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最新整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强化阅读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中英语的教学法有哪些吧: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速度,还取决于他阅读中的再创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与阅读量有直接的关系。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给予学生从易到难的阅读材料并进行有指导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找到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将会改变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另外作为教授非母语的英语课程的教师,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了解这一种语言,或者通过这一种语言了解更多知识,还必须教授音标、单词、语法

等等在内的英语学习基础。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

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

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指读,也有的一目十行地读,也有的反复阅读。这些阅读方式都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与水平提高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按意群阅读。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遵循传统的语法教学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水平。因此,我必须教会学生能按意群阅读,来改变往日逐字逐句地读,指读,

心读。这样即便是很复杂的长句也可以两三眼看到头,很快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由于受到传统的教法影响和受精读教学的制约,学生经常在阅读时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这样即延误阅读速度,也打扰阅读思路,所以教师应该尽量鼓励学生去猜生词,根据上下文辨别词义,根据词性辨别词义,根据语法猜词义。懂语法,构词法的知识,在阅读时猜词能力就会大大增加。

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高中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精品,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也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它不能局限于仅有的课堂教学和一本教材里面。因此,要拓宽学生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一每周为学生选取几篇难度适中的文章,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然后打印出来,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作相关的阅读题。二可以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教师要精心选择阅读材料,从新出报刊杂志选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跨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应将重心移到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教育。在教学实践的读前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拓展学生视野,补充文化常识,激发阅读兴趣。读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思考,探讨文章中所体现的异国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传统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情感表达与思考、行为方式方面与中国人的差异。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反过来也会促进对英语文章深层次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整合设计出一套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方法

一、分析审题正确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基础,书面表达部分的审题包括 :审文体、审主题、审要点、审时态、审人称。在题干中,书面表达(满分25分)字样后面的所有内容都在审内容范围之内,要点

分为主要点和次要点,主要点漏掉会因要点不全而被扣分,次要点则可根据字数需要适当选择。

二、谋篇布局

这一步骤中,需要学生根据文章主题及体裁确定文

章的段落布局及100词的字数分布,以确保文章有头有尾,篇章结构完整,且要点突出。

三、遣词造句

近年来的高考书面表达把写作要求提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学生仅仅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型来写作,即使表达无语病错误,也不会得高分。高分作文必须是能够体现出较强语言运用能力的文章,即必须运用到恰当的高级词汇和句型,旨在有意识地使用复杂结构和高级词汇而造成的错误,也不会被扣分或扣分较少。因此,写作时,除了内容完整、表达准确之外,还应尽量做到句式的多样化,恰当运用过渡衔接词,将要点按照英文表达习惯

连句成篇,尽量避免单一句型的重复使用。100词的文

章一般来讲,应该十句话左右表述清楚、完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能力使用高级句型和词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

学生注重对高级词汇及句型的学习和积累。可采用以下

办法。

(一)改写、摹写高级句型及词汇改写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再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在

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运

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以把经典的常用句呈现给学生,把关键词或短语除去,要求学生补充,或者把其中高频

词汇换成更加生动鲜活的词汇。如:表示在英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足够的练习。这个句子,大部分学生会写成:I n l e a r n i n g E n g l i s h,e n o u g h p r a c t i c e i s i m p o r-t a n t.这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句子,没有错误也没有亮点。教师可以把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以尽可能多的形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c o u n t,m a t t e r等代替i m p o r t a n t,词汇就显得丰富了许多,如果学生可以做出W h a t m a t t e r s m o s t i n l e a r n-i n g E n g l i s h i s e n o u g h p r a c t i c e.即:运用主语从句表示,那句子就更加生动了。也可以由简入繁,让学生做一些汉译英练习,并请部分学生把所写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要求全班学生共同进行修正和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部分学生在完成写作题目时,只根据提示中的信息绞尽脑汁去想所学过的相同含义的

英文词语,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产生词不达意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训练学生转译表达的能力,即:汉语中的语意在英语中核心意思究竟应如何表达,在找不到相应词汇的情况下,是否有同义词、近义词,甚至反义词来表示。还有些学生的作文一I到底,所有句子一律第一人称,没有变化。这就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体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的转换。同时,要培养学生运用特殊句式、从句、非谓语动词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能够熟记并应用一些谚语,文章也会增色不少。例

