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臵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崔自己的

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一…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摘编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中国”成为作家们眺望远方的基本视野,这使得新时代文学具有极为鲜明的纵深感。

C.上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

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

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

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

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洗手

朱以撒

每一次要摊开这些汉画像拓片阅读时,我都要认真地洗洗手,擦拭干净。其实指掌间已经很干净了,也还是要自觉地进入这么一个程序,算是从内心对前人的作品表示敬畏,还有崇仰。这种习惯逐渐形成,对待古旧之物,大都如此。每一件古旧之物都有自己的气息,冷清的、平和的、朴拙的,却不会有时下这么些气味。充满欲望的手一天到晚都在触摸着种种物质的皮表,要静下来阅读古帖古碑,慢慢地把玩一遍,还是需要洗一洗手,让手的温度冷却一些一一一这很像一个长长的过门,很郑重,很有必要。一个人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由手展开的动作就会把分寸掌握得很好,至少不会失手。

精神洁癖——让澄澈的水来过手,通常以此开始。生活习惯中对于洗手的要求,是在进食之前。一位农妇在不缺水的条件下让孩子们洗手,可能没有想到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一年到头的栉风沐雨,终于修来了黄澄澄的果实。一个人把手洗净了.坐在餐桌前,显然是沉稳和端庄的。对劳动的果实抱有认真的态度,缓慢地品咂.神色越发爽朗。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也是一种态度,只是劳动果实的滋味未能被细致地感受,不克有些粗率。大凡有洗手这个程序,整个行为都会克制一些.徐缓一些,进程也更为细腻和雅致。

回老家时,我面对晚年的母亲,会给她剪剪指甲。人老了,指甲也变了形态,如乱石铺街,凹凸不平,连坚硬的指甲剪都有些吃不消。可是我别的做不了什么.就从剪指甲这等小事入手。剪完后母亲总会催促我去洗手,顺便把指甲剪也给洗了。在母亲看来.一件事和一件事之间的过渡,应该用洗手来区别,以示结束和即将开始。母亲总是把许多事情划分得十分清楚,她是一个善于细化的人。炊爨、刷洗是一种动作,快,麻利。接下来把手洗净,在狭窄的书桌前端坐,开始批改作业。清洁的手在作业本上移动,边改边把那些卷起来的边角抚平。勤洗手是内心的需要,会更细腻一些,少一些粗率。在那些越来越热的夏天,少年的

我有很多时间都在田园里奔跑,掀动墙边屋角的瓦砾,追捕蛐蛐,或者爬墙上树,弹鸟捕蝉,弄得灰头土脸。好在家中有两口老井,水量充沛,随时可以用清冽的井水冲洗。当双手深入水桶的一刹那,脑袋清醒起来一一不能老是这样子啊,应该要有一个新的走向了。

庸常日子里的忙乱双手。每一日都在大量的抚摸之中。每一个被抚摸的对象都是有温度的,冰冷的热烈的、粗糙的细腻的,能感受到它们在节乞推移下的变化。如果没有什么禁忌,面对物体,每个人都会生发出许多抚摸的欲望,抚摸使内心有了把握,判断也随之准确。我不知道一个人戴着手套,怎么可能感受毫端在宣纸上提按、快慢的回馈,一切行为还是略去一些装饰才能存储优雅。一个想亲近古贤人的少年,吝惜自己的手,担心墨汁弄黑了手.担心冬日里的水过于寒冷,以为隔着薄薄的手套追寻古人并无不妥,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了。一群人在看旧日字画,一律戴上了手套。目光尽可以随意,对一双手却提出了要求——必须隐藏在手套内部,以保证抚摸时的安全。这些手套百人戴千人戴,内部外部早已不洁.可是没有办法,规定如此死板。如果一个人洗净了手,开合卷轴时,会对纸本的轻重、顺逆分寸把握得默契一些,周全一些。净手的低调而柔和的抚摸,被旧日的纸上纹路牵引着,进入内心最隐秘的深处。手套对于手来说,就是一层蒙翳,捂在里边久了,蔫了,不活络了,把它抽出来,洗洗,就生动起来。

又一个夜晚到来。我先是洗了一次手,坐下来整理一篇文稿。然后又洗了一次手,站着临写《杨淮表记》里的几个字。洁净的手指灵动地引导着柔韧的羊毫,点线简劲而出。我一直以为学书者不可不知汉隶,它是一个人笔下的筋骨,让一个人行笔时有了底气。接着,我又洗了一次手,意味着今夜的临写结束。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写自己每一次在阅读汉画像拓片之前都会洗手,字里行间也在劝诫着人们对于物质不要过于贪恋。

