房地产业专家因此断言”建筑业衰退不可避免”,这实则上是错把房地产业同建筑业混淆了。建筑业是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房屋施工业务由建筑企业承包建设,房地产市场萎缩必然带来施工业务量的下降,但与此同时,城市建设需求的转向也为建筑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因此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萎缩是在逼着建筑企业调整战略,减少在房屋施工业务上的投入,转向其他高附加值领域。最后,”现象”不等同于”本质”。近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时期潜藏的弊病渐次浮出水面,如同质化竞争严重、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导致行业”形象”欠佳,成为了粗放型发展行业的代表,在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同时也给建筑从业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从本质上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业为祖国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发展的基础和潜力雄厚,目前暴露的问题并不能掩盖其”金玉之质”,业内人士更不能妄自菲薄。 可以说,未来,建筑业不仅不会”衰退”,而且将取得更大的辉煌。一是城市建设新要求为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2015年底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不仅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指明了道路。中国建筑业30多年来的繁荣发展,建立在新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推动之下,而新时期城市建设向建筑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都是未来建筑业的新”战场”。二是行业发展重心开始由房屋施工向棚户区改造、铁路、公路和地下

传媒公司前景展望

传媒公司前景展望 首先我认为传媒公司经营范畴都有: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演出策划、演出承办、庆典礼仪、公关服务、展览展会、承办会议、艺术培训、艺人包装制作、婚庆服务、企业形象策划、推广公司、影视拍摄与制作、刊物发行等。现在的传媒公司有着先天的不足,经营范围太狭隘,主要经济来源,商演、婚庆。 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传媒公司的业务一定要做的广,哪怕我们做不了的,也可以和其他公司共享,或做个中介,从中把利润最大化。 作为公司最基本的是运营问题,我对公司运营有以下见解: 1、人员问题。 人员问题又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类,起初的传媒公司专职人员最好控制在2~3人,主要负责业务、企划、人员调配和实施。兼职人员如,演员、摄像、司仪、礼仪等,起初建立好联系,在活动的前期签署协议,以免对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费用一次一结,凭照市场价,最好请在读的大学生,还可以找现成的艺术团,如巴扬艺术团。所以前期不应该为了兼职人员浪费不必要的经历和财力。如果公司发展的好,专职人员可细分成立业务部、企划部、实施部和财务部等。公司前期的兼职人员,都可跟公司签协议,高薪聘请有特色的人员,将其纳入专职人员,变成公司的资质,还可以为其他传媒公司提供相关人员,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也就是租赁的形式。这个目标我们争取在3~5年内达到。

2、市场营销,业务问题。 业务是公司的核心,眼光要放远,想要让客户觉得选择我们硬朗一些,我们要做到更要为客户着想,比如价钱方面,质量方面。我们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口碑很重要,所以本着这个原则去联系客户,我想效果不会太差。首先,本公司的宣传广告,宣传单页,一定要新颖,引人入胜,这是公司第一面孔。其次是自我宣传,通过自己的人脉,观察力等去发掘客户,比如,某经理新开的饭店或者我们坐车发现路边有个酒楼正在装修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客户不在小,每一个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最后我们可以和其他传媒公司资源交换,如和小的婚庆公司合作,租用我们的人员和设备,从中谋利,名声要打出去,无论是业内或社会上。营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点石成金”“双向选择”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就公司初期,拟定一个活动的流程,详见附录一。 前期需要公司支持的各项基本设施,办公室,办公自动化设备,基础人员(2~3人),传媒属于高收入,但是弹性行业,所以还需要基础工资。以及前期的宣传费用,如宣传册等。招人要求,年轻有思想,喜欢传媒,能长期从事这个行业,最好有名女性可做文员。后期设备为盈利的20%购买。如幻灯机,调音台等。 大胆设想公司未来。我们公司拥有强大的制作团队,和大量的演出人员,最完善的设备,5~10年争取做到垄断甘肃文化传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业现状综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现代制造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区振兴仍然是最为繁荣的建筑市场;发达地区的建筑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中型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外建筑市场的开拓快速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范围更加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之内,由于内需政策的需要,各种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区域的发展政策等将陆续出现,中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将持续走高。 二、中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 1、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对建筑业来说,通过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强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竞争层次,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与高新技术接轨,己经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l 2、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中国建筑企业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难以彻底摆脱,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企业统筹外支出绝对数额居高不下,企业需要分流的人员,特别是富余人员数量偏多,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员工队伍规模偏大,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没有真正确立端正的市场观念,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普遍不强。l 3、综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在现有改革基础上继续实施深化改革,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和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与政策,提高总分包机制下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l 4、品牌管理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长期不重视公共宣传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项目现场悬挂标语和标识进行小范围的营销,或者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大多华而不实。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应提倡全员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保证在建工程质量、遵守合同承诺、改变维修服务的被动做法,主动回访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承包商的信誉、重视企业形象的创立,积极开展企业形象建设和管理,研究制订企业形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建筑市场的一个基本走向是:市场进一步的国际化、规范化,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 第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投资建设规模的总体趋势不是减小而是扩大,这种趋势,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很多行业和领域也要取消或者放宽外商投资规模的限制,形成了我国整体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所有这些都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其次,我们正面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三是中国要真正发展成一个后工业国家,时间还不会太快,而我们目前的市场化率还只有37%。因此我认为中国建筑业的好时光还有20、30年。 第二、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为我们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