如:T i m e w a i t s f o r n o m a n(.时不我待)R e a d i n g

e n r i c h e s t h e m i n d(.开卷有益)

(二)背诵范文,体会高级句型和各类文章写作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体

裁、内容与书面表达命题相近的文章,并分门别类地记忆一些典型的优秀文章和句型。朗读及记忆范文是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笔者要求学生在高三下半学期开始每三天背诵一篇优秀范文,头脑中积累的内容多,写作时就能写出好句子。例如:申请书类的文章,笔者要求学生记住以下句型:

1.I m w r i t i n g t o a p p l y f o r t h e p o s i t i o n o f

2.I m w r i t i n g t h e l e t t e r t o r e c o m m e n d m y s e l f a s

a c a n d i d a t e f o r

3.I a m c o n f i d e n t t h a t I a m s u i t a b l e f o r

4.I f y o u c o n s i d e r m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f o r t h e

j o b,p l e a s e c a l l m e a t

5.I d a p p r e c i a t e i t i f y o u c o u l d

有了这样的开篇或结尾,文章就会地道许多。

(三)分类理解、记忆并应用过渡性词语

根据意思和作用的不同,笔者将过渡性词语可以分为以下十类,以方便学生理解和使用,并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

1.起始关系:f i r s t o f a l l,t o b e g i n w i t h等。

2.时间关系:l a t e r,a f t e r w a r d s,f r o m t h e n o n等。

3.并列关系:a l s o,a s w e l l a s,o r等。

4.递进关系:b e s i d e s,f u r t h e r m o r e,t o m a k e

m a t t e r s

w o r s e等。

5.转折关系:h o w e v e r,i n s t e a d,o n t h e o t h e r

h a n d,o n

t h e c o n t r a r y等。

6.因果关系:b e c a u s e,n o w t h a t,t h e r e f o r e等。7条件关系:i f,u n l e s s,o n c o n d i t i o n t h a t等。8.列举说明:i n o t h e r w o r d s,t h a t i s t o s a y等。9.总结关系:i n a w o r d,i n g e n e r a l,i n s h o r t等。10.表示观点:i n m y v i e w,p e r s o n a l l y等。

做好词汇、句型积累的同时 ,要给学生实际应用

的机会,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应用,通过一次次的练笔,力求语篇连贯、有一定文采。

四、语篇呈现

卷面的美观与否、书写的规范与否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表现力的判断。因此,要从字母开始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同时要把必要的书写规则教给学生,如:标题的书写格式、段首的书写格式、单词串行、应用文体裁等。

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体现,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要想写出内容丰富精彩的文章,就要有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有指导的训练,还要重视反思和总结,最终才能突破内容关、表达关、书写关,写出好的文章。因此,书面表达的教学应贯穿于英语教

学活动的始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在规定时间、指定主题的情况下,创作出精彩的高分作文的能力。

最新整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强化阅读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中英语的教学法有哪些吧: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速度,还取决于他阅读中的再创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与阅读量有直接的关系。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给予学生从易到难的阅读材料并进行有指导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找到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将会改变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另外作为教授非母语的英语课程的教师,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了解这一种语言,或者通过这一种语言了解更多知识,还必须教授音标、单词、语法

等等在内的英语学习基础。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在备考高中英语的过程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题型,因为其所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大,下面为大家提供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做题方法 常有学生说文章看懂了,题目却做不对,这大致有两种原因:一是只理解了文章表面意思,未能深层理解;二是未能透彻理解题目。目前阅读理解题目可以粗分为两类:主旨题和考察整体理解水平的细节题。其中主旨题占半数以上。细节题学生也应注意其选择并非与文章完全对应,而经常换一种表达方式,或根据弦外之音考查学生对隐含细节的理解。对题目选项的设计,学生要注意它经常分为两类:本身意义成立的选项和本身意义不成立的选取项。前者包括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超出范围等手法,后者包括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细节含糊等手法,所以学生要注意去除迷惑选项,确定最佳答案。 快速浏览英语阅读全文 事实是作者的思想和观点的有力证据,是作者所写文章的重要依据。细节是使文章连成整体的主要手段,是使文章充满活力的重要方式。换句话说,事实和细节是文章的血和肉。不论事件多么惊人,也不论观点如何新奇,若没有事实和细节,这篇文章就显得空洞无力。高考中,很多问题就是考查考生对事实和细节的把握,因此,在了解了文体特点和通过文章首尾句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中的事实和细节。并且在浏览的过程中,应根据短文后面的问题和选项,将与之有关的事实和细节用笔一一画出,且标明其题的序号,以便研究答题。 注重英语阅读细节,梳理脉络 阅读理解中的细节题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学生在审题中通常会受到一些范围不清、偷换概念、部分正确的干扰项的影响,而要想跨越这些分析陷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结合精读方法,指导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参考