B.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显得较为粗率,难以细致地感受劳动成果的滋味,于是农妇常会要求孩子们饭前去洗手。

C.本文写戴着手套练书法、赏鉴旧日字画,从反面说明洗手之后亲手抚摸才会使内心更有把握,判断更为精准。

D.结尾写在临摹《杨淮表记》前后反复洗手,既与上一段相关内容形成对比,又呼应开篇的内容,足见运笔匠心。

5.第三段对母亲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洗手”的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o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O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O的典型代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先行者。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

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摘编自肖建勇《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2016~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材料三: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选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猿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

(摘编自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材料四: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要结合区域特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特点鲜明且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城市开始竞相开展文化旅游,这其中出现了效仿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文化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历史文化遗产沦为金钱的附庸,那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更无特色可言。

(摘编自桑彬彬、黄敏《我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一方面促使文化旅游迅速崛起,一方面推进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B.文旅企业如果想要成为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就必然要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

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C.从2015年旅游主题类型选择来看,50.7%的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以21~40岁中青年群体为主。

D.文化旅游产品越能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也就越能切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靠传统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并非新型旅游业态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未来的文旅产业更彰显其智造业的属性。

B.文化旅游崇尚文化参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进行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参与的机会。

C.要让旅游者在一定文化场景中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和感知,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文化。

D.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而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更期望借助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历史长卷。

9.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

..,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

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

..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

擢刑部郎中。元祐初,为夏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

知郓州

...。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

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竞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夏人方修贡人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B.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7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C.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D.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将进士分为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B.神宗是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有别于用以褒贬善恶的谥号。

C.夏指西夏,是曾与北宋对峙的政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之为“天狼”。

D.知郓州即担任郓州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纮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境内发生饥荒,百姓纷纷准备逃亡,他采取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此受到皇帝提拔任用。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因懦弱而未严格执法的官吏,他果断加以惩治。

C.杜纮义正辞严,不畏强势。面对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毫不退让,据理予以严厉驳斥,使得西夏使者不再敢于提及此事。

D.杜纮感念兄恩,重视亲情。他铭记兄长教诲自己成人立身的恩德,侍奉兄长礼节周备,在兄长去世之后悉心照顾其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2)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扫,医视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官阙今安在?枚马①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①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枭雄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首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E.两位诗人就荒凉颓圮的梁园落墨,不仅抒发了今昔变迁的沧桑之感,也间接流露了他们对唐王朝衰亡的隐忧。

15.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到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三句,将当时一般人与古圣先贤进行对比,批判了前者不愿从师学习的错误态度。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两句诗,借景抒怀,展现出作者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现如今的书,抢眼的不只是封面,还有上面的推荐文字,有名人的,有朋友的,虽然大多三言两语,却是众口铄金,一片叫好之声。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详细规定,还对侮辱国歌等犯而不校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③庄子并没有像道学家那样正襟危坐地教育人,他擅长讲各种奇异的故事,更愿意用故事来启发当时所谓的“失败者”换个活法。

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的原则,而只有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才能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⑤“无人超市”的发展虽然暂时还不尽如人意,不过曾几何时.当超市这种业态刚刚进入中国时,也受到过许多中老年人的质疑。

⑥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A.①②⑤B.①④⑥C.③④⑥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也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会理念。

B.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几十个科研部门的工作者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C.武大靖勇夺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桂冠,提振了中国冰雪健儿的士气,随后他还在乎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D.特色小镇的形成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现在仍然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较为全面的服务。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元宵节)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B.(端午节)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间。

C.(七夕节)名借沉香,我思三首清平调;人来览殿,谁解千年长恨歌。

D.(中秋节)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呖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①,他们认为这些基础研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实际上,②,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就是基础研

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因此,③,对于培养有科学理性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差异化除个性之外,必然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因此无论多早出国,在海外待多久.都不能忘本。毕竟,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①赢得别人尊重并不一定要依靠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中国电影缺席2017年戛纳电影节,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表示:“中国商业化的电影越来越多,但它侗不属于我们想要展映的艺术电影类型。”

材料二:看《战狼2》时,在中国海军舰长下令“开火”的一瞬间,一个小男孩大喊了一声“好”,放映厅里顿时掌声四起,观众们都欢笑起来。很多观众说.这么多年了,这一幕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

