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台煤矿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石台煤矿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石台煤矿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石台煤矿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况

本部分将主要介绍石台矿区井田地质特征,包括矿井地层特征、可采煤层特征、主要断层、综合地质柱状图等内容。

1.1.1井田位置及范围

闸河煤田位于安徽省北部,北起徐州市以南6 km,南至濉溪县城。南北长约45 km,东西宽约4~8 km,面积约250 km2。

石台煤矿位于闸河煤田中部偏东,西南距安徽省淮北市约15 km,东北距江苏省徐州市约40 km。

石台井田地理坐标:X=3762770至3770193,Y=39489294至39495239。南北长3.3至7.5 km,东西宽2.0至4.9 km。设计面积约21.39 km2。

1.1.2地形地貌

石台矿区地势平坦,由于山系影响,呈东北偏高,西南偏低的平原地形。矿区海拔标高:+32.0至+36.5 m。

石台矿区内东有闸河、拦碱河,西有龙河,河流受季节影响。闸河、龙河均由北向南流经该井田,拦碱河位于闸河西侧,为静水河。矿区东西两侧有凤凰山、关山、萝卜山、程蒋山、方房山、香山。

1.1.3交通条件

石台矿区内有矿区专用铁路线,向南经符夹线至符离集站,北接龙海南连津浦可通往华东各工业城市。公路可直通徐州、宿州、阜阳等地区,在矿区北侧8 km可进入连霍高速公路,东临合徐高速公路,与全国构成交通网路,对外交通颇为便利,交通位置如下图1.1所示。

1.1.4自然地理

石台煤矿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春秋两季气候暖和,年平均温度14.5度,一年之中7、8月份天气最热,最高温度一般为35-40度。12月至次年2月天气最冷,最低温度一般为零下12至18度。土壤冻结深0.3 m。

石台矿年平均降水量862.29 mm,降雨多集中在6至8月份的雨季。月最大降水量1500 mm。

石台矿区春夏季以东南、东风为主,冬季多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1 m/s,其中月平均最大风速为3.7 m/s。9月份平均风速最小,为2.4 m/s。

图1.1 石台煤矿交通示意图

1.1.5水文地质

影响该井田的地表水系主要有东侧闸河、西侧龙河、闸河由北向南流经该井田,洪水位一般为+35.90 m,历年(1982年7月22日的最高洪水位为36.586 m。拦碱河

位于闸河西侧,为静水河,水位变化不大。龙河自北向南流经该井田,洪水位一般为

+31.36 m,历年(1982年7月22日的最高洪水位为32.26 m,另在龙河东侧有人工河道和塌陷积水。河流及塌陷积水均受季节控制。

1.1.6其它

1供电:由马庄区域性变电所架35 Kv线路两回路通至本矿工业广场内东侧35 Kv变电所,线路总长15 km,导线型号:LGJ-70,线路电压35 kv,双回路,供全矿用电;

2供水:石台矿区所用水由塑里镇张庄村所建4口水源井,用4台300RJC185-12 10型水泵,通过管路向已建成的几座蓄水池集水,供应井口及生活用水;

3通讯:机关通讯室安装1台供电式电话总机JGL—8,通过120门分机电话对石台地区,对井上下通讯联系;

4地震:淮北地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东有庐大断裂,西有阜阳麻城断裂,北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南有宿南断裂(五河至利辛断裂。根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和淮北地震局资料,石台矿区在7度范围内,以8级烈度考虑其工程建筑。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井田的地形

石台矿区地势平坦,由于山系影响,呈东北偏高、西南偏低的平原地形。矿区海拔标高:+32.0至+36.5 m。

矿区范围内,因煤层地下开采,造成地表塌陷水,塌陷最深可达3.2 m,一般2.3 m。塌陷区范围约12万km2。

1井田的勘探程度:

矿井投产前,井田内共施工钻孔135个,工程量43610 m,网度为6.8个/k ㎡,投产后共施工钻孔126个,工程量46835.95 m。见表1.1。

2普查:

石台井田原属22井田的一部分,于1958至1962年由安徽省地质局325队进行普查找煤,共施工钻孔87个,工程量26577.72 m,并对其中61个钻孔进行了测井,并编制了22井田普查地质报告。

3精查:

1965至1966年由原华东煤炭工业公司基本建设公司第三勘探队在闸河煤田后石台孜勘探区进行精查勘探,其中有48个钻孔17032.31 m的工程量落在现石台井田范围内,并对此48个钻孔全部进行了测井,1966年由第三勘探队提交了《闸河煤田后石台孜勘探区精查地质勘探报告》。

表1.1 历年钻探施工情况表

施工日期/年钻孔数/个工程量/个施工单位备注

1958~1962 87 26577.72 325队61个测井资料

1965~1966 48 17032.31 皖煤三勘全部测井资料

1977~1981 57 13697.34 局勘全部测井资料1982 38 18084.66 局勘全部测井资料

1984~1994 19 7315.13 局勘全部测井资料1994 1 78.09 本矿全部测井资料

1997 11 7660.73 局勘全部测井资料

4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石台井田位于闸河煤田的中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淮地台鲁西隆起徐州褶断带的西侧,本区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二叠系,石炭系等。第四系厚

32.07~64.59 m,主要为松散砂和粘性土,下部全部为粘土和砂质粘土。含煤地层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厚度180~210 m,含7、8、9号煤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厚度

120~145 m,含10号煤组,石炭系太原群厚125~140 m,夹多层薄煤,没有开采价值。地质柱状图见图1.2。

1.2.2井田地层特征

由钻孔揭露本井田地层由老至新为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其中石炭系、二叠系为本区含煤地质,以下分述之:

1中石炭统本溪组C2b

假整合于中奥陶统老虎山组石灰岩之上,厚22~38 m,一般30 m。上部以浅灰~灰白色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夹紫色泥岩;下部为灰白~棕色,紫色铝质泥岩。底部铁

质结核较多。

2上石炭统太原组C3t

与本溪组整合接触,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厚120~145 m,平均137.5 m。一般

由十二层灰岩及薄层海相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含不可采薄煤7层。煤层总厚3.74 m。顶部为一层厚8~12 m的黑色海相泥岩,上部第一层灰岩为浅灰色结晶质,厚度稳定,一般2 m左右,是本区主要标志层(K1之一。

3下二叠统山西组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一套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煤层的过渡相沉积,厚110~182 m,一般为135 m ,含6、7两个煤组,煤层总厚0.79 m ,6煤层局部可采,7

煤不可采。7煤组以下主要为灰色粉砂岩,7~6煤组间主要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水平层里发育,呈片状,系6煤层底部良好标志之一。6煤组以上为灰白色细~中砂岩,夹粉砂岩,上部10~15 cm,多为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无层理。

4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2/1xs

与山西组整合接触,厚170~230 m,一般195 m,大致可分为上下段;下段为主要含煤层,厚80~110 m,一般90 m,底部为浅灰~灰白色铝质泥岩,无层理,层位及厚度稳定,系良好标志层(k2之一。中部以深灰色泥岩及含菱铁质细砂岩为主,含主采煤层4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2、3、5煤层,煤层总厚5.37 m。上段厚80~120 m,主要由灰、紫色泥岩、粉砂岩组成,局部为中细粒砂岩。底部常发育一厚度为8~15 m的灰白色中粒砂岩。

5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1/2ss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总厚度大于663.5 m,为一陆相沉积。底部为一厚12~ 63 m,一般40 m的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硅钙质胶结,坚硬,为区内主要标志层(K3之一。下段厚230~280 m,以灰绿色碎屑为主,夹杂色泥岩,含薄煤2~3层,煤层总厚度0.65 m,仅1煤层局部达可采厚度,无开采价值。上段厚度大于

390.3 m,上部为灰白~暗紫色粗~巨粒砂岩,含砾石,成分复杂;下部以细碎屑岩为主,稍具鲕状结构,夹杂色斑块等。

6第四系(Q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厚23~73 m,一般40 m,由北向南、由东向西渐厚。上部为棕红色、灰色粘土及砂质粘土;中部由粘土和粉砂组成,夹细、粉砂3~ 4层,厚4~8 m;下部为棕黄色、桔红色粘土夹砾石,厚6~37 m ,一般23 m,岩性均一,塑性较好,分布稳定,并含大量砾石和钙质、铁锰质结核。

66712

K 1

(M最小-最大煤层厚度一般

标志层煤层

最小-最大

(M编号岩性描述

水文特征备注

一般

界系统组下生界中统本溪组奥陶系

22-3830

120-145137.50

上统石炭系山

西

45-6050

65-100

75下统下

石盒子

23-4633

5.00

(K

4

5

152-200165K 3

下石盒子砂岩含水组(3煤含水组

以细-中粒砂岩为主,由2煤层顶板第一层砂岩到铝土

泥岩间的砂岩厚度16-45米,一般为25米,3煤顶砂岩分布不稳定,多数为薄层粉砂岩、砂质泥岩,该含水组砂岩裂隙不发育,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05-0.00624升/秒米,水质为CL-NA型或CL-HCO-NA型。

山西组砂岩含水组(6煤含水组

以细砂岩为主,砂岩厚度15-50米,一般25米,为6 煤层直接顶板砂岩,裂隙不发育,钻孔单位涌水量 0.0773公升/秒米。

般25米,下部泥岩厚度8-12米,岩性致密,隔水性能强,分布稳定,是一良好隔水层。

山西组底部隔水层

以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厚度20-40米一

山西组灰岩含水组

以灰岩裂隙,溶洞为主的含水组,灰岩厚度55-60 米,自上而下共12层,3、4、12层较厚,单层厚度最大者达15-25米,2-4层灰岩露水,裂隙,溶洞一般在

浅部盆地边缘较发育,富水性强, 向深部逐渐减弱,

钻孔单位涌水量0.003-2.23公升/秒米,水质类型为 HCO-SO-MG-NA型水,水量较为丰富,水质良好,是矿主要供水水源。

34 以灰、灰绿色富含菱铁质鲕子的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灰~灰白色细~中粒砂岩,本段含煤2-3个层位(4号煤。富含完整的植物化石Calamites sp(芦木Annularia sp(轮叶

Annularia mucronata schenk(短尖头轮叶

Lobatannularia ensifolia(Halle(剑形瓣轮叶l-sinensis(Halle(中国瓣轮叶Sph nophllum sp(楔叶

s-sino-corcanum yabe(中国楔叶

Gigantopteris exgy nicotianaefolia schenk Pecopteris sp(栉羊齿。Neuropteris sp(脉羊齿等。

2煤层(7以上常为紫夹灰黄色含菱铁质鲕状泥岩,中

部以深灰色泥岩及含菱铁质细砂岩为主,底部为湖泊相浅灰色铝土泥岩(K2。

含2、4、5三个煤组,为主要含煤段。产植物化石Annulara stellata(swood(星状轮叶Gigantopteris sp(大羽羊齿

G affnicotianuefolia schenk(稍象烟叶大羽羊齿pecopteri sp(栉羊齿

parcuata Halle(弯脉栉羊齿

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 Halle(长椭圆扭羽叶lobatannularia lingulata Halle(舌形瓣轮叶。

6煤组(10以上以灰白色细~中粒砂岩为主,夹粒砂岩,6-7(11煤组间由砂、泥岩互层及细~中粒砂岩组成,7煤组以下主要为灰色粉砂岩。本段含6、7两个煤组,其中6煤组6-1、6-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7煤组有1~2个层位,均不可采。