高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高一必修一第三单元 Travel Journal最后一课) 漳州三中高一年段英语备课组蔡清清 一、教学内容介绍 该课是根据高一英语新教材第一模块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中课后学生用书中的Writing Task扩展而成的一节活动课,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次较为大胆的尝试。该课教学抛开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英语旅游海报和课件,并在课堂上开展大量的“任务型”活动来让学生体验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设计理念 (一)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再者,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二)运用交际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绝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提供情景操练的机会,尽可能地将真实生活搬进课堂,注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环境。同时,还注意到交际是双向性的,是说者和听者双向交流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案例 王秀琴 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7 "Earthquakes" 单元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基本描述: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开展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的过程和效果,并简要地描述了自己对任务型教学的体会。“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是作者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原则,值得其他教师参考。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和合作,以及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外语已成为走向世界,通往未来不可或缺的通行证。新的形势使我们广大的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具有时代感和紧迫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具有一定英语知识的高中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就开始了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earning , 简称TBL).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有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任务型教学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点:(l)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任务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l、任务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某项交际问题,也可以是训练某一写作技巧等。 2、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应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而不是局限于教材。 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在一定条件下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探索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2、验证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能力)是否比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得更快。 (二)实验对象 高一年级两个班,即实验班和对照班各有学生64人,两个班学生部通过了中考,属平行分班。两个班保持正常教学秩序,不形成人为的竞争氛围。每周均为五课时,由作者为他们授课。 (三)时间 2001年9~2002年6月 (四)实验方法 实验班采用人教社教科书和《新概念英语》两套教材,用任务型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只采用人教社教科书,用五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自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兴趣、快乐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联系实际教学 强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英语交际活动,通过启发诱导式的语言输入活动,以及大量的语言表达实践,达到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进行英语交际的目的。 1.教学与交际活动结合 听力课,要改变过去教师播放磁带里的录音,学生默默地听,然后做语言材料上的选择题或回答练习题中简短问题的方式。听说在实际交际活动中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所以我认为听力要听语篇和整段对话的内容,要求学生基本听懂语言材料的整体意思。教师可对语音材料的各段的主题句、细节、整篇的主题句,中心内容设置问题或复述这些句子。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听不清楚,可以主动向老师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这种交际活动,学生就能完全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教师提供某些重点词,师生互动复述听力材料。最后才能满意地解答听力材料的各种问题。这种听力教学过程,能保证学生在听力课中“勤开口”,随时保持与教师进行交际的可能。做到听说结合,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听力过程的情况和效果。 2.要把握交际时机 把握交际时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弄清楚在何时、何地、在何种条件下与学生进行交际最有效果。我认为抓住时机进行交际是最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是强化语音输入的有效方式。就学生的日常生活、亲身经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交际活动,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高效课堂教学两大方法 1.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高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

高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 School life in the UK 阅读课)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就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决定。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观,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要整合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我的教学设计里,时时体现着着几种原则。 教学设计理念 1.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实现目标,感受成功,教学进度整体把握,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教师起到“设计者、研究者、促进者、协调者”的作用。 3.在教学中,突出交际性,注重读写的实用性,要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4.课后访谈调查,读写摘记,重视语言运用。 5.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 一.教学背景 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兼顾高一新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一般水平,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