材料三:2018年春节假期累计实现综合票房5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初一单日取得综合票房近13亿元,创造了我国电影史上新的单日票房纪录。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 分)C 2.(3 分)B 3.(3 分)A 4.(3 分)B

5.(5 分)以母亲的视角突出洗手之于人心的需要,有助于主题的表达;通过描写与洗手相关的生活情景,表现母亲认真细致的个性,使文本更具感染力。

6.(6 分)洗手是向前人作品、自己劳动果实表达敬畏或尊重的方式;洗手意味着做好准备,以便进入一种感知与体认事物的良好状态;洗手提醒人们结束和即将开始,并能促使人们思考新的生活方向。

7.(3 分)A 8.(3 分)D

9.(6 分)

现状:文化旅游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出现了同质化的效仿现象,以及为了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等无序化竞争现象。

途径: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10.(3 分)D 11.(3分)A 12.(3 分)B

13.(10 分)

(1)奸计正在此,希望趁我们惊扰发动变乱,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做不了什么的。(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胶扰”“术”各得1分。)

(2)(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师选官调职,在旅舍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

(语意通顺得3 分,译出“宦”“逆旅”各得1分。)

14.(5 分)B、E

15.(6分)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韵悠长;

高诗欲抑先扬,开篇极言梁王汇聚贤才的繁盛,其后急转直下,写到世殊时异,空余高台陈迹、秋风衰草,顿挫跌宕,悲慨万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3 分)A 18.(3分)C 19.(3 分)D

20.(6 分)

①也有人质疑基础研究的价值

②基础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

③让公众深入地理解基础研究

21.(5 分)

②个性之外的差异化并不一定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

③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不一定能换取到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或: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并不一定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

四、写作(60 分)

22.按照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作文标准。

【参考译文】

杜纮[hóng]字君章,濮州鄄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人。刚考中进士时任洺州永年县令。当时正值灾年,老百姓想逃往外地谋生,杜纮让人对老百姓说:“我不能一定不让你们出去,但假如你们能留下来,我一定让你们不挨饿”,老百姓欣然听从他的劝告。杜纮就让官府出面印制票据,平价向富豪大户借贷粮食,约定丰收之年监督偿还。于是老百姓都能填饱肚子,没有人逃往外地。第二年粮食丰收,向富户偿还借贷时不超过原来约定。宋神宗听说他很有才干,于是任命他为大理寺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并负责撰修《武经要略》。有一次杜纮就所担负职责向皇帝奏报,宋神宗第二天与宰相谈话,称赞杜纮奏陈简洁明白,时间不长就予以采用。

杜纮每次与人商议讼案,一定引经据典妥善办理。又说:“天下的囚犯应该被处死的,吏员软弱无能不能执法,总归结于疑难案件。杀人后而定为疑难案件,这是放任老百姓被杀的借口。请求惩治胆大妄为的断案之人!”他的建议未被采纳。

杜纮升任刑部郎中。宋哲宗元祐初年,他担任夏国国母的祭奠使。当时西夏刚向大宋进献贡品,杜纮来到夏国,夏国人态度十分傲慢,接待者身穿兽皮做得衣服,所设宋使者的座位,座位上蒙着浅青黑色的饰物,并且不下跪接受诏书。杜纮斥责他们说:“宋朝皇帝吊唁礼物十分丰厚,今天就不能上礼了。”夏国人畏惧才开始恭敬。以后,夏国使臣来到宋朝,请求归还宋朝占领之地。杜纮将他迎接到宾馆,夏国使者想入见宋朝天子并有所陈述,杜纮制止他,夏国使者出语十分没有礼貌。杜纮说:“夏国国王假如有所请求,一定会写在表函之内,这是国家大事,朝廷怎能用使臣的口传决定能不能吗?”接着连着驳倒他,夏国使者才不敢发言。

担任郓州知州,曾有人在城角高举旗帜,并在旗上书写妖言,妄图引起民变,全州百姓都十分震撼。时间不长草场大白天发生火灾,与妖言上所载之事相同,百姓更加恐慌。有人提出在城内大肆搜捕,杜纮笑着说道:“这样正好让坏人奸计得逞,他们就是想打乱我们的思路,为什么要跳进他的圈套呢?他们办不成什么大事的。”没过多长时间,就抓住了盗贼,原来为坏人妖言惑众,正如他揣测到的一样,于是依法将坏人诛杀。后来杜纮又担任应天府知府,死到任上,终年六十二岁。