含植物化石

Pecopteris arcata Halle(弯脉栉羊齿

Sphenopteris cf taiyuanenss Halle(象太原楔羊齿Alethopteris norinii Halle(那林真羊齿taeniopteris multinerris weiss(多脉贷羊齿lepidodendron posthumi jetct(博茨须鳞木

Cordaites principalis(GermHBGein(首要科达狄Tingia hamaguchii Kon no(口丁氏蕨

Emplectopteridium alatum Kawasakii(翅状准羊齿

由12层石灰岩及薄层海相灰色细砂岩与粉砂岩组成,底部为含铝质泥岩,石灰岩厚度大于8米者有3、4、12层,其中4灰最厚(15~20米,含燧石的石灰岩有4、9、10、12层。本组含煤7层,一般薄而不稳定,不可采,其中9、12灰下的煤层稍好,顶部1灰为标志层(K1,顶部第一层灰岩含化石丰富有:

Dictyoclstus taiguanensis(太原网格长身贝Linoproductus Simensis(西门线纹长身贝Overtonia SP(欧尔通贝

?Marginifera SP(?围胥贝以及海百合菜等。底部几层灰岩含化石有:

Aronia SP Ouasifusulima longissima(hoellerSchiuagerina Valide lee Pseudoschuagerina SP

本组石灰岩一般为灰~灰白色,隐晶质、致密,灰岩间为紫色泥岩,灰岩;下部为灰白~棕色、紫色铝质泥岩,底部含铁质结核较多,石灰岩含化石有:

Pusulina Cylindrica Fusulina bocki等。

以棕黄、灰褐色厚层石灰岩为主,夹薄层状泥灰岩,顶部数层稍含燧石结核。

地层系统岩性

柱状1:1000

20.13-1.07 0.514.3-5.74.5

1.7-

2.92.2

2间距

1.2 石台煤矿地址柱状图

1.2.2.1地质构造

石台井田位于闸河复式向斜的中部,张庄向斜西翼,主体构造为张庄向斜。以

Fj2断层为界,南部以褶曲为主,北部以断裂为主。区内岩浆侵蚀范围广泛,主要侵蚀Fj2断层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1.2.2.2褶曲

井田只有一条张庄向斜,位于井田东部,轴向N3~26°E,轴向SE倾斜,枢纽起伏,东陡西缓,东翼地层倾角45~75°,西翼地层倾角5~25°,其核部地层为上石盒子组,北部因F3断层轴向呈弧形弯曲,为一不对称向斜盆地,此褶曲贯穿全井田。

1.2.2.3断层

井田有1、2两条大断层。1断层是正断层,倾角在30°~50°,落差15~ 35 m;2号断层是正断层,倾角为40°~60°,落差为20~45 m。另有两条小断层,落差都在7~15 m。

1.2.2.4岩浆侵入活动和岩溶塌陷

井田内岩浆岩分布范围广泛,岩石种类以辉绿玢岩为主,次为花岗斑岩。各类岩石分布规律是:辉绿玢岩主要分布于井田东部及中部13线以东地区,花岗斑岩分布于井田13线以北,岩浆岩在煤层中呈床状、透镜状、串珠状、岩墙状及其它不规则分布,垂向上可有多层。

岩浆通道主要受井田东部大的NNE向构造带控制,区内NE向大断裂两侧岩浆岩的厚度与分布范围有明显差异,井下生产中实见小断层切割岩浆岩的现象,说明岩浆侵入在断层形成之前,从Fj2及F4断层两盘岩浆岩分布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岩浆顺断层侵入的例证。

1.2.3水文地质

根据以往勘探阶段的简易水文观测,抽水实验成果及生产中实际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将井田自上而下划分为6个含水组和2个隔水层。

1.2.3.3主要含水层特征

1第四系全新统孔隙含水组

以粉砂、细砂为主,砂层厚度4~8 m,中间被砂质粘土或粘土砂层分隔成3~ 4层,多呈透镜状分布,水力性质为承压水,地表以下5~6 m为潜水。砂层含水组钻孔单位涌水量为q=0.24 ml/s,渗透系数k=1~2 m/d,水质类型为HCO3--CL--Ca+2-Mg+2型。

2风氧化带含水组

以风化砂岩裂隙为主,厚度15 m左右。该组富水性大小与基岩露头的岩性、裂隙发育程度有关。一水平生产时,浅部突水点水量较大,就是受到风氧化带水的影响。

3石盒子组上段裂隙含水组

以中粗粒砂岩为主,顶部为一厚层粗砂岩(K3,裂隙较发育,钻孔揭露时有漏水现象,漏失量1~3 t。

4石盒子组下段(3煤裂隙含水组

以中、细砂岩为主,砂岩厚度15~45 m,一般在25 m左右,从3煤层顶板第一层砂岩到铝质泥岩间的砂岩所组成。3煤层顶板砂岩分布不稳定,多数为粉砂岩、细砂岩互层。该含水组砂岩裂隙不发育,富水性较弱。钻孔单位涌水量

q=0.000085~0.0624 ml/s.m ,渗透系数k=0.00047~0.202 m/d ,水质类型属于CL -

-Na +

或CO -23

-CL --Na +

型。

5山西组裂隙含水组(6煤层含水组

以中、细粒砂岩为主,厚度15~50 m ,一般25 m 左右,为6煤层的直接顶板,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钻孔单位涌水量q=0.077 ml/s.m ,水质类型属于