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课例是“Reading and V ocabulary”部分,以“School life in the UK”为话题,让学生了解英国中学生的高中生活,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略读和查读两大阅读技巧。 四.教学目标 1.Learn some 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 about school life and school facil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school life and British school life. 2. Help students learn to use the reading strategy: Skimming and scanning. 五.教学重点 Learn the high school life in the UK. 六.知识重点 1、重要单词: access, achieve, attend, assembly, article, available, average, canteen, club, challenging, context, donate, display, experience, extra, graduate, gym, heading, locker, low-rise, literature, poster, relax 2、重点词组: class teacher班主任, at ease with和….相处不拘束, school hours学校作息时间,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6-06-06T15:55:08.32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作者:李鸿霞 [导读]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巴中市南江县第四中学南江 636600)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则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如何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综合地应用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目前,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研究发现,该模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任务后评价单调,任务过于繁多或过于简单。 Wills(1996)就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出了五项原则,即“提供有价值的和真实的语言材料”“运用语言”“所选任务应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中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和“应循环地适当突出注意语言形式”。 一、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课堂活动只有结合个人情感体验来学习,才真正具有教育的价值,任务型活动也如此。因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人教版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的Warming up 部分,可以开展任务型写作课,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教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收集的“5.12汶川地震”的图片或视频。 2、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对此次大地震的感想(尤其强调要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悟),记录员写下组员们的感悟。 3、派小组代表发言,表达对生命无价的感悟。 4、教师把精彩的观点和表达记录在黑板上。 这几个环节营造了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他们原先的英语基础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的动力也才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二、任务活动中倡导互动与合作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教人教版选修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时,可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完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Task: Debate on “Since China hosted the 2008 Olympics, what has the Olympics brought to China, positive effects or negative effects?” Group Work: 1、学生自愿组合成正方和反方。 2、小组成员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小组成员分工:提供材料、记录、辩论(由口语表达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承担)。 4、小组内操练模拟演讲。 5、正式组织正、反方辩论。 6、教师点评。 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个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张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其它途径,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小组内成员也能从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高效。 三、任务实施过程中体现层次性与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的差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成绩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我们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会使一些后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也会阻碍优生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与此同时,由于语言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倾听、反应、劝说、探究、通报、解释、交谈、询问等,以及语言活动本身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小组研究、讨论、辨论、演讲、表演等,所以任务型活动所具备的“多样性”恰好弥补了原本的“单一性”,同时还能帮助体现“层次性”。确切地说,该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变中有稳,稳中求变”。如人教版选修9 UNIT 3 “Australia” 一课,可结合Teaching Aim和 Teaching Theme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型活动,如Pre - Reading阶段的课前演讲、预测、制作内容提纲。此外,为拓宽学习渠道,在条件允许下让学生课前利用音像、图书和网络资源等,查寻相关的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资料。学生带着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ustralia?”进行课前预习,互换各自搜集的信息。在汇报过程中,师生共同在语境中理解学习相关词汇,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在While -Reading 阶段进行深层次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写便条,填写未知信息,猜测、续写故事结局。在Post-Reading 阶段的解决问题中,可以采访、报道,写日记、讲写故事、调查。甚至可把活动引向课外,如就某个话题向亲友发电子邮件,用IP卡和国际笔友交换看法,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写出体会,参与社会调查拟写调研结论。 四、重视任务活动后对学生的评价 任务型教学模式为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活动的评价往往是一句“Very good”就打发过去了,其实,认真评价任务会给教学带来很多好处。教师可尝试从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过程性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Task-based Instruction on Reading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丰顺县华侨中学李荣论文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依据和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及数据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作用、实施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任务性教学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参与、感知、体验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的角色位置发生转变,特别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要求和需要,也就是———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向一个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的角色转变,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 1.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介绍 2.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心理学理论依据,目的及特点 所谓任务型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 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的目标真实所谓任务型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的主体,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多来自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为,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的有效途径,任务的设计能决定语言运用的类型和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与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1)意义:表达是第一位的。以前大家首先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而在任务型教学中,首先关心的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正确与否。(2)交际性原则:真实生活中会做出什么事,在任务中宜摸拟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而且设计任务材料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歌曲、电视、电影、小说、互联网等。(3)关键是完成任务:我们最关心的是学生说出一句话,