杜纮对其兄杜纯十分敬重。在郓州任上听到其兄逝世的消息后,哭着说:“兄长教育我长大成人,今天他去世我不能亲自陪在他身边,我死不瞑目呀。”正赶上奉旨进京,于是在京门迎接其兄的灵柩,他的哀哭声感染到行路之人。他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寡嫂,并向朝廷陈述其兄功劳,让其兄一个儿子为官。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城等待调整官职,生病住在旅店,杜纮与他一同乘车回家,请医生为他诊看。马随终了死亡,杜纮在自己家中为其办理丧事。有的人认为犯忌讳,不顾惜自身,他的高风亮节大概出自他的天性啊!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度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日: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

2017年高考语文课标卷(123)文言文标准译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课标卷) 文言文译文 一、新课标Ⅰ卷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父亲谢思,任武昌太守。从叔谢峻是司空谢堑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嗣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嗣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嗣父的弟弟谢混有知入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主人,谢退对趱墨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嗣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嗣父的几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邀赡、谢跃、谢弘翅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所居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高祖允许她回归谢氏。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嗣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人。太祖镇守江陵,谢丛邀为宣都王文学。谢弘邀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食素不变。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长时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长如同事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元嘉九年,东乡君薨,留下资财巨万,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人营办丧事,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 二、新课标Ⅱ卷

高三文言文 翻译(独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充讲官兼直经筵。廷麟具疏让道周,不许。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何者为得人。廷麟言:“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乃温体仁、王应熊所荐。今二臣皆败,而举主不问。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帝为动色。 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象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转饷济师。无何,象升战死贾庄。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顺治二年,南都破,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手书加廷麟吏部右侍郎,刘同升国子祭酒。同升自雩都至赣,与廷麟谋大举。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九月,大兵屯泰和,副将徐必达战败,廷麟、同升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十月,大兵攻吉安,必达战败,赴水死。会广东援兵至,大兵退屯峡江。已而万元吉至赣。十二月,同升卒。 三年正月,廷麟赴赣,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赴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八月,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 1.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 译文: 2.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 译文: 3.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译文: 4.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 译文: 5.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 译文: 答案: 1.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重点词语:“是”,这;“得乎”,怎么做得到呢?“不行于大臣”介词结构后置句。) 2.嗣昌大为恼火,就假惺惺地推荐说廷麟懂得军事。(重点词语:“恚”,愤怒;“诡”,假装;“知兵”,懂得军事。) 3.后来听说他当时出使在外地没死,因此心里很多天都不痛快。(重点词语:“则”,表顺承;“怿”,高兴。) 4.然后他们又和巡抚李永茂一起,把当地绅士召集到明伦堂里,劝他们出钱粮充作兵饷。(重点词语:“偕”,偕同;“于”,在;“劝”,劝说。注意补出省略成分。) 5.(杨廷麟)把峒族人张安等四营兵招降,改称龙武新军。(重点词语:“降”,使动用法;“之”指代“峒蛮张安”和他的四营兵。) 参考译文: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他勤于学习,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愚溪诗序》文言...《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①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

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②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题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予家是溪家:安家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我 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涵盖 D.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寥:孤独 7.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可以染也 / 予以愚触罪。 B.予虽不合于俗 / 纪于溪石上 C.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 灌水之阳有溪焉 D.睿而为愚者也 / 昏然而同归 8.翻译画线语句(8分) (1)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 word完美整理版

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word完美整理版

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槃于路。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word完美整理版

(word完整版)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2017年全国2卷高考文言文《后汉书·赵憙传》 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cóngxiōng。从:用在称谓前的时候,表示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比如,当今所说的堂兄,古代称“从兄”。“从兄”又可以具体分为“从祖兄”“从父兄”。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明白了“从兄”,“从弟”也就不必解释了。“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又具体可以分为“从伯”“从叔”。年长于父者为“从伯”,也就是如今所称的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也就是如今所称堂叔。“从子”:伯父/叔父之孙,不是指自己的亲兄/弟的儿子。“从兄”在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中出现过,“从叔”在2017年新课标卷《宋书·谢弘微传》中出现过)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古同“拒”,抵抗。)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回头。《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谓仇曰:“尔曹(你们。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若健,远相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即行为动作偏指一方,不同于“相互”,翻译时相当于代词“我”“他”“她”“它”“他们”等。《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2014年高考湖南卷文言文《杜琼雪屋记》中有过“相从而学问者甚夥huǒ,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跟随他