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同中国国民经济领域所有其他行业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行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本文将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成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来论述这种扩张态势下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深入分析当前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美好展望。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发展成就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建筑业也迎来发展高潮,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至今制约着其前进的步伐。 一、建筑业现状 1、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 建筑业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即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经济要素投入的拉动,其中特别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客观地说,三十年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效应,而非通过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亦不是通过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的,因而这种增长和成长缺乏与之相对称的价值内涵和可复制性。 2、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1)技术人员比例低 在我国建筑业854万正式职工中仅有178万技术人员,其比例仅为20%,是排名第一的教育业的四分之一。另外,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加入,目前建筑业就业人员达到了3893万,这使得建筑业的技术人员比率仅为4.6%。 建筑业较低的收入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2010年职工年收入为27529元,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9%(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2)平均技术含量低 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由于长期供给不足以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成了通用基础设施、普通工业及民用建筑供应的巨大的缺口。因此,建筑业至今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满足社会对此类建筑的巨大需求为主。形成产值的建筑产品中,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建筑,因此对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技术要求较低。 (3)低收益高负担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起步(1926~1949)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 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踟蹰(1980~2004) 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 1986年,引进《花仙子》; 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 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 2001年,引进《EV A》。 八九十年代是外国动画盛行的时期,笔者认为外国动画盛行的原因有: 1.传统与市场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动画电影制作者习惯慢工出细活, 一集一完结,完全抵不过国外已经市场化的按季度生产上百集的势头。以《魔方大厦》为例,9集的动画用了4年来制作,而日本按照季度,一般每季度生产13集动画。显然,中国动画供不应求,观众们在等待周期当然更多的会接触国外动画。 2.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较量: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1980年后的作品有《九色鹿》 (1981)、《天书奇谭》(1983)、《葫芦兄弟》(1986)、《十二生肖》(1993~1995)等,大多是以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而当时进口的如《铁臂阿童木》(1980),设定是未来世界;《圣斗士星矢》(1992),以希腊神话为蓝本,架空世界观;《灌篮高手》(1996),描绘热血的青春校园生活。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看得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于是会更倾向于看不同于中国世界观的动画作品。 虽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此后逐渐没落,但她在中国动画制造业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奉献式的,50多年来,《大闹天宫》、《牧笛》、《三个和尚》、《宝莲灯》、《大耳朵图图》等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获得了包括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金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中国传媒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0c15187019.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600046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0c15187019.html,/yjbg/qthy/qt/20170531/600046.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在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体价值的体现趋于多元化,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平台,亦成为连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融合使传媒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传媒业的外延在扩大,传媒业与文化产业以及计算机软件业、电子制造、电信、零售、物流、金融等行业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入,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升级,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5年我国传媒产业迎来多重利好,产值超过1万亿元,2016年产值有望突破12000亿,去年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只是时间问题,互联网公司将会从简单的布局、入股影视公司走向正面交锋,各大网站将会集中活力为自己阵营的影片叫好,2016年的影视行将是传媒行业发展最有潜质的市场。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2015年"三马"联袂进军影视业,其中阿里创投(马云)出资1533亿元认购617558万股、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马明哲)出资68亿元认购273862万股、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马化腾)出资128亿元认购515505万股。截至2015年10月,文化传媒行业已完成并购数量达到651起,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广告、游戏等子行业,仅2015年市场中文化传媒相关并购数量超过200起,累计金额上亿元。 2016年这十年是中国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传媒产业总值连续二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十年也是历经巨变的十年,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与传统媒体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未来十年,中国传媒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一方面,传媒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其发展。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数字,目前全球传媒与娱乐产业年消费额在两万亿美元左右,未来五年的增长率将保持在5-6%。全球传媒产业的整体提升对我国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017-2023年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传媒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传媒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传媒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传媒技术标准、传媒市场规模、传媒行业潜在问题与传媒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传媒行业投资价值、传媒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传媒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传媒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0c15187019.html,/