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激发学生阅读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速度,还取决于他阅读中的再创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与阅读量有直接的关系。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给予学生从易到难的阅读材料并进行有指导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找到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将会改变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另外作为教授非母语的英语课程的教师,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了解这一种语言,或者通过这一种语言了解更多知识,还必须教授音标、单词、语法等等在内的英语学习基础。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 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 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读 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 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 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 阅读的关键所在。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 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 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 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指读,也有的一目十行地读,也有的反复阅读。这 些阅读方式都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与水平提高的原因,因此在教学 中应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按意群阅读。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 影响,一直遵循传统的语法教学这样做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水平。因此,我必须教会学生能按意群阅读,来改变往日逐字逐句地读,指读,心读。这样即便是很复杂的 长句也可以两三眼看到头,很快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由于受到传统的教法影响和受精读教学的制约,学生经常在阅 读时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这样即延误阅读速度,也打扰阅读思路, 所以教师应该尽量鼓励学生去猜生词,根据上下文辨别词义,根据 词性辨别词义,根据语法猜词义。懂语法,构词法的知识,在阅读 时猜词能力就会大大增加。 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方法详讲

阅读是获得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考生在做阅读理解时,不仅要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篇目运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一般来说,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阅读理解中三个最重要并且有相互联系的因素。 阅读的方法 先找到中心,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记叙文 2.说明文 3.应用文 记叙文:传记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关键,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对于准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说明文: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议论文:主要体现人类的理性思考,它靠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以理服人。即在文章中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乐于接受你的观点。这就是议论文的主要特点。因此,论点、论据、论证就构成了议论文的三个必备的要素

12 3 4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 猜测词义 阅读技巧 一猜测词义题: 单词的猜测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 组成部分,历年高考都把这一项作为考生应 该掌握的一项阅读技能列入试题,考查对文 中关键词语(实词、短语、指代关系等)的 理解。而且,所考查的词或短语的意义往往 不停留在字面上,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常见问题形式有 1)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word “…” means_______. 2)The word “…”most likely means_______. 3)The word “…”in Line ...probably means 4)By the word “…”, the author means_______. 5)In Line ... , the word “…”refers to_______.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 /closest in meaning to“…”? 7) In Line …, the word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规律方法: 在通读过程碰到生词时不要着急,耐心地读下去,文章会帮助你猜出生词词义。此外,我们也可以 通过构词法知识分析生词词义,或通过上下文,同义 词,反义词,生活常识等猜测,尤其是本句话以及前 后两句话,给生词假设意思,看是否读的通。还可以 联想,即回想已知词汇中是否存在拼写方法与该生词 类似的词。 【例1】All his attempts to unlock the door was futile, because he was using the wrong key. A. 成功的 B. 徒劳的 C.有效的 D. 匆促的 2】The herdsman , who looks after sheep, earns about 650yuan a year. 定义或释义关系常由定语从句或由means, is, or,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be called,be known as, be defined as等词汇或破折号来表示 3】Children often try to imitate or copy the behavior that they see on television. 4)Market research shows that Gold and others who buy organic food can generally give clear reasons for their preferences--but their knowledge of organic food is far from complete.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能让学习短时高效,学生兴奋投入。而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地自学、进行学生互教和做大量难度等级不同的练习,则有利于巩固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自学;指导;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35 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材要求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提倡创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为目标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自新课改以来,为避免“填鸭式”教学,推广素质教育,各校研究出了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其中,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课堂教育模式就很受欢迎,各校竞相模仿,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笔者认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地各科甚至各班学生都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取各家之长、灵活运用、反思创新,才能研究出最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