HCO -3-SO -24-Ca +2-Mg +2型水。该组水量较为丰富,水质量好,是工业广场和工人村饮用水的水源。

1.2.3.3主要隔水层特征及隔水性能

1第四系更新统隔水层

以粘土、砂质粘土及粘土、砂质粘土夹砾石或者钙质结核组成,厚度6~37 m ,

一般23 m ,该层分布较为稳定,而且粘塑性好,同时又与砾石或钙质胶结紧密,隔断了风氧化带含水组和全新统孔隙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

2山西组底部隔水层

以黑色泥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厚度在25 m 左右,岩性致密,隔水性能较强,分布较稳定,为太原组与山西组之间的良好的隔水层。 1.2.3.3各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

从上述各含水组、隔水层的划分可见,水量较为丰富的含水组有三个:第四系全新统孔隙含水组、石盒子组中上段裂隙含水组和太原组裂隙岩溶含水组。第四系全新统孔隙含水组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影响比较大,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是该含水组的主要补给水源,但由于在全新统含水组与基岩之间有更新统隔水层,这样就隔断了全新统含水组与以下各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所以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对煤系地层没有直接影响。

石盒子组上段裂隙含水组的水量为静储量,没有外界补给水源,随着出水时间的增长,而被逐渐疏干。

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组富水性很强,水压较大,但有太原组顶部黑色泥岩隔水层,隔断了灰岩水与上部各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灰岩水对3煤层开采是没有影响的,但在该矿后期开采6煤层时,太灰水应该引起注意。 1.2.3.4矿井涌水量

矿井生产初期涌水量:90.8~246.9 t/h ,平均涌水量110 t/h 。随开采范围和深度的增加,涌水量有增大的趋势。在生产初期(1976~1983,涌水量增大的比较明显,但在1984~1988年,涌水量反而减少,估计是砂岩水补给不足的缘故。

1断层导水情况

该矿井揭露的断层大都为正断层,说明形成断层的应力为拉应力。该矿井的断层导水性差异很大,Fj2断层是该井田的一条落差20~45 m 的正断层,该断层沟通了4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组,但在实际揭露时,并没有大的断层水出现。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从上述内容可知,该矿井主要充水岩层是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4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组,含水组充水裂隙稍发育,补给条件一般。采掘工程有时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防治水工作易于进行。根据煤炭部一九八四年五月颁发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分类依据,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中等型。

1.3煤层特征

1.3.1地层的含煤性概述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以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主,山西组次之,区内煤系地层总厚113 m,含煤22层,其中以4煤层主采,1、2、3、5、6、7煤层零星或局部可采,煤层总厚9.51 m,含煤系数为0.84 %。

1.3.2主要煤层特征

1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煤层

1#煤层

该煤层位于K3砂岩之上10.6~23.4 m,一般15 m左右,距3煤层之上190~ 230 m,一般210 m左右,井田内共有86个钻孔穿过其层位。井田内见煤点共12个,煤厚

0.14~1.09 m,平均0.65 m,变异系数为60 %。1煤层为极不稳定的薄煤层,仅见零星可采点。

2二叠系下石盒子组

(12#煤层

该煤层位于K2铝质泥岩之上35~55 m,一般为45 m,下距3煤层15 m 左右,井田内共有195个钻孔穿过其层位,见煤点95个,占49 %,煤厚0.13~ 1.07 m,平均煤厚0.55 m,可采点只有11个,占见煤点的12 %,可采点平均煤厚0.96 m。为极不稳定零星可采之薄煤层。煤层局部受岩浆侵蚀影响变为天然焦。

(23#煤层

该煤层位于2煤层之上,位于K2铝质泥岩之上30~45 m,一般38 m左右,井田内共有196个钻孔穿过其层位,其中见煤点达92个,见煤点占46%.煤层厚0.0~0.74 m,平均煤厚0.45 m,可采系数0.07 %,可采范围内煤层变异系数为86.5 %,3煤层为极不稳定的薄煤层,仅见零星可采点。。

(34#煤层

该煤层为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井田2~3线以南,其次是12线中部,井田内共有196个钻孔穿过其层位,其中见煤点192个,占97.9 %,煤层厚4.3~5.7 m,平均煤厚4.5m,可采指数为0.92 %,煤层结构简单~复杂。可采范围内煤层变异系数为17.7 %,为较稳定的厚煤层,是本矿的主要可采煤层。

(4 5#煤层

该煤层位于K2煤层之上13 m左右,而在97~1孔等附近仅6 m左右,主要分布于井田东北部、西南部和东部。井田内穿过5煤层位的钻孔有190个,其中见煤点176个,占94.3 %,煤层厚1.7~2.9 m,平均煤厚2.2m,,煤层结构复杂。可采指数为

0.91 %,变异系数为18.9 %,属稳定局部可采中厚煤层。

3二叠系山西组煤层

本煤层含6煤,其中6煤组为局部可采煤层。6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K1灰岩之上55~65 m,一般60 m,主要分布于井田的西南部,其次是井田北部,井田内有112个钻孔穿过其层位,见煤点仅62个,占55 %,煤层厚0.10~2.08 m,平均煤厚0.66 m,达可

采者20个,占32 %,煤层结构简单,由于古河流冲刷,使煤层变薄或尖灭。6煤层平均厚为0.41 m,可采指数为0.19 %,变异系数为89.6 %,属极不稳定局部可采薄煤层。

4石炭系太原组煤层

区内控制钻孔较少,共计7个钻孔,且资料不全,仅有3个钻孔穿过太原组地层,其余只穿过2灰或3灰,就见煤情况简述如下:井田内共含太原组煤层7层,煤厚

0.2~0.79 m,在3灰、8~9灰、12灰下均有个别见煤点,煤厚分别为0.73 m、0.96 m和0.73 m,其余皆为不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但因该组煤层埋深大,地压高,就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煤层开采经济价值不大。