2018年传媒互联网行业展望报告

2018年传媒互联网行业展望报告

目录 投资摘要 (7) 一、年度回顾:板块回调收窄,细分龙头稳定增长 (9) 二、传媒板块并购重组回顾:机遇与挑战并存 (13) 2.1传媒板块整体并购趋于平缓 (13) 2.2传媒板块仍处于消化并购所带来的高估值时期 (15) 2.3多元化经营和横向整合是近年来并购重组的主要目的 (17) 2.4从并购重组1.0模式发展到2.0模式 (19) 2.5对标迪士尼,看传媒上市公司并购投资路径 (20) 三、传媒行业的互联网化发展趋势:平台发展趋于成熟,内容创新持续推进 (23) 3.1游戏板块:行业集中度增强,关注优质IP的全方位商业变现 (26) 3.2院线发行板块:院线扩张持续,互联网票务平台主导线上线下结合 (40) 3.3影视剧行业:视频网站的崛起为内容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53) 3.4移动营销板块:短视频有望主导移动营销生态格局 (60) 3.5数字文学板块:内容及阅读场景革新为数字阅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67) 四、总结 (77) 完美世界 (78) 金科文化 (80) 分众传媒 (82) 三七互娱 (84) 恺英网络 (86) 华策影视 (88) 平治信息 (90) 掌阅科技 (92) 新经典 (94) 视觉中国 (96) 光线传媒 (98)

图表目录 图表1.估值表 (8) 图表2. 2017年各板块涨跌幅情况 (9) 图表3. 2015-2017年前三季度三板块整体营收增速对比 (9) 图表4. 2015-2017年前三季度三板块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对比.. 10 图表5.细分子板块情况一览 (10) 图表6. 2017年各版块估值情况(以wind一致盈利预期) (11) 图表7.传媒板块2017年以来涨跌幅为正个股(剔除年内新上市公司)11 图表8. 2015-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2 图表9. A股整体并购规模及数量 (13) 图表10.传媒板块并购数量 (13) 图表11. 2017年各行业并购交易统计 (14) 图表12. 2015-2017年证监会主要融资并购政策 (15) 图表13.并购项目规模分布 (16) 图表14.传媒并购项目发起时间及规模分布 (16) 图表15.有业绩承诺的项目发起时间及规模分布 (17) 图表16.并购重组项目目的汇总 (17) 图表17. 2014-2016年重组标的业绩承诺完成情况 (18) 图表18.业绩承诺超额完成情况 (18) 图表19.业绩承诺到期时间及分布 (18) 图表20.目前主要上市公司参投产业基金情况 (19) 图表21.迪士尼业务版图 (20) 图表22.三家影视公司收购后电影票房表现 (21) 图表23.迪士尼并购历程 (21) 图表24. 迪士尼并购及股价成长路线 (22) 图表25.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23) 图表26.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23) 图表27.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24) 图表28. 中国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24) 图表29. 网上支付/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5) 图表30.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大娱乐版图 (26) 图表31. 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7) 图表32.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27) 图表33. 全球游戏市场与中国游戏市场规模 (28) 2018年1月8日传媒互联网2018年度策略 3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建筑行业的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建筑业利税总额增加明显,1992年-2002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0,建筑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二、我国建筑行业的品牌策略 中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渐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它的形成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甚至可以说,品牌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地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第二,“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

近年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1)

近年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调查 报告(1) 摘要:建筑工作最初是归入农民家庭劳动范围以内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使建筑工人变为按照消费者订货而工作的专门的手艺人。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趋势 列宁曾指出,建筑工作最初是归入农民家庭劳动范围以内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使建筑工人变为按照消费者订货而工作的专门的手艺人。手艺人通常保持着同土地的联系,为范围极其狭小的消费者工作。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保持这种工作制度就不可能了。商业、工厂、城市、铁路的发展提出了对完全不同建筑的需要,这些建筑在建筑样式与规模上与家长制时代的旧式建筑是不一样的。新式建筑需要各种各样的贵重材料,需要大批各种各样的专门技术的工人的合作,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它们建设在大城市里或市近郊,建设在没有居民的地方以及铁路沿线等等,这就是建筑业的形成。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围绕最终建筑产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制造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各类房屋和构筑物,并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积累资金。到了今日,建筑业在自己的产品生产上与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一定的特点。

1、建筑产品在生产上的发展状况 在产品的生产上,国求产品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地区建筑不同型式的多种多样的房屋和构筑物,每一个建筑产品,都需要一个建筑的单独设计图纸,而在建造时,根据各地区的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就是采用同一种设计图纸重复建造的建筑产品,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建造时,往往也需要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作相应的改变,所以建筑业的每个产品都具有其个性化。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严格的施工顺序,必然带来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经常流动转移,要从一个施工段到另一个施工段,从房屋这个部位转到那个部位,工程完工后,还应从一个施工地转到另一个工地。在建筑生产过程中要涉及到很多单位,如:建设单位、建筑施工和安装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单位及运输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要将各方面的力量,综合组织起来,围绕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来进行评价。在建筑产品的每个生产过程中,都具有不可间断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设计的变更、地质情况的变化、资金和物质供应条件、专业化协作状况、效能与环境因素,但影响最大还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为施工是在露天进行的,气候的好坏就直接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