文言文《愚溪诗序》阅读答案

文言文《愚溪诗序》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文言文《align: center;愚溪诗序》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买居之,为愚泉居:占据 B.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面 C.夫水,智者乐也乐:喜爱、爱好 D.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类:像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寡人之于国也 C.故更之为愚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D.其南为愚亭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17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2017年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 (一) 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 ..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 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①犯法,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 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②之例,曰:“臣闻逆龙鳞 ...,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 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 ..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又曰:“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卿得权善才便也。”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惧之,仁杰按之,请付法。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高宗乃许之。由是朝廷肃然。 (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也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B.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C.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D.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27.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凭着资历、声望被授予汴州判佐之职,却被吏人诬告,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得悉他的冤情后连忙向他道歉,并推荐他为并州法曹。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翻译(有解析答案)

专题专项限时练(四)文言文翻译 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居”“清白”“喜奢好侈”;关键虚词有“所以”“率”“由”“然”;文言句式有“??者,??也”(判断句)。 第( 2)句:关键实词有“为”(第2 个)“救” ;关键虚词有“为”(第1 个)“而”“之”“则”,文言句式有“不能我救”(宾语前置句)。 【答案】(1)(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2)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参考译文】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们)必然要向他人索取。有的谋取利益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名义上借贷,有的请托亲戚,宴请、馈赠、索取、竞争,整个家族没人禁止,以至于在做事时动辄互相从旁牵制,威严没法施行。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百姓却一天比一天劳苦;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快乐,百姓却一天比一天抱怨。因为这而犯罪进监狱受羞辱的,多得比肩接踵。唉!如果为了妻妾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创作背景】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题”专项练、含解析

“文言文翻译题”专项练 (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 ..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 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 ..”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 ..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 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 ..,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尝造.山涛造:拜访 B.不以经.国为念经:治理 C.衍自说少不豫.事豫:参与 D.当可活.不活:救活 解析:选D活:让……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 称为“登龙门”。 C.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理解B级。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

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

201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201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2007年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高祖讳重光,字廷宣。……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yào)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chí)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qiāng)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2.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4.能:胜任的,能做到的。 5.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愚,指此事。 6.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 7.家:居住。 8.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9.龂龂然:争辩的样子。 10.更:易,改换名称。 11.买居之:买下来以为已有。居,占有、拥有。 12.上出:指泉向上冒。 13.合流屈曲而南: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 14.负土累石:指运土堆石。负,背。累,堆积。 15.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 16.错置:交错布置,以求变化。 17.辱:屈辱。 18.乐:喜爱,爱好。此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9.峻急:湍急。

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历年文言文翻译 2018年1卷《晋书鲁芝传》 1、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 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 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18年2卷《宋史范纯礼传》 1、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2018年3卷《宋史范纯礼传》 1、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2、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 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 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 2017年1卷《宋史范纯礼传》

1、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017年2卷《后汉书赵熹传》 1、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卷3年2017. 1、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岉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2016年1卷 1、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 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阳:灌水之阳有溪焉(北面,名词) 2、龂龂然:土之居者,犹龂(yín)龂然。(争论不休) 3、适:而适类于予(恰好) 4、睿:睿而为愚者(明智、通达) 5、漱涤: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洗涤) 6、鸿蒙:超鸿蒙,混希夷(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 二、通假字 1、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三、一词多义 1、名: ①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②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2、居: ①冉氏尝居也(居住,动词)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动词) 3、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像,好象,动词)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物类,名词) 4、得: ①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发现,动词)

②皆不得为真愚(能,动词) 5、能: ①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功能,名词) ②而名莫能定(能够,动词) 6、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喜爱,动词) ②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动词) 7、以: ①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因为,介词)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介词) ③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凭) 8、于: ①东流入于潇水(到,介词) ②予虽不合于俗(与、跟,介词) ③纪于溪石上(在,介词) 9、凡: ①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共,副词)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东:东流入潇水(名作状,向东) 2、南:合流屈曲而南(名作动,向南流去) 3、家:得其尤绝者家焉(名作动,安家)

4、愚: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形作意动,以……为愚,把……当作愚) 5、名:名之以其能(名作动,命名) 6、上: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名作状,向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可以: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①古义:可以用来。 ②今义:能够。 2、牢笼:牢笼百态 ①古义:包罗。 ②今义:关鸟兽的东西。 六、句式 1、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 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3、溪虽莫利于世(介宾结构后置)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译: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 2、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译: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它,所以叫它染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