1.3.3煤层顶底板

1#煤层:顶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

2#煤层:顶板为泥岩或粉砂岩,其上以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标志,底板为泥岩。

3#煤层:顶板一般为泥岩或粉砂岩,夹有薄层细砂岩,局部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泥岩。

4#煤层:顶板一般为泥岩、砂质泥岩,部分为细砂岩,底板为泥岩。

5#煤层:顶板为厚中、细砂岩或条带状泥质胶结的细砂岩,底板为泥岩。

6#煤层:顶板为中厚层的中、细粒砂岩,底板为波纹状的条带状沙岩。

各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2。

表1.2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及标志层煤层

结构

稳定

程度

顶板

岩性

底板

岩性

层间距范围

平均值

可采性

1 简单极不

稳定

泥岩

粉砂岩

泥岩

10.6~23.38 14.78

不可采

K3130~189.41 159.6

2煤层简单极不

稳定

泥岩

粉砂岩

粉砂岩

泥岩

5.55~25.10

15.51

不可采

3煤层简单

复杂

极不

稳定

泥岩

泥岩不可采

4煤层简单稳定砂岩泥岩

泥岩11.2~30.79 可采5煤层简单

稳定

泥岩

粉砂岩

泥岩

粉砂岩

2.27~17.87

9.3

局部

可采

K2铝质54.3~91.50

泥岩 61 煤层 62 煤层 7 煤层简单简单简单极不稳定极不稳定极不稳定粉砂岩砂岩粉砂条带状砂岩粉砂岩砂岩粉砂岩条带状砂岩泥岩粉砂岩砂岩 71.94 2.82~14.24 6.06 30 局部可采局部可采 20 1.3.4 煤质 1)煤质概述区内煤层因受区域变质影响及岩浆侵入接触变质影响,煤类以焦煤为主,其次为贫煤、瘦煤、无烟煤;煤层部分受岩浆侵蚀严重,成为天然焦。 2)各煤层分述(1)2#煤层 2 煤层受岩浆侵入影响范围很小,除个别孔(构 1 孔等)受岩浆侵蚀影响变质程度增高为瘦煤外,其余一般为焦煤。2 煤黑色发亮,油脂光泽,属光亮型煤,其性脆,参差状、贝壳状断口。属低硫、低磷、中等灰分、粘结性和结焦性较好的煤层,可作为炼焦用煤。(2)3#煤层 3 煤层以焦煤为主,其次有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等,另有大面积的天然焦。(3)4#煤层以焦煤为主,其次是瘦煤。焦煤在井田广泛分布,其物理性质和煤岩特性:黑色发亮、光亮型、油脂光泽,煤岩成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丁集煤矿位于淮南市西北,潘谢矿区中部,凤台县境内,阜淮线及矿区铁路专用线经过矿井南部,工业广场紧邻省道凤蒙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东西长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共有可采煤层9层,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亿吨。煤层属中灰、中高挥发份、中高发热量,为特低硫、特低磷、富油的气煤和1/3焦煤,可供动力、炼焦配煤和化工之用。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原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主要系统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选煤厂与矿井配套,同期建成。矿井投资30亿元,定员1200人,200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6日矿井投产。 2.谢桥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 井田东西走向长,南北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目前全矿职工1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在聘高级职称43人。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矿区煤种以焦煤为主,特低磷、特低硫,灰份20%以下,发热量KG 以上,被喻为“绿色能源”,适用于动力、化工、冶金等工业用煤及各类民用煤。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前景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铝土矿地质特征 及其勘查开发前景 陈全树,何文平,周 迪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洛阳471002) 摘 要: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本区不仅蕴藏量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关键词: 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勘查开发;洛阳—三门峡;河南 中图分类号: P 611.22;P 61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1412(2002)04-0252-05 河南省西北部的洛阳—三门峡地区,西起三门峡,东到洛阳,南跨陇海铁路,北临黄河,面积约3000km 2 的范围内,已发现大小铝土矿床(点)30余处,总储量超过3亿t 。区内的铝土矿不仅储量大,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是河南省最主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为中朝准地台的华熊台缘坳陷的渑池—确山陷褶断束的西北部。北部有北段村穹窿,及近EW 向的陕县断陷盆地,渑池、新安两个向斜构成了区内的基本骨架,并发育有以扣门山断层为代表的NE 向高角度正断层组,以龙潭沟断层为代表的NW 向正断层组,以义马断层为代表的近EW 向逆断层组,以及发育在渑池向斜西端转折部位的SN 向断层组。由于各方向断层相互交错,将穹窿和向斜分割成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的3个扇形断块,对含铝、含煤建造的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图1)。 区内地层比较齐全,沉积岩广泛分布,除上奥陶统—下石炭统缺失外,中元古界熊耳群及汝阳群、上元古界洛峪群、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在区内均有出露。 本区岩浆岩出露面积很小,且分布零星。除中元古界熊耳群中见有中性火山岩外,在北部和南部有 少量的燕山期石英斑岩侵入中上元古界中。在西部,局部有燕山期花岗斑岩呈岩床状侵入石炭系,但对铝土矿层没有影响。南部还有煌斑岩脉穿插。这些岩浆岩多属浅成侵入相。 本区矿产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有些矿产储量巨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区内主要矿产为煤和铝土矿,此外还有耐火材料、化工原料、玻璃原料及铁矿等,这些矿产资源,为地方工业的发展和经济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带划分及矿床分布 本区中石炭统本溪组的铝(粘)土含矿岩系,分布于陕县—渑池—新安一带,东西绵延长达百余公里,人们往往称之为陕—新铝土矿带,它是河南主要的富铝土矿成矿带,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可划分为西、中、东三个铝土矿带(图1)。 (1)西矿带。位于扣门山断层以西的陕县断陷盆地北缘,西起七里沟,东至焦地,长达30km ,断裂非常发育,矿带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菱形断块。矿体倾向SE 或SW ,倾角10°~30°。该带有矿产地16处,其中矿床9处,矿点7处。矿床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铝土矿体一般厚2~5m ,矿石品位中等偏富,w (Al 2O 3)=62.91%~69.33%,A /S =5.1~8.8。主要矿区有支建、 崖底、水泉洼、焦收稿日期:2002-02-21; 修订日期:2002-06-06 作者简介:陈全树(1968-),男,工程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铝土矿、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的勘查。 第17卷 第4期2002年12月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ol.17 No.4 Dec.2002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第44卷 第4期西北地质Vol.44 No.42011年(总180期)NORTHWESTERN GEOLOGY 2011(Sum180) 文章编号:1009-6248(2011)04-0122-10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 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宋和平1,张炜2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100; 2.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队,陕西西安 710043) 摘 要:三叠系延长组上组合地层作为下寺湾油田的主力油层段,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其后备资 源日显不足。通过对近年来下寺湾地区探井含油层段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 -长10段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长7、8段,对其沉积微相、砂体形态、 储盖组合、构造形态、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下寺湾油田持续稳步发展寻找到层系接替 资源。 关键词:三叠系延长组;层系接替;储层特征;构造形态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下寺湾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境内,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倾单伊陕斜坡的南部(杨俊杰,2002)(图1)。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比较富集的地区之一,面积约2 285km2。该油田经历了3个勘探开发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长庆石油勘探局对甘泉县桥镇以东、王坪以西一带进行了勘探验证,钻探127口井,其中试油108口井,87口井获工业油流,主要含油层位为延长组长1、长2和延安组延7、延9、延10油层,探明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2 127×104t;第二阶段是1987年组建延长油矿管理局下寺湾钻采公司,采取“滚动开发,以油养油”的战略,主要围绕已有探井扩大生产规模,到2001年先后在柳洛峪南部、雨岔西部、张岔、北沟、川道-龙咀沟、道镇等区块对延长组长2、长3、长6油组进行了勘探,累计探明含油面积408km2,已探明地质储量11 600.8×104t;第三阶段是2008年开始对延长组下组合地层进行勘探,相继发现了柳洛峪区块延长组长8,雨岔区块延长组长7、长8、长10,川道-龙咀沟区块延长组的长7、长8油层组。 随着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上组合地层开发状况的日趋饱和,可用于继续勘探开发的后备资源面积日渐减少。笔者依据近年来在下寺湾地区探井钻遇油层特征,主要针对三叠系下组合地层进行综合地质研究,为下寺湾油田稳步增长寻找到接替性油藏资源(裘亦楠等,1994,1998;李道品,2002)。 1 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拗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宇和下元古界变质岩系。经过长期的地质发展演化,形  收稿日期:2011-05-24;修回日期:2011-11-21  基金项目:下寺湾采油厂“下寺湾地区三叠系下组合地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2008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宋和平(1966-),男,陕西甘泉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应用及研究工作。E-mail:shp663@163.com