最新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传媒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媒产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如何抓住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制定与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趋势 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2.国际化程度低。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

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3.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 5.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传媒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是懂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多数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传媒业缺乏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仍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我国传媒业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传媒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媒产业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传媒产业的变革和新一轮的竞争, 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媒企业之间的大规模购并、联合,正成为新一轮传媒竞争中的显著特点。如何抓住传媒产业目前尚存的发展机遇,快速壮大自身实力,迎接世界传媒巨头的挑战,已成为中国传媒产业的当务之急。传媒业经营需要大投入,这是业内的共识。国际传媒业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媒产业要生存和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来进行资本积累,实现加速扩张。传媒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垄断、高利润与激烈竞争并存的特殊行业。媒体产业集团将是我

传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A5A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A5A5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所谓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传媒业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同时,传媒的信源(即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文化、人文特征,使得传媒业也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将传媒业归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交叉的一个边缘性产业。进入21世纪,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卫星和电子传媒的使用压缩了时空距离,信息传播更多地表现为有中心的全球性传播。然而,全球化传播所带来的信息传播不平衡却越来越明显。国际传播的信息流主要呈从西方流向东方、从北方流向南方、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流通状态。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传媒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传媒企业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渠道扩张日益加速,国内优秀的传媒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传媒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传媒产业中的翘楚。 市场容量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筑产品以及与建筑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所有的服务活动,同时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在WTO 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包含了建筑服务贸易的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三、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高潮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虽是促使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但市场还有消极的一面,当它还处于发育阶段,会带来商品生产的盲目性,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现在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认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2008-12-3 中国投资咨询网 https://www.doczj.com/doc/0c15187019.html,/market/200812/jianzhuyexianzhuang031008.htm - # 中投顾问提示: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一、中国建筑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1、宏观环境向好拉动建筑业高增长 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至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4%以上。建筑和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相似,近几年增速也维持在25%。 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场规模,近年来FAI持续高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洞察建筑业发展趋势,方能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经营范围——全球化 世界变得平坦,我国承包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虽然我国加入WTO已有十余年时间,但我国建筑业对外开放的门槛依然没有完全放开,资质就是一条过不去的坎。虽然日本清水、瑞典斯堪雅等外资建筑业巨头在国内拥有代表处或公司,小规模开展业务,但以与国内公司合作项目居多。目前这些外资建筑企业对我国建筑企业并不构成威胁,但随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开放,难保外资建企巨头不会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装备等优势,通过融投资与承建的联动,参与部分大型项目的竞争,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在其他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国际大型承包商纷纷通过兼并重组,瓜分和抢占市场。从1978年原国家建委和外经贸部递交报告建议我国建筑业“走出去”之后,30余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已经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走出去”成绩不少,但失利亦不少。中铁建沙特亏损41亿元,中海外波兰遭遇25亿元索赔,利比亚战乱我国承包商损失近200亿美元……受欧美主权危机的影响,当地建筑业低迷,发达国家承包商将转战非洲、亚洲等中低端海外市场,挤压我国海外承包商生存空间;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可能继续存在并有蔓延趋势,对我国海外工程市场安全造成威胁;个别地区地方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想抬头,海外承包商面临挑战。外部挑战虽多,关键是中国建筑企业须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加强法律、金融、外贸、保险等人才的培养,打造全球供应链,开展广泛的全球合作,并且员工聘用国际化,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笑傲国际承包市场。 经营模式——全产业链化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工程建设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高技术含量、高复杂性的项目日趋增多,风险亦加大,业主对建设工程服务需求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希望转移风险,传统的承包模式正逐步被工程总承包、国际投资、项目融资、国际信贷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合作方式而取代,EPC总承包和BOT等承包方式越来越多。业主越来越要求承包商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从项目的前期策划、项目融资、规划设计,到设备采购、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几乎所有环节,都希望承包商能给予一揽子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企业必须拥有全生命同期理念,基于传统施工业务,纵向整合价值链资源,前端介入项目投融资,后端介入施工后的项目运营,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这不仅来自于业主的压力,也是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不少企业已开辟成立了“特许经营”部门并成为新的利润来源。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一方面,可以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协同效应,开拓更大的市场与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后期项目运营可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可以有效削弱建筑业周期波动性影响。 生产方式——工业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