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使其能力不断发展。 今年笔者带的是两个高二文科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针对学生特点,笔者不断反思更正,确定了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英语课堂设计步骤: 一、导课 有些教师认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就应该直入主题,少讲多练。但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对他们来说英语枯燥乏味,所以首先要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即激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之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采用多姿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 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高中英语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对现有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介绍,讲解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着重分析其特点和将其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型上的可行性,初步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应用能力 一、对于现有教学法的研究 1.现有教学法简介 在英语教学界,人们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就没有停止过研究,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教学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教学方法与理论。人们尝试过直接法、视听法、情景教学法、整体法、交际法、暗示教学法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与引入,极大丰富了英语课堂,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法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有各自的弊端。正因这类教学法形式多样,使得英语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取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所教授学生特点与所处阶段的教学法。因此,这也就成了摆在全体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以下将以两种大家常用的教学法作为例子,简要说明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1)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译法也被称为阅读法(Reading Method)和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十八世纪,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因此这种重点在于语法解析的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十九世纪开始,语法翻译法开始进入中国,在中国沿用了近200年,现在仍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使用。它的主要特点为将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它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语法概念有较清晰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对于培养中国人的英语起到过不可抹杀的功绩,同时却也使学生语言面貌差,无法用外语进行交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弊端,产生了“聋哑英语”的尴尬局面。由于现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使这种受应试教育欢迎的翻译法并不适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一些实用性课程。 (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被称为改良法(Reform Method)、自然法(Natur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这是一种主张通过外语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会话、交谈和阅读来学习外语,过程中不用母语,不用翻译和形式语法。在这种方法中,语法被降到忽略的地步。十九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的语音学为这种教学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外语描述、表情、动作、手势、图画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模仿中学习语言。即外语与语言直接对应,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来学习外语。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都建基于直接法。然而,其学习过程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流

浅析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浅析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4-25T13:32:45.577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8期供稿作者:李圆圆[导读]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 李圆圆 摘要: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对对教师的要求;通常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考虑好材料和任务之间的均衡;研究任务型教学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教学设计 一、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同时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可能积极参加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且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高一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以及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和学习异国语言的需求。如在SEFC1B Unit 19中,“Agriculture”一文讲述有关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转基因食物已有所闻,但了解尚浅,存在进一步认识的欲望。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笔者增加了一些有关转基因方面的知识,并设计了一个任务作为课后作业:“如果能利用转基因技术,你会怎样去改良一种水果,蔬菜或一种动物?请用电脑把成果展示出来。”设计如下: 任务: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一种农作物或动物 活动时间:学完“Post-reading”之后 语言知识要求:本单元所学词汇 语言技能要求:读、写、说、听 活动形式: 个人活动:确定改良的对象,收集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资料,走访生物教师,撰写讲稿和绘图(要求用电脑制作)班级活动: 1、每位学生向全班展示和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2、评选最佳研究成果,并交叉班进行交流。 3、推荐给校刊发表。 活动效果:通过渗透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种课堂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使原本平淡无味的课文学习变得富有生气,趣味十足。 二、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对对教师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把教学内容按规定好的学时做好微观计划,然后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和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任务设计能力:1)选取主题和设计任务的能力;2)设定任务目标的能力;3)评价与选编教材的能力;4)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5)对课程的综合调控能力。 三、任务型听力教学的设计 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总体思路是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课堂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任务化的听力课堂教学有助于在根本上改变课堂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化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化的课外作业,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化的评价方式是课堂教学任务化和课外作业项目化的保证,能充分调节学生的积极性。 通常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考虑好材料和任务之间的均衡。如果内容较难,可以设计相对容易的听力任务。如给高一学生听VOA SPECIAL ENGLISH,由于生词较多,语速较快,学生往往感觉比较难。因此可设计这样的任务:听新闻,选择中心大意,判断是非;听两则内容相关的新闻,判断哪则新闻中的事情发生时间在前;听几则连续播放的新闻,判断一共听到几则新闻故事?如何判断的?这些任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找回自信,解除对新闻听力的恐惧感,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研究任务型教学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任务型教学存在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学生,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任务型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班级过大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带来的局限性,任务的真实性和任务的教育性难以统一,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所以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国家和上海市英语课程标准,结合高中阶段英语知识和能力要求体系,设计任务型教学模式案例。 2、调查法:通过对学校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从中吸取经验,根据特定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任务型教学案例。 3、反思法: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反思,选择和积累适合我们学生任务型的案例。 4、观察法:通过课堂观摩,主要研究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设计任务型案例。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998. [3] 佘广安.任务型教学:定位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6). [4] 张开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课堂实践中的误区[J].英语教学通讯, 2003(6). [5] 丁丽.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