淮南矿区煤矿塌陷型水域研究---以潘集区为例

淮南矿区煤矿塌陷型水域研究 ---以潘集区为例 文章来源:资源天下(https://www.doczj.com/doc/0c1822537.html,) 1.绪论 煤炭在我国一直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由于多年的煤炭的开采已引起一系列的矿区环境问题,其中包括采空区塌陷问题。目前我国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为70万公顷,约有70%左右为塌陷积水区域。【1】 煤炭开采在为淮南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矿区开发引起部分地区地表下沉塌陷,扰乱水系,损坏耕地、村庄、河道、堤防及其他建筑物,造成塌陷区范围内大量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以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呈现整体或部分破坏现象。淮南市采煤塌陷区面积为4516km2,其中已形成水面1355km2,占塌陷面积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4个区和凤台县境内。整个塌陷区可依行政区划以及煤矿井田边界划分为6个采煤沉陷区,分别称为九(龙岗)大(通)沉陷区、谢李沉陷区、新李沉陷区、潘集沉陷区、张谢沉陷区。各沉陷区具体分布位置、地下采空面积及地面沉陷面见表1 和表2 。【2】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据调查我国重点煤矿区中有71%面临缺水,其中40%的矿区属严重缺水,矿区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已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今后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工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煤电一体化,伴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大、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矿和电力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量也随之增加。煤矿塌陷区塌陷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矿区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并且合理利用塌陷水体对于煤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充分合理利用塌陷水体的淡水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采空塌陷的面积及深度不断增大,使得塌陷区内储存的淡水资源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塌陷区内的淡水资源,那将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对矿区经济发展制约,能够缓解矿区居民与矿业企业之间的用水矛盾。不同的水质条件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利用塌陷区内水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塌陷区内的水质状况及控制因素。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更好的利用塌陷区内的水资源提供基础资料,为更好的规划、建设塌陷区积水区提供技术支持。【1】1.2研究区域 为了综合开发利用煤矿塌陷区水资源,选取其中一个塌陷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指标﹑重金属元素,为分类利用水资源提供可行性论证.研究场地选在潘一矿塌陷水域,所选塌陷水域目前均受地下水开采影响,处于塌陷活动期.【3】2.研究区概述 2.1地理位置 淮南市境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66.4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9.44平方公里。 2.2地质地貌 淮南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 1区域地质特征 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层位。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 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部分形成铝土矿层。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下伏基岩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1997年11月13日19时20分,淮南矿务局潘三矿东四采区掘进203队施工的1772(3)轨道顺槽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到了东四采区进回风上山、开拓三队、201掘进队施工的1761(3)运输顺槽工作面、202队施工完毕正在回收设备的1761(3)轨道顺槽以及综一区综采工作面。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04人,死亡88人,其中抢救事故过程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受伤13人,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极为重视,派员赶赴现场参加抢救。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煤炭部张宝明副部长对事故抢救处理作了五点指示。煤炭部部长王森浩、副部长王显政、总工程师尚海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监察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有关领导;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副省长黄岳忠、省人大副主任吴昌期,以及安徽省、淮南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的抢救工作,慰问了受伤职工和伤亡人员家属。 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34号),成立以煤炭部副部长王显政为组长,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安徽省副省长黄岳忠、煤炭部总工程师尚海涛、监察部执法室事故处处长周可喜、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副主席张文生、淮南市常务副市长杨爱

光为副组长,部、省、市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 瓦斯爆炸事故部、省联合调查组”。特邀4名瓦斯治理专家协助调查组进行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事故调查组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查证资料,与有关人员谈话、取证,技术分析,基本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淮南矿务局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防范措施,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井概况 潘三矿始建于1979年6月,1992年11月投产,设计能力和核定能力为300万t/年,1996年实际产量197万t,1997年计划产量210万t,1~10月实际产量173万t。现有职工7493人,三班生产(早5~13时,中13~21时,夜21~5时)。 该矿井田走向9.2km,倾斜长5.5 km,井田面积50.6平方公里,可采煤层13层,可采储量5.4亿t。矿井为立井,主要集中运输大巷、分区石门及上下山开拓方式;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650m,二水平标高为-830m;目前开采一水平C13—1煤层,属气煤。矿井现有东四、东三、西一、西二4个采区,共4个采煤面,其中3个综采面,1个高普面,有15个掘进工作面,其中有11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准备),4个岩石工作面(开拓)。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差,仅见个别小矿体。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104-2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 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

陕西省渭北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文章编号:1009-6248(2010)03-0093-06 陕西省渭北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陈连红1,王瑞廷2,刘维东1 (1.中国铝业公司,北京 100082; 2.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渭北铝土矿带是陕西省两大铝土矿带之一。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为岩溶型 铝土矿。矿体形态有似层状、透镜状和漏斗状,空间展布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属于 一水硬铝石型铝矿,主要呈碎屑状、豆鲕状和泥状结构,致密块状和层状构造。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有: A l2O3、SiO2、F e2O3、T iO2,A l2O3平均含量为55.05%~64.97%,SiO2平均含量为12.44%~15.16%, A/S平均为3.63~5.22。矿床受沉积间断、古气候、古纬度和古地形等因素控制。与我国主要铝土矿成 矿区——河南、山西相类比,渭北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和古气候条件,找矿前景较好,但以低品位 矿石为主。 关键词:铝土矿;渭北地区;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渭北铝土矿分布在东起陕西省韩城市,西到铜川市黄堡镇的东西长150km、南北宽10~30km、面积约3000km2的地区,包括韩城市、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和铜川等县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0′~110°35′,北纬34°55′~35°40′。已发现铜川陈炉、蒲城县东党、澄城县曹村等铝土矿床8处,估算铝土矿资源量达数千万吨。另外,还发现铝(黏)土矿点数十处,全区潜在资源量为4000×104~5000×104t(韩俊民等,2007)。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层特征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沉积有震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第四系,沉积厚度累计10000多米,为地台型沉积。包括震旦系的陆相碎屑岩,寒武—奥陶系的海相碳酸盐岩,中、上石炭统的滨岸铁铝质岩系、碳酸盐岩、含煤泥质岩和碎屑岩,二叠—白垩系的内陆盆地相碎屑岩,显示出两次较大的沉积旋回(赵一鸣等,2006)。 1.2 区域构造特征 渭北铝土矿分布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南缘之次级构造单元渭北褶断束中,南与汾渭断陷相接,构造形态简单,总体为向北西缓倾的单斜层,地层倾角一般为5°~15°。中生代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形成了一些小褶皱及断裂构造,多为北东向正断层近等间距排列,构成了地垒、地堑格局(杨克明,1992)。 1.3 区域地质演化 寒武纪—中奥陶世华北地台大面积海侵,形成广阔的陆表海,沉积了厚达500m以上的海相碳酸盐建造。加里东运动使整个华北地台隆升成陆地,本区缺失了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沉积,在长期的沉积间断过程中,经受风化剥蚀并准平原化。直至石  收稿日期:2009-09-15;修回日期:2010-01-15  基金项目:中国铝业公司铝土矿资源勘查项目(chalco2005-1)  作者简介:陈连红(1966-),男,河南西平人,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原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勘查专业,从事矿产地质勘查与管理。E-mail:Ih chen@https://www.doczj.com/doc/0c1822537.html,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

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进入现在的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蒙古人种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中国民族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

潘三煤矿井田地质特征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 矿区地理位置 潘三矿位于淮南市西北部,距洞山约34公里,地处淮南凤台县城北约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1′45″~116°48′45′,北纬32°47′30″~32°52′30″,本井田交通方便,合阜铁路在矿区南缘通过,南行10km可接淮河水运,每天定点班车凤台、合肥、蚌埠、南京、六安等地,市内有11、12、13、112路公交车出租车与各井田及市区相连。(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 1.1.2 地形、地貌 本区为淮河流域的泥、黑河支流域,属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标高+19.50~+23.50左右。淮河在淮南段,一般水位标高十15m;历史最高洪水位为十25.63m。堤面标高+27.07m。泥河系淮河左岸的支流,发源于凤台县朱集,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丁集、潘三、潘一、潘二四个井田,由淮南市尹家沟入淮,全长60km,流域面积原为710 km2,茨淮新河开挖以后减为606km2。流域内一般地面高程为+19~+24m,下游为开阔洼地,高程为16m。雨季淮河水位上涨易成内涝。黑河位于井田北缘,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河床宽2-10m,系人工挖掘浇灌农田季节性水渠。

1.1.3 矿区气候条件 本区为过渡型气候,以东南风为多,年降雨量最大为1423.3mm,最小为649.9mm,年均910.6mm,多集中在7、8月份;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21.7℃,平均气温+15℃;最大冻土深度0.30m,最大降雪量0.39m。 1.1.4 地震 据有关资料记载,淮南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1917、1931、1937、1954、1976年均有地震波及,震级在3~6级之间;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1.1.5 矿区的水文情况 本区为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19.5~+23.5m,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l:10000。淮河为流经本区的主要河流,在淮南段一般水位标高为+15m,最高水位可达+25.93m(1954年7月21日鲁台洪水水位),堤面标高27.07m,可以防洪患。淮河平均流量正阳关以下2000m3/s。矿区内有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近平行地层走向横贯本矿区,河床形态上游窄,下游宽,枯水期水位为+18m,最高水位可达+22.40m。 本矿区新生界沉积物厚度大,矿区地表水系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只与新生界松散层上部含水层组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当雨季汛期时,淮河水位高于泥河水位时,尹家沟闸关闭,泥、黑河流域内洪水无法排出,形成关门淹,可能威胁矿井安全(如1991年的大汛期)。一般丰水年内涝时间30~45天,较大洪水年漫滩时间长达140天左右。 1.2井田地质特征 本矿井东起九线与潘一矿毗邻,西至十五线与丁集勘探区相接,西段为潘四井田南边界,南部以13-1煤-900m等高线地面投影为界,东西走向长10.3km,南北倾向宽6.1km,面积61.3km2。 井田内发育一组向西倾伏的次一级褶曲,即董岗郢次级向斜及叶集次级背斜,两者轴向大致平行,近东西向,贯穿全井田与潘集背斜轴呈15~20°夹角相交。向西倾伏,倾伏角3~5°。 a. 董岗郢向斜 董岗郢次级向斜为一不对称向斜,十一线以东轴面倾向北,该线以西两翼地层逐渐对称,轴面大致垂直,北翼地层走向NWW-NW,南翼地层走向NE-SW,地层倾角一般为10~20°北翼东段受构造影响,地层倾角达30~50°,甚至直立。 b. 叶集背斜 叶集次级背斜位于董岗郢向斜南侧,向斜的南翼过度为背斜的北翼,两翼地层基本对称,轴面大致垂直,北翼地层走向NE~SW,南翼地层走向NW~NWW,两翼地层平缓,倾角一般小于10°。井田内岩浆岩侵入层位C3~8煤(主要为1、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演化 盆地沉积演化阶段: 第一阶段:上三叠系延安组。潮湿型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阶段 晚三叠世的印之运动,盆地开始发育,基地稳定下沉,接受了800-1400m的 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形成了盆地中主要的生油岩和储集层。 第二阶段:下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阶段延安统沉积后,三叠纪末期的晚印之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顶遭受 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形成了高差达300m的高地和沟谷交织的波状丘陵地形。细 划出了一幅沟谷纵横,丘陵起伏,阶地层叠的古地貌景观。三叠系延长组与上覆 侏罗系富县组地层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平行不整合面。 因盆地的西南部抬升幅度较其他地区大,使陇东地区延长统遭受了强烈的 风化剥蚀。所以陇东的测井剖面上普遍缺失长1、长2地层,个别井长3甚至长 4+5顶都不复存在。 到侏罗纪延长统顶侵蚀完成,盆地再度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早侏罗世湿暖型湖沼河流相煤系地层沉积。 在延长统顶部的风化剥蚀面上,侏罗纪早期富县、延10期厚0—250米的河流相粗碎屑砂、砾岩,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地层超覆于古残丘周围。延10期末,侵蚀面基本填平,盆地逐渐准平原化,气候转向温暖潮湿,从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出现了广阔的湖沼环境,沉积了延9~延4+5厚度250~300m的煤系地层。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与延长顶古残丘,古潜山基本一致具继承性的披盖差异压实构造,成为中生界的主要储集层及次要生油层。 第三阶段:中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干旱型河流浅湖地层沉积阶段 延安期末的燕山运动第一幕,盆地又一度上升造成侵蚀,使盆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缺失了延1~延3地层,延安组(延4+5)与上覆的直罗层之间存在一平行不整合面。 中侏罗世盆地第三次下沉,沉积了干旱(氧化)气候条件下的直罗组大套红色河流相砂岩,进而又沉积了上部安定组浅湖相杂色泥灰岩,之后盆地又再度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成因探讨 本文章对安徽省某一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其成矿成因。 标签:安徽省区域成矿铅锌矿地质特征矿产成因 该区铅锌矿床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宁芜陷断束,贵池~繁昌断褶束。从志留纪系中三叠世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沉积了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齐全,厚度基本稳定,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浆活动贫乏,构造活动微弱,显示了地台型的构造属性。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带,使构造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域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的新阶段,并将地层卷入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中。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内分布的地层从下二叠统孤峰组开始至下三叠统南陵湖组,自老到新从南到北分布。二叠系位于平地,三叠系组成山区,南陵湖组分布最高。出露比较好的为下三叠统各组,余为第四系或火山岩覆盖。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1.2构造 1.2.1褶皱构造 ①基底沉积岩,为繁昌复向斜舒家店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东倾斜,倾角平缓,约每隔200米出现一次由陡到缓或由缓到陡的台阶,陡的倾角约40°,缓的倾角小于20°。 ②盖层火山岩,为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八分村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向南东倾斜,倾角30°~40°,有火山岩且产状向北倾斜或近直立,则为次火山岩的侵出相或溢出相及次火山岩相。 1.2.2断裂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全是基底褶皱构造的横向或斜交断裂,对矿体影响不大。 1.2.3火山口构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